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奇妙的北极之旅,圆了小男孩克劳斯坚信的梦。
《极地特快》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克劳斯坚持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尽管他的父母和周围的朋友都告诉他圣诞老人不存在。
因此,他经常会遭到同伴的嘲笑,但他始终都没有动摇他的信念。
终于克劳斯的坚持赢得了回报,在一个圣诞节前夕,一辆巨大的 The Polar Expree停在他家门口,列车长叫他要不要去北极,他既惊讶又惴惴不安,后来他还是上了火车与其他同伴一起去拜访传说中的圣诞老人。
到了北极,他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最后他获得了圣诞老人送出的第一份礼物——驯鹿身上的一个小铃铛。
可是,由于他的口袋坏了,把小铃铛弄丢了。
第二次,回到家里他看到了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可是。
他的父母认为这铃铛是坏的,但他知道只有相信圣诞老人真的存在的人才能听到小铃铛清脆的响声。
看了这部影片后,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去北极途中所发生的事。
如在检票时,他把小女孩的票弄丢了,就一定要帮她找回来,不顾车外的恶劣的环境,跑到了车库上面还遇到了流浪汉并同他一起去追那张车票,最终他气喘吁吁地跑回车厢,令他失望的是没有追到车票。
这让我感觉到爱心的温暖和同伴之间的谅解与帮助。
他们同在一节车厢互相帮助,把困难解决,这值得我们学习。
我认为该影片要体现出一种孩子们沉浸在圣诞的欢乐氛围之中。
其表现出的圣诞精神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朝着信念的方向走去。
就如影片中小男孩坚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不管周围朋友的冷嘲热讽,一如既往地去追求自己的信念。
其实,我们也应该这样,不管学校的设施怎样,都要坚持自己来大学圆梦的信念,而不是怀念过去的学校。
要相信过去已成为历史,面对现实,坚定信念,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我的感想是小孩子的童真、奇妙的幻想来源于对世界的好奇,我们不应该抹杀他们的好奇心,而是要懂得尊重他们。
就像片中的流浪汉老是对小男孩克劳斯发出“圣诞老人不存在”的声音,而列车长就带领他们去北极看真正的圣诞老人,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突出了追梦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荆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梦,要想让梦成为现实,就应该行动而不是对梦产生怀疑。
相信梦,相信未来,相信你的道路与众不同!
很多年以来每到圣诞节前后都会看一个圣诞电影,今年看了《极地特快》。
一个很怀疑或者说不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男孩,在平安夜看到一辆开往北极的特快火车,犹豫中在最后关头登上了列车。
经历了一些艰险之后,终于抵达北极。
在那里他的同伴能够听到圣诞铃声,可是他却听不到,后来圣诞老人雪橇上的一个铃铛掉到他面前,他捡起来之后放在耳边摇动,一开始听不到声音,在他闭上眼睛说“我相信”之后终于听到了悦耳的铃声。
圣诞老人在到达北极的孩子中选择一个送他礼物,他被选中之后圣诞老人问他想要什么,他说要那个铃铛。
于是圣诞老人把铃铛送给了他,对他说:“这个铃铛充满了圣诞的意义,就像我一样。
记住,圣诞的意义,就在你内心深处。
”圣诞老人让他好好保管铃铛,他很郑重地把铃铛放在口袋里,但后来却发现口袋有一个洞,铃铛不见了。
他很失落,朋友安慰他说,你心中怎么想才是真的。
是的,就像圣诞老人说的,圣诞的意义在你内心深处,如果你相信,那个铃铛就一直在,不会丢失的。
还有一个小孩子不相信圣诞老人,从来不过圣诞节,他也被选中去了北极,在那里无数孩子的礼物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礼物盒子,一直抱着不肯放下,后来在圣诞精灵的劝说下才放进了圣诞老人的口袋里。
当他下了极地特快飞奔进家里看到礼物之后,抱着盒子兴奋地跑出来给车上的朋友们大喊:“看!
看!
圣诞老人来过了!
”他曾经是一个孤僻的孩子,在极地之旅中交了好多朋友。
或许他是一个不被疼爱的,没收到过礼物的小孩吧,才会不相信圣诞老人。
可是我小时候也没有礼物,但却一直都相信童话世界的美好。
好像在我对圣诞节有概念的时候,就知道那是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但知道真相并没有影响我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并不是真的相信有那样一个老人会驾着麋鹿拉的雪橇,从烟囱里爬下来送礼物,因为我小时候从来都不曾过圣诞节,也没有收到过礼物,但这一切并不影响我相信圣诞的美好,也从来没有认为这都是假的是骗人的。
对我来说,根本就没有那种从相信到发现真相而不再相信的过程,一直都很喜欢童话,一直都没有离开过童话世界。
那些对成年人竟然看童话很惊讶的人,不值得交谈。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这才是我爱的,是我衡量事物的标准,美的就是真的,并不一定要在现实世界里真实的存在。
我想起哈利·波特有一次问邓布利多教授,那些事情是他脑子里想象的吧,邓布利多教授说是的,然后又反问他但是为什么脑子里想象的事物就不能是真实存在的呢?
对我来真实的事情和想象的说没有什么分别,甚至想象世界的东西,讲究实际的人们认为不存在的那些事物更有意义。
让我惊讶的是,那些什么都要用真的假的衡量,只要是想象世界的东西都不屑一顾的人,在现实中却总是弄虚作假,没有多少真实的感情,能够带来利益的东西才是好的。
他们又怎么去要求事物的真实性呢?
美好的童话世界,圣诞老人,和这些有关的文学艺术的美,当然无法欣赏。
“有那么美的音乐、文学和艺术,正是这个节日如此迷人的原因。
”世界上有很多丑陋的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人们都可以容忍,因为是真实的,但却容不下美的东西,只因为是想象的现实中并不存在。
真是可悲。
男孩从北极返回,下车之后对列车长说谢谢你,列车长说应该谢谢你自己才对。
接着又给他说关于火车,驶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不想乘车。
这是他一开始看到极地特快的时候问的问题。
回去之后他看到了圣诞礼物是一列玩具火车,后来又在圣诞树下看到一个盒子,里面是那个铃铛,圣诞老人给他的信中说在雪橇下面找到的。
他开心地摇着铃铛,和妹妹莎拉一起倾听铃声。
他父母拿过去摇却听不到铃声,他们说可惜铃铛坏了,事实上是他们自己心灵蒙尘无法听到那美妙的声音了。
电影结束的时候他说:“曾几何时,我大部分的朋友都能听到铃声。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他们都听不见了,甚至某年莎拉也突然再也听不见甜美的铃声。
现在我长大了,还是能听到铃声,就像所有真正相信圣诞节的人一样。
”不再相信童话世界,蒙尘的心灵是听不到铃声的。
《彼得·潘》中说,当他们回到现实,渐渐地不再会飞了,并非因为疏于练习,而是他们已经长大了,对过去的一切已不再相信了。
只有相信美好,才会发生奇迹。
杜鲁门·卡波蒂《圣诞忆旧录》里面里说,童年时候他经常和管家苏柯小姐一起去山上砍树,拉回去装饰,等待圣诞老人送礼物。
后来有一年他父亲很残忍地给他说圣诞老人是假的,礼物都是大人准备的。
当时我以为他会质问苏柯小姐为什么要骗他,没想到他很着急地去找她,急于告诉苏柯小姐她也被骗了。
他的反应当时让我又吃惊又感动又很伤心,觉得真是非常纯真,但却有人要故意伤害这样纯真的心灵。
他在受伤之后还想着保护别人,好在苏柯小姐好像又让他相信了圣诞老人的存在,让人再次感动。
去年圣诞节日志里面写着:“今天看到在密歇根州米德兰市有一所圣诞老人培训学校,1927年创办。
第一人校长查理斯·霍华德说:有人觉得圣诞老人是从烟囱进来的,但其实圣诞老人是从你的心进来的。
文中还说,相信美好的存在,也是对抗复杂世界的一种力量,这一点也不幼稚。
这话简直就像是我说的一样,我就是这么想的,也就是这样对抗这个可怕的世界的。
看到去年平安夜我说相不相信圣诞老人和童话,并不是说相不相信真有其人其事。
而是相不相信美好的感情和事物。
或者说自己的心里有没有那样美好的感情和向往。
有没有对于爱和美的感知。
永远都是这样。
”是的,永远都是这样相信。
《极地特快》的拍摄耗资1亿6500万美元,全球票房是$506,845,028 ,是一部完全由电脑CGI动画技术创造出来的杰作,类似于魔幻三部曲《指环王》中“咕噜”的创作过程。
一向以“技术狂人”著称的泽米吉斯在片中运用了最先进的“表演捕捉”技术。
“表演捕捉”比起传统的“动作捕捉”技术更先进,可同时在录制过程中以三维特效的形式将多名演员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行为真实的再现出来,并通过完善的数字摄影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拍摄信息。
与“动作捕捉”粗枝大叶的复制演员的整体动作相比,“表演捕捉”更显示出一种精雕细琢的传神效果。
这种新技术能惟妙惟肖的将演员的一切细小动作和复杂表情再现出来,最终使虚拟角色形神兼备。
除了能获取更多的数据之外,“表演捕捉”技术还赋予了导演和剪辑师自由选择拍摄广度、深度及各项参数的能力。
好莱坞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的10年中,计算机绘图产业一直专注于如何产生真实的烟雾、水、火等效果。
这个产业正处于蜕变期,转而开始设法创作人类面部表情、毛发和衣服运动感的真实效果。
这个领域的艺术极致是创作出逼真的人类,也许有一天数字科技可以取代演员。
《极地特快》的诞生,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本片由索尼公司下属的图形图像运作公司(Imageworks)担任制作,该公司云集了大批美日动画和特效的高手。
在鼎力制作《极地特快》之前,他们大多参与真人实景商业片的特效制作,其中包括《指环王》、《哈利·波特》、《蜘蛛侠》、《黑客帝国》、《霹雳娇娃》等,在业内拥有很高的口碑。
虽然是第一次独立制作3D动画片,但以往的业绩让人们对这部处女作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汤姆·汉克斯 变身秀本片是汤姆·汉克斯继《阿甘正传》和《荒岛余生》之后同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的第三次合作,汉克斯在片中一人分饰五个角色:主人公小男孩、列车长、男孩父亲、流浪汉和圣诞老人。
汉克斯认为这种表演方式让他摆脱了很多局限性:“我宁愿以这种方式饰演一个坐在开往北极列车上的小孩。
你不会受伤,也不会冷得发抖。
因为一切只要用电脑搞定。
”在拍摄时,汉克斯的脸上被贴了将近150个红外线感光点,为的是让红外摄像机捕捉到他脸部丰富的表情变化,使得制作出的电脑图像更加人性化。
有趣的是汉克斯在扮演不同人物时,要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年龄、性格乃至习惯上的细节。
比如在扮演列车长时,他要牢记自己带着一副眼镜,还要不时整理一下虚拟的帽子和衣领;扮演流浪汉时,要表现出不受拘束的性格和豪放的气质;扮演圣诞老人时,要表现出“大腹便便”的感觉;再到片中的核心人物8岁小男孩,他要经常表现出孩童顽皮天真的特点
《美女和野兽》是打动过我的,这个也是。
我的理解不是童心的问题。
当然,童心也没问题。
我还觉得是个信仰的问题。
打动我的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使人向善,知道珍惜什么,知道人生什么最值得我们去追随,面对死亡也可以无惧。
在美国电影中,葬礼总是庄重和优美的,死者肉体回归了自然,灵魂前往上帝的怀抱。
多数死亡不显得悲戚,而仅是伤感,这似乎也与印第安人的生死观有一点的联系。
当然,我不懂,就这感觉吧。
在这部电影中,信仰甚至是有高潮的,与性爱无异。
美国确实是个清教徒国家。
他们对待上帝的态度单纯,以至固执。
所以美国曾经有个科幻片,说美国后来成了个清教徒的极权国家,具体名字忘了,演员是《教父》里的军师汤姆。
总之,美国人不像欧洲人,欧洲人对上帝一幅艰苦或苦难的认知态度,基于此,上帝不仅不能拯救他们,有时还要折磨他们。
美国人似乎一切都建立在对上帝矢志不移的笃信基础上。
因此,上帝只能保佑美国。
突然想起极地特快••高三的时候看的电影••极地是我电脑里珍藏的电影之一•••我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不信天不信地··不信爸也不信妈··这部电影让我相信了圣诞老人的存在··或者是一种信念的存在或者这样说··这电影的大半部分我都平平淡淡的看着··直到结局··才让我有了一种心头一暖的感觉··每个人评定一部电影的好坏都不同··我不是专业的影评家··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评论··可在我看来一部作品就是为了传达一种思想··一种个人观点··极低做到了··我甚至连前面大部分的剧情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我的耳朵里依旧能听见圣诞铃清脆的响声··很多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我想过为什么有人会信佛··老人家尚可归类为崇拜封建迷信··但也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40+的人信佛···他们不迷信··也不无知··在我看来·他们是遇到了太多的无助··太多的无奈··和太多的无法承受··以至于宁愿纵容自己的“迷信”“无知”··也要找到一种支撑自己的信念···高三的时候••每一本本子的封面上••我都会写上ENJOY YOUR LIFE••••当哪一天••我不能做到的时候••亲爱的佛祖••收我入门吧••
平安夜我是在家里看片子度过的,长大了,人也没小时侯快乐吧!
建议大家看,用孩子的眼光看,用快乐的心来看。
我不会介绍内容给别人,因为那样会削弱你的幸福感,当然那也要看你自己是否希望拥有幸福!
别犹豫,一定要看!
我一直觉得圣诞节是个很寂寞的节日。
那么一大群人说着笑着,彼此祝福问好,可是我觉得正因为如此一个人的孤单在这里面就被反衬了出来,于是养成了过节就喜欢一个人待着的习惯。
Presents for the children wrapped in red and green.很早以前我是相信有圣诞老人的,就像我曾经相信有观音菩萨,有孙悟空一样。
于是我曾许愿希望得到很多很多玩具,可是一次都没有实现过。
于是我渐渐知道,也许这个老爷爷是不存在的。
长大了,有了比较多的零用钱,那些童年细小如牛毛的心事,可以自己去实现,只是这里似乎只是所谓的用金钱去满足欲望,和愿望相隔甚远了。
于是,连去填满的动机也丧失了。
这是个童话,而这个故事更适合大人去看。
因为小孩子本身就是童话。
我始终如此热爱动画,有人对我说,喜欢动画本身就是一种童真存在的方式。
我想大概我只是想要在动画中去触摸很多很多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的感动。
那颗不大的心脏装载不了太多,我只希望能多一些真善美,少一点污秽不堪就很好了。
All the things I've heard about but never really see.我也像电影里那个小男孩一样不相信圣诞老人,可是现在,又觉得自己对圣诞老人太早丧失信心了。
其实没见过的东西不代表他不存在,于是我依旧有时会幻想这个世界存在这么个有着长白胡子顶着大肚子背着一个大麻袋的老爷爷。
他有很帅的很帅的麋鹿,和闪亮亮的雪橇,高兴的时候会撒下银白给孩子们当礼物。
这么想着,这个圣诞节我竟也有了少许期待。
我仿佛也听到了铃儿响叮当。
That's all I want 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
褪去圣诞老人伪装的不是悄然流逝的岁月,而是渐渐在心底形成的胆怯。
当然长着双腿的岁月的确也让人胆战心惊,自我上次写圣诞老人一话题已过去了八月有余,那一晚的寒意似乎还镶嵌在“圣诞老人”这四个字中,而今日伴随那滚滚热浪,单是想起他那身厚重又火红的装扮就让人心生胆怯了。
如果这时还有人说自己对圣诞老人的存在坚信不疑的话,定要在拥挤的人群中流下因羞愧而起的汗水。
《极地特快》在夏天看的话,能起到一定清凉解暑的奇效,因为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季。
男孩在等待圣诞老人的同时开始对他的存在产生怀疑,睡梦之中,他听到耳畔传来隆隆的火车声,火车载着他前往了住满圣诞老人的极地。
在这趟极地特快的旅途中,男孩又再次拾回了对圣诞老人的期待。
影片用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讲述了一份莫忘童真的情怀: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登上这列极地特快,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有上车的心;可怕的不是真老了,而是不敢再年轻。
建立在这一启示上的是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让孩子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人恰恰也是让孩子去忘记圣诞老人的人。
他们害怕在孩子是孩子的时候不像孩子,在孩子长大之后还像一个孩子。
然后这群孩子长大之后又去接下了这个火把,名为圣诞老人的传说就这样被人传诵又压抑着。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几乎耳熟能详的童话---《皇帝的新装》,那是一群被愚昧遮住双眼人的恐惧。
但是如果这个故事变成:皇帝这样上街之后,众人都对他的赤裸嗤之以鼻,只有一个儿童看着他那灿烂的金装看得入神。
故事的味道似乎又完全不同了。
而现状则是:众人让你看见那衣服的时候你就得看见,众人让你说那没有遮掩的时候你就必须看不见。
这才是皇帝新装和圣诞老人的可怕之处。
所以保持童心的确难得,但是更难得的是保持童心中的那份英勇,纵众人披金戴银、华衫锦衣,你穿着开档,袒胸露乳立于天地之间,无愧于心。
不怕被人说老了,也不怕被人说幼稚才是不老妙法。
同样的,圣诞老人有或没有,那颗驯鹿颈前的铃铛是否清脆轻吟,每人自有定夺,不因众云起,不为众疑去。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本杰明巴顿只是童话,我们终是无法返老还童,但童真却永远可以存在,童话永远可以鲜活。
你相信这世上有圣诞老人吗?有时候seeing is believing,但有时候真实的却并不能看到。
就像我还是会相信,圣诞老人生活在北极,那里有一个礼物工厂,养着一群驯鹿,还有美轮美奂的极光。
每到圣诞🎄,圣诞老人就会坐着雪橇🛷送礼物来了。
纵使青春不再,铃铛依然会响。
信则灵!
首发于公众号 Phoenix的日常这是一部很适合小朋友,也很适合大朋友,更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的合家欢圣诞电影。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小男孩相信着圣诞老人的存在,却因父母和周围玩伴的影响渐渐模糊了自己的信仰。
圣诞前夕,他登上一辆驶往北极的特快列车,和一众小朋友开始了奇幻之旅...故事没有反派,甚至没有特别明显的高潮,拥有轻松完美的Happy Ending——故事的最后小男孩真的见到了圣诞老人,也得到了圣诞礼物,皆大欢喜。
相信圣诞老人就是对对圣诞的终极信仰啊!
这部2004年的电影我高二的时候看过,当时是6元一片的盗版DVD,今天重看还是回忆里的那种纯真味道,甚至连主题曲When Chirstmas Comes to Town响起的时候,我都能回忆起用MP3单曲循环学歌的画面。
而当时有些超前的3D动画今天看仍觉得制作精良,尤其是各种浸入式的过山车体验,非常刺激!
今天再次观看,我看到了更多当时没注意到的细节,可能是职业特点每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的缘故。
那我们就来依次讲一讲。
01 在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表达自己——勇敢穿蓝色睡衣的主人公小男孩(以下简称小蓝)上车后,列车行驶了一段时间停了下来,窗外米色睡衣小男孩(后文简称小米)站在路边,犹豫着要不要上车。
在列车员确认他不上车之后,列车启动了,可小米却突然跟着列车跑起来。
眼看着小米被越落越远,体力不支一个踉跄跌在雪地里,小蓝拉响了紧急停车装置。
列车员气到模糊...见列车员怒气冲冲大步流星走向进车厢,小蓝很害怕,支支吾吾了半天,最终是小粉帮他解释了他的理由——不想让别的小朋友被落下。
而列车员被他们的理由所打动,只是发了发牢骚说“千万不能迟到”就走了——轻易妥协于小朋友们的正当理由,让人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有些可爱。
随即小米上车,却因为社恐特质没有去小朋友们都在的车厢,而独自一人坐在另一个车厢,这才引发了之后的剧情,这是后话。
我想说,虽然小朋友还不能“自立”生活,但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都有表达自己,说明想法的权力。
所以作为成年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有认真听其想法的义务,并且尊重他们勇敢真诚表达自己的态度。
但是前提条件,小朋友要有理表达,不要过于“自我”,注意时间场合。
02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小蓝上车后,邻座粉色睡衣小女孩(以下简称小粉),以微笑表示欢迎,非常友善。
而后当列车提供热可可服务,每个小朋友都认真的看着表演,享受着温暖惬意的饮品时,小粉偷偷藏了一杯。
“酒足饭饱”后,大家满足地靠在座位上出神。
小粉起身端出那杯热可可走向了小米的车厢。
车上有不能随便走动的规定,但是小粉觉得为了给小米送吃的没有问题,执意要去。
这时列车长又出现了,在大家都觉得小粉会因为擅自走动和私藏食物被斥责的时候,列车长却“大方”地同意了。
理由很可爱——既然有的小朋友没喝到,那我们就分一些给他!
列车长简直就是汤姆·汉克斯本斯!
我们都喜欢爱分享的人,觉得ta们“大方”“好相处”,而这些人通常小的时候都是会和小朋友分享食物的人。
吃在人的原始欲望中占有很大比重,而这个也是小朋友最大的欲望,能把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分出来一部分给别人(这里不说家境是否优越或贫寒),是很重要的品质。
小的时候会分享,长大了不吝啬,更积极地给予别人帮助,大方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也是现代社会难得的品质。
对了,偏个题,这个颇有领袖特质的小女孩是有色人种。
女性领袖+有色人种的配置放到今天都会的觉得很新兴,更何况这是世纪初的老片子。
只想感慨优秀的片子真的是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优秀的!
03 如果你相信你自己,那我也相信你——信任小蓝因为弄丢小粉的票(而后找到了)惴惴不安,追到了驾驶室。
发现小粉并没有被惩罚,还因为两个驾驶员出去修灯泡而意外获得了能驾驶列车的权利。
小粉兴奋地介绍各个装置,两个人在车里拉响汽笛,玩得不亦乐乎。
此时,两位驾驶员修好了灯泡,几乎同一时间发现前方路况有变,需要紧急停车。
虽然小蓝直觉认为红色扳手的才是刹车装置,但是小粉坚持那个“看起来不像的”黄色才是。
最后关头小蓝相信了小粉,有惊无险,车停下来了。
“剪蓝线还是红线?
”是考验默契的最佳试题!
我一直觉得,现代社会已经慢慢抛弃了“单打独斗”的协作模式,团队协作才是王道。
而信任同伴,是团队协作很重要的一个特质。
你相信同伴有ta的优势,有ta的所长,放手给ta机会去做事情。
没有人喜欢随时被质疑,无端被揣测。
真诚地对待别人,信任ta,换来的也是别人的真诚以待。
如果人和人相处多一点真诚,这个世界会变得多美好。
这里许个圣诞愿望,祝世界和平!
04 每段旅程都有意义——成长故事的最后,在北极村目送驯鹿载着圣诞老人飞走后,小朋友们重新登上这趟列车,踏上回家的路。
列车长依次检票,在每个小朋友的车票上印出了字: LEARN- 多看,多听,多思考。
DEPEND ON, RELY ON, COUNT ON- 相信同伴。
一路上的各种奇妙经历,也让小米从社恐“我”变成了“我和我的朋友”。
LEAD- 你内心的领导才能是需要被挖掘的。
BELIEVE-信则灵。
正是在默念“I believe”几次之后,小蓝终于听到了jingle bell清脆的声响,并成为登上Santa雪橇的那个幸运儿。
相信“相信的力量”,这是句虽俗但对的话。
人生就像一列快车向前飞奔,偶尔暂停容乘客上下车。
路边风景快速向后划过,大部分都不会再现。
车上的乘客上上下下,鲜少能有重逢。
但是不要在意重点在哪,乘客有谁?
重点是,你是否要搭乘这辆火车?
既然来都来了,要尽兴啊!
观影过程中我几度泪目,泪水更是在电影结尾处夺眶而出。
虽然我是泪点低如马里亚纳海沟,对于这部电影“是否好哭”借鉴意义不大,但是还是觉得在寒冷冬日看这个电影心里很暖。
结尾那段话,送给看到这的你,无论你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要相信一些东西啊!
不只是圣诞老人,相信你自己,相信你可以突破自己的边界,相信你的梦想,哪怕他们不切实际!
因为,信则灵!
最后,祝你,圣诞快乐!
记得有首音乐还不错
一人七角,给特效点赞。童话是否真的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相信。
I don't care what others say about it.I love it,and whenever I think about it I feel warm and delighted.
自从“阿甘正传”的那根羽毛后罗伯特·泽米吉斯就沉迷在技术里面了,这种全动作捕捉CG真是又贵又没必要(人脸能正常些吗?)剧情有点无聊...
小朋友的世界总是那么美好 。
非常脱离小孩子的小孩动画
如果你信仰基督,相信圣诞,应该看一下
评分不高,IMDB更低,但是整体在当年来说视觉效果很好,虽然看的不是3D,但是氛围很好,冬夜,冒险,有类似巧克力广场里的恶趣味和小紧张,但是最终是以爱治愈你。汉克斯的角色很适合。
圣诞主题cruise,字面意义上的“主题公园电影”,泽米吉斯只顾在技术上挥霍想象力,却让这个儿童睡前故事失去了真正的童趣。车票的“奇遇”可能是电影中唯一一个残存童真的段落,然而借助动画形式达成的长镜头固然复杂精细,但这显然不是孩子们会关注的东西。儿童角色由成人演员配音(除了主角),加上动画人物自带的严重恐怖谷效应(嘴上沾热巧克力那段简直太恐怖了……),组合出一种极度诡异的错位感。终究只是一段导演按着观众的头,逼问“你信不信?”的说教之旅而已。
小男孩和小女孩合唱的歌很好听。。。
其实很早前就看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情节段落安排没有很赶也不怎么拖沓,一路上在火车上的冒险比较有意思,个人最爱火车上那个神秘的糟男人这个角色。进入北极后孩子探索的感觉太少,似乎一直被牵着该往哪走。PS:这个圣诞老人有点太神圣化了,高高在上的。
太……矫情,剧情胡拼乱凑,对白苍白无力,常常没话找话,台词感觉是中国人日常的“吃饭了么?”“吃了,你呢”“我也吃了”的感觉。不要太无味,没有艺术性。还有背景音乐听了也想吐。
我怎么没看到汤姆汉克斯呢
铃铛,始终只为真正相信的人响起好想去看漂亮的圣诞树!
童话有时跟宗教很像:他们要求人的是同一些东西,他们要人付出的也都是“相信”。
believe 相信 就会存在心里 最近看的比较好的一部片子了 火车漂移 整段整段的过山车还是挺刺激的 有惊无险 有爱有希望!童话里 一切都是美好的~ 荐一个~
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
过山车的场面很刺激,还有两个小孩子在车尾对唱的场景温馨感人,小男孩的嗓音像天使~ 汤姆汉克斯一人配多人的音,很有才~ 相信才会看到听到,这就是圣诞精神!
我就不相信有圣诞老人,也来辆极地特快带我走!
for everyone who's got a forever-child heart 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