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虐呜呜呜但也很甜!
女主女二都好漂亮!
女主就是瘦瘦小小的AJ冷漠kid女二是校花类型的bad girl(有点吧)然后女主单恋女二我哭了为她,千千万万遍。
一直希望女主闺蜜能追到女二男友这样女主就和女二在一起(我太天真了)感觉校花姐姐也很喜欢女主啊,女主结尾拉她走,她就走哪怕玩的正欢,把第一次给了女主(虽然有原因的但也是有情感啊)还有结尾世纪之吻+女二给女主带项链时那么温柔宠溺+女二和女主一起躺着时去试探地牵女主手+舞池里撩女主太暧昧了!
+把奖牌给女主+无条件信任依赖女主!!
为什么不在一起!
结局很开放式叭,我就自己脑补在未来她们在一起了哈哈哈哈我爱死这对了爱是想触碰又缩回手。
女主对女二那种卑微又极其深情的暗恋守护陪伴真的太有代入感了,去亲她亲过的地方,把她扔的垃圾带回家,吃她吃过的苹果…相信,兜兜转转她们会在一起的。
毕竟她们俩已经有了stong bond,怎么样也不会分开。
所以有机会!!!
冲!
还有一点就是女二对女主真的很宠很甜啊,从来不会跟女主生气。
而且女主那时候讲人死前最后一眼看见的东西会像照片一样永远印在眼中,然后女二小姐姐就扭头看了女主!!!!
awsl 还有翻照片发现女二总是看着女主的!
温柔漂亮撩人小姐姐谁不爱呜呜呜/她们真的很珍惜彼此嗷我锁死这俩了❤️❤️最后放点自截图
然后女二就跟女主走了!
虽然她觉得这儿很好
世纪之吻!!
初次给了她
给她戴自己的项链
好宠有木有!
她一直在看着她笑!
舞池撩小妹妹哈哈哈
这眼神/
金发漂亮姐姐去牵女主手 甜哭
美如画
这部影片可以看出席安玛拍电影的习惯和风格,常常是拍人物的表情来表达情绪,用构图和镜头的虚实焦来表现重心,话语只在必要时产生。
我喜欢她的留白以及单独拍摄人们动作时没有话语的独白。
也是看完这部影片才发现其实很早之前就有凝视于被凝视了只是还没有那么的明显和成为重心。
本片主要人物是三个女孩子,一个是 玛丽 一个是花样游泳队的队长弗洛利亚那还有同在游泳队的玛丽的好朋友安妮。
开头时玛丽无聊的看着儿童队的表演觉得无聊想要退场,直到看见了她们——弗洛利亚那队伍的表演。
之后一个人在浴缸里洗澡时也想着她们的动作。
以这个对于游泳激起兴趣的开始作为引子,使后文的女主角与女主角产生交集。
以及女主三号入场和男主(次要角色)入场。
前7分钟(如果需要更多那就是10分钟) 就将人物关系展现出来且为后续发展做了铺垫。
(以及发现席安玛很喜欢拍阿黛拉(或者说女性)的愤怒,不管是在烧女图中还是在这部影片中,都常常出现愤怒的神情,她们都在因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现状而愤怒。
)开始我不理解或者说并不明白胖女孩安妮的角色为什么常常会与玛丽和弗洛利亚那镜头后进行切换。
后来才发现三个女孩是这样的。
安妮渴求爱而从始至终她都只是想要与一个人接吻,献出自己的初吻,正如影片开头时她说的那样。
后来那个男人来找她激烈的要与她做爱。
导演将镜头对准安妮的表情,嫌弃和懵,她看着男人不断摸她的乳房,然后摸到她的肚子,肥胖的让她自卑的肚子,然后节奏停止以为一切将停歇,但没有,男人只是重新摸上她的乳房而已。
再一转她们躺在沙发上,女人神情坚毅,不像是在做爱而像是在用力抵抗什么东西落下。
而后画面一转玛丽用劲的拉开那个柜子。
这里的呼应也让我觉得好好。
她说我和他做过了,但我的初吻还在。
在最后一次的聚会上。
他看见她便热情的走过来,拉着她躺下,急切的开始脱裤子。
她伸手阻止将男人按到在下面(上下位的切换),镜头对准女人的神情和她们的嘴唇,然后她吐出一口口水落进男人的嘴里。
潇洒离开和姐妹说我分手了。
(我直呼我靠好帅)而弗洛利亚那则从开始到结尾常常与男人们接吻,常常凯旋与各种男人们中,也因此被队内的女孩们所不喜欢。
彰显她与队内人们关系也只用了一根香蕉。
这里的讽刺也用的好好,借女主之口说那咋了,我爱死了。
她与安妮形成很鲜明的对比,一个渴求爱,一个实则一点也不喜欢可她不知道怎么做,正如影片结尾她说那应该怎么做一样。
用两个女孩子在楼梯上坐着聊天来挑明她与那些男人们的故事,打破开始以玛丽视角展开的暧昧与留情。
事实其实也只是她很小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被男人们骚扰了。
她似笑非笑,又有点泪水的说,你肯定也经历过吧,来吧说说看。
哦,你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吗?
那你可真幸运,幸运极了。
她从来没有与男人做过爱,只是周旋于男人之中。
而她除了这样也很少想出真的应该怎么做。
女主本人其实没有那么多要说的,她内敛害羞喜欢一个人,赤诚认真但又好面子。
与弗洛利亚那道别后有返回去拿那袋垃圾,闻使用过的化妆棉的味道,啃一口已经被吃过的梨。
在弗洛利亚那 那里做一个帮她拒绝的人,拉她跑开的人。
在安妮那里用难听的话刺激她,刺伤她,也会在安妮偷项链时又跑出来帮她说话打岔子。
一个纯洁的很好的小孩。
然而很多时候她们并不真正需要她去拉开,我的意思是,她无法拯救她们,直到她们真的意识到要逃脱与反抗。
就像影片最后她们俩一起躺在泳池上,而弗洛利亚那一个人在那个房间里独自舞蹈一样。
看到一个短评说看似美丽的舞蹈下,是双腿在使劲的用力。
正如弗洛利亚那告诉她到水下来才能看得清楚。
水下的舞蹈和那几幕太美了。
用我的眼光看水下其实比水上还要美。
当然水下才是真实。
(睡了一觉醒来,脑子里还是回想着睡前看得电影片段,决定写下来,但其实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
就这样吧,胡乱的写了一通。
)
这部电影法文原名是Naissance des pieuvres,直译成英文是birth of octopuses,直译成中文是“章鱼的诞生”。
然而这部电影的英文名译成了Water Lilies,中文也因此译为《水仙花开》。
很明显,这部电影和水有关。
这是三个女生的故事,而故事发生在花样游泳队。
三个女主角分别是玛丽(Marie),安妮(Anne),弗洛利亚那(Floriane)。
玛丽很瘦,安妮很胖,弗洛利亚那则是个完美的漂亮女孩。
漂亮女孩的悲剧:佛罗利亚那弗洛利亚那是花游队的队长,长得漂亮,能力也十分出众,是男生们追逐的对象,也是女生们嫉妒的对象。
女生们传言,她和很多男的睡过,甚至当着她的面这样说。
她既不认输也不反对这种流言,倒是趁机羞辱了对方一番。
后来她告诉玛丽,其实她还是处女。
无论是男友弗朗西斯François,还是队里的男指导员,虽然他们都想和她发生关系,她都想办法拒绝了。
弗洛利亚那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玛丽为她感到难过,但是她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存环境。
不过如果你认为她是个保守的“好”女孩,那么你又错了。
她想把自己的第一次尽快献出去,只是她不知道该给谁。
于是她决定去酒吧随便找一个陌生中年男人,当然了,还是让玛丽这个小跟班跟着她一起去。
她很容易就勾到了一个男人,不过,事情正办到一半,玛丽把她叫走了。
她竟然也很高兴地跟着玛丽跑走了。
种种迹象不得不让人怀疑,她是不是喜欢上了玛丽。
不过呢,青少年们的心思你别猜,因为你永远猜不透。
她一次次靠近玛丽,但最后还是“利用”了玛丽。
我把“利用”加上引号,是因为她也不是单纯地利用,她或许也对玛丽有感情,但是相比之下,她更爱的或许仍然是自己吧。
她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玛丽,又不断地“勾引”玛丽。
最后的派对那场戏,她一边在向玛丽示好,另一边又在和其他男人勾搭。
在玛丽把她拉走后,她给了玛丽一个吻,然后又回到了派对独自跳舞。
她谈不上是爱谁,她只是需要别人爱她,需要别人对她好,需要别人满足她。
身体上和精神上都需要。
她也许曾经也是被玛丽感动过的吧。
从小到大,她因为自己的美丽出众而孤独,女生们自然是排挤她的。
男人们对她大献殷勤,但这种殷勤的背后是他们自私的需要。
没有人真心对她好,没有人把她当成一个普通朋友来对待,所有人都希望从她身上得到些什么。
而玛丽似乎是第一个对她不求回报的人,所以当她感受到这一点时,她就很迫切地想要抓住玛丽。
然而她很快又失望了,她敏锐地感觉到,玛丽和那些人一样,不过是追逐自己的一员罢了,并没有什么特别。
所以她在玛丽表达出不希望她和别的男生太接近时,她给了玛丽一个吻,算是安慰玛丽。
然后,她转身又一次陷入自己孤独的世界中。
她始终是孤独的。
影片最后的镜头中,玛丽和安妮在泳池里“盛开”,而她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中。
这是最真实的她,永远孤独的她。
旁观的主角:玛丽玛丽是个瘦弱的小女孩,和她的朋友安妮形成鲜明的对比。
玛丽是主角,但同时导演却让她成为了一个旁观者。
在电影的最开始,她去看花游的表演,儿童组的表演在她看来实在是太过幼稚了。
正当她打算离开的时候,她看到弗洛利亚那带领的花游少年队表演,她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既是被花游这种运动迷住了,也是被弗洛利亚那迷住了。
她和好友安妮都是15岁上下的年纪,然而她看上去却更像个还未开始发育的儿童。
她不喜欢自己儿童般的身体,而弗洛利亚那身上那种健美又温柔的力量,以及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的自信,很令她着迷。
她对弗洛利亚那的感情也无法简单归类于爱情,也许一开始更多的是崇拜和向往。
加上青少年对于性和爱的观念都还在形成期,所以我们是无法用成年人已经定型了的感情去定义青少年们的感情的。
她一向文静而瘦弱,但是这次胆子还挺大。
她在派对上直接告诉弗洛利亚那自己喜欢她的表演,第二天又直接跑去拦住弗洛利亚那,请求她带自己进花游队的训练池,为此她愿意替弗洛利亚那做任何事情。
构图对称,以背景墙上的竖条斑驳痕迹为竖轴,墙面和地砖的连接缝隙为横轴,交叉点正好在屏幕正中。
看着莫名舒服。
玛丽站在阴影这部分,背光,佛罗利亚那站在阳光这半边,迎着阳光,似乎和她们的性格也有着某种契合。
弗洛利亚那觉得玛丽是个怪咖,不过她还是把玛丽带进了泳池。
接着,她利用玛丽作掩护,去和弗朗西斯约会。
又向玛丽倾诉了自己无法和别人倾诉的事情。
这一切都让玛丽觉得弗洛利亚那是喜欢自己的,至少,自己在弗洛利亚那心里占据一种特殊地位。
弗洛利亚那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玛丽只是接受她的一切安排。
然而处于主导地位的弗洛利亚那又十分需要玛丽的“帮助”。
她需要玛丽在她和男生约会时打掩护,她需要玛丽倾听她的内心,她需要玛丽在男人烦她的时候来“解救”她。
一切都是“她需要”。
电影的最后,玛丽也许想明白了,自己的心里只有弗洛利亚那,但是弗洛利亚那心里不是只有自己。
她还会不会回到弗洛利亚那的身边,我们不知道,但是她一定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成长就是如此吧,经历一些东西,然后想明白一些事情。
或许她被伤了心,离开弗洛利亚那。
或许她还是忍不住要回到弗洛利亚那身边,但是在这段感情中她不再让自己被对方主导。
又或许,她看清了曾经迷恋过的关于弗洛利亚那的一切,其实也不过是自己加诸于她身上的某种想象而已。
当然,也有可能她想了很多,却仍然想不清楚感情这件事。
这就是青少年,她们褪去了儿童的身体和思想,试图摆脱一个单纯的,由家庭定义的自己。
但是同时,她们又仍然在黑暗的混乱中四处寻找自己的路。
受到最残酷的对待的女孩最勇敢:安妮玛丽的好友安妮也在花游队,不过她是在儿童队。
在一群儿童当中,她“庞大”的身躯让她显得和周围人非常不和谐。
她因为外貌和身材而受到周遭各种冷眼,在花游队里毫无存在感。
她只有玛丽一个好友,玛丽也只有她一个好友。
她和玛丽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太胖了,并且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她遭到了周遭环境最为残酷的对待,但是她却是最为勇敢的一个。
电影对于她性格的刻画十分精准。
一开始花游表演前,她紧张到不断祈祷,周围人带着些许鄙夷的眼神看着她。
表演完后换衣服,她因为没有带内裤而不敢在队友们面前换衣服,等到所有人都走了才换衣服。
正在这时,弗朗西斯意外闯入,看见了她的裸体。
弗朗西斯对这样一个身材发胖又其貌不扬的“儿童”并没有兴趣,但是她反而对弗朗西斯有了兴趣。
她在弗朗西斯必经的路上遛狗,为的是和他说上一句话。
可是弗朗西斯并不想理她。
她又去偷了一条项链,当着一众水球队男生的面送给弗朗西斯,这样弗朗斯西很有面子,不过弗朗西斯对她暂时也还是没有什么反应。
然而勇敢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弗朗西斯在被弗洛利亚那拒绝了做爱请求后,跑来找安妮了。
于是安妮的第一次给了弗朗西斯。
如果你以为安妮从此成为了屁颠屁颠的小跟班,那么你又错了。
在最后的那场派对上,弗朗西斯找到安妮,当然是想着和安妮再来一次。
在此之前他还向安妮表了白,说自己其实是喜欢安妮的。
然而安妮好不容易等来了心上人,却在听到表白后拒绝了他。
如果弗洛利亚那诠释了“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那么安妮则诠释了“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吧。
安妮得不到他,才会对他心心念念。
一旦安妮发现他也不过是如此,(大家都是为了性欲而已,没有什么神秘而不可侵犯的爱意)那么安妮就不再喜欢他了。
更何况,在这个过程中,安妮从一个追求者角色转变成了被追求者,也许她明白了自己身上是有某种魅力,或者说可以用来达成自己欲望和需求的某种能力。
她不再是一无是处的胖儿童,而是一个可以散发魅力的女人了。
她的转变应该是三人之中最大的。
她同样是孤独的,但她的孤独与弗洛利亚那的孤独不同,她的孤独是被迫的。
弗洛利亚那的孤独,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她自己主动选择了“孤芳自赏”,而安妮的孤独完全是因为社会对待她这样的女孩的残酷,她不得不孤独。
导演对于三个主角有过评价。
总结起来大概是:玛丽是天真而羞涩的旁观的主角,弗洛利亚那是欲望的目标,代表漂亮女孩的悲剧。
安妮是最孤独的,她受到最残酷的对待,但同时又是最勇敢的。
水仙,自恋,回声而关于这部电影的主旨,其实也和它的名字有关。
前面介绍过,按照法文原名直译,应该是“章鱼的诞生”的意思。
“章鱼”有“嫉妒和欲望”的意思,或者说“占有和欲望”。
导演说,当你陷入爱情当中时,内心就会伸展出八条长臂。
长臂会伸向各个方向去探索,你自己也不知道会往哪个方向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章鱼。
青少年的爱其实是懵懂的,很大程度上是由性欲推动的。
弗朗西斯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弗洛利亚那拒绝和他做爱,他就跑去找自己曾经不放在眼里的安妮,而为了让安妮满足自己的要求,他甚至毫不犹豫地告诉安妮自己爱她。
他的爱完全是被性欲所主导的。
所以这部电影其实讲的是青春期对于爱情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爱情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性欲所支配的复杂感情。
这种感情是占有欲,性欲,友情,爱情等等混杂在一起的。
不过对于片子的名字我目前还有一些困惑,这里我先记录下来当下的想法,日后如果搞明白了再做补充。
片子的英文名翻译成Water Lilies,分别直译两个单词,water就是水,lilies就是百合(复数),而百合也有女同性恋的意思。
水我能够理解,但是lilies和“章鱼”又有什么联系?
我没能找到确切的资料去证实,于是只好猜测,百合花在水中盛开的样子就像章鱼伸开它的触肢的样子。
能力所限,我又不懂法语,也没有办法看到更多主创人员对此的解读,所以只好自己猜了。
不一定准确,但是似乎暂时还是能够说得通不过,既然lilies/lily是百合的意思,那么中文又为何翻译成“水仙”呢?
“水仙”对应的英文是Narcissus,对应的法文是Narcisse.于是我又跑去查看了植物志,我们暂且不考虑具体品种,把水仙看作水仙属植物,百合看作百合属植物。
于是就可以发现,水仙属植物和百合属植物都属于百合目。
百合翻译成水仙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是不深究的话应该也是可以的。
而且, “水百合”似乎确实不如“水仙”来得好听,更何况,“仙”这个中文字似乎也更有一层缥缈的水上韵味。
虽然不知道这些翻译背后的考量,不过,我却因为水仙花的翻译而意外找到一个关于水仙花的希腊神话故事。
这个故事也许本来不在主创们的考量范围内,不过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我似乎也能够用这个神话故事去对这部电影做一些解读。
自恋(narcissism)这个单词来源于水仙(narcissus),古希腊有一个美少年纳西索斯(Narcissus,又翻译成那耳喀索斯),他是全世界最俊美的男子,无数少女为他倾心。
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长得多俊美,因为在他出生时有一个预言者告诉他的家人,只要不让他看到自己的样貌,他这辈子就能一辈子平平安安。
于是他的家人就从来不让他看到自己的容貌。
虽然迷倒了万千少女,但是他并不爱任何人。
女神厄科(Echo)也爱上了纳西索斯,但是厄科此前因为喜欢嚼舌根被惩罚,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不过,如果她真心爱上了一个人,那么她将再度可以发声,只不过,她只能不断重复对方的话,而无法说出属于自己的话来。
厄科只敢偷偷跟在纳西索斯后面,因为她知道自己无法将爱意向对方倾述。
有一天,纳西索斯发现了厄科。
他问厄科,你是谁。
厄科想要回答,但话说出口,却是在重复纳西索斯的话,你是谁。
纳西索斯又问,你在这里干什么?
厄科开口回答,你在这里干什么?
厄科听到自己说出口的这些话,难过极了。
从此她离开了纳西索斯,伤心而亡,只留下声音整日飘荡在山谷里。
于是山谷里我们常能听到回音(Echo)。
而纳西索斯呢?
因为他从来不爱任何人,于是报复女神(Nemesis)决定替众女神报复他。
报复女神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纳西索斯来到河边,让他看到自己的倒影。
纳西索斯此前从来没有看过自己的容貌,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
他突然之间看到河面有个长得如此俊美的少年,一下子就爱上了自己的倒影。
但是他从来得不到回应。
日复一日,他就这样在河边逐渐消瘦,直至死亡。
他死后化成了水仙花,于是他的名字就成了水仙花的名字,而这个单词后来也就引申出自恋的意思。
这个故事中的纳西索斯倒是颇有点儿像《水仙花开》中的弗洛利亚那,但不同的是,弗洛利亚那很明白自己是长得美的,这种美给她带来了一些麻烦,但同时也是可以用来为自己争取很多利益的。
电影也有两个前后照应的照镜子情节,也许稍微能够和自恋以及孤独联系上。
照镜子的情节出现在两处,分别是弗洛利亚那和玛丽的第一次交流和最后一次交流。
玛丽当面称赞弗洛利亚那很美,弗洛利亚那并不以为然
弗洛利亚那亲完玛丽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和玛丽说话外貌外形的美带给他们普通人无法企及的关注,但是他们自己却很难去爱上别人了,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是自恋的,是孤独的。
他们的孤独很难为那些追求他们或者讨厌他们的人所理解。
厄科爱上了一个人,但是她却只能重复爱人的话,无法说出自己的话。
这一点是否和玛丽有点儿像呢?
她总是跟在弗洛利亚那背后,对方说什么做什么,她即便不同意也不会说什么。
弗洛利亚那需要她做什么,她就会去做什么,为此她心甘情愿。
用这个古希腊神话故事来解读这部电影也许不十分准确,不过那种孤独的感觉似乎还挺贴切的。
普通人的共鸣电影里面的人物从造型到台词都有很强的真实感,普通的女孩真的就是很普通的女孩子,不会设定一个普通青少年然后呈现出来的竟然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穿着打扮很时髦的女孩。
有光芒的女孩也真的是很有光芒,是那种从内心散发出来的自信,而不是用妆容和外物堆积出来的blingbling的感觉。
导演对于青春期女性内心的拿捏和表现非常之准确,以至于虽然可能拥有不同的背景文化,但是你仍然可以从主角的身上看到青少年时的自己以及朋友们。
说到这里,我又不免想起了《我的天才女友》,这本来是意大利作家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的名字,近期被改编成电视剧,也算是掀起了一番热烈讨论吧。
这部剧讲的是生活在那不勒斯贫民区的两个女孩一辈子互相扶持又互相较劲,企图摆脱环境但终究无法摆脱环境的故事。
我囫囵吞枣地把“那不勒斯四部曲”看了一遍,即便只是翻看故事情节,当中已经有很多的细节打动我,并且让我想起我自己的故事。
《水仙花开》的导演也就是今年大热的《燃烧女子的肖像》的导演,在《燃烧女子的肖像》相关宣传采访中,导演说,那部最后一幕的哭戏,是留给观众去代入和回顾自己的人生的。
可见,导演大概总是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让观众可以产生共鸣的。
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些作品,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能够从这些作品当中看到自己,从而产生共鸣吧。
创作者们把人的共通感情用他们自己的文化表达出来,而我穿过他们的文化去寻找这些东西,然后用我的文化把我能够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也蛮有意思的。
在这些女性书写的作品中,女性的善良,嫉妒,努力,无助,挣扎,放弃等等,真实地呈现出来,她们是一个个鲜活的角色。
不是圣母,也不是守节的寡妇,不是女巫,也不是疯婆子。
她们就是一个个普通的人。
抛开性别,纵观我们人类的历史,其实最开始关注的都是一些大人物,重要人物。
文学作品一开始都是在讲神和英雄名人的故事,他们是故事的主角。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如此。
普通人成为故事的主角可能要到中古时期了,也就是中国的宋元时期。
西方的市民文学兴起也是12世纪工商业兴起后而产生的。
不过直到19世纪,文学中的人物性格都还是比较单一的,越接近现代,文学的人物性格刻画就越多元,也越向真实的人性靠近。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文学也应当将这一事实如实反映出来。
当然,文学作品总归是虚构的,否则就是纪实了。
纪实也可以有文学性,但是文学本身作为一个探究人性最好的空间,仅仅用于纪实就未免太过浪费了。
不管怎样,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贴近真实,能够令人产生共鸣的国产作品吧。
青春期的暗恋,极度暧昧又极度拉扯,能理解每个人的行为,但很多时候,原本就是再勇敢一点点,就能打开新局面,再矜持一点点,就全都是遗憾。
F是个很孤独的人。
从影片一开始,她的眼神就直白的告诉了观众,这个角色非常非常孤独,同时又很执拗的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周围。
同性的排斥和流言蜚语一直围绕在她身边,异性无时无刻的性骚扰更令她厌恶。
她一边直接回击同性对她的语言的攻击,一边当着女孩子们的面,和男朋友亲近,一种对周围很失望的赌气和还击的感觉。
而M的出现,打破了F长久以来死寂又无所谓的生活环境,她非常迅速的感觉到了M的不一样,并且主动去靠近M。
如果M再细心一点,就可以看到F在去见男朋友的时候,眼神里是不情愿和不耐烦的。
两人第一次情绪爆发,是当M扔下F离开的时候,F脚步挣扎了一下,就立刻追出去了,这或许是她人生第一次开口和别人解释,她并不像传闻中说的那样,和男生发生了关系。
这起码证明,M对她的意义绝对是和别人不一样的。
她不想她误解,更怕她会离开。
两个女孩临别的时候,是F迈了一步,邀请M回家。
躺在床上,是F进行了肢体试探性的接触。
我们可以看到,F的笑容从这天开始多了起来。
酒吧找男人破处事件里,M最终把F拉走了,全片第一次,F笑的非常开心,甚至扑进了m怀里。
个人理解,这是F一直以来都希望有人为自己做的事儿,她一直希望有人带她走出来。
后来F又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提出让M拥有她的第一次,M拒绝了最终答应的理由是,F又搬出了男朋友,在我看来,多少是有些在刺激M的。
躺在床上的F,第一次展示出了紧张和羞涩,脱裤子的时候用被子把自己盖住脱的,这个细节对比前面她和M说,”都是女孩子,就在这里换就行了”的场景,我认为也可以证明,她对M是真的不一样的,在男生面前游刃有余的她,在M面前很紧张,很羞涩。
闭上的眼睛,剧烈起伏的胸部,都在诉说她的紧张。
但M是怎么做的呢?
直接就用手指生硬地完成了。
F最后小声的哭腔,回头看向M的眼神,眼睛里留下的眼泪,我认为都是无声的委屈和控诉。
我们也都知道了,在M走后,已经不是处女的F依旧拒绝了男友的求欢,她是真的并不想和那些男人发生关系。
如果像有些观影者说的,F只是利用M,那现在也利用完了,她也可以和其他人发生关系了,但她没有啊,她把男的打发走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台阶上她们坐着谈心,F笑着说,在她一个人练习的时候,那个男孩把他那玩意儿掏出来给她看了,M说真恶心,F说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生活”背后代表着,这种场景她见了太多太多次,以至于以为生活就是这样。
反正如果是我被迫见了那么多次这种东西,我只会感觉恶心,以及并不想被碰到。
最后在泳队party上,F的表情又变回了曾经的孤独,但是看到M的时候,迅速变了眼神,跑过去紧紧的抱住了M,M拉她走的时候,她可是乖乖跟着就走了。
最后激烈的接吻后,F说了一句,”看见了吗?
也没那么难”。
这话是在对应之前每一次F主动凑近M,希望她亲吻自己的心情,在把自己第一次给出去的时候,她也一直在闭眼等待那个吻。
认真看眼神,就能看出来,F和M接吻的时候,是认真且投入的,睁开眼睛,眼神是很迷离的,并且心跳的很快,她是真的动情。
可以对比她和男朋友接吻,那可是嘻嘻哈哈,游刃有余。
影片的最后,F身边空无一人,一个人孤独跳舞。
她最后留的那句,如果他是个混蛋,你会来帮我的对吧?
我认为是再一次的给自己和M机会了。
她一直都是希望,M能把她带出来的,可惜M没来。
影片想描述的东西很多,一开始说F吃香蕉那事儿的卷发女孩,言辞中都是对F的瞧不起,最后出现在一群男孩中间,被那群男孩玩弄。
这块是很讽刺的。
另外,M的朋友,其实蛮可爱的,我认为她是最勇敢的一个,虽然很害怕,但是也一直很努力很直接的争取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发生关系后突然清醒过来,直接抽离,回到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这女孩很厉害。
有很多人说F一直利用M,直女的把戏。
首先,F一直被女孩孤立,她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她是不知道如何和女孩相处的。
她做的一直都是,默默观察,小心试探,释放信号。
双向暗恋,遗憾收场。
没有谁不心酸。
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是被放在太阳光下勇敢奔赴,在这个圈子里,这样的暗恋和拉扯,才是大多数。
Naissance des pieuvres,原义是章鱼的诞生,(依稀记得)席老师在访谈里提到,章鱼八只触手,有欲望与嫉妒的符号含义,大概也符合青春期的觉醒、朦胧与自我拉扯。
台版译名为【爱上坏女孩】,把剧情概括为Marie爱上Floriane倒也言简意赅,只是没那么简单。
Floriane并不是坏女孩,某种程度上令人敬佩和心疼。
她很美丽,随处都是被凝视的对象。
男性的凝视带给她的只有不幸、痛苦和迷茫。
教练的骚扰,队友的讽刺和孤立,男友的背叛,她却还要笑着说“这就是生活”。
最初,Marie也是从外部凝视Floriane的。
出于好奇与欲望,她留在了她身边,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理解(把Floriane的垃圾偷偷捡回家那一段真的是太窒息了,席老师真是大变态)。
夜店里若即若离的吻,淋浴喷头下湿漉漉的微笑对视,肩并肩躺在床上拉着手,笨拙却动人。
Floriane怯懦而孤独,唯有在Marie面前她可以大笑和抽泣;她想反抗,却不知道该如何挣脱已经习惯已久的客体角色,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当Marie敲开车窗骂“肮脏的老男人”后,Floriane下车跟着她在绿化带上笑着狂奔并拥抱了她。
“多谢。
他一点也不会接吻。
”两个15岁的小姑娘是更青涩、勇敢也更幸运的,她们敢于追寻自己的企望,敢于犯错,敢于对那些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男性吐唾沫。
她们也最终回到了彼此身边,脸贴脸漂浮在泳池里。
席老师对女性的偏心就不用多说了。
她用一切镜头去表现她们之间的陪伴、支持、理解、矛盾以及爱。
我在想的是,这部电影的内核是什么呢?
成长的线索相当微妙,一切都进行得很柔和,没有明朗的戏剧冲突,细腻的日常就像水波缓慢地荡漾。
或许也并不能定义为一部讲女同性恋的电影,纠结Floriane到底爱不爱Marie只会把主题庸俗化和浅薄化。
水仙花开,青少年的自我迷恋与不成熟的爱,却因为彼此间的互动而奇迹般地具有了某种深刻与动人之处。
(完)以下是个人抽风--1. 买麦当劳的场景惊现席老师的那一刻我着实笑疯了——
席老师太可爱了太可爱了我永远喜欢这个女人。
2. 十七八岁的Adèle真令我神魂颠倒。
试镜
片场照。
肯定是看到席老师才笑得这么开心3. 存一波珍贵的片场照
你们在干什么?!
在干什么?!
嗯?!
Naissance des pieuvres克制的坠入“你不是任何人的救赎”一开始我们总会怜悯坠入混沌的人,看见她们向我们靠近,诉说着自己的痛苦和无奈,她们说,我希望你成为那个救赎。
从那个节点开始,被“救赎”所赋予的崇高责任和依恋捆绑,希望扑朔地筑成的蜃楼,我们不可遏制地将自己卷入深渊。
然后弗洛利亚放开了玛雅的手。
她继续向折磨自己的混沌献媚。
至此我们才看到,其实一个总将自己卷入混乱里的人,她本身并不如她所描述的那样无辜。
对于自我不清晰的界定和意识是她自己所应该承受的命运,玛雅伸出过手,一次两次三次,足够了。
我们不是任何人的神明。
我们不是任何人的救赎。
席安玛早期作品,一以贯之的谨慎和陈抑。
依旧在里面看见了烧女的影子希望自己早几年看到这部作品。
但同时又想起当时的自己可能还读不懂其中的色彩。
开场差点被高糊画质劝退,但是女主玛丽的美貌,高糊都盖不了。
花样游泳表演上,玛丽从水池边经过,镜头由远拉近到怼脸拍。
高挑细瘦的身材,棕色马尾,瘦长脸上五官清秀,厚嘴唇添上一抹艳丽,玛丽正如电影的名字一般,水仙花。
台下花样泳精彩的表演结束,主持人依次念过名字,另一女主登场了,弗洛伦依。
有两场戏非常惊艳。
两人在夜店,弗洛伦依寻找猎物无果拉着玛丽去舞池跳舞,激烈动感的音乐,暧昧的灯光把感情烘出来了。
两人那点点情愫被无线拉长,放大,无限的接近那道禁忌的红线,就在那无限靠近的一线,弗洛伦依抽身而去。
镜头拉长,水仙花纯洁清贵的模样与堕落放纵般的红色格格不入,而弗洛伦依如鱼得水,与另一人共舞。
把爱情的拉扯和不能在一起的痛表现出来了。
另一场结尾的吻戏更精彩,这里插一下女主的好友往渣男吐口水反抗的优异表现,我形容不出来,就是觉得这个人物从负一下子上到正面了。
好,来说结尾的吻戏,结局是开放式的,最后蒙太奇没看懂不做评论,但是这场吻戏!
它是真的拍的细致,也可能是做腐眼看人姬,我是磕到了,没磕到ky的不必评论不想吵架。
弗洛伦依昂着头,微眯着眼问玛丽,你怎么了。
这个角度看弗洛伦依真的像玫瑰一般艳丽,玛丽说我想请求你一件事,弗洛伦依立刻就明了,她说过来点。
离近点,玛丽。
玛丽走近,两人面对面,这时注意听,有人的呼吸声加重了。
然后是一场长久的吻戏,玫瑰和水仙花交融,仔细看弗洛伦依吻的很深,她完全引领着玛丽,然后可能是我眼花,也可能没有,玛丽先退出的!!
这是双向我不管!
弗洛伦依的情感隐藏在这吻的下面,热烈渴望,在结束后,她的呼吸声很重。
口红都亲花了,还说你不喜欢她!
电影中有句台词,弗洛伦依说我知道这不正常,考虑到主人公年龄是青少年,16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有很多困惑不解的,但她们会有未来。
也许玛丽第二天还是回到弗洛伦依前打掩护,也许未来某天弗洛伦依会正视这段感情,总之两人未来会有更多故事,所以这是he我不管。
又弗洛伦依照镜子冷漠擦嘴的时候,她用手指按了嘴唇,仔细的擦了擦,很像是在回味。
下意识的回味这个吻。
以上仅是个人主观观点,腐眼滤镜,总之我是磕到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的感受,这么久了,有点陷进去。
迷恋。
我很迷恋。
暗恋过的人都会懂女主吧,不过我倒是觉得女二是喜欢女一的。
只是,她也不勇敢,她也怕。
😭😭😭😭😭😭成长为什么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总是主动,引导女一的女二最后放弃了。
我收回说她们不合适的话,那么小,哪里懂得那么多。
😭心疼啊。
好喜欢女主们,怎么就不火呢,颜值也好看。
很绝。
Floriane的一次次靠近都让我以为她喜欢Marie,后来才发现她其实没有喜欢Marie,而且她们的友情就好似那种不平等的关系,比如凑近Marie让她闻自己是否有口臭而更好的去亲男孩,邀请Marie去她家给她打掩护...... 直到她们一起躺在床上,Floriane想去抓Marie的手,Marie躲开了,但Floriane还是抓住了Marie的手这一幕的到来。
看到这里我在想,这之后发生的一些亲密接触是Floriane有对Marie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情感但在自己已有男友不确定自己情感的情况下在试探Marie对自己的态度还是单纯对Marie的一种怜悯或者友好的示意?
还有接近结尾的那个吻,Floriane说的那句话,又突然让我觉得一切就好像是Marie的一厢情愿,和她一起笑,为她调整泳衣肩带,让她作为自己的第一次等这些事根本就不是出于爱,而是对Marie能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一种类似于报答或者信任的情感罢了。
最后还有Marie的朋友Anna,她有勇敢追爱,但发现对方根本不爱自己时果断抽身——朝对方嘴里吐唾沫(手动狗头)。
她和Mari相似又不相似。
今天明明想早睡却莫名其妙的失眠,随意找了一部文艺片。
本以为看完了会有睡意,却不想打开电脑总觉得该写点什么。
总觉得这部电影是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成长的摸索。
Anne一直迷恋着François。
她可以为他去参加不喜欢的party,在party上扭动自己并不自信的身躯;可以偷走喜欢的项链,鼓起勇气当面给他;可以在François被拒却无处发泄欲望的时候献出自己年轻的身体。
可她终究还是知道这个一心迷恋的男孩从来都没有喜欢过自己。
所以虽然她很久以前就渴望献出自己的初吻,却坚持不让男孩吻她,而是把这个吻献给了Marie。
他甚至在男孩卑鄙敷衍的说喜欢时轻蔑的吐了口水然后离开。
Floriane永远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我以为Floriane总归是喜欢着Marie的。
所以她才会在M选择离开时追上她,告诉M自己放荡行为下纯洁的身体;拨开M的碎发,悄悄的牵着她的手;选择让M结束自己的处女之身。
只是这份喜欢来的太浅太被动,她终究还是选择自己一个人在舞池摇摆。
Marie一直默默的追随着Floriane。
她的爱来的那么卑微、渺小。
她希望看她的训练并许诺为她做仍何事;她悄悄拿走F的垃圾,触摸她用过的餐巾纸,小心翼翼的咬一口吃剩的苹果;她等在夜总会只想帮她解围;她甚至愿意帮她实现不再是处女的想法。
但最终她还是看到了这个光芒四射的女孩永远不会只留意她,所以她才会用她一度因F而迷恋的泳池来洗掉这一切。
冲走她傻傻的迷恋与执着。
但最后,我们都会学会用笑容伪装难过哭泣的自己,就像舞池里流泪然后微笑的女孩。
不怎么样啊
节奏慢,配乐单调,但是是看了这么多片子以后难得的吸引到我的片子,故事虽然平淡,单调的配乐也更显得真实,我不得不说我差点被感动得哭出来,演员很棒,内心戏演得很细腻,真切地让人觉得心疼。Floriane肯定喜欢Marie,要不kiss的时候她喘什么啊!琢磨着可能是因为以前都没动过感情,所以选择逃避吧
每个人都在想在青春的路上追寻自己真正喜欢的人,然而却又总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也近乎,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过最后好像崩了。
7.8/10瑟琳席安玛对女性的刻画实在太细致、细腻了,影片所展现的女孩的隐秘心思和女性的身体之美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愧是拍自己女友,阿黛拉哈内尔在瑟琳席安玛的镜头里实在太迷人了!
法式文艺片对于我而言要么很中意,要么很无感,很遗憾,你属于后者。。。
不太能理解这生硬的关系的转折
看完還是覺得她們長得有點眼熟
早熟的小女孩子
明明是小姑娘之间的友情 除了那双鞋好看 另外没什么好看的 荷尔蒙飞得到处都是
大荣这就是我跟你讲过的那个女屌丝片儿!
没法让人有印象
看的迷糊 爱是什么??
被爱的有恃无恐
泳池边的青春悸动
发觉了青春期熟悉的隐痛和弱小的无力感
我说:好像看过。
看到是拍假小子的导演拍的电影马上自动加一星好感
很棒,欲望回归
莫名其妙//两星全给Adèle的颜
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