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走吧

上车走吧,上车,走吧

主演:高虎,黄渤,陈宁,姜彤,胡晓光,孙艺菲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青岛话,汉语普通话,北京话年份:2000

《上车走吧》剧照

上车走吧 剧照 NO.1上车走吧 剧照 NO.2上车走吧 剧照 NO.3上车走吧 剧照 NO.4上车走吧 剧照 NO.5上车走吧 剧照 NO.6上车走吧 剧照 NO.13上车走吧 剧照 NO.14上车走吧 剧照 NO.15上车走吧 剧照 NO.16上车走吧 剧照 NO.17上车走吧 剧照 NO.18上车走吧 剧照 NO.19上车走吧 剧照 NO.20

《上车走吧》剧情介绍

上车走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8年,山东青年刘承强(高虎 饰)和同乡高明(黄渤 饰)相约来到首都北京。已去海南发展的表哥小软将自己承包过的小巴托给承强,在小巴老板陆建刚的帮助下,二人在郊区找到落脚之处,也顺利地成为了小巴302线的司乘人员。建刚哥为人仗义,但同在一条营运线的大头和大英子出于利益 的关系,处处与强子和小明作对,双方为此曾大打出手。在此期间,他们结识了同住一个院子的四川女孩小辫子,高明更与她日久生情,而强子则喜欢上了小巴上的常客丽娟(陈宁 饰)。 经过一番努力,两人经营的小巴逐渐有了起色,甚至引来电视台的关注。与此同时,大头对他们的排挤也越来越厉害,这两个外地青年在北京的闯荡之路无比艰难……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你是我兄弟莉亚的7重人生天下无敌冥界桃色谎言特别有种:特警使命武士的食谱窈窕赌女2空天猎我是幸运儿六扇门之浴火恩仇黑夜传说5:血战宝贝,再爱我一次义理/耻岸边之旅门徒的眼泪炮灰李米的猜想绽放的许开心催肥新娘马路无理学园火药奶昔像童话一样阿蒂克乘风踏浪圣诞寻伴第一季人力战舰!?汐风泽风红草滩这个保安有点彪幸福秘方

《上车走吧》长篇影评

 1 ) 《上车,走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8月21日,管虎导演的《八佰》历经波折后终于要上映了。

这两天又都是雨天,哪也去不了,于是闷在家看电影(当然,似乎天气好时也是当宅男,这点暂且不提)。

今天看了在2000年制作的《上车,走吧》,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多么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镜头也显得粗糙,导演是年轻的管虎,主要演员是青涩的黄渤和高虎。

虽然已经过去了20年,它却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尽管这只是两个乡下年轻人北漂的一段故事。

但对于每天人走人留、人来人往的北京而言,这样的故事永远不会缺乏市场,因为总有人在面对它时,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漂泊的岁月。

四年前我初到北京上学时,对北京的印象与片中主人公的感觉几乎无二,这种无二我想主要是来自于身份的相近,一个小镇青年突然到了大都市或许难免会如此。

例如北京五六环的有些地方像极了城乡结合部或者农村,会让人不禁感叹,这里竟然是首都北京,而到了三里屯这种地方,则又会让你确认,没错,这里就是北京。

例如有时会想,自己或许永远都不能和这里的一些人成为一个阶层。

北京于我这种人而言,太丰富也太大了。

这里是最好的地方,也是最坏的地方。

在这里,直上天堂,或者堕入地狱,这种戏码或许每天都在我眼睛所看不到的地方上演着。

但不管怎样,只要决心在这里奋斗的人,就必须得带着自己心里的那个目标在这里生存,而后生活。

很幸运的是,四年的学生生涯,让我不用面对生存这种难题,仅仅是在学校里听听课,周末出去逛逛街。

而今,这样的好日子一去不返,我也快要面对生存这种问题了。

片里黄渤扮演的高明,由于说不好普通话,总是喊不好“上车,走吧”这一句,以致生意不太好,乘客给他出主意,说你就用你的山东口音,这样也算特色嘛,试之,果然生意大好。

片尾,小辫子与高明分手,赖以为生的小巴报废,高明也决定离开北京回到家乡生活了,临走的前一夜,他和一起出来的同伴承强喝的大醉,漫步在北京街头,路过一个公交车站台时,看到了旁边舒淇的大幅海报,借着醉意说了声“大妹,真漂亮”。

这是电影里的情节,现实中的黄渤没有离开北京,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

有趣的是,这两个情节也仿佛预言一般。

几年之后,大多数观众真正认识黄渤就是通过《疯狂的石头》里那个操着一口青岛话,说着“牌子,班尼路”的黑皮,他的山东口音让人难忘。

又过了十年,舒淇成为了他导演的电影处女作的女主角,他在影片中对着这个漂亮的大妹表白了。

当然,黄渤只有一个。

像影片中说的,不管是留在北京还是回到家乡,都是正确的人生选择,重要的是让自己快乐,过好自己的生活。

江湖之远,庙堂之高,我担心我的柴米油盐,你关心你的家国天下,我们各自走好自己的路就好了。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上车又下车,在开往坟墓的这趟有去无回的列车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跟着自己的心。

 2 ) 结尾难道不是很讽刺吗?——导演真狠啊。

我们看到,结局的时候,高虎饰演的男主角在一栋办公楼里被陈宁饰演的女主角遇到。

那个时候两个人的身份已经有了变化。

陈宁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工作,也不知道什么头衔。

对她个人而言肯定是进步了。

反观高虎的角色。

从小巴司机变成送水工难道不是一种退步?

因为在电影开头,那个送水的一直找大头问有没有工作,这个时候已经暗喻送水的没开车挣的好。

后面还高虎还飙出一段鸡汤,不过是自欺欺人罢。

导演真狠。

 3 ) 夜驰京城

“我想人这一辈子,会面对许多上车和下车的决定,不管怎么样,关键在于要让自己快乐”--还算在青涩期的两位明和强,外来工的味道还挺足,小巴车上认识的英语姐,妆容服饰很自然亦有韵味,夕阳下逆光而拍的几个镜头都挺迷人的但其实结局并不算多美好,两个人都没有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想要的归宿,相比明回家乡生根发芽,强还是随波逐流的漂浮,越流越远,小辫子不知所踪,英语姐也只是他的一段回忆可曾经午后兴起,满怀期待的轻奔向郊外的清河,夜里临风,自以陶醉的飞驰在京城的长街,这些溶解在荷尔蒙里的快乐,是真实存在过的

 4 ) 上车走吧

两个胶东农村的小伙子刘承强和高明带着无比的欣喜和希望,来到了他们心中一直向往的城市北京,去南方发展的表哥给他们留下了一辆中巴车。

在陆建刚的帮助下,他们顺利的成为北三环路上302沿线小公共中的一员。

小巴竞争很激烈,同行之间明争暗斗。

他们初来乍到,不谙门道,免不了被人欺负。

忍字当头,两人努力坚持,加上有陆建刚等好心人指点迷津,生意一天天的火起来,甚至外地口音带来的不便也成为他们博得乘客喜爱的优势。

憨厚耿直的高明终于得到了活泼漂亮的川妹小辫子的爱情,刘承强也和美丽文静的北京女孩交上朋友,生活中充满灿烂的阳光。

可日子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他们因为生意红火得罪了本地同行大头等人,而两个年轻气盛的刘承强和高明也不甘总被欺辱,一时间暗算、械斗你来我往。

虽然陆建刚从中努力调解,但恩恩怨怨最终还是闹得个两败俱伤,一方进了班房、一方车毁人伤,而高明与小辫子的爱情也因一方当上了歌厅小姐而告终。

面对生活的艰辛与痛苦,高明再也承受不住大城市带给他的一切感受选择回乡,而丽娟应聘到了一家大公司。

一日,丽娟忽然发现一个送水工的身影很象刘承强,她追了出去在楼顶上看到了站在天桥上的刘承强。

刘承强正望着桥下等客的小巴,那是他在北京最难忘的工作,而刘承强为了寻求属于自己的梦想,决定留在北京继续拼搏。

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在火车站默默道别,开始了他们各自新的人生之路。

 5 ) 2000年的北漂

我也是2000年到北京,和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在别人眼里,北漂就是在高楼大厦里办公,有体面的工作,住在干干净净的城市里,享受着都市的生活。

其实,有多少刚进京的人就能顺利的找到好的工作,就能住进四环以内。

我们都是在城市的小公司里上班,住在北京周边的农村,每天光上下班就能挤死你,坐小车动不动就被黑。

住的地方其实就是农村,一下雨街道泥泞不堪,臭水垃圾满地,自制屋子冬天冻死,夏天躺在床上就像太阳直接照在身上,热的死去活来。

如今20年过去了,我们这代北漂只要还在北京的,要么是大公司高管,要么有了自己的公司,有的公司还上了市,那些日子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这个时代的北漂罗永浩,刘强东,黄渤,郭德纲……他们只是佼佼者,而像他们一样经历的人有千千万万,查暂住证被抓,上下班挤车,贫民窟挣扎,生病后的无奈,那个年代的我们,和民工没有差别。

 6 ) 上车,走吧

看完感觉很惊艳的一部小众作品。

对于外出打工过的人来说,很容易产生共鸣。

怀揣梦想背井离乡,大城市很漂亮,初见很兴奋,感觉自己应该属于这里。

初出茅庐,工作生活非常不自信,总是沉默寡言。

很幸运的遇到了贵人,传授生存之道,勉强立足。

在某一个路口邂逅美丽的她,怦然心动的感觉如此美妙。

被梦中情人表白的那一刻,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生活诸多不顺,各种麻烦打压接踵而至,年轻气盛。

会选择拳脚相加,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

做事不想后果。

工作不顺,生活不顺,友情破裂,感情也不顺。

缘起缘灭,在某一瞬间,似乎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你,成为这美丽城市的孤儿。

这城市很美,可惜不属于自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个城市的一切就变成了记忆。

回到家乡穷并稳定的生活似乎也不错。

还会有工作,但没那种拼劲了。

还会遭受排挤打压,但学会忍让了。

还会相亲,遇到各种类型的女孩,但感觉合适比喜欢更重要了。

人生的三岔口,不管你选择哪条路,都会有自己选错路的错觉。

别回头,勇敢的走下去吧。

毕竟,条条大道通罗马。

 7 ) 不是家的地方

最近常会看一些像上车,走吧这样的电影,它给我带来一种疏离之中的归属感...小时候,随父母住在新疆,我们住在一个很大的家属院里,院子里都是些全国各地来的朋友,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大家在一起,就是觉得虽然不是家乡,但却莫名的有一种家的感觉。

糊满报纸的墙面,昏暗的黄色灯泡,和讲着不同方言的小孩子在大院里追逐,每天回家等着忙碌一天回来的父母给我带最爱吃的“娃娃头”或汽水...这些难再的回忆早已成为我一辈子的珍藏我们应该在不是家的地方学会满足和享用,这是我看上车,走吧的最大体验。

“多是大城市中的小人物,万家灯火的时候毋需彷徨,总有一盏灯是属于你的”——送给所有怀揣这梦想离家奔走或渴望这样的人们...顺便再推荐一本差不多的影片,好像叫胡同里的波西米亚人

 8 ) 7年后,我才敢来写这篇--不是影评的影评。

12年前,这部电影公映。

7年前,很偶然的在电视上看到这部电影。

喜欢非常。

而7年后的我,才斗胆来写这篇影评。

12年前的北漂那种处境,7年前的我还没办法的理解那么透彻。

但被老师们连哄带骗的交了补习费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

一句句虚情假意的“为了你好”,掩饰不住一个个黑漆漆的心。

学生的钱在那个时代便是最容易赚到的玩意儿。

所以,抱歉。

我这个“坏学生”对中学时代的老师没有一丝好感和感激。

所以7年前的我依稀察觉到了,所谓的美好社会在安排什么样的排场接待我这个愣头青。

所以我选择了逃避!

有时候逃避也是一种变相的机遇,年轻人都不乐意说自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宁可逃的无影无踪,也痛恨那些字面软弱的说辞。

我同样如此。

大学毕业后,我窝在家里,没有工作,慌不择路的考了驾照,不为了高帅富那样开车泡妞,我也买不起豪车。

只是为了生活的底线--当一个出租车司机,混口饭吃。

就像电影里那样。

我不敢说,这部电影给了我北漂的动力,但至少给了我北漂的憧憬。

尽管我只有大专的学历。

但我想试试,因为年轻。

SO,我去北京了。

U盘里带着这部电影去了北京。

北漂生活的开始,我有如刘承强和高明初到北京的兴奋,一摸一样。

我因此惊讶于北漂固定模式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在万千鄙视中,对第一份700块得工资激动万分。

我也为每个月能攒下200块钱而沾沾自喜。

因为这些都是我自己应得的。

没有什么事比花自己的钱更让人兴奋。

我很庆幸我北漂的初始生活,不知道三里屯,不知道工体,更不知道没倒闭的天上人间,我没有在刚到北京就接受那些现实差距的洗礼。

这是老天爷对我的眷顾。

但该来的总要来,我没遇到欺负刘承强和高明的混蛋,但我遇到了丽娟小辫子所代表的感情现实。

一个北京电视台当大编导的妈,一个国安局厅级干部的爹,一个风情万种的妹子让我的人生第一次意识到什么叫差距。

什么叫浮云。

我败的很彻底,败的很狼狈,一切自信一切真诚在现实面前都是个P。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离开,像高明那样。

我那个值得尊敬伟大的爹妈亲苦在企业拼出的家当,够我在边陲小城活的富足,但只能让我在北京活的像个屌丝,这就是现实。

我从来没埋怨过父母,我不是那种人,但我偶尔会怨天尤人,为什么不是个富二代,这也许是每个北漂都或多或少发出的感慨。

北京这座城市每天就这样嬉皮笑脸,略带嘲讽的去包容这些进进出出的北漂有梦人。

但我似乎命中注定就要漂泊,我离开了北京又回来,三进三出。

7年一瞬间,过眼云烟。

一切归沉静。

所以我现在才彻底的理解上车走吧这些人!

刘承强选择留下,我给他鼓掌,他一定会飞黄腾达,老天爷会眷顾一个努力,并且知道自己位置的有梦人,也许他未来也会去进修学习,他在北京的梦还未完结。

他未来一定会在北京有自己的成就。

高明他离开的明智,我会给他由衷的祝福,他的未来也会很幸福,小城市的安静也许更适合他,他没办法从被小辫子的抛弃中解脱出来,更没办法正视这座冷漠的城市,在金钱地位上的巨大差距,让他平静认输。

他想的很开,其实很多北漂都在陆陆续续走上这条路。

开始另外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生。

一个聪明人懂得珍惜自己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丽娟她代表着北漂中千千万万的女性,强势,独立,并且率真。

但也矛盾,现实,就那么凭空高傲着。

其实换一种角度来说,她们和高明刘承强并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她也在坐小公共汽车,没有私家车,没有大别墅。

她也在为了每个月那点薪水而打拼,只不过一个办公室,一个阳光下。

冷漠现实的外套下,她有一颗善良,天真,渴望真爱的心,只不过,女人,安全感太致命了,谁对谁错?

我的答案是没有对错,因为丽娟是个女人。

这就是命中注定。

小辫子她是北漂女性中边缘的灰色地带。

代表着夜夜三里屯,工体,会所的那一群孤独模特和三线艺人。

昼伏夜出。

把自己当商品一样打扮的漂漂亮亮,等着有钱人前来询价,顺便做做梦,幻想着哪个有钱人能半跪着给自己求婚,然后下辈子在享受中度过,但我想这种想法,连女人自己都会觉得可笑。

所以不去想,只要燃烧青春,就足够,老了弄些钱,在家乡找个不知根知底的老实人,一嫁,找个坐班的工作,或者开个服装小店,也是一辈子。

伤感但可靠。

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北漂人,一起勾画出一幅巨大的画卷,标题就是四个大字上车走吧。

要我的理解,要么上车,要么走吧。

总的选择。

这就是北漂,后果自负。

 9 ) 离开的不是失败,留下的未必勇敢

北京是一个来不及欢迎,也来不及再见的城市。

你可以恨这个城市,但是这个城市不恨你;后来,当你有了钱,有了户口,你想要去爱这个城市,才发现,你只是习惯了它。

走的人不是失败,留下的未必勇敢。

这个城市不会为你提供任何的帮助,它只是默默的看着你,你哭,你笑,你失败,你伤心,你来了,你走了,它都默默的,无情的看着你。

和北京相比,你太小了。

十年前,离开家乡去北京上学,离开的时候满心的激动,到了学校才发现已经被学校骗了还不自知,就好比这兄弟俩还没到目的地,就被骗了车钱。

你没有任何办法,你是最底层,人家就是要骗你,你甚至没办法反抗,顶多嘴上骂两句娘。

一开始都是艰苦的,什么都不懂,当然,有大哥帮着一些,却也被欺负的够呛。

我开始恨这个城市,觉得是这个城市对我不公平,欺负外地人。

我也喜欢独自走在夜晚的大街上,一边惊叹于半夜11点的繁华,一遍享受着独自一人对城市的主宰。

也曾在喝醉酒的夜里,坐在天桥上,看着灯火,告诉自己这个城市不属于我。

也曾想要回家,或者因为梦想而坚持。

也有和同乡密友的快乐,伴随着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也因为小人而愤怒,却不得不低下头忍耐。

再后来,我毕业了,工作了。

我慢慢的无法痛恨这个城市,似乎喜欢上了它。

每次离开它回家或是出差,都会留恋不舍。

我开始学会了北京腔,以留在北京为自豪;团结湖旧房子里眺望大裤衩,在每个清晨告诉自己,国贸和CBD有我想要的生活。

我曾经为在北京而自豪,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在老家也有面子;每天出入CBD和三里屯,满眼都是奢华与繁荣;用乱七八糟的京腔与大妈大爷聊天,想象着自己变成北京人;早出晚归周末加班,出差的时候也因为来自北京而被高看一眼。

再后来,同学,朋友,同事,一个个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手机里上百个联系人,一大半都只是为了应付那句“改天一定联系!

”。

最怕北京站的送别,却又喜欢上那里的团聚。

北京就是这样,如果你不喜欢它,它就会强迫你接受它的价值观,给你灌下它独有的奋斗牌鸡汤,让你相信努力奋斗就会有收获,留在北京就是成功。

然后变得慢慢习惯,慢慢麻木,满脑子都是安利了的北京价值观。

再后来,你有了一点点的成就,觉得似乎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最后,你再也无法走出这座城,你成为了它的一部分。

北京站,那个有最多故事的地方,多少的见面与分别,一开始还会感叹,不知哪次就是最后一面了;慢慢的,变得麻木。

您好,走啦!

再见,走吧!

终于,我被北京的意识形态所同化,认可了北京的成功定义,相信了年轻就要吃苦与奋斗。

就在此时,我却离开了它,甚至离开了中国。

辞职当天就离开了北京,甚至没来得及说再见。

坐上火车,我抽掉了一整盒的中南海。

再见吧,北京,喜欢也好,讨厌也好,我都留下了北京的记号。

那些发生在北京城的故事,就好像北京站来来往往的列车,命中注定要来,命中注定要走。

以前看过一个研究,说屌丝永远没法改变社会地位。

在北京的时候我不信,离开北京的第一秒,我信了。

这是一个奇怪的城市,一个开小巴车的人都可以有梦想的城市,一个白领精英也会迷失的城市。

它就好像那座皇宫,你进入了不属于你的宫殿,你只能看到满眼的富丽堂皇,却再也记不起来要往哪里去。

一个人走了,他只是去追求外地人想要的幸福;一个人留下了,他只是去追求北京人想要的幸福。

中国最伟大的,是中华文化的同化能力,它在上千年之中,同化了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变成了如今的中华文化;北京,作为最典型的中华文化代表,能够同化全国各地的文化,当你到了北京,你的文化就融入到了北京城中,变成了北京的文化。

说的有点跑题了,还是回到电影。

导演作为一名北京人,能这样现实的拍出外地人来京的生活,确实不易。

或许,我们作为北漂,而他作为一个局外人,能够更清楚的看到吧。

到了北京,一切都不一样,甚至是梦想。

人很容易变得不自信,变得自卑,如黄渤;或者什么事都用故乡的眼光来看待,用原来的方法来处理,如高虎。

在最后,高虎接受了北京文化,接受了吃苦就是奋斗的想法,留在了北京,看着他曾经吃过的苦,感叹一番,然后还要继续吃苦。

黄渤拒绝改变自己,认为北京无法实现他的梦想,回到了家乡,还在努力追求自己认为的成功。

他们正如你我,留下的未必勇敢,离开的不是失败。

只是每个人对北京文化的认可程度不同,在了解了北京生活之后,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北京对于外地,有点像美国对于中国。

你可以去,去了吃苦,但有的人还是选择留下,有的人却认识到了差别,选择了离开。

就像那辆小巴车,你可以上车,可以挣到钱,却也可能迷失了自己。

但是,只有上过车的人,才知道车上的艰辛与快乐。

上车,走吧!

离开你的故乡,坐上北京的小巴车,那里你得到的除了寒酸的生活,还有踩下油门狂飙的机会。

上车,走吧!

在正规的公交车与资本家的出租车之间徘徊生存,每个人都有梦想实现的机会。

上车,走吧!

不要再说什么再见,即使你离开了北京,你也记住了北京的小巴车,还有小巴车上形形色色的路人。

上车,走吧!

不要留恋北京,祝你一切都好,离开这座围城,就是另一番风景的世界。

上车,走吧!

 10 ) 平凡小人物影视体裁的式微: 技术鸡血之外,观众渴求平凡的真实

自从八佰的duangduangduang一阵打枪之后,对于管老师的评价只剩下“技术流”,要么激起电影院里被各种回音壁震荡着的观众们洋溢的热情,要么后边再起战歌让人感受一次次主旋律式大无畏。

复古回眸,发现管老师的大城小人物小事件曾经这么吸引人。

操着一口山东腔的高、黄,远走他乡时的热情、期待和新鲜感,感觉事事充满希望,即使是渺小的颗粒也是大有可为,美好没有穷尽:初入大城的不适,找到联络人下榻之处并非一如想象;第一次在陌生的城市收获一份工作;浅浅萌芽着的喜欢仿佛有苗头后又逐渐被掐灭;热心的市民苛责唯唯诺诺的外来佬又为这样的陌生外地人献计营生;和俩人对着干的小巴“地头蛇”迫不及待挤兑、送走他们,救人时又无比爽利;因镜头出名备受关注后的山东来客又惨遭黑手刁难;工作之外繁琐“大杂院”里不尽文艺青年畅想……时间长河里流淌着美丽的幻想、不快不慢的生活,有时日出有时日落,每当向好趋势的发生又伴随着时刻紧迫的时机。

结局是不同的选择,一如现在已经看惯了的逃离北上广和扎根四五线。

奇怪的是,这样“醇熟”的套路处理得并不让人生厌,不知道是时代的赋予还是仅仅淳朴的表达。

跳脱影片之外,所有的技术似乎越来越好,画面精致,服化道精美,故事却讲得越来越烂,哪哪都像是工业堆里堆叠起来的垃圾。

我们缺乏讲故事的人吗?

毫无疑问是缺的,现在还有人愿意反复观察拼命破除局限来写一个故事吗?

有,但焦虑不一定会让这些人“存留”至今,至少,消费主义还不让。

最后,分享最近看到的一句话: 身陷技术洪流,人要捍卫自己的主体性,切不可做科技奴隶。

《上车走吧》短评

看了三十来分钟,本为看黄渤实在坚持不下来。配乐、演员表演轻重、情感的火候、事件的选择、节奏等等都存在问题。管虎是京人,重实事,不雕琢连西施眼里的锐意也没了。即便是电视电影也不应该这么糙的。

7分钟前
  • 醇脆
  • 较差

卖悲卖惨。。

8分钟前
  • Zhaoguangyuan
  • 较差

CCAV6居然播这样的电影~真是出乎天朝的屁民们的意料!~

11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推荐

管虎、高虎、黄渤,彼时他们初出茅庐。

12分钟前
  • stone
  • 较差

刚毕业那几年,正是电视电影最好的时候,很多小公司、新人导演把拍电视电影当做突破口,也出了一些不错的影片,这个就是其中之一。

16分钟前
  • 苏莫
  • 还行

好编剧,好演员,可惜毁在草蛋的烂剪辑上。英子太奶奶的彪悍啦!

17分钟前
  • 白圣杰
  • 还行

五个主创角色分别代表了五种人:建刚哥,混迹当地多年,谈不上有什么大的出息,却在经年累月中在中低层圈内有了一定的江湖名号。阅历丰富,知人情懂事故,却也始终无法更进一步,不高不低蹉跎岁月直至终老、丽娟,独立稳重也能获得成功,很容易被朴实纯良的打工仔看上,虽不会被排斥却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其生活,很接近当代异常缺乏安全感的都市女性、小辫子,这类人即便是现在也再常见不过了,最早在大城市从事基层苦活,后不满于这种生活现状完全无法对冲自己的物质需要,在新鲜的灰色产业出台时,会无法抵御诱惑选择第一时间下海,将曾经质朴的一切抛诸脑后的一类人、小明,无法理解所谓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认清了自己也并不能为其创造出什么价值,从而选择回归本土,明智的急流勇退的一类人、小强,目前无数北漂横漂中的一员,无需赘述。

20分钟前
  • 南宫非攻
  • 还行

莫名其妙的故事,甚至都不能称为是完整的故事。

22分钟前
  • 课堂.课本
  • 还行

那时候的黄渤和高虎真嫩啊,那个时候的管虎拍的东西也很接地气

27分钟前
  • 毛病小精灵
  • 还行

302 302上车走吧!

28分钟前
  • X
  • 推荐

年轻人的生活,总是动荡而曲折,甚至心酸、饱含泪水。。。

29分钟前
  • 辰奇
  • 力荐

故事简单明快、起承转结很完整、细节又充实生动的电影,虽然谈不上多精彩,但起码是有生活情调的,美中不足的是感情线写得挺糊弄。进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撇着大嘴见到农村人就贬低的售票员,虽然是很心酸,但那赖赖唧唧的口音太逗了,之后也对北京口音反复呈现和模仿,真是让北京人的形象不咋高大。刚看完管虎的电视剧,北京的小巴司机还是要比东北的民工生活富足一些,看这部片要转变心态了,这部电影的整体表现都要更轻松一些,感觉和反派的冲突像是小学生一样打打闹闹,然后再自我感慨励志一下,是一部典型的适合一个人无聊打发时间的电视电影。

34分钟前
  • 王大蔫儿 
  • 还行

好青涩,镜头也敢往猛了拍,运动感就像是在摇滚演唱会现场。也正是这份初生的无畏,使得这个看似用“真实电影”的纪录片拍法拍的故事片,恰恰应合了这些主人公的年龄、气质与身份。稚嫩、迷茫、苦涩与外乡。虽然这很大程度时是预算的限制,但也是管虎在有限的才能上用尽了力气,大角度、猛运镜,最后的聚会再来个抒情MV,不容易。

38分钟前
  • 杨小槑
  • 还行

@2014-08-09 20:21:41

43分钟前
  • 月亮可更换
  • 较差

真的是很央6的味道。人物和事件都不可信,也实在没什么意料之外的情节。黄渤在当时的演法就和《疯狂的石头》里有些相似了。

48分钟前
  • RandomShuffle
  • 很差

片尾青涩的黄渤路过广告牌,看着舒淇的笑脸对高虎说,大妹!好看!没想到后来俩人竟有了合作。

53分钟前
  • 付玲
  • 还行

就喜欢这种小成本勤思考的电影,影片最后定格在高明和小强两张笑脸时,超感动

54分钟前
  • old love
  • 力荐

缘起缘灭,在某一瞬间,似乎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你,成为这美丽城市的孤儿。这城市很美,可惜不属于自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个城市的一切就变成了记忆。回到家乡穷并稳定的生活似乎也不错。 还会有工作,但没那种拼劲了。还会遭受排挤打压,但学会忍让了。还会相亲,遇到各种类型的女孩,但感觉合适比喜欢更重要了。人生的三岔口,不管你选择哪条路,都会有自己选错路的错觉。别回头,勇敢的走下去吧。毕竟,条条大道通罗马。

57分钟前
  • 哇喂.
  • 推荐

无数的影视剧告诉我们北漂的艰辛,可还是有无数的人要去。所谓的名利不过过眼烟云,没有谁的错,只是不同的选择。管虎的片都真实好看。

1小时前
  • 达瓦里希
  • 推荐

浪费两个晚上抽出空闲看这个电影,真他妈可惜,看俩傻子演傻子,没有一点剧情

1小时前
  • 5:15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