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与众不同的青春片,当市面上很多青春电影都在感慨青春不再,昔日情怀的时候,这部电影的故事,用十年的光阴,感悟人生的蹉跎与时光的荏苒,见证了一个叫做“成长”的故事。
与当下青春片的模式不同的是,从高中到大学,再到步入社会的模式完全相悖,《我们的十年》虽然也是段落化叙事,但以大事件为时间节点,从2003年非典时期到张国荣身亡,到2013年雅安地震前后。
影片采用线性叙事,依循时间发展的顺序显现几个年轻男女跨度长达十年的青春故事,剧情上以时间为节点,划分为青春、现实、改变、时间等四个章节,用以对应大学校园的欢乐、初入社会的烦恼、事业的艰辛打拼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这种编排形成一种岁月变迁带来的纵深感,易于人物的集体成长进行着纯粹的描述。
人生有多少十年,又有多少路人经过,能在一起走过十年的人真的值得珍惜。
赵丽颖扮演的张静依是个大大咧咧可爱的女孩子,她靠自己一步一步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和甜蜜的爱情,但在这其中,她那多次的退让究竟让她失去了多少。
1. 伊诺自己耍酷粉刷了梅老师的车子却在逃跑中落下了宿舍钥匙,面对梅老师的逼问,张静依站出来承认伊诺却默默无语。
当更严厉的惩罚不能得到学位证这样的消息传来,连小艺都站起来指责,伊诺依旧没有想过要去替张静依洗白。
试问面对这样的好友,你还认为她是好友吗。
真正的好友能看到自己为了她那自私的钢琴梦自毁前程。
退让不仅换来了前途的迷茫,也使内心蒙上了遗憾。
其实静依自己也战战兢兢,自己也小心害怕。
伊诺是胆小的,伊诺更是自私的,她甚至不惜去断送了好友的前程。
如果没有日后的静依华丽转身,伊诺心里会不会因此而责备自己多一点。
2. 第二次爱情。
张静依喜欢郭宇辰,从一开始就是,而且郭宇辰也喜欢她。
但是只是因为陈伊诺宣布了喜欢郭宇辰,静依就自己放弃。
或许静依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喜欢郭宇辰吧,她每年都在宇辰生日的时候买上一串手链写上卡片,可直到被伊诺发现也没有送出去。
爱情中的退让让她收获什么?
收获了伊诺的指责,也许只有伊诺那一句“你永远都是这个样子,遇到问题,你来承担;遇到委屈,你来承受。
你就像个天使,而我呢就是个傻子”才能诠释静依的一切吧。
诚然,闺蜜之间喜欢同一个人这件事本身很难处理,其实男主是有选择的,但是静依放弃了这个选择。
如果后来没有遇到杜浩,静依会后悔吗?
3. 第三次职场。
艾米暗箭伤人,以至于静依被老板骂,静依只会自己生气 ,再一次主动退出了。
或许这一次她去陪杜浩创业是明智之举但也有些许无奈吧。
故事的结局,张静依友情爱情事业全部完美,但却掩盖不了之前的一切。
或许多少年以后我们都会觉得不争是对的,但也是只有你在成功的时候才有这种感觉,如果一切都是失败,张静依你会怒己不争吗?
文/梦里诗书从青春走向成熟的这一过程,无疑是人生最为弥足珍贵的黄金时代,但在《我们的十年》这部电影里,十年的时光只是犹如一个演示文稿,匆匆然的便一翻而过,苍白空洞的人物和剧情,更使其若一滩死水般将朝气蓬勃的青春变成了少气无力的烂俗。
这部电影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一场七拼八凑起来的产物,只是依靠诸多套路化剧情的堆砌来展现所谓的青春,而没有任何真正源于自己的内在,如果说诸如《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致青春2》等等这类青春电影烂俗的总还算有着外表的金玉,那么《我们的十年》则是属于既无法依靠平淡的日常用内在来感怀以青春的流逝,更没有任何外在在的粉饰能令电影如一个花瓶般至少还有着那么些许的唯美,平庸的冗长恰犹如那十年般的跨度般让人煎熬。
为何一部并没有太多狗血,并还有着些许时代元素融入的电影依旧会显得如此乏善可陈?
其原因莫过于那粗制滥造的服装摄影与台词的矫揉造作,都使电影早已迷失了青春真正的本态,残存的仅是让人莫名的的玛丽苏文学,而赵丽颖与乔任梁作为男女主的主演在这部电影中也根本没有一丝演技可言,从始至终透露着一股迷之尴尬,如此呈现最终使电影相较赵丽颖在《女汉子真爱公式》中的天雷滚滚,只是八斤半两。
本以为聚焦青春成长的《我们的十年》会是一部小众的清流,未曾料这场乍看平淡质朴的演绎,只是一场连粉饰都被省略忽视的滥竽充数。
昨晚看电影回来,就不断回想起张静依和她朋友们,所经历的青春,所做的选择,和他们面对的人生,夹杂着也想起自己当年的自己。
这是一个不会让你大喜大笑,亦不会大伤大悲的故事,它细细的述说,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的青春。
张静依是个勇敢、仗义而善良的姑娘。
朋友被调戏,她挡在前面,为了朋友的梦想,她挺身而出,丢了学士位,在友情和爱情间,她选择牺牲自己,成全朋友。
看到她选择退出的时候,我是惋惜且不认同的,明明相互喜欢却要为第三个人而放弃,伤了自己,也伤了喜欢的人,对毫不知情的陈伊诺来说,知晓那天也是一道伤。
故事的走向符合预想,郭宇辰和陈伊诺果然分开了。
然而,出乎我的预料,最终他们又在一起了。
毕竟,我们人生中,不止有爱情,还有友情和责任。
而张静依,从短发假小子到长发飘飘,从平底鞋到高跟鞋,从安于现状到创业奋斗,最美好的光阴里,我们都在成长。
静依也收获了她的幸福,拥有属于她的糖果先生。
也许,要经过一个十年后回首,才能知道走过的路,究竟是对,还是错。
我们以为遥不可及的是未来与梦想,其实,最遥不可及的是回不去的昨天。
这是一个有基本套路,却又不按套路走的故事,就像青春,我们都曾经历,却各有不同。
偶然间看到这个电影,想看看别人的十年,是不是有所不同。
然而,该剧的剧情拙劣,剪辑混乱,让人情何以堪。
首先,剧情没有提到堕胎、第三者,这很好,没有套路。
但是,没有这些狗血的内容,并不是说剧情可以这么展开啊。
平凡的我们,就是这么平凡地活着。
有谁在大学生活中拿油漆画老师的车,还让闺蜜顶包;有谁会因为喜欢的女孩把自己推给别人,自己就顺从了(这有点言情风了),别忘了,宇辰是为了静依专程赶回长沙的。
多年之后,当初痛不欲生的伊诺再约宇辰表白,居然莫名的复合了?
电影的漏洞还有不少。
其一,当静依和杜浩一起创业之后,静依手捧鲜花在马路边偶遇等红灯的宇辰,当时的静依是红色齐肩头发,接下来,终章出现静依在公交车上拿着报纸的镜头又变回了短发。
还有伊诺因为从楼梯摔下来造成的头部损伤,在抢救的时候,医生居然没告诉送院的亲友,这也不科学啊!
电影导演中有马伟豪导演的名字,这可是有超过30年工龄的导演啊,为什么会制作出这样粗糙的影片呢?
咋说呢,奇葩电影年年有,今年感觉特别多!
今天拐着受伤的脚参加了《我们的十年》观影活动(私以为此处应该有掌声),卧槽!
不看不知道,一看心哀嚎!
看完不光脚不好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先来说说摄像和化妆啊,导演肯定得罪他们了,整部片子所有女演员感觉都是素颜的,特别是那个吴映洁,那个胖啊,那个黑啊,就连女主有些特写镜头都黑,还有啊女主那个非常喜感的眉毛,你是要翘上天啊,想着跟太阳肩并肩啊?
再来说说造型跟服装,丽颖啊,你也得罪造型师了吧?
整部电影,三个假发套,一个比一个难看,最后一个仿佛看到个刚出道时你的杀马特洗剪吹啊!
服装呢,土气有就忍了,毕竟电影设定有年代,但颜色搭配的如此“绚烂夺目”是要弄哪样啊?
吴映洁那么黑一张脸非让人家穿一身血色大红,天蓝色上衣非给配条荧光橙短裙,哎吆,我去,你会不会选衣服,不会让我来!
第三个说说剪辑师啊,大哥,请问你剪辑的时候是有多困啊?
剪好了自己不看的啊?
前一段刚打出个字幕:2013年,咦,过了几分钟,汶川大地震开始了,我是读书少,但这么大的事我还是记得的2008年大地震,你觉得我们观众都傻啊?
最后说说导演,我说导演啊,你是资金有限啊,还是咋滴啊?
这些个草鸡毛班底哪淘来的?
最奇葩的是,史上最简短的女主婚礼,连新郎官都没露脸,就女主自己穿一婚纱没了,就没了,同学聚会啥都没有,直接跳到女二的追思会,真牛逼!
导演这是有多缺钱啊!
那啥,今天话有点多啊,请原谅这放荡不羁的心,被这部电影“震撼”到了!
说实话,这片子是吸引不了我走进电影院的,还花了45元看。。。
但因为是在湖南大学取景,作为在那里学习了6年的我,还是有很多情怀的。
和师姐一起去怀念过去的时光,不过看电影的时候,吐槽了好多。
以及,剧情有点辣眼睛,全程我们校友会的同学都是在看布景吧,主要是看场景有没有回忆感,都没怎么看剧。。。
好吧。。
这1颗星就是给校园灯光的。
“我们上学的时候,总是梦想着将来。
但其实最遥不可及的,不是在十年之后,而是在今天之前。
”“如果我们有想说的话,有想见的人,有想做的事,就都放在今天吧。
”“我曾经认为,人生就是未来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无论你在这个过程中承受了什么,终点 一定是你想要拥有的模样,但人生的终点是没有既定脚本的,未来,是无论过去十年 二十年,或是三十年,依旧有人陪着你讨论未来。
”我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万万没有猜到故事的结局。
我曾经想象过我们未来的无数种可能。
我们可能携手一起分享人生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携手走过每一段坎坷,一直到老了走不动路的时候,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度晚年。
我们可能有过无数个想要掐死对方的念头,却平平淡淡地凑活度过一生,爱情渐渐淡去,多了的是亲人间的不离不弃。
我们可能在自己的小城市里过一辈子,买一栋大房子,跟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我们也可能最终离开了自己的小城市,去大城市闯荡,或许很艰难,或许很迷茫,但是最终营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家。
我们甚至可能因为人生观、价值观的渐行渐远,或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断争吵,最终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可是,我所设想过的种种版本里面,绝对没有这一个。
我们还没来得及走过七年之痒,就以这样决绝的方式告别。
我们还没好好享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就已经阴阳两隔。
曾经以为我们还有好多好多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现在才发现人生如此短暂,你永远不知道人生和意外到底哪一个先来。
原来最遥不可及,最无法触碰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全片充斥着好多刻意而为的剧情?
比如,湖南大学的老师会因为一个学生去参加超级女声而问责室友。
文静的“钢琴公主”会去故意涂老师的车(后来了解到是模仿那个暗恋的男同学 )。
一个快要毕业的学生学位证说取消就取消。
03年湖南大学毕业的女主毕业后只能在一个小店打杂。
电影开头背景是非典封校,4/1愚人节 室友男友一直咳嗽而向女主发求救,结果电话中的“死了”是指张国荣…好生硬的串联。
还有后面13年的四川雅安大地震。
导演似乎是要把许多时代事件连接在一起,但是有时候也要考虑合适度吧。
还有女三一开始的演戏生涯。
女三在剧组演的跑龙套是乞丐吗?
爆炸头(头上还沾满树叶),满身灰,衣服破烂,不必可以营造凄惨的女三演员生涯吧?
吃盒饭/大锅饭也正常啊?
关于影片中03/04/06/08/13年用的电脑设备先进度我是存疑的。
全学校就一个老师:梅超风。
什么都干,“保安”,“查寝宿管/辅导员”,“教导主任”,牛!
关于男主与女二的狗血爱情故事。
男主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窝囊废。
男主明明明白女二的心思,还收过女二的情书,却不对女二表明心意,还暗恋她的室友……当男主去和女二说明白心意的时候,女二知道后下楼梯摔了,左手折了,无法参加五年一次的钢琴比赛,无法去欧洲进修… 出于对室友的“愧疚”让女主放弃对男主的感情,又是“责任”让男主去和女二在一起,后来真在一起了…后来同居一段时间后,女二在整理女主房间的时候发现女主这些年一直未送出去的给男主的生日礼物(这里很疑惑,女二怎么乱翻女主房间的书包,巧了,女主那么些年给男主的生日礼物就一摞全放床头书包里… 友情就不能送生日礼物吗?
而且也没送阿。
更巧了,女二是在男主帮女主公司修电脑的时候发现这些事,还很巧,男主手机落家里了的时候女主打电话问他吃什么、还看到男主给女主的备注……经典狗血转折。
)然后女二在这一幕结尾和男主提了分手,又是多年后,一次情人节约男主一起过,玩真心话大冒险,问男主当初不喜欢她的原因,然后问男主如果自己改掉那些他不喜欢的性格,他们能在一起吗?
男主同意了……最后我以为这段狗血爱情故事就这样HE行了吧,结果女二查出来因为那次楼梯摔跤伤到了脑患了绝症,最后天人两别……(这一对最后能真心在一起我是想不到的,男主和女主确实如女二所说各方面都很相似,而和女二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根据一些知识,相似的人更容易在一起走得长久)女主人设真“天使”,女主因为女二失了事业,爱情……然后女二在撞破女主和男主之间的感情的时候根本不相信她,真实“好心没好报”。
女二还把自己得绝症的事告诉女主,让女主帮她料理所有,之前那是“爱之深责之切”吗?
结尾女主一个因为记过学位证书的人上台代表演讲…学校是不是得先补发一下证书啊。
总结:我们狗血的十年后记:赵丽颖大学时期的造型真的好有少年感。
影片没有太大的高潮起伏,没有以激烈的矛盾冲突吸人眼球,但却很符合大多数人的大学生活,平淡中夹杂着偶尔的叛逆,除去爱情我们还可以有友情有责任。
关于爱情,有为爱奋不顾身的也有为爱退让包容的,我们不了解为爱退让或者宽容友情的做法是对是错,但我很庆幸的是没有看到两位女主角为爱反目成仇。
回忆里的大学生活,不论是喜悦或是悲伤的都抹上了一层柔光,以至于多年后的我们回想起来,能记住的也只是那些快乐愉悦的时光碎片吧,尽管那些片段在当时的我们看起来并不完美。
影片以一种正能量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信念,那些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都是一笔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活在当下,踏实过好每一天,是对我们人生中每个十年的最好回馈。
三星给影片,一星给赵丽颖。
荧幕上的乔任梁活生生的。
可惜的是 看完没多久 男主角却不在了…
十年
乔任梁kimi一起拍大头贴 将信折叠成爱心不局限于三角关系 而是写未来和现在也能理解静怡选择 我也是当年的静怡
情节跳动太快了!!!如果没有小赵同学,这电影不会看!
赵丽颖的表演还算自然,碾压乔任梁,但电影本身实在是乏善可陈的。
补/
太狗血了吧…
敷衍、平淡的剧情,乔任梁。。。。。
好烂!乱七八糟,郭宇辰发挥太太太少!剧本特么有问题!男主怂得要命!女主那些圣母白莲花表现到底是不是有病?!只有女二三观正常点,但我不喜欢鬼鬼
逝者安息,但还是不足以支持我认可烂片。同档期同类型,《七月与安生》层次高太多。 最后,活着才能体会更好的世界,所以,一定要努力活着啊,各位。
太差
这部青春校园片,这种纯粹而伟大的友情的确不多见的,为了朋友可以顶包到丢掉学位,这种幼稚而隐忍的爱情也不多见,为了朋友可以一直压抑自己感受。不过十年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五颗星给kimi,十年前让我惊艳的少年
歌声响起时,百感交集,10年就那么匆匆而去,乔任梁仿佛昨天还在,人的生命匆匆,10年里,他们经历了悲欢离合,但是不变的是他们之间的友谊,演员演的很到位,有种身在其中的感觉
近1⭐。贩卖情怀。
还行吧,国产青春片都难逃脱套路
只有几个人的演技过关,赵丽颖肯定整过容,还有盒饭就是垃圾吗????!!!
啊弗兰大学好美。
再见,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