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结束时,响起了《一生何求》,陈百强的歌。
在他的歌声中,在淡淡的微笑中,我跟着电影回首金鸡的过去,也回味她的生活,包括爱情,以及她的生活态度。
是个很圆满的结局。
用句老俗话讲叫好人一生平安。
虽然是个鸡,但是她是个快乐的鸡,不但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快乐。
敬业爱岗,这样一个认真为客户服务的人,最终获得了群众口碑。
这部电影是比较典型的香港娱乐电影,但是因为取材和角度不一样,更容易打动人。
-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故事。
从事的虽然是一些人认为肮脏的职业,但是她却是那么率真的一个人。
虽然职业有的人觉得下贱,但是她是个活得有尊严的人。
---我知道有人会觉得矫情,但是,至少这个电影中的表现就是这样的。
我想之所以得奖,就是因为这个电影的主题吧,因为我觉得如果说到这个电影的演技并不是很高,也许是因为这是个轻喜剧的原因吧。
大家的表演都比较轻松随意。
看到她热心为老人,残疾人服务,让我想起了《性义工》这本书,也让我重新要面对性权利这个问题:那些达到了正常年龄有正常心理需求的残疾人,边缘人群,甚至穷人的性需求如何解决?
我也不知道如果这个电影给性工作者,她们的想法是什么。
大约在十年前,我上初中。
每天放学,经过一条小路,我和同学都会走在路的左边,避开另一边的数十个红灯区门面。
昏暗的灯光,贴着足疗两个胶字,推拉的贴蓝色玻璃纸的门边,一些穿着暴露的女人们坐着或者是躺在床上,看学生们的眼神带着鄙视和不屑。
居住在小县城,我对红灯区早已见怪不怪。
我家住在火车站周边,距离我们小区不远的地方,也是红灯区一条街。
虽然那个时候才十二三岁,但早已懂得红灯区是禁区,这里的女人就是大家所谓的鸡,做这种生意就是做鸡。
别人在外面辛苦工作挣钱,她们躺在床上拿钱。
其实我很想进去看看,我很好奇,想去问问她们为什么要做鸡,她们过的是什么生活,为什么要在阴暗的小房间等着男人上门,怎么向她们的孩子解释自己的工作,会不会有人跟她们结婚。
好想为她们拍部纪录片。
一晃眼十年过去了,这期间我求学,大学选择了编导专业,四年间在为不同群体拍视频,记录生活,毕业了回到省城工作。
有时回家,和老友逛街,重温初中时走过的路,学校已经拆掉合并,红灯区一条街也没有了,门面是空的,没有租出去。
我家附近的一排门面还在继续经营。
想想也是好玩,尝试跟各种人打交道,拍生活,就是没有拍过做鸡的群体。
前不久,我看了2002年的一部香港电影《金鸡》。
讲述的是吴君如饰演的老妓女金如这一辈子的做鸡史,时间从她做“鱼丸妹”的70年代末开始到千禧年。
不仅是金如,这也是香港这30年的兴衰史。
金鸡2002(海报)发挥金鸡精神,成为一代名鸡金如15岁时,就开始做“鱼丸妹”。
“鱼丸”就是指雏妓没发育完全的胸部,“鱼丸妹”就是未成年从事色情行业的少女。
三年后,转行做舞女,因为长得丑,只能做丑角,在舞厅跳醉拳。
即便是这样,还是赚到了很多钱。
在此期间,金如生了一个儿子,将他赖给一位在美国开成衣厂的老板。
90年后从大陆来了一群“北姑”,抢走了香港本地妓女的生意,金如开始做按摩女郎。
不陪人上床,也能赚到不少钱。
在这段经历中,金如爱上了一位顾客,还将自己的15万借给他。
后来在电视上看到那个人是通缉犯。
随着千禧年的到来,香港的经济下滑严重,行业衰败。
以前经济好时,不用陪人上床也有几千块收。
就如按摩店老顾客陈教授所说,现在没有不劳而获,只有多劳多得。
受偶像刘德华的“启发”,金如开始自立门户,发挥金鸡精神,来者不拒,真诚相待,技术过硬,将做鸡行业做到极致。
电影是以喜剧、趣味性的形式向我们展现金如的做鸡史,遇到各式各样身份的客人,有想重温与前女友床上感觉的“小钢炮男”,全民偶像华仔;没有生育功能却甘心被金如“绿”了的成衣店老板;斤斤计较不舍得加钱的教授;话不多胆子大的通缉犯......形形色色的客人,他们的身份,也都是当时的香港社会人士身份的缩影。
得到还是失去更多在这期间,金如生了一个儿子,却从来没见过面,断绝所有与儿子的联系;爱上了通缉犯,将自己的所有积蓄15万借给了他,此后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
得到后再失去,远比一无所有要痛苦得多。
因为她做鸡,所以生出后的儿子她狠心不见面。
如果儿子跟着她,那她将怎么跟儿子解释谁是爸爸?
儿子长大后知道了妈妈是做鸡的,那儿子又会怎么想呢?想来想去,让男人把孩子带走,并且永不见面,永远不要透露她的身份。
这还是一个善良的、相信真爱的女人。
金如将自己的积蓄借给了他,男人并没有将钱按时还给她,让她等了七年,这个结局是导演给的。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可能就在于,明明无法忍受,还是要忍受下去。
不做鸡,不做色情行业,那做什么呢?
15岁时下海,从此便不能脱身,凭着经验与智慧,专业与服务,以金鸡精神做鸡做到了极致,没料到所失的,竟也是所有。
不知道如果能有一次重来的机会,金如还会不会选择做鸡。
是不是宁愿很多世面,从来也没接触过。
难得有不带有色眼镜去拍妓女的奋斗史,这对于中国来说,已经是一种进步,虽然在大陆,这部电影还在被禁。
电影的片尾曲是陈百强唱的《一生何求》,也是总结了金如的做鸡史。
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我们无法预知的挫折有太多,但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强大。
这世上没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
赵良骏的《金鸡》(2002)与香港惯常描写妓女的影片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带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活力和自我解嘲的幽默感。
女主人公阿金身上,充满了香港人特有的乐观与豁达,对于她来说,做妓女和做其它的职业一样,都是为了“搵钱”,为了维持生活,不需感到卑贱和羞耻。
赵良骏将其中的悲剧色彩减到最低,即使在处理阿金为了生计不得不与亲生儿子离散十八年这样的问题时,也只是给阿金一抹隐忍的低啜而已,而“阿金努力,阿金搵到食!
”这样的豪言壮语,更使人感到希望和安慰。
影片结尾处,阿金那永不会流失的希望和坚定信念使她终于持守到一份迟来七年的报偿,而她快跑追赶姚仁邦九条街的足迹,伴随着一个个闪回的画面,似就印证了她的一生,也印证了香港二十几年的历史记忆。
香港电影中涉及妓女题材极多,《青蛇》中一段妓院里的艳舞至今仍令无数人备感销魂,而《胭脂扣》一段,更成全了梅艳芳“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的美名。
这些遥远而古老的风情,带着一股浓烈的怀旧色彩,将现代人的记忆牵回那销金蚀骨的旧日乌托邦。
罗卓瑶的《诱僧》中,香艳到腻人的繁花锦簇,有种温热糜烂的颓废,四溅的水光翻腾起情欲的热浪,驱逐着躁动不安的人群,然却总似少些最本质的关于诱惑的解说。
到了《热血最强》,杨采妮的小妓女却清新自然,既不像《香港有个好莱坞》中的周迅一样破坏力过强,也不似《旺角黑夜》中的柏芝一样戚戚惨惨,年轻女孩的调皮与妩媚,快乐与怡然,当就是阿金年轻时候的样子吧。
刘德华的一段“优质服务致胜之道”,似乎说明了阿金一样的港人成功的秘决,而贯穿于影片过程中的许冠杰、林子祥、罗文、陈百强的歌声,也一再提醒我们一段逝去的光辉岁月。
值得玩味的是,阿金从当“鱼丸妹”到“一楼一凤”的过程,贯穿着香港80年代以来的历史,包括黄金繁荣期、“六七暴动”、内地人涌入香港、九七股市大崩盘、禽流感等等,阿金的生活起起伏伏,伴随着一个个男人的来来去去,看似平常,却不能不说蕴含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
视觉上值得一看的,就是曾志伟、陈奕迅、刘德华、黄日华、张坚庭、杜汶泽、梁家辉这些香港当红男星们,走秀般出现,或光顾或带动着阿金,在“事业”之路上拼搏向前。
而有趣的是,作为一个大陆演员,胡军扮演了一个银行抢劫犯,这个极有魅力的形象,却似乎底层里包含着港人对大陆的歧视。
“大圈仔”们对香港的威胁,港人对大陆的恐惧,只是稍一点拨,明眼人一看便知。
当胡军扮演的叶子强“借”走阿金所有身家,使她生活陷入困境时,梁家辉这位数学教授和刘德华这位十大杰出青年却为她指明了一条“努力,一定搵到食!
”的生活之路。
而七年后,当阿金终于等到叶子强迟来的90多万元时,似乎又喻指向大陆对香港的重大“贡献”。
张爱玲曾表达她这样一种观点,用身体赚钱和用思想赚钱是一样的。
而相比之下,用身体赚钱似乎更纯粹,而用思想赚钱却似乎更龌龊,说到底,都是取悦人而已。
阿金打着醉拳一路走来,在没人争没人包也能月入四万时开心过活,被迫迁出辛苦赚钱得来的公寓时也没有过度沮丧,她只是最普通的一个人,有深切的喜怒哀乐,也有小人物最可贵的忍耐力和持之以衡。
或许赵良骏在这部片子里,只想告诉我们一种精神,而上述一切都是做了过度阐释,或许,阿金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丧失了希望的、颓唐苟安的时代的一剂兴奋剂。
世人当努力,如华仔所言,努力,就能成为一只“金鸡”。
明明是喜剧,也有很多让人捧腹的情节,闹剧般各种各样的人,只是越看到后面,心里觉得有点那么笑不出来了,。。。
看到阿金的姐妹在谈到划拳王的幸福表情,在他中风后不离不弃的守候,却在千禧年来临万民欢庆的时候,病房里划拳王终于还是走了,女人趴在他身上痛哭。。。
我一直觉得,妓女是值得尊敬的。
每一个群体都有品质好的,不单单只从职业将人分成几等。
结尾处,阿金揉了揉眼睛,在自动取款机上看到那个让她让我们都为之振奋的号码,她冲出银行,飞奔着,《一生何求》响起,那个场景温暖我的心,泪水流下,为这些活生生的小人物,为看到那个人性中善良的那一面感动,为看到人生的每一处希望感动。
这部片子已经看了三次了,每次看还会捧腹,也还会流泪,不错的片子。
金鸡16岁出道的时候做的是"鱼丸妹",因为咪咪刚发育像是鱼丸一样,在昏暗的店里给老男人摸来摸去,直到眼睛见不得光,她觉得应该走了19岁去夜总会做舞小姐,因为不漂亮,只能跟在花车后面打醉拳不小心怀了孩子,老天却开玩笑似的不让她打掉,那只好,生下来,托给好心的黄日华带到美国去北姑来了,生意都没了,阿金转行去做按摩女,结识了极有男人味的胡军啊,借他的钱没想到在日后成了阿金的希望,也拯救了另一个小人物的生活世事流转,一年过得比一年快,金鸡经历了那么多男人,赚的钱也散去了,生活像是让人看不到希望,可是她还是那么生龙活虎的活着,那么花枝招展令人暖心的是,经济低迷时候,小人物的挣扎和帮扶,让人觉得那么温情,像是茫茫大海里同舟共济的一船亲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耳边总是响起陈百强的<一生何求>,回到了小时候看港产剧的感觉这是一部贴着made in HK商标的电影,太多港人的记忆在里面,很容易引起共鸣,一个小小的妓女影射的却是整个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突然翻出这样一部电影来看,不得不感慨康熙的魅力。
但是有些事情就像看小时候的日记,总和你的预期有一些差距,但总归是感动的。
金鸡不知道为什么让我觉得值得写一篇影评,我是如此懒惰的人啊 可是陈百强的歌声响起的那一瞬间,我真的是热泪盈眶,我发现自己竟然被这样一部陈年旧作深深打动,这种感触就是那种装叉的一瞬间觉得我有必要写点什么记录下来此刻我的感受。
香港电影真的算是从小看到大,可是小时候能够看到的世界真的很小,小到我们被构建出的外面的世界吸引到踏出离开家乡的步伐,而现在,我们可以接触的世界很大,却发现自己常常被困在原地无法动弹。
阿金不是一个特别的人,但她永远对遇见的人和生活保持真诚,她够努力,她能够在自己适合的地方去认命的认真。
电影镜头不造作的把香港人对于时代的变化自我感触反映出来。
对于大陆人突然侵扰一切的恐慌,都真实反映。
我常常觉得很多时候,香港电影常常有种情结感,对于每一条街道,对于每一种人,他们有市侩的一面,但他们认真起来,也都是面对生活的无奈和执着。
他们不按我们以为的模式去生活,却常常在彼此适应中发展出互相陪伴的情感,或许人心没有可以揣测的余地,但是生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里慢慢酝酿出芬芳。
在大陆的电影里,已经很难很难看出情怀。
就让我在阿金跑九条街的热忱中,做这样一个迷梦吧。
她叫阿金。
她不漂亮不温柔。
性格大咧咧。
她15岁做鱼蛋妹。
跟着做舞小姐。
按摩女。
后来成为一楼一凤。
有一个没见过面的孩子,两段短暂的露水情缘。
她不抱怨命运。
有仗义之心。
她很普通很平凡甚至有些卑微,但是却让人觉得格外的亲切温暖和窝心。
她是阿金。
她很善良。
无论扮小丑跳舞还是学叫床她都很认真。
她很坦荡。
她没有红过。
孩子打不掉,只能找个人来养。
她遇到了为她唱歌的李察,李察喜欢孩子。
她说。
答应我。
不要让我看到他。
孩子生下来被带走了。
她抱着别人的孩子慰藉自己。
李察离开香港的时候。
她上了去机场的出租车。
却又掉头回家。
她是阿金。
她很豪爽。
她借钱给一个不知道名字的男人,之后等待年复一年。
相信他会还给自己。
她又很真。
就连面对一个劫匪。
她也会讲故事给他。
为他擦眼泪。
帮他拧开饮料瓶的盖子。
告诉他要撑下去。
她是阿金。
她很宽容。
她说。
莫谈旧事。
旧事就是旧屎,厕所里面冲下去。
当片尾阿金高喊着在街上奔跑的时候。
一生何求的歌声响起,很多个片断闪现。
有李察为她唱歌。
有叶子强冷酷外表下的柔情片刻。
有华仔是她的内心图腾。
还有点睛一幕。
是阿金打开房门仰望。
阳光洒下来,她整个人被镀上一层金光。
那个瞬间她不像妓女。
简直像个圣女。
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李察不育,依然帮她带大儿子。
叶子强在七年后连本带利还了她一笔巨款。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
她激动着,大笑着跑到街上。
不是要回家。
不是要去见叶子强。
而是要去找阿邦,要帮助这个萍水相逢的落难人。
这是一部让人笑了又哭,哭着哭着还会笑出来的电影。
感觉很轻松,但是会让人思考。
题材本来很灰,却让人温暖。
阿金只是小人物,是一个普通的妓女。
但是妓女也是一种职业,阿金没有看不起自己,而是一直为了生活在努力,终于成为了一只“金鸡”。
影片表达最重要的不是所谓的事业上的成就,而是她对待自己起起落落的人生,一直宠辱不惊的乐观态度。
说句题外话,一直对吴君如的印象停留在傻大姐和喜剧明星,看来是定位太低了。
阿金粤语发音同“阿甘”!
大概导演有意为之,如“金鸡正传”哈哈哈哈哈哈。
阿金生于70年代,15岁学生妹入行,在经济起飞的黄金80年代当舞小姐,走过87年股灾,90年代去卡拉OK唱歌,和大陆南下的“北姑”抢生意,经历九七回归,金融危机,又来到千禧年努力做生意,做一名努力的老妓女。
但是不管时代怎么变,阿金从来没有气馁过,可能她唯一气馁,失落,后悔的事情就是没见过她的孩子了。
千禧年之后HK经济低迷,失业率暴增,饭都吃不起了,阿金给自己贴广告,练习怎么更加投入……善良,勇敢,自信,总会有好运到。
这是阿金精神,也是HK精神。
阿金来所不拒,振作精神,用心做生意的时候的背景音乐是《狮子山下》!
结尾收到叶子强的11位数的💰是《一生何求》!
阿金说“你要努力生活,我可以帮你了!
”顶哦!
一开始接触到这部电影时 心中立马贴上了“香港文化”的标签 倒是男朋友让我耐着性子看了起来 但凡涉及到妓女的电影 由于群体的特殊性 加之人们对这个行业窥窃的心理 只要处理得好都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 不得不说 《金鸡》真的让人赞不绝口 没有用哀伤、苦难去包装妓女的身份 用长相平凡、常常开口大笑的金如来讲述香港这些年来的一些变化 穿插的小故事微观反映了香港20年来的兴衰史 这部电影真的很俗 但是竟然出奇地正能量和温暖 里面大牌明星层出不迭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比吴君如更耀眼 看她在帮陈奕迅挤痘痘叫他小钢炮时憋不住笑的样子 看她假装点着了炮仗时自己兴奋得乱跳的样子 看她得知自己借了7年的15万在ATM机上显示出来而自己能帮到曾志伟时大叫的样子 好像反映香港兴衰只是附加的 而电影更深层是想传达一种“互爱互助”的精神吧 那双大手 让我很感谢自己一直以来得到过的帮助 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去好好爱我身边的所有 至于金鸡2大概只是圆了大家想知道吴君如后来如何了 她儿子呢之类的一种念想而已 极力推荐金鸡1!!!看后人生充满希望的金鸡!!!另外电影里的《一生何求》满分。
昨天突然想看《金鸡》,然后马上BT下来,看了以后,居然很长一段时间还沉浸在剧情里,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一个演员也许能够诠释一个角色、完善一个角色、演活一个角色,而在戏外,我们只会觉得 —— 你不是电影中的那个人。
而吴君如不是,可以说这部电影不是靠吴君如“演”出来的,她就是“金如”,而“金如”就是她。
吴君如和张曼玉应该是女演员中的两个“极端”,不涉及个人的,而是角色:吴君如从出道开始被迫选择走喜剧路线,而一部《朱丽叶与梁山伯》让别人认可了她另外的一种形象;而曼玉姐姐,嗯…… 众多男人女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哪怕是《家有喜事》和《东成西就》这样略带无厘头的喜剧,终究被演得还是端庄秀丽有模有样……. 或许只有一个曼玉,但也有且只有一个君如。
所以我们看这个女人在每部电影里肆无忌惮、毫无形象的大笑,有时候脑子又有点“脱弦掉线”,但终究是傻得可爱,甚至会让我们感动 —— 她身上有着我们的影子 —— 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小市民的喜怒哀乐。
而《金鸡》这部电影,不再拐弯抹角和遮遮掩掩的叙述,而直接是以一个社会底层人物 —— 妓女,来体现了一种“金鸡精神”。
故事发生在一个夜晚,自助银行里,主人公是一个妓女和一个强盗,具体地说,一个身无分文到信用卡里只有90多块钱的落魄的妓女和一个被逼无奈不得不去抢劫的强盗,然后一个妓女回忆录就在这样一个有趣的环境中开始了。
金如15岁作“鱼蛋妹”出道,随即跳槽高飞至夜总会,继而转战按摩院,随后开始独立经营“一楼一凤”自给自足的女强人!
此时的她,已经是坚决贯彻执行她所信奉的“金鸡精神”的第25个年头了。
女人都是有故事的,而她这样特殊行业的女人,故事更是何其多。
与李察(黄日华饰演)的故事最让人感动吧?
一个女人完成了做母亲的使命,而因为职业原因而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另外一个人,此生无缘见面…… 尤其是二人合唱中文版的when a child is born,虽然温馨,但总是一阵心酸浮动。
直到最后才得知,李察天生不育,早已过逝,而孩子年满18岁业已独立,不知她这颗越洋的念子心,是否能得到告慰。
与叶子强(胡军饰演)的故事最让人感怀吧?
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妓女这辈子热切盼望,而同样无法企及的,就是一份爱情。
叶的出现填补金如内心的空虚,这个男人身心背负的秘密有如他背上的伤痕那样触目惊心,但是她不在乎。
他从来没有告诉过她具体的电话号码,她也从来没有追问过,她只想在每次听到“47号房有客”的时候,只要这个身影再次出现,他们就能相互疗伤。
她借给他15万,只是因为他用低沉的嗓音回答她:“我会还你的。
”于是她就一直在等着他,一等就是7年……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赤裸物欲的阶层中,这样珍贵的爱情故事会也才会在妓女中一代代的流传下去。
与陈教授(梁家辉饰演)的故事最然人感叹吧?
二人因经济下滑同样失业,而两人在潦倒之时的相遇仿佛有些同病相怜,也就是他告诉她,要如何重振信心,利用环境条件做“一楼一凤”,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到最后自力更生”,随后又根据形势与时俱进的“扮北姑”,二人的精诚合作可谓是天造地设绝世无双啊,说难些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而这纷繁流年,能找到这样一位肯为自己出谋划策的人,这样真挚的友谊,也是难能可贵。
影片中其他大牌的“出位”友情客串绝对是影片的看点:曾志伟出演的强盗,陈奕迅出演的猥祟眼睛男嫖客,杜汶泽饰演的划拳王等等…… 都买足了陈可辛的面子。
而这部众星捧月的电影,也最终把吴君如捧上了金马影后的宝座。
片中由始至终的“金鸡精神”,前文中提到了,也就是香港人不畏环境艰苦也要勤恳创业的“香港精神”,不过这样的以小见大,会不会很有讽刺意味?
片中甚至多次出现了英女皇、末代港督彭定康、以及上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电视图像,其实想想,这种看不见的力量,也正是小到一个社会底层人,达到一个官员,多年来所信仰的、坚持的、并身体力行的,所以在这女人身上展现的酸甜苦辣,其实就是微观化的香港发展史。
也许融入了这样有些教说意义的大主题,才会让这部“喜剧片”看起来更为凝重,而并不是片中随时都出现任何提示性的字眼和对白,而是融入到这个女人的事业、爱情和生活里,让人感同身受。
所以如此说来,这块大大的牌坊,到的确应该给这《金鸡》立一块了。
看到一半就对电影里插入的历史性事件有些反感了。难道不是在模仿阿甘正传嘛。里面李嘉诚出场和阿甘正传美国总统接见阿甘那片段如出一辙。但一比,阿甘还是高出好几个段位。不过,最后还是挺感动的。阿金虽然是个妓女,但她心地善良,是很多看似道貌岸然的人比不了的。
我居然是約我媽看這種片如果是自己看的話可能會感悟不同
3.5星。《一生何求》这个主题曲才是点亮和升华电影主旨最重要的元素!
后悔因为海报的缘故迟迟没有观看本片咧~有许久不曾遇见叫我感伤地微笑的港片了~微笑,不仅仅因为吴君如;感伤,也不仅仅因为《一生何求》···
理解不了评分为啥这么高,平平无奇,笑点一个都没get到,看得我一直打瞌睡
为《一生何求》再加一星
《狮子山下》、《一生何求》,大时间跨度的跌宕起伏确实能煽到我。吴君如扮演的阿金很好的诠释了个人、行业和香港的变化。性服务是一个既边缘又最典型的行业,firefly里的companion是理想状态,秦淮八艳是历史臆想,而阿金却可能是当下的时代精神。 能够平等看待一切人,助人助己便足以度过一切困厄。
2009.12.18 =15号她的户头里出现了948511.42,那个她曾经试了又试才试出来的手机号~ 7年前她借给人15万,7年后她的信任得到了答复。善良得有些愚钝,但是就是这种愚钝和不计较才造就了和谐社会~
电影本身比较刻意,但吴君如和一帮配角都很不错
打卡
小人物大世界!闪烁多少人性的光辉和苦涩~港产影片经典作品!
延续了吴君如的一贯戏风,但无疑是她巅峰之作。鸡:为不特定对象提供性服务以换取报酬的女人。事实上,她们为金钱付出的最大代价就是性伴侣的选择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过程中做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选择权。而那些所谓成功人士,也正是比普通人拥有更多选择权的人。
本人认为烂片一部1
当年看的枪版,一点也不清楚,配音也很差,所以没感觉好,记得最后黑老大打了一笔钱给吴君如,还有曾志伟也沾了点光
没看懂,不过听懂一生何求
十年前看可能没什么感觉,放到现在更能体会到这是真正高级的喜剧,只有足够自信、有幽默感的香港才能拍出这种片子,把所有严肃都解构,嬉笑命运实际骨子里还是自矜的。最后各种面孔的蒙太奇叠加更令人唏嘘。想想去年的《树大招风》,大陆永远拍不出金鸡,现在的香港恐怕也拍不出来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506675鱼丸指雏妓没发育完全的胸部。莫提往事。工作艰难好过游手好闲。看过不少吴君如演的喜剧片。真心就会投入,投入就有感情,有感情就有高潮。听女主叫床呻吟我毫无性欲,长得也不诱人,很多同行都比她好看、比她受欢迎,但是她服务态度挺好。当妓女月入上万,太赚钱了。不怕生病怕怀孕。决定了就别后悔。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7935212
这个题材拍到这种程度真的很棒了,难以想象梁家辉下一部还会演什么角色…
这才是-&#34;她经历了那么多,却依然那么天真…&#34;
国语配音真的没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