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闻此高分片,昨晚跟孩子一起看了,情节比较俗套,低幼中带着些许成年人才能看懂的违和感,丰富的画面中还经常蹦出一些小彩蛋,是个值得二刷的佳作。
今天中午,看了看讨论区,惊叹成人视角的复杂,一个简简单单的动画,竟然跑偏到LGBT、爱与背叛之类的话题。
又看了原作漫画(链接附后),更坚定了自己的理解是正常的,讨论区才是过度解读的牛鬼蛇神。
其实原作很简单、纯洁,而电影做了升华,掺杂了一些成人元素(其实就是美国社会的缩影)和各种小彩蛋。
电影经过改编,已经尽力让狗狗表现得重情重义,甚至添加了原作中没有的内容:申请进入海滩被拒、偷撬锁被抓、海滩挖坑被赶等。
无奈部分圣母心泛滥的观众就是不能原谅“渣狗”,其实狗狗和机器人的内心非常敏感、细腻,通过梦境才能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害羞。
静下心来想想,人生就是如此,在孤独和结伴中不断更替,在“规则界限”和“求不得”的矛盾中徘徊,在“曾经拥有” 和 “上天再给次机会” 的梦中纠结。
漫画原作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El4-_hQml3fdgbMuMZUrQ?pwd=4444 提取码:4444最后,附上原作的序言:
最后一句才是中心思想
那时候,双子塔还没有倒下,普通人还可以随意去海滩度过炎炎夏日,街道的角落还够安全,还有黑人小伙在用双卡录音机放音乐跳街舞。
那时候的纽约,不是今天的纽约。
那个世界里,狗就叫“狗”,自己住一间公寓;鸡和猫一起住,狗还可以和鸭子谈恋爱,对面的邻居是大象。
也不是没有坏人,雪场上撞人的穿山甲就是,但大部分是好人,比如单亲母亲鸽子。
那时候的那个世界里,机器人不是芯片做的,也没有sora和gpt,机器人是机械的机器人,用集成电路板和拨片开关连起来。
孤单的狗给自己邮购了一个机器人,他们成了好朋友,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机器人坏在了纽约的海滩上,时也命也,两个人未能再重逢。
这听起来就像一个动物版的《过往人生》,导演巴勃罗·贝格尔在影片后的观众见面会上说,这也是我献给纽约的一封情书。
他年轻时在NYU就读,那是个比Friends还早的纽约,现在想起来,恍如隔世,一切回忆都只剩下美好和乡愁。
巴勃罗说,他一直喜欢漫画和graphic novel,却从来没拍过动画电影。
他第一次读这本书和第二次之间隔了好多年,第二次读,泪流满面。
他问自己,为什么第二次会哭?
第一次和第二次之前经历了什么?
他回想起来,原来是经历的失去。
他失去了父母,朋友杀了朋友……人生原来是在不断地失去。
狗失去了机器人,他们爱彼此,却再也没有重逢。
狗定购了新的机器人,他们也成了好朋友;机器人被四分五裂却被善良的公寓管理员捡到,修复成了身体是双卡录音机的新型机器人;纵使他们有一天再次相逢,也回不到过去了。
但是,他们拥有同样的回忆,拥有同样的歌。
机器人看着狗按下了自己的录音机,放出September,那首80年代风靡全球的歌:Do you rememberThe twenty-first night of September?Love was changin' the minds of pretendersWhile chasin' the clouds awayOur hearts were ringin'In the key that our souls were singin'As we danced in the night, rememberHow the stars stole the night away, oh yeah巴勃罗望着观众说,今天来的观众里有没有小孩子?
我敢肯定一定会有小孩回去让父母放这首歌。
故事发生在九月到九月,是个完美的循环。
九月的海滩关闭,十月万圣节,十二月滑雪堆雪人,二月鸟飞来,五月在户外烧烤,七月看独立日烟火,纽约和美国人的年景就这么简单,年复一年。
除时间线外,动画的美术设计也堪称精美。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笔触,不能再简单的姓名,一笔一画,画出了纽约的乡愁。
单身公寓,黑白的厨房地面,暖和的大床,镜头直对着淋浴的喷头,淋下的水冲走了忧愁;窗台上的皑皑大雪,雪场的索道,明亮的烟火。
对了,一句台词都没有。
我爱没有台词的电影。
这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废话是那么多,说废话的人是那么多。
巴勃罗说,电影多好,孩子们,是不是比手机的小屏幕好多了,他说。
电影票就像一张廉价的时间机器的门票,两个小时,带你去过去的任何一个世界。
他说,我在创作的时候,想到的是我的父母。
我也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一一丢失的朋友。
我们不再拥有彼此,但我们拥有同一首歌的时间。
在那些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共舞,正如狗和机器人一样。
回去的时候,女儿坐在副驾驶座上,我们一起听完了一首September。
梦中我想象我满电奔赴,我目睹取代,我与花共舞,我和你拥抱。
梦外我百无聊赖躺在沙滩上,我的腿被无情卸掉,我的身被冷漠买卖,我的心被残忍分裂,纵使我交到了小鸟朋友,我收获了浣熊拯救,我重生在钟楼之上,可我身边不再是你,而你也有了新的伙伴。
可就算我们不在一起,我们天涯海角,也能在沙滩的铁门内外遥相呼唤,在放同一首歌时跳同一支舞。
我不能永远给你陪伴,因为分别错过便是永恒,离人两地身不由己。
但我能帮你走出孤独,走出自卑,当我无法拥抱你时让世界拥抱你,当我无法与你共舞时让生活起舞。
我们都有了新的生活,你主动求爱,我总在等待,你找到了新友,我等到了新伴。
生活总不处处令人满意,但我们还是要勇敢地活下去。
机器人之梦 (2023)9.12023 / 西班牙 法国 / 剧情 动画 音乐 / 巴勃罗·贝格尔 / 伊万·拉班达 阿尔伯特·特里佛·塞加拉
结尾好像动画版的《La La Land》:我们如今过得都还不错,但陪在身边的那个人,永远不会再是你了片长102分钟,没有台词,只用画面和音乐讲故事。
我拉着四岁的月姐一起看,她边看边问:“狗狗不知道机器人不能下水吗?
为什么让他游泳哇?
这样他不会死吗?
”真是问出了我的心声。
看完我问她觉得朋友是什么,她说朋友就是见到就很开心的人。
我说,那如果见不到了呢她说,那就很伤心呗我说,那怎么办她想了想说,那就换个朋友吧。
……果然20后的精神状态领先我不止十年。
ps:喜欢这部的话,也推荐看看《玛丽和马克思》《瓦力》,还有一套漫画书叫《梦之囚徒》,都很好看~【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同名(杨素瑶),欢迎关注】
我们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小狗和银色机器人在一起快乐的记忆像极了爱情。
爱情就是在限定时间内的独家记忆。
小狗跟别人作伴也很快乐,有一起放风筝的酷鸭子,新的小黄机器人,万圣节很多小孩,各种各样的新朋友,但是跟你在一起的快乐,谁都不能取代。
我们一起潜水,一起跳舞,同一段节拍,跟谁都不能跳出一样的舞步。
在那一个时空里,你我是彼此的唯一。
因为不可抗力,导致你我分离,踏上各自新的人生。
偶然在街角相遇,无数次在梦中重逢的续篇,我们都有了新的伴侣,新的欢喜。
虽然无法忘记你,我们拥有不可取代的记忆,但生活早已继续。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 偶然 互放的光亮。
”
——爱不需要任何言语与对白小狗篇我是一只孤独的小i狗 我没有任何朋友 只能一个人打着无聊的双人电动吃着需要加热的预制菜 我看到邻居温馨的夜晚孤独的情绪让我忧伤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陪伴机器人 我想有个朋友 所以我电话预定了一个“陪伴”机器人果然我拥有了一个完美“伴侣” 他陪我一起玩耍 他的世界只有我 他对我绝对忠诚 我们去海边浴场 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要回家时我的机器人进水了 他变成了植物人 我却怎么都拖不动他 我只能给他盖好小被子 难过地笑着安慰我的机器人说好明天来救他第二天我带着我的工具箱急急忙忙来找我心爱的机器人 结果海边浴场关闭了 再见来不及握手 我想尽办法怎么都带不走我的机器人 可怎么办呢?
我只能在冰箱上贴好去接心爱机器人日期的便利贴 让生活继续 我过了一个孤独的万圣节 圣诞节我去滑雪被欺负了还受了伤 我在梦里和雪人一起打保龄球 雪人的脸和我心爱的机器人重叠 春暖花开后我开始寻找新的兴趣爱好 在放风筝时我认识了鸭鸭好友 她是酷姐 她还会车我去钓鱼 但没多久她搬去了欧洲 我又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小i狗终于到了接我心爱机器人回家的日子 我兴冲冲地拿着我的工具箱冲去海边 我闻到了机器人的味道 却只找到了少一个脚趾的机械腿 我疯了一样挖 没有没有都没有 这次我真的只有我自己了 我又去了线下实体店 我还想拥有那个机器人 可是产品更新换代 我只能重新拥有一个新的机器人 新的机器人小宝也很爱我我带着我的新机器人去海边 我学会了要给他喷润滑油 我知道了机器人不能下水 我知道失去所爱 所以我变得格外珍惜某天我和我的新机器人在散步的时候又听到了那首熟悉的歌曲 我跳了一支舞 我东张西望 我转身看到我的新机器人就在身边 如果我期待的爱就是陪伴 那这次我会紧紧握住我的幸福机器人篇我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是一只安静的小狗 他是我的主人 他需要我的陪伴 他带我去中央公园滑旱冰 在狗宝最爱的音乐下跳了一支舞 他带我去帝国大厦看风景 他带我去吃热狗 他和我一起拍了大头贴 有天他带我去海边 我们看到海底世界 本以为一觉睡醒后我们就回到温馨小家 但我动不了了 我的意识在游走 我的身体被固定在无数的梦里 我回到了那个家 在找不到小狗主人的恐惧中惊醒 原来真的只是梦一场我失去了我的腿 我遇到了一个鸟妈 她在我身边筑巢孵蛋 我看着她的崽长大 我很爱其中一只特别的小橘鸟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鸟儿终究要飞去更远的地方在夏日来临之际 我被清理工按斤卖了废品 我被大卸八块有天我遇到了一个善良的蓝领小猫 他心灵手巧修复了我 从此我还会唱歌了 他给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腿 我又行走自如了 他带我去看棒球赛 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吃披萨 我们还一起迎接新年看烟花 我又被爱着了 这和小狗的爱不一样 但我很喜欢某天我看到我的前任小狗主人 他身边有了新的机器人 我想冲过去 但我的小猫主人怎么办 小狗新的机器人怎么办 我只能隔空为我的小狗放一首他最心爱的歌曲 和他跳一支终有完结的舞曲原来爱从来不是占为私有 原来爱就是珍惜当下 我会永远记得我的小狗 但我要和我的小猫继续前行啦我们要坦诚接受与灵魂伴侣的错过 在继续的生活里让自己快乐 永远珍惜身边的人 也永远接受错过
昨天下午和好朋友二刷了《机器人之梦》。
夸的话就用不着我说了,豆瓣9.1分!
冲进奥斯卡,狂拿20个大奖,各大平台已经铺天盖地给这部动画最高的赞美,当然,它值得!
抛开赞美,整理整理一波网友们发现的比较好玩有意思的彩蛋,肯定还有遗漏,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补充!
1、狗狗公寓里的小丑海报,是来自法国导演皮埃尔·埃泰的电影《YOYO》。
2、狗狗床头摆放的四个机器人玩具从左到右分别是《魔神Z》里主角操控的机器人、《禁忌星球》里的智能机器人罗比、《星球大战》里的C-3PO与R2-D2。
3、机器人启动时从手指到手臂的动作,复刻了电影《弗兰肯斯坦》中科学怪人诞生的画面。
4、狗狗旱冰鞋袋子上印的图案是西班牙 82 年世界杯的吉祥物,名字叫做纳兰吉托,是橙子的意思。
5、浣熊和机器人很早就在地铁口碰到了。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6、两人并肩坐在湖边的画面是对伍迪艾伦电影《曼哈顿》的完美还原。
7、狗狗和机器人看电影租的碟子上是来自《金的音像店》,一起看得电影是《绿野仙踪》。
8、在海边度假的时候,狗子对机器人不顾一切往海水里跳的反应是致敬了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的著名镜头。
海底的广告牌,同样是来自电影里1:1的还原。
9、喝下机油精的桥段,来自于电影《绿野仙踪》女主角桃乐丝给铁皮人喝下润滑油后,便随即恢复了行动能力。
10、狗狗万圣节的吸血鬼造型,来自于 托德·布朗宁电影《德古拉》。
11、这里路过的人物众多,从左到右依次是《十三号星期五》中的杰森,随后是电影《德州电锯杀人狂》中的皮脸兄弟,再到后面是《绿野仙踪》的坏女巫,最后出场的是《小丑回魂》里的潘妮怀斯。
12、《闪灵》里的双胞胎姐妹。
13、《猛鬼街》的弗莱迪。
14、淋浴镜头致敬了希区柯克《惊魂记》。
15、电影《绿野仙踪》中的翡翠城,只不过是纽约版本,远处的双子塔依稀可见。
16、Cue了经典的喜剧电影《土拨鼠之日》,这里的画面播报天气的主持人则直接变成了土拨鼠的形象。
17、唐人街买风筝,店里音乐是《康定情歌》。
18、小狗卧室海报是Pink Floyd 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读的小说是史蒂芬金的《Pet Sematary》(宠物坟场),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过。
20、机器人发现狗狗的地方,是一家西班牙餐厅,名为El Quijote,翻译过来就是唐吉坷德的意思,位于纽约曼哈顿切尔西酒店。
21、街头凯斯·哈林风格的涂鸦作品。
特别纯粹。
一开始就哭了,我操,我好想纽约,最精彩的人间奇诡大赏。
然后我怎么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救不了机器人小狗把他扔那走了 机器人的几个梦都很好,浪漫,心碎,想象力。
音乐特别,特别好!!!!!!
让我发现原来话语真的是多余的。
除了友情爱情还感受到一种生命的韧性,相遇,相处,感谢,分离,小鸟如是,小鸭子如是,机器人和小狗亦如是。
我会把你们都刻在我的生命里,如此便是百般滋味的人生。
不舍、怀念、激动、沉冤昭雪一般的惊叹,我竟然真的又遇到你了!
但不必相见。
横亘在我们之间的东西已经太多,我们也都有了新的生活。
我已经遇到了别的很好的人,也已经在漫长的等待里学会了放手。
只要你还感动,而我们还有同样的激动。
我会一直等待、守候、思念,直到有天你也会和别人跳起同一支曲子。
24.7.9听《关于小熊》不知道为什么又想起这个故事,可能这首歌符合电竞城乡结合部气质的同时也很街头,纽约乱七八糟的街头,人声鼎沸的coney island和孤寂的大雪。
也或许因为机器人和小熊一样天真无邪。
突然就顿悟不必纠结小狗没第一时间救到机器人是否合情理了,这就是一个比喻。
人与人为什么会靠近,为什么会陪伴,又为什么会分开,本身就是很无解的事情。
人们的感情是那么坚定又是那么脆弱,说爱就可以为你而死地久天长,说不爱就可以一掰即断,it turns out that to firm the relationship is hard, but separation is easy,就像增熵和减熵一样,人情也是逆水行舟,不系则分。
以前只喜欢这一段的前两句,惊艳,但是这部电影是一整段:“他的填充物是遗憾笑脸是假装但他代表那一段他是那证明他的故事只到一半爱情还盛行在这世界上尽管情书上的爱只剩字面上却是他不变的愿望”如果不承诺always是不是就不会因为失约而心碎,那就承诺一个september好了。
听september,前奏响起之后还是哭得发抖,滔天的情绪像海浪一样把我拍倒,动弹不得。
他们在中央公园玩轮滑,机器人拉着小狗的手疯狂旋转,小狗被甩得嗷嗷叫,一堆人围着他们鼓掌;他们在大街上唱歌,混乱的,繁忙的,灰色的纽约,看起来根本没人在乎小小的他们,但是他们是对方的全世界,能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充当重要角色就足够了不是吗?
机器人在阁楼上看小狗路过,目眦尽裂、心肺暂停——如果他有真正的眼睑和心肺的话,音乐响起的瞬间两颗心还是站在了一起。
根本没人能忘得了september嘛。
好故事是几个月、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戳心。
无论何时何地,想起来的一瞬间还是会大哭,然后微笑。
那就算是我们的誓言成功咯。
才不想要什么假惺惺的放手,释然都不过是退而求次的将就。
机器人和小狗把彼此弄丢在夏天的尾巴,所有疼痛都来自分别后的想象。
在想象里,爬楼梯,爬上一楼又一楼,不会再响应的门铃,不会再开启的门。
你牵着新的朋友,走过街巷。
我害怕又羞耻,躲到了垃圾桶的后方。
大厦倾塌,仿佛没有尽头的心痛,一层层将我打入深塘。
在想象里,每个门铃响起是你,街口匆匆走过的行人是你,玻璃窗上落泪的雾气是你,雪人的微笑和你好像,我把我所有衣物给他装扮,就像这个冬天我幻想着还可以温暖你一样。
在想象里,我生怕你过得不好,我又害怕你过得太好,把我忘掉。
你是不是认识了新的伙伴?
他有没有小心翼翼触碰你的尾指?
你和谁分吃了那包薯片?
我还是不是你心里最重要的那个朋友?
冬天好冷啊,我在冰雪之下用千万朵鲜花幻变出你的样子。
是谁在陪着你挨过漫漫长夜?
你教我的那首歌,你又唱给了谁听?
我没有忘记要把你找回来的约定,可是翻遍了沙滩,却只找到你的一点点痕迹。
云朵又明又暗,声音高高低低,海浪起起伏伏,人潮又远又近。
我抱紧你的一部分,心里空空荡荡。
好想知道你疼不疼啊,有没有想起我,又是谁,将你带离了我的生命?
生活像流水一样过去。
我终于,终于彻底失去了你的消息。
我是真的有了新的朋友,他会做好吃的热狗,他和你的样子好像。
我不会再傻乎乎捏疼他的手指,我不会再让冰冷的海水淹过他的脚项。
我们成为了更好的我们,可是他始终不是你。
曾经的歌匆匆响起,我情不自禁跳起了过往的节拍。
你回到我身边了吗?
你的气息,隔着街道、商店、人群,穿透过了重重楼宇。
不打扰你,不是因为我不爱你,是舍不得看见你的为难。
往后余生,我只能在梦里拥抱你啦。
你留下的痕迹,永远和我在一起。
走出电影院哭的稀里哗啦。
《机器人之梦》可以有很多的解读角度,本篇影评从消费社会中人的处境解读。
(小狗的处境)消费社会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消费社会符号。
小狗每天吃的速食、膨化芝士条、棒棒糖,花花绿绿的广告牌和电视不断强化这些消费符号刺激人去消费。
而泛滥的大众文化中充斥着感官刺激,电视机吵闹又色彩绚烂,音乐被喧嚣的流行音乐所占据,到处都是欲望。
在这样一个消费社会中,工业生产品被大批量的复制,人们因此拥有了许多共同的消费回忆。
而所有东西都是可以交易的,你也可以花钱为自己买一份陪伴。
于是机器人出现在了小狗的身边。
爱的是陪伴还是人?
现在越来越流行“搭子”文化,做什么都能找个人和一起,这是一种非常轻的社交关系。
我曾和一位姐姐一起逛了一天的美术馆,然后一起吃了晚饭聊的很开心,在此之前之后我们都没有再见面和联系。
孤独的小狗终于不用再羡慕隔壁的情侣,他和机器人度过了幸福的时光。
在不幸失去机器人后也曾尽力去营救他。
可是后来呢?
后来有了鸭子,小狗没有再想起机器人,直到鸭子离开。
在海滩只找到机器人的残骸后,小狗在商店领走了另一只机器人,他们也会一起玩,牵手走在大街上,一起去吃冰淇淋,一切好像和原来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有一个人曾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然后又离开了,你们共享一段美好的回忆。
除记忆之外,两个机器人对小狗并没有太多的差异。
就像张爱玲写,“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遇见了。
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句:“哦?
你也在这里吗。
”消费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这个机器人也离开了,那么小狗会感觉孤独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不断地购买不孤独感,就像消费社会里我们消费着的一个个感官刺激符号,他让人短暂的从不愉快,孤独,死亡,不自由这些难题中逃脱出来,但是并没有解决这些难题。
小狗吃芝士条就是一个绝妙的隐喻:诸如吃芝士条一样消费-使用-获得愉悦-再消费这样的结构,放在购买机器人身上同样适用。
但这样的愉悦也如同消费社会中所有的感官刺激,当消费品用尽,剩下的仍然是空洞和寂寞。
时代病为什么人们选择不停地购买不孤独感,而不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去解决孤独感。
影片中也有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小鸭子曾经短暂地出现在小狗的世界中,就像一切健康的人际关系。
但是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全球化进程加速,互联网信息互通以及交通工具的便利,使得成百上千年以来人们所熟悉的强人际关系交往模式适用性降低。
影片中小鸭子去了欧洲,而小狗唯一的选择就是接受后黯然伤神。
人的本性是讨厌不确定性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被抛入”,人被放入了无法自己选择的存在中。
面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偌大的不确定,只有选择防御性的姿态,于是把心包裹起来,寻找一个又一个的“搭子”,购买机器人好像成了小狗的必然选择。
我们如何与这个时代的孤独感相处电影本身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开放式的留给了观众思考。
时代给出答案是“搭子”,连接大于拥有,注重当下意义,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但个人来说,我仍然需要深度的人际关系来面对诸如存在主义危机等的种种问题。
当我们想要的比“搭子”更多,答案就见仁见智了。
当我意识到我就是那个躺在沙滩上的机器人的时候我就看不下去开始玩手机了
看到我气死了,狗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么差,难怪没朋友。他当天晚上就可以叫人来,一个人抬不动十个人还抬不动么。可以叫机器人售后来,有一百种方法可以把机器人带走,但他就是把唯一的朋友留下了。其实在我看来从6.1号回来接机器人那里开始就全部是机器人做的梦,事实就是狗子把坏了的机器人就此抛弃了。后面遇到狸猫帮他修好,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统统是做梦。没有良心的人不配有朋友。
不是happy ending真的很不高兴,哪怕你积极一点把狗找机器人的过程描绘得更像一个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而不是莫名其妙撬锁被抓这种白痴的行为,这个悲剧故事还会发生吗?为了制造冲突强行降低角色智商的剧本是我最讨厌的一种!
四个人住一起不好吗!天台这么大,烧烤这么多,四个人一起开趴体不好吗🥺
知道上访不知道跟保安沟通……
“我会记得你 然后爱别人”
情節上是《過往人生》(或《愛樂之城》等)與《她》的結合。體現本片作為動畫電影區別於真人片的獨特功能的,是以動物角色搭建世界觀(儘管是高度擬人化的),在萌即正義的社會文化中,“動物世界”能為本片博得不少好感。在敘述超越人類中心的存在方式的後人類情感時,以動物和機器人去做結合,就沒有那麼嚴肅和有末世感。本片改編自前AI時代的2007年的漫畫作品,其溫暖的基調顯示的是對人工智能的“人本”性質及其未來的正面想象,即機器人就算已經有了個人感情,仍被認為完全可以利用於為人類造福,並與現代生活和諧交融,這大概也是本片獲准登陸大陸院線的原因之一。2024年6月10日(端午)14:30於完美世界太陽宮6號廳。
没有性吸引力的中年男人的可悲幻想,陪伴是买来的,雪人也只是他的超我,现实中还是被所有人嘲弄看低。浣熊线是底层男二婚后找了个踏实媳妇的幸福生活,你看这拍的都是些什么事。
不是很喜欢狗狗演绎的这种人,总感觉没有尽力,反正我是他,我不会就这么放弃。更喜欢小浣熊这个角色,他能甚至能让机器人重生,而且之前遇到过还回了头,感觉就是命中注定那个爱的人。
我看不下去这种老套剧情了,一开始的磨难就特别人为,为什么自己财物遗失在海滩无法寻回被各种阻挠?为什么机器人公司没有急救热线?为什么不能当晚寻求消防救援?为什么当晚海滩关门的时候没有巡警及时叫醒他们反而后来各种敬业巡逻?真的受不了无逻辑不合理的磨难设定。如果是小狗当晚快速回家找手册联系机器人急救中心,然后一起返回沙滩结果异常天气加涨潮把机器人带走了或者深埋海底然后再继续剧情也行,但是就是无法接受自己财物在沙滩大剌剌摆着却无法改变现状。现在怎么这么多啰里八嗦的cliche! 还各种说歌颂爱情展示爱情什么的,我就想说如果是真爱肯定会要一个明确结果而离开,爱情是无数次的失落伤心后的不分离,因为彼此知道在一起的快乐一分钟抵得过无数次的失落伤心。
这不比past lives好看多了
前面都是明确的宠物与主人式的关系,最后怎么会落脚成爱情关系模式呢?最后要做爱情的话,就不应该设置成购买者与所属品这样不对等的关系呀
机器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ta是女人?小狗?还是汽车?影片将时空清晰的设定在了80年代的纽约,但却通过动物城+机器人的设定极度模糊了角色的属性。机器人首先是商品,ta来自广告和网购,是被男主组装起来的,是属于男主的财产。机器人又是宠物,所有机器人都不会独自上街,总是和主人一起。车里的小孩在打机器人,家长也不管。但本作真正想描绘的,肯定是机器人是人,和人类有平等的相互的情感。片中描绘机器人对人的情感是专一的,排他性的,这必然是性缘关系。这就是本片最讨巧的地方,让观众的各种情感都可以带入到两个主角的关系中。但也是最让我反感的地方,机器人设定的模糊带来了混乱的观感,在一个取自真实的背景下,讲一个完全剥离性缘的排他关系故事,有种自欺欺人的不真实感。
机器人做的梦我全做过😭😭😭
都说看哭了,我怎么看得好生气啊。小狗就不能再想想办法吗,就那么放弃了。它竟然能让机器人等它将近一年的时间。机器人单纯温柔,小狗老实窝囊,小狗配不上机器人。唯一能肯定的就是他没有在海滩重新开启之前去买一个新机器人。这个故事挺通俗的,是个比较简单的童话,对人的孤独、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的刻画其实还是流于表面。我更倾向于把这部电影当作宠物电影,机器人对于狗狗来说才是狗狗,而狗狗是不称职的主人。拿买来的伙伴机器人无论来比拟爱情还是友情都是不合适的,因为没有任何人的存在意义完全只是为了陪伴另一个人。相较于内容,电影形式更加分。
昨天刚看了奥本海默,全程无字幕听对白,头都要炸了,今天看这部发现竟然一句台词都没有,太棒了,给了大脑一定的缓冲,内容竟然还挺有深度的,如果不特意理解为爱情,那么这部电影可以让人联想到任何情感关系,初见,相识,相知,渐行渐远,怀念,释怀,放手,重新开始新的关系,周而复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忽近忽远的,结束有时或许是新的开始,对象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关系中的自我是什么样的
确实很老派的机器人。不过哪有孤寡寂寞的社恐买个机器人来成天带它出门啊,一点也不符合有必要买机器人的设定好嘛
我嘞个邪典电影…又侮辱了狗又侮辱了机器人,如果我是10岁来看这个电影,会给我的内心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傻逼电影。
小狗不爱机器人啊,自我感动啥?
无比动人,泪流不止,看过的将生命中相遇、分别、再相遇叙述得最好的电影。谢谢那些收留废铜烂铁,门前小地毯上写着welcome home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