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2003年,新的一部《终结者》上映了,距离上一集已经有十多个年头的时间,而这时的阿诺·施瓦辛格已经50多岁,投资方依然找来了这位超级硬汉来领衔,虽说这时导演的座位上已经不再是卡梅隆,但有阿诺·施瓦辛格压阵,加上雄厚的资金投入,依然让该片成为瞩目的焦点。
片中康纳已经成长为一个青年,而他的扮演者也随之更换,这就造成了这个系列电影中出现了——铁打的阿诺,流水的康纳的现象。
虽说施瓦辛格的肌肉看上去依然强壮,视觉特效依然华丽,动作戏依然劲爆。
但是进入后卡梅隆时代的《终结者》,在影片的诸多环节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鹤立鸡群的领袖地位,虽说看上去看是非常过瘾,但已经缺乏了那种惊艳的感觉。
伴随着审判日的到来,机器人的时代到来了,也预示着康纳唱主角的时代即将到来。
女版终结者tx,略升级但记忆不同的同型机器人t850,裸身启动,夺衣多车,前面这几步总是不变,人类弯弯绕绕的天网计划,还是不停的放在嘴边,剧情框架,战斗路线,风格,也几乎不怎么变,最值得一看的还是依然是两版终结者的几次交手战斗型机器人的定位,甚至比液态还要高,直接可以单手转换镭射机枪,相比之下,依然一枪一弹的t850的确落后很多,在长臂吊车的道路战时,被她一路悬挂,尽陷不利局势,不过最后还是能连车带人,反败为胜,只这一段,就已是全片的大高潮后面她变身未婚夫,道路二战,天网总部短兵相接,被易改程序,又强行倒回,直升机扫倒她后,为掩护保护了多年的康纳,直接拔出电池,将她拉倒自己身边,一并终结虽然导演改了,剧情路线无甚新意,比较重复,到处都依样画葫芦,但难得主演不变,这个作为科幻翘楚的天网概念,酷炫不改的机器人风格,也依然都很可一看
并没有所谓的邪不胜正,核战最后还是被下一个天网引发了,人类的世界还是遭到了重创;而T800早已知道这一切,但它并没有告诉两位主角——这不是为了让他们去避难所苟且偷生,而是为了不给他们机会提前放弃希望。
机器人比我们更懂得“不要停止反抗”,机器人没有屈服过,难怪机器人有更高的自觉性。
标题为《Rise Of Machine》不是没有道理的,机器人能崛起,全靠“死不屈服”。
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1女主和父亲的关系。
有些紧张,但同时也独立,尊重
二女主男主线索1男主和女主第一次见面,男主貌似是小偷,女主如何处置。
2场景过度
3男主女主第二场戏。
加深牵连。
1.30补充:有一门学问认为地震和各种自然灾害会严格按照某种数学规律发生,甚至用研究数学——确切的说是做数字游戏——的办法预测地震。
这个方法叫做“可公度性理论”,它的创始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翁文波。
翁院士早年在石油勘探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而根据互动百科,它曾今多次预测了国内外的地震。
我对“可公度性理论”持非常怀疑态度。
这个理论跟地震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简单地把一些年份数字进行加减组合。
有记者拿着翁文波所著的《预测学》一书给中科院物理所院士何祚麻和研究院李淼看,二人均持否定的态度。
如果数据足够多,我们可以找到任何我们想要的规律。
比如圣经密码。
有人拿圣经做字符串游戏,在特定的位置中寻找能对应世界大事的字母组合,并声称这是圣经对后世的预言。
问题是,这些“预言”可以完美地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等到预测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好的成绩了。
关键在于圣经里有很多很多字符,你如果仔细找,尤其是借助计算机的情况下,总能找到任何想要的东西。
在这个精神下我建议搞一个“毛泽东密码”,在标准版《毛泽东选集》中寻找中文字词的排列组合,也许会“发现”其早就预测了中国后世发生的所有大事。
(书籍:万万没想到)昨天讲了,我觉得终结者3的结局挺有意思。
当然,在看的时候我还是在疑惑为什么男主那么信任一个机器人讲的“注定会发生”,我摸不着头脑,如果真的赶上时间把什么水晶插进去不就能阻止天网了吗?
看电影的乐趣在于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架空世界”,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规矩”,不过观众在观影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会拿“常识”来去评判甚至分析电影的成败——基于观众自己的分析逻辑。
终结者3结局的乐趣在于指出了事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不是你杀了一个人,阻止了一个病毒就能终结问题,对于“天网团队”来说也是,并不是杀死了康纳就能控制地球。
从终结者1开始,大段大段的道理充斥在旁白中,说实话我并不受用,更不会奉若真理,不过这也是趣味所在嘛,你总得和电影聊聊天。
在我心中终结者3的结局和T-800那句“我杀了你”就能使得终结者3的评分高于终结者2。
至于终结者3的漏洞那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枚举了,单是那两场“警匪”大戏就足够我分神去玩一局小游戏了。
相比T1特效上T3算得上是爸爸级别了,变形机器人刺激的爆破场面,似乎看到了变形金刚的影子。
未来科技,机械生物,庞大的母舰,无一不让人兴奋,还记得T1机器人的手变来变去都是简陋的钩子吗,真的是冷兵器时代,想想现在突然变出一堆炮膛,或者干脆就离子炮,激光炮,这才是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啊……似乎以现在的审美已经很难接受T1了,我在看星球大战都会昏昏欲睡,但是N多年前这可是大片啊,现在看环太平洋可能觉得真爽,不知道N多年后再看过往的片子会不会昏昏欲睡,所谓电影的艺术总是在更新换代啊
主角:John Conner(Nick Stahl)
女主角:Kate Brewster(Claire Danes)
终结者:(斯瓦辛格)
T-X:(Kristanna Loken)
女主角父亲,天网负责人:Robert Brewster(David Andrews)
女主角未婚夫:Scott Petersen(Mark Famiglietti)
龙套人质心理治疗师:Dr. Peter Siberman(Earl Boen)
猫主人:Betsy(Moira Harris)
布鲁斯特的副手:(Christopher Lawford)
被T-X抢车的人:Rich Woman(Carolyn Hennesy)
询问T-X超速的警察:(Jay Acovone)
酒吧守门:(M.C. Gainey)
次要终结目标之一的弟弟:Bill Anderson(Brian Sites)弟弟的女朋友:(Alana Curry)
次要终结目标之一:Jose Barrera(Robert Alonzo)
抬终结者的护理人员:(Michael Papajohn)陪在抬终结者的护理人员旁边的护理人员:Stevens(Timothy Dowling)
加油站收银员:(Jon Foster)
调查女主角被绑的警探之一:Detective Martinez(Mark Hicks)
捉康纳的特警小队队长:(Matt Gerald)
被康纳追尾公车的路人:Angry Man(Billy D. Lucas)
报道病毒的主持人:(Larry McCormick)
载康纳的货车司机:(George A. Sack Jr.)
这部第三部,一点也不比前两部差,可以说他有他的风格,三部就像三兄弟一般,一脉相传,却各有性格。
整个电影看下来,激情爆破,枪支互扫之余不乏轻松幽默,阿诺的演技还是那么的棒,对于这个机器人的表达如此到位,而且与前一集他又有了微妙的变化,上一集是个保镖,这一集的话却更像一个保姆一个强悍的妈妈。
当然该帅的地方还是那么帅,最后把氢电池塞到女终结者即将终结她的时候说:“你被终结了。
”虽然是那么俗,但还是那么帅。
我日,真是帅呆了。
现在大师拍电影已经是随心所欲了,返璞归真,不无事深沉,不顾弄玄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随风而动,说不出来的妙哉。
记得小时候看终结者还有后来的终结者2都是自己一个人看的,特别是二,被里面的阿诺和罗伯特·帕特里克所扮演的正反派角色所迷倒,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帅,帅帅的开枪,帅帅的飞车,还有帅帅的眼神,阿诺坐在摩托上在河沟里和帕特里克对决的那段是我最影像深刻的,整个场景一气呵成,阿诺转动的散弹枪,至今还在我脑海里转动,噢,天啊
2003年,比起1984年,道具更精巧了,特效更震撼了,整体观感更流畅了。
施瓦辛格还是那种冷峻的面孔,健硕的体格,带着令人熟悉的安心感回来了。
命运如果无法被改变,人类如果无法脱离既定的宿命,那就只能永远抗争下去。
可是如果最后一刻才知道,我们以为拯救人类的壮举只是一次让人无力的躲避,那我们还有动力走上抗争之路吗?
约翰一开始的自我放逐与最后的歇斯底里正在于对人生的误判,被好像莫须有又沉重的命运压到喘不过气,一开始的他被别人赋予的命运与人生禁锢住,最后的歇斯底里也正是发现这一切毫无意义,什么也改变不了的崩溃。
最让人动容的是机器人在情感和自我设定之间的痛苦挣扎,他是个机器人,可是他也有了自我意识,下不去手而后关闭自我的操作,真是让人心头一暖。
在漫长的时空穿梭中,他与约翰一行也也有了深厚的感情羁绊,所以保护主角的执着可能并不完全出于“任务设置”。
甘愿献身的行为里也有让人品味的苦心。
人类的科技创造,于己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对于这一反思,人类应该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并真正在行动中有所体现。
刚开始核弹的镜头很嗨啊!
施瓦辛格又光着屁股抢衣服了,不过这次抢了一副星星墨镜,太搞了。
之后的镜头他的眼睛不停的换,这是他外型上唯一的改变了,哈哈。
这回大boss变成美女了,还是科技兵种,一双手既是武器又是钻头,啥都能变,按理说应该没有上一个难对付,但机器人的缺点是反应太慢,一般都死于钝器。
(晕,分析这些有啥用)导演不停地重申核武器的危害,就怕有一天地球被毁灭了,这部直接说人类被核武灭绝是不可避免的,和2012表达的是一个意思,细想想现在的地球的确是太不安全了,中国尤其严重,食品啊、交通啊,说不上哪天就碰上点啥事,安心过好每一天吧。
p.s.喜欢两句台词:I will be back!
You are Terminated!
真霸气!
卡梅隆的两部前作已经是影史巅峰的级别同时拥有比较完整的故事剧情,后续作品的制作只能是秉持纯粹的商业目的强行补充续写,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制作出好看的续集,本作给出了非常好的示范,遵循前作的商业元素套路,不在剧情上瞎鸡巴乱改,老老实实拍好动作戏,新增适当的幽默也无不可,而迪士尼的星战则抄都抄不明白,真是可笑
为续而续,很烂,还可惜了一个美女,克莱尔·丹妮丝
三刷,第一遍在小时候的电视,第二遍在大学。非常的好看,甚至比经典的第二部还要好看,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剧情紧凑补拖沓,新引入了女机器人是一个创新。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这部的男主角太丑了,而且个子还矮,都没有女主高;做事也比较鲁莽,把给狗绝育的药当成治伤药,智力不够;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还能被女主夺了枪,武力值实在是太拉垮。女主虽然长得不是很好,看有一点显老刚开始出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男主的妈妈,但是长得却很成熟,别有一番风味。特效也非常的逼真。女机器人在公路上驾驶的重卡追缉男主的戏非常过瘾,总体来说是个经典。
前面60分钟略鸡肋,就是不停撞车啊撞车开枪啊开枪,没内涵无意义的各种打斗,但越到后面剧情越精彩起来,尤其是结局完全可以平添一星啊。
能很清楚的解释第二部与本部的逻辑冲突,某些细节比较成功,约翰最终说的那句“我在指挥!”让人热血沸腾。
1. 男主角是剧情的奴隶,人设无趣,存在感低;2. 情节乏善可陈,似乎只会玩前两部的梗;3. 《终结者系列》是Roko's basilisk这个思想实验的夸张演绎;4. “如果电脑坏了,关机重启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5. 但真的没有必要在意细节,终结者系列难道不就是为了施瓦辛格耍帅而存在的吗;6. 团灭结局好评。
【2015.04.16-银银】毫无亮点毫无高潮连颜值都不要了的续续集。。这时间浪费的伐开心了呀。。牺牲自己2次挽救的男主三等残废阿诺你不会死不瞑目哦?
女主角都换了。
不应该拍这个第三部的。。。。
绝望结局。非卡神执导精彩程度略逊,女终结者技术与魅力都高于前者,大时间线接得上,但John的选角和Sarah的强行去世都不太好。
21世纪的第一部终结者,五毛特效终于变成了1块五👏施瓦辛格演的旧款机器人每次都被打🉐️破破烂烂看着好心酸😔结局不错👍终于盼来了审判日
剧情太脑残了,演员也很弱。场面的确费钱费得我心疼,但效果也就那样。
看的我想睡觉。
还行把,故事弱一些
虽然不如第二部,但也还可以,期待第4部——未来大战!
审美疲劳的特技
對手變女人,阿諾打女人,唉,為什麼這麼設定啊!被保護的兩個傢伙都超級討厭,無能懦弱瑪麗蘇,關鍵時刻不甩開肌肉干點什麼就是叨逼叨,死了都活該!
抢什么不好,抢吊车。喜欢里面的冷幽默,车战的几个场面都印象颇深。
在本子上,这部的分数,我竟然给的比前两部高,囧
从哪找的女演员。。。还是爱我的施瓦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