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11天

冰雪11天,冰雪十一天,The Next 11 Days

主演:刘桦,冯远征,黄奕,郭家铭,奚美娟,柳岩,梁丹妮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冰雪11天》剧照

冰雪11天 剧照 NO.1冰雪11天 剧照 NO.2冰雪11天 剧照 NO.3冰雪11天 剧照 NO.4冰雪11天 剧照 NO.5冰雪11天 剧照 NO.6冰雪11天 剧照 NO.13冰雪11天 剧照 NO.14冰雪11天 剧照 NO.15冰雪11天 剧照 NO.16冰雪11天 剧照 NO.17冰雪11天 剧照 NO.18冰雪11天 剧照 NO.19冰雪11天 剧照 NO.20

《冰雪11天》剧情介绍

冰雪11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8年1月26日到2月5日,突如其来的寒潮,使花城广州呈现一片北国风貌。数十万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故乡在召唤每一个游子的心。 没有人知道,满载团圆之梦的列车什么时候能够到来。这是广州交通史上最难忘的一次春运,无数旅客晕倒、哭泣、呐喊。 危难时分,数万名公安干警以自己的身体组成人墙来维持秩序,保障安全。11个不眠之夜,他们的眼睛充血了,嘴唇干裂了,声音沙哑了。11个不眠之夜让警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妈呀完美家伙Trot恋人黄金十二宫此生唯愿吸血鬼白教堂血案第三季阴阳爱妈妈的使命圣诞绅士夜缘来是你遥远的街区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四季嗜血之夜狼门血影美男鱼澡堂海豹突击队第六季无间行者焰火之城下半场深海巨妖王心凌2004梦幻游园地演唱会沸腾的群山好人大冯山花烂漫时勾心终于找到他金库黄蜂一路癫狂远隔40万公里的恋爱

《冰雪11天》长篇影评

 1 ) 《冰雪11天》:郭家铭特警人生的砺练之旅

文 / 赤叶青枫春运是最受国人关注的一年一度的大事之一,期间发生的故事无不令人感叹唏嘘。

而在往年春运中,又以2008年的那次最令人记忆犹新:当春运撞上雪灾,真真是“雪上加霜”。

近日,各大院线上映了一部名为《冰雪11天》的电影,它正是以2008年广州站春运为背景,以纪实的拍摄手法再度还原了那令人刻骨铭心的春运记忆。

影片以群戏为主,冯远征、刘桦、郭家铭、黄奕、柳岩、侯勇、奚美娟、巩汉林等新老艺人齐齐上阵,拼尽全力,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银幕形象,其中又以郭家铭饰演的特警阿波最易引人共鸣。

一方面,阿波和妻子出现了严重的情感危机,已然到了准备离婚的地步;另一方面,面对广州火车站的人山人海以及那无数晕倒、哭泣、呐喊的滞留旅客,不眠不休连续工作多日的他不堪重荷,要不是那份高度的责任感支撑着他,怕是早已倒下……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角色与很多正处于事业拼搏期的80后颇是相似,感情/家庭与工作往往两难全。

该如何处理好这些棘手问题阿波并无特别好的办法供荧幕下的我们做参考,分身乏术、焦头烂额的他只能且顾眼下。

经过演艺圈的多年打磨,郭家铭渐渐淡化偶像艺人的耀眼光环,积极往实力派转型。

《冰雪11天》虽非他独挑大梁之作,但能与冯远征、刘桦等众多老戏骨同台飙戏,较为难得,因此看得出,他很珍惜这次机会。

听说为了更好的诠释角色,他还曾真的去广州站广场体验了半个月的基层民警生活,每天都身穿警服和真正的警察一起在广场上巡逻执勤、维持治安。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段特殊的生活体验,所以他洗尽铅华后,演起特警来很是像模像样:对于破坏秩序的少数旅客,他虚张声势,连哄带吓,成功令之前叫嚷不休的那些人噤声,迅速稳定了局面;面对拥挤人群,他不慌不乱,有条不紊,耐心做着各种答疑或安抚工作;当他饥渴难耐时,从地上偷偷捡起一枚乘客遗落的芒果,背过身塞到嘴里一顿狼吞虎咽……那一帧帧、一幕幕,他表现的是那么的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让人会暂时忘记《新永不瞑目》里的肖童抑或《甲午大海战》中的光绪皇帝等他之前塑造的多个角色,从而为眼前这位青年特警的工作的不易与艰辛唏嘘不已。

至于阿波的家庭方面,因影片的重心并不在此,故而并未给郭家铭过多的发挥空间。

不过他还是较好地把握住了与之相关几场戏,无论是之前与妻子电话沟通时的隐忍与压抑,还是面对儿子时的激动与疼爱,亦或是和妻子冰释前嫌后的兴奋与甜蜜……他都将一个平凡男人对于家庭问题的无奈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展现的淋漓极致。

在郭家铭的诸多作品里,《冰雪11天》或许还算不上他最好的代表作,但阿波一角却是他迄今为止饰演过最贴近普通大众同时也最引人共鸣的成功角色。

但愿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能多塑造一些更接地气的角色,并不断磨练演技,使演艺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2 ) 上了大学才能理解的心情

刚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弹幕里有不少在说:怎么一定要过年回家的啊,不能其它时候回去吗曾经的我也是这么想,春运与我来讲很遥远,从小都在家附近上的学,也没有离家过,身边亲近的人也是在家乡工作,没有体会过春运。

直到上了大学,要回家的那一晚,有个舍友,为了早点回家,买了早上七点的高铁票,一大早五点多就醒了。

我也激动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明明已经买好票,约好车,可是内心还是有难以按捺的激动,在床上翻来覆去,数着手指头到天明......那个时候离家也才三个月左右,买到票那天起就一直盼着归家,这是以前的我难以感同身受的。

我原以为我会很淡定,毕竟也是在省内上的大学,竟也没想到会失眠。

也许同观看影片的人也会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其它时间回家呢。

这也是我上了大学之后才能理解的。

首先是没有时间,像我,还只是大学生,平时在上课时间请个假出校门都有些难度,更何况是打工人呢,请个假回家,包括往返时间,少说也得一星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那么容易。

再者是钱,偶尔也有放假的时候三四天,是真的想回家,特别是遇上像元宵节清明节这样的时期,但是呢,票太贵了,一张票就是500+,往返一次不包括其它就得1000+,都快抵上一个月生活费了,两天的时间都得在坐车,仔细一打算,其实也没有多少时间在家里。

像打工人,更不容易了,金钱时间更得精打细算,回一趟家可能得搭上好一个月的工资。

从08年之后,中国就变成了基建狂魔,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交通出行问题,听说我们家乡也要修直达的高铁了,希望到未来,高铁能普及到各地,让更多回乡人更容易归家。

 3 ) 大灾无情人有情 郭家铭演技蜕变献真心

别指望看《冰雪11天》就能得到像看《后天》或者《2012》那样的视觉刺激。

虽然,《冰雪11天》确实是一部灾难片,但是它又绝不是好莱坞式的那种动不动就山崩地裂,烈焰熔城,或者暴雪寒潮冰封世界的灾难大片。

《冰雪11天》没有豪华的明星阵容,也没有让人震撼的电脑特效,甚至都没有直接将镜头对准冰与雪,但是这部灾难大片真实揪心,会让每一个观众都会触动,那些黑压压的人潮,那些同胞的各种表情的面孔都会告诉你什么是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安危又是谁在保护着。

影片以2008年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冰雪灾害为背景,展现了在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都受阻的情况下广州公安民警保护及疏导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百万旅客的11天完整过程。

是的,没错,《冰雪11天》是一部主旋律影片,歌颂国家歌颂公安民警等部门。

但影片不仅仅是赞颂,更是记录与展现,是在用非一般的电影手段在大银幕上讲述咱们老百姓的真实故事,经历过2008年冰雪灾害,以及那些每年春节期间被淹没在春运大潮人流中的人们,还有坚守在岗位的铁路职工以及协助春运的各种警力都懂,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多么的真实。

冯远征饰演的公安局长,刘桦、郭家铭饰演的警察,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而小保姆,饭馆老板一家,饭馆服务员记者,以及无数的警察与手握车票等待回家的人们,这些专业或是业余的演员们,都是让这部纪录片式的非纪录片更为真实感人。

《冰雪11天》中展示了无数的警察形象,但除了刘桦、冯远征、侯勇这样有着丰富表演经验已然已经到了一定境界的实力派老演员来说,郭家铭在片中饰演特警队队长同样让人过目不忘,郭家铭在片中与柳岩饰演一对夫妻。

在冰雪灾害到来时,他正与妻子离婚,心情郁闷,但是面对难以预见的灾难,面对车站广场上的人潮,面对家庭、孩子、女人以及母亲和同事等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郭家铭都保持独特的态度,坚持履行自己应尽的各项职责。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冰雪11天》有电影的拍摄的画面,还有大量当年滞留广州火车站时的实拍画面,真实画面结合电影艺术处理的手法,让《冰雪11天》接地气,而郭家铭的戏份虽然有限,但与刘桦、冯远征、侯勇这样有着丰富表演经验的老戏骨放在一起也可圈可点。

从新版《永不瞑目》中不同风格的肖童到电视剧《要过好日子》的小人物常江,还有数部影视剧各种不同角色的打磨,郭家铭稳扎实打的锻炼着自己的演技,一步一步的前行,一点一点的成长,已然从一个偶像派升格成演技派,就好像在《冰雪11天》他饰演的这个奋战在事故一线的特警,用从容不迫的表演诠释了一个背负着各种压力的男人,他的苦恼、担忧、愤怒与坚毅、诚恳都展示的恰到好处,让人觉得亲近又自然,就如同身边的人一样,没有半点浮夸刻意的感觉,让人对他未来的演艺之路充满了期待。

 4 ) 我们这十几年,经历了什么

雪映出暗红色的夜,让绿的到来找到借口。

那想要归家的游子,要和谁诉说这漫漫归途。

零八年给中国人留下的印记太深了,也是这些灾难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所欠缺的,指明发展方向。

那天看到一个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博主在快餐店排队点菜的视频,突然恍惚。

我上次在肯德基这么排队点餐好像已经是快二十年前了。

但其实并没有那么久。

去火车站买火车票好像就距离我更遥远了。

我们步入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也不过短短不足十年罢了。

从内燃机到高铁,从三天两头因为天灾人祸就瘫痪到如今的基建大国。

又真的只是基建吗?

那不只是基础建设,是世界领先水平。

 5 ) 雪灾时候的我们

我是南昌的,依稀记得那年雪灾我们都放假了在家里,我家刚好门口是铁路,那一个多礼拜,门口的火车都停在路上,隔壁阿姨每天拎着热水去卖方便面,我们停电,整整到大年三十才来电,虽然经历了好多天没电没手机,但我永远忘不掉那天最后来电那一刻所有人的快乐,这也成了我年味最浓的一个记忆,09年大学毕业也去了深圳,坐的就是京九线,走过站票,也有过被挤哭的体验,现在回家方便了很多,但也因为疫情两年没回家,今天看这部剧也是泪流满面

 6 ) 有感于《冰雪11天》拍摄现场

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日期了,只知道大概是在2012年的5月或6月,初夏。

我在网上找到一个群众演员兼职。

群众演员,用港片里的说法就是“跑龙套”。

1天50块,预留一天,每多一个钟加10块钱。

我们在拍摄现场领了棉袄和包包,扮演滞留火车站的北上民工。

活倒不难,只是自己找个位置保持不动,装出失神落魄的样子,而专业演员则在旁边不断地一遍遍地重复某个镜头。

更多时候就在那里干等着,导演一声令下,即刻进行战斗状态。

这相当考验一个的人耐力。

羊城初夏的晴天是“高温高湿”的代名词,此时让你穿着棉袄坐上一整天,没有休息也没有水,哪怕你竭力保持安静,不久之后脸和耳朵还是会开始发热,进而头晕眼胀,像坐上了长途的拥挤列车。

大家一直期盼着拍摄工作的结束,5点、6点、7点、8点,我们总觉得应该会在某个整点结束,但这小小愿景每次都落空。

吃饭了。

两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盒饭。

每人拿一份菜,一份饭。

米饭像高校食堂的一样,保证没有香味。

菜有两种:炒青菜基本没油,像水煮的一般,菜脯炒蛋基本没蛋,咸得要命,倒是好下饭。

如果一份不够吃,可多拿一份。

几百人个个一样。

“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这话说得特对,我们吃着一样烂的饭菜,没有嫉妒,没有鄙夷。

导演还没吃,也许这是演艺圈里的优良传统,让群众先吃吧?

后来有辆面包车打破了我一厢情愿的猜测。

那车来势汹汹,从上面抬下来一块木板,板上盛有酒菜,用薄膜盖着。

导演、主演等几个人就坐在我们面前边吃边讨论。

丝毫不在意众人贪婪的眼光,似乎早已熟悉这一幕。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预留一天意为从九点半留到这一天结束,而工钱仍旧是五十块。

那次我们工作到凌晨一点多,算是加多了一个钟,足有十六个钟头,领了六十块,平均每个钟有三块七毛五。

中间没有休息,没有饮水,只有两餐极为简单的饭,还得眼巴巴看着指挥人员在你身边吃香喝辣。

有些人自己先撤回了,所以他们没有拿到一分钱。

我倒是拿了钱,然后在公交与地铁皆已停开的广州的深夜里,拿这六十块钱打的回学校。

我完全体谅制片方。

毕竟钱是通过中介拿到的,吃饭方面则可理解为群众演员太多,交通上也许是制片方不熟悉这城市,不知道深夜里的变化。

这一切都不能给我留下一丝半点的阴影。

但这次经历的的确确在我心里投下一个阴暗面,制片现场的某些冷酷场面使我打心里发寒。

在此之前,我几乎崇敬任何制作电影的人,以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值得人们竖起大拇指。

不过打那一天过后,我觉得他们当中的某些只配得上人们的中指。

陈国星扎了个小辫。

在他身边有两个人,一个中年大叔,稍胖,圆头虎脸,还攒了一脸大胡子;一个瘦高文艺青年,似乎是操作器械的。

陈国星是不折不扣的导演,那大胡子也被工作人员叫做导演,但《冰雪11天》职员表所列的两个导演都不是他,大概是副导演吧。

大胡子很凶悍。

大家对其命令反应稍慢或领悟稍错,动辄破口大骂,直至人格侮辱,好像周边人都欠他的债。

开工不久即有人气不过而离开现场。

制片方工作组人员也对其畏惧有加,小声劝慰受气的群众演员。

一整个上午,我们都处于萧杀的气氛当中,完全不是以前在电视看到的轻松有趣。

为了拍摄一个“孩子哭”的镜头,大胡子不惜使用恐吓与暴力,而且对象还不止一个。

我记得那最终上了银屏的小女孩(片中72分11秒处),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是多么令人心酸!

小女孩并不知道她在演戏,被大胡子一把抢过,又吼又捻,竟似要杀她一般。

她全身颤抖,战栗着、不断地、无助地哭喊“妈妈”,我分明可以感到她是那么的心悸与惶恐。

大胡子很满意,对其母亲说:“你孩子将来要当明星。

”大家只是静静地看着,没人上前去劝阻,哪怕几个孩子的妈妈,也未对大胡子加以颜色。

从她们礼貌式的笑脸中,无法断定其真正想法。

也许她们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吧?

只是未在现场所发作罢了。

大胡子于是频频得手。

《冰雪11天》讲述了雪灾来临时公安民警、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用智慧与毅力保障滞留火车站的民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故事,剧情紧凑,感情丰满,那浓浓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触手可及,像寒天里的阳光一般温暖人心。

《冰雪11天》的拍摄现场冷血而无情,它禁锢了人们心中那片光明的天地。

冰雪带给这个世界一场残酷,为了演绎这残酷中的温情,我们又人为制造了另一场残酷。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美利坚某个小镇,一个银行绑匪被击毙在一个小男孩身边,溅了他一身血。

小男孩几乎吓破了胆,号啕大哭。

谈判专家尼尔森巧妙地化解了小男孩所处的危局:他说这是一场演习。

第二天,媒体集体失声,不报道此事,只为了保护小男孩幼小的心灵。

所有人都说:这只是一场演习。

他们明白,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必定给小男孩带来阴影,血淋淋的噩梦也许会伴随他一生。

而在华夏大地上,为了体现某些人的伟大,不惜伤害另一些人。

鬼才相信大胡子的屁话,如果那小女孩记得这事,那么她这一生也许与电影无缘。

甚至再也体会不到看电影的乐趣,她会以为电影里的东西都建立在痛苦与恐惧之上。

无论是真是假,西方故事本身已经体现了美国式价值观,它尊重每个个体的意志,不伤害哪怕一个无辜的人;而东方制片现场却明明白白反映了早已印记在我们每个人脑海中的观念:集体就是一切,为了集体可以牺牲个人。

个人意志在集体面前屁都不如。

小女孩哭了,上了镜,她真乖;在她之前那几个哭不出来的孩子太坏了,错失了上镜的大好机会,要打屁股。

 7 ) 当警察快20年了,没遇到过这局面,坚决要管住他们,坚决要帮助他们

有了《雨中的树》的经验,对《冰雪11天》这部同样在人民大会堂首映的献礼片有种天然的期待和好感。

电影根据08年南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广州公安成功疏散蜂拥而至的百万春运旅客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作为南方人,大致能回忆起08年初那场满地雪,出行都像滑雪的情景,广州火车站的拥堵也是从报纸上一点点获知,比如公安站着睡着,哺乳的公安妈妈,把晕倒的母子托举出人群等等,记得当时看着温暖的瞬间,为老百姓心底里的善良深深感动。

导演王小列也说,他第一次看到素材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没法想象4万公安干警如何控制住这40多万人。

这么多人在那么极端的情况下还能听从指挥,想想真要感谢老百姓,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是啊,隐忍的老百姓啊,他们大声的叫嚣,但心底里是善良的。

他们被驯服,服从指挥是一种理解。

娄烨曾说全世界的电影都在解决时间问题。

决定一个故事容载空间的是时间。

《冰雪11天》的长度是11天,从腊月十八开始,一天一天逼近人流的最高峰,直到最后的释放。

冯远征饰演的公安局局长在连续工作几个通宵时,一个疏忽就是无以计数的人命,巨大的压力让他的情绪到达崩溃的边缘,与上级大吵之后。

他说:“我感觉已经到达承受和忍耐的极限。

我当警察快20年了,没遇到过这局面,坚决要管住他们,坚决要帮助他们。

”当时就是个“一绊千人倒”的局面,公安干警要以4万人去挡住40万人流。

当看到特警分成区块疏导人流的场面,既滑稽又心酸,缓慢前进的人群,等得失去了表情,不自主地跟着前面的人移动,但他们心里装着的都是回家的渴望。

而挡着他们的人,何尝好过?

一个人坐在空旷的长椅上,冯远征静静地在心里反思与上级的争吵:“我以前不是这样,他以前也不是这样。

我从未在工作中心情如此沉重,感情如此脆弱,气氛如此压抑,我已经融入你们,你们的家也是我们漫长旅途的终点。

”大家因为“回家过年”这一中国传统而被困在广州火车站,彼此理解,彼此依存。

当11天后,火车站前空了,没有人员伤亡,这一公共危机解除了,冯远征说:“勇敢不是不怕,是带着恐惧前行。

希望以后团聚的日子会变得更多,更多。

”电影落幕。

很喜欢电影中冯远征的表演。

正如冯小刚导演谈及冯在《一九四二》中的表演时所评价的,他是塑造力很强的一个人,看他演戏你绝对不会有跳戏的感觉。

正如再好看的苹果被虫子蛀了一口,就不好吃了。

他这样形容冯远征的演技:“他的分寸感特别好,该有戏的时候他有戏,没戏的时候他很知道自己不抢戏。

”《冰雪11天》里是如此,《非诚勿扰》里是如此,《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更是如此。

他的层次感就是分寸了。

多一分过了,少一分缺味。

他和刘桦的表演皆是如此,自然、真实。

放映前,刘桦说:“我自认职业素质不高,从业30年,没什么水平能在荧幕上让观众感动。

但这部《冰雪11天》一定能感动大家。

我为自己饰演了一个公安民警感到无上的荣耀。

”我认为,也是如此。

电影11月1日上映,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影院支持。

这是一部讲述老百姓回家的故事,每个人都能看见那在年前盼回家又怕回家的自己。

 8 ) 灾难面前之个人与政府

雨停了,天晴了,灯绿了,车开了,人笑了,场空了最终迎来了很美好的结局电影里每个人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方局体贴着老马,惦记着他屁股老马体贴着下属,体贴着农民工仿佛世间一切都那么美好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08年除了令中国名扬天下的北京奥运、让中国众志成城的汶川地震外还有警民一心的南方冰雪大挑战2022年的开端我们仍处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朋友的父母刚到家又因当地疫情被隔离年是没法好好过了2020年爆发时网上出现了无数质疑的声音惊慌、恐惧笼罩在人们心头对政府的高期待,使得网友愈发严格看完这部电影我开始从政府的角度思考突如其来的危机人力物力极度缺乏民众的质疑、不配合世间没有完美再思维缜密的人也会出现漏洞面对如此大的灾难个人力量如同鸡蛋碰石头最大的贡献便是服从,警民一心,克服灾难。

在我目前的认知里,严格服从的军队建设,确是最适合中国环境的危机应对管理。

 9 ) 如果处理的好,这里的一切都是经验 ——观影《冰雪11天》后感

2020,2月15日,周六,大风四级左右。

外面有“妖怪”,不让、不能、不敢出门。

平板被扒拉N遍,终于搜寻到一个没看过的、评分8.7的电影——《冰雪11天》。

打发时间嘛,凑合看呗。

未曾料到,看完,竟然写下人生第一篇影评(如果算的话)。

剧情是2008年1月26日到2月5日,正值春运,突如其来的冻雨寒潮,导致交通瘫痪。

四十万急切赶着回家过年的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

家和家人在召唤每一个归人的心;然而没有人知道,列车什么时候能够到来,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无数旅客晕厥、哭泣、呐喊。

危难时分,数万名公安干警、部队官兵以自己的身体组成人墙来维持秩序,保障安全。

11个不眠之夜,他们的眼睛充血,嘴唇干裂,声音沙哑。

也是经历过了这11个不眠之夜,警民、军民的心连接在了一起。

影片中,分批次放人通行时,“一绊千人倒,稍有差错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冯远征扮演的方局长看着实时指挥屏幕忧心忡忡,因为他无比清楚地认识到那个残酷的现实:“如果处理的好,这里的一切都是经验;如果处理不好,这里的一切都是教训。

”如果能成为经验,自然是鲜花、掌声、皆大欢喜;可如果是教训呢???

所以,每一次放人,方局长都觉得自己的神经紧绷得仿佛随时都会断掉。

在针对是否处罚戴黄帽子的农民工的问题上,方局长和他的领导大吵一架。

方局长心里清楚,自己以前不是这样,领导以前也不是这样,只是这一次压力太大。

大家从来没有面对工作时心情如此沉重、感情如此脆弱、气氛如此压抑,大家都沉默着、咬着牙工作着,“担心一开口,就会像我和他一样爆发出来”。

面对巨大的压力,方局长说“我忽然感到非常委屈,感觉自己就是车展上无数个想回家的旅客中间的一个,孤立无援、不知所措、走投无路,我渴望平安、温暖、关心和帮助,我很想回家,我很想对广州的旅客们说,我们已经融入了你们当中,经历着你们所经历的一切,感受着你们的痛苦与期待,承担着你们身上的负重,你们的家,也是我们漫长旅途的终点。

”影片中,方局长的表现诚实、也温情,所以不招人厌。

还有一个情节是,散会后大家忙去,阿涛看见马所长坐过的椅子上一片血迹,忙问怎么回事,马所说痔疮犯了,阿涛让马所去医院,马所不耐烦地说着“走不了”匆匆返回岗位。

这一切被方局长看在眼里。

下一幕是同事塞给马所长一包东西,说是方局长给的。

马所长打开一看,居然是半包卫生巾(卫生巾是方局长从女同事柜子里“顺”的)。

马所长尴尬两秒、之后看着卫生巾笑了,我看到这一幕时笑出了声,但是10秒之后我的眼眶湿了。

影片里很多小细节也表现得很好,比如,女广播员无奈地晃一下喝空的水杯;指挥官的声音到后面越来越哑;两手拿行李的人用嘴咬住票、检票员检完票再塞回他嘴里;一个急不可耐的农村人等不及过安检、索性直接把行李隔着安检箱扔了过去;一对恋人在火车窗口吻别、往前冲的乘客根本无视他们、直接把他们怼开......因为这些无比真实的毛毛细细的小根须,命题作文式的升华才不显得尴尬。

这是电影,说的是广州交通史上最最艰难、最最危急的一次春运。

影片中,方局长他们算是及格过关。

不能不说说现实,也是春节,这场疫情,不仅仅让武汉面临大考。

其实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任务,基本上都是“干好了没人夸,干不好上下都埋怨”。

所以才会有人戏谑“不如我们把工作干砸,这样才会被重视。

”而这次疫情,岂止是“上下都埋怨”?

简直是沸腾。

人们肆无忌惮地表达着对没有及早封城的不满、对从疫区出来的人们的不满、对出门不戴口罩的不满。

甚至走在路上不小心咳嗽一声,都会被人瞪一眼以示不满。

几千年来,各种各样的历史反复上演,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教材”举一反三。

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不满”之后,之后又怎么样了呢?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不能仅仅说说而已吧。

2020.2.15

 10 ) 让我们用2012的手法来重新组织一下剧情吧

首先,必须要有三、四个人物主线,主角必须是个白领小资,职业最好是医生、律师思密达,必须是公知范。

第一镜头就是人山人海的站台。

第一句台词就是“这个社会肿么了?

”还必须安排一个藕断丝连的前妻或者矛盾很深的配偶。

然后就被堵住了。

还必须要有个农民工,这个人必须要勇敢朴实。

插科打诨的任务就交个他。

白富美要有一个。

萝莉也比不可少。

然后就一个小集体为中心展开,各种冒险,各种个人主义。

政府组织救灾什么的只能当背景,而且主管必须要犯官僚主义,造点不必要的麻烦,然后就必须有个坚持真理不畏强暴的下属。

靠发动人民群众给扭转过来了,后来主管痛心疾首,跟下属相逢一炮泯恩仇。

最后十分钟给个警车开道就可以。

这个剧本其实非常好弄,流水线的作品。

土鳖还是土,弄不来的。

《冰雪11天》短评

豆瓣之前是5.5,电影还行代入也不错

7分钟前
  • LIONE
  • 还行

2008年初,广州交通史上最艰难的一次春运,全片拍得很写实,是一部中国本土风格真实灾难片。但是漏洞吐槽太多:剧情上很拉胯,多条支线与主线无关,公事私事胡乱参杂,台词无聊生硬,导致主线不明。群众对抗不激烈,深度不够,人性刻画不够,对春运时焦急等待的双方刻画的太浅太弱,仅仅是让人感受到春运的表面皮毛。整体格局不大,一直围绕这一个城市,没有从宏观角度看问题,没有从全国角度看核心。还有节奏上时间线无任何作用,未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很鸡肋。

10分钟前
  • 一朵小野百合
  • 较差

总体中规中矩,几个配角设计得不好,硬转折。

14分钟前
  • 伴月
  • 较差

黄奕你也敢出来吓人

18分钟前
  • 珊瑚海
  • 很差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

19分钟前
  • 海尔波普
  • 推荐

历史影像还是比较震撼的。

21分钟前
  • Davz
  • 还行

主旋律电影怎么拍才算有诚意?

24分钟前
  • 或许吧
  • 还行

没感受过08年广州火车站的大雪,但是身在南方的我确确实实在高速感受到那年大雪带来的灾难。电影内容还是有点轻描淡写,隔靴搔痒了,真实情况更惨

29分钟前
  • 不准偷看我洗澡
  • 较差

现实往往比想象的残酷

32分钟前
  • 一颗开花的树
  • 力荐

作为广东人,作为中国人,这个真的是太多打动我的点了

33分钟前
  • Rachel
  • 还行

难得有一部我标的大冷门,友邻一个看过的都没有😂然而还是当年学校组织去影院看、回来写观后感的那种的大烂片

35分钟前
  • 伍月
  • 较差

低分的人?有毒?

38分钟前
  • 椿
  • 力荐

特地找出来看过,还行。

39分钟前
  • 换个名字
  • 还行

还行还行

41分钟前
  • 浅醉琴心
  • 还行

什么叫做支离破碎。。。

42分钟前
  • 还行

昨天偷空在开会间歇间自己跑去看的 一个人的电影院 是怎样的情绪啊~ 还好不是什么爱情片啊 恐怖片什么的 要是恐怖片的话效果一定很好哦! 里面痔疮那段太搞了

43分钟前
  • 是大鱼呀🐟
  • 还行

简单的动作,朴实的语言,真实的事件,温暖的情感

45分钟前
  • 千寻
  • 推荐

废话太多,导演试一下用镜头说话,从小人物处着手讲故事

50分钟前
  • Eapen
  • 较差

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挤在火车站忍饥挨饿也不愿意留在广州过年,后来看见他们咬着行李往前冲的时候有点明白了。没有经历过春运,所以理解不了他们的思念。影片描述的时间线从20080125到0204,11天,车站里看到了很多人间百态,也更了解了这一段我曾亲身经历过的历史,即便它已经过了16年。

53分钟前
  • 今夕何夕
  • 力荐

记 哄哄乱乱的2008年

55分钟前
  • CO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