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初恋有病(港),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台),我、厄尔及垂死的女孩(台),我、厄尔和垂死的女孩,Me & Earl & the Dying Girl

主演:托马斯·曼,奥利维亚·库克,RJ·赛勒,尼克·奥弗曼,莫莉·香侬,乔·博恩瑟,康妮·布里顿,凯瑟琳·休斯,马特·本内特,休·杰克曼,马萨姆·霍顿,鲍比·J·汤普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剧照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2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3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4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5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6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3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4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5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6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7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8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19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剧照 NO.20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剧情介绍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高中生格雷戈(托马斯·曼 Thomas Mann 饰)性格善良却有点孤僻,他唯一的爱好是与死党厄尔(RJ·赛勒 RJ Cyler 饰)拍摄短片,改编他们喜爱经典电影,自娱自乐。有一天,格雷戈结识了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蕾切尔(奥利维亚·库克 Olivia Cooke 饰),乐观开朗的蕾切尔改变了格雷戈原有的世界,两人十分谈得来,格雷戈逐渐对蕾切尔萌生爱意,却不好意思说出口。就在此时,蕾切尔的病情加重,格雷戈意识到自己必须有所行动…… 本片改编自杰西·安德鲁斯的同名小说,影片剧本曾被誉为2012年的剧本黑名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铁拳:血之复仇边境攻略宿醉3这一家人什么鬼?!解除好友设计者体育人家大冒险王之西域寻龙五百万美元的大丈夫金陵神捕探索者的羽翼养育者第四季海豹突击队第七季真爱基因夺金营救“爸”气外露飘落的红丝线皮囊之下ThunderboltFantasy东离剑游纪3雨中消失的向日葵飞虎某种女人失业阵线联盟巴黎陷落第一季间宫兄弟JOJO的奇妙冒险石之海Part.3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十季女神来了狙击杀手永远的第一名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长篇影评

 1 ) 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

特别偏爱一些古怪的片子,特别是这部。

废话连篇的对话,急转的表情,突然沉默的空当让人回味之前的笑点,无厘头的恶搞片向各种经典影片致敬,以及片尾那段有点意识流的定格动画。

以及古灵精怪,想法满满的将死的女孩。

虽然走掉了,但她有着奇妙的能力,她留下的,小小的房间里藏匿着无数个挖不完的小秘密,挖不完的天真和奇妙的幻想。

Even after somebody dies, you can still keep learning about them.就算某个人去世了,你也能继续了解他们。

通过各种途径。

例如葬礼上,逝者的亲友从各地赶到现场,每个人说着曾经与逝者之间的对话,小事,你会发现,原来他是这样一个人,你不了解的一面,都在后来的日子中,都在别人的话语中,渐渐清晰起来。

而他这个人,在你脑海中的形象也渐渐完整起来,这时就会惊讶于你已经重新认识了这个人。

这时候才了解会不会太晚……不会啊,这样逝者才能活在人们的脑海里,不断的被想起,不断的被回忆,用这种形式延长生命。

墙纸上都是树,还有欢脱的小松鼠,跳到这睡觉,跳到那啃松果,荡在空中的小身体。

只要有更多的树,就会有更多不同状态的小松鼠,会有更多故事,那个将死的女孩,永远都没有死,永远是将死的状态。

我不会说我奶奶吃过🐿️肉。

以及,我好想她。

 2 ) 上一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死了

一个阶段做一件事。

下一个阶段又会换一件事来做。

下下一个阶段可能回头看看,从前做的事情,有时眷恋惋惜,有时如归故里般温馨自如,有时则是……被仅仅是一年前的自己噎得够呛。

看电影就是第二类。

即便丢开了很久之后,回过头来,一头扎进去,仍旧是很温暖的,很舒服的状态。

那种回到家的放松感,电影可以带给我。

今天看的是《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看完后又扫了一个三分钟的小视频,是导演与马丁斯科塞斯的对话,关于电影对经典的恶搞与致敬。

表象是恶搞,比如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变成了袜条橙(A Sockwork Orange),其实私以为,可配合格雷格与厄尔反复强调的那个单词,再演变成哇条橙(A Suckwork Orange).以及我提到的发条橙子,类似的海报和镜头还有许多。

对罗生门的恶搞也颇为有趣。

看完后又拉着进度条匆匆过了一遍,想数一数片中出现的经典改编片段有几个,竟然比第一次看时的记忆要多很多。

又仔细看了那传说中的42部作品,发觉导演大概很喜欢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以及开始时提到的马丁斯科塞斯,书架上那一层,许多都来自以上几位导演的作品。

厄尔和格雷格,包办了作品集的全部工作,导演,编剧,摄影,服化道,乃至演员。

如果说少了一环,那大概是宣发。

后来他们的队伍来一个自来水式的宣发。

就是那个邀请格雷格参加毕业prom的女孩,身上散发着成熟而清甜的橙子味的女孩儿。

她建议格雷格为蕾切尔拍一部电影。

并且在她和厄尔的努力下,这个计划被蕾切尔提前知晓——貌似也被班上的同学们渐渐知道。

格雷格想要做个隐形人的愿望开始破灭。

四个月,对一部短片而言,算不短的周期。

格雷格的“团队”在经历了外因和内因式的困难后,终于在蕾切尔临终前的十小时,将这部短片呈现在她的眼前。

而后她开始昏厥,然后死亡。

武断而不自信地说,格雷格团队的第43部电影,应该是他做的最好的一部。

一个让他愿意拿出来,虽然仍旧是whatever,但终于不是sucks的一部。

当格雷格,厄尔, 丹尼斯,所有爱着蕾切尔的人出现在银幕上,他们笑,喝饮料,做着寻常的表情与动作,还有流动的色彩,粘土,纸屑,布条,一切东西都和着旋律与节奏,一点点出现在你面前时,格雷格身为迷影人的身份,其所包含的对电影的热爱,开始具有了活力。

电影是时间的魔法。

去年有一部《少年时代》,今年是这部《我与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电影呈现故事,与此同时凝固时间。

银幕内外的两个时间彼此割裂又水乳交融,她让你忘怀,让你沉沦。

那个鼓励他们拍一部电影送给蕾切尔的女孩太棒了。

电影的魅力在蕾切尔摘掉假发的那一瞬间显得无比动人。

很棒的礼物。

绝症的题材,今年国内就有个大热门,就是前阵子很红火的肿瘤君。

肿瘤君的第一人称是得了淋巴癌的熊顿。

而这部的第一人称,也就是大部分旁白的拥有者,并不是白血病患者蕾切尔,而是极度厌恶自己的格雷格。

——因为这不是一个临终关怀的故事。

它不教育我们如何战胜绝望,不教育我们如何做一个好的绝症患者。

它关心的仍旧是与时间密切联系的那个话题,也是始终不被电影放弃的那个话题——青春。

美国的青春片总是很招人喜欢。

或者不是青春片,因为他们表达的也不仅仅是对青少年的关注。

更多的是对一种状态,一种脆弱的悲悯与爱。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许多部类似的电影来,看的时候是无一例外的爱不释手,回味起来,也和每次点开一部电影时的心态大体类似:被理解与同情着的安全感。

青春期都难以定义。

记忆又总是偏颇地极不稳定,有时觉得大概阳光满溢,有时又会发现很多不无诡异的痕迹,如此间,许许多多曾被心魔占领的瞬间就开始从地下冒出来,宛若幽灵。

大多时候在阳光下都不会现形的幽灵。

能叫你产生共情的电影,就是能把幽灵现形,又可唱一首安静的歌,让那些黑色的影子变成珍珠白的电影。

格雷格极度讨厌自己。

这个之前已经说过。

后来他不那么讨厌自己了,在他穿上西服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接纳自己了。

这个转变其实和他与蕾切尔的第一次交谈一样,不是我帮你一个忙,而是请你帮我一个忙。

——如果你不答应和我一起玩,我妈妈就会念叨着我没同情心到我发疯。

蕾切尔一直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她生活中被注定的那部分。

格雷格的参与美化了结尾,却让过程更为复杂。

这段在电影中小标题为“失败的友谊”,尘埃落定时,还是对格雷格帮助更多。

是蕾切尔帮了他一个忙,开始时让他免于妈妈的责骂,结尾时,让他走出自设的牢笼。

插一句,不懂格雷格为什么会不爱自己到如此地步。

导演竭尽所能地让我认识了一个非常可爱的男孩。

在格雷格给学校寄出自己的作品后,他收到了来自蕾切尔的礼物。

一张卡片,和一本书。

书的内页被掏空,做成了书雕,“我”,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坐在台阶上的样子。

他又在蕾切尔的房间里发现许许多多这样的书雕,每一本书打开都是一个故事,那种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很有实感的故事。

就和电影一样,那些书雕也在对时间,这个宇宙里从不为谁停下脚步的存在施展着魔法。

他们努力着想要让已经离开我们的生命,仍然在这个世界里留下一些痕迹,让爱着亡者的生者,可以在时间轴上继续向前推进。

就像历史老师说的那样,很多人的生命,是在他死后被逐渐展开的。

导演在片尾写到,这部电影送给逝去的父亲。

想来,也是发现了这一奥秘。

在他死后的日子里陆续听到来自他的新鲜事。

算不算对逝去时间的补偿。

想到这一点后就没有办法不爱电影。

所以也会明白,为什么每次独自一人坐在电影院的中间,面对巨大的黑幕时也不会感到孤单。

同样知道,为什么在每一个阴郁的午后或夜晚,一个人点开一部电影,就着笔记本的荧荧幽光大哭大笑,若有所思,也不会产生什么自怨自艾的情绪。

反而像是被与母亲一样的温柔包围着的感觉,那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被理解,可以深深体会到共情感的体验。

因为那就是电影试图要做的事。

时间有限,她带给你的是时间的另一面,你没有来得及看到的一面。

伤痛不被治愈,却也不会被轻易遗忘的一面。

脑子又闪过电影中蕾切尔说过的一句话,他们总说我掉光了头发的样子不丑,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话叫我多伤心。

因为化疗而失去头发的青春无疑是丑陋的,这种丑陋不会因为多一个闺蜜陪你一起剪发而变得美好一丢丢。

始终是希望之殇。

蕾切尔的乐观就是从这些细节中透露出来,她皱着眉头笑,却从来不笑着哭——从不做出那种故作坚强乐观的可怜兮兮的表情。

绝症多狗血,可在这里,蕾切尔的一切都亲切如日常。

我们愿意接纳它为生活的一部分。

电影是母亲。

在你踯躅不前的壁花少年岁月里,给予你一方空间,在匆忙行程中可以落脚,可以回头,可以叹一口气,然后继续行走。

---又,因为这种慰藉,即便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也会欣欣然看着月亮说,千里共婵娟。

 3 ) 另类解读

也许是我比较low,前半段差点看不下去而想弃了。

之后就是greg答应要为rachel拍个片子的时候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直到greg穿着礼服要去参加舞会却把车开到了医院开始,我的眼睛就再没离开过屏幕。

所以,看到不少影评在说前半段好看,后半段不咋地时,我也只能掩面:也许是我不懂艺术。

真正感动到我的是在rachel死后,greg在她房间的那段。

一直以来,都感觉是greg在为rachel不断付出:陪聊,陪玩,还陪拍电影,rachel只负责生病,负责被照料,负责流泪,负责放弃治疗。

但是,greg在房间里发现的一切把之前散乱的线索都集中起来,原来rachel也在感动,也在努力,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感谢greg。

历史老师的那句话很有寓意,你可以在一个人死了之后继续了解他,这句话似乎就在说房间里的greg。

 4 ) 就爱这种调调 就要这么小清新

“我刚刚咨询了医生”“他说你需要一种叫Greg的特效药”Greg和Rachel的缘分从前这句话开始。

电影最后 伴随着Rachel温柔的声音,透过窗户上手绘的银色阶梯,微风中的Greg拿着书和枕头渐行渐远。

阳光明媚,绿色葱茏。

脑中不禁浮现出《这个杀手不太冷》里Leon和Mathilda拿着花盆和面包的经典画面。

身上一阵酥麻,不沉重,不心痛,不压抑,不纠结,反而一片释然。

轻松无比。

Greg那时的感受也应如此吧。

电影似乎一开始就注定要将小清新进行到底。

如片名般简洁: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这是两个迷影少年和一位癌症少女的故事,青少年绝症题材。

其实于我而言,不知从何时开始似乎对这种青春类型电影有些许抵触,大约是相似的情节看得太多太多,想要不落俗套都难 ,何谈惊喜。

对,就是惊喜 。

可一定要声明的是:这应该算是一部极小众的电影 ,谈不上有什么剧情,迷影元素和剧情也融合得不太好,实在称不上是奥斯卡标准化的好电影。

比如若是让我父亲大人去看,他肯定是要无聊地睡着的。

没有诺兰大神的Inception和Interstellar那么多的情节起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不像阿甘正传和霸王别姬讲述着一生的情怀与故事。

我好怕你们带着太大的期望去看它 ,然后抱着满满的失望离开。

可是 这青春片太对我胃口!

整部电影充满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快乐与悲伤,故事温和的基调并不会让你大喜,也不会让你大悲,就是一股淡淡的记忆深刻,让你回味,让你怀念。

这些小小的感觉 ,让我无法抽离,再次勾起《one day》曾经给过的感觉,于是终于还是决定坐下写下一些感受。

我想写给小众的你们。

写给向往文艺的你们。

写给小清新的你们。

爱死了这种粉黄绿蓝调出来的色彩,有点韦斯安德森的味道,粘土定格画面乱入文艺到极致,恶搞电影海报可爱的不要不要的,男主低沉温柔的旁白好烧耳,女主大男子主义中夹杂着妩媚。

这些无关剧情的画面细节着实打动了我。

说说迷影部分吧,这是电影最大的亮点,不过同时也被认为脱离了主题。

可其实,任性一点说,三个主人公对电影共同的热爱又何尝不是导演隐藏内心的主题呢?

像我这样业余的电影爱好者,看到里面的自制小电影都会会心一笑,无法想象那些资深影迷那么那么激动的心情。

电影里面的致敬经典太多太多 ,便不一一列举了。

详见: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827807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4325923/questions/58570/?from=subject导演Alfonso Gomez-Rejon,用他的电影长篇处女作,为我们用最轻松,最欢乐的方式,从内到外展现了几个北美高中生的日常和内心世界。

很真实,很亲民。

欣赏导演,是对电影多么的热爱才会以一部电影作品来致敬经典。

羡慕导演,完美地诠释了拍电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感叹Rachel,在生命的最后两小时看着拍给自己的红色绽放电影, 安静离开。

很多人觉得,“前半段太讨巧了,后半段想收也收不回来了”。

其实若是单纯把后半段拿来给我看,仍是会感动。

电影90%的部分以Greg的视角去讲述故事,当Greg再次回到她房间时,看到书里精美的书雕,墙纸上手绘的松鼠,玻璃上的银色阶梯,那么那么多的小细节时,他哭了。

电影终于还是以Rachel的视角做了Ending。

只是当Greg发现Rachel的可爱时,她已离开。

最后借用闺蜜的一句话:男女主角打死也不谈恋爱这一点深得我心。

 5 ) “我”

不擅长社交高中生格雷格(托马斯·曼饰),与他唯一的朋友厄尔(RJ·塞勒饰)在格雷格妈妈的热心地“强迫”下与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瑞切尔(奥利维亚·库克饰)交朋友,本怀着叛逆心情的格雷格却意外发现女孩与自己十分相投。

然而,女孩的病愈加严重,这也影响到了格雷格的生活。

作为电影发烧友的格雷格和厄尔绝对为瑞切尔拍一部电影那年轻生命的逝去,并没有成为电影悲情的基色,相反在《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中喜剧化手法的运用,一面将电影的乐趣行云流水的跃然于光影,一面用生命为媒介将温情沁人心脾,形成了一个迷人的青春,电影用青春的朝气与死亡的倒计时构筑了剧情的张力,那纯粹与孤独心灵的交融,在女孩瑞切尔离别世界最后的日子里找到了相互的慰藉,电影亦以此在最后形成了为人动容真挚的情感脉络,身患绝症的瑞切尔是不幸的,但相信因为她与格雷格和厄尔的相遇,生命中没有遗憾。

这部片子的故事很有意思,因为它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呈现出很强的情感线,而是把它留到了最后。

仅有的煽情瞬间,也是相对比较自然的流露。

它最大程度地削弱了故事情节的情绪叠加作用,波澜不惊地讲了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6 ) 青春不死——《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此片应该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前三。

与真人日记式漫画《滚蛋吧!

肿瘤君》类似,《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改编自绝症女孩故事的小说。

原作者还成为了电影的编剧。

两相对照,前者就是渣。

实在喜欢摄影的手法,充满了自由和情绪。

比如长镜头,妈妈劝说男主去探望绝症女孩时,镜头穿越了房屋的各种空间,由角色身前推到身后,由低视角仰往高视角,从背面拉到对视,绝妙的就是落在男主地上打滚进房门的那一段,巧妙而幽默的表达了男主那种不情愿的心态。

还有一处是对女孩光头的长镜特写,转换了不同角度,当横过屏幕时,观众都能代入躺在一侧床上男主的视角。

还有对经典电影的诸多恶搞海报,有创意又有戏谑感。

合集般的3秒经典模仿对老电影经典情节的喜剧演绎,很让人会心一笑,正经得甚至悲伤的电影变得趣乐无穷,还很有个人风格。

很喜欢那段《第七封印》甩袍子的桥段。

更值得让人回味的是镜头语言的丰富。

比如男主与绝症女孩的关系,从楼梯上下两端的距离,到处于一个屋子同一平面。

期间两人的关系还有各种变化,在椅子面对而坐聊天,到各自躺在单人沙发椅上并肩看电影,直到片末两个人躺在女孩的病床上看男孩制做的短片电影,而男孩却因女孩需要急救被赶出了病房。

从两个人陌生相处,到生离死别,没有汹涌的眼泪,没有哭叫喧闹,镜头里的距离说明了一切。

镜头中的内容很有层次,年轻人的小矫情,随意而谈的融洽,矛盾中的无意识伤害都细致而真实。

再一个有趣的镜头是男主在考试时产生磕药效果,桌椅同学像舞台剧那样平行移动,三D基友出现,又想像力又新奇。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镜头,一般特写中的人物前后运动,镜头焦距会随之变化,片中却是定焦状态中,由男主靠向镜头渐渐变得清晰。

导演给到角色们生活化的台词,而镜头给出了语言没有的信息,整体含蓄跳跃,优美清新。

电影中还有许多充满趣味的小道具,像是带点猥琐意味的性感枕头、透露女孩叛逆的松鼠绘画、还有隐藏着友谊与爱恋的书雕。

小物件们代替角色讲出太多故事。

最后男主的情绪暴发,就是从一张小小的卡片开始,在闪亮的小剪刀开始回忆和涌起对逝去女孩的情感释放。

一样是关于死亡与不可挽救的生命,此片没有刻意表达乐观(这是《滚蛋吧!

肿瘤君》的败笔),也没有重度渲染死亡。

从女孩急救开始,都是男主的台词推说出了死亡的结果,还有一张微笑的女孩照片与她的骨灰坛。

导演没有把死亡拍得冷冰冰,而是呈现一种哀而不伤的基调。

却又能让人体会亲近之人离开的难过。

电影导演有四十多了,但他却拍出了年轻人的生活与情绪。

可爱的小纠结,可耻的小无赖、恶毒的言语攻击、善良的友情与暧昧的小情绪。

细节让情节真实,演员让剧情饱满,而摄影使电影增加了趣味与艺术美。

 7 ) 你只是一个年轻人。

你可以想象在广阔有点无聊的犹他州,圣丹斯电影节,跃跃欲试,蹭饭换名片,一水的filmmaker。

当他们看见主人公Greg,高个,绿外套,满屋子电影海报,逛老音像店,和co worker Earl至今合作愉快,成片41部,向大师们立正稍息看齐,严肃而狂热,还有他蹩脚的社交技能,伪装背后的孤独与雄心,自嘲与自嗨之间,这样的男孩好奇怪。

所以所有在场的电影人都笑了,像看着过去的自己,可真想过去给他一巴掌啊。

但结局却是该片被Fox Searchlight $12 million买下,圣丹斯电影节最高纪录。

对我们喜欢并觉之伟大的东西,我们总会有点羞涩保留,但一定会在最后出张大牌。

即使你很快会明白,读过很多书,看过很多电影,喜欢过很多人,他们却没有一点帮助。

多的是青春片,多的是白血病,多的是打打杀杀之余接个吻。

所以微小却重重一击的东西最迷人。

广角,横切,推进的镜头,嗨了之后眼前放大的彩色小冰棍,性感姑娘往你心上一踩的痛感和享受。

单亲家庭,数松鼠的小女孩。

目睹你推开门,走进来一百次的样子,还以笑脸。

道歉的北极熊。

飞奔而来,他帮你打架。

一起在老师办公室看老片,两个严肃的老灵魂。

哪里来的青春,倒像是老气横秋的三个伙伴,决定有一个人先死,剩下的人尝尝失去的滋味。

Brian Eno的音乐,导演缓慢推进的情绪,把所有细节都归纳到一处,等待最后的爆发。

消散过后,在余温之中,按图索骥,你终会找到答案,每个人都有他的灵魂。

纵使是孤岛,我们也是彼此分享海洋的孤岛。

你遁入森林,我逃往北极,而他留下来吹空调,吃越南米粉。

你休想再用漠不关心与自厌来掩饰自己的善良,以及对那愚蠢真心的恐慌。

你只是一个年轻人。

__________________说一些我喜欢的小细节 1)影片中Greg的家就是编剧 Jesse Andrews 童年的家。

2)Greg给Rachel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电视机上放的是《出租车司机》Travis也在给Betsy打电话问要不要出来呀。

3)Greg打开Rachel留给他那本被carved的书,可以看见黑体加粗的字样,Parks/recreation,是里面爸爸的扮演者 Nick Offerman 2009年出演的一部电视剧。

4)花臂历史老师说的Ding-a-dong,确实有这么一首歌曲,1975年还得了奖。

感谢网友 kanseo 更正,荷兰歌曲。

5)同学采访的片段,效仿伍迪艾伦screen tests风格。

6)定格动画致敬 Charles和Ray Eames7)电影里拍到的21部戏仿小片,由Edward Bursch和Nathan O. Marsh 两个导演完成,用的16mm Bolex和iPhone 想象一下,得空就要去拍小电影,拿上器材揪起两演员就跑到另一个场地,拍完了还得器材和人送回来继续on set,没演员的时候就得自己剪手工,定格动画。

萌。

8)真的don’t give a shit about 《The Fault in Our Stars》(Earl式白眼)但同片导演的Stuck in Love 推荐 甜慢闷9)导演Gomez-Rejon当了二十多年的PA 曾是Martin Scorsese的个人助理,两个人关系很好,坐在沙发上两个人一起看电影那种哦。

斯科塞斯对他的影响何止是深刻,电影里拍到的小片,Gomez-Rejon热血沸腾的自己列了一大堆名单,他想让斯科塞斯也成为Greg成长的一部分,参考影片中 Grumpy Cul-de-sacs (Mean Streets) 10)此片献给导演的父亲,他的父亲在这个项目启动前去世了。

:( 11)女主真的剃了头。

:)

 8 ) 每次难过,就更想轻松一点

因为这个长而朴实的名字我从去年拖到了今年这才鼓起勇气看掉它我知道它会把我搞哭所以绕开每个哭点尽量吃点儿东西格雷戈给瑞秋讲第一个笑话的时候我也给大鹏讲了个笑话期间还上了好几次厕所然后打开冰箱查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如愿以偿至少前一百分钟都不疼不痒一定是骗人的开场没多久他就安慰观众说“放心,我向你保证,瑞秋活下来了”这么笃定的心虚一定是骗人的我打开冰箱门对着空荡荡的冰箱说瑞秋活不了的没有人能打败癌症倒要看看你最后要怎么收场——不过最后你道歉了就原谅你吧和你们想得不一样她死得并不突然她早就跟自己说好了等到他的舞伴花和他们为她拍的电影就可以走了没啥遗憾的替她松了口气她走之后关于她的碎片们才终于在各个口中汇合起来拼成了完整的她——生病是件私人的事能够公之于众的不过是些寡淡的语言具体的疼痛对身体的重新感知没有别人需要知道包括决定该怎样结束为了验证死没有想象得那么疼我关心每一点滴病理线索关于身体的内在工作肌肉传达的秘密甚至进入外伤失控的肢体和被抑的呼吸好像那些和我无关站在自己身外观察体会为得到想要的答案暗自兴奋爸爸离开之后才得知了临终关怀这件事没能更合理地帮到他为此懊恼了很久非常久久到未来的不知道哪一天才会停止不提了这些事老是翻过来复过去地说也没什么用想说的是瑞秋是唯一可以决定放弃治疗的人谁也不能阻止而那些必须继续活下去的人别逼他们勇敢——昨天我站在马桶上关热水器然后掉马桶里去了跟大鹏讲了之后他笑了好几行说我是他认识的第一个掉进马桶的人为什么我要跟他讲这破笑话不好笑*^*那不过短短半秒钟我的脑子里走了个马灯竟在救自己出来之前还思考了人生哎希望你们不要害怕掉进马桶收获非常意外除了一脚屎水答应我也不要害怕掉过马桶的我好吗——最近我们一齐演过一个笑话

 9 ) 无

其实这只是又一部向大师致敬的小清新独立电影。

对于迷影人来说会有很多共鸣。

影片要讲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但是它没有像有些失败的电影一样想法太多导致每一部分都没讲好,它采取了一种新颖的、轻松的、不狗血的方式,非常的讨巧,抓住了很多人的心。

这就是一种新的突破和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么爱电影,迷恋它的魅力。

我觉得这才是这部电影给我的理解,让我对电影仍抱有希望和热情

 10 ) 你我她的未完待续

美好的东西真的不存在吗?

其实是有的吧,只不过它躲在了生活的角落里,需要你去留心发现。

在我们的少年时期,伴随着我们的更多是青涩粗糙的友情,而非那哭哭啼啼死去活来的爱情。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以下简称MEDG)是一部很不一样的青春片,很多人觉得担不起圣丹斯的双料奖的荣誉,我觉得完全是可以的。

虽然一开始我是冲着Rachel的演员Olivia Cooke去的,但在看了原著以后,我喜欢上了这个独特的小故事。

不过电影比原著更正能量,而原著更现实,但还是不得不说,Jess真的是很不错的编剧。

电影的原名和中译都非常长,而又简单粗暴,告诉我们这是关于我,Earl和女孩的故事。

但我还是更喜欢台译的《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感觉翻译出了电影的精髓,虽然大大地剧透了一番。

至于港译《初恋有病》也真是有病的翻译,这是一个友情故事啊!

说回正题,这是一个青涩粗糙而又美好的青春故事。

而故事中的三个人更像是一种青少年的缩影,我们或多或少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与我们的相似之处,很容易产生共鸣:来自父母的「紧箍咒」般唠叨,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小心翼翼,对于异性的手足无措等等,都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

而在三个人中,我最喜欢的是Rachel,不论在小说还是电影中,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是我奥饰演的角色233。

Rachel是电影里最美好的存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Greg最美好的存在。

她是Greg第一个以朋友的身份来对待的人。

Rachel看起来已经看透生死,但其实她其实只是更细腻,更敏感罢了。

她会做很多小手工,会记住你曾做过的各种小事,她不愿将自己的种种与人分享,她不愿意给别人造成负担。

她比任何人都更珍惜当下,这也是当Greg告诉Rachel蓝皮书像是人生未来的菜单时,她沉下脸,继续看小电影,未来对于她来说,太过微弱,太过渺小。

电影中Greg曾经去过Rachel的病房两次,第一次的Rachel只是睡着了,而第二次Rachel看着Greg为她拍的电影,五彩斑斓的画面,就像是她的小小世界。

这就像是一种小小的呼应,Greg也算是陪着Rachel走到了最后,Rachel也算是在Greg的臂弯里去世(其实这一段的感觉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总觉得有点联系,不过也有可能是我脑洞太大)而Greg在这短短的200多天里有了很多的成长,从那个自卑,愤世嫉俗的男孩,渐渐开始转变,当然也没有像那种狗血青春片一样360度大转变,Greg开始有了目标,就像Rachel在窗户上画的那个小楼梯一样,Greg开始向上了。

Earl的三白眼真素太酷炫了2333好酷的性格,也正是这样的人才会和Greg成为很好的co-worker吧~片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在三个平平无奇的高中生缩影里加入了许多成年人的个例。

「电影宅」和猫奴的父亲,喜欢调戏小男生的爱喝酒的Rachel妈妈,还有充满激情爱吃越南河粉的McCarthy老师(虽然Greg觉得他无比正常,但我觉得还是不算在这个画风里吧),他们也是承担了许多片中的笑点,以及那只暹罗猫233当然,片中最好玩的就是那些小影片,在上映之前我就把这些小电影的完整版全都看了一遍,可怕的脑洞们2333同时官方还与时俱进拍了一个《侏罗纪世界》的宣传片,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官方ins上有po电影里有蛮多很好玩的花絮的说,比如Olivia真的为电影剃了光头,RJ(Earl)是纯新人演员,Olivia和Thomas(Greg)在一起对戏试镜前吃了顿饭后就觉得这个角色是他们的(害怕极了),并且现在Olivia和Thomas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整个剧组的人都玩得很好,开拍没两天就一起去看了球赛。

Olivia去面试时已经三天没洗头了(因为这个逗比觉得这样有癌症患者的感觉233)PS, 电影里有休叔的独特客串方式233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短评

想看男主和厄尔拍的42部烂片。另外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部绝症电影后不会觉得很难过,因为女主没有死,她变成了一只挥着剪刀的松鼠w

7分钟前
  • 紫苏バジル
  • 还行

略拖沓

8分钟前
  • Max
  • 还行

导演一定是个很爱老电影且内心柔软的人。

9分钟前
  • 韶光尚浅。
  • 推荐

很纯的青春文艺电影,里面的定格动画都太棒了。

12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so amazing,很有青春片总是让人过目就忘,故事完全没有记忆点(好吧,可能是我国产青春片看太多了),但是我想很久很久以后,我却还是会记得这个故事。前半段的幽默太赞。迷影情怀怎能不爱?镜头丰富俏皮,青春片就要这样。

1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三星给最后的二十分钟。不知道为什么,不那么喜欢这一类喋喋不休聒噪不停的电影了,反而喜欢一些多点留白的电影。可能我老了。

19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当年的剧本黑名单,最后却成为了好评的佳作。还是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其实想来,真心对待别人,不管最后如何,都将得到嘉奖。

22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还行

今年圣丹斯大奖得主,有趣的白血病电影。平平淡淡不煽情,丰富的电影语言和各种向老片致敬;可惜前半部分拍得太欢脱,导致后半部分有点脱节。好在单凭男女主角打死不谈恋爱这个设定就已经把“星运里的错”pia到狗啃泥...(墙上的四百击海报送我啊!)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正好最近刚看了《再见绘梨》,想不到东西方竟有如此惺惺相惜的作品。野生韦斯·安德森×大量迷影元素,调调很喜欢。

28分钟前
  • Dr.Ray
  • 还行

我泪点忽然又升高了?完全没感觉啊~

29分钟前
  • 林风扬
  • 较差

有没有那么一部电影,看完之后觉得此生无憾?你看,其实我记得你为我做的一切。

32分钟前
  • 焦糖爆爆
  • 还行

很多运镜的方式都很特别,本来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但是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古灵精怪和温暖的。

34分钟前
  • 沪上芬芳斋
  • 推荐

很有意思且很感人,色调和主题都极为小清新,难得没有走堕入爱河的庸俗路线,三个年轻人之间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感情,让本片在立意上升华不少;戏中42部戏的创意讨喜,恶(致)搞(敬)经典片亮点多,最后的定格动画好美;结尾追寻松鼠与发现书雕特别赞。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不管我有多不爱这部片子,也不得不承认临终那段太浪漫了

43分钟前
  • 丁不起
  • 推荐

Olivia Cooke 和skins里的Cassie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查发现,这姑娘果然也是英国人:) 表白圆脸圆圆眼睛的英国少女~

44分钟前
  • Pirouette
  • 推荐

立意很棒,青春片没有落俗,特别各种致敬经典巧妙并讨欢心。后半段连贯性出现问题,但最后一刻钟的泪点、导演安排的小聪明连番轰炸,让人伤心又惊喜,最后落幕很棒,几段配乐也很贴切。

49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

她的笑脸投影在墙壁,她的世界隐匿于书本,她的灵魂栖息于森林。

52分钟前
  • Wonder
  • 推荐

还真是不悲伤的故事

55分钟前
  • 笨笨菜
  • 较差

极其无聊

60分钟前
  • 笑笑笑笑笑笑
  • 很差

影迷们,都2015年了,这种每分钟都想让观众惊叹“他跟我一样好爱电影”的迷影片你们还没看够吗?何来的自信觉得自己so special so real?自觉的不普通可是最平凡的一种哦~

1小时前
  • Chaall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