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蜗牛有着大大的梦想。
藏在壳里的梦想也能发芽。
其实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矛盾,想来最矛盾的事情放在动画片里却一点也不突兀。
或许也本是动画本身所带给我们的惊喜。
其实特别羡慕Turbo,那是我们错过的梦想。
小时候假想这自己是一个勇士,可以像电影里面的主人公一样披荆斩棘,从容面对一切危险,就好像世界就在自己的手中。
然而长大后的我们呢?
时常回忆过去畏惧将来。
Turbo从一只有赛车梦的蜗牛变成了冠军,或许是真的那么的不可思议,但是旅途中的被人嘲笑抑或是别人的不信任,遇到的种种,对他而言又是多么大的压力和打击。
我想每个人都知道这些是因为信念,all of dream,和几乎所有的梦工厂的片子一样,如梦一般。
或许早已就没有当年的勇气去做着如此不可实现的梦,但是还是想要努力不让自己后悔,家人的陪伴和朋友的支持,是否只要有这自己的梦想和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呢?
我不知道在多少人的眼里Turbo是可笑的,但是还是想要呵护自己小小的信念。
为之努力为之打拼。
我相信没有为梦想打拼过的人生是缺失的,没有被现实碰撞的头破血流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当初努力的时候酣畅淋漓的感觉之后面对的的成功抑或是不成功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吧。
其实有时也真的很想像Turbo一样那么投入那么拼命的干一件事,爱一个人。
你是否曾有不切实际的梦想,在同类看来你奇葩了,连你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正常?
小蜗牛TURBO渴望速度,赛车手说“做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于是他相信了,虽然这很成功学。
去找几个疯子,和你一样发疯的人才知道你的乐趣。
补一句,兄弟就是那个永远在打击,关键时刻却挺你的SB,真好!
吐槽还是要的。
事实上不是谁都有蜘蛛侠的幸运,若一辈子没奇遇发生,那就是悲剧了!
所谓成功,常是运气。
最要吐槽的是中秋假日排期,影院真的已完全丧失了优劣判断力了吗?
在茫茫失望里找部可以看、时间好的电影,难极!
不要在黄金档塞垃圾了好吗?
拜托!
会让观众想花钱都很不容易。
看预告片的时候感觉其实很一般,可是阴差阳错地还是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子。
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主角本身,而是turbo身边那个默默守护着他的,还有小胖子身边的哥哥们。
在落魄时永远帮着你守着你,对你不离不弃;在你张扬时却担心着你,因此朝你泼冷水,盼望你能平安就好。
这不就是亲人么?
这也只有亲人。
剧情本身很俗套,但是看到turbo最后坚持着要慢慢爬到终点时,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
一个人有着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不管是理想,或是某个人,抑或是某件事,其实也是幸福的。
不知不觉地,最近三年我已经看了3.5部赛车题材的动画电影了:《赛车总动员2》、《波鲁鲁大冒险》和《极速蜗牛》,所谓的0.5部是去年的《无敌破坏王》。
所以,当我知道《极速蜗牛》要在中国上映的时候,并没有为它准备多少心理期待。
事实上,你还能期待它什么呢?
难道期待主角经过不懈地努力、朋友的帮助、心情的低落与复燃之后,仍然不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吗?
这个题材已成鸡肋的最核心原因就是,观众还没有看就猜到了全部结局。
更何况美国动画向来只是在过程中胆大如牛,对于结局却一向胆小如鼠。
考虑到一部动画片不是一天就做出来的,而是经过至少两三年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能用今天的题材库来衡量这部影片在策划时是否足够新颖。
我查阅了资料,关于影片最早的公开信息,是2011年2月梦工厂动画官方发布的截至2014年的电影排期,而根据导演David Soren的一段阐述,我们知道这部影片其实早在10年前就开始酝酿了。
当时David Soren参加了梦工厂公司内部的题材招标会,并成功凭借把慢速蜗牛和快速车赛结合的绝妙创意而中标。
可是Soren参加了《鲨鱼黑帮》、《怪物史莱克》、《驯龙高手》等多部影片的创作,等他真的有时间全力制作自己这部影片的时候,环顾四周却发现赛车题材已经不再新颖。
如果《极速蜗牛》在《赛车总动员》之前推出来,或者至少在《赛车总动员1》和《赛车总动员2》之间推出来,那它的竞争力至少会提升50%。
赛车题材沦为鸡肋的另一个原因,或许不能算这个题材独有的原因,而是一个美国动画普遍的特点,就是它往往表现了主人公自我认可后必然成功的一个理想主义路径。
一个小人物拥有梦想,坚持饯行,最终它总能实现梦想,无论那个梦想有多么遥远与艰难。
这种东西看一个两个是感动,看三个四个是接受,看五个六个是平淡,看七个八个是作呕,全都是这个你就根本不用再看了。
真的有这么多么?
其实也不用仔细去算,仅仅今年暑期,好莱坞就给我们带来三部这个主题的作品:《怪兽大学》、《飞机总动员》、《极速蜗牛》。
或许也正是因为毫无期待了,所以影片反倒还能带给我一些简单的思考。
这部影片立足于赛车题材的影片之林,还是有一点独创性的。
最主要的是两点:第一,蜗牛做主人公,此前在动画中是个绝对的冷门。
如何把蜗牛做可爱——本片发布的第一款海报上的那只蜗牛看上去很张狂,到了后期海报就回归到一种可爱的味道上;以及如何描写蜗牛的世界——本片开头部分菜园子里形形色色的蜗牛,还是很有想象冲击感的。
第二,蜗牛与赛车的结合。
这是影片的重点,也是其成立的价值所在,所以影片一直在创造可信性,让观众相信蜗牛与速度不仅是可以结合的,而且结合起来是很酷的。
比如,它安排了专属于极速蜗牛Turbo的蓝色光迹,它安排了Turbo独特的赛车策略——可以从墙上走或者从别人的车下超车,它安排了蜗牛团队与人类团队两大阵营来为Turbo的取胜保驾护航,当然它安排的Turbo之所以可以极速起来的那个科学依据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它还安排了一个偶像,承载着Turbo的梦想,并最终成为它的终极对手。
我个人觉得,赛车世界冠军从偶像变为对手,从正义英雄变为道貌岸然,最终让Turbo从速度与道德两个方面进行赶超,从而完成自己成为新英雄的成人礼,有点不妥。
它让我感到原来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英雄都是假的,甚至他们最后要用踩死敌人的恶毒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地位,这种道德沦丧本不应是“偶像”这个词来承载的。
更妥贴的策略或许是,让Turbo继承前世界冠军、它的偶像未完成的事业,挑战一个新的敌人,这样可能观众更容易接受一些。
我对影片的另外一个直观感受是,前后分裂感。
菜园的30分钟演出,很接地气,很生活化,无论是对蜗牛的生活状态还是他们与西红柿的关系的讲述都让人沉浸在其中。
我们几乎可以确信,这部分能如此生动的原因一定是,导演家中有这样一个菜园子,有这样一个骑着玩具车的小孩子,菜园子里有这样一群蜗牛在栖息和生活着。
然而,当影片来到修车店的场景以及终极赛场的场景时,我们就逐渐脱离了一种生活化的舒适状态,进入到导演所刻意描写、精心安排和故意拔高的一些情态之中,之前的那种舒心感就逐渐消逝了。
从这个角度看,蜗牛是生活化的,但是极速蜗牛无论怎样都是人为造作的东西。
这个创意虽然出类拔萃,但想表现出现实感和可信度容易,想表现出生活感来那就很难了。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在我的生物老师的推荐下看的这部影片,ijian为此我非常感谢老师,不然真的一件憾事。
影片的开头写的是一只蜗牛竟想做一名赛车手,让人不可思议,我看了这个开头就像到了这个影片的剧情应该是比较老套的,就是叙述它怎么坚持啊、努力啊最后成功了之类的。
可是睡着影片的发展,我发现自己下了一个谬论,不可以一种老套的眼光去看待新事物。
蜗牛因为一次偶然的意外而获得了极速般的魔力,这也是他的梦想前进的基石。
看来梦想是需要机遇,柳永,王勃若有机遇,恐怕他们成绩......自己的努力当然是另一主观因素,在蜗牛快要成功时魔力消失,但就是因他的努力。
尽管在这道路中有许多的坎坷与挫折,但谁的梦想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呢?
越是有人阻挡我们我们就要越努力,最终以王的姿态俯视他们,看看他们当初的嘲笑与不屑是多么的卑微。
无论何时要记住梦想在大,也不嫌大,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
其实这部中规中矩的片实在没太多好说的,只是作为今年最后一部值得看的动画,看完后让人忍不住回顾了一下整个一年,乃至梦工厂和皮克斯那些年的那点事。
最慢的蜗牛去参加最快的赛车比赛,貌似是个很有创意的点,但其实本质只是屌丝怀揣梦想,机缘巧合获得超能力最终创造奇迹的烂俗套路,只是在主角选择上故意挑个反差大的而已,idea就跟皮克斯让貌似脏脏的老鼠去巴黎做最精致的美食一般,只是后者的完成度实在高了太多。
这也是多年来梦工厂和皮克斯差距的一个缩影,应该说,两者在技术层面基本都无懈可击,可以说只要不是太不靠谱的故事,两家随便出手的作品都是绝对值得一看的。
皮克斯的神话大伙都见证了,纵使这几年稍有被迪斯尼招安妥协的迹象,大体上也还是独孤求败的。
那些杰作中,有的是完全胜在故事想法,比如《瓦力》和《怪物公司》的套路,其他制作室恐怕连故事的毛都想不到。
而那些主题上真善美的,都在细节和层次感上甩开其他动画一条街。
比如同样是说梦想,《飞屋》的老头带着丧妻的遗憾,老迈的身体踏上旅程,最后还要面临偶像的变质,这样的梦想实现过程,也是一场心灵感悟之旅,其中穿插的搞笑配角,冒险场面都是很好地点缀。
梦工厂跟皮克斯较了十几年的劲,你出《虫虫特工队》我就来个《小蚁雄兵》,你搞《怪物公司》我就造个《怪物史莱克》,你拍《海底总动员》我也来全明星配音的《鲨鱼黑帮》。
其中输多赢少,比较成功的基本还是靠三板斧,史莱克似的反童话,几乎所有片的插科打诨,外加看点元素的营销(比如中国功夫),真正比较扎实的杰作应该只有《驯龙记》和今年的《疯狂原始人》。
应该说这几年两家的差距在缩小,梦工厂开始出现神作,皮克斯也终于有了砸锅的cars2,但实质上的差距大家还是心知肚明。
再加上蓝天等制作室的崛起,《冰河世纪》系列和小黄人们已经在票房上和大佬平起平坐,只不过负面效应是掀起卖萌就是王道的热潮,窃以为是动画发展退步的一种体现,当然你就好这口我也没办法。
大体上,我还是习惯好莱坞动画这种节奏,舒服,过瘾,也能有一点点思考,差不多就是我对一部动画片的全部期待,像《瓦力》这种又萌又感人又深刻的神作,得一部足矣。
至于老宫和那些一辈子也不完结的日本动漫,就当童年回忆时不时调出来暖暖吧……
近来看了不少电影,但却极少写过影评,这部《极速蜗牛》是例外。
首先来说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特别是一直喜欢3D动画的影迷感谢美国梦工厂的创作团队。
这部片子很诚恳真挚,与以往的3D动画比较她画面更美,主题性更贴入人心。
这是一部献给小人物在奋斗路上的礼物,这里的小人物在中国可以理解为屌丝,草根。
当然了这世界上小人物是最庞大的,他们聚集在一起把少有的大人物映衬得辉煌无比,自己终却默默无闻。
电影里的主人公特伯是个菜园蜗牛,为了生存不得不重复着把熟透了的西红柿给弄下来,时不时还得躲避着乌鸦与人类的袭击。
但是他却有个梦想,就在聚光灯下当个如同盖尼耶一样夺得五连冠的赛车手。
现实的问题是他是一只连割草机都跑不过的蜗牛。
赛车手,蜗牛,这两个毫无能划等号的两极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这两极不是离得太遥远,而是中间的路途太能超越。
一只蜗牛是绝不能参加赛车比赛的,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小不点,会被车轮压死。
在这样的概念下,他注定会一直是个蜗牛,就算他有一天速度变快了。
但是当特伯被宣布进入参塞资格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就如同小人物们都希望看到一只蜗牛能突破常规,把心中的那份寄托实现。
特伯的生活状态就如我们绝大多数一样,每天朝九晚五,像在工地上顶着烈日的农民工,像在工厂里在生产线上重复着昨日动作的员工,像为了能完成任务奔走在各个城市角落的业务员,像碌碌无为拿着微薄薪水的上班族。
他们每个人都曾有梦,但现实早已把他们的梦给泯灭了,如同影片里善于打退堂鼓的蜗牛查特,做墨西哥卷饼的哥哥,他们多是安于现状,接受现实的安排。
通往梦想的道路太远太难太孤独,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会有同伴们的嘲笑,会有对手的阴招,但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懦弱与自卑。
这部电影简单地解读,它对于大众就是一味振奋剂,而且就是一部如同中国的意淫玄幻修真网络小说,一开始主人公是个最低层的傻小子,有一天偶遇了灵丹妙药或高人招点便升级了。
但是与这部小说不同的是它很有人性人情味,在主题上升华了,超越了平凡直触人心。
影片的结尾部分,特伯与他心目中的偶像争夺冠军时,失去了超能力仍能拼命地向终点线爬去。
影片里最让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盖尼耶说:“梦想再大,也不嫌大。
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
”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不会像特伯一样偶遇基因突变,也不会出现什么天上掉馅饼,但是你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机会都是留给时刻准备的人。
奔驰吧,菜园蜗牛。
坚持梦想吧,屌丝草根们。
最后再推荐一部美国温情电影《阳光小美女》和《天伦之旅》,相信我你会爱上她。
第一次注意到这部影片还是在2013年的九月,那时候刚在电影院看完一部电影,就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影片名称。
后来老师在上微机课的时候播放了这部电影,虽然没有播放完,但我仍旧在家里补完了这部电影。
当时也许是着迷于废柴逆袭和天上掉馅饼美梦成真的剧情和优质热血的配乐。
但十年后再观看我依旧很喜欢这部电影,同样也会有和曾经不同的观后感。
是啊,Theo成天做白日梦幻想着自己身为一只蜗牛却想和偶像一样站在赛车场里比赛,于是一场意外令它实现了美梦。
那又如何呢?
可能我喜欢的偏偏就是这种不讲求现实的逻辑,没有人在乎蜗牛的超能力是哪里来的,没有实验室的解剖,没有群众的刨根问底。
有的只是单纯的dreamer一起实现美梦。
“如果有一天醒来,发现你的超级能力消失了,你该怎么办?
”“那我就要更加珍惜和把握今天了。
”感动于Theo有着尊重它保护它的好哥哥,也感动Theo有着一群和它志同道合的好伙伴。
"I don't want to make any more rules, I'm a dreamer."我也从不想醒来,因为这从来都不是一场梦。
"No dream is too big, and no dreamer is too small."寻找热爱的,坚持热爱的,与和你志同道合的伙伴不期而遇,然后实现美梦。
谨以此影评,送给十年后的我,我的2023年。
梦工厂的标志基本已经成为好看动画的标志。
作为一部标准的励志类型的电影,《极速蜗牛》无疑充满了正能量,这种力量是很能感染人的,梦想一词,不论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追求,值得肯定的。
影片中,主角原本是一个慢吞吞的蜗牛,尽管十分努力,但仍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主角获得了魔法般的速度。
这从侧面肯定了主角的努力,如果连努力都没做,主角永远都是那个慢吞吞的蜗牛。
唯一的遗憾是结局的处理,为了增加剧情的冲突,只能牺牲盖,所以我们看到最后觉得很突然盖就变成了大反派。
这算是唯一的遗憾。
这部电影的预告在看其他动画片之前看了好几遍,当时就觉得够傻够不新意,所以没有打算去看。
另外,影片的海报以及其他宣传都做的非常一般,导致我一开始真的没想去看这部电影。
不过看电影和认识人士一样的,都要凭缘分,这部电影正好处在我没新片可看的空档期下,所以就去看了。
看完感觉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
动画片一些基本要素都有了,主线流畅,情节搞笑,制作精良。
可惜,不知道是哪个营销团队打造的,毁了一部好电影。
首先,这部片子的海报做得救很老土,让人没有想看的欲望。
(今年的多部滑铁卢片子都有这个毛病。
)我觉得海报应该简洁又有气势。
蜗牛本来的壳就会发蓝色的光,北京就应该是一个对比色,白色就很好。
如果是我来做,我会把主角放大摆在中间,旁边是不同特色的蜗牛,加一个搞笑和老土的哥哥在海报上方。
或者把海报做成一个玻璃杯的壁,把蜗牛在里面滑动的感觉做出来。
现在的海报有点让人摸不清头脑的感觉,一点都不“酷”。
宣传片是另外一个问题,当时看就觉得情节特别老套,故事人物设定不美,没有什么好看的。
虽然这些问题都有,但综合来看,电影还是不错的。
此外,人物设定并不美观,鱼龙混杂的感觉。
但是放在一起还是很不错的,最后的老太婆真是太亮了。
小朋友很欢乐
基因变异这种题材 一点都不励志 而且把 都是些宅男能想得到的恶趣味 幼稚的创新
过了看动画片的年龄了,看不下去啊。#20131215
感觉好短……
美国主流价值观
还可以的,有梦想就能拍电影!!
产生奇迹的前提是不认输。。。
设定太糟糕了。
No dream is too big, no dreamer is too small
看前感觉是励志片,看到蜗牛变异还以为是变异人超级英雄片,接着看下来发现还是励志片。开始一段混乱得让我差点弃片,接下来一长段渐入佳境,但没想到临近结尾的时候又不行了。梦工厂近年比较糟糕的作品,还好没碰触我的底线,我的评分还是宽容点吧。
略单调。
普通优秀级动画长片,励志的主题和故事主线算是老一套了。部分内容让我想起《赛车总动员》,不过“那只蜗牛真快”的创新真心赞。
“梦想再大也不嫌大,追求梦想的人再小也不嫌小。”梦想与宿命的对立关系让强弱优劣从一开始就泾渭分明,但这个世界的精彩之处正在于,梦想是会开花的,宿命是可以打破的。所以,即便已经被好莱坞贩卖的梦想成真的故事熏染得够多了,可小蜗牛还是带给我很多感动。
梦工厂尼玛只能用这么烂俗没新意的故事了么?
毫无逻辑,除了赛车3D不错
。。。分数居然这么高!我看的还是国语!
相对于动画片来说,你只值两颗星。
如法炮制的剧情,不过画面真的没的说
又是美国梦,我要看吐了。
流水线类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