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夫刚出场,我就被他的美貌而深深震撼。
苍白、娇弱、纤瘦、敏感却又自信、骄傲、张狂和任性。
皮埃尔在见到他的第一面便看透了他,或者说,自认为看透了他。
“你被惯坏了,不是吗?
”伊夫的确是被惯坏了,富裕的家庭、极高的天赋、年少成名、受人喜爱,让他充分有了被人溺爱的条件,皮埃尔也无法例外,他几乎是对这个男人,或者说男孩儿,一见钟情了。
这个第一印象,贯穿了皮埃尔的一生。
即使后面,伊夫逃避兵役、得了躁郁症而进了精神病院,甚至出轨、吸毒,在皮埃尔眼里都是可以包容和理解的,他也的确这么做了。
皮埃尔包容伊夫的一切缺点,如他所说,像一个最完美的辅助者一般保护着伊夫的弱点,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抛弃他,正是这一份爱,愈发给了伊夫肆无忌惮的条件。
爱是自私的,因此皮埃尔为了报复伊夫,上了他最好的模特、最好的朋友来作为报复。
爱是无私的,因此皮埃尔才能一次次的做出在我看来不可思议的让步,而只要伊夫一个眼神,他就会永远毫不犹豫的站在他的身后。
伊夫真的好幸运,家世!
天赋!
金钱!
地位!
爱他的男人!
我其实看的时候好几次都在想,他到底在烦恼什么啊。。。
先看了纪录片《疯狂的爱》有了了解之下看的圣罗兰传。
伊夫的一生太过传奇,这部电影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这部圣罗兰传是围绕皮埃尔和伊夫的的故事作为时间发展轴,有些类似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日常作为展开,然而和后者比就是这部电影并不高明的地方。
福尔摩斯是围绕探案展开故事的,有着重点,而圣罗兰传与之相比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即想表明圣罗兰的感情生活又想表述他的传奇经历,难免顾此失彼,失衡权重。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伊夫的扮演者皮埃尔.尼内,他把伊夫这个天才的那种羞涩,神经质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他参演完这部电影就被选中Dior代言人的原因吧。
抱着当做伊夫圣罗兰先生的人物传记去看的电影,除了几场根本不在重点上的少之又少的华丽秀以外,就是搞基搞基搞基!
总有种整部片子就是为了搞基而存在的恶搞剧。
如果不是看过伊夫圣罗兰 的另外一部纪录片,我想只要是看了此片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个滥情、没节操的人、一切都自私的要死。
但是另一方面,秀场上的衣服很漂亮,据说也是特地借来的。
演员本人也和圣罗兰先生长得很像。
可惜导演不给力,没抓到重点。
(大概是因为重点全放在了搞基的情节上。
和几个朋友讨论,大家一致的意见就是:导演你过来,我们保证不打死你!
今年有两部关于YSL的片子,除了这一部还有一部叫做《Saint Laurent》。
两部的风格很不相同,这一部是比较工整的传记电影,后者重在展现YSL成功之后的一段生活状态,拍得很文艺,很多专业影评都倾向于后者,后者还代表法国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不过没入选提名单…反正我是更喜欢这一部电影,虽然拍得比较规规矩矩,但是演员们都很棒。
不管是演YSL的Pierre Niney…还是演Pierre Berger的Guillaume Gallienne.......还有演YSL第一个最喜欢的模特Victoire,惊艳无比的Charlotte Le Bon.
圣罗兰,YSL时尚品牌的创立者,一个年轻的只有21岁就当上Dior首席设计师的男孩,早就光芒耀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圣罗兰,却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会患上躁郁症,且是同性恋的怪咖一枚。
不敢相信这样的圣罗兰就是创造出吸烟裤的那个改变历史的男人,从此女性摆脱了裙装的繁冗,解放了双腿,可以更自由地行动。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既有传奇色彩,又有着脆弱神经和天才般的才华的年轻男人。
影片着墨最多的是圣罗兰的设计服装的过程和他的朋友圈。
圣罗兰是一个害羞,谈吐幽默,不谙世事的艺术家,17岁被挖掘,21岁当上Dior的首席设计师,后由于入伍被迫放弃设计师的工作,并因此患上躁郁症,事业一度陷入低谷。
幸亏有同性恋人皮埃尔•贝尔热的帮助,Pierre 是圣罗兰在Dior工作时遇到的第一个恋人,是一个艺术品商人,两人很快相互吸引并坠入爱河,并且后来成为了终生的恋人,不离不弃,相伴一生。
Pierre是圣罗兰的情人、工作伙伴、管家,并一同创办了YSL。
他们相伴走过50年,是终生的情人,虽然中间有过分分合合,但不失为一对模范的同性恋人,相伴到老,是许多人的梦想。
圣罗兰除了Pierre还有过其他情人,圣罗兰是一个不羁的艺术家,才华横溢,但是也不受任何人的控制,他酗酒吸毒,如果没有 Pierre,他的才华也许会过早地凋谢,是 Pierre一直在他身边照料他的生活,帮他处理生意上的繁杂事务,帮他一点一点建立起一个时尚帝国。
圣罗兰有无尽的才华,如果没有一个懂他珍惜他协助他的男人,他不会有如此的成就,所以是爱照亮了他人生的黑暗。
影片的色彩、配乐和表演方式极尽时尚之能事,整部影片可说是YSL的一场时装秀,虽有些美化的嫌疑,但不失为一场还原和真实的展露。
喜欢时尚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影片中的时装展很对胃,一场接一场,仿佛永不停歇的盛宴。
而背后的设计师圣罗兰,也逐渐颓靡和骄纵。
他和女模特厮混,爱上男伶,这些都令Pierre心碎,但他还是一再地接受他包容他,除了让天才艺术家发挥他的才能,还能做什么呢?
艺术已经回答了一切。
我们唯有期待圣罗兰展示世间的才华,唯有他的服装,唯有他不与世同的设计眼光,才能折服一切,折服这个不再与我们苟同的世界。
Yves 真是天子,优厚的家境使他得以在年少发现,后天栽培,早早成为时尚界佼佼者。
而他对于美的追求,突破,孜孜不倦。
运气似乎就是那么自然降临在他身上,才华,爱情,家庭样样完美。
总有合适的人出现在他面前。
上天把Pierre降临在Yves身边,简直是天使。
失意,得意,忘我,麻痹无数次反反复复中,依旧在陪伴他。
男同又如何,真爱扶持彼此。
功成名就后,他的药瘾把他逼向另一个精神极端,但是他也得以发现嬉皮士,突破传统时装风格,打造自己的品牌。
他裸着上半身,躺在跳水板,画面一侧波光粼粼绿水轻抚,真是美翻了!
法式电影的浓郁文艺异于好莱坞电影。
大赞!
此片上映正值同性恋电影周,以及同性恋合法化法案生效,在2014年3月29日这天首例同性婚姻产生。
观影之前就被地铁中一次又一次经过的海报吸引到,YSL细长的身型,清秀的面庞,让人不禁想多了解这位伟大的法国设计师。
电影讲述YSL在Dior去世后,成为Dior最年轻的首席服装设计师。
他的个人处女秀一鸣惊人,也通过这场秀遇到了Pierre,成为恋人。
在1962年创建了叱咤时尚界的奢侈品牌YSL。
片子中的Pierre就像YSL的大家长,在他精神崩溃的时候把他从医院救出来重振旗鼓,筹集资金,帮助YSL经营品牌,与媒体打交道,打理服装发布会,以Yves的名义送车给Yves父母,让他生活的更有规律,包括戒毒……方方面面。
Yves说I want to live, but live with you.Pierre看他时总是一脸深情。
YSL天赋异禀,然而他却又和Karl的情人Jacque在一起。
他对Pierre说,他爱他,但是Pierre,你是我的love of life...提到设计师,造型师,或是艺术家,似乎是gay/les对我们来说并不稀奇。
而我认为,之所以选择同性,也是因为他/她们对美的事物更苛求执着的热爱。
两个人拥有的小世界,外界不懂,父母不能懂,只有你懂,大约是最弥足珍贵。
这个人就是全部。
然而与异性不同的是,他/她们不得不成为社会的小群体,没有更多的社会准则供他们参考,当Yves愤怒时,选择了一时痛快,却给Pierre带来折磨、痛苦。
影片虽然结束的突然,但他们终是一起变老,直到Yves去世,Pierre望着书桌怀念有他的日子。
这大约是最理想的结局了。
对于同性而言,只有社会真正的可以接纳,平等对待的时刻,他们也将正视自己,更完整幸福的走完一生。
不知道为什么天才总是被描述成玩世不恭,而其间的努力像是一场狂欢一样一定要用尽最后一分力量。
我是说,那些有计划的积累时间和通宵熬夜赶稿的对比,不清楚是不是天才都要这样,是不是按着节奏慢慢来注定错过许多的灵感。
但是比之这种除了天分,在其他任何方面都很难让人放心的人。
更喜欢那种规律的、有节奏的、有温暖人生的“天才”,比如春上村树。
【伊夫圣罗兰传】(2014)时尚大师YSL的电影,故事主要发生在他年轻时,也就是在20世纪5、6、70年代(我喜欢的年代 )。
gay的生活,无法自制,疯狂,腼腆,但天才;让我记住原来蒙德里安裙子是他设计,还有吸烟装…传奇的人物。
电影较现实更多戏剧性,那个时代的风格和绚丽的时尚界值得欣赏。
影片在楼主生日当天上映,所以楼主就在生日当天晚上的11点一个人赶去影院去膜拜大师。
首先楼主是一个脑残粉,到了楼主这个年纪,其实思来想去,真正可以让我脑残的人也不剩下几个了,Yves就是其中一个,所以楼主毫不留情的给了五星!
但是,这个片子如果真的来讲,三星就已经撑死了。
虽然电影总体制作水平上乘,选角成功,俊男美女一堆好皮囊外加华服,配上华丽的布景和精彩的配乐,无论在那个角度,作为一个传记类的电影都非常成功的还原的时代背景,但一些无法弥补剧本的残缺。
贯穿整个电影的,既不是一个时尚帝国创始人的奋斗史,也不是Yves本人的救赎史,确编成了一个三级的低俗情史,作为一个传记,真的是失败至极。
尤其让楼主反感的一段剧情就是在Jacque和Karl家吃饭那一段,jacque那段三俗又自恋的表演,本身演员就不是我的菜,老子真的忍受不了看你的基佬sm表演。
还有就是这个片子本身的角度也有问题,或许应该改名叫Pierre拯救Yves传,我承认,pierre在yves的生命中的痕迹不可取代,但是在片中就成了pierre如何帮yves开店,如果帮yves搞订单,如何帮yves面对媒体,如何帮yves治疗,如何帮yves戒毒,尼玛让老子看一出大叔拯救堕落失足少年的戏码,老子能买帐嘛!!!
楼主也知道并不怀疑,或许导演尽最大可能还原了在现实中两人的感情,pierre确实一直帮助的yves,但是某种情况下,yves就像一颗摇钱树一样被操控。
虽然片头一段独白让老子直接就哭了,由于在影院半夜就看了一边,也没字幕,只记得大致意识是pierre说,这些都是属于两人,用尽毕生经历的收藏品,但是现在他要把他们全部都卖掉,在yves生前,两人的收藏品不论什么,差不多都是成双成对的,但是现在,他们两人的回忆里的收藏也没意义之类的话。
顺便再说一句,影片最后更是直接从八十年代,一下跳跃到今天,然后就结束了,从八十年代淫乱的小生活出来之后,不过20秒,电影就结束了,这一生后三十年被导演吃了,还是你准备拍第二季?
总之,此片就是讲了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淫乱私生活,如果好奇可以一看,如果真的是用来膜拜大师,想看大师的艺术经历和毕生自传,真的是可以看瞎小狗眼!!!
多好的题材啊 好难看
2.5星。赞摄影与美术。身为YSL脑残粉,这片实在太让人失望了!十分一般常规拍法,完成任务扛活一般的就给拍完了!还我的天才男神好吗!!男主真是个好骨架,不过不如YSL大人本人气质夺人。全片最多的描写就是男2是何等何能的一个贤内助。在外能平事拉生意,在内能给天才心灵安慰。还是没劲!!
演得不错,编剧稍逊
没想到看的不是Gaspard Ulliel的版本。剧情一般,但音乐、画面、男主角十分精致优雅。
大爱这对男同志!!!
流水账
有几个画面挺帅的~~
Yves Saint Laurent
C'est vrai?
不作死就不会死。。
情感的切入占了主线,但毫无疑问,片子是有足够的启发性的。意犹未尽。
圣罗兰初时还是清秀佳男,最后人到中年怎么直接就伍迪艾伦即视感了。片子乏善足陈,除了看看衣服之外,有句台词还是不错的:你开始患病就像开始拥有信仰,一年就只快乐两次。原声音乐值得听听。
若真的对ysl感兴趣,请移步其他各种纪录片与专题片,或者各种画册,和paris 1962……多一星给我挚爱的巴黎阴天
演技不错,可惜剧本太散,相爱相杀就是他俩这样吧
4.21 w/ 妈咪 @pp音乐真好! 电影一般
其实我想多看些时装元素而不是那么多基情 五十六十年代还是我的最爱啊
Pierre视角主观性也太强了吧,衣服还是美的。
作为一部传记片是真的信息量非常不足 总是用T台来填补剧情导演很懒 配乐很神奇 各种异想天开的配乐放在里面倒是撑起了不少分量 把气氛渲染的挺足的 那件格子填色的裙子好想要呜呜
在pierre的視野裡,Yves是個放蕩不羈卻又脆弱敏感的孩子,他渾身充斥著靈感卻又時常壓抑著自我,惟獨在性愛中解脫。也許這註定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他值得被人們擁戴包容,卻脫離不了自我的禁錮。
我对这种没抵抗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