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侠1984

Wonder Woman 1984,神力女超人1984(台),神奇女侠2,Wonder Woman 2,WW84

主演:盖尔·加朵,克里斯·派恩,克里斯汀·韦格,佩德罗·帕斯卡,康妮·尼尔森,罗宾·怀特,莉莉·阿斯佩尔,加布瑞拉·王尔德,杜晨·科洛斯,琳达·卡特,克里斯托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西班牙语言:英语年份:2020

《神奇女侠1984》剧照

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2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3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4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5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6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3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4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5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6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7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8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9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20

《神奇女侠1984》剧情介绍

神奇女侠198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当危机降临时,她是力大无穷、魅力四射的神奇女侠,当岁月静好之际,她又是集知性和美丽于一身的博物馆员,她就是神奇女侠戴安娜·普林斯(盖尔·加朵 Gal Gadot 饰)。戴安娜和同事们偶然发现一个神奇的水晶,据说水晶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一个愿望。半信半疑的戴安娜默默许愿,谁曾想因故去世的男友竟然真得回还人间。眼见如此人间奇迹,戴安娜貌不惊人的同事芭芭拉·密涅瓦(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饰)也许下变美的愿望,谁知却化身力大无穷的豹女。 然而,更大危机紧随私欲之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真情电波绿地黄花边疆一路癫狂宝石之国我是欧嘉英雄无名临终的信托肖开提的假期城下町的蒲公英闺蜜四人行第四季境界之轮回青春皇家恋曲:玛格丽特公主隐秘而伟大疯狂特警队逃出白垩纪热血长安羊与狼的恋爱和杀人青春正好九九当天使沉睡风华鉴一夫四妻奇婚记明治东京恋伽功夫联盟遁入江湖樱桃洲际公路爱子如夫露蒂的玩具

《神奇女侠1984》长篇影评

 1 ) 《神奇女侠1984》彩蛋与影视漫画致敬关联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豹女 / 芭芭拉·密涅瓦豹女(Cheetah)是漫画中神奇女侠的经典死对头,也是美漫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超级反派之一。

主线中曾出现过四代豹女,重启前豹女只是穿着豹皮装的罪犯,后来设定为被猎豹女神附身的半人半豹。

普里西拉·里奇(Priscilla Rich)是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原型,初次登场于1943年《神奇女侠》第6期。

普利西拉出身于豪门世家,由于嫉妒神奇女侠的名望,自身又出现人格分裂迹象,穿上豹纹状成为罪犯。

狄波拉·戴文(Deborah Domaine)是青铜时代的版本,第一代豹女的侄女。

芭芭拉·密涅瓦(Barbara Minerva)则是当代的豹女,也是最为人熟知的版本。

另外也曾出现过名为塞巴斯蒂安·巴勒斯特罗斯(Sebastian Ballesteros)的男性猎豹,原本是一位工业家,曾剥夺芭芭拉的力量而成为猎豹,后来芭芭拉杀死了他,夺回豹女的身份。

新52漫画中,芭芭拉·密涅瓦从小在一个信奉狩猎女神的邪教中长大,该族群把生命看作一场狩猎,把其他人看作竞争对手或猎物。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密涅瓦在一次残酷的试炼中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被授予一项使命——找回弑神之刃。

Wonder Woman Vol.4 #23.1 (2013)密涅瓦离开部族后成为了一名博物院员工,在一次恐怖袭击事件中被神奇女侠所救,并借此机会接近女侠,成为了她第一个人类朋友。

Wonder Woman Vol.4 #23.1 (2013)但密涅瓦的真正目的是混入“黑屋”(天眼会研究神秘物品的部门),从而得到被塞恩部族猎豹女神附身的弑神之刃。

为了得到女神之力,密涅瓦用这把利刃刺向自己的胸口,成为豹女。

Wonder Woman Vol.4 #23.1 (2013)密涅瓦一直以豹女的形态犯罪,但神奇女侠总会阻止她,并始终相信自己的好友能挣脱诅咒从而得到救赎。

马克斯维尔·劳德是否感觉影片中的马克斯韦尔与美国懂王谜之相似?

实际上这是服装设计师的小巧思,他们参考了大量川普在80年代的照片,从西装到染过的头发,力求让马克斯韦尔看起来像一个“很有钱,但没啥品味的人”。

马克斯维尔·劳德(Maxwell Lord)首次登场于1987年《国际正义联盟》第一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和企业家,国际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 International)的赞助商和团队经理。

在DC大事件“入侵!

”(Invasion!)期间,他发现自己是一个具有强大的精神控制能力的超人类,能够使人看到幻觉且篡改他们的记忆,其强度甚至能操控超人。

但随着精神控制能力的使用,马克斯维尔·劳德会开始鼻子流血。

他控制的人越多,流出的血就越多,甚至会赔上自己的性命。

影片中, 马克斯维尔活在暴戾无能的父亲阴影之下,因此希望自己能创一番壮举,成为儿子的骄傲。

而在漫画中, 马克斯维尔的父亲同样对他影响极大。

在漫画里, 马克斯维尔的父亲是一位白手兴家的成功企业家,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公司的产品含有致癌物质,残害了无数人的性命,便选择以自杀的方式赎罪。

母亲认为这是由于丈夫的懦弱而造成的悲剧,便教育马克斯维尔不要怀有怜悯之心,遇到强大的人就要想办法控制他,拔去他的羽翼,这与未来的马克斯维尔即将得到的能力不谋而合。

扮演马克斯维尔的佩德罗·帕斯卡近年饰演过大家非常熟悉的角色,《权力的游戏》中的红毒蛇和《曼达洛人》的主角。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他在2011年被砍掉的《神奇女侠》电视剧试播集中饰演过一名角色。

梦之石电影中,梦之石由谎言之神(God of Lies)所打造,能够实现持有者的一个愿望,但必须付出沉重代价。

漫画里的梦之石又称Materioptikon,是睡魔(Dream of the Endless)打造的十二颗魔法石中最强大的一颗,能让持有者将梦境照进现实之中,甚至创造出平行宇宙。

The Sandman Vol.2 #7 (1989)梦之石通常是反派命运博士(Dr. Destiny,不是英雄Dr. Fate)的犯罪武器,曾被用来创造出正义联盟的邪恶分身,并让他们到处作恶,使得正牌英雄被集体驱逐出地球。

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 Vol.1 #19 (1963)而英雄们经过讨论后,首次向彼此公开真实身份,并以平民之姿回到地球对抗冒牌货,并摧毁了梦之石。

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 Vol.1 #19 (1963)后来正联得知命运博士拥有在睡梦中改变现实的能力,便用催眠让他无法再做梦,以免造成更大的危机。

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 Vol.1 #34 (1965)失去做梦能力的命运博士从此形如枯槁,连头发都掉光了,面容变得像骷髅一般,心里只有对正义联盟的仇恨。

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 Vol.1 #154 (1978)欺骗公爵戴安娜提到谎言之神的另一个称呼为欺骗公爵(Duke of Deception),漫画中这个角色初次登场于1942年《神奇女侠》第2期,是掌管谎言的半神,拥有创造幻觉的能力。

Wonder Woman Vol.1 #2 (1942)西蒙·斯塔格马克斯维尔的投资人西蒙·斯塔格(Simon Stagg),首次登场于1965年《英勇与无畏》第57期,是DC宇宙中的知名企业家,在不少故事中都有参与,最著名的事件是他间接造成了元素人的诞生。

元素人雷克斯・梅森(Rex Mason)就曾受雇于斯塔格企业,也曾与斯塔格的女儿成为恋人。

在一次任务中,雷克斯受到斯塔格所派的保镖偷袭,在混乱中被神器的力量转化为元素人。

The Brave and the Bold Vol.1 #57前作关联戴安娜家中的照片,能看见第一部的狙击手查理,戴安娜作为伴娘出席了他的婚礼。

还有老去的埃塔·坎蒂,第一部中史蒂夫的可爱女助理。

当然还有史蒂夫·特雷弗,以及他英勇赴死前交给戴安娜的手表。

值得注意的是,手表的时间还停留在两人离别时的九点十分。

史蒂夫看见街舞小子后保护戴安娜的动作,令人想起第一部中戴安娜为史蒂夫挡子弹的画面。

星光飞冕影片中神奇女侠把头上的星光飞冕当作回旋镖掷出,还原了漫画的经典设定。

Wonder Woman Vol.1 #101 (1958)隐形战机戴安娜能运用神力让飞机隐形,致敬了神奇女侠在漫画中拥有的隐形战机,初次登场于1942年Sensation Comics第一期,后来成为戴安娜的专属座驾。

Sensation Comics Vol.1 #1 (1942)御风飞行戴安娜在影片中领悟了飞行的能力,而漫画里的神奇女侠确实从一开始是被设定为不会飞的,直到无限地球危机大事件后女侠的起源被重启,才拥有飞行能力。

影片中,戴安娜利用真言套索抓住闪电飞行的画面,与漫画《神奇女侠》第225期的设定相似。

漫画中,神奇女侠发现一个信号正在干扰全世界的通信,便跟踪信号源,使用真言套索套住向她射出的黑色闪电。

Wonder Woman Vol.1 #225 (1976)黄金盔甲神奇女侠的黄金盔甲首次出现在Alex Ross的《天国降临》中,由亚马逊族工匠Pallas所打造,只有被认可的亚马逊人才能获得。

美丽的谎言戴安娜借助真言套索向全世界传递爱与和平时,背景响起的音乐正是《蝙蝠侠大战超人》开场中,韦恩夫妇遇害的配乐《Beautiful Lie》(美丽的谎言),这是由汉斯·季默和Junkie XL强强联手的作品,歌名和意境相当符合情节走向。

结尾彩蛋彩蛋片段中出现了传说中的阿斯忒瑞亚(Asteria),亚马逊最伟大的战士之一,黄金盔甲的前主人。

阿斯忒瑞亚在希腊神话中是流星女神,也是一位女泰坦。

影片中,阿斯忒瑞亚说道:"I've been doing this all this time.",国内字幕翻译的意思是她经常练习“借力打力”,但原文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她“一直都是神奇女侠”,因为阿斯忒瑞亚的扮演者正是七十年代神奇女侠电视剧的主演琳达·卡特。

文 | 彩蛋君KL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授权】

 2 ) 认真写一下槽点才对得起零点首映

这么多年没熬夜冲首映了难得看一次,趁着不困还是认真写一下槽点hh首先说好的地方,最重要的当然是我们女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只要你放弃男人,你就可以变强!!

甚至还能学会飞!!!

”这一part了!

我的感情分一半都是加在这里的(手动狗头)!

然后呢就还有某几个片段比如说开头那么帅的竞技运动、那么纯正的女性英雄主义教育,以及最后分别时“I can't say goodbye”的时候确实有戳到,一边回忆杀一边突然学会了飞虽然有点好笑但我还是挺喜欢这个点的!

芭芭拉一点点黑化的过程也算是有理有据(虽然最后变成豹子让人一脸懵逼??

强就强啊怎么突然长尾巴了!

)。

盖尔加朵很美当然也是了!

(虽然如果她打斗时少摆点pose就更好了??

)好了很努力说完了优点可以说槽点了!

太多了我分几点说。。

1、最重要的当然是主旨的不清晰和站不住脚啊!

许愿石自己的各种逻辑不顺剧情bug就不说了(真的bug太明显了要吐槽我都嫌低级浪费时间),姑且认为那都不重要,但这个故事到底想说啥?

人不能奢求太多?

不能不劳而获?

不能沉迷于理想世界?

用两个半小时讲了一个古早童话故事的道理?

那个老太婆许了很多愿望最后落得一场空的那个有无数翻版的故事?

然后最后的纠结都在于要不要放弃愿望?

exo me?

先不吐槽为啥对着天空说一句就可以放弃愿望了(真要较真的话,和魔鬼签订的契约是这么说反悔就反悔的?

这一pa槽点太多懒得吐了),就算放弃对许愿的依赖,也应该给同样的着墨去写与此同时不应该放弃对自己美好愿望的向往、应该如何通过努力脚踏实地地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才完整吧?

比如说芭芭拉放弃了变成Diana的愿望,fine,是她醒悟了,但如果增加一段最后她靠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和魅力,是不是更有意义一点?

讲道理我一直非常同情芭芭拉,刚出场的时候简直有点魂穿艾米的意思了,我就一直很共情她的“成长”。

我一直到最后都在期待她放弃愿望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所谓愿望成功后变得更有魅力的关键其实在于内心的强大和自信(魔法石也没让她换脸啊!

),甚至期待她最后能和Diana有和解的谈话,令双方都有真正的成长,这样的话我要为女导演真正对女性成长的关注鼓一鼓掌了。

但是都没有,就只是黯淡地放弃了。

我理解导演想说人不能无限制地获得欲望、人要为欲望付出代价,但对此的解决之道并不是劝人放弃欲望吧?

你可以告诉她不要贪心,但是不是也可以告诉她你靠自己也能变好的?

芭芭拉想变得更强大更有魅力有错吗?

花了两个半小时告诉人不要贪念,但是一分钟都没有描写应该怎么正确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看Diana最后的那段宣讲,其实都是在说你要接受、要满足,而不是说欲望无罪只不过你要脚踏实地奋斗,这两点还是有根本的不同的啊,起码我不认同这部分。

你一个神女对草民们说你们要爱、要放下、你们现在生活的就是理想世界,有共情心吗,有说服力吗?

芭芭拉说得对,你傲慢你不理解平凡人的痛苦,你还是觉得消灭坏人就是拯救世界,这种救世主的悲悯乍一看没毛病,但是越想越觉得无法认同。

最后全世界此起彼伏我错了我放弃我的愿望的情节,在我看来并无感动,只是觉得滑稽悲凉。

2、还是主旨的问题,除了站不住脚还有一点就是杂糅和牵强,讲愿望就愿望,这和Diana一直在说的真理有啥关系吗?

回头想想第一幕的英雄主义教育里,长辈对小黛安娜说,不能撒谎要诚实才能成功blabla,OK,这里有了撒谎vs真理的对立,没问题。

但是主线故事一直在说的是有诡计的愿望,在说得到vs代价这个对立,在说美好的片面愿望的实现vs残酷的后果这个对立,甚至在说希望vs绝望这个对立,这些都和真理完全是两个事啊。

然后好像编剧感觉到跑偏了跑偏了,时不时在说教台词里塞进一两句“谎言”这样的字样,这就能掰回来了吗?

明显不行啊!

文字游戏不是这么玩的啊。

于是反过来也让开头那一大段很爽的戏显得毫无意义,没觉得梦回少女时代对后面她作出任何抉择有任何帮助。

然后还有一个对立是用爱去拯救vs用暴力去破坏,这个在Diana的打斗方式里反复出现好多次,用爱拯救世界的意思从第一部到这里也一直时不时冒出来一下(因为毕竟是女英雄吧要有女英雄的特色!

),但是这个和前面的两个对立也毫无关系啊!

这样全都混在一起的结果是只能让所有主题都变得削弱啊。

3、打斗戏很差就不说了!

(女侠的打戏还没有最后豹女好看)文戏也很无聊啊!

黛安娜和男主之间的chemistry,我只在告别的那个瞬间被戳到了,其它时候就。。

感觉黛安娜还是更爱自己?

第一部的爱的感觉还更多更真实,那时候黛安娜对整个世界一无所知+情窦初开,和爱人携手穿越炮火的感情完全立得住。

但是这一部里黛安娜明显长大了成熟了,表现得也更加冷静和自我,但是和爱人之间的互动一下子大打折扣。

这是演技的问题还是人设的问题我说不好。

但是仔细想想,对于男超英片好像很自然地不需要太多说服,呈现女主柔弱然后男主疯狂要保护她就好了!

但大女主片里要很好地在大女主和男性之间建立感情的说服力,好像就会比较难。。

对演技的复杂性会有更多考验吧,也会有很多动机方面的问题。

这就不展开了。

4、还是文戏部分的问题:文戏里最主要的篇幅在两个人重逢后卿卿我我谈恋爱的状态了,这个也看得我越来越无聊。

我理解黛安娜这一部带着二傻男主进城是为了和第一部里男主带懵懂的女主进入人类社会的桥段来个镜像呼应,但是:1)第一部那样拍是完全服务于女主的成长线的,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第二部给男主这个是搞啥?

他哪有什么成长线?

还是就尽情满足下谈恋爱的快乐?

2)如果只是为了怀旧的话我也可以理解,重点是不觉得太冗长太啰嗦了吗?

节奏崩掉了好吗。

带去参观宇航博物馆的那段真的完全没必要吧。

相比较之下第一部少女进城的冲突和桥段显得就很紧凑有趣了。

3)到处参观就参观,为啥要偷飞机??

说是因为男主没有护照,可是之前不是说好的他借用的是一个现实存在的人的身体和身份了吗?

我理解别人看到的男主是工程师的样子,只有女主心目中他是原来的样子啊,为啥护照不能用。。

就是为了让男主重温开飞机+引出隐形飞机的梗+让女主学会飞的铺垫吗?

那拜托编剧稍微用点心,写一点更有必要性的剧情冲突好吗?

比如说什么和敌方冲突啊或者甚至因为政治因素客机停飞也好啊(我随口胡诌的),但没护照这个我实在是黑人问号。

莫名其妙给无辜的工作人员添麻烦啊这是。

5、还有就是1984真的没看出来为啥1984了,好浪费啊!

一方面是本来多么令人向往的80年代气息啊!

那么多复古元素可以用!

我看了片名和开头一点画面就开始提前预载了80年代复古迪斯科的气质,结果到了正片不管从音乐还是色调到整个气场,一点都没有80年代感觉。

Diana美则美矣,穿得也太现代了?

换了好多套衣服都是21世纪白领装扮,感觉是在拍时尚女魔头??

另一方面,你管自己叫1984,到底有没有1984的隐喻的?

反正我是一丁点没有看出来。

如果没有这个意思的话。。

我不得不说有碰瓷之嫌了。。。

唯一的理解就是为了套上美苏冷战核武器这个政治背景了。

但是要说这方面的隐喻或者是化用,没有人做得比守望者更好了。

而且也没必要非是1984这个年份是不是?

6、最后反思下这部里所谓的女性主义是不是有种局限性?

这段本来在前面说了但是好像给大家很多误解,让很多人一上来看到女性话题就不分青红皂白开喷了。

其实性别话题完全不是这部片子的主要槽点,这里只是我自己出于对女性主义电影的过多关注和期待产生的对本片的一些个人想法和反思,就加在最后了,也增加一下说明,怕杠谢谢。

前面说了,这个剧对女观众的最大爽点之一在于“我可以为了变得更强而放弃男人放弃情情爱爱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但首先这个在女性主义的片子里早就不新鲜了(我看到一半小声跟朋友说,这是冰雪奇缘3吧?

),其次,如果女英雄电影突破局限的地方都在于不需要男人这点上,是不是另一种局限?

另一种套路?

哎,不过这点可能也是苛刻了,毕竟人世间的故事,也就是那些个套路,对吧。

这点上并不构成槽点,相反是某种挺典型的大女主成长故事。

就是有点过于典型了。

但是我还要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下,如果这是一部男超英片,大概率男主不会放弃傻白甜女主的吧?

或者说不是简单的放不放弃,因为Diana可能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男主,但是在电影里她选择放弃的那个瞬间,最直接的动机是因为想要男主回来的愿望让她的能力变弱了,所以她是为了让自己再变得强回去放弃了男主。

如果它的设定是“不放弃男主的话就算打败大boss世界也是失衡的所以必须为了世界而放弃”,就是另外一个逻辑了。

think about it啊朋友们!

性转一下如果一个男英雄为了让自己变强而放弃女主和爱情,是不是会被喷太过自私?

这里是不是有某种双标存在?

这一点并不是真的是在吐槽本片,而是一种反思。

补一句,我之所以在意这部片子里女性主义的部分,恰恰是我被它所打动了,也是我认可这部的最重要前提。

毕竟我也是为这种帅气正义的靠自己去拯救世界而不是等别人来拯救的女性角色连拍大腿的啊!

换句话说,这部如果不是女超英片而是一个男超英片,我连这点滤镜都不会有了(估计连写这么多字吐槽的热情都不会有吧!

)。

但是冷静一下我就想说去掉这层滤镜再看这部片子的槽点,其实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它理应承担起大家更高的期待。

最后再补一句,我对这部片子的整体观感是,我爱女侠!

我爱史蒂夫!

我永远爱大女主爱会飞的女版超人!

史蒂夫是完美爱人俩人的感情也成熟理智携手成长是理想的动人爱情!

但是许愿石的故事好烂,导演这个故事拍得好烂,我真的意难平啊!

这么烂的故事配不上女侠好吗!!

所以那些拿自己为两个人的伟大爱情多感动来说服我的评论们可以歇歇了,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好了吐槽完终于爽一点可以去睡觉了。

不管怎样和朋友冲首映在我来看是过节hhhh也没有后悔冲了就是了!

 3 ) 当心灵被欲望吞噬,只有爱与希望才能拯救世界

2020年是传说中可怕的庚子鼠年,果不其然,农历新年刚过,新冠肺炎就在全球开始蔓延,到了今天,全球已经有超过7千多万人确诊,仅在强大的美国就已有超过1700多万人感染,除了可怕的疫情,一年中一直都有让人悲痛的消息传来,体坛巨星科比和马拉多纳相继陨落,前几天韩国国宝级的导演金基德也因为新冠肺炎在拉托维亚去世。

在无数悲伤笼罩下,我们终于走到了年末,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大片电影都集体撤档推迟上映,庆幸的是我们还有《神奇女侠1984》今年唯一一部上映的超级英雄大片,依稀还记得《神奇女侠》第一部电影掀起了多大的热度,在年末能够看到这部爱与正义的影视大片也算是对今年没有大片可看的一点安慰。

电影中故事发生的时间1984年也同样是鼠年,但历史上的1984年却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份。

那一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Macintosh计算机,历史上首次扭亏为盈的夏季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那一年美国批准研制第一个永久性载人空间站计划,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实验成功,NBA划时代巨星迈克•乔丹开始惊艳体坛,年底罗纳德•里根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连任成功。

但是在电影里,这原本欣欣向荣的一切景象却因为麦克斯•洛德和豹女的一己贪欲,陷入了一片灾难混乱之中。

全球四方割据,中东再起战火,美苏核弹大战一触即发,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这一景象与今日之瘟疫横行、四方割裂的灾难乱象又何其相像?

当心灵被欲望吞噬

在本片,我非常喜欢导演把戴安娜的职业设为华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这个设定,高学历的美才女,身材还那么火辣,完全不是某些人说的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她有好几个博士学位会好几门外语,穿着豹纹的高跟鞋、V领的真丝衬衣来上班,波浪形的长卷发妩媚动人,显得既知性又干练,果然这就是女神该有的样子,这样几乎完美的女性,又有谁不会心向往之呢?

戴安娜的新同事,同样有好几个博士学位会好几门外语的博物馆研究员芭芭拉•密涅瓦,在认识了戴安娜之后,自然而然地对她的生活羡慕不已。

芭芭拉虽然专业能力很强,但长相平平无奇,平时不善言词,不爱交际,乏人问津,没什么朋友。

认识了戴安娜之后,她一直都觊觎着戴安娜的人气和好身材,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成为另一个戴安娜,这很容易理解,美好的事物谁又不爱呢,但向往是一回事,觊觎和想据为己有又是另一回事。

机缘巧合之下拥有神秘力量的愿望石实现了她的无意之中的愿望,成为了战斗力非常强悍的豹女。

虽然豹女在电影中是反派,但女演员克里斯汀•韦格时年47岁的形体之美和打斗时飒爽英姿让人钦佩不已,她身为豹女打斗时的矫健身姿即使是跟美丽的盖尔•加朵相比也不遑多让,让我这样的普通观众看得真是非常的羡慕嫉妒。

芭芭拉有缺点也有优点,她并不是面孔单一的反派,这个角色既复杂也比较丰满,她在不同时期拥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

善良时的她会帮助乞丐,变身之后她会露出凶残的一面,变得冷血无情伤害无数人,为什么一个原本善良懦弱的人竟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只有看过电影后才会知道答案。

影片中的最大反派,佩德罗•帕斯卡饰演的麦克斯•洛德是一个失败的商人,他同样也是一个心灵被欲望吞噬的人物。

有人会说他跟川普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包括金色的发型,面部长相等等,甚至麦克斯在电视上侃侃而谈,冲着电视机前的观众充满蛊惑性地喊着“Life is good but it can be better, why shouldn’t it be ?”和“all you need is to want it”都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演讲时经常叫嚷着“Let th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川总。

同样,麦克斯掠夺石油,割裂中东地区原本和平的各方势力,挑唆美苏之间爆发核弹大战,与现实中的川总多次企图割裂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其他各国多有争执的现象颇有诸多相似之处,只是不知道电影与现实之间这些显而易见的相似之处是否隐藏某种无法言述的讽刺之意。

当心灵被欲望吞噬,当嫉妒蒙蔽了双眼,灾难横行,黑暗笼罩世界,而只有爱与希望才能拯救这个混乱的世界。

爱在灾难蔓延时为了爱,你愿意舍弃什么?

时间,生命还是所有的一切?

作为漫改超级英雄大片中为数不多的、又美又飒的女性超级英雄,神奇女侠深受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电影中的80年代散发出一种浓浓的复古气息,戴安娜以及换装之后的芭芭拉穿的很多套衣服都特别美,相信很多女性观众看完之后都很想赶紧get同款。

跟诸多感官刺激的大场面动作漫改电影相比,这部续集显然更为走心,看完整部电影愈发觉得这不像是上一部电影传统意义上的续集,而更像是神奇女侠故事发展的另一个篇章。

毫无疑问,跟上一部神奇女侠一样,这部续集也是同样展示了女性的力量之美。

开篇的小戴安娜在天堂岛跟亚马逊人姐姐们进行体育竞赛、争夺荣誉的场景,看得让人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地许下想去健身的心愿。

戴安娜变身之后穿上金鹰盔甲与豹女互相搏斗殴打的场面,在埃及飙车打斗、用真言之索拦截子弹的场面,都非常地激烈,让人感受到了女性形体的力量之美。

很多对权力和力量存在觊觎之心的人(例如麦克斯•洛德和豹女)看到的只是权力和荣耀本身,而超级英雄之所以能够成为超级英雄是因为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权力,而更多的是权力背后的沉重责任。

因为愿望石的出现,激发了人性之中隐藏的恶,商人麦克斯•洛德和芭芭拉纷纷变形。

麦克斯一开始不过是想要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想要很多很多的钱,这一愿望实现之后,他又想要改变世界的权力,能够轻易地把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是何等的惬意。

但即使是恶魔也有内心的柔软之处,最终让陷入疯癫状态的麦克斯•洛德甘愿放弃到手的所有一切,放弃他唾手可得的搅乱整个世界的权力,放弃他疯狂而可怕愿望的,却是看似平平无奇的爱。

在电影的最后,麦克斯之所以能够回归人性就是出自麦克斯对儿子的爱,那沉重如山让人泪目的父爱。

第一部电影中戴安娜的男朋友是一战期间的美国空军军官史蒂夫,身为战斗力强悍的史蒂夫无论再怎么强大,也不过是平凡的血肉之躯,他没有神奇女侠那样的神力,第一部中他为了帮助神奇女侠拯救世界,他牺牲了自己并留下了那句感人至深的“I save the day, You save the world”。

在本部电影中因为愿望石的缘故,史蒂夫得以用另一种形式悄然回归,回到了一直思念史蒂夫的戴安娜身边。

许下的愿望能够实现,当然非常美好,然而这份美好却要付出异常可怕的沉重代价,戴安娜的神力消失了。

为了恢复神力拯救世界,戴安娜不得不面临无比困难的选择并做出巨大的牺牲。

人们常常以为,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

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

因为真正的爱情,是超越肉体之爱的,同时也超越了时间。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说过,“死亡让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是不能为爱而死”。

戴安娜为了拯救世界,舍弃了男朋友,舍弃了她的爱情,舍弃了男朋友的“血肉之躯”,把自己的私我小爱变成了拯救世界的大爱。

因为这份舍弃的悲壮,让他们彼此之间思念的哀伤也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美,永远地留在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心里。

当灾难性的现实与电影的灾难一一对应,相互交融,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深深的代入感,容易产生共鸣。

幸运的是电影里还有神奇女侠,为了拯救世界,她牺牲了小我,用自己的神力与最无私的爱,力挽狂澜,拯救了全世界。

现实中,因为疫情横行,我们所生活的现实当然比电影里的灾难更严峻,但是无论如何,至少在看电影的那两个多小时里,我们可以逃避这可怕的世俗世界,让自己的心灵曾经得到过短暂的慰藉。

电影的最后,圣诞钟声敲响,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绿色的圣诞树和红色的蝴蝶结,还有漫天飞舞的白雪纷纷落下,就在这阖家欢庆的时刻,神奇女侠在白雪皑皑的街头,再次遇见了那个所谓的“男友”,彼此一声轻轻的问候,一切似曾相似,却早已物是人非。

依稀之间,蓦然回首那人仍在灯火阑珊处,然而一切却又都早已如梦似幻、随风飘逝,只在心头留下一抹淡淡的哀伤与温暖。

让人值得高兴的是这从年头可怕到年尾的2020年终于是要结束了,多希望现实生活也可以有一个神奇女侠。

 4 ) 【C+选谈】百年好莱坞未有之大变局——就这?! Part 2 of 2:DC爱情故事之人鬼情未了

【概览——要SnyderVerse,还是要DCEU?

】DC和漫威之间从来不存在真正的对抗:当后者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当代超级英雄电影拍摄指南的时候,前者才刚刚发现,DCEU最大的敌人是DC和华纳自己。

没有合纵连横的凯文·费奇,给《绿灯侠》擦屁股的华纳还在寻思该吃克里斯托弗·诺兰还是扎克·施奈德这碗饭。

现在看来,华纳和DC犯下的最大失误是没有意识到漫威代表的不是电影,而是马丁·斯科塞斯所讲的“主题乐园”——坐拥全球六家Disneyland的米老鼠自然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

华纳误以为扎克·施耐德浓墨重彩的暗黑调色盘就是制胜法宝,当《正义黎明》不及预期之后,自然也会生出弃若敝屣的念头。

殊不知,漫威为粉丝和观众们提供的高度一致的标准化娱乐体验,才是其成功秘诀。

时至今日,华纳和DC依然在用创作电影的思路去指导DCEU的开发工作:滨田·沃尔特口中的“多元宇宙”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其背后依然是混乱和缺乏连续性的制作理念。

温子仁的《海王》收获成功,就马不停蹄地以其为中心筹划番外《深海族》;大卫·S·桑德伯格的《雷霆沙赞!

》偷塔成功,巨石·强森的《黑亚当》才走上了快车道。

至于扎克·施耐德时代的功臣亨利·卡维尔和他的《钢铁之躯》续集(以及无数有潜力可挖的超人反派们),早就不知丢到哪个角落里了。

扎克·施耐德和他眼中的“SnyderVerse”,从来都不是能够对抗漫威的娱乐产品,而是其个人艺术风格的自然延申:与其谈论现实感或娱乐性,他更在乎如何还原“初恋式”的漫画观感。

工业机器与个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DCEU和SnyderVerse的混为一谈,终于在2016年的《自杀小队》集中爆发,并直接为DCEU按下了重启键。

DCEU想要成长为能与漫威抗衡的漫画电影宇宙,与SnyderVerse的分家是必经之路。

后《正义黎明》时代,派蒂·杰金斯的《神奇女侠》就是这样一封绝佳的分手信:既有着严肃的母题,又有着相对轻松的基调;动作戏和画面有着显著的扎氏特征,文戏又有着女性电影人特有的温柔和浪漫。

而这一叙事的核心人物盖尔·加朵,也以其基准线的表演和超一流的颜值,从此取代了亨利·卡维尔和本·阿弗莱克,成为了DCEU中,克里斯托弗·里夫式的形象。

然而,克里斯托弗·里夫也演过《超人3》和《超人4》。

理查德·唐纳和制片人伊利亚·塞尔金德之间的恩怨,并没有在《神奇女侠1984》再次上演,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类似的。

和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续集类似,《神奇女侠1984》塞得太满,动力不足,更有着严重的节奏问题。

这与是否延续自理查德·唐纳版《超人》的设定和精神无关,而与创作者(和制作人)的主观意志有着更为深远的联系。

【制作——看似规规矩矩,其实不讲武德】《神奇女侠1984》80年代的背景设定,无意间构成了对自身的巧妙讽刺——一个发生在消费主义最高峰的里根政府时期,着眼于贪婪和自我毁灭的寓言,背后的最大推动力是华纳和DC对续集的盲目追求。

派蒂·杰金斯享有连扎克·施耐德都不一定有过的绝对权力,与戈夫·约翰斯、达夫·卡拉汉姆合写的剧本却显得非常笨拙和漏洞百出。

剧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都与“许愿石”密切相关。

诞生于上世纪初的《猴爪》故事有数之不尽的直接和衍生作品——几个比较有趣的版本:罗伯特·罗得里格兹《奇石》,《JoJo奇妙冒险:星尘斗士》“Judgement”一节,布兰登·弗雷泽《神鬼愿望》,以及更加广为人知的金·凯瑞《冒牌天神》——但如此直白如水、毫无创意的挪用无疑是对《神奇女侠》神话体系的巨大浪费:把仅仅存在于一句台词里的谎言之神拿掉,整部电影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这种流传已久的传统基督教道德剧,需要深度改造以适应现代电影的节奏和模式。

《心灵奇旅》的大纲,Body Swap流派可以追溯到狄更斯《圣诞颂歌》,但二者之间的差别显而易见;而《神奇女侠1984》几乎见不到任何适应性改编,也没有逻辑可言:时而可以凭空造物,时而又只能凭体附身;代价时而是即时和明确的,时而又是延时和模糊的。

凭什么埃及可以突然平地起高墙,核弹头凭空灰飞烟灭,史蒂夫却必须附到活人身上?

凭什么黛安娜的代价就是《超人2》《蜘蛛侠2》式的debuff,而芭芭拉就是没有幽默感/变大猫?

凭什么有的代价可以是许愿石/麦斯威尔指定的,而有的又是毫无用处的?

就这一点而言,《神奇女侠1984》至少应该在愿望和代价之间营造出更多的合理性和意外感,教化的意义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这也仰仗于一个从头至尾保持一致的设定,不能为了前松后紧的情节编排,就肆意篡改麦高芬的基本属性。

除此之外,电影也没能把握住80年代和80年代电影的精神,流行元素浮于表面,好像标题里的“1984”只是个数字而已——最滑稽的就是片中的“里根”总统想要更多核弹,而真正的里根政府推动了《中程导弹条约》的签订。

《神奇女侠》第三幕的泄气又再度延续到了《神奇女侠1984》,最后十几分钟混乱度指数型爆发之后,没有与其相配的、需要付出代价的最终战,就突然戛然而止。

这背后的原因或许是《神奇女侠1984》已经超出了派蒂·杰金斯的控制范围。

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视效水平的参差不齐,尤其是第三幕和豹女的决战,昏暗的夜戏显然是为了遮羞。

但这也不仅仅是在CG特效的问题,许多现场特效,如告别史蒂夫之后的街头奔跑,也格外出戏。

这在《神奇女侠》中是不可想象的。

由于线上线下同步的全新发行方式,《神奇女侠1984》的院线表现水平很难与前作公平相较,但电影在许多层面上都毫无疑问地没能达到其前作的水平。

【表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除了故事设定和制作层面上的问题,《神奇女侠1984》的叙事结构也是影响其表现力的祸首之一。

第一个问题就是长达11分钟的闪回开场,除了让天堂岛常驻嘉宾们露个脸以外,在整部电影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段戏有两个产出,其一是黛安娜得到了“诚实”教育,其二是介绍了金鹰甲。

然而,“诚实”教育本身才是黛安娜全片的重要弧光,开场就教育完了,哪有史蒂夫凭体还魂呢?

金鹰甲更是毫无所谓,之后不仅有专属段落再次提到金鹰甲,更有直观的表现/介绍。

由此可见,这段开场不仅有着补拍嫌疑,还严重拖累了电影叙事节奏。

一个可能的改变方式,是直接拿掉闪回,从商场抢劫开始,同时在这场戏的最后第一次展现许愿石的能力(如让一个罪犯以不可能的方式逃脱)。

第二个结构问题便是指数型的戏剧冲突。

在电影的前一小时里,英雄和反派角色之间几乎没有交集,一条走浪漫喜剧,一条走黑色喜剧,使得电影在前2/3的时间里虽然有着明确的目标——夺回许愿(石)——却没有明确的失败代价和危机感。

电影直到麦斯威尔杀入白宫后才开始加速,好像之前的大肆敛财毫无社会影响力一样。

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电影要同时处理两个反派角色的起源故事——而这两者都有着不小的压缩空间——又舍不得压缩主人公的银幕时间(比如隐形飞机之流的一次性fan service)。

反观结构类似的《蝙蝠侠归来》,在前作基础上压缩了蝙蝠侠的情节,将更多时间留给了企鹅人和猫女,后两者的故事线也与前者紧密相连,而不是像《神奇女侠1984》一样各玩各的。

由于剧本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说好的百年避世呢?

没有护照的中古史蒂夫竟然会开现代战斗机?

附身的男子没有亲戚朋友不用上班吗?

),作为《神奇女侠1984》的唯一不变量,盖尔·加朵和克里斯·派恩除了发糖之外也并无太大用武之地——就好像除了用来卖玩具,其实一点不抗打的金鹰甲一样。

毕竟就算是克里斯托弗·里夫,也演过《超人3》和《超人4》。

两个全新的反派角色反而各有特点。

SNL出身的“高潮姐”克里斯汀·韦格在《超能敢死队》史诗般的扑街之后首次出演一线大片重要角色,虽然芭芭拉的原始形象还是来自她在SNL阶段信手拈来的nerdy chick,但由于弧光明显,几乎可以算是她第一个可以认真对待的严肃角色。

但这一角色本身太过套路:“书呆子有power就学坏”这种反智主义刻板印象在今天还有人用,简直是匪夷所思。

佩德罗·帕斯卡是2020年年末收官的典型劳模,不仅有《曼达洛人》这样的顶流剧集,也有《全民小英雄》这样纯粹的子供向喜剧。

作为《神奇女侠1984》的绝对亮点,试图通过歪曲美国梦来积累财富的麦斯威尔显然受到了吉恩·哈克曼版本的卢瑟影响。

尽管其目的和动机并不明确,但其人格诱惑力和险恶的两面都很好地得到了卡通化而又令人可信的诠释。

此外,琳达·卡特在片尾彩蛋的客串显得太过刻意——尤其是破四面墙的眨眼——而缺乏乐趣,甚至显得有些过于自信。

在《无敌浩克》中,一个类似的客串是首任绿巨人卢·弗里基诺,出演了一个学校保安。

相较之下,二者观感上的区别颇为明显。

【总结——依旧一团散沙】《神奇女侠1984》是一部悦目的电影,但与前作不同,缺乏实质性的美。

以超级英雄电影的标准来看,这很可能是DC框架下最接近漫威的电影,也是让DC粉丝们最为失望的DCEU电影之一——毕竟在很多人看来,不是SnyderVerse的DCEU,至少也应该是扎克·施耐德的遗产。

他们所期待的《神奇女侠1984》可不仅仅是重放一遍Is She with You和Beautiful Lie,而是在此之上拓宽这一宇宙的世界观,甚至和未来的DCEU电影有所联系。

与第一部电影相比,《神奇女侠1984》想要在《银河护卫队》和《雷神3》式的快节奏话痨喜剧以外找到新的喜剧空间,但这一尝试显然并不成功。

同时,缺失了力度的动作戏,也让扎克·施耐德祭出的亚马逊女战士降低了几个挡位。

如果越写越多、越写越乱的故事不那么纠结的话,砍掉半个小时的《神奇女侠1984》或许会有着更好的观感。

嘴炮拯救世界不是问题,没有留白,不让人喘气的一言堂就是个大问题了。

【相关推荐】《比尔和泰德》《眼镜蛇会》《神鬼愿望》

 5 ) 这是一部纯粹的反对资本家的电影

你可以这么理解,里面特朗普影射的不是特朗普本人,因为他很自大,但是很务实,傲慢但是从来有什么说什么相反,它影射的就是拼多多 比尔盖茨 李开复 马云 潘石屹 巴菲特 何鸿燊 郭台铭这些向大众隐瞒了自己如何发家致富首富,然后忽悠豹女这些底层的伪富豪欺骗底层人民,让他们以为获得财富只要靠自己努力就可以,但是这些人隐瞒了自己要么家里有矿,要么就是吃富婆软饭才能起家的事实,神奇女侠一开始也被忽悠,并且获得了这些资本家给予的某种甜头,比如让男主回来,但是后来女侠看清了这些资本家的面目,最终倒掉了那碗毒鸡汤豹女通过被资本家忽悠也得到了某种甜头,但是她迷失了自我,有的东西拿起容易放下难,豹女就是影射历代那些起义者,很多人赶走了上一代暴君,自己却成为了下一代继承者神奇女侠走出来了,但是豹女没有,最终伪富豪也通过真言锁链看到了自己谎言彻底的破碎现在想想,这电影是一部优秀的嘲讽资本家画大饼的电影

 6 ) 如芒在背

在《神奇女侠1984》观影中,给我的感觉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鯁在喉。

这一部绝对是前作全方面的退化。

作为商业片,它的娱乐性大幅度减少,甚至没有。

从这一角度来讲,它就是不及格!

影片的动作场面是绝对灾难性的,虽然有着烟花和挂闪电这样的视觉奇观,但开头前十五分钟的“马戏团表演”极其没有想象力,五六个人就在那里跳来跳去,骑了骑马,射一射箭这些在平时就能看见的烂透的动作,看了只能说无聊。

而且后面的商场里,马路上和白宫里的动作戏,刻意用大量的慢镜头,来展现女侠的力量和速度,却破坏了原有的动作调度,表现的非常无趣。

特别是那场追逐戏,女侠的跑步特别特别的不讲究!

没有速度感的呈现,观感就像是在平移一样,导致整场追逐戏的效果就是儿戏一样。

而最后的高潮部分,虽然反高潮的设计的确还有一些聪明,也突出电影中人性本善的主题,但结局打斗过于无聊,且没有美感和逻辑可言。

等到观众真正看到这个反高潮的设计后,只会觉得无趣,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似乎是因自家DC宇宙的失败以及漫威宇宙的成功,《神奇女侠1984》变的非常的低龄化,剧情显得幼稚,欺负观众的智商。

的确,许愿望(就要付出代价)的设定还是不错的,但实行起来就很差劲了,每时每刻说教一番,显得像是儿童读物一般。

人物的设定也是没有什么新意,两位BOSS的设定相比前作有着明显的退步,完全不能感受到两位BOSS的魅力,相应的,相关的剧情就会弱不少。

除此之外,本片对80年代的背景描写绝对是不够的,仅仅靠一次换衣秀,一场博物馆参观绝对是不够的,主角和这个时代背景近似绝缘的,几乎没有什么互动,显得80年代的背景只是流于表面罢了,还不如前作的一战背景有意思,片中至少还有一个女侠吃冰激凌的细节,而本作完全没有。

况且本片的片名还有一个“1984”,但导演在除了结尾的直播外,完完全全没有展现出所谓的1984因有的“老大哥”之类的因素,却有着侮辱这个看似有些深度的标题。

最后,以片中的“一块黄水晶可以让人许一个愿望”剧情来说,如果真的能许愿,那我希望这一部能够重拍,至少要拍的比这部好。

 7 ) 高潮的错置

看完电影两天了,一直在想神奇女侠1984到底失败在哪里呢?

当然有很多原因,一开始想到的是许愿石太 Bug,破坏了整体平衡性,逻辑硬伤太多;动作戏拖泥带水,不够燃;反派太弱,动机薄弱……。

但仔细想来,最致命的问题,应该是高潮的错置:做为电影,最大的戏剧冲突点在哪里?

比如复仇者联盟4,钢铁侠家庭美满,女儿可爱,甚至觉得生态也变好了,但为了拯救全宇宙一半的生命,毅然决然的打了响指,牺牲了自己,这就是戏剧冲突性,一面是个人的幸福,一面是大爱;甚至灭霸也是如此,为了全宇宙的永续发展,牺牲了爱女。

所以电影才感人,情绪才饱满。

神奇女侠第一集中的戏剧冲突点:黛安娜认为都是战神的锅,等她出岛宰了战神立马世界和平。

结果不然,信仰崩塌,但男友的自我牺牲,重新树立了她对人类的信心。

所以男友的牺牲是最大的戏剧冲突点,是全剧的最高潮,是个人幸福和大爱的不能两全,英雄就是在面临这种抉择时才能体现出来。

在神奇女侠1984中,最大的冲突点,就是个人的幸福,和全人类的存亡。

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黛安娜作为宙斯安排的弑神者,上一部杀主神之一的战神如杀鸡,这部对付个许愿速成的豹女,一个生意人许愿石,怎么就这么无力?

结果为了变强牺牲了男友,学会飞翔马上就沾沾自喜了,飞了半天回家换身衣服,结果却没啥卵用,还是解决不了生意人许愿石,最后靠嘴炮反转……男友的牺牲变得廉价,可有可无,甚至任何一个放弃自己愿望的普通人都更高贵。

如果这么改:虽然黛安娜因为许愿男友复生而变弱,但在黄金圣衣的帮助下,还是艰难的战胜了豹女(可以有适当的嘴炮,毕竟两人原来关系不差,豹女本性善良,野心也不大,变漂亮受欢迎罢了);摧毁了许愿石(可以有小男孩的帮助,唤回了爸爸的本性,将许愿石和生意人分离);甚至让世人都放弃了许愿(透过真言套索直播,让大家看到要付出的代价);但仍然不能让世界恢复正常,因为神奇女侠自己,还没有放弃自己的许愿……。

这就是最大的戏剧冲突所在:神奇女侠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敌人,却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内心,放弃自己的挚爱。

所以,放弃男友这一幕,应该放在最后、最高潮的地方,就像“卡萨布兰卡”中,让自己深爱的女子离开;就像“泰坦尼克”中,杰克最后的松手;就像复联4中,钢铁侠最后的响指。

这样,黛安娜放弃自己的许愿,才显得无比高贵,什么叫超级英雄?

不是拥有超能力,而是能自我牺牲,能牺牲个人的幸福,换取全人类的幸福。

在这种痛苦的抉择中,当年天真单纯的天堂岛公主,经过六十几年黯然神伤的内心自我封闭后,终于完全长大,成为真正的超级英雄,这样就可以完美衔接之后正义联盟时期神奇女侠人物成长弧光。

可惜呀,其实电影里该有的都有,就是安排错顺序了……。

 8 ) 再无《Is she with you》,只剩“every vote counts”

蛤??????

说到底我也只是想进影院再听一遍《Is she with you》燃一下而已,结果你给我叨了两个半小时的“every vote counts”?!

一开场的铁人三项,继承了第一部的天堂岛部分的优良传统,想象力贫乏到电视剧水准。

进入1984年后,商场抢劫戏的拍法明显模拟老版剧版,但对不起,这段致敬长到无聊了!

动作戏!

我想看动作戏啊!!!

柯克船长的复活,干嘛非要借人家身体啊?

借了人家身体,为什么又不思考一下人家灵魂去哪儿了啊?

女侠你不是很正义的吗?

这也是一条命啊!

编剧让观众这么纠结,干嘛不让柯克船长直接肉身复活啊?

又不影响剧情哇?

80年代什么战机的航程能让它从美国飞到埃及啊???

不对,这段的槽点应该是一战飞行员为什么会无师自通地开现代飞机啊???

不对,这段的槽点更应该是女侠为什么能让柯克船长开战斗机啊???

这是谁的飞机啊???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

女侠学飞行没问题,但是,为什么这么有超人+奥特曼+天津饭舞空术的奇怪感觉啊?

预告片里驾驭雷电这么帅的镜头,你、你、你用在这么潦草的地方。。。

派导你真的觉得自己是战幕死卡梅隆或是皮的杰克逊,奇观镜头一抓一大把啊?

那个黄金圣衣,好像。。。

是累赘???

鸣人!

女侠和你是一伙的!

嘴遁!!!

好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不管暑期档还是圣诞档,你们好莱坞统统都是民举档!

(我阿诺大大不服)

 9 ) 《神奇女俠1984》:平庸的超級英雄?

但凡對反烏托邦文學有點敏感的讀者,一定會對《神奇女俠1984》片名中的那一串數字年份產生一定的遐想,希望從電影中找到與喬治.奧威爾筆下威權世界的聯繫。

但這部表面上具有一定野心的超級英雄電影,最終還是沒有逃離爆米花電影的格局。

而影片明晰的工業電影套路,毫無意外的劇情結構(有人稱之爲「復古」),甚至讓人覺得這就是一部規整的童話寓言。

寓言的特點在於寓意的明確性和解讀的封閉性。

畢竟,寓言是爲涉世未深的兒童準備的,用最淺顯的寓意加故事的形式,傳遞基本的善惡價值判斷。

然而,對大多數成年人來說,寓言描繪的童話世界終將在生命經驗的進展中破滅,成人世界面對的更多是謊言、競爭、不公、壓迫和無奈。

寓言的敘事套路,不僅僅侷限了故事本身的厚度,更有可能讓充滿社會經驗的成年觀衆感受到諷刺。

《神奇女俠1984》中,再現浮士德的主題,討論「貪婪」,批判「走捷徑」。

其實,文學的母題一次又一次地在不同的現代作品中復現,讀者和觀衆對此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甚至,在一開始,我還慶幸,終於有人實踐了自己童年的夢想,在面對神燈一樣的許願寶物時,利用一個願望,給自己無數未來的願望續杯。

但可惜的是,《神奇女俠1984》更多只是機械性地重複了上述的文學主題,而且,在好萊塢工業電影框架下,討論這些主題,本身已經有些諷刺,甚至非常的虛僞。

實際上,在討好政治正確的話語體系下,大部分的超級英雄電影所傳達的意識形態和世界觀,已經變得非常固化和單薄,只會在安全的邊界內遊走,沒有辦法帶給人除了娛樂以外的任何反思和衝擊。

在幾個主題中,先說說「貪婪」。

電影中,世界亂局的產生,最直接的原因是世人的貪慾。

無論是大反派麥斯維羅德,或者是豹女、普羅大衆,甚至是神奇女俠,大家要麼是慾壑難填,一步步邁向慾望深淵,要麼是猶豫不決,捨不得放棄不費吹灰之力的意外所得。

在混亂的首都街頭,手捧「聖經」的傳道人,帶着關鍵詞,耳提面命地斥責衆人的貪婪,這已經是戲劇中最赤裸的表現手法了。

但是,在電影批評「貪婪」的同時,大家不難詭異地發現,這部投資金額高達2億美元的電影,從選角、創作、拍攝,到製作、營銷,這所有的現實行爲,都是以「貪婪」作爲原始驅動力的。

2017年,《神奇女俠》全球橫掃8億2千2百萬美元票房,接着,DC沿用大批原班人馬,催生出這部復古的「1984」,就是希望再造一個超級英雄宇宙,匹敵Marvel的票房傳奇,用資本堆砌的超級英雄世界反哺資本。

所以,《神奇女俠1984》中的一切反對建制、積極抗爭的元素——女性主義、英雄主義、 甚至反烏托邦的「1984」這幾個數字——都打上了資本的商標,成爲資本圈養,迎合市場的產物。

它們宣揚的反叛,已經變成了建制話語內可以接受的安全反叛,成了建制話語的一部分,是時下的政治正確。

所以,一部作品一方面提醒觀衆,警惕「貪婪」,卻在另一方面踐行「貪婪」,這本身就是彰顯的諷刺,是工業電影的僞善。

同時,這也應和了電影寓言形式的意義——超級英雄電影只是停留在童話的層面,我們只能以童話的視角去看待這樣一部電影,因爲它所宣揚的價值觀已經變成了這個世界的稀缺物——必須承認,我們生活在貪慾縱橫、檯下交易遍地的骯髒世界裏。

再說說電影的另一個主題——「不要走捷徑」。

電影開頭便展示了童年戴安娜參加亞馬遜女戰士競技比賽的場景,她希望通過走捷徑獲得勝利,卻被安提奥普制止。

當童年戴安娜大叫「這不公平」的時候,安提奥普提醒她要誠實,不可以投機取巧。

說到「公平」和「捷徑」,神奇女俠的死對頭豹女真的有話要說。

在白宮的打鬥戲中,豹女質問神奇女俠,憑什麼神奇女俠擁有一切,而豹女自己卻一無所有,默默無聞,沒人關注。

神奇女俠反駁,希望豹女反思一下,她如今通過許願石獲得的能力,並不是白白得來的,而是通過付出慘痛的代價交換的。

老實說,這正是神奇女俠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

爲了更大的力量和利益,所有人都要出賣自身最寶貴的東西去交換,那麼神奇女俠到底出賣了什麼,使她擁有與生俱來的強大力量?

很明顯,神奇女俠不同於那些需要許願才能獲得能力的庸庸之輩,她是天選之人。

她一出生就決定了未來的使命、能力,她註定會受到歡迎和關注,具備善良的天性和完美的價值觀,這些「天生註定」,難道不是最大的「捷徑」嗎?

當神奇女俠穿上了阿斯特里亞盔甲,戰鬥力猛烈提升,刀槍不如,對這樣的捷徑,《神奇女俠1984》又怎麼批判?

同樣落在水中,穿鎧甲的神奇女俠不會導電,而豹女卻要被掉落的電纜電暈,這樣的捷徑,又怎麼批判?

更有甚者,在電影中,解決一切的問題,只需要一句「我放棄我的願望」就可以達成,並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去收拾爛攤子,這難道又不是捷徑嗎?

在凸顯不公平的超級英雄電影中,宣揚平等地付出,期待同樣的收穫,批判「走捷徑」,這又是一個諷刺。

喬治.奧威爾的《1984》是在1949年的時代背景下對30年多後未來的大膽預測和想象,是對現實可能存在威權政治的批判。

而2021年的《神奇女俠1984》卻只是對30多年前的年代元素的緬懷,是依附於資本框架下的固步自封,是對建制下政治正確話語的諂媚。

可能這兩部作品爲數不多的聯繫,只停留在一些非常表面的符號信息上面——全國性廣播系統和電幕(telescreen),冷戰的美蘇與大洋國和歐亞國。

在卡通片《靈魂奇遇記》都能輸出更爲複雜的價值觀的時候,這些面向更加年長一些的觀衆群體的超級英雄電影,是否可以進取一些,反思下自己的製作套路和世界觀?

或許,這對於娛樂至上的爆米花電影是一種苛求;或許,在市場追捧,票房大賣的前提下,如今的超級英雄電影仍要沿着資本設計的劇本繼續走下去。

( 已首發于香港文学舘《虚词》,转载请联係《虚词》编辑或作者 https://p-articles.com/critics/2063.html )

 10 ) 13亿砸出的《神奇女侠1984》,是全方位的烂

《神奇女侠1984》一度是我在2020年最期待的电影,特别是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好莱坞大制作纷纷跳票,影院里长时间没有重量级新片撑场。

作为硕果仅存的A级制作的超级英雄电影,第一部票房和口碑还都那么好,这次《神奇女侠1984》如果能够稳住,相信会取得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我之前做过一期盘点好莱坞女导演的视频,其中特别提到了“神奇女侠”系列的导演派蒂·杰金斯,说她能文能武,性价比超高。

随着首部电影全球票房大卖,第二集派蒂导演不但拿到了900万美元的顶级薪酬,还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从而带来更多女性角度的表达。

然而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苏莫带着期待,竟然没在影片中找到任何优点。

今天我们就来细数这部最新的DC大作,到底拍得有多糟糕。

第一,多余的开场戏。

这段将近十分钟的“铁人三项赛”,只讲了不能走捷径不能作弊的道理,直到结尾戴安娜收回了复活史蒂夫的愿望,我们才知道开场比赛的用意。

但花了这么长时间去讲一个浅显空泛的道理,叙事效率太低。

而且就事论事的说,走捷径很多时候不等同于作弊,戴安娜这里输得是有点憋屈的。

虽然开篇安排一个大事件,算是好莱坞电影剧本的公式,但这里的动作戏特别像派蒂导演为了达成“大场面KPI”而有意加进去的。

其实“大事件”不一定非得是“动作戏”,开头放置一个高能事件,只要能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就好,可《1984》的开头除了让人莫名其妙,没有埋下任何悬念。

况且这种“友谊赛”没什么危险和张力,就意味着观众的情绪调动不起来。

你说纯粹视觉冲击吧,小孩子演的动作戏也没那么好看啊。

第二,铺垫太拖沓。

《1984》片长达到151分钟,电影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叙事,而是在一些无所谓的情节上纠结。

影片前半段把重点放在几组关系上,第一组戴安娜和豹女的友谊没有任何的化学反应,两位又都不怎么健谈,基本上全程尬聊,对话索然无味。

第二组是洛德为了许愿石勾引豹女,可是洛德不够帅,豹女一副很缺爱的样子,所以整个过程都不太招人喜欢,也没有诱惑到我。

第三组戴安娜和史蒂夫本应该拍得很有意思,但是影片为了与第一部呼应,把年代梗、换装梗,统统重新玩儿了一遍,这就很没必要了。

第四组是许愿石与三位许愿者的关系,许愿石这么典型的“麦高芬”实在太容易出彩了,看看隔壁漫威的六颗无限宝石玩儿出了多少花样。

《1984》偏偏不这么拍,许愿石的几次显灵和易主,就像其他三组关系一样,概括起来就是“无聊”二字,加上前80分钟没有一个大场面,昏昏欲睡是观众的常规状态。

第三,情节太随意。

电影中交代许愿石是谎言之神所留,他的每次出现都会引起大规模灾难,包括玛雅人在内的众多文明消亡都与许愿石有关。

如果说放慢叙事节奏是为了影片拍得更严肃,可扯上阴谋论就一下子变得很低级。

这种诡计已经被“变形金刚”之类的电影玩儿坏了,有点追求的电影是不屑于触碰的。

而且许愿石的设定有诸多bug,比如说两个人都想成为世界首富怎么解决,比如一个人想要最锋利的矛,另一个人想要最坚固的盾怎么解决?

史蒂夫魂穿到一个可怜的工程师身体里,那工程师跑哪去了?

豹女许愿要像戴安娜一样,性感、强壮、独特,怎么就变成了豹女?

如果每个人都能随意“作弊”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1984》只想着用许愿石做一个思想实验,其他逻辑性的问题电影都没考虑,或者说有意忽略了。

导演这种表达意愿我可以理解,也是尊重的,不过表达的前提是要有与之匹配的掌控力吧,不然就会像现在一样,漫无目的的随意发展。

第四,大场面掺水。

派蒂第一部《神奇女侠》已经证明了自己文戏武戏都能拍,所以《1984》大场面没拍好也是我特别不能理解的一点。

只要投资到位,就算执导能力不行,大场面也不应该太难看,何况派蒂杰金斯这样拍出过《女魔头》的导演。

电影到了80分钟才迎来了一个真正的高潮,可是因为神奇女侠能力变弱,这场久违的动作戏拍得并不爽快。

好像能力太强的主角就是这样的,电影只能找各种理由限制他们的能力,否则多少反派也不够他们打的,比如之前讲过的《生化危机4》中的爱丽丝。

那戴安娜结尾收回愿望,战力满格以后总该无敌了吧,可惜并没有。

与豹女的大决战还没有前边那场好看,真的就是肉搏了几下。

黄金圣衣烘托了一整集,看起来拉风,使用起来却没看出什么特别来。

与洛德的对战更是整段垮掉了,神奇女侠想靠近都靠不上去。

洛德这段有将近十分钟的时间站在光束里,疯癫地咆哮着,或歇斯底里或自言自语。

尽管演员佩德罗演技已经很不错了,信念感也很强,可是尴尬还是穿屏而出。

这里靠嘴遁制造反高潮我不反对,但至少前边先有几个真高潮再说。

片头不该大场面的时候大场面,结尾该暴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一直打嘴炮。

给我的感觉是,剧组很有钱,也很有把钱花出去的意愿,但就是找不准观众的情绪点,所以钱都用在了我们不太注意的地方。

第五,演员都是工具人。

即使在超级英雄电影里,真正算是“神”的也不算多。

他们在变异或改造前,大多有普通人的生活,成为英雄之后这部分人性也得以保留。

雷神虽然出自神话,可本质上的设定是外星人。

而且前两部单人电影也确实不那么好看,等他变逗比以后,这个人物才特别接地气,变得有意思起来。

神奇女侠却真的是“神”,她的对手也是“神”,戴安娜在许多时候都扮演上帝解救子民,她身上没有人的气息,好像一个没有感情的AI机器人。

史蒂夫这个角色就是为了激发她的人性,第一部正是因为爱情拍得好,戴安娜才让人觉得即高冷又可爱。

《1984》的主线之一也是爱情,可这次却有点变味儿了。

因为换成了神奇女侠把史蒂夫带进“现代社会”,她不再是刚到人间的好奇宝宝,于是全程又高高在上了起来。

史蒂夫也降格成了合格的工具人,见到新事物就惊讶一番,女主分析案情他就在旁边捧哏,遇到战斗就在角落解决小打手。

其实拍爱情在于拍细节,但《1984》为了讲大道理,把爱情上升到“大义”的层面,为的是让神奇女侠选择 “作弊”留下爱情,还是孤独的成为女神。

爱情上升到这个高度就变成了走过场,一下就不迷人了。

所以派派和加朵都是美的,只是美得没有人味儿。

第六,宏观和微观电影都要。

电影的背景设定在1984年,果然是把美苏关系搬了出来。

从美国总统到餐厅服务员,《1984》想拍出所有人许愿后的大全景。

其实用神奇女侠、豹女和洛德三人,已经展现出不同人得到许愿石后的不同结局,可电影还是自我重复的加入好多群演许愿,生怕观众看不懂她的表达。

而刚才也说了,许愿石的设定本身就不严谨,把视角拓宽更加暴露了这些问题。

还是刚才那句话,逻辑性的问题电影并有没考虑,或者是有意忽略了。

第七,“多元宇宙”是把双刃剑。

DC这些年一直想追赶漫威搞自己的电影宇宙,甚至在铺垫不足的时候强行上马了《正义联盟》。

那到了《神奇女侠》怎么突然跟正义联盟切断了联系?

这种处理说来也是无奈,DC电影的质量一直是时好时坏,坏的时候更多一些。

偶尔像《小丑》和《海王》成功一次,下一部立刻扑街。

2020年蝙蝠侠换人、大超去向待定、《闪电侠》推迟到2022年上映。

前不久,DC影业提出要打造“多元宇宙”概念,就是说同一角色的不同版本,将在多个平行世界中同时存在,DC电影宇宙分裂基本成了定局。

这让本就四分五裂的DC超级英雄IP更加混乱,布局没有完成之前,贸然与其他电影互动可能会得不偿失。

“多元宇宙”概念的优缺点同样明显,优点是可以探索更多可能,像《小丑》这样的小成本R级边缘电影竟获得超10亿美元票房,怎么能不让华纳高层惊喜?

“多元宇宙”代表着尝试更多的开发方向,发掘超级英雄IP的更多玩儿法。

缺点是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自身的定位也会愈加复杂。

批评这么多也是因为对《神奇女侠1984》期待太高,却没想到一个亮点都没找着,连汉斯·季默的配乐都让人失望,真是难以相信。

更让苏莫无语的是看到许多评论说,观众不喜欢是因为没看懂,其实《1984》很深刻,然后强行解释电影好在哪里。

我很想说,难道观众不喜欢一部电影要反过来怪观众吗?

我们难道不应该自己感受电影的优劣么,哪有逼着别人喜欢一部作品,顺便秀一波优越感的?

最后说一下“莫选好片”的评分,好片指数61分勉强及格,属于那种烂都烂的不出众的电影,比第一部《神奇女侠》(好片指数76分)退步明显。

好了,先说这么多,其实苏莫最近的新片基本都看了,但没时间每个都聊,还要准备年度的十佳盘点

《神奇女侠1984》短评

恭喜女子铁人三项选手最后用荡秋千的方式击败了对手。作为DC粉,实在不能接受这部的安排,全片冗长无内容,再删20-30min都可以,豹女是WW的一生宿敌,最后变成这样?派派复活之后,全程工具人,真的搞siao

7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较差

不是……全世界都找不出来一个人许个“我希望世界和平”的愿望吗?

8分钟前
  • Typo
  • 还行

电影武戏一塌糊涂,但是立意满分,太有现实意义了。指向这个在资本主义、技术和权力之下觉得可以立即满足一切,立即集合起来战胜敌人的社会,我们想赢了一切,但是丝毫不考虑谁在付出代价。但可惜电影是个童话,电影里只要大喊收回愿望,一切都恢复正常。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被欺压者,投入监牢者,死去的人,财富剥夺的,尊严拿走的,没有一句话能让一切立即恢复正常。每个人都感觉,现在终于轮到我了,为何不呢?

13分钟前
  • #Pekingcat#
  • 力荐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伪3D,并让更多人看到这条短评

14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还行

动作戏和爽感不如上一部,但总体质量尚可。上一部还是超级英雄的故事模式:从天而降的女神发现人类战争背后的大阴谋。这一部视角更小更个人化,也更贴近当前的美国现实:谎言不能带来真正的胜利(或成功),影片的这一主题明显针对着川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影片对神奇女侠、豹女和洛德三个人的性格及背景交代得很细腻,比一众无脑动作片好很多。也让三人之间的冲突很清晰坚实。负面影响就是盖尔加朵的戏份减少,感觉不够过瘾!两个反派功能有点重叠。结尾有意做了反高潮的处理,不是一般超级英雄电影中“个人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逻辑上略有不足,但角度我觉得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要为这个世界负责;不要被欲望所吞噬;用爱和同情摧毁横在人们之间的耶利哥之墙……不过经过2020年,这种口号式的表达确实有点孱弱无力。

15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还行

某次斯坦李公开演讲:某些友商出版的漫画,反派黑化的莫名其妙,超级英雄起飞不讲究动力源,能力的进化都是感化和冥想,动作场面毫无物理概念。神奇女侠1984:正是在下!

20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很差

节奏缓慢冗长,剧情幼稚说教;场面毫无想象力,连80年代背景趣味都欠奉;Blue Monday那版预告比正片精彩了100倍。

25分钟前
  • 拐了
  • 较差

Fate(我不信编剧没看过)+真人版的猫+Mando+暮光之城(不我没看过暮光之城其实),其他人的演技都很棒,衬得加朵实在不太行…但是!虽然前面充满各种槽点,片尾彩蛋惊喜地让人觉得这高价票的钱花得还凑合!嗷嗷~DC老电视粉一定懂

30分钟前
  • 雅典娜
  • 还行

“只要你放弃男人,你就可以变强!甚至还能学会飞!!”哈哈哈哈哈

35分钟前
  • 大罗
  • 较差

怎么说呢,放在2019年肯定会打四星,但是放在充满末世感的2020年,成人童话实在做不到make believe了,至少对于我是这样。我也想相信好人终将得胜(也许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动荡不安就像个灰度滤镜,使得超级英雄看上去总是不太对劲,like,傻乎乎的。

39分钟前
  • 头就这么疼星人
  • 还行

文戏差了点,盔甲像cosplay……

43分钟前
  • Pano
  • 还行

2020因为特殊原因,电影院一直渴望美国好莱坞特效大片尤其像漫威、DC这样的年度期待而WW84从开始期待到随着疫情的不断撤档,让期待值更加爆棚。而此次又是领先北美近一周时间,可谓分秒必争的黄金公映,距离第一部已经又三年了,很多故事和人物需要厘清和展开。很多电影是属于电影院的,我感觉这部电影也是在爆米花与开始的剧情片之间不是一昧的打斗和视效,居然谈情说爱有了悲欢离合。电影最后强调人的欲望,世界的好坏取决人的个人贪欲的多寡,当我们放弃一些属于自己的欲念时,也许世界会更美好,结合这一年的生离死别,以及人类更严峻的每天几千人的病逝而束手无策,电影最后真的预言式的一语成谶。好在電影停留在复苏以后的圣诞节而此情此景和现在公映的季节更是不谋而合。有情人死而复生,但是最后依然是“路人”恍惚隔世,温馨感人。

47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还行

这是拿了个皮克斯剧本来拍超级英雄啊!动作戏不多,前半段故事还挺吸引人的,跟一般超英片不一样,后半段越来越夸张,没法收场了,只好对着地球一通鸡汤演讲,果然是皮克斯剧本!许愿这因果律武器最没意思,随便想想都矛盾,川普完全可以对豹女说“Do you wish you could kill Diana?”,他有一万次机会统治世界。戴安娜盔甲真的好土,比圣斗士还差,一股胶衣感觉。Wiig的豹女遗憾只是次要反派,结尾居然还变回去了,这是因为Wiig只签了一部片约吗?

49分钟前
  • Green2018
  • 还行

对于时间的设定是我最近喜欢的,“昨日无限可能”。但夹带美国独立日爱国主义烟花让我不爽。结尾长达至少十分钟的软弱无力都煽情再减一星。只给两星。

50分钟前
  • 童子
  • 较差

意思到了

51分钟前
  • 心生
  • 还行

这个电影明显被低估了

52分钟前
  • Kipling
  • 力荐

1.超强版的阿拉丁神灯。2.上帝为你开了扇窗,顺手也带上了门。3.黛安娜的剑和盾去哪了?全程真言套索,时而化身Cowboy,时而化身Spider-Man4.金鹰战甲刚穿上两分钟还没捂热乎,大翅膀就废了。5.正片动作戏在预告片里都看完了。6.黛安娜用演讲战胜了川普。7.川普的儿子像田亮。8.盖尔·加朵真美。9.坐我后排的哥们脚太贱了。

54分钟前
  • 厨房守护者
  • 推荐

有多难看呢?本人一个每天凌晨六点才睡觉的人,看首映打了二十个哈欠。

58分钟前
  • FLYPIG
  • 较差

1."I can save today, but you can save the world." 戴安娜与史蒂夫久别重逢的环绕镜头一度让我脸盲,囧,话说神奇女侠好像不怎么介意自己的心上人「精神是原来的他、身体却不是原来的他」这样的情况?2.文戏增多了趣味反而减少了,动作戏虽然不太精彩但感觉也还行吧;3.《神奇女侠1984》结尾的圣诞戏份刚好应景北美新档期:2020.12.25。

6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在不少人对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狂轰滥炸的大场面直呼审美疲劳的时候,神奇女侠作为一个能打又飒女性英雄还是让人眼前一亮,难得的对女性角色加以细腻的情感刻画,盖尔·加朵的个人魅力又赋予了角色更多力量。在个人情爱和肩负重任之间寻找平衡,能打又温柔,有神的超能力又有人的情感纠葛,在神奇女侠这个大荧幕形象上,能看到女性的坚毅的那一面,这个身披金甲的女英雄,不会让你失望。

1小时前
  • MOO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