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上的女人
Kobieta na dachu,Woman on the Roof,Une femme sur le toit
导演:安娜·雅朵夫斯卡
主演:多萝塔·波梅卡拉,博格丹·科卡,亚当·博比克,Maria Szadkowska-Malinowska,Katarzyna Brzozowska,Izabela Celinska,多米妮卡·别纳特,Matylda Paszczenko,Piotr Gadomski,Ewa Stanczyk,Agn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瑞典,法国语言:波兰语年份:2022
简介:影片的灵感来源于一起真实事件。60岁的米拉是一名助产士,一天早上,她像其他人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早早起床,把家人的衣服拿出来晾晒,为她的鱼购买食物,并实施了一次银行抢劫。这个出人意料的抢劫案使她的家庭和生活支离破碎,她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详细 >
看的压抑 不看了
女人的债化成了她的白发、皱纹、眼袋和下垂的乳房。
BJIFF#谁说沉静就是平庸了。
BJIFF13 老年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被边缘化;亲姐妹也存在芥蒂;开始考虑养儿防老是否是唯一解(但是不幸怀了个儿子怎么办啊)看片头女主拿了最佳表演!对女主职业的设定很巧妙,迎接生命的妇科医生,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女性之声”也就能在国际电影节上上了;还得是女导演,一想到男导演拍女性电影就反胃看过第二天加一星 回味无穷我只能说 最喜欢的:女主崩溃,赤身从窗台跳下去,摔到施工脚手架上没死成;第二喜欢的:儿子说,大家都说不要借快速贷,但老年人总喜欢借,女主沉默了两秒说,我没那么老。第一次接触关于老年女性的影视!第三天我又来了 太久没看过女性主义影视 属于一种久旱逢甘霖。细节上共鸣,-医生教你什么了?-想要的就说出来——对啊女性就是失声的啊;夫妻共同出钱买车,女方还出了戒指,车还是丈夫在开。。6
一点点压低你的情绪直到绝望。其实什么都没变,反而更糟了。
屋顶上的女人是一种状态,一种在日光曝晒下却孤独无助难以自处的焦灼情绪,助产士看似见证无数希望也经历无数痛苦的职业,女人在工作,家庭,性别,各种身份的规训下变得逆来顺受,自我消逝,只有感到死亡逼近问出那句,我们还能活几年,你就打算这么活吗,才打破自我,仿若经过仪式的重生。在小心翼翼的抢劫,情欲不满的自杀,不管不顾的事故逃离之后,才终于走出盒子,不要温顺的走进枷锁,打破所有的应该之后才有自我。
女性的中年/老年危机——松弛的皮肤,下垂的乳房,欲望仿佛根本不应该存在,枕边人早已没有感情,孩子都大了离巢,生活日复一日苍白如肤。去掉作为妻子,母亲,员工,姐姐的身份以后,她变得一无所有,这才是最大的绝望。
bjiff 小西天 也就是三星半吧 主要是除了这场今天小西天的票都售罄了 我看看简介觉得挺有意思就来了。怎么说呢,好的片段不超过三段,主要展现一个细腻真实,抢劫的开头很吸引人但是后面有些疲软,很符合我对一些欧洲北方人的刻板印象,我之前觉得这种属于被窝电影,但是在电影院看也挺爽的,可能没什么电影不适合电影院吧。
比绝望的电影更让人绝望的是邻座男观众的笑声,从头笑到尾,鼻子哼气,肩膀乱颤。女主人公一犯迷糊,他嘻嘻,女主人一裸露身体(皱纹,赘肉),他哈哈,女主人公一遭“愚言秽语”,他乐到抽搐……see?这就是“困境”,提醒你那种窒息无处不在。
北影节第六场/太压抑了,寡淡冷静的色彩,朴实平缓的叙事,窒息又无法逃离的生活。
很北欧的片,对女主的精神状态刻画挺真实的(跟我前段时间差不多hhh),半夜光着身子跑去丈夫床上,想有一个久违的拥抱,丈夫却厌恶地说他明早五点还要上班,起身去了另一间屋子。跳楼命大没死,丈夫来了第一句话是厉声质问你贷款那么多钱是怎么回事。她抑郁的病灶不在自己身上,都在丈夫身上吧。不过电影节这样欧洲片太多了,这部整体比较平庸。
3.5,看完很窒息
本届最佳东欧老年版《我的解放日志》
7/10 过曝即失真,对于女性所有付出的画面都在表现这些都是忽略了自己的需求。抑郁和咨询作为外部手段都无法解决自我的内在需求,一味分取悦他人而形成的获得感本质是家庭形式文化带来的一种虚无。认识自己,为自己而活,屋顶上的不只是那个女人。
2023bjiff:一个遭遇电信诈骗的老太太想要找死的故事
罪犯无需道德约束,只求道德松绑:一旦《屋顶上的女人》图穷匕见,劳动妇女的阶级地位也就开始了自由落体运动——从车头「领导者/主人翁」位置一溜烟儿似的跌到车尾「流氓/无产者」位置。显而易见,这位「宝妈」在「打饭」路上「误入歧途」去错了地方。虽然《屋顶上的女人》改变职业路径和调整经济政策之后也身处于干净的生产环境当中,但「助产士」体内《狂喜》的红色基因却被白色恐怖氛围包裹、渗透和污染:她近乎每天都与承担一定「通缩」风险的资产阶级打交道,并努力保障和维护资产阶级用于扩大阶级再生产的可再生性资源的安全利益不受损害和侵犯。那位生产后「不要孩子」的女人貌似在说地狱笑话,实际上她在生产阵痛中生产出了「肮脏可耻堕落」不属于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虽有自身主体性,但无身体支配权;虽有发声道,但无领导话语权。
2023BJIFF-5,60岁女人的困境,即使身处婚姻家庭中,却依然那么的孤独呢,当自己面临困境时,远远逃离的儿子,不愿意正视和你一起面对困境的丈夫,甚至吝啬于给予一个拥抱,而只会念叨你给他带来了多少的麻烦,困顿到只能自己去抢银行和跳楼?多么的荒谬又悲哀,能不抑郁吗……感动的一幕是群体互助的欢迎仪式那里,她看不到光,她被一群人保护着,她慢慢的一点点的借助他人的帮助走出来,躺在草地上,身体舒展开,看着刺眼的阳光……有和她一样吐出一口气吧,“走出来看到阳光”感觉,可很快,她又侧躺蜷缩起身体来…你就知道,对她来说这有多难,影片过于灰白的色调也是让观众感受女主内心的绝望吧。
北影第二部。开头还算抓人,能找到这个演员很难得,对主角的刻画算是全方位,空镜的感觉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但事件安排上过于单一,导致没能一直抓人眼球,主角的动机也显得模模糊糊,曝光控制的很好,这种调子稍微一马虎火候就大了。最有感触的就是她最失落无助时半夜去找爱人时说的那句“我只是想你抱抱我,就一会好吗”。人真的是,无论年纪多大也都还是一样……这个体量拍成短片或许更合适
BJIFF/孤独、沉默、走到像是没有出处的的地方。无名的情绪、没有理由的存在、隐瞒的事、回避的人,从窗口跳下也逃避不了这一切。
应该不会对马路上乱并线或者其他乱开的车发火了,也许司机如《屋顶上女人》一般,60岁的大妈去抢银行,因为欠了网贷,周围没有能理解她的人,要丈夫一个拥抱都不可能。都是状态,没有什么情节,内心戏极强,靠这种强大撑到结尾。画面很亮,内心又很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