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结尾时我还是为以娜感到深深的惋惜。
可正成熟的太晚了,他真的对不起以娜。
以娜面对工资低,没上进,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生活,不能关心自己帮自己解决问题的可正,一直没有背叛。
以娜依旧没有放弃他,拼命帮他借钱,去看望他老爸,不断指出他的问题。
以娜真的让可正从男孩变成了男人!
是啊,男人不可以穷。
但不仅仅是指不可以没钱,更多的是指给女人的安全感,责任感。
是的,有钱会更好,但大家都明白实力悬殊太大的婚姻难以和平长久,所以女人说到底真的不贪财,安全感真的是最最重要的。
你可以没有钱,但是我们能一起吃苦为自己的未来奋斗,你可以和我说出你对未来的计划,而我能够出现在你的计划中,当我遇到困难时,你能来和我一起分担,你不会轻易怀疑我,有什么误会你觉得不会不听我解释骂我一顿就走,绝不会先入为主的判断我怎样怎样。
成熟后的可正选择了安儿,我以为她会去追以娜的?
为什么不呢?
我一句云淡风轻的要离开,为什么你就要云淡风轻的哦呢?
你不可以再挽回吗,不可以说等我吗 ,你不可以?
为什么就直接选择了安儿?
或许,以后共度余生的真不一定是最爱的人,而是最巧的那个人。
真的为以娜感到惋惜。
但是可能生活就是这样。
有的时候相爱的人就是不能在一起。
有的时候就是尽管深爱也不想再去挽回了。
有的时候你就是付出了也得不到回报。
以娜为可正耗费了八年,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
但是,以娜虽然没有成为他的枕边人,却也在他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以娜,说不定,其实是值得更好的。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付出也不一定有对等的回报。
有些事情,失去,错过,都不用太去深究吧,过了就过了,让它成为一段回忆,慢慢消失。
那些付出,那些错过,是青春,再计较也回不来。
有些东西,过了就过了。
喜欢过的人,勇敢的放下吧,为他失眠的夜自闭的白天,过去就过去了吧,那些付出,本来就不一定有回报的。
勇敢的放下hr吧。
抓紧现在精彩的生活!
这个故事带着很浓厚的现实味,但在最后都知道,男人最需要的或许不是钱,而是一份勇气和责任。
黄宗泽饰演的薛可正一开始是个不折不扣的窝囊废,不但对上司万般压榨不敢出声,而且还对陪自己挨了八年穷的女朋友产生猜疑。
一路过来,薛可正经历了从低谷到富贵,颓废到成熟,学会了做哥哥,男朋友,儿子的担当,学会了对亲情与爱情负责。
整部剧到最后满满的皆大欢喜中却饱含了以娜一份锥心的无奈,我觉得他对安儿的或许更多只是一份关心,一份责任,而对以娜的才是真真正正的爱情,因为以娜对他的付出他根本补偿不了,而且他甚至连对以娜的一份承诺都做不到。
不过也不能怪薛可正,因为信仰只有一种才能虔诚,爱人只有一个才能忠贞。
(真心为以娜不服啊,无怨无悔的付出却连份关心的没有感受到,最后也只是换来了一句对不起) 生活本来就难全其美,不够洒脱,但这就是人生。
不够豁达,但这就是人生。
人生的道路上总是充满意想不到的惊喜和阻碍,你可以丢弃很多累赘、流言、虚荣、那些不爱你的以及你不爱的人与回忆,但是无论何时,你不可以丢掉你的内心的一份责任感。
我们生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部电影哪是喜剧。
正直一身的老爸以在轮椅上早逝手册。
为了爱付出八年青春的以娜最后去英国陪她弟弟治病。
接过来在香港治不行吗!男主白瞎怎么好的女孩,有颜值,懂事,还爱他。
我是看不懂这个电影啦。
最近看了《遗传心理学》对我心理产生巨大冲击,男人看钱,女人看颜值,这是繁衍后代的基础。
而生育背后的动力是怕死。
那爱情什么的都是幻想了,那美妙的亲密关系都一去不复返都是幻觉了。
我也不知道我在纠结什么。
这一生,说好的正直,亲密关系,还有自己的事业。
算了,气不过!说的话的语无伦次,22岁的我看不懂,看的很难受,就这样。
其实我就是想多打一次1星(可惜豆B的1星等于2分,泪……)1、邓丽欣这么好的女人不要,竟然去捡一个破鞋?!
邓丽欣处女是你的(这个要能听懂粤语,因为字幕没有翻译),陪你一起挨穷,这么关心你和你的家人,结果你他妈有钱以后就去捡破鞋了!
(这也是我写在短评里的)2、一开始男人老老实实去工作,所以是穷屄,后来开始去“赌场”,所以有钱了,就是说讽刺所有老老实实工作都是傻屄,然后跪舔投机取巧的无人性资本家?!
3、一开始说那个大胸女是贱港女,然后一点转折都没,怎么又跟弟弟白头偕老了?!
莫名其妙!!
4、那些说挑破鞋是90后妈妈,不挑邓丽欣是30岁剩女的,别搞笑了好吗?
我问你,如果是你选,你选谁?!
5、破鞋连香港临时身份证都没有(持有的是港澳通行证),我可以看成是为了骗香港永久身份证吗?!
6、伦敦金是什么?
就是外围的不受港法管制的黑市,等于中国的彩票至于禁止赌博,而“男人不可以穷”,却可以靠“非法”盈利来富起来?!
7、自己的家人,需要自己的前女友来照顾,女友的家人,完全就等同是画蛇添足的剧情,男人不可以穷,可以没良心?!
总结:你他妈是想说男人不可以有钱吧?!
Part1:金句1)以娜(邓丽欣):你为什么还是这样没有改啊?
为什么你老是强调自己有这样问题那样问题?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才有问题的,很多人都有问题的我也有很多问题要处理的!
你有事的时候就要人担心你,你有没有想过要去关心别人?
2)以娜(邓丽欣):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但人变得更快。
一个人就算在你身边多久,和你有多好,只要他一变,没有东西可以阻止的。
要面对事情的时候,最终也只是剩下我一个人面对。
你说我赖你,你说我嫌你穷,其实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之间是什么问题?
我和你在一起这么多年,你都不懂得怎么去爱我怎么去关心我。
3)薛可正(黄宗泽):——为什么不看好老爸?
薛可勇(陈伟霆):——你除了会赖别人你还会什么?
4)薛可正(黄宗泽):一直以来,我都在逃避责任,不管是男朋友,大哥,甚至是做儿子的责任,什么角色都好,从这分钟开始,我决定改变。
5)薛天来(廖启智):——他有案底的你知道吧?
他失业了你知道吧?
他既硬颈脾气又臭……Yoyo(陈嘉桓):——我知道啊。
但这无所谓。
我们有米煮饭,没米就煮粥,就算什么都没有,我们就勒紧裤带忍一餐半餐咯。
6)GRACE(关宝慧):你是大人来的,交代一句你会吧?
7)薛可正(黄宗泽):申请到那张黑卡时,我以为钱是万能的,可以买下全世界,但今晚,所有东西都提醒着我,很多东西(爱情、健康),钱是买不到的。
8)薛可正(黄宗泽):我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我竟然怀疑一个在平安夜都愿意陪我吃茶餐厅的女孩会嫌我穷,真是错得离谱。
其实我给不了你的不是物质,而是安全感才对。
以娜(邓丽欣):如果你早些想通,我们也不会搞成现在这样。
但我相信你是一个好男人。
薛可正(黄宗泽):你是一个好女人才对。
因为你可以令一个男孩变成男人。
9)天来旧同事(田启文):你们记不记得你们当初第一次怎么哄你们女朋友上床的?
其实说了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说得出,做得到。
那那个女人就会对你死心塌地,就赶都赶不走的了。
10)薛天来(廖启智):我只说一次的,你认真听。
你记住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是自己的东西就把它做好。
你叫薛可正,是希望你以后能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做人。
11)薛可正(黄宗泽):我把这个故事叫做《男人不可以穷》,是想告诉一班和我一样没钱的巴打听,穷不穷,不是算你口袋里有多少,而是算你的心里有多少。
Part2:港片之前看过陈可辛的访谈,他说对现在港片的低俗化倾向感到很忧心。
那种“接地气”根本就是扯淡。
“讲脏话、三级……所谓接香港的地气,但我觉得根本不是,是一种哗众取宠。
用那样的方式拍所谓的港片,我真的做不到,也不想做。
”按我的理解,这些制作质量越来越不忍直视的“低俗港片”已经早已到了“恶俗”的地步。
且远远没有早期如《志明与春娇》时的那种精致感了。
这种越发泛滥的低俗片,我觉得是一群(年轻?
)香港电影人的集体发泄。
他们的发泄行为用粤语说更贴切,叫做:发烂咋。
他们的价值观就是:是啊我就是不爽你大陆的审查制度啊我要创作自由啊我宁愿不要票房不要制作质量不要高额制作经费都要讲我的粗口拍我的伪色情啊吹咩你大陆就是不给拍这种片我能拍啊我不想被你绑手绑脚啊。
就是这样一种心态。
直到昨天看完《男人唔可以穷》,我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接地气的港片,这才是为什么支持着我还会看港片的理由。
今年有个片子叫《窃听风云3》,讲述的是一个看似很接地气的故事。
拍得也很不错,但对于像我这种看着香港影视长大,母语是粤语的大陆人来说,隔阂还是有点大。
要接受其中呈现的矛盾和感情有时还得查查维基百科。
但今天看完了《穷》后,听到了如此多熟悉的可能我们身边很多人都讲过的这些台词,看见了这些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会碰上的麻烦事痛苦事意外事,我顿时感到特别亲切。
整个人很快就代入到了其中的感情里 。
现在的港片,愿意简简单单好好地讲一个故事的创作者已经越来越少,或是流于个人风格的炫耀和强调,或是在合拍片的风潮中走向迷失。
这样的有香港味道,有工薪阶层的粤语味道(不要讲两句中文就夹杂一句英语)的电影,我希望能越来越多,而且不限于改编自小说。
朋友有次翻我的豆瓣观影纪录,说哇你怎么花这么多时间看港片?
我问他(他也是粤语地区自小受香港文化影响长大的),为什么不能看呢?
他说现在的港片港剧都烂成这样了你不觉得浪费时间?
是啊,有时我都失望透了。
真的不想再花时间看港片了。
只是纯粹有时想看看粤语电影罢了。
但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张面孔,刘青云,张家辉,吴彦祖,古天乐……然后莫名其妙地搭几个内地女演员做女主角!!!
这都不止是审美疲劳这么简单了。
演员审美疲劳,剧情审美疲劳,真是差不多到了电影看我不是我看电影的境界了。
钟澍佳是我比较熟悉的导演。
因为他拍过很多贺岁片。
每年我妈都会叫我下下来给她看。
对于这个导演的水平我不做评价,我仅仅想评价这部电影里面的演员。
那叫一个亲切啊。
无论是主演的黄宗泽,陈伟霆,廖启智,邓丽欣;还是配角的谢天华洪天明金刚陈嘉桓,甚至包括做kelefe的许绍雄邵音音黄智贤田启文王祖蓝……是的,我从小就是看他们的戏(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长大的,那种亲切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得到。
只不过现在香港的大环境不景气,加上作品质量总给人每况愈下之感,所以看见他们的机会变少了而已吧。
但一旦有机会见到他们在荧屏上出现,他们还是那样的可爱。
Part3:小恢希望你不会介意。
不过我也知道你不是真的介意。
如果你是介意的话,当年你就不会喜欢上那个我了。
你最近总是很喜欢在电话里说,叫我少点抱怨,多做事情。
我一直跟你理论,说好多东西都没法做,原因是一二三四五六……然后你就很生气的说,不要老是习惯给自己找借口好不好?
事情做了起码怎样都会有机会成功,但什么都不做就永远都只会是0!
对。
邓丽欣的话使我猛然间醒过来——为什么你老是强调你有这样问题那样问题?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才有问题的很多人都有问题的我自己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的!
我对你说,那你都遇到了什么问题?
——“其实你不想知道的话没人逼你的”然后我发脾气,我说,我问你又不行,不问你又不行,你想怎样?
你从多年前的疑惑不解,到几年前的愤怒吵闹,到这一年多来的苦笑摇头,我知道,什么是心淡,什么是不再抱有期盼。
你以前对我做过很多事,做过很多判断,我说你这是控制我,你不让我去尝试怎么知道我做不到,怎么知道我不适合?
到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到后来,我开始对你封闭我自己,我什么都不跟你说,不管我有没有努力,自然而然地,感情就淡退了不少。
你知道的,但你也不说什么了。
近一两年来,你说过的话越来越多地被得到了证实,我不知道是你的确眼界高还是所谓的“女生的心理年龄要比男生大一点”,但不能改变的是,即便我折服于你的洞察力或是你的预知力,但感情的事情却强求不来,淡了就是淡了。
淡到连吵架都省却了。
两个人永远都之会说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比如说今天出太阳了有没有把hellokitty拿出去阳台晒晒啊……之前刚看完《消失的爱人》,对感情中的“表演论”我深以为然,并且几乎又和你大吵一架。
我几乎是坚信着这个道理——好的爱情会使我们变成更好的人,但如果这个更好的人不是你自己呢?
如果你只是在表演这个更好的人,去符合对方的期待呢?
一开始在荷尔蒙的作用下,我们都乐此不疲地伪装给对方看自己最美妙的样子,然后在相处的矛盾里渐渐失去伪装的热情,露出最丑恶的面目,但同时却还要求对方保持完美的伪装,否则就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和辜负。
我用这番理论和你争辩的时候,你快哭了,没有解释什么,或许是你知道你解释什么我都听不进。
是啊,我当时不可能听得进。
这个理论看起来无懈可击。
但我忽略了一点,我不是那个叫nick的凤凰男,小恢也不是哈佛心理学毕业的究极版绿茶婊——正如《胭脂扣》里万梓良对朱宝意说的:我们都是普通人而已嘛,没必要下下都搞得要生要死的。
所以,当我看到黄宗泽说,我竟然错到以为一个愿意在平安夜和我去吃茶餐厅的女孩会嫌我穷的时候,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是的,我从来没在平安夜带着小恢去一个像模像样的餐厅吃一顿烛光晚餐,包括昨晚。
我很拿手地搬出我的一筐理由,一二三四五六,比如贵啊服务差啊订不了位啊……但我又何尝不知道这都是借口而已呢?
因为真正的成功人士的平安夜晚餐,是不会被这些因素所影响的。
所以,不争气的是自己,找借口的是自己,不成熟的还是自己。
——穷不穷,不是算你口袋里有多少,而是算你的心里有多少。
我想,我并不穷。
我有一个各个成员都健康的家庭,有一个爱我的女孩在身边,我要做的,是把心里面的这些财富,努力转化成为一种踏实的甚至是可量化的安全感,然后去带给那些爱我的人。
回馈他们对我的爱。
16年9月13日分割线小恢,你还是离开我了。
今天中秋节,是你离开我的一个月整,起码我单方面是这样计算的。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
可是,我不会辜负你曾经对我有过的期望的,不管你还爱不爱我。
你变了,我知道,我和邓丽欣说的一样,我要一个人独立去面对事情了。
我爱你。
给五分倒不是因为黄博士生和威廉哥,自己本身就很喜欢这些港式小品剧,跟生活很靠近。
看的时候回想起自己的第二份工作,也是这样的格子间,连boss的会议室、黄生的海景房都是一个样。
在大楼不停搜寻客户的女孩子、给客户不停打电话、下单、小组之间竞争PK、月底没开单的压力、开单后货出不来的压抑。
那年里没睡过一个好觉,腋下直冒冷汗,犯得大大小小的错,没勇气去承担,选择了回来做个安稳的小公务员;这样的工作其实很刺激,每天都在接触新鲜的事物,不同的人,但你知道回忆这种东西,其实都会自我美化。
我说开心的说好彩我有个好上司,悉心教导我,然后自动忽略她将我骂到无地自容的时刻;我会回想起从24楼看下去的璀璨夜景,然后忘记每天通勤3个半小时的上下班时间;我会想起大家一起在宿舍准备第二天的便当的快乐时光,忘记其实每天只有吃饭时才有一点闲暇的轻松;会和朋友开心的说起客户又下了几个单,大家之间距离日益拉近,几乎成为friend,忘记自己总是半夜街电话回邮件。
你加夜班,直到大楼保安上来催促,才离开。
漆黑的夜,茂密的树,晕黄的街灯,你走在街上,想着明天的晨会,再想想自己的业绩,那种要命的孤寂和无力感,又狠狠向你侵袭。
看着他们父子之间爆发的一次次争吵,反思起自己和父亲的关系,也是逃避。
几个人吵骂打闹到最激烈的时候都撕破了脸,什么话像刀子能将对方刺痛,划出血、切出肉来,就捣出来,迫不及待扔向对方。
那刻大家都是剑拔弩张,像是上阵杀敌。
越是亲近的人敌对仇视起来给对方的伤害越大,仗着血浓与水,心中隐约觉得他奈我何。
可但是还是有怨,有恨,怒气怨恨越涨越大,只觉得全世界都对我不起,变得越是偏执激恨,被消耗得很快。
前段时间听李安的《十年一觉电影梦》,听他谈《喜宴》的结局,最后三个人在一起皆大欢喜。
他说不然要怎样,生活总是要过下去嘛。
可我总想着黑是黑、白是白。
不能混着混着,把事情拖着、敷衍,不解决。
"回想着这三年来,我经常揪心,郁闷,誓不与他再有联系。
倒是有一天在北京街拨回了他的电话,和他平静地聊起天来。
然后就有一次、两次、最后大家约出来吃了一顿饭。
我都很诧异自己,百思不得其解。
然后在电影院里听到了薛可正说:“和好就是放下执着。
“那一刻我很想有个朋友在身边,把我几年强忍的泪水全部倾泻出来。
看着邓丽欣在街头痛哭,又不免想起了自己那一天的奔走。
晴天霹雳一样,掩盖的事实暴露在面前,避都避不开,我选择了逃避。
揣着800来块钱在烈日下走啊走,泪水不停留啊留,可是又不知道要去哪里,上了车,下了车,走在陌生的街道上,时间过的很快又很慢,视线里全是景色都是大块大块的色块,晕涨。
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回程路上的梗咽,感觉一辈子的泪水都流完了。
一辈子最难看的样子最不堪的回忆都留在了那个城市。
然后就像以娜说的那样发现原来到最后都是自己一个人面对问题。
作为一个10年经验的期货交易者,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此片黄宗泽类似的成功纯粹只是个神话。
首先,稍微有点金融交易经验的人都知道,股票赚钱是最容易的,七亏二平一赚,大概10%。
而期货是最难的,而期货中以外汇期货和黄金期货难度最大,能稳定赢利的人不到千分之一,这个数据绝不夸张。
所以该片中,从没任何投资经验的人,一开始就做难度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半年时间能帮客户稳定赚钱,这个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其次,该片中的炒金明显是地下炒金。
地下炒金的本质就是对赌。
什么意思?
就是公司自己组建一个网络平台,客户在平台上交易,赢了就是就是赚了公司的钱,输了就输给了公司。
不管输还是赢,都可以赚佣金。
说穿了,炒金就是骗钱,现在中国大陆就有很多类似的炒金公司,客户如果赚多了,想兑现的时候老板就直接跑路,所以永远不可能存在客户和经纪人双赢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黄宗泽的老爸坚决反对儿子在炒金公司上班的原因,要本本分分赚钱,不要坑蒙拐骗,地下炒金公司本质上就是骗。
从本片中也可以看到,香港的男人确实压力很大,一家人生活在那么小的房间里,年轻人很难看到希望。
选择地下炒金公司上班,是很多年轻人无奈的选择,至少给了他们个美丽的幻想。
电影就是电影,一个造梦的工厂。
对于绝大多数类似黄宗泽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现实是非常残酷,跟港女相对物质拍拖压力会非常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结婚选择了大陆妹。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但是许久不听港音又格外亲切。
本是为了陈等等看的,结果戏中苦情戏多于喜感部分,看他皱眉头和痛哭实在不认心呐,怀念那口大白牙。
唔,跑题了。
这部电影在剧情上来说是不太成功的,前半部分还算有些以前港片的影子,自我调侃和种种遭遇,尚有吸引人看下去的点,只是越到后面越莫名其妙。
所谓原谅,突然因男主父亲的住院而展开,你原谅我我原谅你,世界和谐宇宙和平,不仅突兀而且老土,象是为了happy ending而设置。
整部戏看起来,唯一值得讨论的反而是爱情部分。
最后一次在茶餐厅见面的时候,正对以娜说:“我竟然会怀疑一个愿意在平安夜陪我吃茶餐厅的女孩,嫌我穷。
”两个人在这段感情里不对等的付出,最终只能分手收场,这个领悟来得太迟,迟在他一次次说出伤人的话而不自知,迟在他已遇到新的人而她也将飞向遥远的国度。
——“我三十岁了,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未来,有没有给我一个承诺。
”都说看一个人是不是真心喜欢你,就看他是否把你放进他的未来里。
最开始不想天长地久只想曾经拥有的热恋期过后,总会有冷下来思考将来怎么走下去的时候。
阿正一直浑浑噩噩,不管在工作还是在感情上,都是得过且过的状态。
而发奋的时候竟是女友愤而离去的时候,太迟。
一个结婚的承诺,好似很重,但是若你真心待她,又哪会因此而抛诸脑后?
你以为她可以等你发达,却不知她等不起时间的蹉跎和人心的冷淡。
——“如果你能早点明白,我们现在也不会这样。
”大概是我最伤感的部分。
一个女孩从青葱年华伴你走过数载春夏秋冬,她等你懂事,等你给她一个家,等到却是一个领悟,而在此之后,要看着他走向新的人。
九把刀说“青春最残忍的部分在于,同年龄的女孩永远比同年龄的男孩要成熟。
”离开她,他懂得感情是双向付出,懂得关心要说出口,但是教会他的人却不在。
其实如果结局改一改,两人重归于好会怎么样?
但又显得太蠢。
经过分手后这段时间,双方才看清楚原来我们回不去。
不是不爱了,是感觉已经不同了,继续在一起已经不可能了,更何况,男方竟遇到了新的爱人。
如果……如果……从头来过。
但再无如果。
在一段失败的感情里,只要真心付出过,都或多或少会收获一些。
令一个男仔变成男人的女人是值得珍惜的,虽然那时谈珍惜已晚。
都不能穷吧为了出头做家里不喜欢的事,也是被逼无奈可是那样一个人真不配有以娜那么好的女朋友,在没弄清楚事实时就武断的下结论,还那样出口伤人,以为他会追以娜,结果,好嘛,那当时为什么要把以娜约出来,莫名其妙,也幸好以娜没和他一起,反正不喜欢,还有弟弟,那么要结婚,结果被岳母一顿,不敢在岳母那说,把火发在女朋友身上
其实是一个关于失意男人的有些理想化的成长故事。
在这个所有人都在拼命赚钱的时代,穷,似乎意味着生活中一切东西的失败。
女朋友注定要上别人的豪车挎着其他男人买的名牌包,家人注定要失望透顶骂你没有出息,上司注定会对你冷眼以待四处刁难……“穷”就像一种致命的传染病,每个人都唯恐被沾染上身,从此被命运抛弃,独自死去。
但,在一个男人跌入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有一个人,愿为你鞍前马后的奔波帮忙,愿为你省钱只吃茶餐厅的便宜快餐,愿为你丢去女人一切的浮华和欲望。
这样的八年,却终是因为男方的自卑和懦弱而终结于此。
经历了许许多多大起大落后,回首过去,他对她说:我想要的也许从来就不是钱,而是一种安全感。
然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那句,对不起。
人是多么孤独的生物,究其一生都是在别人的身上寻找归宿与安稳。
但是,这份安全感从来就不是别人能给的。
安全感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信任,是自己看得清来时的路与将去的方向。
安全感是自己守护自己,乃至守护身边人的一种能力。
男人不可以穷,是因为没有安全感的去爱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长久。
张以娜用她的八年,教会了薛可正那名叫爱的使用方法。
PS:一些题外话。
有些一辈子的误会只是十几年后单纯的相见就完美解决相拥而泣,不禁令我感叹,这样的故事也只能是故事。
PPS:黄宗泽的角色对着陈伟霆的角色大喊一句:等等。
影院里的人都笑了场…
其实还不错吧!一个男人成长的故事。对智叔的演技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错啊,除了剧情后面进展略快微狗血,总体来讲蛮好看。
就是一般香港电影
老套得让人惊讶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香港。
我看的和豆瓣简介不一样啊。。。龚慈恩的妈妈很棒,拍桌子比较反TVB,深圳Jacky哥真是全片最佳表演。后面误会解误会循循善诱又tvb了
后半没前半后,对结局好失望,为邓丽欣惋惜。一个女把一个男从男孩子变成一个男人,用自己的青春教会了男孩变成熟,变优秀,最后却送到别的女人手中。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要改编自高登,所以要忠于原帖故事吧。
主角的内心独白串起全片,情节还算接地气,但问题是拍成了流水账,狗血煽情段落也太多,质感太电视剧。
男主的发言真的很爹
小男人周记的基调,融合“一篮子”港陆话题,娱乐一下就好
很久开始就期待这部戏
据说是根据畅销小说改编 所以是故事会对吗?你以为是爱情片 其实是亲情杀 (感觉一个场子里除了我都是冲着大师兄来的,比起出场不到十分钟的大师兄,智叔脑残粉表示很满足)
灰机上看的 后面20分钟睡过去了 据说狗血部分都集中在最后?尚算流畅 但不看也罢
《男人唔可以穷》,太难看了,要不是有陈伟霆就直接删了。黄宗泽演一个直男癌,骂港女拜金、做金融的钱赚来的脏、放弃牺牲多年的女友娶了单身妈妈……这编剧三观不正到极点了,中学生都比他成熟。这电影给五星,两星给演技和外貌无懈可击的陈伟霆,两星给老戏骨廖启智,一星给永远楚楚可怜的邓丽欣。
还可以,跟想的不太一样。并不是很搞笑,反而有很多煽情温情的地方。剧情比较散,演员还凑合。
只能说故事中的主人公薛可正最后的成功,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幸运,而这却是大部分人都等不到的机会。
无聊
也还行吧
陈伟霆帅帅帅!
給上線不到十分鐘的大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