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点17分,启程巴黎
The 15:17 to Paris,15:17 巴黎列车(台),15时17分,启程巴黎,15:17开往巴黎,15点17分到巴黎,列车危情,巴黎列车剿恐记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斯宾塞·斯通,安东尼·萨德勒,亚历克·斯卡拉托斯,朱迪·格雷尔,珍娜·费舍,贾里尔·怀特,托马斯·列农,托尼·海尔,P·J·伯恩,布莱斯·吉扎尔,斯蒂芬·考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德语,荷兰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源自真实事件,讲述2015年8月一列从阿姆斯特丹开往巴黎的高速列车上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三位美国士兵挺身而出将歹徒制服的故事,电影将根据三位当事人的回忆录改编。详细 >
原来是事件原型真人出演,我就说最后那个法国总统怎么那么像奥朗德本人...虽然缺少戏剧张力,但也许真正的危险发生时就是这么普通,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情节,这个切入点还是蛮独特的。
开始的女校长?感觉有点拽啊…在1小时3分钟后才是主要剧情,前面都是无关的铺垫...主角都是本色出演吗?
黑巴黎斯坦的片子,赞扬军人的电影都是恐怖主义电影。
多棒啊,让英雄们自己把自己的事迹重现在舞台上,正因为是自己演自己,才没有那么多的精彩镜头,英勇本身已经够精彩了,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你需要一点勇气,一点知识。
有点像《比利林恩》,开始以为讲弟兄3人如何一步步成长为恐怖分子,结尾竟成为了爱国进步的好青年...
在危难时刻唤醒心中的勇气,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任何人都能在生活中成為英雄,哪怕他年少時不成器,哪怕他想拯救別人而不被認可。東木還需要你們來教他怎麼拍電影?!
回归平实质朴,却真诚而有力量。让人对电影的功能与形式有了新的探索与思考。表演功力还不够。修订,原来演员就是原型,那就厉害了。
东木老爷子咋拍成这样呀 不过想说罗马威尼斯那些景点的镜头 全部都去过 literally every single one of them 还有火车都是一样的 巴黎火车站也是 我真的很喜欢意大利 明年有机会还要去
Conclusion: everything you've been through is buildin you up and pushin you towards some great purposes
英雄就是平凡的人生中闪光点,如毫不犹豫扑向门后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如奋不顾身冲向枪口以命相搏,如面对奄奄一息的生命倾尽全力挽救。当年昆明火车站要是有斯通们多好。
演的不行,台词和国产电视剧一样难听
阅
火车恐袭一段二十分钟的戏真拍挺好,但剩下的时间都是些啥啊,老牛仔拍千禧生代儿童情谊段落感觉真为难他,欧洲性旅游段落更是尴尬过头,三个电影原型演技比想象中好点,但这么折腾反倒有点自恋毁形象?
我认为应该用一半以上的篇幅来讲恐怖分子的身世和动机
拍这种激情暴发式当代英雄的故事,又要去挖掘背后平淡生活中的闪光点和之所以成英雄的内在逻辑,有点像我们的英雄宣传材料写作模式,倒是难为了老爷子了!
??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分不应该这么低,越往后越清醒的精彩,三个在学校屡屡受挫,可谓是成长的烦恼足足的。但内心深处的追求、理想和信念从没消失过:““主啊,让我成为你的和平使者。何处有恨,我来播撒爱的种子;何处有伤害,我来播撒宽恕的种子;何处有怀疑,我来播撒信任的种子;何处有绝望,我来播撒希望的种子;何处有黑暗,我来播撒光明的种子;何处有悲伤,我来播撒欢乐的种子。因为只有通过给予,我们才能收获。通过宽恕他人,我们才能得到宽恕,通过死亡我们才能获得永生。阿门!”
迷一样的断裂,东木的结构很好,回溯法其实可以做得更有引力,但可惜前三分之二节奏全部失控了。一星给三位亲自上阵的英雄。
说电影不好的,其实可以理解,毕竟高潮部分在后面,前面铺垫太多了。但是,我在巴黎,不能说每天活的提心吊胆,但是也是经常害怕这些事,特别是今晚我要坐火车,看得我有点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