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片没有特别的爱好,在对国产片烂片感到无奈的当下,感觉这个片子还是可以作为闲暇时消磨时光的小娱乐。
骗局并没有标题那么宏大,当然整部片子中破绽也不少、假若要求不高还是可以过去的但是黑帮老大林啸天一直的那种硬邦邦的狠劲跟绝刚开始感觉非常残忍可是看着看着竟然忍不住喜欢起来天怎么可以那么man至于其他角色,饺子很漂亮陈少卿很装,任贤齐一般当他跟饺子坐在那个高坡边缘还有当饺子要挂掉时抱住她的那个场面,竟然感觉很真实。
为了看一下别人对这部片子的评价以及留下自己对林啸天那种酷劲病态的喜欢忍不住将时间熬到夜晚11点该去洗衣服了。
雙城計中計,這個片名咋一看和碟中諜似的加了雙城頗有氣勢,這樣的名字對於國產片絕不是好事,因為國產片在廣大影迷眼裡已經建立了一種靠虛假的聲勢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宣傳模式了,這個名字反而掩蓋了它務實的本色。
這裡要說的是,在不以好萊塢眼光作偏執苛求的中國影迷那裡比大多數國產片要好。
尤其是對於一部包含了爛片大百科全書的任賢齊和銀幕新人的老騰格爾還有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判案子”這樣的整個成本和班子都不給人很高期望的電影,已經做到了足夠的誠意和效果了。
模仿在落後者之中從來不是壞事,儘管風格前後發生了不一致,儘管劇情後半段出現了些許漏洞,但是影片仍然能夠執行一條穩定的敘事邏輯。
有時候,何必探索何必花哨,好好說故事就已經足夠了。
另外,覺得騰格爾在裏面還真不算太玩票。
仇报了,钱搞到了,孤儿院的孩子日子好了,更重要的是,日本人被干掉了,连亲日的军阀也报销了,看到结尾我真想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必须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任何一部涉及那个年代的电影中,都是不容置疑的、不可否定的,所以,有了这个元素,你就真不能说《双城计中计》不好,你说不好,你什么意思,是不是有汉奸倾向,是不是想千夫所指,尝尝中国人语言的厉害。
因此,首先,我高度拥护这个电影的主旋律,再一次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确实,我们打倒了,但是付出了八年和3500万人的代价,而且,我们可以让数据说话:日本“七七事变”时在华北只有一个旅团,即中国驻屯旅团,兵力只有5700余人;在华中的上海驻有海军陆战队4000余人,合计“七七事变”时日军在华北、华南总兵力只有一万人左右,以后逐步增加,到1938年初日军在中国用于对国军作战的总兵力也一共只有15个师团6个旅团50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日军仅仅50万人,就可以长驱直入,仅几个月时间,接连占领我国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的大片领土,连中国的首都南京也被日军占领。
到八年抗战结束,日军针对中国作战的总人数也只有36个师团、41个独立旅团,总兵力108万人,坦克只有383辆,飞机堪用者只有291架。
反观我们,中国抗战前有正规军就有182个师,总兵力超过200万人。
不要说什么军阀混战、武器匮乏、兵力涣散。
中国抗日,从1931年“九一八”到1937年,有6年时间准备,抗战前中国利用德国援助,除地方部队外,共完成了15个调整师和24个整理师的整编,30万官兵接受了德式装备,1935年8月,连德国顾问法肯豪森也对国民政府军队的装备表示赞赏,说:“窃以华方所有权新式兵器,从未有今日之充足”。
但结果就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却才杀伤日军53万人,杀死日军的数目更是在20万以下。
说了半天,我想表达的是:就算我们认为日本人不怎么牛逼,但绝不是电影里演的那么傻逼,而我们如果总是用这种态度,那就二逼了。
轻易的就把若干箱黄金给了两个穿着军阀服装的中国人,这货还是个日本高级军官,请注意,那是几箱黄金不是黄瓜,就算是黄瓜,俩人搬好几箱也挺费劲,这种智商的人能当侵略者这种高难度高风险的职业么;另外就是在火拼时,轻轻松松的就两败俱亡了,50万人打了中国8年,这种消耗可真玩不起啊。
有人要说我得瑟了,不就是一娱乐片么,较神马真!
的确,《双城计中计》是个娱乐片,但事关抗日题材的,我们也鲜见真正的反思片吧,要么就是这样说日本军人很傻,要么就是像《金陵十三钗》说日本军人把我们搞得很惨,这两种态度完全就是一个悖论——很傻的人把我们搞得很惨,那我们成什么了?
《双城计中计》是一个讲骗局的故事,穿插进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元素也不为过,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有些东西不能编,瞎编就成了真骗,而且是最有害的自欺。
1.麻将式的思维 2.欧亨利式的结局3.教父式的野性与洒脱4.王阳明军事理论的合理运用5.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脏!
有以上经历的绝对铁!
如果换了美国电影,最后得手的骗子们一定是过上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一般的美好炫富生活,沙滩、美女、跑车、洋房什么的。
而在这里,他们还要用这拿命搏来的黄金去献爱心,中国的骗子真苦逼啊!
当然,和谐社会,不能拿骗子来做励志。
正文结束,下面是点闲话。。。
《双城计中计》是内地电影中比较少见的类型,即骗术电影,而且是从头骗到尾,于是故事的年代背景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放到了前朝乱世,即1924年的军阀混战时期。
既然是骗术,自然要讲究智商,讲究指东打西,讲究出人意料,这些东西在《双城计中计》中都有体现,片方也十分自信地将那个任谁都猜不到的结局作为宣传重点。
其实这没什么,让人猜不到结局是计谋电影最基本的底线,不过想考验一下自己设局编故事能力的观众不妨去看看那些包袱抖得是否真的出乎自己的意料。
好在这电影的剧情也并不匪夷所思,情节和人物都比较集中,解套过程也不算繁复,介乎在烧脑和无脑之间,总体来说是一部在剧作层面合格的商业电影,至少我没发现什么说不过去的情节bug。
而且我喜欢这种从城市到荒漠、背景有色调反差的结构,其实影片在这方面做得再极致一点就好了,也许是投资有限,在视听上做得总是显得有点局气。
其实这也不是那种摆智商讲推理的骗术片,总还是有点玩闹的气质,但我觉得影片在这方面的把握有点找不到感觉,应该是头一次接触这种类型,这一点体现在导演对演员表演的把握上。
腾格尔是真的不适合演电影,表情身段都很游离,而且念台词都带着音阶和气声,我觉得他随时都会唱起歌来。
九孔则是完全脸谱化的表演方式,刘承俊是一味地耍酷,但都是很使劲地往过里演的。
所以看完《双城计中计》,不由得让人由衷地感叹任贤齐真是个演员啊!
三位女演员中,表演最落力状态最正确的还是翁虹。
这种演员搭配和表演风格总让我有点看电视综艺节目的感觉,欢乐时有,哭笑不得时也有。
编剧算用心了,比起一些同期的垃圾电影从结构讲好很多,但是我不明白电影宣传怎么做的,在影院我光看海报,还以为是一搞笑类型,下线后再看发现完全不一样,宣传有问题呀
2.23和Fion一起看了这部戏在宝安的首映...简单写一下观感吧首先是Fion领导从大局上,宏观上提出的指导意见:剧情安排、节奏控制的不好,开头的场面很大,也比较精彩,但稍显冗长,等了好久才等到大帅登场。
看完开头会对结尾有所期待,但是后半部分却显得有些潦草,也比较平庸。
整部电影的重头戏本应该是这群大盗怎么骗到那些金子,但是给人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开头两人斗法的那段!
整部戏看下来,剧情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有亮点有笑点,但并没有让观影者有高潮迭起的感觉!
以下是我的小小疑惑,求解释!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呢:1.这是一个运转良好的黑帮,这个黑帮的老大不用过问帮里面的事,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无忧无虑,于是他常常来到河边,叫上一碗云吞面,静静的思考:“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他是一位慈悲的老大,当有人在他的赌场出千时,他总是以德报怨,带他到河边一起吃云吞面,一起思考人生!
然后再......干掉他!
你妹啊!
是因为古时候上刑场的人都要“吃饱了才上路么”?
你能不能直接杀了他?
你知不知道因为你不想直接杀他,浪费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钱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心机啊!
(周星驰[喜剧之王])总而言之,就是这个老大闲的蛋疼!
2.在一个黑帮老大都可以随便杀人的年代,荷枪实弹的日本人居然脾气这么好,面对社会地位极低的送家具的中国人的反复纠缠,竟然一点都不生气!
旁边两个日本兵,看见长官被人调戏,也无动于衷,你们一个叫高桌子,一个叫低板凳,都是木头么?
要你站在门口守卫是干嘛呀?
你以为你是扮石狮子呀?
真是要给好评哟,亲!
3.当鬼脸扮的大帅出现在那个负责运送的日本长官面前时,那个日本人是去神游了么?
脑子是不转的么?
真的是签个名就可以收货啦?
哪个大帅登场的时候只带两个兵的呀?
光杆司令么?
一开始出场的时候精的要命,连沙发都给砍了!
到后面怎么就突然弱智了呢?
4.最后真大帅知道上当了,冲过来拦火车,当得知笨蛋日本人把黄金给鬼脸后就开始发飙,要干掉日本兵。
拜托!
人家人家也有枪,好不好?
正常的人都不会在自己也可能会被干掉的情况下开枪啦,何况你是大帅?
一般这种拼命的活只有一无所有、迫于无奈的人才干的出来呀!
(你要是实在想干他,你不是有炮么?
)你们俩不会是约好了要一起殉情吧?
好一出凄美绝伦的悲情跨国纯爱戏...看这种戏,别纠结,也就图一乐!
终于又找到部有智商的国产片了 记得上次觉得好片还是 让子弹飞。
不论大骗小骗至少编剧用脑子写了 最近出的都是什么电影啊 你看 河东狮吼2 八星报喜 感觉是用脚趾头写的美中不足就是 任贤齐 腾格尔 孤儿院院长关系不用这么狗血吧 另外院长技术也太衰了吧 院长的死 交待黑帮老大是个坏人就够了评论有点晚了 以前没看到 估计是 去电影院 看到是国产的就放弃了
《双城计中计》:江湖圈里真欢乐文/灰堆南你可以说,电影只是娱乐。
但如今属于电影的娱乐,多以流于愚乐。
可能很多的电影制造者认为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等一个好剧本出现,或者他们也没能力去创作一个好故事。
他们只记得,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幸运的是,对于青年导演潘安子来说,这次他的确遇着了一个好剧本。
也让我们有幸见识了这部真正欢乐的《双城计中计》。
看过电影的观众应该记得影片中那个上蹿下跳的可爱的肥唐探长。
他是影片的编剧郭爽。
在电影里,虽然他的戏份不多,但喜感十足。
作为编剧,他把那个虚构中的军阀混战骗子横行的江湖写的如他的身体一样丰满。
整部影片的故事曲折离奇又能够完美的自圆其说。
这让影片在如今不讲究细节又缺乏想象力的电影大环境下卓绝群伦脱颖而出。
我一直相信,如果一个好导演遇上了一个好剧本,其结果就是一部好电影。
导演潘安子坦言自己在影片的风格上有模仿姜文的《让子弹飞》,但这的确是一次成功的模仿。
我们能在电影中看到“子弹横飞”的凌厉和精彩,看到喜感鲜活的方言对白,也看到剧情结实凝练和整体风格上如“子弹”一般的豪情激荡,乾坤朗朗。
风格之外,真正吸引人的是电影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军阀混战的民国年间。
江湖巨骗八面鬼脸和不动石佛还有孤儿院杜院长三人是好朋友。
杜院长为了给孤儿院的孩子筹钱,跑去当时上海滩黑社会林老大开的赌场赌钱,结果由于出老千被林啸东发现后打死。
作为好朋友八面鬼脸和不动石佛联合小混混陈少卿三人一块设计替杜院长报仇。
这些剧情作为故事的大背景存在,并不是在电影一开始就交待出来,而是在结尾处做一个大翻盘,给观众在欢乐之余留下回味的空间。
电影温情而又拨云见日的结尾是剧本完善的体现,而在我们对石佛与鬼脸的关系完全知晓之前的故事才是带给观众真正欢乐的部分。
在前面的故事里,石佛和鬼脸是一对宿敌。
他们俩之间的剧情冲突轻松诙谐,这让电影到达了很好喜剧效果。
同时,石佛想出将洛水镇改造成风口镇的调虎离山的计策,也绝对有卧龙先生的遗风。
虽然,影片在对洛水镇改造的那部分情节处理上显得有些无厘头,但演员们出色的表演完全掩盖了剧情细节上的小瑕疵。
说到表演。
据说,电影多次修改剧本,只为给腾格尔量身打造不动石佛的角色。
可见导演看演员的确很准。
从最终看到的表现效果上看,石佛的话虽不多,但与之性格气场很是贴近,笑果很好,而且让人看到了腾老在喜剧方面的天赋。
其他演员在各自的角色塑造上也表现不俗。
总的说来,影片在剧本、导演和演员表现上的集体出彩才是《双城计中计》能够演绎真正欢乐的原因所在。
今天看完了高兴,很是失望。
接着看完了这部片子,觉得还是很不错。
影片开头的背景是福利院院长为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到黑帮老大的赌场中放手一搏,最后被大卸八块的情景。
接着,视角一转,便是大千陈家卿向黑帮老大介绍财路,黑帮老大为拿到黄金而拉拢千面人鬼和不动石佛两个江湖上响当当人物的故事情节。
这毫无关系前后结转的两部分为故事结局埋下了伏笔。
个人认为,故事从开端到结尾都是由一条影藏的主线所联系,这条主线就是两兄弟为福利院院长复仇而设计下的一个骗局。
这条主线影藏在细节末枝中,他们巧妙地将日本人送给军阀的十二箱黄金作为诱饵将黑帮老大引入其中,最后又移花接木暗度陈仓地借用地方军阀手将黑帮老大干掉。
故事的情节设计得很巧妙,计中计也引人入胜。
但是,有些情节还是经不起推敲。
比如说,福利院院长为孤儿涉身赌场毙命的情节,先不说这种获取福利院资金的方式,就是他本身的骗术也值得怀疑,他的兄弟们,骗术如此高超,那他的技巧也应该很不错才是。
可是,在片中,他却用了如此低劣的抽老千手段。
第二个,就是日本间谍一事,从头至尾,片中都没有涉及到日本间谍的有关画面,好似日本人本就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偷天换日的计划,可是,到最后,冒出一个在黑帮老大夜总会歌女—日本女间谍为发出信息而毙命的片段。
这些都很难理解。
有人寫《黄金大劫案》短評:「和同樣是講劫黄金案的《雙城計中計》比起來 寧浩這片子真是被爆得連渣都不剩了。」爆你妹啊爆!既然我沒有辦法阻止《黃金大劫案》掉到和《雙城計中計》一樣的分數 但我至少可以在《雙城計中計》上跺兩腳。
斗骗的那段真心觉得不错
结构上相当用心,环形套着环形就犹如北京奥运五环。细节仍有不足,节奏不够紧凑,议题不够尖锐,但是仍把自身的特色发挥了出来。
我只记住了一张跟angelababy极其相似的脸- -0
故事挺好的,不知道导演在干什么,配配配角都演的很好,找任贤齐一口台湾香港混合腔跟熊奶瑾一整容脸是咋回事,怕导演不能毁电影再拉来俩?
丝毫没有任何意义。
一个不错的剧本,可惜没有好的导演、音效、配乐、剪辑和后期宣传 。。。。
腾格尔最高,那两个年轻的,演得居然比任贤齐还糟糕。一条尚未修好的铁路,一种横空出世的中国电影类型:山寨片
中国版的《11罗汉》不得不说,编剧在主线上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细节线上明显是个nc!本来就只有那么几只骗子,最后的最后我们发现即使不是骗子也完全做的来,一个个打酱油打的那么天经地义啊!出了鬼脸,其他的人就是观光旅游嘛!
故事不错,把一众侠盗电影学了个遍,以《意大利任务》《十一罗汉》戏仿最重,但导演手法过于生硬,节奏感太奇怪,没能将戏剧氛围营造出来,演员表演也基本失败,可编剧抖包袱的能力倒是有三分火候,略有惊喜,强于大部分国产类型片。
哈哈 挺好玩
贤齐,老夫跟你拼了。
中国近代版的《都市侠盗》
摇着山寨大旗的中国西部片,骗术不算高超,演技也没几个好的,甚至结尾也很烂,可如果你当纯喜剧看而且别跟《hustle》《骗中骗》这样的片儿作比较的话,还不算太难看。
算是近期国片的良作了,演员不大给力
腾格尔表现的还可以么,结局稍微粗了点
故事情节还是可以的,虽然老早就猜到结局,不属于智力型的电影,不过还行。
西汉大巴上看的,剧情太弱,严重的抄袭,几个明星不会演戏。作为打发时间的国产烂片看看还成。
不知道哪里好看 浪费时间
什么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