花筐
花筐 HANAGATAMI,Hanagatami
导演:大林宣彦
主演:洼冢俊介,满岛真之介,长塚圭史,柄本时生,矢作穗香,山崎纮菜,门胁麦,常盘贵子,武田铁矢,南原清隆,高岛政宏,入江若叶,片冈鹤太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简介:1941年春,日本佐贺县的唐津市。与姑姑江马圭子(常盘贵子 饰)一家生活在一起的17岁青年榊山俊彦(洼冢俊介 饰)迎来了新的学期。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他每天都和好友们过着快乐的日子。这其中,拥有如希腊神话中男神一般健美身材的美少年鹈饲(满岛真之介 饰)、有如虚无僧似的吉良(长冢圭史 饰)和搞笑吵闹的阿苏(柄本时生..详细 >
「你看过“人情纸风船”吗?那是部绝赞的电影,可惜他的导演拍完这部就在满洲病死了,那也是我将前往的地方。」五星好评,我永远喜欢大林导演,如北野所言,在最后的几部电影里,导演诉说的欲望会更加强烈,这部可以说既是对「原野群山海滩」的回应,也是其拓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逝去的纯洁少女,自杀的破戒的「道士,未成熟的懵懂的存活至今的人……并且开启了之后的「海边电影院」。
战争背景下的青年生活就好似超现实的舞台剧一样荒诞又夸张。意识流的剧情撑起整整三个小时,简直是精神上的折磨。青年们在现实生活中寸步难行,只能置身于嘲讽般拙劣至极的抠图背景苟延残喘。这个可笑的时代,死亡似乎是唯一解除束缚追求自由的途径。
比起反战我更多的看到的是导演对生的渴望和哀嚎。真的很混乱,三个小时啊我的天,能有多少个三个小时可以浪费。bgm要听吐了。诡异。
大概是超现实能乐三章霓虹昭和之无问西东。剪辑可以说非常夺彩,跳剪、大量的水平镜像,比摄影花哨,最hold不住的操作还是后期调色调光。把战时昭和一代放进棱镜之下窥探,夭折多过了幸存。杀死青春的是父辈,海上圣山寥落。以残酷青春唱和平挽歌,就像是并不真心在意那个时代。选角大概是全部失败吧。
“不期而遇,花之盛宴,亦苦亦珍,如梦如幻。”饮月光,跳石岩,夜游花车,亡灵军队,唐津绮丽梦,死亡狂想曲。青春有一千种方式迎接死亡,而其中战争最不值得。中原中也由于肺结核避免了入伍,那他也算非国民(叛国贼)吗?“我只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这?艺术家有空多接触一些国际政治的知识,不然把自身强烈、躁动、狂乱的情绪带入到庞大人类集体的互相对抗中只会造成无助、弱小的个人存在被动摇,日本近现代史非常有学习、借鉴的价值,中国开放四十年,越往深处走,和西方文化的交汇越多,到底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日本的现状提供不少参考。
确定是2017年拍的?不是1977年?女主的肉色秋衣秋裤套装很出戏…上影节加一颗星,骑马那段很猎奇了加一颗星……导演最终篇加半颗星…尽力了
沒感受到影片的魅力...但客觀描述大概是非常詭異而華麗的夢吧。然後既然一路飛了,也不需要安排最後總結啦...
我的大林宣彦老了后感觉变成了铃木清顺,虽然我不喜欢,但或许他完成了对自我的诉说,他痛惜了生命里那些失去的东西,想要再一次跳出电影,去触摸这些无法控制而发生的一切。那个因追逐萤火虫而到达的梦幻场所,只在这个老导演的梦里。
风格鲜明画风吊诡,剪辑和场景切换都透露着癫狂的躁动。大林老师,大提琴拉得烦躁得想吐。
抠图是种奇怪的美学
大型鬼畜片拍三个小时,真是累死我。请不要再说像寺山了,谢谢。
3.5 反战主题与青春群像间完全是撕裂性的呈现。因生怕观众无法理解导演意图而增添的絮叨情节,反战话语见缝插针式的偶现在这些絮叨情节中,导演的力不从心在此尽显。种种原因导致铺满交响乐的物哀影像最终与剧情间各为一体,美不胜收的画面并未给青春哀歌增添丝毫史诗落幕感。结尾二十分钟的总结更是如此,原本电影就已摇摇欲坠现加上结尾的强行点题后更显得刻意且露骨。
可能这五毛特效是导演故意为之的,但我真欣赏不来,欣赏不来的还有这个剧情
上海国际电影节。一个垂垂老矣的导演哀悼青春的死亡,太特么絮絮叨叨反反复复啰哩啰嗦了,要不是可惜100元的票钱,估计我是忍不了将近三小时的。
隱喻和特效一樣蹩腳,看得我難受死了。詭異的反轉鏡頭有點有趣。常盤貴子最美,竟是一點不老。
自信有六七分看懂,不过不合口味罢了。尖叫也不合口味,跳崖也不合口味,画面色调都不喜欢,每每冷色调像在看鬼片。
完全没看懂,但还是觉得电影很牛逼。认为电影后半段一定会有艳情和鬼怪镜头,但竟然没有。
三里屯看完出来想吃牛肉塔塔 最后却吃到了鸭胸配鹅肝 很喜欢
可供批驳的点分布相当密集,后半程、特别是最后半小时的确有些令人难以下咽。结尾墓碑处的处理着实陈腐又显得煽情过头。卡司的选择也是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