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是个好姑娘。
不是每个姑娘都能等上两年来颠覆自己去适应别人,即使别人是自己爱着的人。
鸭子是个好姑娘。
不是每个姑娘都能对朋友始终给停泊又始终心未远离,即使没办法再每天陪伴彼此。
阿宝是个好姑娘。
不是每个姑娘都能天真无邪的放开手,从此真的不再去掺乱而是欢蹦乱跳的祝福你,即使年纪轻。
我能做到的,50%的鸭子+50%的阿宝+0%的阿丽。
要是简单的数字加法计算,我也算的上是百分百的好姑娘,即使这不是真相。
我没有办法像阿丽那样子心无旁骛,真实的我,相似大伯。
心里有一片纯净地,但是落寞,有所期待,但没想过死守。
如果某一天,有你证实到我等待了,那不是我在等待,这是一个经过,但不是以后的前提。
如果等待不能以等待作为前提,那么这个等待,就不能算作是你待着等过。
这是整场赌注,只我一人在赌。
太冷清了,有了离场的想法。
因为没有办法知道等与不等的遗憾,哪一个会更加遗憾。
因为没有办法明了收获和失望的上演,哪一幕会抢先出场。
胆怯了。
迟疑了。
我有没有那么爱你?
我那么爱你对了吗?
我不是一个好姑娘。
我不要等着去爱你。
不要迷藏。
不要躲藏。
不要迂回。
不要猜测。
不要患得患失。
通通不要。
我若爱你。
就告诉你。
要告诉你。
就现在啦。
很早之前就知道这部片子了,看过简介觉得平淡无奇便跳过了,前两天看了《爱的烹饪法》,然后就冲着Ken来看这部片子了。
总觉得ken不像一般的泰国帅哥,五官分明却没有那么突出,更像东亚人的样子。
衬衫西装裤,与其说“帅”,我倒更觉得是面善,让人觉得很舒服和踏实。
女主也谈不上多漂亮,各种小动作小心思,倒是很可爱。
一个人是轻轨工程师,一个是大公司的普通OL,比起泰剧里动辄身家过亿的董事长、明星的人物设定,感觉亲和了许多。
虽然电影概括起来就是简介说的这么俗套,30岁的败犬女最终还是获得了等待太久的爱情,但故事发展的轨迹总能让我看到现实的影子,当电影终结时,心里落下的也是薄薄的感伤。
一、城市在片子里,曼谷有了一个相对完整和真实的呈现:拥挤混乱的交通,每天固定的上班操,狗血却火爆的肥皂剧,穿紧身裤的哈韩年轻人,泼水节四处扫射的水枪。
发育尚未完全的城市仍然凌乱,但也不乏成长的活力和魅力,其中的生活忙忙碌碌,每一个人都像辛勤的小蚂蚁,迅速地爬来爬去,有时暂停一会儿,比如站在轻轨的站台上短时间的放空,在夜晚的街道上走来走去,如果是一个人,背影会有一点点寂寞,自己倒也不一定察觉。
二、分离电影一开始是女主参加最后一个结婚的闺蜜的婚礼,喝到烂醉如泥,凌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起长大的几个女孩子,一个个都嫁做人妇了;之后是闺蜜辞职当全职太太,送到公司门口,闺蜜说以后你和谁一起吃饭呢。
很喜欢这个细节,虽然还在一个城市,你有我的电话号码,你知道我的门牌号码,虽然只是中午不在一起吃饭了,下班没那么方便可以一起去血拼了,但抽掉这一点点却意味着新的生活,意味着生活重心的转变。
后来女主去找闺蜜,很平静地说“我已经两个月一个人吃饭了”,一点点的分离留下的空洞虽然细小却深不见底。
可是分离不可避免,和过去的一切总要分离,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叫自己“姐姐”了?
三、感情大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梅丽了?
说不清楚,多遇到了几次就不免多看她几眼,多了解她一点,从一个陌生人渐渐变成在乎的人。
没说过爱、喜欢之类的字眼,也没有太多亲密的举动,但到了某个时点,彼此就都心知肚明了。
所以梅丽知道大伯要离开后她很自然地将失落流露出来,大伯也沉默地收纳了梅丽的失落。
多几次遇见和交谈的机会,大约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些细碎的感情,如果再有机会发展,也许会成为一辈子牵手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留下的也许就是浅浅的遗憾。
感情的产生没有那么困难,但也没有那么容易,急速流淌的生活没有给我们那么多的交点。
四、相遇两年后大伯从德国回来后两三个月,他在轻轨里又遇上梅丽。
如果像之前的两三个月一样一直遇不上的话,大伯和梅丽也许就这样算了吧。
虽然是在乎的人但也没有到非他(她)不可的地步,何况两年过去了,有多少人还有信心呢?
跑到你的门前说“我回来了,我们能重新开始吗?
”,小言里很正常,在生活里看却有点荒诞。
碰巧又遇上了,碰巧知道我们都换了工作,时间还是刚好错过,好像还是有希望呢。
还好又遇上了。
虽然更多的时候都是梅丽说的那样“如果是电影的话,一定可以追上的吧”,如果是电影的话。
最后的场景里,轻轨意外中止运行,轻轨里只剩下黑暗和城市里灯光的影子,其他的人都掏出电话给挂念自己的人打电话报平安,梅丽靠着一根栏杆,翻过手机,号码有那么多,却没有想要讲话的人,镜头随着她的目光在其他乘客的脸上晃来晃去,梅丽这时的落寞击中了我,那么多人的欢乐却没有一个与自己有关。
还好是电影,大伯和电话一起跑到了梅丽身边(如果我有这么幸运,大概当场就哭崩了吧。。。。
),恰好轻轨故障解除,所有人都在光明中欢呼起来,一时间让人误以为他们在为梅丽和大伯欢呼,虽然这些欢乐仍与自己无关,但多少能感受到其中的温度了。
很多细节,很多心情,都曾经发生过,只是多了一个美好凑巧的结局(当然还有温暖的ken大叔啦)。
影片梦幻的一塌糊涂结尾前 轻轨断电的那个瞬间 女主倒是和我差不多我努力反省了一下自己 估计我自己也是一个电话都不知道和谁讲?
结尾就又梦幻回去了 原来断电是男主安排好的啊。。。。
我了个去。
我敢打包票。
要真现实中你遇见个你曾经错过的人。
最后 ,也还是这么错过了。
从一开始 人家都选好了 路就这么一直走了分了开了 怎么走到一起所以说 电影真是梦幻到家了
下一站泰国电影近年来在中国慢慢地拓开市场,从《汨罗之恋》、《初三大四我爱你》再到《荷尔蒙》、《下一站说爱你》……迈向爱情轻喜剧之路。
以温情作为卖点,融合爱情、友情、亲情于剧情中,既迎合了商业电影的需求,又满足了观众的心理诉求,尽管叫好不叫座,但从口碑来看已经埋下了不错的铺垫。
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愚人节晚上看了《下一站 幸福》。
娱人娱己。
冲着它不俗的票房成绩而看。
2009年泰国电影票房冠军,并荣获泰国媒体选择大奖最佳电影大奖,两位主演凭借此片获得包括泰国媒体选择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多项大奖。
电影的开头,镜头从一双高跟鞋开始。
故事发生在轻轨。
男主角是个成熟稳重的轻轨工程师。
女主角梅丽是个年逾三十却从未谈过恋爱的大姑娘。
不算漂亮,工作也没什么出众。
在参加完好友的婚礼之后她喝得酩酊大醉,酒后驾车回家的路上遇到男主角大伯,一见钟情。
接着很自然地上演一出相恋又不敢恋的戏码。
剧情很老套,循规渐进,渐入佳境。
很自然地过渡,并无做作之嫌。
在梅丽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相貌平庸,从未享受过爱情的滋润,善良而真实。
电影里出现的肥皂剧适时地穿插在剧情中,更加巧合的是那出她家里人热追的肥皂剧的女主角正是大伯的前女友。
倘若按照正常的剧情发展是旧女友登场,男主角面临二选一的困境。
导演很聪明,在这出戏中省略掉很多的碎枝末节,前女友都只是在屏幕上间接地出现,与男女主角皆无正面的交锋,省去了让我们揪心的小三的戏份。
不至于为像姚金玲那样的角色而纠结。
相亲时阿差模仿Rain招牌动作、梅丽上司夸张搞笑的样子、她爹蹲厕时的痛苦表情、小乐从包包里拎出来的挂着一大串吊饰的手机,紧身牛仔裤男、偷情小男女……笑料百出。
喜剧的成分是这出爱情戏的衍生品。
梅丽跟小乐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女生。
我们身边不乏小乐这种充满活力青春可爱身边无数男生围绕的少男杀手。
同样不乏梅丽那样相貌平庸的“圣斗士”。
各有各的好,不同年龄的女生有她们各自的味道。
就像有位朋友曾经说过一米六的男生有一米四的女生相配,一米六的女生有一米八的男生相伴。
总会有适合你的。
稚气逼人的小乐在剧中充当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催促着梅丽去打这场爱情捍卫战。
挣扎了许久之后在泼水节那天她终于从嘴里说出那句:“小乐,这个人请让给姐姐。
”一句短短的话,需要多大的勇气。
如果是我,我想我没有那份勇气。
梅丽坚守了三十年的爱情堡垒轻易地被大伯攻下,毫无预兆地,沦陷了。
都说爱情可以使人变得幼稚。
确实,为了大伯,梅丽从一个三十岁的生理年龄回到十八岁的心理年龄,为修好大伯的电脑而彻夜等候,为拿到大伯的东西而雀跃,为把小乐踢出局制造闹剧,为了配合大伯的时间而在把上班时间调到黑夜,……白痴得可爱。
他说,两个见不到面的人,怎么可能做男女朋友呢?
她说,你没有交过男朋友,是没办法理解我们的。
她问,如果有了男朋友,他没时间和我一起吃饭,没时间陪我,我还要这个男朋友做什么?
她告诉她,阿丽,两个人在一起,并不是要两人每时每刻都粘在一起,是为了让自己知道,在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爱着自己。
她问,假设,你回来后,你会换份白天的工作么?
在他走之前,他把每一份他们俩共同的回忆装好,破碎的倒后镜,被崦碎的墨镜,砸烂的相机,偶然抓拍的一瞬间在此时看来浓缩成幸福的回忆……在他走后的两年,她选择了一份在夜晚行走的工作。
甚至乎被人误以为从事特种职业。
浪漫停留在他们在轻轨相遇的那刻。
在换乘轻轨时,两辆轻轨朝着相反的方向出发。
他们在上演着向左走向右走的唯美剧。
喜剧版地轻轨出现故障,停电。
如果没有那场故障,就没有站在她身后给她拨电话的他,他们就不会在一起。
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爱情的定义。
包括恋爱中的你,还有单身的你。
期待,记得别受伤害。
下一站,上车的,会是谁。
虽然说不论世界上还是中国,男女人口比例总是男多女少,但数字不能说明一切,城市剩女的现况可是越来越明显了。
为防止自己一心想进围城,可是到了四十还是孑然一身,各大单身女同胞最好在三十岁左右认真总结一下自身男女交往的原则了,并且女士之间,多点交流吸取经验。
这里有泰国败犬女围城攻略八则,虽然未必完全真理,但大家不妨一看,以作参考:1、保持青春活力这点是首要。
即使过了青春的岁月,也要保持年轻的心态。
不要过于矜持成熟稳重,有时候冲动一点,效果会更好。
至少和心仪男生一起时,多点傻傻的想法,多点向路人炫耀宣示,能从心理上,舆论上肯定自己。
或者有时候装无知也行啊,这样人家也有借口带你去天文馆阿什么的走走,让男方多点显摆知识,你只顾装膜拜状就行。
2、多坐公共交通一般女性到了三十以上而又未有对象的,大半都属于醉心事业的女强人,有车有房也属正常。
但公司家庭车子三个空间里,都很难有机会碰到新鲜的男性动物;网恋吧,又不可靠。
在公司家庭成员很难改变的情况下,不妨多使用公共交通,这就很容易物色猎物了。
不出去走走,哪里知道帅哥兜里还装着毛片?
3、脱离家庭生活不少败犬女家里都是把孩子供得像个小公主似的,有车子开,有爹妈疼,有奶奶陪,还逢年过节地跟家人屁颠屁颠地到处旅游,你让男生如何近身?
即使近了,总不能爬到天台幽会嘿咻吧?
因此不能次次都要跟着家人跑,倒不是非得决绝地把护照扔了,但遇上好男人,还是要独处等待约会比较好,哪怕没了父母在身旁,只能啃泡面。
4、理性对待约会约会嘛,自己首先要有一套方案,因为时间短暂,要把人家喜好生活问清楚是需要技巧的,看到男生晕菜是经常的,有计划总是好的。
还有约会活动以及地点也需要有一点底,总不能让男方牵着鼻子走吧?
如果自己善忘的,最好就自己先打印一份了。
同时要记住,出去些户外体育活动要慎重选衣服,不然穿件晚礼服去打比赛可就惨了。
5、大胆放弃相亲相亲虽有大量亲属帮你压阵,但在感情衡量上会显得更加物化。
作为三十出头的败犬女,能亮得出的筹码还能有多少?
如果不多的,最好还是在社会上自己碰碰运气吧,而且相亲好了还好,不好的话,对媒人和家人都是一种折磨。
这年代,倒追也未必是一件害羞事,也不求次次请男方吃饭,或者有事没事把人家的墨镜相机毁一下,以后就多借口联系了。
6、有适度恋物癖仅仅迷恋对象的笑靥?
不够的,有适当的恋物情绪才能让追求的过程变得有转机。
恋物不仅能让自己在恋爱中投入程度更高,而且同时或许能在男方物品中发现对方的秘密,然后化被动为主动,细节控一向是女性的强项啊,说不定得到一些线索,能把男方最后一点恋旧和忧郁撕碎,以后能全身心投入到跟你自己的交往呢。
7、学会利用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光凭自己胸口的“勇”字是不行的,这时候要联合广大女性朋友帮忙。
善解人意的,用来做自己的情感后盾;家里有熟手技工的,或许能帮忙修个电脑;情感经验丰富的,可以对她不耻下问;青春活泼主动的,可以帮你和男方搭讪沟通甚至索取电话。
当然了,大家都是女生,有时候还要提防把你对象抢了,必要时要主动摊牌说清楚才行。
8、少拿剧集代入最后一点,当然是少看电视肥皂剧或者爱情电影啦,理论三千,还不如实践一会。
败犬女们看完这部《下一站说爱你》后,好赶紧行动了!
【下一站說愛你】是【初戀那件小事】的敗犬版,劇情架構實在十分相像!
都是醜小鴨愛上白馬王子的故事!
與男主角的相遇,一定要糗上加糗!
女主角為了引起對方注意,做了很多努力!
討厭的情敵也不能少!
但別擔心,好姐妹總是會常相左右!
然後莫名奇妙,男主角就是會愛上平凡的女主角,儘管把自己的東西都摔壞,就是會愛上!
用他們的方式,記錄保留著他和女主角的點滴回憶。
總之,痛徹心扉,悽慘別離之後,我們還是可以期待,有情人終成眷屬滴!
最近开始对泰国的电影感兴趣,很细腻的感情描写,即使是表现同性之间的《暹罗之恋》,让人不觉得同性是一种畸形,而每一种爱恋,每一段感情都是唯一的。
海报是很韩式的造型,让人想起了《超速绯闻》。
看惯了韩国电影的死去活来,对于这种风格的情感似乎不是很习惯。
《下一站》的主旋律是欢快的,似乎并没有《暹罗》里两人无法逾越那一道屏障的压抑。
很喜欢女主角笑起来眼眯成一条细缝,单眼皮女孩还是蛮可爱的。
梅丽成为剩女的主要原因是母亲给了她一个不可以倒追男生的观念,而凑巧又没人追她,造成了30了还没交往过。
一天偶然的交流发现这个观念是个误会,就这样耽误了十几年。
幸运的是这时的她有追寻的目标。
而这一过程她的一举一动都不得不令人捧腹。
大伯很帅,也很合情合理地爱上了了梅丽。
电影的故事情结必须是波折的,两个人相爱了,必须是要拆开的。
很老土的理由,大伯要出国。
在离别的前一晚,两人相互告别,而当梅丽问起可不可以把工作时间调成白天,看着大伯的神情,我想到了韩剧:联想起大伯一直戴着墨镜,又是一直晚上出去工作,又是相爱了不能再一起,肯定是得了眼癌啊,白内障啊,青光眼之类的不治之症。
以多年韩剧的经验,我一直很坚定自己的想法。
不过泰国的编剧走的是欧.亨利的风格,显然是照搬了《麦琪的礼物》,梅丽把自己的工作时间调成了晚上,而大伯把工作时间调成了白天。
原来他没病。
“如果是爱情电影,一定来得及的”,梅丽也暗示了电影的结局,她是主角,所以结尾处,她一定会等到大伯的电话。
很浪漫的相遇,很温馨的结局。
如果是爱情电影,一定来得及的,可惜不是电影。
焦头烂额忙了一整天,想带着温暖放松的心情入睡,在情人节的晚上。
于是看了这部电影——轻轨恋曲。
不想一个人吃饭,不想被困在轻轨里面却不知到该打给谁诉说,不想孤单一个人。
每当这些时候,都会觉得格外委屈,为什么还不来,为什么那个爱我的人还不来?
然后有一天,上帝敲你的门,打开门,你看见这个男人站在门口,冲你微笑。
我喜欢男主角爱女主角的方式。
明明知道要离开,明明想保持距离,忍住没打她的电话号码。
但是每一次见面,每次感受到她笨手笨脚却小心翼翼的喜欢,就会忍不住靠近她一点,最后,终于在临别之前,忍不住想要和她在一起,就算只有三天的节日。
他从来没说有多爱她。
只是在自己可以给她想要的陪伴以后,拦下轻轨,告诉她,记住我的号码。
喜欢背景的钢琴曲,很像日本电影的风格,轻缓,细腻,让所有电影想诉说的情感,都慢慢流淌进你心里。
尤其是最后一段,他们两个人各自看见彗星的时候,感动的想哭。
-更新一下近况前几天在豆瓣提醒里突然蹦出来之前写的这个影评,那天恰巧我结婚,恰巧是我写了这个帖子七年整。
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已经是27岁的超大龄少女了。
我跟他说过很遗憾我的恋爱开始的太晚,都没有经历过学生时代那种浪漫矫情的甜甜的恋爱。
然后他带我去了很多地方,见过很多浪漫的风景,把我“有了男朋友以后要一起去的地方的列表”全部打了卡。
对了我还带了牙套。
从小到大都很讨厌我自己的虎牙。
跟他在一起以后就想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所以狠下心去带了牙套。
现在牙齿已经整齐了。
经历了两年异国。
他16年的年底毕业了,搬来跟我在一起,然后我们就结婚啦希望当年留言的大家也都等到了自己的幸福。
2/16/2017
梅丽浑身湿漉漉的,对小女生说,“这个人你就不要跟我抢了”。
最终还是说出来了,因为实在不想错过,为了这场爱情,她等了太久。
在台湾,单无双站在天台上,城市的夜景很美。
她拿着酒杯摇晃着,微醺,坦诚地说,“一个人被留下来,很孤单的”。
在曼谷,梅丽失魂落魄地敲开闺蜜的门,轻轻地说,“没什么,就是有点孤单。
我一个人吃饭已经两个多月了。
”当周围的朋友都结婚了,作为伴娘陪闺蜜走过最幸福的一段路,才发现自己只能在天台上喝闷酒。
一个人上班下班,乘拥挤的轻轨,吃简单的午饭,电话偶尔响起也只是老妈的日常询问。
轻轨停电,漆黑一片,车厢里的人都在打手机,是不是听见对方的声音就会很安心呢。
而自己翻开电话簿,却发现没有一个号码专为自己而设。
一个女人,如果不是耐得住寂寞,如果不是太过执着太讲原则太相信缘分太不肯屈就,怎会落到被冠以“剩女”的地步。
一个剩女,如果不是到了某个脆弱不堪的时刻,坚强如她,怎会轻易承认“孤单”这种感受。
一切,都为了个“情”字。
不是所有的剩女都是冰雪女王单无双。
很多人都像梅丽这样,单纯,柔顺,小心翼翼地接近他,遇见他就会傻傻地笑,想让他明白自己的感情却笨手笨脚。
她抱着那个曾经看不顺眼的小女生,喃喃自语,“如果是爱情电影的话,应该能追到吧”。
可是,亲爱的,这不是爱情电影。
不是所有的剩女都是活在爱情电影里的梅丽。
一个白天一个黑夜,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怎么能出现交集。
擦肩而过的轻轨站台,怎么能一次次遇见,然后就有了一段故事。
说一句“祝你好运”然后转身离开,怎么能在两年后的地铁上重逢,道一句“过得好吗”。
亲爱的,这是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也可以让两条平行线相交让你注意到我的存在;故意与你偶遇,即使语无伦次说些有的没的;拥有你的东西,纵然你已丢弃,但它曾经属于你;和你并肩走过一段路,脸上有着幸福而骄傲的笑容;和你在白天一起到天文馆看星星,一样浑身湿漉漉一样狼狈;在你睡着的时候安静地在你身边,认真地看你的脸;什么时候,我也可以把身影留在你的相机里,你的脑海中。
现实生活中,远没有爱情电影里那么多浪漫邂逅和机缘巧合吧,但我还是忍不住想,什么时候,我也可以足够勇敢,告诉你对你的感情,不再逃避。
什么时候,我也可以足够幸运,得到你的一句“在一起”,不再错过。
我喜欢这种电影,女主角有点小傻帽,有点小矜持,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却会努力向上的样子。
美好单纯,执着。
大伯要去德国了,阿丽很伤心,跑到闺蜜家门口哭诉,这个场景,我记的很清楚,心也刺痛起来,阿丽说:如果有了男朋友,他没时间和我一起吃饭,没时间陪我,那只要这个男朋友作什么?
于是我就想到了我。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我刚刚结束了一段不长不短的异地恋,心里有深深浅浅的伤。
他在遥远的北京,而我在宜人的江苏。
这中间隔的距离不是那么轻易的就能弥补,我们除了QQ就是短信,我们用甜言蜜语麻木对方,安抚对方,可是自己却害怕的要命。
我承认他是好男人有值得让我托付一辈子的冲动,他的细心体贴无人能及,好的让我觉得配不上他。
只是我们都过的艰难,见一个面往往都要照顾双方的时间,还要考虑机票的价位或者来回火车的劳累。
好累不是么。
于是乎,突然的2天,他关掉了手机,终止了上网,我发疯了似的寻找,每每打过去的电话都是冰冷的女生,冷到刺骨,我第一次有绝望的感觉。
第三天他出现在QQ上,漫不经心的说话,语气平淡到仿佛没什么,我急急追问失踪的原因,得来的答案:“我体验原始社会的生活。
”然后他又说了让我到现在都难以忘记的话:“两个人每天靠短信,靠QQ来互诉衷肠,确实不是件值得让人高兴的事,如果那天停电了呢。
我们还是算了吧对不起。
”其实双方都在意距离,只是当初都可以的选择遗忘,甜蜜过后,很多现实往往真的需要考虑。
现在不得不想起阿丽的闺蜜后来回答的那句话:两个人在一起,并不是要两个人每时每刻都黏在一起,是为了让自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爱自己。
所以现在还能在一起的异地恋情侣,请都各自珍惜好另一半,珍惜好这个世界上唯一除了父母之外爱着你们的人。
他们爱你,所以不介意距离,不介意路途劳累,不介意没有你们时候的孤单,不介意你不在当他最需要爱的时候。
请你们一定一定幸福下去。
一定坚持这有距离的爱情。
一个关于剩女的电影,故事却是讲给小孩子听的。只能说,这部电影为什么在豆瓣上评分如此之高,我很困惑。
泰国的剩女一样有春天~~~~~
他属于夜晚,她属于白天,如果在一起,没有交集无法陪伴。爱情里,总有一方要牺牲、妥协乃至放弃多一些,她告别自己的白天,走进他的黑夜。别人约会都看电影,我们去太空馆看星星吧。在没有星星的城市,我看见你眼底的温暖。
女主看的很舒服
情节有点老套男主角的笑声好恶心= =
不和《初恋》比还好,一比就让我觉恶心
彗星出现的那一瞬间,突然想到了日本那句“一期一会”。如果这只是个简单寻爱的故事,又怎么让我在大笑之后泛起苦涩
第一次看泰国电影,不错。
很看不下去
桥段不算俗套,还挺有意思的。
前半段真的很搞笑的,后半段真的蛮感人的,嘿嘿嘿,不错的片子,推荐....
不太好。泰国电影的星级真不是一般的水平低。
真欢乐啊。。。一下儿就把我从港片的苦逼里边拽出来鸟。。。
泰语真是重口味。
note:哈哈哈有種經典爛片的感覺,主人公很像胡婷婷&Mendoza!這個選角著實厲害。
各种做作
不喜欢这种爱情片
隔得时间稍微有些久了记不清楚细节,只记得当时看完就在想:这样一部俗套透顶的片子怎么还口碑很好。不管它展现什么曼谷这座城市啦还是什么所谓幽默啦等等等等,作为一部有情节的电影,在我眼里它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惊见泰版809!
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