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剧情真的不好看,很无聊,也不好笑,但是寓意还可以,希望男生们看了能有所体会吧……结尾感觉好可以,而且我觉得虽然电影是想内涵男生哈,但是导演好像没有考虑到,既然是女性至上的世界,为什么女性穿着开始中性话,力气变得很大?
这是女性至上嘛?
这不是身体互换嘛?
正真的女性地位高,难道不应该是想怎么穿怎么穿,男人不敢讲话,让男人干嘛就干嘛嘛?
既然是地位至上,应该是男生做的更多,更好的照顾女性,而不是一群娘炮躲在女人身后
这部电影的评分……很不容易,因为我对它的看法和很多人都不大一样,贸然评出可能会有些没底气,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部电影以男权和“女权”两个极端社会为框架展开,但归根到底其实没有女权,也没在讲女权,编剧巧妙地用一种模糊的方式绕开了这个敏感话题: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男权社会,而且是极端得不能再极端的男权社会,此处要分两点说:其一,我认定这部戏绕开了女权而直言男权的原因。
这部戏最荒诞也是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即在于它对男女角色地位的简单调换,认为它描摹出了一个既不真实又不动人的女权社会。
但是我看到的是,这种简单调换从一开始就没想要把调换后的社会当作女权社会,而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男权社会。
因为在调换后的世界里,女性拥有的一切权力、地位、能力都是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所占有的,女性在这个社会中失去了女性特色而强行扭转成“男性”,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男权社会,与所谓“女权”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这种简单调换的动机就很难简单地解释为“宣扬女权”、“以假女权舔女权主义者”等等类似的话了。
在我看来,这种简单调换仅仅是对主角、包括以其为代表的男性提出的一个换位思考题:假如你处在这个地位上,你会怎么样?
通过这种十分荒诞的表现手法将类似的人引入一种反思的境地。
要是用一种更加简明的表现方法等量代换的话,剧情可以是将主角的性别直接换成女的,生活在剧中调换前的那个社会,得出的体会效果是一样的。
但是估计商业片需要有一些更多的新奇性和趣味性,所以索性把社会都拆成了两个。
事实证明趣味性也没提高多少,烂梗烂包袱太多,做喜剧做得观众面不改色,这是硬伤。
其二,论这部戏所采用的“极端”。
这部戏另一个为之诟病的点在于他所描述的社会、角色等都太极端了,极端得远离现实的真实情况。
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的“极端”确实做到了这样的地步。
既然远离现实,那么这部电影就根本站不起来,那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它有一种“刻意极端”的色彩,通过一种对现实的极致拉扯使得更广大的群体能够去关注在现实中并未如此显眼的现象。
细察生活便可发现,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上其实多如牛毛,虽然没有电影里那样的极端、荒诞,但是它常常会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上,这部电影以极端的方式将它表现出来,有很强的警醒作用。
上述两点,只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不同于人的浅见,并没有硬吹的意思。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我看下来并不是很舒服,喜剧元素俗套尴尬、人物过于片面化和脸谱化等等问题让我无法给它评一个我所认可的高分,就折中一点,给个3吧。
这是我第一部没有看完就离场的电影,冲着开心麻花的演员阵容去的结果是一部烂到不行的片儿。
当然不是对演员们失望,一如既往的喜欢,但这部电影的编剧我觉得真的是有大问题。
作为一部喜剧首先没有几个能够笑出来的点,其次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
同主题的影视作品不如电视剧《赘婿》。
但让我走出电影院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相比之下不出色,而是我认为,整个剧本设定非常的肤浅。
看似在为在社会中受到歧视的女性发声,实则无时无刻在刻画着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剧本设定男主电梯穿越后世界上男女地位颠倒,女性成为了社会劳动力主流而男性多为家庭主夫,想通过描写男主角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种种困境来表达女性在当前社会下的困境。
主题很好,当时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特别的烂呢?
首先,我不明白穿越之后的世界里,为什么成功女性都要穿着男款西装呢?
难道成功的女性不能是穿着亮丽的衣服,妆容精致,谈吐优雅的样子吗?
只有穿笔直的西装、抽雪茄才能定义成功和社会地位吗?
男性穿着裙子短裤就代表受压迫吗?
第二,既然穿越后的世界男性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那么穿越后男性聚会只关注美容护肤自拍完全无脑,也是在表达编剧心里现在女性就都是这样的吗?
一边想颠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一边又拿这些刻板印象当笑点真的有些自相矛盾。
第三,电影整个的情感推进莫名其妙,一个从来不管孩子的父亲因为穿越,穿越后就开始会照顾孩子了,开始在意孩子头发脏没脏了。
然后莫名其妙开始低眉顺耳的成为了乖巧的主夫,然后向妻子反思自己的过去。
虽然剧情交代是孩子说不想离开爸爸所以男主开始努力顺应社会,但首先一开始父亲和孩子的情感建立我觉得就让人没信服感,更何况穿越后的孩子都不是他曾经真实生活中的孩子,怎么能让观众相信男主这么快速的情感过度呢?
第四,片名叫绝望主夫,可纵观全文,我没有感觉这个主夫哪里绝望,可见编剧对女性到底在生活中有哪些绝望的体会不真,自然刻画不深。
写了好多女性生活难的点,包括家务、孩子、公婆,可是哪一个都没有写进人心里。
因为编剧只写了一些生活中不痛不痒的烦躁小片段,但真正的绝望是什么,是成为家庭主夫这件事没得选,也逃不出来,看不到希望,并不只是每天多干点活。
第五,难以共情。
穿越后的世界是借男人写女人,但设定上男人成了会生孩子的,男人成了力气小的弱势群体。
那这男和女换与不换有什么区别呢?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表达明白这个意思,全换了那不是和没换是一个样子吗?
本片想表达女性在社会的困境,并且希望男主这样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在经历过穿越后理解女性。
那我觉得想表达这个的方法不应该是实现一个绝对的男女互换,而是应该保持现实中的男女本身特点,改变穿越后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设定下剧情才不会假,也容易产生共鸣让观众信服。
比如,现实生活中,怀孕女性会受到职场歧视,做家庭主妇会丧失社会地位被老公看不起。
那么互换后的世界不一定非要女性都走入职场,不一定怀孕的都变成男的,不一定做家庭主妇就被瞧不起。
如果是我,我会设定穿越后的世界——首先男性女性的生理特征不变,男主的工作状态不变,而穿越后的世界公司更爱招聘女性,且同处一个岗位时怀孕女性更容易受到重用,人们会更信任将工作交给家庭合睦,夫妻相爱,子女带得好的女性。
而男主空有工作能力却得不到领导和客户赏识。
我认为这种设定更可以让我共情到现在社会上有能力的女性没有出路的问题。
然后是家庭方面的设定,如果是我我会设定社会环境上全职爸爸成为主流,各种声音要求男性要达到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然后正逢孩子考试不及格或者不学习什么的,周围人,包括妻子都劝他辞职回家带孩子,反正工资也不如老婆一个零头。
男主被迫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家庭主夫的生活。
婆媳矛盾方面,我认为不应该将婆婆刻画成张牙舞爪只会吼着你干活的人,因为这是一个小辈对婆婆的忍让,并不是绝望。
真正的绝望是,没人有错,但现实的车轮就是将你逼到无处可去。
那么穿越后的设定应该是丈母娘是真的身体有问题需要人照顾,可自己女儿忙于工作只能男主这个赚钱能力差的人牺牲自己去照料。
男主人公就这样陷入家庭的“泥潭”中丢失了自我。
在这样由需求、感情、责任构成的“泥潭”中男主真正理解了妻子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妻子没有出去工作不只是因为社会不公平,也不是因为丈夫的拒绝,更不是妻子没有工作能力,而是感情和责任困住了她。
其实妻子只要想工作随时都可以,来征求他的意见不过是因为她还爱这个家,还把他当家人还愿意征求他的意见。
从今以后无论妻子是出去工作还是当全职妈妈,丈夫都会尊重妻子了。
这样一个走内心的情感线我认为才能真正的表达大多数成为全职妈妈的人的心路历程。
故事中只有男性将这种心路历程带入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体会出那种绝望。
还是那句话,绝望的不是多干一些活,而是开始无从选择,结束时又无法抽离,丢了自我又丢了价值。
本片是一部十分搞笑的电影,一开始就把胡铁男钢铁直男的身份表现得淋漓尽致,估计能让不少观众无论男女都想隔着屏幕去揍他一顿。
然后当胡铁男被电梯意外传送到另一个时空宇宙时,他却成了最格格不入的人,其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和创伤。
在这之后幡然醒悟,不再对家中的女主呼来唤去,但最后也不得不面对离婚的命运。
影片中真正搞笑的部分在于男主梦境中女性地位至上而男性乖乖顺从女性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那一部分喜剧色彩非常浓厚却没有刻意向观众讲大道理。
27日,电影《绝望主夫》在英皇电影城举办首映活动,怀着不高的期望值,反而乐在其中,也不觉得91分钟有多漫长。
张琦导演有剧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高口碑加持,这次也算稳定(甚至超常)发挥。
影片讲述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意外遁入“异世界”,在那里,男女身份对调,无所适从的主角铁男被送入主夫学习班,成为一个贤惠的主夫;之后他被妻子家暴、冷暴力,又体验了一把怀孕、生子、车祸,最终回到现实世界。
铁男意识到,一切都是魏翔饰演的神秘角色创造的一种幻象,然而,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还是让他醒悟了。
回到现实里,他仍然保留着“女尊男卑”的习惯,见到女性便大声道谢,不再要求女员工穿裙子和高跟鞋,原本计划开除的怀孕女员工得到了升职,铁男更是对妻子真诚道歉。
然而许薇薇并没有被他的大彻大悟所感动,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离开了这段不幸福的婚姻。
这样的故事,我们在《玩偶之家》《克莱默夫妇》中都见过。
就连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也早已完成过类似的表达——痛改前非的丈夫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找到爱情原本的样子,终于明白了妻子的不易,从而珍惜生活。
还有一部更类似的法国电影《致我的陌生恋人》,俊男美女从校园恋爱到步入婚姻,事业有成的知名作家男主角进入平行时空,成为一名平庸的中学老师,而原本默默无闻的妻子在这个世界反倒是位知名钢琴家,男主角经历身份颠倒,明白了妻子的默默付出与不易,故事最后他甚至放弃了回到原本世界。
我想它是《绝望主夫》可能成为、却又没能成为的样子。
不过前者主打爱情、温情,而《绝望主夫》显然主打喜剧招牌。
首映现场在《绝望主夫》构想的错位世界里,女性穿西装、抽雪茄,泡ktv应酬时搂着娇嗔的男人;男人则成为“他者”,男人负责生育,生不出女孩要被指指点点。
这样简单粗暴的身份对换制造出了很多笑点,甚至刚进入异世界时,像极了一个遍布(刻板印象下的)同性恋的神奇国度:男性花枝招展、娇嗔连连,女性则干练直接,这种离奇的观影感受十分罕见。
其中男性生育这一设定,在所谓的异世界其实也是合理的。
这个幻想世界由魏翔饰演的保安所创造,他从最开始就指出铁男大男子主义病入膏肓,他的书里充满了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如果不早点醒悟,将会摔地粉身碎骨,所以一切幻象都为了改变他而造。
这与影片英文译名“Better Man”也是一脉相承的,为了让他成为更好的(男)人,就是要直观地对调过来,给他一次全方位的“男性”体验。
随着故事进展,铁男成为“女性菲克斯中心主义”的受害者,在性生活方面,铁男同样是夫妻关系里的被动一方,所以才有薇薇主动向他暗示、以及薇薇的放纵和出轨被纵容的桥段。
这种设定也是符合异世界理念的,在这种对换之下,女性的困境与挣扎才透过银幕,向观众委婉地表达出来。
在电影《绝望主夫》里,男性角色成为生理性别(sex)的女性、社会性别(gender)的女性,也同样延续了相应的社会性别规范、社会性别刻板印象。
结局妻子许薇薇的“出走”,也是合情合理的。
离开这段婚姻,她主动结束了情感关系,逃离了不幸的生活,也重拾社会身份。
在一个理想的、两性秩序和谐的世界里,结束婚姻关系也没什么好羞耻的,离婚本就是法律赋予个人的重要人身权利。
在男性中心主义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她”的故事整体是越讲越好的,尽管本片给女性角色的篇幅并不算多,但其中塑造的许薇薇、李虹女性形象,也展现了女性不同的人生轨迹,这无疑是创作者们包容、开放的体现。
总体来说,你会时常被这部喜剧所逗笑,从影片一开始的“靠我/靠我/靠我”就立下范例,接着,男性角色在女性主导的世界里又闹出各种荒唐可笑的傻事;但笑的时候,你的脸会僵住,因为男人在这部电影里经历的一切都是女人们的真实经历,所以我作为女性又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导演好懂现在的社会情况,真的就是展现出大男子主义的普信理解女人,有搞笑有现在家庭的换位思考或许结婚了看了这部电影会反思。
从演技上来说,常远穿行之前的自信发言我看的会代入生气。
纯大男子主义。
代入辣目洋子,在家庭里很压抑。
感觉和社会脱节,对自己的价值定位不清晰。
离婚后的她潇洒,笑得也开朗。
从这样的情节来说,不一定要为了孩子放弃离婚,她说ta们永远是孩子的好爸爸好妈妈。
挺好看的一部影片,主题也比较鲜明,虽然为了增加喜剧效果,有些夸大的成分,但总体还是不错,在现代社会,旧糟粕应该被抛弃,男女都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主内主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身价值,所以,还是比较符合当下一些年轻群体的风格。
当然喜剧效果也是拉满,在新年更添色彩。
整部影片充满了搞笑气氛,讲述了男女变换的故事,看了以后感觉女人也挺不容易的,非常有教育意义。
通过快乐认识到了男人应该改变大男子主义。
这类题材电影也是开先河了,估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此类搞笑电影吧。
哈哈。
还是挺好看的,超出了我的预想,以为是个烂片,笑点在那个讲师身上,还有男德学院。
比预期好太多惹.....心麻花从不让人失望哦一部有喜有泪悲喜交加哒电影....欢声笑语中还能体验家庭主妇(夫)真哒真哒真哒不轻松
恶心,真的好恶心!
影片的故事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进入了一个女子为尊的现代都市,经过一系列Pua后成功娘化,变为了家庭主夫,并对以前的自己产生反思的故事。
恶心的点就是,女子为尊的世界里,男人的性格都是娘化的,而女人的性格都比较强硬,也就是说男女性格进行了调换。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算老总,警察,消防员保安等等职业全是女性,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女人必须要变成男人的性格才可以在这些职业里活动,那么这个女子为尊有多么可笑?
男人的性格娘化就要相夫教子,换句话说,拥有女人的性格,就应该在家当好贤内助,哪怕就是男人,拥有女人的性格就得当家庭主夫?
这是对的吗?
之前的影视作品也展现过女子为尊的世界,比如传闻中的陈芊芊,比如卿卿日常的丹川,赘婿也算半个,其中没有一个作品把男人变得娘化,因为那样的话,骨子里还是男子为尊,只不过换了个皮罢了。
换皮,这就是最恶心的地方,主创团队骨子里还是那副男子为尊的傲慢,却硬要换一个皮好赚女人的钱,甚至里面还有三从四德之类裹小脚的东西,不由怀疑编剧是不是裹了小脑!
男主演技先不说,单就是影片对于男主的塑造,逻辑上就很有问题。
一个能靠着“男人主事业,女人主导男人”这样冠冕堂皇的话,靠着5分钟成功男人学“功成名就”的男人,只是经历了个反转就体会女人的“辛苦”了?
就重新做人了?
我想不带脑子去看这部电影,但是不带脑子我也只觉得它尬,而非搞笑。
一个“嫁娶”都不能改变的电影 竟然用男人生孩子来支撑电影走向。
你是拍不下去了吗?
而且影片中男女的行为举止完全那是大清还没亡的时候才能拥有的吧?
说刻板印象里的男女形象都是高夸了。
再说,如果这部影片的初衷是想迎合社会上所谓的“女性主义”,讨好女性观众,那我觉得这部电影真可谓是用心之至,作为生理上心理上的女性之一,我简直被恶心吐了。
从开始我就感觉人物、剧情有点恶心,但我还能忍受,我希望看到反转,但并不是“啊!
女人做家务生孩子带孩子很辛苦,我体验了你的辛苦 ,以前都是我不好!
我错了!
” 您自己品品,男主几十年的价值观就这样掰弯了?
变成了刻板印象里的“贤妻良母”?
还tm怀孕,从发现怀孕到怀胎八月去捉奸,影片不过几分钟,那八个月女主就没花天酒地 偏得等快要生才去?
总的来说,这电影很敢,它把性别话题搬上大荧幕,但它不拍现实问题,纯纯搞男女对立。
而且很可笑的是,假设它的观影对象是女性群体,那它完了。
它在使女性观众(之一——我)反胃尴尬的同时,也讨不到男性观众的欢心。
这里面的男性,油腻、家暴、乱搞、死板、大男子主义,完全没有一点正面形象,哦,有,神奇地重塑了价值观(呵呵)就像是被夺舍了一样。
整部剧,逻辑混乱,剧情稀碎,演技拉夸,人物塑造刻板单一,谄媚的做作实在是让我想吐。
元旦第一天假期,我兴冲冲地冲进影院。
主要是奔着超豪华演员阵容去的,常远领衔魏翔、李嘉琦、王成思、郭祥鹏、李诚儒、王智……也想用开怀大笑舒缓最近的工作压力,扫去今年的种种不如意~影片一开场就很吸引人。
一头精致卷发的成功学大师胡铁男(常远饰)着三件套西装和黑框眼镜,正在宣讲大男子主义十足的男权演讲。
台下的男人们齐刷刷地鼓掌认同,点头称道,女人们则眉头紧皱,窃窃私语。
镜头切换,胡铁男的妻子,全职太太许薇薇(辣目洋子饰)正在家里操持家务,她肤色暗沉、身材臃肿、眼里无光,面对一地鸡毛的家务事和不省心的熊孩子,谁能想到,她也曾是叱咤职场的白领精英。
一场突发的电梯事故,让胡铁男“坠入”女性至上的异世界。
他从难以置信,到反抗命运,在被送入男德培训班学习,并顺利毕业后,开始反思自己以往对妻子的颐指气使和忽略冷落。
影片中,社会地位和角色分工瞬间调转,许薇薇赚钱养家,整日应酬不管家。
胡铁男每天洗衣做饭,带娃主内,并在确认怀的是不受重视的男宝宝后,受到了全家人的嘲讽奚落,甚至劝他放弃这个孩子。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夫妻争吵后,胡铁男决定带着儿子离开家庭,并在遭遇车祸后被紧急送进医院。
最终一切回复正常,胡铁男意识到自己以往对女性的不尊重,对妻子的不理解。
他给本想辞退的女员工升职加薪,对妻子道歉解释。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屡次失望的妻子许薇薇,留在桌上的一纸离婚协议。
结尾处,一脸诚恳的胡铁男苦苦挽回妻子,主动表示要应聘保姆,唯一的要求是“住家”,在他问许薇薇要去哪里,干什么时。
红唇妩媚,神采飞扬的许薇薇帅气回眸,“我想干啥干啥!
”影片桥段和台词,妥妥的喜剧照进现实,代入感极强。
让人笑中带泪,引发思考。
影片笑点很多,台词情节亮点颇多。
魏翔和李诚儒绝对是妥妥的金牌配角,他们的每句台词,每个表情,都让我忍不住反复回看。
绝望主夫 (2022)4.32022 / 中国大陆 / 喜剧 / 张琦 / 常远 李嘉琦看到后面,我哭了……长久以来,女性主内,为家庭更多牺牲付出的情况和言论,种种不公,被无视冷落的现状,比比皆是。
我想,作为男人或女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思想独立的人,其次才是作为丈夫或妻子,儿子或女儿,父亲或母亲的社会角色。
我写知乎有一段时间了,曾经有个心灰意冷的已婚女知友,“老公上周告诉她,这个月要努力怀孕,如果半年怀不上孩子,就离婚,他丢不起这个人。
”几乎所有女性知友都回复说,如果不生育,她们的老公压根不会和她们结婚。
婚姻是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爱情的结局。
好的婚姻生活,需要夫妻二人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接纳成全、妥协包容、共同成长,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这样的婚姻生活,才是坚固持久、和睦温馨,美满幸福的。
2023新的一年,强烈建议男女朋友或夫妻二人,结伴同看“绝望主夫”,希望我们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都可以拥有纯粹的爱情,以及温暖的家庭。
Ps,那些对影片过度诟病的朋友们,我非常好奇你们的性别和槽点。
胡铁男,成功学教授,普信男心目中的偶像。
实际上却是一个将大男子主义刻入骨髓的顽固分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成功穿越到了一个“异时空”。
在那里周围的人都没变,兄弟,妻子,岳父还是那些人,可是社会地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温柔贤惠的妻子化身成了霸道女总裁,岳父变成了把岳母奉为皇帝的妻管严,兄弟变成闺蜜。
最最离谱的是,还有一个“主夫学院”,在里面学习“相妻教子”料理家务。
开玩笑,这简直颠覆了胡铁男的三观和认知了好不好?
在“主夫学院”里学习的过程对胡铁男来说就是不停天人交战。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毕业典礼上,他的直男癌的毛病彻底被治愈了。
刚刚说的就是12月31日上映的电影《绝望主夫》,想象一下常远将一个兼具钢铁直男和温柔贤惠于一身的角色,在矛盾和颠覆中自我改造,这过程一定能让人捧腹大笑。
不过笑过之后还是要感谢主创团队给我们这样一部对女性群体特别关注的电影,让我们边看电影边学会互相理解和体谅。
更多的细节和笑料,就等大家去电影院慢慢发掘吧。
片子从常远演的胡铁男这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视角切入看待男女问题,作为喜剧片合格,感觉算是敢拍的。
最近几年的中国电影里混迹了一群演员都称不上的混子
我给五星,至少他敢于碰这个主题。男宝别破防
“男徳”电影教材,除了中国男性观摩学习,建议出口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掀起广泛的学习热潮。
吃相难看
优点是出发点很好,拍这个题材很有勇气,“老板爹”、《草木兰》之类的梗也有那么一点好笑。缺点是性别的刻板印象比较明显,我身边哪个女性会像错位世界的男性这样呀,对性别特征和冲突的展现都很肤浅。不过结局是离婚而不是男主痛改前非、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大团圆HE,这点好评!粗略看了看差评有些感想:“这相反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有什么区别”👉不就是为了展现和现实世界一样的荒诞吗?“女权不是让女性获得凌驾和奴役于男性的性别权力”👉也没人说它是呀,不是在用女尊男卑来让男主感受男尊女卑有多不合理吗?
跟爸妈老公一起看的 背景意义不错 很适合爸爸大男子主义看
剧本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
那个老爷们不能上桌的时候我觉得还挺好笑的啊,那些女的都好霸气
打差评和热评都是男的大概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男人只会在变回男人之后,庆幸自己是个男人。用悲悯的目光帮助女人,就能成为公认的好男人。导演成功拍出了他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并企图在这些刻板印象里挖掘出女性的苦难。很多段落很明显影射的是女性在被PUA之后,会自我分泌出阿Q精神,不用男人管,女性自己也能安慰自己,然后继续为男人牺牲一切。最为人瞩目的男人生小孩的一段戏,将生小孩的过程娱乐化,常远和黄才伦一唱一和,仿佛生小孩是一场特别欢乐的游戏,把男人的恶趣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后期剪辑跟没上过学一样,剪得七零八落,特别是对话戏,咔咔咔一堆不知所云的镜头,甚至还越轴。看这种电影迎接2023年,买票的人都有责任。
不仔细看差点没看出来黄才伦 还有魏翔我也很喜欢 其实有些情节蛮典型的 能找到很多生活中的影子
还行啊
希望每个女人都要知道自己不是必须在家里相夫教子,真的推荐夫妻一起去看这个电影
看见这类片子就烦
23颗星,但主要是我刚看完《出走的决心》配合这个电影的讲解特别にあう,李成儒老师太好玩了,大家可以当个乐子看看,一路快进就行
电影的立意蛮好的,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希望多一点这类电影。
如果是二十年前还有点儿创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看点。
2022年看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整体效果还可以,常远越来越好笑,快快乐乐迎新年喽。
好的关系需要转换立场,相互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