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证明了泰国的电影不得不说真的很棒!
越来越喜欢看泰国的电影了。。
中国现在的电影讲究的是场面多么宏伟庞大金光闪闪,内容却是低俗,十个电影里有一个好的,六个色情,三个一般般的。。。
泰国的却是感觉很朴实且透露着真情。
说的是七个男孩子是因为一些不好的事各自走到了一起,走上了吸毒的道路,家长的不理解,同学的排斥,村民的打骂。。
最后因为他们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以及真情的付出,坚持带领他们戒毒,最终成功 的故事。
但是也因为这些他们一起成长,一起面对生活。
兄弟、朋友、姐妹。。。
之间的感情,很多深交的朋友都是在学生时代。。
老师的话:“我们应该接受错误,让这个村子软弱落后;我们应该接受错误,让毒品很容易的就接近我们的孩子,我也有错,明明知道我的学生吸毒,我尽力帮助他们了,可我一个人做不到...”是的,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可不能因为渺小而摇头说一句“无奈”。
身边很多人都这样劝过我,说现实本已经这样,你一个人无能为力?
可我觉得我还有一份激情在,我当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我只不过想要让身边的人学会独立思考,清醒的分辨是非黑白,借用一位老师的话:“出淤泥而不染的不只是荷花,还有芦苇。
我虽做不了荷花,但我可以是一颗芦苇......” 教师节,送玫瑰花!
玫瑰很难种植的花,就像影片所说的,孩子们很难培养!
看了真的很感动,回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光,大学的我感觉不到这份真情,可能只是生活中的小事没有觉察到。。
现在的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啊。。。
还想起一句话:做错事的孩子才可爱。。。
是的。。。
吸毒是个只有在警告宣传片上看过的字眼,对于像我这样“正直”生长的孩子来说,仿佛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东西。
在看电影之前,我的认知中,吸毒者可以说和人渣是划等号的,可是电影中的吸毒者却是几个年少的高中生,他们吸毒的原因也着实另外意外,居然是那无处安放的青春。
年少的心灵是美丽而脆弱的,年少的孩子甚至会比成年人去思考更多有关生活的话题,他们能够敏感的捕捉到母亲微笑之下疲惫的眼神,父亲话语之间的失落,朋友嬉笑之后的落寞。
不论生活在富裕或是贫穷,和睦或是破碎家庭里的孩子们青春的触角一样的敏感。
他看到母亲独自支撑家庭的艰难,用年少的身躯日夜打工仍旧赶不走生活的厄运;他厌恶嗜酒如命的父亲,却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不愿意和她一起逃离;他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和优秀的成绩,却因总是不能满足父亲的虚荣心而自卑;他无父无母,游离在社会的边缘,学校似乎是他唯一和世界的联系;他对生活没有不满,平静而美满,所以想要追求更加刺激。。。。。。
每一个孩子都有对生活的困惑,而他们往往无力去改变,这样无力而渴盼改变的心情会让人有一种想要窒息的感觉,逃吧!!
离不开现实只能沉醉在短暂的幻象中。
所以的人都以为孩子只是孩子,没有思考生命的能力,却没有料到原来每一个孩子都想挣脱命运的束缚,这无处安放的青春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倾听者,像老师那样愿意去相信青春的能量,愿意给予正面的力量而不仅仅是敷衍与漠视。
这不是一部讴歌教师伟大的电影,片尾一个村民问老师,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老师只是很平静的说,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
老师只是尽到了自己的本分,而所有去感慨老师伟大的人是否应该去反省,请恕我不怀好意的揣测,之所以会感到惊讶的人也许正是那些粗糙地活着的人,早就已经没有了倾听生命的能力,遗失了青春年少的感悟力,如果有人反驳在生存就已经困难的情况下,这样的要求是否太过分,我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从未因为肚子的问题皱过眉头,没有体验的人是没有发言权,只能说保留一份对生命个体的关注不需要花费金钱,不需要耗费体力,只要打开心灵雷达的按钮,也许只是这样就可以以成年人的成熟去包容青春困兽一般的痛苦与烦恼。
感动的掉眼泪的一部电影,为他们有这样关心他们的老师感到很欣慰,还有能有个爱你的女朋友真好....
或者....从片名上来理解这部影片的用意吧...那七名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堕落...我不知道是为什么...这让我一次次的希望剧情能够放弃挽救他们.....一次次的鄙夷他们.一次次的难道....导演就是要给观众制造出这样的..无以复加的观点才来一次致命的反击....这样巨大的反差就像制造悲剧的效果一样有了强烈的情感 表达...
这部电影躺在手机里已经一个星期了,从看完《锡矿山》开始,断断续续的看着,说实话电影前面1小时每次看十来分钟就想睡觉,今天上完课之后想着上午没课了,干脆把剩下的50来分钟看完吧,也算完成了一件事...电影前面1个小时的故事情节真的非常的平淡,还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要不是因为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很可能就弃剧了,不过幸好没有,因为后面的50分钟才是精彩的部分...首先触动我的场景,是影片中7个吸毒的问题少年们一次性购买了大量的毒品,围坐在一个小房间里边吸毒边聊人生的理想...第一个带头吸毒的人说他吸毒,是因为他会更有精力去做更多的工作,他要成为三主最富有的农民;有人说他要努力读书,长大后当警察,要把那些贩毒的全抓起来;有人说他要开出租车,有工作室还有空调;有人想去酒吧,因为有很多美女;有人想去当建筑师,有钱又舒服;还有人想当市长...很荒谬对吧,但却没有办法去嘲笑他们,因为在当下他们说出来的每一个理想都是极其认真的,抛开吸毒这件事,他们还只是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本就该有梦想...其次触动我的第二个场景是,当这群傻孩子吸毒吸到丧失意识,跑去市场砸东西,差点杀人之后,引起了民愤,以至于他们最后都吐血、口吐白沫要去医院抢救了,这些摊贩都不肯放过他们,让警察把他们抓去坐牢...摊贩们指责学校、指责老师、指责家长、甚至指责这些吸毒的孩子,问:你们学校是怎么教育的?
放任学生去吸毒?
你们怎么当老师的?
你们是怎么当家长的?
能放任孩子这么坏?
如果老师家长管好他们,就不会去吸毒了,不会变坏了...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他们吸毒真的是学校的责任?
家长的责任?
他们自己的责任?
还是这个社会的责任?
没人能够解释清楚...剧中老师的话,却让我们看到问题的另外一面,把他们抓起来很简单,把他们保释出来也容易,那么抓他们坐牢的这个动作,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再回到吸毒这个问题上来看,这些毒品从哪里来的?
老师说它来自我们每一个人,没有卖家就不会有人吸毒,这是一个很深的社会问题,是一个无法根治的问题,社会上还有很多很多这种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改变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和改变他人...最后一个触动我的场景是,其中一个吸毒的孩子在雨中对老师说他没有爸爸妈妈,他不会跟老师回去的,让老师不要靠近他,不然就打人了,老师什么都没讲,只是一直重复一句话:“一起回去吧”,最后这个孩子哭了,抱着老师痛哭,老师紧紧抱着他说会没事的,这是这部剧唯一戳中我泪点的地方,我也不知道在难过什么...电影用那句“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以及老师在全片中唯一一个笑脸完美落幕...回归现实,透过电影再来看看自己现在的工作,如果我现在碰到这种学生,我会怎么做呢?
也许一开始也会像电影中的老师一样,相信他们能够改好,但是也许在遭遇第一次戒毒失败后就丧失了信心,怀疑自己...希望自己以后能多点坚持、多点耐心,多点理解,多点同理心吧
当一个灵魂孤独的时候,很容易沉入消极的深渊。
拯救他的唯一办法就是爱,爱使他感受到温暖,从而对自己有了信心,于是他才能有力量更积极地面对一切。
作为拯救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要铭记,一定要无条件地信任孩子。
孩子定不会让人失望。
剧情还行,看的同时就能猜到结果,隐约猜到是真是改编,着实一份感动。。
一直以来感觉毒品离自己很远,可事实表明没有想象的那样远,试想自己会不会有那么丝好奇,尝试一下呢,自己真的踌躇了,真实故事改编还不错了。。。
看了很多这样题材的电影,最深的感触,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扯淡的老师和家长。
我很气愤,气愤那个整天喝醉酒的父亲,将孩子扔在一旁,不闻不问;我很气愤,气愤那个没有人性的姐姐,当老师告诉她多关心自己的弟弟时,她却说,他吸毒与她无关,反正不用她的钱。
同时也很感动,因为7个孩子大多数都有爱他们的父母,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有一个这样的老师,他们或许是不幸的,一不小心走上了一条弯路,但他们也是最幸运的,因为,在他们的人生当中,能遇到这样一个老师,对他们始终永不言弃。
每个孩子都应得到真正的呵护和关爱,无论是来自家庭的,学校的,还是社会的,就像那个老师说的,我们都有错,这么容易就让毒品接近了孩子。
最让我震撼的还是他们集体吸毒,最后险些丧命的那段,除了痛心,还有的就是愤慨,我们将孩子带来这个世界,却让他们承受这么多本不该他们承受的痛苦和磨难,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孩子们心中,或许想说的,感谢一路有你,无论是对于老师,对于家人,还是对于这群共患难的小伙伴!!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说感人,另外百分之九我没看见。
不是我的菜!
我只能这样说,昨天在看的时候,觉得整个剧情拖的慢死,演员不知道是不是本土演技,让我有点难以接受 。
韩国人演什么都是夸张到一个套子里,他们则是生硬到一个板子上。
可能是我这个人接受能力太浅薄了。
我在想,这个故事如果不是真人真事的改编,我会不会加一些感情进去。
因为今天在回想的时候,居然把拖沓的地方都忽视了,就像一只霸王龙在天上高速飞行,经过一晚上的行程,身上的肉都飞掉了,仅仅是一个骨架在飞,而我则仰着头留着口水觉得好壮观啊!
如果只是一个故事,那就太煽情了,我知道有这样的人,但是我还没遇见活听说,看见的都不见得是真的,这没见过的我也没法相信。
那我为什么不能就把它当个电影来看呢?
那好吧,还是那句话:这不是我的菜!
这是一部关于七个青少年吸毒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毒的故事。
吸毒 不是因为学生有多坏,也不是因为学校的管理有多差,主要原因还是家庭环境有问题。
青少年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再加上家长的不理解与强加的压力,经不起诱惑,最终走歧途。
影片中的这些孩子很幸运,遇到了老师。
老师自己办夏令营,边教育边劳动帮助学生戒掉毒瘾,给了学生从家中那里得不到的关怀与信任。
老师是朋友更是父母,教育的前提是爱学生,信任学生。
爱学生,教师更要有责任心,学生出了问题帮助他、开导他,“因为我是老师”。
前面觉得切换的很没节奏感 看在老师很不错是真人真事的份上再多给一颗星~
一讲萨瓦迪卡立马就善良了。
泰国人太丑,泰语太难听,很老套的浪子回头的情节,节奏又太慢。现在网上看老师虐童的新闻都不叫新闻了,这样神圣的老师还会有多少呀,对这个社会已经不敢抱太多的希望了。
青少年的成长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感恩有一位帮助他们的好老师。
"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
真人真事什么的
很平淡,拍摄的手法和技巧差多了
用真正的心血,能灌溉出别样的玫瑰。
一群调皮学生的成长历程,一个永不放弃的老师,敬仰。。。
the music is much too abundant
好电影,很淳朴。
可以给三星半
在抄袭吧,使劲吃奶的力气模仿
很泰国,所以就很难免的有那么点表层,平民自救还是挺美的,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但还是有一个很不错的人愿意去拯救或者说成全。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要想让社会跟这种东西断绝的更远,还是需要更透骨的宣传教育才是真的。
挺感人的
我泪点变高了么 没怎么哭 倒是觉得WAN很帅~
平鋪直敘,面面俱到,結果是流水帳一般的沒有衝擊力。既然源於真實故事,理應該更加的動人、澎湃。只是看了這部片子,讓我更加好奇泰國人民的生活態度和家庭觀念。這是怎樣的一個寬容而溫柔的國度呢?
18分钟
好像Van的爸爸。
那个生日蛋糕,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