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键四分钟

Vier Minuten,四分钟,琴键四分钟,4分钟,Four Minutes

主演:莫妮卡·布莱布特罗伊,汉娜·赫茨施普龙,里奇·穆勒,贾思敏·塔巴塔拜,施特凡·库尔特,维蒂姆·格洛纳,纳嘉·乌尔,彼得·达沃,安柏·本加德,迪特里希·霍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06

《情键四分钟》剧照

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1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2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3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4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5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6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13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14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15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16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17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18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19情键四分钟 剧照 NO.20

《情键四分钟》剧情介绍

情键四分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届八十的克鲁格夫人(Monica Bleibtreu)有极深的钢琴造诣,因为藏有不为人知的青春秘密,她六十年来如一日地在一所女囚监狱教授钢琴,不在乎有无薪水,也不在乎学生的多寡。费劲周折将一架崭新的钢琴搬到监狱后,她的钢琴课却因一名学生的自杀面临被终结的危险。 替人顶罪的叛逆女孩杰妮(Hannah Herzsprung)要求学钢琴,但因举止粗鲁遭到克鲁格夫人的拒绝,前者自顾自地弹下流畅、激情、放肆的音符,后者发现她在音乐上不可限量的才华,定下苛刻条件答应教她,又强迫她去参加一个专门挖掘21岁以下的天才钢琴师的大赛。慢慢地,音乐冲破了两人巨大的年龄差距,她们曾受过深重创伤的心灵也渐渐通过彼此获得慰藉,然而,一切并非表面般风平浪静。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宽恕猎魂人雕形拳同窗生:人生谈三次恋爱孤军英雄只有爱能让我生存尼克病院第一季好人峰爆地铁风情画1428南家三姐妹甜品别腹塔木德律书老师,你不知道吗?流氓世家斯德哥尔摩祝卿好不死鸟彼方之歌头文字D仅此而已爱情的结果爪哇火线大城小事活在当下潜龙阿尔法战士第一季鬼瞳警探欢乐合唱团第一季重回1997

《情键四分钟》长篇影评

 1 ) 灵魂的悸动

七宗罪里有一句话: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

我只同意后半句。

Jenny像所有人一样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但上天貌似不想让她仅仅作为一个普通人过度一生,于是她作为钢琴才女几岁的时候便登台演出,进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和各界的赞誉。

在她12岁时,她决定不在弹钢琴。

如果家庭的谅解,鼓励与支持仍然沿着她的生命轨迹继续运动下去的话她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画家或是一名作家,艺术的天赋是不会轻易消失于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

可是上帝总是给你多少就从其他的地方拿去多少,她的父亲与她开始了同居乱伦的梦魇般的日子,脆弱的灵魂熄灭了它应有的光华,肮脏的氛围断绝了一切的灵感。

命运反复折磨着已经无力喘息的生命,14岁的她本来以为与一个男孩的相遇可以让她逃离诅咒,可“父亲”却诬陷她谋杀将她最终送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监狱。

当一个孩子面对社会无情凶狠的撕咬时,她没有选择的机会也没有翻身的希望,于是在室友上吊自杀的时候她没有劝阻,因为她的经历向她描绘了这个世界真正的样子。

对父亲的仇恨与监狱中残酷无情的现实紧紧的缠绕住了本该张着好奇的小脸不断的探索未知的她。

公理真的存在吗,没人向她回答,她爬行于黑暗潮湿的走廊里,让心灵变的坚硬起来。

一个80岁高龄的钢琴教师意外的走进了她的生活,广袤荒凉的大地第一次迎接甘雨淋漓的滋润。

面对仍未愈合的伤口辐射出的隐隐刺痛,皱缩的灵魂开始逐渐舒展。

它会苏醒的,可它还需要不断的浇灌,监狱中阴影和过去遭遇的种种磨难是无法一次愈合的。

叛逆,流放的灵魂此刻唤醒了钢琴教师二战时的那段不完整的爱恋与生死离别的怨恨,两个人都在情感的泥淖中摸索却找不到出路。

时间一如既往的线性延长,微微的无法感觉的变化开始出现在两个摩擦碰撞的心灵的深处。

只有两个极端的磨合也许才会爆发出强烈有力的认同,经过说服并感受到爱的Jenny决定去参加新人钢琴赛的决赛。

虽然以往的回忆依然沉重,但无可比拟的天赋带她获得了成功。

记得满怀内疚的父亲对她说了也是唯一的句话:舒曼…他的曲子好。

我希望你能赢,Jenny。

而Jenny只是冷冷地回到:我希望你去死,爸爸。

一切似乎又从新开始,对父亲无法消解的冰山依旧傲然的挺立在两代人面前。

总希望世界是美好的,人情总是纯真的,可千万次的打击之下所有人都回过了头。

我们为它奋斗,虽然它想方设法的打击伤害我们,我们为它去爱,虽然无数的感情碎片在脚下放着刺眼的光。

也许只有等我们在岁月催促下低下了头才会虚伪的给无法再变的人生加上一句:我这辈子没有白活。

这句注脚是生活最大的谎言,它的无奈是因为已近黄昏。

放在最后来总结一下这部影片。

四分钟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对社会复杂而深刻拷问在100分钟的影片里挥洒的自如得力。

不论是立意还是技法的都很出色。

倒叙蒙太奇的运用将两个不同时代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演员极富张力的演技使本片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回味无穷的印在了观者心里。

难怪在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表示道:我们只用了不到4分钟的时间就决定把这个奖颁给《四分钟》!

 2 ) 黑白的海洋

我的直觉里,法国电影的浪漫,在于《两小无猜》里玛丽昂.歌迪亚为了和青梅竹马将无赖游戏玩到死,把胸罩穿在T恤外面去考试;意大利电影的浪漫,在于《邮差》里马西莫•特罗西对着麦克风小心翼翼吐出心爱女人的芳名;西班牙电影的浪漫,在于《对她说》中插播的黑白默片里,男人钻进女人的温床永度余生;德国电影的浪漫,在于《四分钟》的最后,杰妮向克鲁格小姐行的那个屈膝礼。

几年前,在农大西区食堂顶楼的活动室里,我发现一架蒙尘的钢琴。

破得连琴弦都露在外面,有些键按下去没有声音,有些键按下去发三个音,有些键按下去便弹不回来了。

没有凳子,我站着弹《天使爱美丽》,跑调了却仍难改悦耳轻快,难改那快节奏的忧伤。

当时真想把这架钢琴收养下来,可惜我太穷了,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屋子,来盛下这个大孩子。

我只是站着弹,弹,弹到别人要锁门,过来赶我走。

克鲁格小姐不小,是位佝偻着背的老太太,满脸皱纹,娇小干瘪。

她少女时曾是天资过人的钢琴手,却将人生60年投注在一所女子监狱教钢琴。

单身、严肃、固执、蔑视“黑鬼音乐”、要求学琴的女孩都给自己行屈膝礼,克鲁格小姐的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就在于她从不露一丝痕迹,一个微笑,一滴眼泪,一个吻。

她说除了音乐,她什么都不在乎。

杰妮不是美少女,其他音乐电影里的女主角们的优雅,或性感,或清纯,或俏皮,她都没。

在蓝格子囚服映衬下,她显得暴戾、自负、冷漠、玩世不恭,唯有那双手,虽然被她自己啃咬抓扒得不成样子,虽然握拳砸过厕所的玻璃,虽然险些被嫉妒的狱友烧残废,虽然有寒光烁烁的镣铐反锁——却在鲜血淋漓中琴键上跃动,那是双精灵,是双炽热的心。

克鲁格小姐教杰妮弹钢琴,她要她参加比赛,拾回天赋应得的荣耀、尊严和自由;杰妮却对钢琴唾弃痛恨,对自己的才能不屑一顾。

她们强烈的个性互相冲撞和扭打,沉溺于冷嘲热讽,挑衅与规训,反抗与惩罚。

杰妮曾是神童,游历各国巡演,继父一心将她培养成女大师。

12岁她想放弃钢琴,继父强暴了她。

20岁不到她交了个混混男友,男友杀了人,她为他替罪入狱,她怀了他的孩子,他却弃她而去。

孩子叫奥斯卡,在出生下一刻就死了。

她两次向医院高楼的玻璃窗飞奔冲刺,却两次都没有扑向蓝天绿树,而是撞昏在白色的地板上。

克鲁格小姐年轻时和她现在一样娇小。

二战时期,女子监狱被征作临时医院,克鲁格小姐的灵巧双手,弹钢琴,救治伤员,以及爱抚爱人的脸。

克鲁格小姐爱上一名女囚徒,是个共产党员,那天纳粹本要将女囚徒斩首的,可盟军的炸弹炸死了刽子手。

纳粹从克鲁格小姐的钢琴上抽下一根琴弦,吊死了克鲁格小姐心弦上唯一的爱人。

“你以为哭很容易吗?

你以为活下来很容易?

”如果女人的心像《铁达尼号》里的Rose所说,如海洋般深,那么这两个女人的心是被铁窗锁闭的海洋,只是一个在铁窗里,一个在铁窗外。

钢琴是把钥匙,让克鲁格小姐对杰妮说出她守候一生的秘密:“我不是个老娼妓。

我是个老玻璃。

”杰妮在风和日丽的郊野握住克鲁格小姐的手邀她跳舞:“我想对你说句话,我甚至对和我上床的男人都没说过。

我喜欢你。

”最终,杰妮站在聚光灯闪耀的舞台上,克鲁格小姐站在昏暗的观众席最后。

4分钟,杰妮只有4分钟时间的自由。

节奏,音阶,舞步,轻拢慢捻抹复挑,将钢琴和生活的爱恨百味,砸向那无常的黑白之间。

克鲁格小姐从来不喝酒,也不苟言笑;杰妮从来不对人卑躬屈膝。

一曲终了,克鲁格小姐端着祝福的香槟,向杰妮飞一个无声之吻,笑着热泪盈眶;杰妮伸展双臂,踮起脚尖,向克鲁格小姐致了一个屈膝礼,热泪盈眶地笑了。

4分钟。

4分钟之后,狱警冲上舞台,画面定格黑屏。

戴着镣铐起舞的女人 们

 3 ) Bravo

我想说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一部关于钢琴的电影了,它的张力远比海上XXX或者表述德国纳粹的那部钢琴师要好,尤其赞的是里面的音乐,不论是舒曼的曲子还是黑人音乐都把人物和情节刻画的入木三分!

 4 ) 一瞬燃烧一生的华丽表达

无意中发现的一部德国的影片,最开始吸引我的就是上面的电影宣传画,钢琴、镣铐、女孩构成了一种奇怪的气氛。

使得人想了解那女孩有着怎样的故事。

我觉得影片的最后部分堪称精典,也就是杰妮在克鲁格夫人的帮助下,越狱来到德国歌剧院参加钢琴比赛时的那段。

杰妮在局促中缓缓地走上了舞台,在拘谨中静静地坐在琴凳上,开始了她“四分钟”精彩的华彩乐章”,在台下观众的注目下,在随后赶来的狱警的包围中,忘我投入地真情演绎了经典的钢琴曲目,并即兴地加入了老师克鲁格夫人所不喜欢的黑人音乐元素,把整台钢琴都当成了演奏工具,琴弦、琴板,加上自己的皮鞋。

如果人生有绚烂如此的四分钟,即使搭上所有的庸碌平淡悒郁晦暗又何妨?

烟花之绚烂,要得就是那一瞬间冲上云霄,撼天动地,虽然终了落得个粉身碎骨,又算得了什么。

 5 ) crash

電影非常棒,但我堅信,音樂不能救人。

音樂能影響人,但不能改變人那樣濃烈的情感屈膝禮舒曼鋼協,曾經要了我半條命的曲子

 6 ) Das ist eine Aufgabe

人们把自己分类,一劳永逸。

一个同性恋没有爱人存在于这世上时,她是同性恋么?

一个没有行凶的人被关在监狱里,她是罪犯么?

电影是一个关于同性恋和罪犯的故事。

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曾爱过一个姑娘,这姑娘被纳粹绞死了。

行刑地的原址上盖起一座监狱,五十多年后一个年轻姑娘就在这儿坐牢。

五十多年里,老人一直任监狱的钢琴教师。

同性恋和囚犯──都是与世隔绝的人,勉强存活于自己的虚妄里。

老人要妥协的对象死了,罪犯不剩什么能妥协。

所以这不是一部与什么斗争的电影,只是说出一个真相──每个人都各活各的。

我喜欢没有对立的电影,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的感情和方式永远最有力量。

我也喜欢只有高潮的电影,因为开始和结束难免相同,电影的责任是把一个激越的时刻浓缩再放大,而永恒只有在这里才能找的到。

电影叫四分钟。

囚犯在钢琴比赛上的报名曲目是舒曼的A小调钢琴奏鸣曲,演奏时间四分钟。

影片最后女孩在德国歌剧院举办的决赛中将她一直以来可寄托灵魂的黑人音乐与舒曼贯穿在一起,完全释放了自己。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片段,仅仅是边弹琴边拍打三角钢琴的琴盖已经令人血脉贲张,加上老人连饮红酒的特写,的确淋漓尽致。

不过这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不是么?

有一个舞台,做自己。

打动我的片段则是没有空间做自己的时候。

她的双手被反铐于背后演奏,她在牢房的木头桌子上刻钢琴键盘。

那种通过打磨与否来表示黑白键的乐器平面而无声,因此她的投入令我无比动容。

要在这个庸碌的世界上掘一个洞给自己,向着死亡生活。

一定要坚持。

钢琴教师的形象和伯格曼《秋天奏鸣曲》里的女儿几乎一模一样。

梳得十分紧的头发,巨大的额头,古板的眼镜,没有光泽仿佛削过一样的面庞,以及对温情的渴望与躲闪。

她是个踽踽独行的人。

她毫不讳言她的自私,爱人死了,只剩音乐,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命,或者说是临死前的事情。

她怀着歉意颤抖着但直白地告诉囚犯:我从一开始就说了,我不是为你。

因此她不能接受黑人音乐,不能接受对她和钢琴的不尊重,不能接受对于她过去恋情的轻蔑。

然而,她偶有吃力地妥协的时候,会被小姑娘搂着局促地起舞,会为最后那段黑人舒曼落泪──这两个人只是在各自的道路上有几点交集,那些瞬间完成了永恒。

我说过,自然而然的发生总是最有力量。

这个世界是为天才准备的,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即那些最纯粹的东西。

电影中最好的一部分就是所有平常人的出现,他们是幸运的,他们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为自己的愤恨报复,他们的世界总是大而宽敞的。

导演的小花招随处可见,可他那么真诚地跳着舞,让我无法讨厌他对电影的干涉。

 7 ) 裂帛

王推荐这个片子时说,看吧,最后的四分钟,精彩。

那只看最后的四分钟,行吗?

你只吃第八个包子能饱吗?

嗯,一个古老的故事,包子要一个个吃,吃到第八个才会饱。

片子要一分钟一分钟的看,才能体会最后四分钟之灿烂精彩。

为了享受结尾的惊喜,我第一次没有性急的倒到后面看看。

德国电影,关于音乐的总是极致。

片子的情节并不复杂,以至于无须赘言。

观影的酣畅体验在于导演对画面,影调,节奏的控制,就开头那个上吊角色的处理,已经足以让我汗毛直竖,手脚冰凉了。

再配上音乐这个媚惑人的妖精,真是让我死心塌地,死心塌地的。

想起有个音乐人讲,跟画画相比,音乐之无形,音乐之想象,音乐之表达,实在是高出许多的。

憾自己没有白居易的妙笔,描摹不出最后四分钟带给自己的万千感慨。

如果人生有绚烂如此的四分钟,即使搭上所有的庸碌平淡悒郁晦暗又何妨?

烟花之绚烂,要得就是那一瞬间冲上云霄,撼天动地,虽然终了落得个粉身碎骨,又算得了什么。

 8 ) 谁的核桃硬的壳

琴迷四分钟。

关于电影,关于音乐,关于钢琴,关于爱。

关于德国。

很多人津津乐道是最后四分钟她的钢琴演奏,那个年轻女孩子表演地如此痴迷却又如此癫狂,众所周知温情脉脉的舒曼的小曲儿被她倾尽全力演奏地几乎面目全非,所有的物件都成为她手下变成音乐的器物,她几乎是在钢琴起舞。

于是所有人都最喜欢或者只喜欢这最后如歌如泣的四分钟。

但我却着迷于她与她两个人相处时节互动频繁的点点滴滴中。

有的时候看两个相互吸引却又各自带着厚厚壳的刺猬相互靠近的过程会觉得很有意思。

她与她都背负着自己沉重的过去,加上两个人的个性都很硬,于是必定不是龟缩在自己壳里的交汇,而是更多的短兵相接:敌进我退,我进敌退,很有些情感上目光交错里的乒乒乓乓噼里啪啦,这都是两个人的较量。

时而短兵相接,时而火花四溅,但当真一个人往后退缩,另一个必定放不过对方的想念于是宁可多走几步路也要重新过去挑衅一把。

因为舍不得,于是总会心心念念。

最是喜欢两个人之间互动。

又时而,因着同样的爱好,两人能同样露出柔柔的微笑来。

似沐春风。

然后两个壳子硬梆梆的核桃经意不经意地就那么一点儿,一点儿地靠近。

即便是最打开心扉地时候亦有大驳出手,也有较量也有气势短长。

其实两个人真真和解地时刻是在最终那一刻,年轻的女孩子在舞台上演奏完曲目被捉住时,她这个从不向人低头,一开始就摆明了自己是“绝对不会向人行屈膝礼”的女孩子那么规规整整地向着观众席深深行礼,那微微地一笑,是最迷人,她是行礼给那个老妇人的,因为她明亮的眼眸只在看她。

她与她的两个人真正的和解与理解,在这一刻豁然开朗,虽转瞬即逝,但此刻为电影最终,余韵犹存。

都说地球上人与人之相遇不容易,于是老妇人遇见了她年轻的学生。

只可惜这俩家伙都是刺儿头,很不对盘是肯定的,只是参差这两个年岁遥远的女人就上演了一台戏。

在我眼里这戏足够精彩,举手投足、一进一退都像足两只刺猬相遇,她们自个儿的个性一直张扬或者说容忍自己的个性维持到最终,毫无个性突兀变化的乱套或者沉默,于是这场两个女人之间的角力,在一些时光荏苒里循序渐进地前行与了解的缓慢变质中格外的引人注目。

而作为观众,对于她或者她的了解以及过去,都是与另一个人一起被告知缓慢知晓的,我们的角度不超然。

这两个人那相知或者说不相知从来都不是腻腻歪歪的过程,除了很早的时候年轻的女孩子说过一句“我喜欢你”但很快又被新的情绪与言行所霸占。

她们核桃的壳总是非同一般的坚硬,于是她们都很强势,见不得那些歪歪扭扭。

也是。

在监狱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谁没有过去呢?

谁又敢没有过去呢?

谁又不是为了自己多少有些趋于癫狂与偏执呢?

年逾八旬的老妇人个性自制而严谨行于外,几分隐忍,却其实是最傲慢最拒人于千里之外。

年轻的那个孩子自不消说,时不常如癫痫般的发狂就是最难控制与了解的时候。

谁没有过去呢?

而所谓的过去经年悠悠集结成了疤,就变成行于外的某种张扬与心灵的墙。

可她与她的心其实却还是柔软的。

过去终究是过去,在现在的漫长相处中,她与她在钢琴面前真正是在一起如沐春风般沉浸,那兴高采烈处两个人明亮的轻柔笑意,是最柔软也是最真切的一朵香花。

顷刻绽放,在同一时间。

老妇人的过去只是源于很多很多年前那个亲密的爱人,她那么凄惨地死在这里,所以她就像地缚灵一样几乎一辈子被无人知晓地愧疚与情感中被牵制在这里,在这个以往是医院现在是监狱地地方做着自己的钢琴教师。

她一直在这里。

但是她也只能一直在这里。

一直仿若困顿于自己的世界里,似乎是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欢喜的音乐的爱好。

但看着她蹒跚的背影,只觉伤感。

她走不出自己,对于这个有着才华的女孩子她有着几分怜惜又偶尔着几分欢喜的罢,于是短兵相接的火花,于她是最温暖最生动。

年轻女子的过去,不同于老妇人的一个心理阴影砸到死。

而是因为许多阴影的叠加:为男友顶罪入狱男友却抛弃她另娶他人,幼年时对养父对钢琴的心理创伤。

以及电影一开始所展示的那个监狱生活,于她都是心情沉沦黑暗的缘由。

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天空还没全亮,在将蓝不蓝的稍许明亮的清晨里,橘红色的朝阳冉冉,阳光几乎是很温暖地从窗口射进房间里,半睡半醒里她在床上感觉到应该直射的阳光被什么摇晃着的东西给遮挡:那其实是室友上吊了的身体,在晨曦又温暖又冰凉的又蓝又橘的温度里,身边一个人安静地在身边了断成尸体——这景况若是一般人怎么不被刺激到死?

于是她的偏执与倾向暴虐,即便原来是和善而美好的在这样的地狱里也是无法不成厉鬼的,于是终于了然。

只是这样的她与她,因缘际会,在这般没有春风的监狱里,就这么,相遇了。

然后她最迷人的钢琴弹奏,在她带着手铐时在钢琴上爬出的漫漫乐声里。

或嚣张或暴力或低视,她以及她,就这么在日常的细节里慢慢靠近在一起。

那些她困窘的脸以及她的浅淡轻笑,最令人余味无穷。

 9 ) 音乐,还是因为音乐

好吧,原来本想给四星的,最后那老太的表现实在让我有点小失望,她太看中才华了,放弃了曾经的执著,丢弃了自己的原则。

我还是比较欣赏执拗的人,好像女主角。

这个是老妇人个人的败点,但是或许,这也是角色塑造上的胜点。

但是毕竟,鄙人根本不是什么资深的评论人员,好看,就推荐了;不好看,自然就忘却了,如此简单而已。

在下这里最最想推荐的还是其中的音乐,不的不承认,钢琴的部分非常吸引人。

特别是黑人音乐的钢琴部分,第一次听的时候,我一下被磁铁般吸住耳朵,而且还是那种超强的人造磁铁。

这部电影我是断断续续看完的,好事多磨。

我第一次下到的竟然是不完整版,让我嘎然而止在第一次钢琴比赛之际;第二次,我自己太焦急,竟然下了一个没有字幕的版本,再次崩溃;第三次,我才终于把整部电影看完,还真是艰辛啊。。。

第一次被震撼在被狱警包围的房间,富有节奏感的黑人音乐从琴键上流泻出来,敲打着心灵的感觉,她说,这是她自己的音乐;第二次,她带着手铐,背对着钢琴,又是这首曲子,我看到音乐灵魂骄傲的姿态,肆意、倔强、张扬;第三次,她穿着老妇人的泛白的古怪裙子,安安静静弹奏的时候,音乐轻柔,透着力量的暗流,原来。

等等等等。

呵呵,我其实说不好,我没有学过音乐,永远是门外汉的心智。

但是我总是分外的热衷音乐,那是真正能震撼人心的东西,我总这么觉得。

我看过《她比烟花更寂寞》,大提琴优雅且悠扬。

还有《玫瑰人生》。

太多太多的音乐曾经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我没有任何的学识和基础,在我看来,无论是古典,民谣,还是摇滚,所有的都有存在的意义。

只要被感动了,就要心存感激。

喜欢执拗的角色,不回头,不改过,无悔意。

最后的屈膝礼,淋漓尽致。

虽然她做着谦逊的动作,但是这才是最极致的讽刺,嘴边的,分明是冷笑,她正在无声的嘲笑你,嘲笑你的溃不成军。

 10 ) 四分钟:欧洲出品

最近喜欢的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在监狱里的教钢琴的老太太——克鲁格夫人和弹钢琴的女犯人——杰妮,情节简单,每个人物却都有丰丰实实的个性,欧洲片范儿。

镜头里同样有电影人的梦想,却一丁儿也不闷。

难得的好电影,写东西给她。

第一分钟:如果这样一个故事,如果给美国人拍。

电影的着重点该是少年的叛逆以及神奇的天分。

监狱里的少女,才华出众、性格叛逆,但个性一定要勇敢、坚韧,最后一刻,她用勇气、毅力、友谊以及智慧赢得了比赛,沉冤得雪——一场伟大的美国梦翻版。

如果给日本来拍。

电影会讲奋斗、讲师生情。

教钢琴的老师需得找个帅哥才好,然后是奋斗,aZa aZa Fighting,中途可以插进一个监狱长的女儿之类的反面角色。

结局可以是完美的圆满,也可以有个人得个绝症什么的。

励志或是催泪,看导演和编剧的安排了。

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极擅长讲那些情节简单、人物单纯,却激励人心的故事。

一部电影,要有清晰主题和主线,讲一个能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描述的故事吧,不要给写内容简介的人制造麻烦。

能把故事讲好,已经足够作为流水线电影工厂里优秀的专业人士了。

可是,拍这个故事的,是个德国人。

于是,女孩杰妮个性孤僻,却对钢琴感情热烈、无法自控,或者,她压根不想去控制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她根本不需一个老师循循善诱——钢琴是她表达感情的方式。

甚至,她的音乐,电影内或是电影外的观众会否喜欢,她已经懒得考虑。

我喜欢这里面隐含的价值观:不讨好什么人,只是为自己的感受张扬地活着,即使只是个女囚。

钢琴教师克鲁格夫人个性孤僻,却是极好的老派规矩。

用钢琴曲的名称对话;矜持、保守,扣子扣到颈下最后一颗;见到小姑娘的第一句问话是:“能摆个妙极的屈膝礼吗?

”;极度鄙视年轻人的音乐,她说:“黑人音乐不值一提”。

做杰妮的老师,她“不是教你做人”,仅仅因为她认为这个女孩有才华。

却也会在大赛前劝杰妮:“你的工作,清楚得像明朗的天。

”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德文原话感觉如何,中文译过来,端得是味道十足。

我总在回味,杰妮最后四分钟疯狂演奏结束后,克鲁格夫人的表情:乱七八糟却层次感异常清晰,她的眉头先皱起来;而后随着大家起立鼓掌,她眉头舒展开来。

是终于接受“黑人音乐”了吗?

就像她自己也曾说过的,“黑人音乐不值一提,但他们,不同寻常”。

当然,为了不让克鲁格夫人变成太过寻常的老学究,导演特意安排她,年轻时候,作为一个同性恋。

可惜,在我看来,这个安排,仿佛可有可无。

再举个优点罢,电影镜头的运用:主角与人打斗,要体现其暴虐性格的时刻,镜头切给一只飞蛾。

一粒葵花子大小的飞蛾,飞不起来了,在光洁的钢琴面上拼命振动着翅膀。

垂死的小虫子,是个隐晦的小小譬喻。

第二分钟:开头、结尾开头:天空,飞鸟,镜头下拉,电网,昏暗的房间。

监狱的栅栏门,一个女犯吊在门框上,同室的狱友无意中醒来。

看了尸体一眼,正欲继续睡,忽然想起来,摸女尸的口袋,掏出一支烟。

闻一闻,这才起身按铃叫看守。

这间牢房里活着的人是杰妮,等看守的空儿,镜头打给了窗户旁的杰妮,上翻的嘴唇,嘴角和额头都带着血痕,目光中是麻木和不耐烦。

很不错的开头,有悬念,味道十足,但我找到了一处小小的bug。

杰妮摸女尸口袋时,穿的是蓝黑囚服,等镜头打到她脸上时,她身上变成了蓝绿格子的衬衫——影片中,她通常穿这件。

两件衣服的出现,时间间隔太短,换衣,仿佛来不及。

结尾:杰妮与克鲁格夫人对视,杰妮温婉地笑,这是她在影片中惟一一次。

穿件黑的露背小晚装,两条细黑带子搭在后背的蝴蝶骨上,杰妮右脚迈出,行了个妙极的屈膝礼,谢幕,弯腰的一刻,两名狱警上前,为她带上手铐。

我喜欢这个结局。

努力,经受了诸多的苦难,这样做,大多时候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偶尔,却只是为了梦想,为了心中的骄傲。

这种时刻,值得记录。

第三分钟:配角丰衣足食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长大的导演,拍出来的电影里,每一个人物都有机会蓬勃地生长。

每个人物都只是他自己,而不是某一类。

这样的电影,主题也许会略显隐晦,气场却辛辣、强烈。

胖胖的看守莫兹,却有一颗附庸风雅的心。

与克鲁格夫人用曲名对话,虽然对不上来是寻常,却从不懈怠。

我喜欢这样憨憨的人,也许不能够真正理解音乐,却对那个世界有纯正的崇敬。

莫兹被杰妮打伤的那次,在医院躺了很久。

他不是没有忌恨,那个伤过他的女孩——那个垃圾,却极被他崇敬的克鲁格夫人看中。

他忍了又忍,把钢琴锁上,在狱友整治杰妮时保持沉默。

最后一刻,却还是他他,偷偷把杰妮带了出来,让这个女孩得以在4小时后去参加钢琴比赛,剧情得以发展。

克劳拉,仿佛是莫兹的女孩,梳着小辫儿的极小的小姑娘,却坚持不行屈膝舞,她不喜欢克鲁格夫人,那个古古怪怪的老太太。

杰妮最后四分钟的疯狂表演结束,观众先是沉默,然后起立、掌声甚至有口哨,现场的情景,绝对不是古典音乐会上整齐的掌声,更像一场流行音乐会的狂热的结尾。

监狱的官员们,在会议中,他们问克鲁格夫人。

“杰妮如果获胜会如何?

”答:“那是伟大的胜利。

”“对于你,但是。。。。。。

”这个关于本故事的譬喻,一个女囚,即使她能取胜,又如何?

对于两个主角自身毫无意义,也许,这个故事最大的意义,仅仅是打动了听到这个故事的人。

第四分钟:音乐音乐 ,这是我不了解的东西。

我只想说,这部片的音乐不是单弱的美,更多的是震撼。

就这句话罢!

《情键四分钟》短评

战争夺去她的巅峰,她于是有了偏执的理由,堂而皇之利用他人并宣称不在乎人性救赎。附着于他人,她最终得逞,为非自身的成功而骄傲,与当年被纳粹审讯并抛弃爱人的那个自己没有任何不同,仍然是个可以谈论古典高雅,却目中无人的躯壳,她的艺术没有人味。拖沓,作呕,乱晃,奇葩的虚化,演技好。

4分钟前
  • 我不在这
  • 较差

我本不喜欢这样过于激烈,因心中充满过多情感而不得不爆发的艺术,包括电影、音乐和文学,但,几年过后再反观自我,却发现自己的心中不知何时已经被那些自己很不喜欢的东西填充,虽然自己依然不喜欢反感。

8分钟前
  • 主键
  • 还行

最后的四分钟在高潮中死去,很美。

11分钟前
  • lemon.
  • 推荐

德语对白,字幕不给力,看的很昏迷

13分钟前
  • 多多
  • 还行

Vier.Minuten.2006.DVDRiP.XviD-EMPiRE

17分钟前
  • 8月12日
  • 推荐

B站模式全开啊!这就一怪胎天才钢琴少女和怪胎百合老妇的养成日记啊!

19分钟前
  • 我的事说来话长
  • 还行

倒没觉得有多深刻、体现了多高深的人性。只觉得故事很流畅,高潮很震撼。海报也很不错。再有一点,德国监狱的保卫工作太差了吧。

22分钟前
  • woa
  • 推荐

莫名其妙的暴躁和坚持

24分钟前
  • XTZTX
  • 较差

#喜欢。德国艺术的气质-阴郁、摇滚、个性、叛逆、但对艺术、反思甚至传统总有种敬畏和尊重,假敬重的屈膝礼和顶撞下的真敬重,爆脏话,桀骜,愤怒,但努力有才华,想起我与导师的关系// hyperlink to colorbleed // 老师心里难受还要哆哆嗦嗦给她上药,这演员的手和脸都有奶奶的苍老和气息 // 换衣服太可爱了,老师穿着屎的T恤哈哈哈,评委像林远峰

25分钟前
  • Promising
  • 还行

各种雷人的对白,装B的动作,不知所措的剪辑,导演应该学会怎样讲故事。 音乐加颗星。

29分钟前
  • 还行

美国式装逼。。。。。。

32分钟前
  • lossni
  • 很差

德国片出乎意料得文艺。两人沟通交流的小细节可爱温馨,胜于2段四分钟演奏。无法理解会安排女同桥段,最后导演见面会有观众问类似问题,导演答这部电影本来就是关于女同而非设计。可惜对叛逆青春期片有点厌倦,给三星。#2013SIFF#

34分钟前
  • 凯啦奇异果
  • 还行

真羡慕女主...那种什么也不在乎的活法,被克鲁格夫人评价为“没有人性”?没有人性,可是想要没有人性也要有资本的,没有那么牛B的才华天赋,平凡无奇的人生有什么意思....

38分钟前
  • 熊吃了爱丽丝
  • 推荐

成件事都好鬼造作,甚至令我睇得好鬼尷尬,無論演員,情節,鏡頭,對白全部都好鬼造作,德國竟然出啲咁嘅電影,最後嗰場表演,如果你有接觸過行為藝術,另類地下音樂同埋實驗音樂,根本就唔值得大驚小怪,仲有,節奏感強並唔係一定就等於係黑人音樂,唔好誤導觀眾—交叉剪接(開場老琴師和獄長談判和搬琴的一段),閃回(老琴師年青時和女同愛人的段落),隱喻蒙太奇(女主打守衞-琴上顫抖飛不起的飛蛾)。

40分钟前
  • lucy's sad
  • 很差

寫給孤寂的靈魂,寫給愛音樂的人

41分钟前
  • 【守破離】
  • 推荐

蛤?乱糟糟,乱轰轰...

4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为了最后这四分钟的片段看了整部电影,除了最后这段激情澎湃的演奏,看过电影,反倒被最后这屈膝礼感动。。。

44分钟前
  • 花花花……
  • 推荐

丁香的味道,轻轻的,又如此强烈饱满, 她爱我因为我经历过风雨, 我爱她因为她曾经可怜过他们

46分钟前
  • 影空
  • 还行

不知道要表现什么,音乐还不错

50分钟前
  • blackeyednina
  • 还行

我不是有意唱反调,这片真的很无聊,特别是最后一场。

52分钟前
  • 枯川满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