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只因为是马克思雷迈特演的,难得的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福的一名帅哥,眼见汤姆希林已经走上了沧桑大叔的道路,马克思其他的几部片子,大致看过一些,乏善可陈。
另一个男主演汉诺还演过夏日风暴,他真的有点腿短,头有点大,所以身材比例总觉得有点不协调,即使他有很多肌肉。
所以说这几个演员都是一个公司的么,还是德国演员我们可以接触的就如此有限?
汉诺和罗伯特在夏日风暴合作过,罗伯特和汤姆希林子啊疯狂中合作过,汤姆希林和马克思雷迈特在希特勒的男孩中合作过,而这部片子又转到了马克思和汉诺身上,而且女主角卡塔琳娜在我们的父辈里面又和汤姆希林合作过……好大的一盘棋,我觉得下部戏应该把沃尔克布鲁赫、丹尼尔布鲁赫之类的都叫上。
万万没有想到没有想到夏日风暴里面那个高调地有点二的家伙,居然也可以将这种内敛的,沉默中爆发的居家男人演的这么贴切。
一直看到三分之二处我都觉得这片子立意比较陈旧,就是婚外恋+一个一直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男人的人+日久生情的故事,而且人设也比较弱。
一般这种片子呢,都是这样的设定,一个非常大胆,玩世不恭,生怕别人不是知道自己喜欢男人的美男,而且通常都是受方,一个看起来很完美,很沉默,很小心翼翼的居家好男人,通常他是攻;后者在因缘际会下,在前者处心积虑的刺激和勾搭下,终于冲破道德底线的故事,通常伴有家庭的破碎,但是基本上都没啥好结果,因为宁拆十座庙,不悔一桩婚啊,导演都是有这种共识的,这也是同志片通常可以骗的观众涕泪交流的背后原因。
本片照样以居家男人对老婆孩子的妥协,另一个远走他乡为结局。
但是到了后三分之一,就是凯走了之后,马克的感情才算是爆发出来,一扫之前我觉得设定很弱的感觉,凯启发的不止是马克跑步的潜能,更多的是他对于马克的勇气,勇于承认自己喜欢的是男人的勇气,勇于反抗那些恐同者的勇气,片子的最后,马克越跑越快逐渐超越了同伴的那一幕,便是说明。
直到此时,马克的形象才算是得到了最后的丰满,相对而言,凯的设定真的是有点弱了,他没有家庭环境的渲染,也不是其他同志片里那样炫目的小受,他是比较平静温柔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爱的人,所以整个给人的感觉,这个角色就是为了男一号的设定而出现的。
至于女一号的设定,就是同志片的标配阵容,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丈夫,对丈夫笃定的美好女人,这部片子,最后没有交代夫妻俩的感情中将何去何从,但是看起来貌似是好的一方面。
只是这个伤口要多久才能痊愈呢?
也许每个人都无法再回到过去,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那样。
因为你来过,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那样浓墨重彩的痕迹,所以一切都回不到过去,无法假装我们没有共同度过那些岁月。
自由象征着遵从本心,坠落象征着被世俗所唾弃的出柜、成为同性恋。
整部电影都在刻画男主角马克从厌恶到抗拒到最后渴望自由坠落的心理历程。
海报完美诠释了影片的内涵。
正脸且偏中央的马克暗示影片从他的视角展开叙事,他的目光低垂躲闪,他在犹豫,在动摇,在逃避;凯闭上双眼,完全沉浸在爱的激情中,他在主动出击、义无反顾、默默守候,凯是马克的温柔且痴情的情人。
电影海报这张海报截取自电影的前半段,凯在第三次一起跑步途中尝试亲吻马克,马克起先强烈地反抗,正如他在第二次跑步时凯在交换烟嘴中亲吻了马克,马克下意识地立马推拒然后陷入沉默。
但这次,在凯不屈不挠的纠缠逼近下,马克屈从了性情的欲望当中。
跑步途中这欲望何来,马克对凯是爱还是纯粹的激情?
影片对马克与凯以及马克与其女友贝蒂娜的互动描写呈现出一种对立状态。
前者表现出男性之间紧张的气氛、力量对峙与性情上直接的感同身受;后者则表现了家庭的温情、柔和与两性之间的刚柔互融。
马克与凯的场景置于跑步、汗水、警队、暴力等极富男性刚硬气质的事物中,马克与贝蒂娜多在舒适的卧室、鲜花盛开的庭院与亲朋好友欢声笑语等柔软的事物中。
温柔美丽的女友贝蒂娜所以马克为何会被凯吸引?
我想就是这种同性之间与同背景之下的感同身受。
马克与凯在进修班中同寝舍的朝夕相处,马克在警队长跑集训中紧跟凯背后并渴望超越他的胜负欲,对打中肉体搏击中的性张力,这些点滴最终汇聚成马克对凯的强烈渴望,并在凯热情的追逐中被彻底点燃。
多次出现的马克与凯一起跑步情景而影片最后,马克决定抛弃贝蒂娜与孩子而选择凯,但凯离开了马克。
因为马克-贝蒂娜与马克-凯这两条线最终因为贝蒂娜的怀疑、马克的互相欺骗与凯的愧疚而产生裂缝而相交,进而产生剧烈的冲突。
曾经洒满夕阳余晖、马克与凯在夕阳下相视微笑的阳台如今寂寥冷落。
在影片结尾,马克在没有凯的长跑集训中不断超越最终跑在在最前面。
在伤感但坚定的鼓声中,影片随着逐渐放大清晰的马克因跑动而晃动、变得冷硬的脸走向结束,留下意犹未尽的观众想象空间。
曾经甜蜜的阳台私语
结尾中跑在最前面的马克这是一部情感刻画及其细腻的影片,它将一个自私渣男的心路历程描绘地触人心弦、让观众产生共情与理解心。
两位男主角没有盛世美颜,但他们令人惊叹的演技与平凡但自信的生活感使他们完美承受住大段长时间展现情感变化的面部特写(尤其是马克的扮演者)。
两位极富男性气质的男主角《自由坠落》的镜头语言成熟,台词设计简练,叙事方式有深度,演员功底深厚,我想这无疑是一部启发思考、值得品味的优秀同影。
说说Mark。
中年男子,有个怀孕的老婆。
进警局,跑的不如Kay快还硬撑,撑到肾疼。
后来在小组练习里寻隙滋事,如果我是Kay肯定给他几拳,但是Kay没有,反而在他那乏善可陈的脸上扫来扫去。
跳泳池,吸小草,听课回头偷偷瞄,这些没什么黑点,不表。
和Kay在密林里跑,玩一个我吸烟的这一端另一端放在你嘴巴里的小游戏,那么短的烟你接受玩这个我想直男是做不到的。
被Kay亲过之后那一脸的差异在告诉我你是智障?
如果你是深柜这是在欲擒故纵?
后一次跑步被Kay追上,完全是Kay自己心甘情愿,不表。
Kay调去他的小组后,又别扭起来给了Kay一巴掌,Kay呢,反而去说如果你愿意我们还可以一起去“跑步”,紧接着这位内心挣扎身体诚实的Mark还是在给老婆盖完毯子后和Kay开始了一段雨中play。
一见到Kay那迫不及待的冲动简直是解释什么叫深柜几十载的教科书啊。
开心完了发现忘了陪老婆做孕期锻炼,脸不红心不跳地撒谎说跑步影响职业生涯,哈哈哈。
然后继续回家给老婆做做饭,陪老婆说说话,再和Kay"跑跑步"、跳跳舞、嗑嗑药。
哪件事都做得比Kay还淫荡。
Kay递给他一颗小药丸还拒绝,必须要Kay吃过后才接受,奴婢在此恭候Mark老佛爷早早去世了。
床上运动结束后Kay满含爱意地问他想没想过离开这里重新开始,看来是家庭后盾和booty call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呀。
嗑药后睡的深,醒来见了老婆还要后入,无语了。
这撒谎水平,在下佩服然后就是陪老婆产检后一脸颓丧地继续和Kay上床,Kay这傻瓜还以为他得到了真心对待呢还叫他和老婆说个清楚。
真够天真的。
这边人家孩子生了,再给Kay一拳要和他一刀两断,做的好呀同志!
Kay在同志酒吧被警局的人看到了,M跑到他家质问Kay是不是在给他施压敲诈,Kay总算说了我想听到的
然而吵过后Kay还是把他拥在怀里后来被Mark父母老婆朋友同事相继发现,Kay被揍被取笑,没离开的原因竟然是“那我们怎么办”,呵呵,可惜你想过“我们”,那位想的只是“我”后来的接老婆回来否认自己是同性恋、又回到Kay家里寻找逝去的“爱情”或者仅仅是生理需要、去夜店找Kay还在的感觉我已经没兴趣再多写了。
说说Kay。
看过电影后喜欢上了Max Remelt,也许因为喜欢Max Remelt的私心就更喜欢这个角色。
Kay总是很简单。
跑,就轻轻松松地跑;喜欢一个人(不知道为神马会喜欢上Mark!!!
)就去追,是真的跑着去追哈哈哈,追上后那么主动的去亲。
被拒绝后还是会云淡风轻地继续下一次追逐。
雨中play不知为什么Kay露出一丝笑容我竟觉得感动。
被Mark揍过后曲解后还在向他坦诚爱意。
Mark留下钥匙后他没任何狗血情节地选择了离去,甚至他去参加Mark家庭聚会和Mark父母说“我爱您儿子”的“无耻”都让我喜欢,有一种磊落坦荡的勇敢和直接。
这段雨中play莫明奇妙让我想到安详俩字所以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Kay会喜欢上Mark?
同志们,请告诉我。
或者导演是爱情至上主义者,随便俩人就能相爱对吗?
一個人的性傾向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是先天形成,還是後天建立?
抑或,所謂的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根本不是穩固的狀態,而是動態的存在?
所以《警校禁戀》裡的馬克.柏格曼(Hanno Koffler飾)才會中途轉性,和同性發生關係。
承襲家族傳統成為警察的馬克,不僅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女友貝蒂娜(Katharina Schüttler飾)也懷了孕,人生看似已經步上一條康莊大道;然而凱(Max Riemelt飾)卻在此時出現了。
同為警察,也是室友的兩人,在特訓的過程中幾乎朝夕相處,最後甚至萌生出一段「基」情。
只是,這段觸犯同性戀和出軌兩項禁忌的感情自然不為世人所接受,就連馬克也陷入令他感到窒息的困境之中。
一如多數的同志電影,德國導演史戴凡.拉岡(Stephan Lacant)同樣呈現出社會──更明確地說,是異性戀霸權主導的社會──對同志不友善的狀況;其中,尤以各種暴力形式構成的霸凌為甚。
在語言暴力上,凱數次被同事以語帶歧視的「玻璃」辱罵;在肢體暴力上,則透過模仿同志性行為的方式藉以嘲諷。
面對這些情況,馬克雖曾力勸凱去向上級報告,然而凱僅淡淡地說:「你也知道沒有用。
」確實,當隊上的長官都不願正面且積極地處理這件事情時,他的申訴又有何用呢?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對同志抱持如此明顯的敵意,但不可否認,凱的處境反映出同志在社會上的弱勢。
此外,同志的自我身分探索和認同也是同志電影中常見的議題。
片中,馬克和凱曾有數次的親密性行為,不僅如此,從兩人的互動中也不難嗅出曖昧情愫;即使如此,馬克卻從不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也不曾正面表達對凱的愛意。
另一方面,在貝蒂娜察覺兩人的關係,憤而離家之後,馬克不只苦苦哀求她回來,還對她說:「我愛妳。
」馬克可以和凱做愛,也可以和貝蒂娜做愛,那他愛的究竟是誰?
或者,他是異性戀、同性戀,還是雙性戀?
馬克對此根本無從回答起。
美國精神科醫師弗里茲.克萊恩(Fritz Klein)以為:「如果一個人並沒有壓抑他對一整個性別的人的慾望的話,那麼他在性愛上就有可能兩個性別的人都愛。
」馬克肯定是壓抑的,因為他曾對貝蒂娜說:「我最近有一種窒息的感覺,悶得不得了。
」這種窒息感,除了來自外界──尤其是父母──的壓力之外,馬克對自身同性戀性傾向的否認更使他猶如處於封閉的「櫃子」中,無法自由地舒展,也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如此一來,心底當然會感到鬱悶。
乍看之下,《警校禁戀》的故事內容和其他的同志電影沒太大的差別,探討的議題不過是老生常談;事實上這部電影不僅於此。
導演在片中藉由凱的同性戀身分──一個被排除在主流價值體系之外的存在──進行「滲透」(馬克曾好奇凱為何會當警察,凱只回說:「聽過滲透體系嗎?
」),意圖撼動根深柢固的傳統價值體系。
首先,凱滲透進異性戀體系裡,將直男(straight)掰彎。
片中並未敘述馬克對凱的情愫從何而來,也沒有解釋馬克為何會突然對同性產生興趣,雖然他們剛開始因為馬克的抵抗不甚順利(馬克看似抗拒凱的愛撫,卻又享受其中),但是之後的進展就好比異性戀男女看對眼那般自然而然。
倘若真如弗里茲.克萊恩所言:「人人皆是雙性戀,只是程度不一罷了。
」那麼馬克無疑印證了這一點;又或者說,純粹的異性戀或同性戀根本不存在,每個人都是遊移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的雙性戀。
接著,凱更進一步,將目標轉至由異性戀所構築出的家庭。
電影剛開始不久,我們便看見馬克和貝蒂娜一同搬至新家,與馬克的父母比鄰而居。
在整理行李的同時,馬克的父親開心地拿著錄影機四處拍攝,並依序讓每個家庭成員對鏡頭說話。
此外,當貝蒂娜腹中的小孩出世之後,馬克的父親再度拿起攝影機記錄家庭生活。
不僅如此,片中經常可見柏格曼家族聚會的畫面,不管是聚餐還是舉辦派對,都讓人感受到溫馨的一面。
柏格曼家族不只勾勒出一幅和樂融融的中產階級全家福,更體現出家庭價值的重要性。
不過,諷刺的是,表面上看來完美無缺的家庭,竟因為凱一個人的介入而面臨崩解的危機。
沒有人有能力去挽回,只能責怪凱毀了一切。
只是,我不禁懷疑,罪魁禍首真的是凱一個人而已嗎?
難道不是因為所謂的家庭價值本來就不是那麼穩固?
無論如何,凱確實衝擊了我們對家庭的美好想像。
電影末尾,馬克和凱仍不免以分離收場,但不表示這是一部悲劇;反之,我卻認為極富正面意義。
原因很簡單,電影的結尾與開場同樣在操場的跑步場景上,不同的是,馬克不再像先前一樣跑得力不從心,甚至還能超越他人,跑在隊伍的前頭。
馬克顯然不再困惑,因為他終於找到一個有自信、真正的自己,讓他可以在人生路途上跑得更好、更順利。
男小三和男主都挺不要脸的.就算我是腐女.也觉得女主太可怜了.三儿男明明后面知道一个怀孕女主的存在,还硬上硬勾引.情不自禁是假,觉得老子就是能把直男掰弯的快感难道不是一部分驱动力?
女主后面明显是产后抑郁.看的太恶心了.生活真无奈.无奈自己的x取向.无奈谁的责任都负责不了.男主为了活自己.可真是不要脸的家了.无关gay的接受程度(自己本身就有好几个gay蜜),取向如何都ok.最后因为自己懦弱的性格这个选不了,反反复复.是最懦弱的表现了吧.
不厚重,却依然感动。
没想到还是挺成熟的一部电影,节奏的把控也很好,一直是淡淡的情绪,然后每次爆点都沁入身体。
虽然不完美,但是我愿意推荐这样一部电影。
两位主演的表演都很舒服,这是比较主要的,同志电影比较容易出的毛病,就是演员的表演总容易做作。
马克思·雷迈特有比较强烈的查理·汉纳姆的感觉。
另一位主演汉诺·科弗勒,属于猛一看有点弱,电影越往下看,越觉得他是个爷们儿那种感觉。
侧脸有时有布莱德利·库珀的错觉……影片的情绪递进,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几次“跑步”,从试探、到反客为主、再到后来的嬉笑温馨。
同时,借助画面中的天气,烘托情绪:阴(凯第一次试探马克)>雨(马克第一次反客为主)>晴天(第二次做爱前跑步)>黄昏(第二次做爱后的阳台上)>黎明(凯表达让马克跟妻子摊牌时)>晴天白日(最后一次阳台相见)>破晓(马克最后在马路上驾车奔驰)。
马克和凯两人各自的情感都很硬,一方欲拒还迎,一方不问所以,含蓄又强硬。
这种感觉很纯粹,被性或是情俘获,一朝放纵,自由坠落,多情自苦。
影片到了后半段,各方矛盾逐渐都出来了,父母、同妻、凯、马克、警队,影片的情绪也就一波又一波地涌起,越来越精彩与纠缠。
尾声的那场浴室戏,颇为震撼,马克妻子的那句“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嫉妒他”,实为最大的情绪爆点。
最后,人生的插曲最后终成了插曲,“我不能再这样下去”成了坠落的终止,振作起来,反倒是对逝去的这段情的最大的不敬,伴随铿锵的音乐与马克坚定的脚步,生命恢复活力,悲伤,却已泛滥成灾……
中规中矩的同志自我认同片!
有时我们太过focus在同志间那禁忌的爱情,却忘了他怀孕的女友和刚出生的baby会受到多么大的羞辱和伤害。
我相信在刚遇到他女友的时候,那热烈的程度应该和他刚认识kay一样的吧!
我们同情真爱,鼓励相爱,越艰难越显珍贵。
可我们都知道爱情都一样,无论性别,种族,年龄,和身份。
不是受阻碍的爱情就一定比不受阻碍的爱情珍贵!
也不是受歧视的爱情就一定比不受歧视的爱情更加值得鼓励和珍惜。
做自己不一定要建立在伤害另一个人的基础上!
即便是同志世界,也有对错的标杆。
追求自我,也请不要在毁灭别人的基础上!
我承认我看电影带着猎奇的心理,但由于噱头被骗进去的话,还是会看完,毕竟没有看过就没有发言权。
free fall应该算是上等之作,她让我看过后莫名地记住了。
上一阵子,知道他要出第二部,其实还是挺期待的。
<图片4>整片Marc是第一角色,第一角度,完全记录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
未知的世界被开启,自我挣扎、矛盾、冲突,看到最后,我以为编剧要让随便一个挂掉,但所幸,影片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也是我喜欢的地方之一。
Marc在Kay的诱惑下,发现自己潜藏身体深处的不忠,但Marc终究没有抑制得了本能的欲望,和Kay在一起的Marc自在又自由,但他并没有理清楚,这只是他逃离责任和沉重生活的避风港,还是这是一个让他爱到不能离开的生活伴侣?
<图片3>孩子出生,生活的变化让Marc忙得不可开交,暂时搁置了一种思绪,但在人性的自私上,我倒认为影片反映的非常现实,而且很合情理。
Marc暂时搁置了和Kay的交往,全身心投入一个叫父亲的角色,他忙得不亦乐乎。
从观众的角度,我们很是心痛双方,一种纠结得说不出话来的感受,也是两边不是人的感觉。
Marc没有错,可Kay又似乎更可怜,因为没有人关心过Kay的感受。
他也是一个人呀,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呀。
所以在这种冲突、矛盾上,导演和编剧处理的非常好,连观众都设身处地感觉的那种揪心。
<图片2>在一次搜捕行动中,Kay在酒吧玩被逮住和男人在亲热,当然遭受了同事的白眼和恶作剧。
但更让观众爽翻天的是,Marc的嫉妒。
粗暴直接的对话,男人之间没有过多的矫情,又一次内心大战,又一次抵不过本能的妥协。
<图片8>女友发现Marc的秘密,影片在处理上非常自然又铺陈到位,淡淡的一个动作,一抹眼神,女演员拿捏得非常好。
德国女孩的果敢、分明又在分手处理上表现得落落大方。
我第一次看这影片的时候没有弹幕,第二次看的时候,其中一条弹幕是这样的:请你们先去了解德国人对同性恋的态度再来评价好吗?
于是,我搜集了一下相关资料。
爱白网上有这样一篇报道: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0399,德国人的态度大底跟我们差不多,但法律上比我们开放些,而更多的压力来自于生活而非法律。
虽然,弹幕99%的时候都是不靠谱的,但偶尔看到靠谱的还是觉得有得着。
<图片1>总的来说,我喜欢free fall所表现的冲突,矛盾,因为他合情合理有血有肉,我看着揪心又难受,但有一种能够畅快表达的舒畅。
一部好的电影,在我的角度就那么简单。
电影没有交代,最后为什么Marc得到女友的原谅后回去小房子找Kay,但此时小房子已经人去留空,Kay离开了有Marc的地方,Marc忽然就崩溃了。
我猜那种忽然落空的慌,应该跟我丢了自行车差不多。
去到原来的地方,发现原本属于那里的东西,不见了,被偷了,不会回来了,就是这个失落。
Marc尝试去酒吧玩,但他完全没有兴致,他吃和Kay一起吃的蓝色小药丸(这里也是一个很细致的处理,第一次他和Kay一起吃蓝色小药丸,导致第二天起床对怀孕的女友大有兴致,结果企图自然地采取后入式,结果女友一个巴掌过去)他也尝试随便找一个人进厕所,但还是做不到,完全做不到。
这时候,他才更清晰自己的心。
<图片5>
导演让Marc回到学堂宿舍,看着kay曾经的床铺,影片镜头随着Marc的目光移向跑道,镜头一切,Marc出现在跑道上,甩下身后一堆人,淡出的屏幕,缓缓上了字幕……一个优美的结束,很多人说,Marc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也不得到。
但Marc得到了自己的心,前所未有的清晰。
<图片7>原文出处:http://i.mtime.com/edenruan/blog/7958522/,同为本人
一开始看到Freier Fall是在youtube上看的trailer碰巧在学德语 对内容又很感兴趣 就想着练练听力也好然后翻江倒海在百度云盘上找到片源看之前就已经有所耳闻 Freier Fall是德国的断背山知道自己一定会被虐到 但没有想到会这样体无完肤8分钟first a kiss 18分钟first wank 28分钟first fuck 感情表现的张力很强 从开始到发展到进入高潮 一气呵成 没有一点拖沓和唐突的地方我想感情这种东西 在遇到那个让你一见倾心的人之前 都是极为模糊的只有当你真正找到TA的一霎那 才会明白其实曾经的自己一直活在一个巨大的谎言里 而从TA身上 你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Kay曾说Marc总是“...ich, ich, ich” 或许连他都觉得Marc是一个自私的人但Marc在谎言里已经活了这么久 想要走出来 做一个真的自己已经太难了他已经背负了太多东西当他认清自己的时候 不论是曾经的生活 还是如今的追求 都变成了无法悔改的过错Marc是个可怜人Kay也是 还有Bettina但这种事不能归咎到任何一个人的头上 这和社会和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我想如果我的老公是个gay 而他是在和我在一起之后发现的 我当然也会难过 但更多的 我应该鼓励他去做回自己 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 我不仅是在拯救一个在水火之间挣扎的人 也是在实现自我救赎通过放开他 鼓励他 才使我变成一个更成熟 更坚强 更独立 更通情达理的人也许有人会说 因为Marc的不负责让Bettina蒙受了不白之冤 让她受到了伤害 让她损失很多但实际上 婚姻和同居这种事 是两个人做的决定Marc以为他爱Bettina 而更重要的是Bettina也以为Marc爱她在Marc没有认清自己的同时 Bettina也没有认清他们的感情是否真实感情走到尽头 过错不可能完全归于一方其实我很喜欢片子的结局-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也是遇见Kay之前他的跑步成绩一塌糊涂 而当最后他再次回到训练里 那个时候他跑的比别人都快这个时候他一定会想到Kay所以不能说Kay不幸运 也许他只注意到自己多么爱Marc 而Marc又是如何离开他但他并没有注意到 其实他对于Marc来说已经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了我总相信在Marc不断奔跑下去之后 总有一天他们会在江海湖泊某处相遇重新找回曾经而又崭新的彼此
如果没有在警校的相逢,如果没有树林里那次大胆地试探。
马克的人生是不是会按照寻常的路线,生子、结婚、工作、终老?
也许会,但我更相信即使不是凯,另一个拨动心弦的人出现时,马克还是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只能说,在女友怀孕后,这样的觉醒有些太晚。
凯真的很有魅力。
帅气、安静、包容、有时还会冒一些险。
比如树林里和马克的第一次,比如酒吧洗手间里的小药丸。
不多的篇幅将凯吸引人的优点展现地很充分。
开放性的结局总是带给人希望,希望马克和凯还能有新的故事。
晦暗的画面风格透露着些许悲观,从周围人的冷漠也能看到,做出大胆的选择对于马克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
但如果决定朝森林人比较小的那条路出发,就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孤独与压力。
马克跑出人群,独自奔跑着,希望他,以及所有在独自奔跑的人,能够追逐到自己想要的。
因为,我们生来不同,总有一天你会跑出人群,坚毅而孤独。
这是一部用B级镜头抓人眼球的 毫无爱可言 的一夜情同志片儿!你妹!
这电影看得我怒气噌噌的!男人再怎么也改不掉偷腥的习惯!你妈你把人家肚子搞大了,你拍拍屁股走人去搞男人,你想过你老婆的感受吗??气死我了!!!
再直的男人搞着搞着也弯了。舍去那些老生常谈的观念冲突,整部片在探讨同性恋行为和心理产生的根源的同时,不停地在抛出各种问题,就像片尾曲唱到的“who are you,who are you”,你是谁,我是谁,欲望和家庭,肉体和精神的多重纠葛主题。
电影本身有些硬伤,但是出彩的几处不得不加分。比如两位主角直接的调情(特别以“烟”做隐喻),比如最后妻子崩溃地对丈夫做“同性爱动作”,比如结局大家对要继续的生活都不知所措。生活总是比电影更无奈,因为没那么容易结尾。另外德国人的爱情给人感觉好猛!
言过其实,就一普通的钙片。普通的剧情与常见的情感,甲勾引乙,乙疏离家庭、挣扎,与甲又吵又好。就这样的生活记事,都不知打哪来的高分和口碑。估计看这类片的那类人都容易情感丰沛、恣意汪洋吧。
中规中矩
与其说是电影,更像拉长的mv,主题很深刻可是表达太浅显……没意思
建议pussy男主带着笔记本去找 Carol, 学习下怎么样抛家弃子和同性爱人远走高飞,完了再回来和正房撕逼勇夺孩子抚养权
额...对肌肉发达的gay真的无感,甚至觉得很恶心🤢
回过头来重新看那些场景,被拍得如此美好,却又在这个结尾之中显得那么惊心动魄黯然神伤。只有当真正失去时,才会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与渴求的到底是什么吧。
劇情略單薄。(渣)男主可以選擇只傷害一個,但是卻兩個都傷害了
剧情略单薄 有点断背山的感觉 但是肉欲的戏份有点盖了情感 画面很美是真的
剧情没有那么多新鲜感。还好吧。对于结尾给出自由坠落的结局还真算圆满了。
3.5,故事的确挺俗套的,看了开头就大概知道了结尾,无奈两个人的亲密的眼神交流和欲拒还迎的私下相处的确令人动情,两位直男演员演得如同GV 男主一样够用心够敬业。孕期丈夫易出轨,同妻之夫不可骑,现实的情况会比影片中的还复杂,少些欺骗多些遵从内心吧,马克最后选择了内心,逐渐开始摆脱失重的生活窘境。(喜欢配乐、摄影以及阳台上的风景和阳光,“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嫉妒他”这句话真的很琼瑶)
我的情感就盛在那水缸里,有时它就那么平静地呆在里面,一切都那么融洽、熨帖,可它也有漫溢的时候,那时我无法控制它,它汩汩地涌了出来,止不住地流淌,我无能为力,我多希望它不要如此汹涌,可惜我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全部给表演,德国人是真爱跑步啊……
chemistry很真实...max美哭TWT
渣男。另外导演是想表达男男才能更性福吗,我也是醉了……
此片向众多基佬传达了一个信息,没有翘不了的墙角,只有不努力作死的基佬。
本片告诫我们,珍惜生命,远离指南OR机油[拜拜]万恶机油带领指南走向毁灭性,回不来了[拜拜]同妻不哭站起来撸[蜡烛]最棒台词&#34;爱我你就不会和他干&#34;,最棒瞬间是同妻&#34;操&#34;指南[拜拜]只能说机油不作贱就会死,但是我喜欢[害羞]德版背背山不过如此[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