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期

我的青春期,我的春梦,我的青春,我的青春梦,My Original Dream

主演:包贝尔,孙怡,冯四,杜焕荣,兰江,史越,胡河川,周彪,吉祥,王鹏,钟星星,董昕傧,柳敏,葛夏,闫晋,白卜旦,李子彦,赵建亮,常涛,王法,李斌,依妮,郝杰,王潇宜,二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晋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我的青春期》剧照

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1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2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3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4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5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6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13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14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15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16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17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18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19我的青春期 剧照 NO.20

《我的青春期》剧情介绍

我的青春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赵闪闪(包贝尔 饰)是一位单纯善良的少年,默默喜欢着美丽女孩李春霞(孙怡 饰),两人考入了同一所高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涩的感情渐渐生根发芽,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然而,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压力让赵闪闪和李春霞不得不暂时分开,他们许下承诺,共同努力考入同一所大学,再续前缘。 然而,赵闪闪落榜了,深受打击的他陷入了郁郁寡欢之中。经历了种种波折,赵闪闪总算进入了理想的大学,然而,随之展现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让赵闪闪眼花缭乱,李春霞那美好的身影渐渐在他的脑海里模糊起来。当赵闪闪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感情之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青空夏季篇后篇:天地推拿罗非是条鱼永远的守望非常旅途孔雀镇说客湖中女人吹向越南的风零之使魔FINAL感染卖猪小雁与吴爱丽大黄蜂闪亮女孩战斗人4女人行公主请回家致命午休爱过之后来临的复仇者联盟手到擒来龙泉路237号青春轶事暗夜来电基督之名颤栗汪洋2不良少妇斯嘉丽小姐和公爵第一季影子告白逆转奇兵第三季

《我的青春期》长篇影评

 1 ) 青春是远方的苟且和大保健

11月13日,跟随郝杰及他的主创团队第二次观看了新片《我的青春期》。

之所以说第二次观看,是因为我有幸在一个月之前看到了未被删减的导演版。

作为一名年纪已经足够老到可以怀念青春的过来人,我可以很客观的说,相比导演版而言,今天看到的被阉割之后的院线版更简单、更直接、更适合大众观看。

农村人都知道,牛马猪羊被骟过之后更温顺、更专心,也更有力量,动物如此,更何况人呢?

青春是什么?

是二手玫瑰的坐北朝南听阳光普照,还是郭德纲一准儿能活到死的好体格?

创业者的青春是花出去的钱,大学生的青春是爱上管他对不对的人,40岁大叔的青春是一抓一大把的人生经历,16岁少年的青春可能只是勃起的生殖器。

衣食无忧者的青春就是耽误,胖子的青春就是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小混混的青春是成为像大哥一样的人,白羊座女孩的青春只是优雅又美丽。

那么,郝杰的青春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郝杰是一个有远大梦想的人,也是一个愿意为了实现梦想而倾其所有的人。

他在第一部作品《光棍儿》里大胆的纵身到农村生活,以中国农村老光棍儿的性苦闷为背景,原汁原味的把常人不敢于揭露和触及的敏感话题作为影片主线表达了出来。

他在第二部电影《美姐》中则更加大胆的为我们呈现了那个年代的农村情欲生活,用“本能和性”来表现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来反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弱者的努力和挣扎。

也是在这部电影中,郝杰彻底的透露出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影子。

《我的青春期》是郝杰的第三部电影,我有理由相信他正在用一部反映自己的影片走向更远的地方,这是一种执念,更是一种无可救药。

所以这部电影有一个更加适合她的名字——《我的春梦》作为最早观看过郝杰电影《光棍儿》的资深观众之一,尽管我大概知道郝杰想要拍什么,但当我听到《我的青春期》这个商业到不能更商业的片名时,还是不由的开始担心起来,毕竟这个片名实在没办法与“郝杰”的“原味生猛”划上等号,随着开场不到三分钟少年赵闪闪双腿用力夹紧、缓慢而又压迫感十足的爬上旗杆的镜头一出现,我的顾虑就被即刻消除了——郝杰还是郝杰,这就是他的电影。

电影的前半部分删节比较多,但删除那些内容的第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成功避开广电总局的G点,第二大好处是可以让观众们从过多的直白或隐喻中解放出来,简化头绪,专心追着故事向前走。

影片放映时身边的观众不时发出议论,因为某些表达、特别是电影的后半段让他们无法理解。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若真是冲着“青春期”这三个字去看这部片子,那你一定会有一点小失落,但如果你是冲着“春梦”去看的这部片子,那你一定能理解其中的许多意境。

看上去光滑坚挺笔直的旗杆、外可哗哗哗内可啪啪啪的水塔、朦胧红纱后大红被面下一言不发的李春霞、赵闪闪一头扎进去的春梦中李春霞同款棉被、浑身湿透的赵闪闪穿过水幕看着李春霞的第一视角、挂满红布帘的农村戏台上永远长不大的四大金刚、伴随着滴答滴答闹钟声音的拍摄现场、片尾坐着雪橇渐行渐远时响起的蒙古族呼麦。

全片的唯一一场吻戏是在铁路桥下,火车呼啸而过,赵闪闪和李春霞的吻紧张而又局促;全片的唯一一场床戏是在成年后的赵闪闪家,二人毫无恩爱感的且做且聊天。

原本是两段传统青春片最能制造噱头的片段,却被郝杰完全解构,让人提不起肾上腺,散不出荷尔蒙。

我相信大多数观众看到那场只有动作没有娇嗔的床戏之后,除了难过就是难受,除了心酸就是心塞。

在故事表现手法上,全片的超现实表达也颇为引人瞩目。

以红色纱幕的出现为“暗号”的几场梦境令人印象深刻,赵闪闪作为导演被冰封水塔之内更是让意识代替语言而掷地有声。

片尾时李春霞与赵闪闪手拉手坐在“如父亲”一般的“大爷”的雪橇上渐行渐远,蒙古族呼麦声应景而起,我们很难分辨出郝杰所期待的山那边究竟是家乡的故土、死去的父亲还是陆川、娄烨和贾樟柯。

在蒙古族,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声音从喉底里发出来,一高一低,悠悠远远地往一个很深很深的隧道里面钻,而那个隧道恰巧是时间的记忆。

郝杰用各种手段在表达剧情的时候也在表达着一种被许多人当做朋友圈签名的话:不忘初心。

这是一部轻松者看起来轻松,沉重者看起来沉重的电影。

你若能从电影里读出青春期的火与欲,那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你若能从电影里读出青春期的叛与悔,那你一定是一个水瓶座。

这也是一部充满浓郁文艺气息的电影,没有矫情、毫不犹豫,不是那种慵懒清新的小文艺,而是一种梦想与现实相互影射的大写意,这种文艺大到恣意妄为,尽管郝杰在电影里向莫尼卡贝鲁奇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致敬,但我却突然因为这部电影想到了另外一部法国电影《梦想家》。

郝杰在影片里用尽力气去“素描”自己的青春,同样有初恋,有重逢,但却让人感觉到隐忍中夹带着疼痛。

作家余华有本书叫《活着》,讲的是不断死去的故事,而郝杰的“春梦”,则讲述的是疼痛到无法入眠。

所以我们完全不用纠结这部电影的故事是否完整或无懈可击,《我的青春期》传递出的人生思考和30岁的情怀才是价值所在。

谁的青春无删节?

只是我们不愿意总是回想曾经被现实捶打的遍体鳞伤。

我相信赵闪闪第一次在梦中钻进李春霞红色的棉被时并未想到性与爱,我也相信赵闪闪被老师从春梦中惊醒之后内裤一定湿了一大片,但郝杰在电影里不断的提醒我们春梦一定是春梦,青春期却不一定是青春。

想对郝杰导演说一句话:敢于把自己的春梦拍出来真的了不起。

想对所有正在年轻或曾经年轻的人说一句话: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和大保健。

PS:我认为全片最不合理的设置就是女主李春霞太美,让我不敢多看。

 2 ) 深陷回忆的危险,难免自恋的深渊

1.想的太多,剪得也太多这部片子其实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青春期,一部分是物是人非的感怀,另一部分是实现理想。

哪个部分都可以单独拍一部电影了。

其实不用看各种访谈也能看出来这是郝杰的自传,在拍了两部成功的作品后,也许他更想送自己一个礼物,总结总结这小半段人生,跟观众说点心里话。

问题就在于想说的太多,如果不把篇幅铺开,结构做大,该说的也就说不清了。

中间从落榜到成为导演的一大段内容,都被减掉了,原因应该不是尺度问题,而是出于节奏和结构的考虑。

零零散散拍太长了——剪!

结果剪得支离破碎。

深陷回忆,其实是有危险的,不是碎片化就是太罗嗦。

单独拍第一段多好,又傻又好玩的中学时代,增加四大金刚和红苹果的戏份,加点看黄书黄片的段落,把青春期那种懵懂和渴望拍出来,一方面理论探索,一方面结合实践,做一场正儿八经的春梦。

也可以加点大半夜翻墙打游戏机,跟班主任斗智斗勇类的内容,让小城青年们更彻底地缅怀下过去,高中毕业了,大家把书烧了狂欢,高考后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完了就完了。

可郝杰的野心不止于此,也毁在这儿了。

2自传没问题,要警惕自恋对于最后一段戏中戏重返开头的那段,其实挺无聊,属于“导演”私人的情怀,完全可以留给自己,把电影学院、谈投资、混娱乐圈这些内容都放在电影里,更是私人得有点自私。

一方面请来了包贝尔,又选择了光棍节上映,应该是有商业考虑的,在商业的另一面又夹带了过多的私人情感,这种杂糅令人实在难以接受。

文艺片导演一考虑商业,就很容易玩砸。

商业和文艺至少图一头,要做梦,至少做一个完整的春梦。

3李春霞的女性主义问题李春霞这个角色没什么新意,无非是过去的女神,多年过去结果只能是物是人非。

从影片的开头到结尾,她也几乎没有展示过自己的性格,无非就是被动接受,没有做出过什么选择,即使是最后想跟赵闪闪重归于好,也是出于现实的目的。

赵闪闪对她的欣赏其实也是物化的。

美啊,美就够了。

到最后跟陈浩南其实还挺真实,在小城镇,最美的班花校花,第一个男朋友大都是小混混,哈哈。

但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李春霞不能有幸福生活呢,非要赵闪闪跑来解救和教育,这一点又是虚伪之处了。

为了避免引人诟病,干脆让他俩都平平凡凡就完了,同学会上相视一笑,过去就过去了。

我看到致谢里有李樯的名字,关于再次遇到初恋的情节,《孔雀》写的已经很好了,吃包子的昔日男神,形象准确得不能再准确了。

干嘛非要整衣锦还乡拍电影这出,好像有青春的人最后都成功了,只剩下灰头土脸的我们,只记得高中的屌丝形象,大学的混日子,好像我们只能叫年轻的时候,不能叫青春。

 3 ) 大家的青春期

不知道从何说起,看完电影心情很复杂,情不自禁的鼓掌了。

这几年青春片泛滥,却始终没有拍到我想要的感觉,首先感谢郝杰导演,带我回忆了一遍青春,让我把那些残存的记忆碎片又重新拼凑起来,我知道那只是回不去的曾经,却总是无意间把她想起。

“我要把我的初恋拍成电影”,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幻想,我曾想用小说把我的青春记录,结果只写了开头,没有高潮也没有结尾,后来接触影视,曾把其中的片段改编成了剧本,却又是搁浅。

我害怕把它真正的完成,因为现实其实很平淡,我喜欢的可能只是想要写想要拍的那种一时冲动。

我们常常抱怨,我们的初恋都被老师和家长破坏了,就在前年过年碰到以前的班主任,他问“有对象了吗?

”,我笑着说“要不是你早就有了”他也笑笑回答我“我真能管得了你们啊”我只能笑,无从回答……或许我们真正抵不过的是流年,当剧中的女主角怀孕和男主角走在以前上学的路上,我差点落泪,我不敢想象如果你两年以后嫁人,挺着肚子走在街上我会是一种什么心情……人们都说初恋其实只是一种感觉,多年以后我们可能都会忘了我们初恋的对象是谁,但始终忘不了最最懵懂、最真实的那种源自荷尔蒙刺激下的一种无意识。

经常在网上看到关于参加初恋婚礼的段子,荧幕上也不断出现这样的桥段,我想我不会像柯景腾一样为了多年以后再次吻你去吻你的老公,也不会像夏洛一样在你的婚礼上喝醉了去麻醉自己,我只想找个静静的地方,喝上几杯小酒,坐在草坪上,拿出笔记本,然后看看朋友圈里你的结婚照片,留着眼泪把当初想写的小说写完,把幻想的电影画面写成剧本……也或许到那一刻我也真正理解了宝玉为姐妹们出嫁而哭泣的那种心酸和无奈吧!

当然,除了爱情,我也看到了导演追梦路上的影子。

曾经我也幻想过去用影像来释放自己,但发现真的不适合,不过对此仍有情节,仍然不敢忘记关注那些依旧在为了表达自我苦苦坚持的独立导演们,仍然去观看每一部你们的作品,感谢你们的存在,让我在纷繁复杂的娱乐电影中可以找到一种归属。

一部《小武》让我知道了还有这样一种电影类型,一部《山河故人》让我看到中国依然有值得看的电影。

当第六代逐渐老去,我害怕独立电影随他们老去,可是当我知道拍《光棍儿》和《美姐》的你是80后的时候,我知道我是幸运的。

当所有人在拍所谓的ip的时候,仍然有一部分人能关注小众,当年的独立电影可能是对体制内的对抗,让我们知道世界上除了英雄还有小人物,今天都在为了所谓的大众去拍电影的时代,我们需要另外一种独立电影去弥补一下市场的空白。

趁着热乎劲儿写,没想好结尾就已经词穷了。

不如再当一次自来水军,希望大家去看看这部郝杰导演的《我的青春期》,一种真正关于8090后记忆的初恋和青春,没有堕胎,没有车祸,没有矫情,有的只是一种土腥荷尔蒙的味道!

 4 ) 精光闪闪的旗杆,漫天春霞的遗梦

这部电影原名叫《我的春梦》,大概是考虑到商业市场受众的缘故或者原名根本不让过审,因此改成了《我的青春期》。

这样一来,似乎就让电影与同期市场上那些洒狗血的青春电影划等号了。

其实则不然,看过导演郝杰的片子之后都应该了解,其前两部作品《光棍儿》和《美姐》都是那种剑走偏锋的手笔,善于挖掘不加修饰的原生态,其实这部《我的青春期》与《美姐》,只不过顺势搭上了青春片的热潮,骨子里面依旧是郝杰导演的固有风格,独立精神并兼顾着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而且电影里的青春,土里土气的闷骚中弥漫着性激素的味道,《我的青春期》非比寻常,依小弟拙见,电影并不是所有人的青春期,但所展现的内容却是最真实的青春物语。

个性的故事VS共性的情感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河北张家口的一个小镇,那片区域小弟真的去过,在张家口坝上那一片,大概是06年左右学校实习,在万全、康保、沽源等县城,因为与山西接壤,那里的方言有点像山西话,浓郁的塞北高原风情,跟电影里所呈现的很像。

这里也是导演郝杰的故乡,据说本片是根据导演自己的经历改编,然而这一切都是然并卵,就像王小帅的《我11》一样,是不是自己的经历别人根本不会关心,关心的是这个故事是否具有看点,是否有足够的动力令观众买票入场。

依照这个层面出发,《我的青春期》这个土里土气的青春梦根本没有代表性,恐怕河北地区的观众之外不会让其他观众产生如同很多青春片那样“从中寻找集体回忆,寻找自己的影子”的共鸣。

但是具体问题还要具体非常,故事不是大众化的故事,但情感却有着足够空间去在个特殊环境载体下去展开一个具有共鸣性质的刻画,因为在那个年龄段,我们经历的故事不尽相同,但在荷尔蒙的刺激下,那个年龄段的情感却是极为相似的。

如今的商业青春片似乎钻入了一个死胡同,所谓的“青春”无非就像女人生孩子那样,必将经历产前阵痛,所谓的失恋、堕胎外加车祸和绝症,其实大多数的人的青春并非那样轰轰烈烈,过于戏剧化的表现符合市场需要,却无法获得足够的共鸣,只是依靠那些狗血的处理来博得眼球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很投机主义。

真正的青春,恐怕是一千个读者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样子,并不是北上广、长得漂亮的才有青春,青春属于任何过来人的集体回忆,没有哪位导演声称我的电影就是讲述大多数人的青春。

《我的青春期》并没有打算还原青春,而是用一个并不是大众化的故事,去还原那种共性的情感经历。

魔幻现实穿插着三段青春电影在故事设定上明显具有三段式,但每段统一格调乃是郝杰的魔幻现实主义。

春梦的乌托邦第一段就是赵闪闪小时候的样子,也是“春梦”的发源地,这段内容有点像《美姐》,尤其是开场从梦中醒来的段落与《美姐》小男孩在窑洞中醒来几乎一模一样,导演特地选用了一个少年演员与一个90后青年演员孙怡(94年的演员)来诠释一段同龄人的故事。

电影前20分钟是我最喜欢的,看上去像是一个小男孩对成年女孩的性幻想,大红棉被、不断攀爬的旗杆、还有小男孩的春梦这些非常具有性暗示的符号在电影中运用非常大胆。

同时特殊环境下,女神第一次出场是坐着驴车,那大通铺的设定等等颇具葫芦屯气质,被小混混抢钱,小四大天王上课调戏老师、原生态的表演和极富喜感的情节,尤其是那四位演员,选择太贴切了,一看就是农村中土里土气却很具有特点的孩子。

主角被欺负后小伙伴撑腰,女神与自己的第一次接触,春梦无限,这部分内容乃是典型的理想主义。

做梦与梦醒的交织随后包贝尔入替饰演高中的赵闪闪,这一段内容其实很跟多青春片类似,与女神的第一次接触,乃至最后失恋,高三备考等等元素一应俱全。

别看电影发生的场所是在小山村,但这段经历却具有共性的,且并无喧宾夺主的戏剧化处理,简单的一个眼神,几句羞涩的对话,被小混混欺负之后的表现等等,很具有代表性。

但你认为这段内容就这么简单的随波逐流吗?

当然不是,在这段内容中个人最喜欢的一个部分,也是最大的亮点就是后部,电影也如很多青春片那样选取了老歌烘托气氛,这里用的是郑智化的《水手》,赵闪闪与女神约定金榜题名时,在大气极富渲染力的背景音乐下,赵闪闪奋发图强,随着音乐的鼓点,然后发现自己TMD的落榜了。

这个戏剧化的处理非常赞,整体氛围与音乐的烘托之下,现实与理想的差别,然后回到家中嬉皮笑脸的一句“落榜了”,并无煽情,确实那样的具有生活化体验。

这是片中最具戏剧化的地方,却最具有说服力,现实并不是电影,根本没有所谓的阳春白雪和高头大马,这是现实主义写照,赵闪闪春梦告破。

现实与超现实融合最后一部分是主角在北京闯荡的故事,由于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是导演自身的经历所致,内容非常具有个性并无大众化体验,因此所占篇幅也最短。

不过这部分内容要讲述的不是导演求学,而是“功成名就”之后回到故乡,真正一个圆梦的机会,发现当年的梦想竟然是那样可笑。

小时候的梦想在多年之后的变化,李春霞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女神,所有的理想化事物都被狠狠的摔在地上,更具讽刺味道的是,回到北京之后,发现现实的梦想(当导演被骗)也被击毁,最后还是依靠父亲的赔偿金拍了一部电影。

电影的结尾,赵闪闪在片场指挥演员拍戏,所选的演员完全是本片第一部分出现的人物,一种时空交错的超现实处理手法,也是本片一大亮点。

少男的性冲动的特殊描绘《我的青春期》究竟想要体现什么?

是你的青春还是我的青春?

其实都不是,这一个少年的春梦。

从实现到破灭,再到成年后发现当年的梦想其实是那样的可笑,从一个只会被荷尔蒙刺激到奋发图强的少年,他依靠春梦和单纯性冲动考上了高中,然而这种冲动并在现实面前实则很羸弱,他落榜了也与女神分开了。

多年以后重新圆梦,却发现在现实的面前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觉。

平心而论,电影的主旨与市面上很多狗血青春片其实一样,都是对逝去事物的缅怀,但本片所选取的角度不同,一个相貌平平的小男孩的青春,《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般对在荷尔蒙方面的 ,故事所发生的场所也足够个性化,荤段子与方言下其实是对生活的无限接近,导演郝杰一贯原生态的镜头语言,和超现实的手法,让本片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青春电影,其实这个题材这个噱头很具有商业噱头,其实骨子里面很文艺,从导演的处理手法上就能看出来。

爬旗杆小赵闪闪一直在爬旗杆是个重要情节,当然可以做过多符号化的解读,但依照导演以往的风格,爬旗杆这个动作,实际上就是“用旗杆去撸”,是一个发育未完整的孩子在春梦之中,追求的那种单纯的刺激。

这个情节非常大胆,很隐喻的色情符号。

另外不得不说一下,该片的公映版应该也被责令删了一些过火的内容,比如父亲的死,还有小家伙春梦醒来,肯定会有梦遗镜头,只不过被删去了,只是小弟猜测而已小四大天王赵闪闪去找四大天王出头,发现这几位还是小孩的样子,这段处理是超现实,意在表明这几个当年为自己出头的家伙在陈浩南面前怂了,怂到连个头都没长,还是小毛孩的样子。

雪原电影的结尾,那茫茫的雪原,也是超现实手法,很多人看不懂,其实这里是对残酷现实的一种逃避,用拍电影这个噱头,所选演员都与当年一模一样,用时空交错的设定“回到过去”,白色的雪原代表着纯洁,孩子想要回家的愿望代表着家是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但家还在远方,年少的青春已经被现实鞭打的遍体鳞伤,多么希望回到梦中、当年的春梦,很冲动也很大胆,但比起现实,当年的春梦才是最纯洁的。

 5 ) 不要错过那个你等待很久了的人、人生不要留下这样的遗憾。

我认为、如果真的按照剧情的发展就算是李春霞被人强迫了、结婚了、又离婚了、又有了孩子了又如何、两个相爱的人、为什么怎么就不可以在一起凑合过日子、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就是凑合过日子也是相当幸福的、每天醒来面对的都是你的女神、和自己爱的人做爱不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发泄吗?

人要不忘初心、坚持理想、追求梦想、还要有良心、即便是想拍电影和初恋在一起这也没有什么影响吧、两码子事、一个是爱情、一个是事业、坚持了八年不结婚、心理一直想念着初恋、难道只是为了睡一下就完事了吗?

这也太对不起那个用身体来保护他的女神了吧、虽然我也爱我的初恋死去活来、但是人生必须要面对现实、我和另一个姑娘结婚了、并且我爱我的媳妇儿、如果在我为结婚前、我的初恋也能如此、即便是结婚也好离婚也罢、我一定会和她凑合过日子、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青春逝去、我们慢慢老去、再回首的时候身边那个牵绊着你的人如果是你爱的人、哪人生也是完美的、最起码也是完美的一部分。

 6 ) 满足与妥协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部电影。

青春是理性与情绪冲撞的关键时期。

创作源于生活,影片不是每个人的青春故事,但也有每个人青春的影子,会有很多人情绪上的共鸣。

从我的角度来看,电影为了情绪的契合,做了很多妥协,也因此有了更长更丰富的故事性。

不能说不对,有些观众可能不满足。

但这也是一种不妥协吧。

总体来说值得一看。

一贯在青春系的电影面前,都需要勇气,直面汹涌的情绪,极度感性的自己。

 7 ) 挺有意思的,结局。

额,虽然前面剧情很有意思,但后半部分看的很让人,怎么说呢,闷,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得慌,结尾是一种超现实的开放式结尾,有些看不懂,但又好像有些意思,于是乎我有仔细看了一遍。

结合网上一下其他观众的评论,我也就斗胆猜一下导演大大的心思。

电影前半部分是纯正的青春期的故事,有着很多可以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情节,除此之外,它又有着独特的地方特性,整个前半部分的风格轻松活泼,青春萌动,可以让人看着傻傻的笑起来的那种。

有着大部分青春电影的气息却又有着属于它自身的格调。

但电影的后半部分的风格突然就不一样了,男主似乎是在拼命的想找回什么。

据说这部电影是导演郝杰自编自导,是他自己的故事,那么我就大胆的觉得电影的后半部分也是导演在拼命的找回一下什么东西。

他想要通过拍电影来缅怀自己的青春,去寻回一种逝去的美好。

于前半部分的流畅剧情不同,后半部分显得有那么一丝跳跃,导演为了拍这部电影几经周折,最后的结局有有些耐人寻味,在现实与虚幻中跳跃,符合这部电影一开始的名字《我的春梦》。

现实中的结局和有可能就是男主与女主一起过日子了,而最后的那几个镜头,暗示着导演想回到过去,那纯真而美好的过去,但是无论如何,他都回不去了,那是他的初心。

一半喜剧,一半悲剧。

在残酷的现实目前,男主无法保护女主,女主也最终抵抗不过,被生活所摧残,结尾的镜头更像是男主或者说是导演的一个梦,他多么希望他的世界就只剩下他与女主一起,在一片白雪茫茫的纯净的世界里,坐在好像是已故的男主父亲所驾驶的滑雪车上,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前方是美好的,是满怀希望的。

啊,写了这么多,不知道写了个什么球。

 8 ) 小镇青年的宿命

只有依托小镇飞到更远的地方,回头来看,你方可见小镇的狭小和粗陋。

乡下男孩赵闪闪考进了县城最好的初中,遇见了他生命里的第一个姑娘,女神般的姑娘李春霞(孙怡主演)。

电影呈现的全都是熟悉的毫无违和感的乡村初中样子:学校唯一一个一本学历的英语女老师,像今天的《今晚80脱口秀》里的史炎总要想法设法提一提他的交大一样会动不动就提一提她的一本学历。

一本正经的教条的班主任,基本都是教数理化的。

拥挤逼仄的学生宿舍,总是臭哄哄。

班上4个4大天王,其实就4个小混混。

小镇上总有小流氓半夜闯进宿舍抢钱,或者在学生放学路上抢钱。

男生们偷偷打电玩,被家长揪住挨打。

有没有亲切感?

反正我看的时候,感觉特别亲切。

那个女神级别的女生李春霞,长得真好看啊!

学习也好,特别是英语好。

她每每走过,所有的男生都要行注目礼,默默 看着。

他们一同考到本校的高中。

他们默默的早恋了,他们悄悄的牵手,鬼鬼祟祟的偷吻,在桥洞下写誓言。

最后被老师发现后,给撤散了。

清纯的初恋女生最后竟和街头小混混头头一起了。

离开小镇来到北京的赵闪闪混成了编导和非著名导演。

他要回到故乡拍自己的初恋故事。

可是当他找到李春霞的时候,女神已经怀孕了。

她被小混混抛弃了又遇到另一个人渣。

像极了很多小时候单纯可爱的女生稍有不慎就走到另一个极端。

就是那些明明手里有一张好牌最后偏偏要打成烂牌的女生。

李春霞这个名字在梦里千万次,令赵闪闪心悸啊!

如今终于可以如愿亲近昔日的女神了,他们一起啪啪了。

不合时宜的是这时候,女神说话了。

女神说:你混得成现在这个样子,没房没车没老婆没孩儿,你回来拍初恋还是为了找我?

那我们就凑合着过吧!你也好照看你老娘。

我和你结婚!

赵闪闪一下焉了——滚了下来。

凑合?

我 ---我不想凑合、、、留在小镇的人最后一一选择和命运妥协和凑合。

不仅女神级别的赵春霞最后沦为人渣的性伴侣,连昔日的4大天王就长成了和父辈一样的芸芸众生一个。

而离开小镇的人最后——则不愿意将就不愿意凑合。

只有离开过,才知道天外有外。

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

每个人的青春一旦逝去就都永远回不来了。

电影多次出现赵闪闪爬学校旗杆的镜头,初中时爬,高中时爬,长大了还爬。

旗杆是一个暗喻。

他不断的爬高高处希望看到远方。

也可能隐喻了她对初恋的不含而喻。

这样的故事真的似曾相识。

当年我们初中就有个这样的女生,长得好看,学习也好。

可是她后来却和一个小混混混在了一起。

老师找她谈过无数次话,苦口婆心啊,都没有挽回女生的心。

最后女生居然连初中都没有读完就跟小混混跑了。

从此后再没有听到这个女生的任何消息。

每个小镇青年的青春都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质朴而又沉重。

承载了每个青春的梦想和哀伤。

而只有依托小镇飞到更远的地方后,回头来看,你方可见小镇的狭小和粗陋。

电影以一种悲情的方式讲述着小镇青年的青春期。

那里面有初恋的喜悦也有淡淡的忧伤 。

 9 ) 我的春梦

看完《我的青春期》郝杰的自传体电影郝杰是一个自我表达很真实的导演,从《光棍儿》里爆表的荷尔蒙,到《美姐》里映射的青春爱情,都被冠以生猛的标签,在这部《我的青春期》里也是如此初初看完这部电影的体验,有点乏然,总感觉郝杰在自我真实记录和电影语言的表达中,没找到平衡点,甚至为了一些碎片化的真实感,摒弃了流畅的叙事,这点并不是让人很舒畅的感觉即便,它的前五十分钟是带着我所有的的年少青春记忆,可是割裂的剧情,没有展开的亲情线,碎片化的影像记录,没有逻辑线的后半段,都让人怅怅然直到去豆瓣,看到了自己六年前的一条短评

原来的名字并不是《我的青春期》而是《我的春梦》这样答案就清晰了,比起“春梦”的生猛,“青春期”确实态度上平和了太多,但是也完全曲解了电影的意义回忆是碎片化的,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其实都不是连贯,比起电影,更像是幻灯片的模式,一些些的片段,拼凑成记忆的样子是的,如果把这场回忆比成一场春梦,一切都合理了,碎片化的记忆,不真实的情节,恍惚的错觉交错,一切都成了一场梦境的表达,而如果这场梦开始在青春年少里关于那个梦中人,那定格的画面,每个心动的瞬间,交织幻想和真实的故事,都完美的在电影里显现了出来,而关于年少里青春的其他记忆,友情,霸凌,家庭,父亲离去,后来割裂的拼凑…其实都是合理了,因为,青春是一场梦,一场回不去又不由我的梦,也是如今的我做的一场梦,梦里我成功了,也弥补着青春的那些遗憾,可是现实里不如意的我,终究做梦,也不是那么无所不能我特别钟意这个结尾在一场回忆尘埃落定后,郝杰把所有的青春埋进了大雪覆盖的土地,父亲以陌生人的形象回归,他像回忆里一样疏离又温暖,带着你和你梦里的爱人,渐行渐远

 10 ) 看完思春 瞎写

《我的青春期》,原本叫《我的春梦》。

看了开头,我就激动不已,汗毛竖立,手舞足蹈,像是根本不在看电影,而是中了彩票般兴奋。

如果这是青春电影,那么它让近一段所有的青春电影都黯然失色,它是我喜欢的。

2015年的电影,有搞笑、有催泪、有票房、有赞扬,但对于我来说都只是消遣,评价只是看过、挺搞笑、挺感人、挺不错,但我喜欢的,它就像是存在我脑中的库房里,时不时地拂去上面的尘土,听听磁头摩擦胶片的声音,像是8 mile一样,曾让我如痴如醉地每夜看一遍,看了整整一个星期。

语言是种奇妙的东西,不用你刻意描述,但那种触及脑仁的共鸣,或是当头一棒的思绪,更像是放学回家走到楼下就闻到妈妈饭菜的味道,窗户那么多开着,每个孩子只能闻到自己家的菜香。

电影里的语言,熟悉,但又像是参加二十年同学聚会,看着一个个头大肚肥的汉子,一个个粉厚唇红的姑娘,觉得面熟,似曾相识,却怎么也想不起他们的名字。

听着无比熟悉的音调和用词,像怀仁,像应县,像浑源,像广灵,像天镇,像丰镇,像集宁,像包头,总之我一定在哪里听过那种声音,而且听了好久好久。

最后知道是张家口方言,我没去过,但那里一定很亲切。

不说“介天”是什么意思,只是那一口窑洞,朝阳透过窗帘的余光和下一句的“闹求不机迷”直接便成无形的双手,按着我的双肩,让我坐下来,稳稳地坐下来,睁大双眼,张开双耳仔细地往下看,像是被绑架,但这绑架竟是这般温柔,像是被强奸,但这强奸竟是如此惬意,就像姑娘口中含着你的弱点,双眼穿过额头前散乱的刘海迷离的看着你一样,你想说的只会是:用力点,深一点。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老爹在院里里的一声吼。

吼出了一个爬上国旗杆顶端的少年,那是个让人亢奋的清晨,那随风招展的红旗,陪着少年望着远方,看到了美好,也看到了茫然。

那个触动你心弦的姑娘进入你世界的时候,总会在你耳边响起动人的旋律,让你不经意间就意识到美好就在身边,美好就在眼前,美好在姑娘的头发上,美好在姑娘的眼睛里。

你心中的姑娘在,你身边的猪哼哼也是美好的,你脚踩粑粑也是美好的,你被一板砖拍到,你做的梦也是美好的,因为姑娘在,你的心跳就是美好的节奏,有了节奏,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记得自己年少时的座右铭:只要真情在,母猪也可爱。

这是何等的大彻大悟啊。

大通铺、共尿桶,夜壶已消失的年代,这些画面显得曾被自己认为是炼狱般德场景,现在确实如此的亲切,简直是可爱。

被高年级的混混抢钱,兄弟为了你不仅把你的钱要回来,也挣回了你的面子,让你可以在校园里横着走,让你在你的姑娘面前昂着头。

你永远都在望着你的姑娘,听不清在主席台上口若悬河的校长在叨叨什么,一块儿飞来的板砖把校长打翻,也把自己打回到了无情的现实里面。

现实是什么,现实是我还发育未全的时候你已满面春光,我正钢枪挺拔的时候你已人老珠黄。

被雨水浇淋后的双眼才能看清你那张躲在玻璃窗后美好的脸庞,那一瞬间,不管是雨水、冰雹、雪花、刀子,我只是看着你脸庞的时候,看到你那闪闪发光的双眸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你是不是在看我,我以为是,因为我能感受到你我目光的相聚,更是固执地认为顺着玻璃窗滑落的雨水,朦胧了你的脸庞,也遮住了你为我留下的泪水。

心中有了姑娘,就会分不清白天还是夜晚,也许是心中有了姑娘就没有了白天和夜晚的区别。

我拨开粉红的纱帐,看着微笑着熟睡的你,我只想躺在你的身边,想的再多的也只是想尽可能地靠近你,不是我年少单纯,是我还没发育到想立马横刀的地步。

班主任飞脚踹开了宿舍的门,吼着让我滚回教室,吼醒了我的梦,破坏了我成人的春梦。

还是那抹朝阳,我以为我可以像旗杆那样挺拔,像国旗那样随意,却没想到我被挂在了黑板上。

我们的嬉戏称作恶作剧或是顽皮,不管你怎么称它,但只要你蔑视它,我们会对你说:看你那求相,我们在玩儿,这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快乐,你不懂,或是你懂只是不愿承认,但不管怎么说,这份快乐就是属于这个年纪的我们。

大伟、二娃、三楞、四猴,四大天王陪着我牛逼闪闪地混过了初中,也完成了当年的目标—没有虱子。

姑娘一句上高中,让我躲在自己的盖窝里,闻着脚臭和尿骚味儿,却如沐春风,心潮澎湃。

曾经说梦话、掐着我脖子喊:老子是红苹果的红苹果,现在在讲台上自我介绍说:My name si red apple.高中就这么开始了。

还是那个爬在国旗杆顶端的少年,多了眼镜,多了长发。

怕再被板砖拍翻的校长戴着安全帽继续叨叨,我依旧听不清他在讲什么,我四处寻觅,寻觅你,也寻觅那句你不经意间的随口而出却对我是一字千斤的承诺。

你在哪儿,我不知道,以前我爬上旗杆就能看见你,现在却找不到你。

我以为你丢了,在我的世界里丢了,却没想到在开水房听到了你熟悉的嗓音,那一声,仿佛把端着孟婆汤的我从奈何桥上拉了回来,那一眼,像是曾经所有的梦都照在你脸上一样。

所以我哭了,憋着声怕你听见,不想让你看到我的软弱,只是泪水舔舐我的脸庞,你不会知道我重获新生般的激动,就像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坐着混混的摩托车离开一样。

我依旧喜欢看着你,初中咱们不在一个班,我抽课间时间看你,现在咱们一个班,我不仅课间看你,上课也看你,可是老师总是很讨厌,总是拿粉笔使用抛物线技能打中如痴如醉的我。

因为咱俩座位离的远,我看你时的弱智表情太容易暴露。

于是我用糖块说服了红苹果,用初中积攒的乖巧说服了老师,把座位换在了你的旁边,不能太近,中间隔一个过道,这距离最好。

为此我得罪了我原本的女同桌,被她骂冷血动物,其实我就是冷血动物,只有见到你,血液才会沸腾,你就是我的海洛因,有了你,我活着才有动力。

我不敢离你太近,尽管我无数次地梦见与你相拥,离你太近我呼吸急促,脸热紧张,离你太近我反而不敢看你,离你太近我浑身不自在,离你太近我怕我一个错误破坏了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离你太近我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我的脚被绑着迈不开步,我的嘴被粘着,张不开嘴。

我只想到和红苹果换座位,却没想到为了保护视力,我一定会跨过你我之间的过道坐在你的身边。

就是这次,这次换座位我就要坐在你的身边,我们之间的距离近到不用深思熟虑、阴谋策划我的衣服就会紧贴着你的衣服,近到我的心跳开始随着你的呼吸,近到我不再肆无忌惮,近到我如坐针毡。

喜欢,从开始都是如此。

一次停电,一支蜡烛,傻逼的蜡烛点燃了他身上的校服,你的蜡烛烤化你我之间的冰河。

我只写英语作业,因为你是英语课代表。

只是为了你,我才有勇气用我蹩脚且夹着浓浓口音的英语和你对话,老师骂我不要脸,我却一脸幸福感。

老师为了惩罚,为了提高,让你周末不回家,在学校里帮我辅导英语。

这要是惩罚,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惩罚。

本来我深思熟虑、阴谋策划,使用计谋、利用朋友努力地单独想和你独处,这艰难如爬雪山、过草地、用体力、用毅力,现在老师的一句话,就梦想成真了。

就像是小时候为了吃糖豆豆才忍着天大的委屈和无比的疼痛打预防针,现在医生居然说吃糖吧,不用打针啦。

太他妈爽啦。

我看着你,静静地听着你为我补习,无心的故意触碰到了你的手指,关闭了我们的补习,却开启了你探寻我们美好的航行。

这航行漂来来漂去,漂过我们拉手的操场,漂过我们刻字的石碑,漂过你的长发,漂过我的眼镜,漂过我一句我喜欢你,漂过你一句金榜题名,你要娶我,漂过小树林,漂过小黑屋,漂过你红色校服衫托起的脸庞,漂过我蓝色校服裤支起的帐篷。

幸福来得太快。

我本想带着你去我们男孩子称作探险的铁路桥下看看我为你刻的字,没想到轰隆隆的火车晃动了整座桥梁,也颤抖了你的身体。

我在想着是左手从你的右肩拂下,右手从你的左腰穿过还是右手从你的左肩拂下,左手从你的右腰穿过抱住你而安慰害怕的你的时候,你已近扑入我的胸膛,美好,如同再一次火车呼啸而过,我等着你再次扑入我胸膛的时候,你用你的热唇结束了我的青春。

幸福走得太快。

我本想我二手摩托的后座一辈子只坐你,以为你就是我的全是界,以为你还会和以前一样信守诺言,可一板砖拍醒了我,也把四大天王拍的没有长大。

我的四大天王,我知道年少的友谊如铁,青春的友谊如钢,我也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一锤一锤砸出来的而是一年一年磨出来的,用的是时间。

你坐着三轮摩托走进我的世界,满面桃花,你坐着二轮摩托走出我的世界只有背影。

我的小帐篷包住了钢枪,没抱住你,让你走的那么远,那么远,再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已是孩子妈,已是二婚。

但我依然想进入你,年少的冲动丝毫未减,见了你依旧如旗杆一样坚硬挺拔。

我望着你,深深地望着你,望着过去没有未来,我插着你,深深地插着你,插着过去没有未来。

我蛮横的力气是我青春的记忆,我握乳的双手是我青春的泪滴。

你对着汗流浃背、口喘粗气仍然怒发冲冠、挥斥方遒的我说:结婚、生子、过日子,就是那么回事,你要是同意咱们就结婚、生子、过日子。

突然我软了,我原本用的是青春的鸡鸡却被戴上了世俗的避孕套。

你疑惑地看着我问:“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喜欢我不就是想得到我,想操我吗?

”我点燃一支烟,喘匀了气,像是在告诉你也像是在自言自语:“也许是你变了我没有变,也许是我变了你没有变,以前的我喜欢以前的你这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我分不清是喜欢你还是喜欢曾经的你,似乎我只是喜欢那时候喜欢你的自己,想操的也是我自己的青春,碰巧是你留在了我的青春里,现在,我突然不想操了!

”父亲说我领着女女瞎求闹的时候,我没求瞎闹,等我身边的女女求瞎闹的时候,我没瞎求闹。

无论是青春的时候就操了青春还是过了青春才操了青春,青春就是那么回事,操过一次就够了。

《我的青春期》短评

你知道我是谁?知道... “闪闪”

7分钟前
  • 雪梨阿姨
  • 推荐

太松散,不紧凑,没头没尾,五星希望80后导演继续努力

8分钟前
  • xiaoxiao
  • 力荐

精光闪闪的旗杆,漫天春霞的遗梦

10分钟前
  • I can fly
  • 还行

青春!太他妈的青春!

15分钟前
  • 盲聋哑
  • 推荐

能不能遵重一下情怀这两个字

17分钟前
  • 边界
  • 较差

就纯报复社会

18分钟前
  • 巫女
  • 很差

国产片里算有趣,大家也都看得很开心。但你很难说它有多么好。以及包贝尔再一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会演戏。

19分钟前
  • 詹晨
  • 还行

可了惜了。后半段泄了

21分钟前
  • 泥巴
  • 还行

看完的感受就是:断片儿。有特点,就是青春故事的那些事儿,但是连不起来。

22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结尾是闪闪的春梦:拉车的是爸爸。雪地梦里的圣地。人是他最想要的,那个还在纯洁青春里的两个人。去的地方,是他在ktv里哭出来的心声,他想回家。

25分钟前
  • 当桑
  • 推荐

郝杰的西西里和阳光灿烂 第一幕太tm好了 好到不行 以至于和还算及格的第二和第三幕有很强的撕裂感 包贝尔其实还行 会有一些瞬间被打动 # 看到一篇影评 说 第一幕是少年春梦 第二三幕是死后幻梦 自洽了

29分钟前
  • TTse7en
  • 推荐

“You jump, I jump”已经不能满足包贝尔毁经典的步伐,当他用方言加弹珠式的Chilish说出那后半句--“To make each day count.”…好吧,you are the king of the world , I totally服了you!

30分钟前
  • 明明
  • 力荐

郝导俨然当上了暴发户,逆光升格透你奶,想起吴娜去年的神作,简直姊妹篇。

32分钟前
  • 黑狗成
  • 很差

郝杰唯一需要的就是自洽

37分钟前
  • 甲马不是马
  • 还行

趁熱打鐵,郝傑第三部,畫風突變,恍如周星馳附體,無厘頭的另一個說法就是超現實魔幻。男女主角氣質都太都市化,沒有說服力。初戀對男生來講更是刻骨銘心,如果當初那一眼走了心。

38分钟前
  • 淺薰1969
  • 还行

电影可以是自己的,也是拍给观众看的,导演个人经历,是否私人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表达。然而郝杰后半段的表达完全塌陷,只有浮夸的快壳。不知所谓

39分钟前
  • Nut
  • 较差

171

41分钟前
  • 晓思丽英
  • 还行

郝杰的意淫~

46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较差

确实是很难理解为何会有导演对自传体的片子做如此草率的处理;以及虽说成长型故事在要不要找小演员这一问题上各有各理,但在男女主同龄并行的情况下只给一方找了小演员,这仿佛就是成心在选角上恶心观众

49分钟前
  • 某种女人
  • 很差

如梦一场。我能原谅你的荒唐,荒唐的是我没有办法遗忘。

53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