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已深,天气渐冷。
另一边的大洋彼岸,眼看距2020年2月9日奥斯卡颁奖礼还剩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好莱坞各大公司纷纷打起宣传战。
《小丑》奥斯卡公关海报与此同时,各国选送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原最佳外语片,名字变了性质没变)的名单也已全部确定。
国内方面,《哪吒之魔童降世》打败《流浪地球》《地久天长》,代表内地参赛。
中国香港选送的电影是《扫毒2:天地对决》,中国台湾选送的是《谁先爱上他的》。
日本和中国内地一样,选择了高票房高口碑的《天气之子》参赛,这是自1998年宫崎骏《幽灵公主》后,日本再次选派动画电影出征奥斯卡。
韩国不出所料,选送的是在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捧得金棕榈大奖的《寄生虫》,它也是本次的夺奖大热门。
印度方面,选送的是一部音乐题材电影,也是今天小栗子想要安利给大家的:《印度有嘻哈》
153分钟,2个半小时的时长,很多人都会被它吓到,进而打起退堂鼓。
但相信我:这部电影真的一点都不无聊!!!!
借用豆瓣网友的话说:主角有魅力,剧情不拖泥带水。
还有重点是,印度嘻哈太好听了!!
影片在各平台评价也不错:目前豆瓣7.5,
IMDb 8.2,烂番茄新鲜度95%。
它也曾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进入特别展映单元。
正如它的英文片名《Gully Boy》(《沟壑男孩》)所言,这是个出生在社会底层的青年勇于追逐自己的嘻哈梦,同时收获真爱的故事。
影片同时致敬了来自孟买说唱歌手组合——Naezy & Divine,该组合凭借一首献给孟买的赞歌“MereGully Mein”走红,离开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孟买贫民窟,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这和男主的人生颇有相似之处。
没看电影前,你一定会以为它是个狗血的、励志 + 热血、屌丝逆袭的故事。
导演会大量着墨于主人公如何如何惨、如何努力拼搏,并在最后获得成功的历程。
《印度有嘻哈》并没有这样,它最让人心动的点在于,其真正触碰到了说唱内在的灵魂。
什么是说唱真正的灵魂?
我觉得是rapper的态度:ta敢在权利金钱面前说NO,敢直言不讳表达自己的爱恨,敢为正义呐喊声援,敢对背叛不义的事情怒骂。
坚持自我,活得真实。
这是我喜欢说唱的原因,也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和大多数逆袭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男主马拉德原生家庭不是很好。
他自小生活在贫民区。
十平方米不到的三重空间里住着爸爸妈妈、他和弟弟,以及奶奶五口人。
给富人家开车的父亲,是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除此之外,让来自发达国家的游客参观他们贫民窟的家,也偶尔能补贴家庭。
生活本就不易,没想到父亲还在外养起了小情人儿,之后更正大光明地迎娶回家。
母亲被迫无奈,住在了厨房。
不仅得照料着一家子人,还得伺候自己的“小姐妹”。
被抛弃的母亲、年轻的继母、关系僵化的父子,一家几口就这样挤在这间破旧的房子里麻木地生活着。
没过多久,父亲因为腿部受伤,将开车的工作交给了马拉德。
为此,他不仅要疲于应付大学生涯最后一年的学业,还要兼职供养这个让人绝望的家庭。
这份工作没什么不好,可以赚钱、可以每天西装革履、可以见识那些富人的生活方式。
可也是这份工作,让他意识到他和那些富人巨大的阶级鸿沟。
有次富人和女儿就要不要上哈佛产生激烈讨论。
打扮入时的女儿表示这是自己的人生,她不想上学只想工作,“我大学毕业,这个学历就够了”。
富人父亲满脸不同意,他拍了拍马拉德的肩膀,问他是什么学历。
“我今年大四,然后就毕业了先生。
”和富人的女儿学历相似,这让他产生些许自信。
没想到这件令他全家颇为骄傲的事情,却在富人眼中一文不值。
“你听见了吗,如今谁都是大学生,你想和他在同一水平上吗?
” 这句话彻底把马拉德打入深渊。
好在生活压抑,他还可以找女友倾诉纾解。
和平常在大荧幕见到的淳朴、隐忍的印度女性形象不同,马拉德的女友萨菲娜性格非常彪悍。
只要有女生胆敢觊觎马拉德,二话不说她就上门警告。
打架、威胁,这些都是经常的事。
马拉德爱着她的热情热火,有时却也喘不过气。
这为两人之后的情感破裂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尽管他们信仰相同,都是穆斯林,也是从小青梅竹马地一起长大。
但萨菲娜医生家庭的出身,以及宗教教条,注定了这段感情的坎坷。
每次见面,两人都和地下党接头似的。
也好在,他的生活还有说唱。
压抑绝望的生活带给他源源不尽的灵感。
每次对亲人、对自己、对这个社会失望时,他总会将手中的笔化作刀剑枪支,嘶吼咆哮着,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在认识MC夏尔、学会如何说唱后,他更是找到了表达自我的途径。
只是这种爱好在碰撞上现实后,注定难两全。
年轻的继母成为马拉德的粉丝,称赞了几句他的歌好听,就被自己的丈夫马拉德的父亲认为,这是在勾引继母。
恼羞成怒的他同时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地赚钱供他上学,他却整天不务正业学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视马拉德为累赘的他,这次一股脑地将她们母子三人赶出了家.....
雪上加霜的是,他出轨音乐制作人的事情也被女友知道了。
气急之下,马拉德口不择言地说出了分手。
这下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自己喜欢的说唱,都被覆上一层巨大的阴影。
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和朋友合作走上了盗车变卖的犯罪道路.....别担心, 马拉德并没有就此堕落,故事的走向还是非常积极向上的。
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找来影片看。
回到开始在正文里说的,影片拍出了嘻哈真正的灵魂。
事实上,这些东西带来的负担,不仅成了马拉德一再自卑的原因,也成为他的说唱能引起广泛共鸣的关键。
比如,压抑的父权家庭。
“我出钱养你的”,“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你知道吗”等等类似打压式的话,马拉德每天都要从父亲的嘴里听上无数遍。
与其说望子成龙,不如说他更把马拉德当作自己的附庸,当作自己结婚生子后一项可长期投资的理财产品。
马拉德的人生他早已提前安排好。
上大学又怎么样?
仆人的儿子还是仆人的儿子。
儿子的学业有时甚至没有一份富人家庭的司机工作来的重要。
比如失衡的男女地位。
这个事情在父亲续娶,母亲不仅没有任何发言权,还要帮那个年轻的女人干活时就可以看出来。
但我想说的是后续。
之后的故事中,马拉德的父亲和母亲就他喜好的嘻哈,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祖母在亲眼看到儿子对儿媳家暴后,不仅没有出声制止,反而责骂儿媳教子无方。
“难怪你的丈夫要带新妻子回来。
”“你就是这么教育他的吗?
”
离开这个她操持了二三十年的家时,她几乎是净身出户,没有自己一毛钱的财产。
就连那个看上去很正义、很温暖的舅舅一家,也劝和不劝分。
“这是婚姻的一部分”、“等个几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想离开丈夫,还想要我帮你?
”
家暴,他们视而不见。
妹夫续娶、自家侄子受欺负,他们视而不见。
就因为那个男人是她的丈夫,活该她就该承受这一切。
而即使是反抗,这一看来十分值得赞扬的行为,她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儿子。
贫困的家庭是这样,富裕的家庭也是这样。
马拉德的女友——萨菲娜出身富裕,即使她说自己丢了个iPad,父亲也是说买就买。
但就是这样一个高知、有钱的家庭,对女儿的教育理念却极其保守。
她说自己想像别的女孩一样,看电影、听演唱会、涂唇膏,却迎来母亲的一顿暴打。
她边打边骂:你这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去死吧!
这样家庭出身的她连逛街自由都没有,更别说和男生接触、谈恋爱了。
这些都是禁忌。
她和马拉德的恋情曝光后,母亲直接勒令她停止了自己的学业,只有找个男人结婚,才能恢复她的自由......影片同样抨击的还有巨大的贫富差距。
正如他在歌词中所说:这里有两个世界,一黑一白。
右边有摩天大厦,左边有饿哭的孩子。
我们肚子空空,你们装满了黄金。
你独自住在宫殿里,而我们却为空间而战。
我们之间有鸿沟,我们如此无助。
他身边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被扔到街头,只能靠给人分包毒品讨口饭吃,以后不是偷窃贩毒,就是做一个仆人,永远生活在底层。
屈辱地过一生,又或者坐牢。
是他们早就注定好的命运。
但这凭什么是他们的人生?!!
谁又能来决定,他们的人生应该什么样?
是富豪是穷人,谁又有资格来告诉我我是谁?
如果梦想跟生活匹配,那还叫什么梦想。
如果我们不为自己发声,谁又会真正在意我们的生存?
《印度有嘻哈》在方面表现得既压抑,又够燃。
再搭配足够好听的说唱,真的观感非常棒。
推荐❤️
这个电影简直是太棒了。
如果你真的经历过那种让人绝望的困境,然后你努力从这个沼泽中爬了出来,挣扎着挺了过来,你会懂得这个主人公他内心的挣扎,他不是浮在表面上的,他是来源于你自己跟自己内心的斗争,也是你跟外界的斗争。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受?
当你厌倦了,厌恶了你周围的存在的人和事。
只要一个耳机,只要一首歌就能够让你从这一个浑噩的世界中跳出来。
让你用另一种心态去看待这个事情,让你能够似乎不再是这一切经历的当事人。
不只是说唱,我相信音乐就是有这样的力量。
整个片子充满了爱和欢笑。
而这些所有都源自于主人公对于音乐的热爱,从而带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对周遭所发生的一切,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他能够在他悲伤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音乐就是他的生活的避风港。
如果你也有一项爱好坚持下去吧,他会带给你无尽的好处,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些事情,请你坚持下去吧,只要你挺过去,他会给你带来一生的益处。
但是整个电影让我很奇怪的一个点,就是他那个继母的角色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我觉得导演一方面要用继母来抨击整个印度现代社会男权至上的这么一种现象。
可是这个继母本身对这个男主人公,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我还记得男主人公在走的时候,用很凶狠的眼神看着他的继母,我想这个事情这主要原因也不在她身上吧。
所以我觉得导演自己在想这个角色的时候,都没有想清楚到底应该把它放在什么定位上。
当然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看得热血沸腾,很励志的电影。
对每个角色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印度味儿很浓很典型,这个归功于选角和造型。
感觉印度演员的演技非常高,自然接地气,真是秒杀国内大部分小鲜肉。
所表现的问题在印度乃至全世界都是老生常谈的了,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音乐更是锦上添花,不愧是歌舞民族。
唯一的遗憾就是不懂印地语,不然看着更过瘾。
尤其是说唱部分的翻译,感觉翻译的已经很好了,但是如果会语言的话肯定更好。
电影中的街头男孩,生活在印度贫民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发现了自己对学校的嘻哈很感兴趣,自己试着写词,一次嘻哈聚会,被逼上pk嘻哈,发现了自己的嘻哈天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迫于现实的无情,他的父亲身体不好,他不得不帮助他父亲工作养家糊口,又要上学。
他的父亲教导他,一定要努力学习,梦想和现实都要相近和符合现实,告诉他自己是仆人的儿子,就不要异想天开,这让我明白,印度的家庭的大男主义,宗教信仰,贫困思维,很影响一个孩子的天赋发展。
街头男孩的朋友,处在生活的边境,迫于生存,不得不偷抢贩毒。
男主看到他的朋友利用小孩贩毒,特别愤怒地指责朋友,结果被打了一顿。
在街头男孩困难的时候,他的朋友带他一起偷车挣钱,让他生活没有那么困境。
朋友被抓的那天,朋友没有选择供他出来,而是告诉他,你有大好前途,你的未来很多选择,还有不要让我的孩子饿了,照顾好她们。
这让我明白了人性的复杂,迫于无奈,让自己走入歧途。
却留一大温暖给朋友和孩子。
这部电影不错,诠释了亲情.友情.爱情。
印度贫民窟的现实,贫富差距,宗教信仰,思维禁锢。
梦想和现实该如何抉择!
7/10不是常规意义上印度电影的载歌载舞,作为一部音乐励志电影歌也可以说是好听。
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里的本土质感非常的棒,不去刻意的猎奇也没有廉价的迎合,反而是把印度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很好的融进了主角的奋斗历程里。
虽然老套,虽然有些桥段稍显潦草,但是不生硬且非常符合hip-hop音乐底层的特质。
女主角的塑造我太喜欢了,这个人物有只属于她的质感,敢爱敢恨的女性角色不好处理,处理过火了会变成女疯子,处理不当了又会显得非常作,片中女主角虽然戏份有限,但是有限的几场戏非常出彩,手撕狐狸精毫不手软,面对男主人公可爱起来又让人心动不已。
男主不是那种常见的高大全,他的瑕疵让这个人物丰满,不圆满也让他俩的感情在励志的挤压里不至于沦为彻底的配戏。
结尾当然还是印度电影老套的正能量,导演给这个男主人公背负了太多,最终也只能用功成名就给之前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强行画上句点。
导致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一层面可以说是断崖式的烂尾了,这的确是创作者的无能为力,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多方势力围剿的复杂社会,hip-hop能且只能是大多数青少年的临时庇护所和精神寄托,想要靠音乐解决问题,创作者告诉你这就是个白日梦。
电影是好的,虽然落入俗套,但是印度电影就是有这种神奇魅力,让人愿意相信童话。
全片最喜欢女主,敢爱敢恨,敢为爱情出头,这在我是万万不能的,她拿酒瓶爆rapper女头那里真是帅气死了。
男主竟然还好意思出轨!
垃圾!!
总之,我觉得电影很值得,rap也不错,比那个什么有嘻哈好些(✪▽✪)只是成功得未免太简单了些,这个世界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看完印度有嘻哈乱想,原来我也可以是个说唱没有主题自由创作,纯属乱编瞎讲。
我说中国目前没有嘻哈,很多人不懂汉字韵律,写出的东西就像个屁。
听过大概几首,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听这个,浪费时间污染耳朵。
王小波你没有读过,现代汉字你不懂创作,不懂请教让我教你,反正你也不会好过。
只能学亦凡这个面又细又长,这个碗又大又宽,也就只能这样。
实在写不出好词,我攻击你可谓无敌,中国典故不知,网上流行语大多认识写出来的不过文字乱炖,丝毫没有任何意思。
也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秘密,嘻哈表达情绪。
你却表现一脸无知。
该学学圣人孔子,说话骂人不带脏字,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论骂街祖宗我认德纲,如今却也关闭微博评论,成为上等人一字千金,轻易不再表达自己曹德旺说自己下等人讲话任性,说话直来直去没有遮掩,其实他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他精得很的勒,不信你看看美国工厂,真实记录获得大奖。
看完纪录片我几天没睡,搞得失眠胡思乱想,原来我也可以是个说唱。
文章首发于微信订阅号(ID:印度通)在2019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嘻哈音乐题材相关电影《Gully Boy(沟壑男孩)》在印度上映了。
这部电影堪称是印度版“8英里”——《8 Miles(8英里)》是美国嘻哈音乐电影巨作。
图1 8英里可能有些朋友不太认识《8 Miles(8英里)》。
这里敲黑板划重点来简单介绍下。
《8 Miles(8英里)》是美国嘻哈巨星Eminem(艾米哈姆)的半自传电影,并由他和一些嘻哈巨星共同出演,讲述的是他在走上嘻哈道路上的部分经历,主要是面临的坎坷和烦恼。
《8 Miles(8英里)》不只是美国嘻哈题材电影的佼佼者,更是世界饶舌音乐电影的典范。
图2 Eminem因此,《Gully Boy(沟壑男孩)》只能说题材或者形式上接近《8 Miles(8英里)》,从内涵层面上来说还谈不上媲美。
作为一部讲述印度嘻哈歌手发家的电影,《Gully Boy(沟壑男孩)》上映之后广受好评。
目前,该电影在IMDB上的评分是8.6(10分满分),但评分人数相对较少。
图3 IMDB 相关评分《Gully Boy(沟壑男孩)》的导演是在2011年凭借作品《Zindagi Na Milegi Dobara(人生不再重来)》获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导演的Zoya Akhtar(卓娅·阿赫塔尔)。
卓娅在2009年通过执导《Lucky By Chance(偶然运气)》出道。
图4 Zoya Akhtar男主角由Ranveer Singh(兰维尔·辛格)饰演。
兰维尔是印度著名演员。
2010年,他通过主演《Band Baaja Baaraat(婚礼策划师)》出道,并获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男新人。
在2016年凭借作品《Bajirao Mastani(帝国双璧)》获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男主角。
图5 Ranveer Singh女主角的扮演者为Alia Bhatt(阿莉雅·布哈特)。
阿莉雅出生于宝莱坞著名演艺世家。
爸爸是知名导演、制片人和编剧Mahesh Bhatt(迈赫什·布哈特)。
妈妈是演员兼导演Soni Razdan(索尼·拉兹丹)。
叔叔Mukesh Bhatt(穆克什·布哈特)也是制片人。
表亲中也有从事演员Emran Hashmi(埃朗·哈斯米)和导演的Mohit Suri(莫希特·苏里)。
图6 Alia Bhatt《Gully Boy(沟壑男孩)》讲述的是一个出生在印度孟买贫民窟的22岁年轻人,不走原来父亲所期望的白领道路,而走上嘻哈明星道路,并同时收获真爱的故事。
从故事性来讲,这样的剧情难免对观众来说有些陈词滥调。
毕竟违背父母然后做自己喜欢事情,同时收获爱情的剧情在电影到电视剧数不胜数。
但是,《Gully Boy(沟壑男孩)》作为印度电影少有的嘻哈音乐题材来说,还是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嘻哈歌手形象。
图8 剧照常见的嘻哈男性歌手形象通常带有一定草野之气,打扮大多不是主流审美。
部分嘻哈男性歌手从形象上来说或许有些大男子主义,厌恶女性的嘻哈男歌手也不是少数,前面提到的美国著名饶舌歌手Eminem(艾米哈姆)就是其一。
然而,《Gully Boy(沟壑男孩)》所塑造的饶舌歌手形象是认真工作但缺乏自信,打扮为都市潮男类型。
从这点讲,《Gully Boy(沟壑男孩)》虽然故事老套,但人物塑造上还是有所创新的。
图9 Bridge《Gully Boy(沟壑男孩)》致敬了印度当地来自孟买说唱歌手组合——Naezy & Divine。
该组合凭借一首献给孟买的赞歌“Mere Gully Mein”走红,离开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孟买贫民窟,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图10 Naezy & Divine日前,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Gully Boy(沟壑男孩)》也进入了特别展映单元。
但国内目前仍未有该影片的上映信息,希望有机会能够引进,大家也可以在大荧幕欣赏印度有嘻哈的风采。
这个译名真的好糟糕啊。
这部电影让我最喜欢的就是对人物的塑造。
女主女主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穆斯林家庭。
和家长在一起时总是带着头巾,离开父母后几乎看不到她戴头巾,电影并没有刻意表现女主摘头巾,看完电影后我才发觉,这点处理得很自然、高级。
头巾只是女主暂时对父母的妥协,因为她还没有力量完全反抗父母,头巾裹不住她的头发,更裹不住她的心。
她勇敢、聪明、目标清晰。
当她得知有别的女人觊觎她男友时,立刻下车,直接杀到那个女孩的工作地点宣誓主权,一言不合直接大打出手,实在是太勇了!
男主批评她不应该动手,她表明自己的立场后哄男主,男主让她对他发誓,以后不会动手了,女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会死的。
”这是个立场坚定的姑娘,哪怕在最爱的男友面前,也不愿哄他而随口答应他。
她将她的平板送给了男主,因为和男主约会,回家迟了,她故作慌张地说她将平板扔人力车上了,因为找平板才回家的,装着很抱歉地对爸爸说抱歉,又说自己整个专题在里面。
爸爸也非常好脾气的一点没责怪女主,轻描淡写地说:“我再给你买一个。
”(插一句:女主爸爸真的算得上好爸爸了。
)当男主第一次当众说唱,并获得榜样的赞赏时,他开心的去找女主。
并有了如下的对话。
这让我看到了女主的智慧、勇敢。
后来,当她知道女主合作人是个女生时,她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对男主说:“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这不是气话,她支持他去逐梦,后来,男主想去参加比赛,家人都不支持他,他为此丢了在家人看起来稳定、体面的工作,但是女主却说
这样的女人让我觉得很强大,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爱人的支持,她真的是个很通透的人。
当她被家人发现和男主的恋情后,被带去相亲、被不允许上学,她哭着求她爸爸,爸爸心软同意但要求先结婚,女主立刻答应。
后来男主知道后,她却自信地说
原来,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中,这样聪明、勇敢、强大的女人怎能不让人喜欢。
男主男主在说唱山很有天赋,当然也勇敢逐梦了。
其实男主的内心非常地强大,女主爱他时因为她可以在他面前做真实的自己,男主爱这个火爆又聪明的女人,当女主表示她以后能负担他们生活时,他并没有什么自尊心受损的样子,而是欣赏地、充满爱意地看着女主。
男主肉体出轨,女主表示她也要和别人睡时
男主笑着说:“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这就是女主爱他的原因。
男主父亲他是一个差劲的父亲,但他有句话很打动我
他是个可怜的人,他能给自己孩子的只有这么多了,因为他也只有这么多。
夏尔夏尔是男主的精神榜样,是他给他鼓励,他自己的原生家庭非常糟糕,却成长成一位善良、包容、自信的人,从未嫉妒过男主的天赋。
莫因这个“坏”朋友,他偷车,甚至利用小孩子贩毒,被男主发现后理直气壮、凶神恶煞地说,如果不是他,这些小孩都要饿死。
但就是这样的人,被警察发现偷车时,却是这样的。
还让男主照顾那些孩子,别让他们饿肚子。
如果有得选,谁愿意这样活着呢这部电影让我看到印度社会中赤裸裸的各种禁锢,压抑地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们不应该站在别人的痛苦上暗自庆幸:“好在中国不像这样。
”中国有中国的问题,并不比印度来得好,毕竟他们创作比我们自由,他们还可以表达,还可以发声,还能产出有影响的电影。
电影中对女主形象的塑造也比现在的国产影视来得优秀。
我爱电影里这些可爱的人物。
第一个压迫:男主角和父亲、母亲、奶奶、年轻的继母同住在一起。
复杂的关系和父权社会的传统思想交叉在一起,男主角和母亲的离开仅仅是时间问题。
第二个压迫:男主角的朋友从事着盗车变卖的犯罪行为,以此为耻的他却为了生活不得已与朋友合作,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个压迫:和男主角青梅竹马的女主角家境优渥且脾气暴躁。
由于贫富差距的原因,女主角只得瞒着家里偷偷约会。
而醋坛子的她也偶尔会给男主角带来麻烦。
个人觉得一般般啊
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一个是不能说什么,另一个是说了也没卵用。愿在一百年内能解决穷人被温柔对待这件事。
20200226从可看性来说是8分以上,不失为一部观赏性强的好电影。但主线内容仍然觉得有所缺失,对一些内容的强调导致有些顾此失彼。从校园演唱会上被说唱魅力吸引开始,接近夏尔并且通过自己歌词能力受到重视成为好友,然后一步步加深了解一起玩音乐共同创作。里面涉及的积极态度,梦想和成长都非常好很有亮点。但是对于主角马拉德如何接触说唱没有提及,上传的音乐受欢迎程度只有间接表述缺乏表现力。当然最大的不合理之处是音乐路上一路太平顺了一些,音乐路上没有波折(难道天赋异禀就是这样子的?),甚至结尾之前的争霸赛,主角光环缺乏看点。当然主角的生活表现非常好,对于贫困的家庭生活以及家庭不和谐,和不同阶层之间天壤之别的生活,社会里根深蒂固的一些落后的习俗观点。特别是主角的爱情故事,很有亮点,甜腻让人羡慕。
没看过中国的rap,倒先看了个印度rap电影
用嘻哈来表现印度的社会问题,如种姓/贫富,性别问题
说实话,阿三拍的有点意淫,看了一半不到没看下去!
咖喱味的《8英里》
不谈文化 比起这个 《醉乡民谣》更合我的口味
剧情设置稀烂,演技基本没有,人物三观极歪,0分好歹有两首能听的说唱,1分满足了我对印度贫民窟的猎奇心理,1分综上,2分不能更多
愤怒是印度电影的情感内核,他们是如此乐于拍复仇题材,主角永远怒气冲冲。而摇滚嘻哈又几乎可以说是生长于“愤怒”之上的音乐,其实两者的结合抱有如此大的期待,最终看下来还是不免感到失望,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最终会在冲奥中落败——你写了如此多的社会沉疴,却最终也只是走马观花,如同片头那个领着外国人来马拉德家里游览的导游一样。观众只是看到了,仅此而已,急匆匆又要赶往下一个景点。太可惜了,本可以更好的。兰维尔也早已过了能饰演这个角色的年纪了,而萨菲纳,多么挣扎,有力,生动的女主角,在维基百科里却只是被形容成:his longtime and overly possessive girlfriend.
7/10没有常规意义上的载歌载舞,作为一部音乐励志电影歌也可以说是好听。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里的本土质感非常的棒,不去刻意的猎奇也没有廉价的迎合,反而是把印度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很好的融进了主角的奋斗历程里。虽然老套,虽然有些桥段稍显潦草,但是不生硬切非常符合hip-hop音乐的特质。女主角的塑造我太喜欢了,整个这个人物有只属于她的质感,风风火火、敢作敢为,可爱起来又让人心动不已。男主不是那种常见的高大全,他的瑕疵让这个人物丰满,不圆满也让他俩的感情在励志的挤压里不至于沦为彻底的配戏。
不算是烂片,可是入情节太慢了,也不算有冲突
印度的种种元素都挺齐全的。封建式社会关系和特色的种姓制度真是好多人放弃梦想啊。
我太太太喜欢男主的女朋友了,又刚又疯,勇敢浪漫,无畏又反叛。立意高,战力爆表。把你能想到的所有印度社会问题超浓缩。我也很欣赏导演没把男主写成一个圣人,语言没有产生隔阂,音乐让我精通印度语skrskr
女主角好看啊,但说实话有些说唱场景感觉好尬
没想到印度今年选送的申奥片居然是部如此平庸俗套的鸡汤,当然我本人对嘻哈也完全无感,还不如听数来宝
反感印度佬,他们的未来永远活在电影里!印度这类题材太多了,反正哪个也实现不了。还有这个译名哪个二杆子起的,就叫街头男孩,咖哩男孩,嘻哈男孩不好吗!
印度有鸡把??
3.5多美好的爱情都会渣几次,多痛苦的生活都会看到一点微光。太喜欢男主女朋友了,所以四星,男主的朋友们也太好了!真朋友!
不知道是因为最近的观影列表含印量过高还是怎么的 就这吧 3星半 歌可太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