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哭

돈 크라이 마미,天伦制裁(台),别哭妈妈,不哭妈妈,Don't Cry, Mommy

主演:柳善,南宝拉,刘五性,申东浩,权贤相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2

《妈妈别哭》剧照

妈妈别哭 剧照 NO.1妈妈别哭 剧照 NO.2妈妈别哭 剧照 NO.3妈妈别哭 剧照 NO.4妈妈别哭 剧照 NO.5妈妈别哭 剧照 NO.6妈妈别哭 剧照 NO.13妈妈别哭 剧照 NO.14妈妈别哭 剧照 NO.15妈妈别哭 剧照 NO.16妈妈别哭 剧照 NO.17妈妈别哭 剧照 NO.18妈妈别哭 剧照 NO.19妈妈别哭 剧照 NO.20

《妈妈别哭》剧情介绍

妈妈别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妈妈别哭》是继《熔炉》之后又一部韩国现实主义力作,入围了第17届釜山电影节的广阔镜单元。 本片改编自现实中“得知女儿因为被男学生们强暴而自杀的妈妈亲自为女儿报复”的残忍故事。 刚和丈夫离婚准备重新出发的刘琳(柳善 饰)在告别不幸婚姻后原本打算带着刚升为高中生的唯一女儿 柳银雅(南宝拉 饰)重新开始。两人相依为命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但不幸从天而降,银雅竟然选择在自己生日的那天自杀,这也摧毁了刘琳最后的精神支柱。某天,她通过银雅的同学赵翰(申东浩 饰)知道了女儿惨死的真相:在学校遭到多名男同学的强奸,加害者却因未成年人的身份免于受到处罚,对这一结果无法承受的银雅选择了自杀。此后,刘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再不相信法律的她决定无论用何种方法,自己来帮女儿报这个仇,并驱使着她一步步走向无法挽回的结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C9特工巅峰时代好汉两个半第十二季商务囧途超能美少女钱信伊:地下酒吧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说想结婚一起同过窗第三季番外篇降妖功德簿春花焰去有风的地方卡片战斗先导者overDress第四季番石榴岛新吊带袜天使雨天的妖怪生活的烦恼你好呀,我的橘子恋人米兰达·辛斯个人秀:拿好不谢云的耳语梦游夏威夷是敌人吗?克拉拉·索拉世纪大劫案哥伦比亚第三颗星从前有个巨星黑色树海女王之家堂吉诃德外传花牌情缘花月杀手

《妈妈别哭》长篇影评

 1 ) 麻木而无情的你,有什么资格说不好?

首先,看完后,看了一下网上的评论,都觉得电影不好。

而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电影很好了,如果要寻求视觉冲击,心里刺激,有的是爆米花电影,惊悚片可以选择,这电影不在该列,不要拿那些为了追求所谓刺激毫无剧情可言的爆米花电影来相提并论。

再者,很多人都说很蠢,我想说,在这样说的同时,也暴露了你的蠢。

很多人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去评价,而人与人是不同的,更不用说是不同年龄段的人了。

说那个女孩蠢,为什么还要去的,请问你们十七岁的时候知道什么?

说妈妈蠢的,请问你们有脑子吗?

从一开始的离婚案件得知,丈夫出轨了(和另一个女的在一起,并且那个女的就是辩护律师),但是妈妈却败诉了,再到后面的警察明知道女孩被强奸了,妈妈被殴打等等,那些人却都因为是未成年人而免受惩罚。

别说她为什么不把视频交给警察,她不是没信过,她信了,可她得到公道了吗?

最后她会走上这条绝路,都是被警察逼的。

最后,我们不得不深思,1,未成年人犯罪该怎么解决最恰当?

首先,错了就该受到处罚,要不然,未成年人免受惩罚这一条就是在暗示,未成年人可以随便做,反正不用受到惩罚,无形中在助长犯罪。

再者,对于受害者来说,如果说就因为未成年人就免受惩罚,那么对受害者是不公平的,一辈子都被毁了,怎样算公道?

2,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视以及教育。

首先,女孩的父亲对女孩的事不闻不问,出轨等,就没有尽到父亲应有的责任。

其次,那些人的父母也是丝毫没有觉得自己理亏,自己孩子犯了错,不反思教育,反倒说别人孩子的不好,没良心。

最后,那些小混混有这么一天,是因为父母的不重视,直到最后,生死面前,他自然觉得自己没错,说什么,她是自杀的,可想而知,妈妈心里有多冷多绝望。

3,法律为什么而存在?

首先,法律值得我们去遵守,是因为它保护了我们的权益。

如果盲目遵从法律,对实情,对人道视而不见,那么,法律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再者,法律真的是在保护受害者吗?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律保护的,是那些巧用法律的人,而真正的受害者并没有得到正义的伸张。

最后,我想,电影要表达的并不是让观众觉得刺激,拍手叫好,而是希望通过电影,让我们有所反思,有所成长。

 2 ) 法律当真是人民的保护伞吗?这值得思考

又是一个虐心的韩国电影,看之前必须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

《不哭妈妈》讲述的是某14岁女生在被多人性侵和威胁后自杀身亡,悲痛的母亲在法律无法提供绝对帮助的时候无助地走上复仇之路的故事。

听听剧情,似曾相识。

不错,韩国有很多类似的电影,《熔炉》应该算是口碑最好的一个。

未成年保护法的本意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但却成为了法律的漏洞和某些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

日本电影《告白》也是一样,女教师的女儿被人恶意杀害,法律却因为嫌疑人是未成年人而给予宽待。

并不只有韩国日本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会被这样的问题困扰,未成年人犯罪就真的不用承担任何罪责吗?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疏忽只是其一,另一方面电影也反应了法律的疏漏和缺失。

丧女的母亲为什么最后会走上杀人的道路,这点可想而知。

警察的不负责和冷漠让这位痛失爱女的母亲寒了心,尤其当警官说出“自己和解,免得人财两空”时,母亲更是濒临崩溃。

《告白》、《素媛》等等一系列和法律有关的作品似乎都在传达着这样一个主题,法律的漏洞是必然存在的,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

第三,性侵事件在日韩也是极其普遍的,很多电影反应类似的问题。

尤其是校园题材的电影,同学之间欺辱、性侵似乎已是家常便饭。

《熔炉》是校长性侵学生,《素媛》是儿童被性侵导致残疾,《追击者》是强奸杀人案件,《公正社会》也是儿童(10岁)性侵。

这些案件的被害者都是女人,从某种程度体现了韩国女性地位的危机。

这些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无疑是在扩大这些案件的影响力,每一部都十分震撼。

法律应该是人民的保护伞,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无法达到绝对的公平。

因为被告都是未成年人而无法实现合理的判决,这在一方面是对未成年人的庇佑,另一方面也是对被害人的打击。

电影充斥了沉痛感,但不管怎样被害人也有罪责,母亲的处理方式也有欠妥当。

她选择了最危险和最不恰当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杀人!

为什么?

这是一位母亲的绝望啊!

面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被告只能判处几年的有期徒刑,而自己的女儿已经自杀身亡,她无奈之下才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

刑法虽然有适当的保护,但对当事人审问的时候却也造成了另外一种精神上的伤害。

拿《素媛》举例,刚刚失去肛门的小素媛躺在床上,警察为了确认真相反复询问素媛当时的情形以及反复辨认凶手的长相。

孩子才只有8岁,如此的精神折磨的确能有助于尽快破案,但何尝不是另一种伤害呢?

《不哭妈妈》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虽然在电影中审问的场景寥寥无几,但真实的案件中警察却在审判时一再让女生辨认性侵对象,反复地问:“有他吗?

他插进去了吗?

”等等问题。

对于一个刚刚遭遇了如此恶劣事情的高中女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羞辱。

恩雅选择自杀虽然并不是警察的过错,但也来源于视频的羞辱。

伤害一个人的自尊是有致命危害的,即便影片规避了这一原因,但它依旧存在。

 3 ) 反正我被感动了,尤其是蛋糕上那句don't cry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评论那么低,有的说女儿愚蠢,我想替女儿说一句你们又没有想过她才是个高一的学生,那个年龄应该是单纯的,对于所谓混混的男生长的又帅,多少是会有迷恋的因素在,不过我对后来的那个剧情就觉得有点勉强(威胁视频),她完全可以告诉妈妈的,母女俩那么亲密,怎么会不说,自己只身去呢,虽然到后来妈妈杀人这个设计,令剧情极端了点,可是更能推出妈妈的无助,看完这个其实挺受启发的,人真的不能只看表象,看了这个我突然特别讨厌染发的男生,讨厌戴耳环的,

 4 ) 复仇之外,出路何在?

有人说片中的复仇不“过瘾”,我却觉得这更真实。

那些畅快淋漓的复仇都是编出来取悦观众的。

现实中一个母亲能够做出的复仇能是怎样呢?

《七天》和《告白》里那样的复仇,真实生活中大概不会发生吧。

关于这样的事件,在现实中我也听别人说起过。

记得初中时曾有这么一件事---两名初一男生被开除,布告上写的是莫名其妙的“罪名”:不交作业、旷课、顶撞老师等等。

后来我听说真实原因是他们强奸了同班的一个女生,就在他们班教室里。

这案子后来怎么判的我无从了解。

但我知道中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要负完全刑事责任。

从电影中看,在韩国显然不是这样,这个年龄也许是十八周岁。

但这不重要,问题在于,那些不到年龄的人犯罪了怎么办?

谁来制裁他们?

怎样制裁?

片中没有给出答案。

我能想出的方法就是把那些犯罪者隔离起来。

少管所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但我对把他们改造好毫无信心。

我相信有一部分人确实是“失足”,是一时冲动,“本质还是好的”“小孩子做错事总是可以原谅”。

但像这部电影里的那几个男孩,那种经过认真谋划的犯罪,并且毫无悔改之心,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改变的办法。

根据休谟的看法,那些冷酷的杀人者有时恰恰是经过极端冷静的计划后才去行动的,因此不能说他们杀人是因为“没有理性”,真正出问题的是他们的感情,因为他们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这就使改造他们变得极为困难,因为一个人的感情一经异化想要再令它回归正常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无疑是让人绝望的结论。

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阻止他们继续危害社会,而无法企图把他们改造好。

而现在的问题正是司法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致使那些人可以逍遥法外,继续威胁别人的安全。

片中受害女孩说过一句话“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固然,女孩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也是一个原因,但这不是指责受害人的理由。

该指责的首先是教育的缺陷。

因为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对世界只有美好的幻想,而教育就是需要告诉他们有阳光的地方也有阴影,面对险恶需要学会保护自己。

在此我回想起我们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本,其中面对性侵犯时的防护等内容始终语焉不详。

这就难以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材的编纂者自以为不谈这些问题它们就不会发生了吗?

影片中那种情况可能有女孩自己“失误”的原因。

但现实中的案件却不只是这样,即使你没有做错什么,不幸也还是可能降临。

那种见神杀神、见佛杀佛的复仇片看起来当然是酣畅淋漓(如《飓风营救》)。

但如果犯罪受害者的亲属除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复仇,而别无他法来惩治邪恶、为亲人申冤的话,那无疑将是司法体系乃至整个社会最大的悲哀。

 5 ) 妈妈别哭观后感

我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深思,处处虐心的教育性十分强烈的电影。

客观地说它很适合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观看。

我一直觉得,无论是一本好书还是一部好电影,它必须适用于群众并富含深意,否则它根本无法将一些优秀的思想和智慧放大和扩张。

从整体上看剧情,前一小段写了母女平静而温馨的生活,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后一大段则画风一转,气氛越来越压抑和严肃。

这种如同先抑后扬般的转折扣人心弦,让观众的情感随着情节波动而上下起伏。

未成年人犯罪,究竟是谁的悲哀?

它尖锐而坚定地将矛头指向一个悲惨却人人避而不谈的社会问题,讽刺法律的不公。

它指责人性的伪善,暴露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真的很有深意。

 6 ) 切菜都不会,会拿刀反抗么?

有评论在指点这对母女的反抗如此无力愚蠢,试想当下又有多少妇孺会用拉琴的手拿刀反抗呢?

影片并没有与实际相差太大,而只是我们的思想太理所当然了,没有遭遇到,怕受到牵连,周围的所有人都是麻木不仁的,麻木的不只是国人,但永远麻木的也许会是。

不合力构造一个敢于对邪恶说不的环境,谁都会是共犯,谁都可能是被害者

 7 ) 这世上不存在感同身受

这世上不存在感同身受【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从密阳事件的44人次☞降低到3人次;并不是近年来的校园欺凌事件突然增多了,而是现今的曝光手段更先进了……【论持有一台,永不联网的计算机/移动终端的重要性】陈老师只有一个【塑料姐妹花】你曾帮助过的人、曾帮助过你的人,江湖救急时,是对你显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姿态,试过就知道……

 8 ) 看似荒谬的剧情却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很多人说为什么女孩第一次深入虎穴毫无提防之心,却不曾想到她只是个情窦初开的懵懂少女;会说女孩为何第二次还会深入虎穴,而不选择拿着证据向法律求助,却不知道此时的她以被恐惧与仇恨笼罩,早已失去理智;很多人会说“妈妈”既然已经拿到证据为何不选择报警,却不知道她经历了天理难容的不公正的法律判决、丧女之痛;会说为何最后警官开枪打死了作为受害者之一的就“妈妈”,却不知于情不该如此于法他却必须那么做的无奈。

这一幕幕的情节看似荒谬却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对于那些在怀疑她们母女智商、怀疑剧透荒谬的人,我只能说你只会站在你自己的角度片面地看待问题,我以我只会过滤掉你的评论。

 9 ) 我也不哭,只是太憋屈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韩国影片《不哭妈妈》,个人觉得这个标题起的不够准确,如果译成《不哭,妈妈》这样更像是女儿对母亲的叮咛,更符合本片悲情的基调。

按照我以往的评分习惯,没有一气呵成看完的说明影片还不够引人入胜(把电影当成电视剧来看是我的一个陋习,而且视故事情节决定完成时间,目前最高的是《复仇者联盟2》看了20多天还没看完,主要实在受不了女神级别的娜塔莎居然和绿巨人玩暧昧),不过这片算个例外,我中途停止是因为前半部分太过压抑,为了不被这种愤怒情绪左右而影响睡眠不得以中止,后来证明我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看惯了太多先抑后扬的片子,习惯性的等待母亲角色的大爆发,没曾想这口气直到最后也没完全得以释放,压抑的情绪硬生生给整成了憋屈,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其实很早就有人推荐了这部影片,冲着未成年人性侵犯的题材和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噱头,我对《不哭妈妈》的期望值还是蛮高的,凭心而论,之前看过类似打上“真实事件”改编标签的《熔炉》、《素媛》、《辩护人》、《追击者》、《那家伙的声音》、《孩子们》都值得推荐,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吊足了我的胃口,不过遗憾的是,该片确实无法与上述影片相提并论,原因就是不得劲。

估计有人该说了,《那家伙的声音》、《孩子们》最后的结果也是无疾而终,行凶者依然逍遥法外,还不是一样的憋屈。

我想说“找不到凶手”和“凶手就在眼前,却无法收到惩治”感觉是不一样的,前者更多的是无助和无尽头的痛苦,后者则是绝望和难以遏止的仇恨。

从剧情来看,影片是要走犯罪复仇的路子,这类影片不外乎有两个要素。

一是紧张残忍的犯罪手段,二是酣畅淋漓的复仇情节,再高明一点的,还会有暗线埋伏或最后的剧情反转。

可惜这部影片在这两个重点上都没有做透,犯罪过程是以晃动的DV拍摄角度,以及女儿事后的伤痕累累来进行描述;至于复仇环节,就让人有了想骂街的冲动,经过母亲的怒火爆发(下面有重点叙述)、对警察的不信任(主动撤诉,将嫌犯释放)两次酝酿,我迫不及待想看到母亲化身Punisher开始血腥报复计划了,甚至脑补起各种重口味的泄愤手段(可以参见《7日复仇》、《欧若拉公主》、《老师的恩惠》等影片的桥段),可惜我被导演狠狠打了耳光,母亲多次执着的与施暴者当面对质冲突,只为想知道谁是幕后主使(都是轮奸犯罪了,还问什么主犯?

),结果一次次被打得遍体鳞伤,母亲似乎在用肉体上的折磨来缓解精神上的苦痛(我也只能这样对自己解释了),看到母亲渣一般的战斗力(或者这才是正常一个中年女性的真实实力,但我已被太多复仇者的惊艳表现严重误导了),我只能冀望这场报复走偏门了,果然母亲还是用了不完(JIE)美(QI)的方式实现自我救赎,用被逼无奈的方式牵强地完成了复仇。

当然,对本片导演在拉仇恨一项上我还是很钦佩的,尤其是母亲泪崩那场戏的处理上堪称高明。

其实整部影片母亲的哭戏着实不少,在看到女儿惨象、得知女儿去世、看到女儿做的蛋糕、目送女儿火化几场戏上母亲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而把感情最高潮留到了收拾女儿房间时,看到女儿手机里屈辱视频的那一瞬间,母亲最后的一道心理防线岿然倒塌,撕声裂肺,鼻涕眼泪横飞的画面深深震撼到了我,此时的她不仅看到女儿被凌辱的样子,更无力的是知道了女儿自杀的真相。

如果说女儿第一次被强暴事发突发,那么后来女儿再次遭到要挟,不仅又被拍了惨遭兽行过程,还体会到了被迫裸体拉琴所带来无尽的精神折磨,而这也让女儿丧失了对人生的最后一点希望,这一刻母亲的悔恨应该到了极致,没有保护好女儿的深深自责令人感同身受。

在这一瞬间,相信所有人的情绪已到了急需宣泄的关头,而导演的态度依然是,让压抑再飞一会。

除了时而坚强、时而软弱,时而决绝,时而矛盾的母亲让人又爱又恨外,女儿的发挥应该是上乘的,虽然有点婴儿肥的她不算太好看,但她在几场关键戏的处理上(情窦初开、噩梦前后、绝望离世)游刃有余,在属于自己有限的时间里细腻的勾勒了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到悲愤绝望自杀小女生内心世界的巨大转变,而自杀前在自己的生日蛋糕上写的“don’t cry mommy”也成为了她留给世界的最后念想。

本片对于人物的刻画也是过于极端,将更多的镜头给予了母亲和女儿,无论是之前的温馨(最深刻的就是片头母亲从法庭出来,去接女儿放学在车上的一场戏,母亲和女儿几个简单的对话和表情),还是发生变故后母女间的若即若离,无需刻意为之,相依为命的感觉已经足以让大家感受到这段亲情。

但其他人物的存在,却成了十足的打酱油角色,无论是与单亲母亲暧昧的游泳教练(案发后就没了踪影)、还是还算帅气的前夫(女儿火化时的眼泪为他增加了些许的人情分)都只是昙花一现,让人来不及琢磨,当然最失败的还要数剧中比较重要的两个人物:女儿的同学A和她的警察父亲。

由于之前看过了太多的犯罪题材和惊悚类型的影片,在观影时总会不自觉地推断剧情的走向,很可惜该片在真相揭露的推进中乏善可陈,尤其是在同学A的塑造上,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的时候,A果不其然牵扯其中,居然只是个目击者,虽然看到了整个事件,却因为害怕行凶者的势力,明哲保身选择了沉默。

我在想,如果能在剧情设计上将A设定为最终幕后主使者(动机也好设定:A也暗恋小男主,因为嫉妒,便怂恿小男主等人实施了犯罪),这样一来无疑将增添一对新的矛盾,A的警察父亲将面对情与法这样一个无法逃避的选择,这个冲突不仅可以让几个人物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还能从整体上拔高影片思想高度和逼格。

很可惜,这些都没有,A之前几个场景的表现也成为了无效铺垫。

A父亲的表现也是标准的窝囊废一枚,除了按常规出牌,对女主内疚以外没有任何加分表现,他自始自终不苟言笑的苦瓜脸也如同我观影时的无奈和憋屈。

正是有了他之前的中规中矩,到最后对决时我已经对他不抱有任何幻想,明知罪大恶极的小男主不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明知母亲身负难以忍受巨大的悲愤,明知自己女儿知情不报对受害母女带来的不可逆伤害,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对准备行凶的母亲开了枪(而且是一枪致命),也活活的将观众即将决堤的感情堵了个严实,如果这一切都是导演的刻意为之,那只能说够作。

最后,在说说母亲和他女儿演员的选择,由于女儿很像我的一个朋友(当事人不让发图,只能作罢),母亲有时又神似赵海燕(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因此我老忍不住跳戏,也影响了观影效果,当然这个不能赖导演了。

对了,完稿之前特意跟一名律师咨询了一下,这个案子发生在中国的话可绝不会这么让人无奈,强奸(轮奸)幼女不仅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舆论的严正讨伐,进去了之后几个小男生的下场也是很悲惨的,会被犯人……唉,还是那句老话,韩国是一个奇葩的国度。

——完稿于2015年10月28日0点32

 10 ) 人生不过尽是手无缚鸡之力而已

其实这部剧是在微博上看了剪辑推荐然后才去翻了整部影片来看,说实话有孩子的妈妈们尤其是有女儿的妈妈们还是别看了。

影片的真实源自于无助,那种无助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无助,可能屏幕这头的你已经骂了千万遍,但却从来没想过,这个社会有多少是平凡普通的人,他们只过着简单的日子,就像电影里的妈妈她连离婚都是用了很多年才终于斩断情丝,她什么都没有,没有强大的背景,没有通天的人脉,没有雄厚的资金,她甚至低头求她的情敌来帮女儿做辩护,连理由都是那么的弱鸡——因为在离婚官司里看到了你的能力,而且你是我唯一认识的女律师。

她说的真实而悲惨,但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不是吗?

只是一个做的一手好饭的家庭主妇,有着一点可以开个小店的积蓄,可能除了离婚这辈子不会享受到律师的服务。

她无头无脑的去问那些混蛋要手机质问真相,却被混蛋暴打也毫无反击之力,健身练拳的我当时只想更好的学拳,可是现实中,就算是学了拳可能也棰不过吧。

结局本来以为会做个最后的交代,比如他们策划这件事的动机,比如最后那个男生有没有活下来接受审判,什么都没有,想想也对毕竟不是什么事儿都能研究出来个一二三了,而且现实中很多事情总会不了了之,不会有人一直记得这些,除了事件相关人,比如那个目击一切的小姑娘,比如那个警察,但是早晚有一天还是会被淡化,不是凉薄作祟,却是现实如此。

无奈,无奈,只愿谁都能安静的有尊严的完整的活着,也愿时间能完善法律,也愿更多的人能看到孩子们的内心成长,也愿在孩子心灵缺失的时候能有人及时出来帮助和引导。

最后只想说,不要让手无缚鸡之力的自己只能以命搏命,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也愿能死得其所吧。

《妈妈别哭》短评

猜的到开头也猜到结尾

5分钟前
  • isuka
  • 较差

垃圾男孩,傻逼世道。偏偏世道还要庇护男孩妄图靠他们去改造。我不喜欢最后的枪声,但喜欢她用尖刀划破男孩脖颈、用车胎碾压男孩头颅时的声响。唯有这才是正义降临的动听。

6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一部我看完后久久说不出话,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只能留下“我看了,心揪着看完了,不敢再看第二遍”

8分钟前
  • 炫3D
  • 推荐

犯罪就是犯罪,跟年龄没关系。

10分钟前
  • August.♥
  • 还行

一个送上门的女孩,一个穿着高跟鞋白套装,拿把刀四处杀人的女人,一个什么都干不了的警察……

15分钟前
  • 保保
  • 较差

最怕这类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19分钟前
  • 早日退休瑾朵朵
  • 还行

故事本身是个大悲剧,几个男孩都是人渣,尤其是偶像演的那个。但电影可以拍的更好。

24分钟前
  • hazel
  • 推荐

女主真是弱鸡,远学电锯惊魂,近学告白。复仇不给力看的窝火。

25分钟前
  • 不喝大白梨了
  • 较差

恩雅、柳林、秀雅爸爸的演技都很好,恩雅和妈妈的撕心裂肺和警察的纠结无奈都揪痛我的心。如果我有孩子,我也会让那些人渣不得好死,孩子都没了,善良还有什么用?警察的残忍和不作为,对受害者二次伤害,法律的无情和漏洞也是助纣为虐。对于施暴者不敢拘捕,对于受害人开枪,这个罪恶的世界。

26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故事不算特别好看,但是那种心情可以理解。

27分钟前
  • Lo.
  • 推荐

真实故事改编 一般都会打动人 但是这个电影逃躲智商拙急的地方 真的没办法不让人出戏啊 女儿和母亲单打独斗 只身前往 这真的好吗?!

32分钟前
  • Congo
  • 较差

不可原谅。

33分钟前
  • lemon ki🐒
  • 还行

虽说剧中bug多到我都能看出 但是女孩送生日蛋糕那点的确很感人

34分钟前
  • 大脸喵598
  • 推荐

普通人对法律系统失望,没有缜密的逻辑和理智,当申冤无门,当女儿惨死,当罪犯毫无忏悔,一个母亲选择的每一步,都是漏洞百出的结果!

37分钟前
  • 木兮
  • 还行

好弱智的复仇

40分钟前
  • 皮小北
  • 较差

看了难过。

44分钟前
  • 星星
  • 推荐

超级愤怒!!!

47分钟前
  • 还行

故事是很惨 但是拍的太没意思了 而 而且看的人心里难受

51分钟前
  • 你快算了吧
  • 还行

且不说这件事本身的悲剧和妈妈复仇的情节,看到冰箱里“妈妈别哭“ 就泪崩了。丧偶式婚姻也是一种罪。

56分钟前
  • Sukurr
  • 推荐

一个主动给强奸犯送上门的傻逼和她只会哭的妈的傻逼故事

1小时前
  • 一条小熊呀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