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主演,二流的武打设计,不入流的狗血剧情。
尽管树立影视黄飞鸿招牌那位爷已被达赖同化,当年水准创新仍是难以匹敌的存在。
最高能设定莫过注射海洛因变丧尸,T病毒在西方历时七部,才弄出满世界低配丧尸,要是早点接触中国导演,生化危机只需一部便完结撒花。
动作方面,手缠铁链加物攻算仅有亮点,赵文卓本有扎实武术功底,全篇打戏没展现多少巧劲,各种超长吊威亚严重减分,当年李连杰的佛山无影脚,也不敢躺空踢出一二十脚,科技进步并没带来多少武打创新,假得一批
做为从小看全黄飞鸿系列的忠粉,感觉这片是小学生拍摄的,嗯,也就三年级,不能更多了。
故事小气,本以为可以南北双雄战boss,怎么这就魔化了?
表演幼稚,小学生都不这么谈恋爱了。
编剧脑呆,没波澜没起伏没悬念没煽情也就算了,故事总得编圆吧?
造型难受,这都什么鬼?
武打?
不好意思那就是斗殴。
有这时间真心不如再看个狮王争霸……
刚看完电影,特意下载一个豆瓣过来评论,我给三星,不是因为怀旧的话,最多给两星。
电影内容能被拿来吐槽的梗太多了,就不一一说了,总体来说故事情节有点过于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弱智,太过于俗套了。
人设方面,赵文卓来演黄飞鸿,没有违和感,分分钟入戏,还能看到儿时看黄飞鸿电影的影子,像十三姨、阿宽这些经典角色几乎定格,难以超越,这部电影选的角色有点太勉强了,毕竟从导演不是徐克,再拍黄飞鸿也难对味了。
最后,最想吐槽的就是剧中的生化制剂,太超前了,让人难以接受,编剧的脑洞太大了。
总之,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怀旧。
怀着自小到大对功夫片的热忱还是坚持看完了片子。
就一点感触:故事不行的片子再怎么样都救不回票房和流量。
前二十分钟叙事还算流畅没毛病,到后来剧情真的是越来越牵强。
说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个人看法,不喜勿喷)1.十三姨无缘无故就去医院就职了,这尼玛让我匪夷所思了,宝芝林就是你和你家爱人的医馆,想救死扶伤,发扬西医,在自家招牌店岂不是更好?
最起码有个和男主对医学认知不同的辩解情节交代吧,然后再去医院应聘才说得过去。
直接跑去医院面试看的我是一脸懵逼...2.一个女人约一个女人不是去逛街更说得通么?
约去看武馆开业?
女人们对男人的江湖会感兴趣?
与其直接约去武馆看开业,还不如去逛街,偶遇武馆开业,看到男主在炫技,去凑热闹,不是过度更自然些...3.片中出现的假洋人,吃瓜群众的我以为是个厉害的boss,看奸人奸样的打扮最起码是个心狠手辣带点本事之人。
没想到一把洋枪都没有,药房一战怂的差点尿裤子,前轻松利用了别人,后来被利用的人一巴掌掴死了。
我呵呵...这智商,战斗力,胆识怎么看也不像会利用别人的人物啊4.武馆开业尼玛男主直接带着舞狮团去表演祝贺,最后观众唏嘘北派舞狮辣鸡南派牛逼,我要是北派师傅的大弟子,为会认为是故意来抢风头的。
好好的提着狮头去,看完北派舞狮后跟北派师傅说助兴来一段,岂不是更妥?
或者以北派师傅的胸襟气魄邀请一同切磋一段也更合适些吧。
侠者风范的气魄真的是被这段糟蹋了...5.男主掏心中枪后尼玛怎么康复的?
瞬间出现在打群架的场面里炫技,是服了什么神药还是自我疗伤了?
吃瓜群众表示不理解。
这段群殴里,我还以为会出现北派师傅解围,因为北派大掌门的因一杯解毒茶又恢复了心智,而且是清醒状态下去讨个说法的,结果万万没想到,还是那个比大boss还抢戏的boss,因何原因又重新毒发了用两个镜头交代下岂不是更好?
看的我是一脸懵逼…6.最大的糟点:片名叫,南北英雄。
感觉所有观众看到片名都会想到应该是南北师傅联手打洋人振国威的故事吧。
北派竟然是个被利用的联合对抗正势力的反面。
如果想表述北派师傅被利用的无奈与痛苦,为什么不多点人物特写,叙述北派师傅无法控制毒性催心的无奈和痛楚呢?
觉得北派大掌门很享受被控制,战胜了男主的成就感。
好歹最后的镜头替男主挡了枪弹,才发现编剧还是有点觉悟的。
吃瓜群众的我是怀着期待的心情参看的电影,因为中国的功夫片中,廉颇已老。
放看龙哥,杰哥,都是伤老垂墓之人,吴京又为了一部《战狼》搞的一身伤残,能不能再打尚未可知。
或许是一种期望,或许是一种寄托,从始至终一直以为卓哥是能扛中国功夫片大旗的人。
李连杰版的黄飞鸿动作利落,赵文卓版的黄飞鸿动作横显飘逸、洒脱,实有王者风范之度。
在我看来,二者没有可对比性,无论高低好坏只说。
可圈之处就是李连杰在演绎黄飞鸿之时,生活方面更显自然诙谐,论武较量之时又是那么刚劲坚定。
卓哥从始至终塑造的角色都是一板一眼的宗师范,在观众的人情牌里当然杰哥更胜一筹。
细看卓哥从影也有几十载了,就像其他人说的,卓哥在浮浮沉沉的香港功夫片里亦浮浮沉沉,错失了沉淀锤炼的机会。
吴京在没落的香港动作片时代毅然港漂,靠自己的坚持和想法成就了如今的战狼。
只是叹息,一个功夫巨星不能只将自己定位为普普通通的演员,只有想法的人才能触获更多的资源。
当初的傻根王宝强,如今风生水起,时运是一,而且人家真的有想法,尝试不同戏路和角色,自己投资当导演,且不说导演的片子质量如何,在我看来,那都是自己对梦想的一种追求,一种解读。
看过这部片子,有种惋惜。
此片监制也是卓哥,想不明白,混影数十载的人,对编剧的推敲还没有扎实的功底。
古言常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真心希望有朝一日,卓哥能像张晋一样,用一两部好的作品证明自己自己奠定自己。
其实我觉得这部作品还是蛮不错的,起码很励志、励志、励志。
甚至可以说是振奋人心,激励中华男儿当自强。
当然老的作品本就是经典,特别是李连杰系列已经是整个黄飞鸿系列的代表人物,已深入人心。
其赵文卓版早期也是烈属于经典系列作品。
虽说对比李连杰版本个人觉得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好的作品不是比较出来的,而是用心做出来的。
好吧,回到原题,看到评论区以及评分都不太友见。
个别的无脑乱喷 还比较诧异,说实话我个人觉得黄飞鸿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的评价对它的要求要这么的苛刻呢?
剧情确实没有什么新颖甚至说是为了卖怀情化而卖情怀。
抛开作品本身不说,我们不把注意力去看他她拍摄的年代,如果这部作品是很早就产生的话,那么评价绝对会是现在的一个两极分化状态。
黄飞鸿系列其实该讲的故事都已经讲了,但是如果剧情太跳出那个范畴,那这就不是黄飞鸿系列了。
其实我们总是以情怀的眼光拿今之时日的作品去对比老的经典。
其本就是一种伤害。
也是对艺术者们奉献的一种践踏(而不纯是翻拍的一种践踏,而更多的是一种致敬。
用心与没用心单说)。
其实今些这些艺术者们的辛苦不比当时那个年代摄影的幕前幕后工作人员们的辛苦差到哪里去(抛开今的各种特效以及大棚拍摄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个人愚见。
我觉得一部好的作品本身就是艺术的完美呈现和展示给人类的视觉体验。
抛开其它不说,看完给我的感想不是这部电影本身,而是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虽然剧情多数于杜撰和虚夸)。
但是那段让中国人饱受灾难和煎熬的日子抑或是历史本身,时至今日想起都会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铭记于心和不忘一雪国耻的抱负之心。
其不比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差多少。
如果没有前边的这些历史惨痛作为铺垫。
后续怎么会有鸦片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园明园系列的历史惨痛代价。
从近代历史上就可以了解到,英国以贸易的形式进入中国,当时中国为输出国,其贸易差很大,而英国人为了改变这种局势,就不顾法律把鸦片运到中国来卖,以贸易的形式清锓蚀残害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以中国人来做实验是最常见不过的事了!
包括抗日战争时期这种事就屡见不鲜。
以当时那个时代能求一份温饱的中国人民来说。
低廉的劳动力和单纯的思想造就,以及封建社会机制清衰亡措使了这一切根源的罪魁祸首)当然,可能我扯得有点多了,也不是来这儿装清高和道德绑架。
感觉扯到历史政治问题本身上来了,这不是一种道德情化以及高尚的绑架,而是记住历史本身而已。
无关其它。
本来就剧情来说并不会说这么多的,当我看了一大帮无故乱喷吐槽,没点公德心的时候。
心中不勉感慨万千。
才有以上这些不是“废话”甚是废话的言行(反正也没人看,写着爽和看着爽就行)。
结束!
最后,少年强,则国强,国强则,则少年强!!!
黄飞鸿系列自1991年上映,至今已经27年之久,无论是李连杰、还是赵文卓都是黄飞鸿的代表人物。
至于今年的这部“南北英雄”实在是太尴尬啦......熊欣欣的鬼脚七、莫少聪的梁宽、郑则仕的猪肉荣,都通通换成了山寨版的。
不是说演员山寨,连演技都山寨啊~鬼脚七的歪脖子,一会向左一会向右,腿上功夫也不见了...猪肉荣要说也是半路出家,功夫可以,怎么也变得如此脆弱...梁宽看出了张卫健的影子,但是神韵差之甚远...关之琳的十三姨那是什么味道~这个瞪大眼使劲挺胸的花瓶,直接让十三姨角色锐减风姿。
❤个人感觉评分3.8,片长104分钟。
分值都是给赵文卓的,其他不能说一无是处,只能说是太差强人意!
整个一个古装版的“机器之血”,差点就要出生化人了。
黄飞鸿胸部受了枪伤,做手术当晚就犹如没事一般的超强恢复,也真是醉了...看第一眼就知道那个角色必死、那个角色必是线索,实在无法理解编剧的存在感。
只能把黄飞鸿当美好的回忆吧,千万别再来恶搞了,美好的东西不多,着实受不了啊~
从作品来看,无论剧情发展还是打斗场景,个人觉得都不输以往几部。
缺乏创新,赵文卓显得有点生硬,这个问题不很影响作品,最重要的是现在的观众对这类电影已经失去兴趣,看到剧情如此抄袭老套便去攻击,不过给1星的真的有点有失公允了吧!
这部电影早20年或许一样会成为经典。
希望以后卓哥多接点创新点的电影,一直支持你,这部电影刚听到消息还以为会影院上映,还准备去看。
黄飞鸿你好,黄飞鸿再见。
当我得知赵文卓老师又拍了一部“黄飞鸿”电影时,心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对我这种五岁起就在家里撑把雨伞摆“白鹤亮翅”pose的武侠迷来说,黄飞鸿在我童年就是跟如今钢铁侠没差的超级英雄。
另一方面,又隐隐觉得有点不安……在点开这部[黄飞鸿之南北英雄]前,我感觉自己就像藏在肯德基角落里,等待和网友面基时的心情一样——腿在抖、心在跳、宝剑在嘟。
看完之后……我觉得这篇影评应该会写得很欢乐。
当然,在评论之前,有必要简单介绍下“黄飞鸿系列电影”的简史:1933年,黄飞鸿的徒孙朱愚斋在《工商日报》上登载了《黄飞鸿别传》。
16年后,胡鹏和吴一啸注意到这篇文章,觉得挺有意思,商讨之下决定拍成电影。
第一部黄飞鸿电影,[黄飞鸿正传](1949)到今天,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已经超过了100部,其余衍生作品中,电视剧约450集、小说约30部、动画及漫画约36集。
最为人熟知的,是徐克打造的七部“黄飞鸿系列”。
徐克担任导演——[黄飞鸿]、[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黄飞鸿之龙城歼霸]。
徐克担任监制——[黄飞鸿之王者之风]、[黄飞鸿之铁马骝]、[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黄飞鸿之狮王争霸],是黄飞鸿系列中最重要也是最好的一部老怪镜头中的黄飞鸿,代表的是一个完美的中国人形象——武功高强、武德高尚、为国为民、救死扶伤。
也直接打造出了两个最完美的“黄飞鸿代言人”,李连杰和赵文卓。
最接近人们心目中“黄飞鸿”的两人 李连杰的黄飞鸿飘逸潇洒,亦庄亦谐的形象深得人心。
赵文卓的黄飞鸿虽然不及李连杰经典,但也是正气凌然,眉宇间激荡着一股“侠”气。
这部[黄飞鸿之南北英雄]是赵文卓继[黄飞鸿之无头将军]后,时隔22年再度出演“黄飞鸿”这一角色。
[黄飞鸿之无头将军](1996)值得一提的是,[黄飞鸿之南北英雄]并没有在院线上映,而是一部网络电影,也就是俗称的“网大”。
出于对“黄飞鸿”这一国民ICON的敬意,我决定用“欲扬先抑”的方式,先说说电影的缺点。
①不是会撑伞穿袍踢腿,就能自称黄飞鸿“黄飞鸿”系列电影能被拍半个多世纪,并且还能一直拍下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始终反应着当下人们能感同身受的症结,也是人们的价值导向。
拿徐克的作品举例。
徐克创造的“十三姨”,是一个留洋回来的海龟,她热衷于西方的科技和理念,也直接反映了当时香港的主流观念。
关之琳饰演的“十三姨” ,经典程度不亚于李连杰的“黄飞鸿”代表西方的十三姨,和代表传统的黄飞鸿暧昧不清,是香港现状的一幅白描。
徐克的用意是,我们可以认同西方,甚至接受、学习西方,但不能忘了中国人的初心。
所以,宝芝林可以用照相机,可以用刀叉,可以用蒸汽机,还可以学英语,但是黄飞鸿的侠、义、德始终不曾动摇。
在这个基础上,徐克还在[黄飞鸿]中抨击了国人的内斗,在[男儿当自强]中讽刺了国人的愚昧和排外,在[狮王争霸]中揭露了当权者的不通世事。
[男儿当自强]中,李连杰和甄子丹的经典对垒这也是徐克的“黄飞鸿”电影,能取得如此高度的原因。
少了这些,“黄飞鸿电影”就成了古装片中的[变形金刚],除了热闹之外,毫无价值。
典型的例子是[黄飞鸿之南北英雄]。
这部电影的思想观念,和剧情发生时间惊人的一致——都停留在晚清年间。
故事讲的是外国人根据鸦片,发明出了一种新药“冰剂”,这种药可以使人变得力大无穷,但也会使人上瘾,还有剧毒。
喏,吃完药就成了这幅鬼样子黄飞鸿得知后,率领三个小弟开始和邪恶的外国人抗争。
不说这个剧情在香港电影里的雷同程度了,我依稀记得在《喜羊羊》里都看见过类似故事。
不仅俗,更重要的是脱节。
片中充斥着对“洋人”、“西医”、“西药”、“洋枪”等元素的批判,黄飞鸿甚至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说的:
无力吐槽 这明显不是在[狮王争霸]中倡导“技术强国”的黄飞鸿,这是一天混迹五毛论坛的黄粉红。
更夸张的是,黄飞鸿在中了反派两枪之后,仍然一根筋地往人枪眼上走,边走边说:
依旧无力 姑且不考虑“中国”这个词用在晚清是否合适,但就这句话也能看出来,他依然不是黄飞鸿,他是战狼小队的黄冷锋,他就差掏出护照了。
连当年被批判为“宣泄民族情绪之作”的[叶问2],都不曾如此赤裸。
徐克镜头下中国是这样的:
赌博的场景
吸食鸦片的场景黄飞鸿所代表的民族信念,是“思则悟,悟则行,行则高远”;是“民族觉醒,奋发图强”;是看到国家的不足,但仍然会奋不顾身地帮助它、保护它;而不是迷之自信。
看着一代侠者黄飞鸿,沦为抗日神剧里的民兵队长,无疑比看着赵文卓沦落到演网大更让人心痛。
②如果真的有“佛山无影脚”,请踹在所有主创脸上除了黄飞鸿人设的崩坏外,[南北英雄]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剧情的漏洞。
漏洞不多不少,刚好铺满104分钟。
首先是反派的动机。
片中的头号反派“弗拉德先生”发明并试验“冰剂”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增强中国人民的体魄”。
弗拉德先生和十三姨这是一个能让“维持宇宙平衡”的灭霸,羞愧到自刎于复仇者联盟面前的动机。
而药物实验的结果,全都是被试验者变成丧尸暴走,掐死两个医生后被击毙。
也可能是在反映晚清年间的“医闹” 你说这反派图钱吧,药是免费发的,图权吧,磕了药的打手们发起疯来也没一个不听指挥,还专杀自己人。
要不是黄飞鸿发现得早,这帮反派就被自己手下的生化人杀完了。
另一大败笔是,全片除了黄飞鸿外,所有人都智商掉线。
究竟什么时候,国内编剧们才能意识到,“夜行衣”之所以叫“夜行衣”,就是因为它是晚上穿的?
就差把“我是坏人”写脸上了不仅如此,反派的小弟还用印着弗拉德医院LOGO的箱子(上图右边)装被劫来的百姓,生怕人看不出来你们是一伙的?
最逗的一幕是这样:三个徒弟跑到放着“冰剂”的储藏室,准备大破坏一番,这时反派2号带着服下药的生化人登场,双方就此开打。
打完,储藏室也被毁得差不多了,这时反派2号对生化人说,“你TM小心点!
这些药物很贵的!
”那你倒是带他们出去打啊!
确定不是在帮着主角们搞破坏?
感受下这演技,片中全体演员集结起来,能垄断五年的金扫帚奖 甚至,连片名也成了槽点之一。
“南北英雄”,怎么看也南北两边的英雄集合起来打怪吧?
结果北方来的人直接磕了药成了反派的打手。
那你起这个名干啥?
篇幅有限,以上只是片中BUG的万分之一。
最后说说打戏。
实际上,在“黄飞鸿”系列之前,粤港武侠电影中已有“方世玉”系列出现。
但关德兴出演的第一部黄飞鸿电影时,就在武打上采用了硬碰硬的真功夫。
比方世玉电影更具真实感,对当时的动作电影影响颇深。
到了李连杰时代,黄飞鸿的武打戏就更为飘逸美观,成为“黄飞鸿”能脍炙人口关键原因。
而[南北英雄]中的打戏是这样的:
这么蹬我也会不愧是20天拍出来的电影。
③吐槽结束,该夸夸这部电影了赵文卓老师几个造型摆得还不错。
-文:涵葛格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其实一开始看到预告片,就感觉到有可能是一部烂片,最多5分的电影,而这又变成了事实......会看这部电影还是因为赵文卓,虽然看之前就能知道是炒冷饭,可是赵文卓的黄飞鸿毕竟也是功夫片记忆。
谁让我喜欢功夫片,谁让我是传统武术粉兼练习者...... 事实上这又是一部不怎么成功的网络大电影。
导演林钊珍,拍摄过网剧《国产大英雄》系列。
去年看《国产大英雄》的时候,感觉一系列对经典的致敬还算到位,林钊珍在其中也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比如新时代下流行文化冲击的情怀溯源。
复仇者联盟等西方科幻片的一大群超级英雄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林用致敬的喜剧形式塑造出了国产英雄。
虽然是恶搞喜剧,倒也能看出林钊珍的理念。
这种思考在近代的东西方文明的碰撞里自然就显得更为明显,而且徐克的黄飞鸿系列正是功夫片里对国家与民族命运前途进行思考的典范之作。
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的经典之处在于,除了精彩出色的动作设计,就是把武侠文化放置于近代中国的历史环境里,在中西文明碰撞里何去何从的追问与探索。
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的英文片名叫中国往事,就是想要通过黄飞鸿的视角去审视近代中国的历史,所以黄飞鸿系列可以说是基层视角的近代往事,更像是讲历史的电影。
虽然今天的中国一步步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但是西方流行文化的输出在中国还是有着强悍的影响力。
功夫、中医、儒学等传统文化面对着枪炮、西医、自由民主思想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是电影展现的近代历史情况,而这种情况或者说挑战在今天依然在考验着中国人。
电影开始不久,黄飞鸿去接十三姨,聊天中黄飞鸿提到中国人都在崇拜洋人,建筑都在模仿洋人。
十三姨说那是因为人家先进,还送了黄飞鸿一把西洋的铁制伞。
想到现在很多城市为了所谓的现代化,开发商联合政府拆除历史旧建筑,建造出来的摩天大楼毫无特色可言......这一段这么明显还说不是影射吗......接下来就是西医与中医之争,落脚点还是在十三姨与黄飞鸿身上。
在救治生化人的过程中,黄飞鸿与十三姨就中医和西医哪个有用展开了一点讨论。
黄飞鸿还是那个在西方文明面前半接受半保守的黄飞鸿,在这一段也能看出来。
现在中医越来越成为喷子眼中落后与迷信的代表事物,知乎网上批评中医的言论多得是,让人感觉中医就是没什么用的东西。
其实用黄飞鸿来展现中西医之争是很适合的,可惜也是点到即止。
中西文化的对比到这里也基本上就结束了,对徐克的模仿上追究只是一个影子,更不要说开头熟悉的《男儿当自强》背景音乐下黄飞鸿带领一群人练拳的画面了,唯一的作用只是勾起过去的回忆,与过去不同的大概是人到中年的赵文卓也露出壮硕的肌肉了......还有黄飞鸿的那群徒弟,演员换了,但是角色还是过去的人设,又是一个粗陋复刻。
曾经作为搞笑担当的这群徒弟现在换演员了也发挥不出喜剧效果,有着一种尴尬,至于动作戏更是不能看了,于是作为动作片,动作戏的看点也只剩下赵文卓饰演的主角黄飞鸿了。
李连杰和赵文卓都是武术运动员出身。
赵文卓接棒徐克的黄飞鸿系列时,李连杰的黄飞鸿形象珠玉在前,不过赵文卓阳刚雄健的气质让他出演的黄飞鸿形象并不亚于李连杰的版本。
对于李连杰和赵文卓两个人的黄飞鸿形象哪个更好一直都有人讨论过,毕竟两个形象一时瑜亮,还真是难分伯仲。
所以,现在看到的赵文卓老了,但是黄飞鸿这个角色的儒雅和英武之气依旧不减,还是那个外表温文尔雅,武艺高强的一代宗师,对此也算庆幸了。
所以在黄飞鸿和吴镇南的对决上,动作戏还是能看。
原本片名叫黄飞鸿大战生化人,大概林钊珍也觉得夸张,又改成了南北英雄。
吴镇南这个北派武术家也算是讲道理的人,可惜被洋人利用,好吧这好像又是之前的套路......然而我不懂的是,电影参照生化危机的设定,生化人的弱点也是在头上,可是最后吴镇南给黄飞鸿挡子弹的时候好像也没被打中头部,这也能死吗?
就是为了悲壮而悲壮?
吴师傅的北派武术追究是传不到广东了,又一个传统武术的传承被西方侵略者给毁了......看来这锅洋人背定了....... 说到底,这部网络大电影毕竟是一部功夫片。
曾经作为民族文化输出的三大类型电影——武侠片、武士片和西部片现今正在衰落着,各自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新型探索。
王家卫对功夫片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执导的《一代宗师》几乎承包了金像奖;大陆也有徐浩峰和路阳等人推出了新型功夫片。
《师傅》透露了民国天津武林的轶事,《绣春刀》系列也有点像《黄飞鸿》系列,几乎是基层视角版的崇祯往事;日本武士片诸如《黄昏的清兵卫》关注武士的日常生活,也有像香港功夫片学习动作设计后的《浪客剑心》系列,把武士片动作戏的观赏性进行提高;西部片的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不可饶恕》再现了西部传奇,也是反英雄式的怀念,随后昆汀更是给西部片注入了暴力美学的血液,《被解救的姜戈》和《八恶人》也让西部片耳目一新。
其实西方除了西部片,还有其它类型的电影,现在漫威的复仇者联盟正在逐渐让科幻片形成超级英雄的类型电影,虽然真正的滥觞是诺兰的《黑暗骑士》。
不过西部片与超级英雄电影都是对英雄的向往,漫威系列的《金刚狼3》其实已经暗示这是对西部片《原野奇侠》的致敬。
中国电影也可以从功夫片以外的领域呼唤新型英雄,而中国电影人向观众也给出了回应——吴京的《战狼》系列和林超贤的“行动”系列,主旋律色彩的新英雄正在点燃观众的爱国热情。
所以对赵文卓感到一点惋惜,毕竟比他小几届的吴京也找到了事业新起点,可是赵文卓还在徘徊着,大概也是因为他也老了,还不如流量小鲜肉有吸引力。
黄师傅,但愿在功夫片迎来下一个生命周期的时候,大家还能记得你,还能看到你。
我不知道该说这部电影如此水平是谁的责任,也没办法一一细数影片中的拙劣之处。
真的只能为之无奈一叹,又要搞情怀,又要搞潮流,做电影的已经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了吗?
居然如此的不谨慎,这是要突破下限把经典砸烂吗?
黄飞鸿的后人也许已经衰微,但若英雄泉下有知怕不也免要喷口老血。
生化人?
生化人?
我真为你们整个剧组抬不起头来,估计大多数观众也是同感(为你们抬不起头)。
真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你们没用心也就算了,怎么也得长点脑吧?
唉,为了过去的经典,我不想再骂你们了,自己想想吧!
我在坚持着把它看下去,只能说看一点吐槽一点:1,过去人开武馆是发传单的吗?
(文化普及程度好高);有自己叫自己北拳的吗?
(少林就少林,八卦就八卦,戳脚就戳脚,只有在南拳的眼里才一而概之为北拳);一场街头小殴斗引出两个宗师,真是让人想想不禁莞尔,这剧情你们是真的有过讨论的吗?
除了感情戏,其他都是院线电影的水准了。赵文卓这几年感情戏都拍的怪怪的,比如戚继光那部。还有这部电影,标题有问题,北英雄是最后被强行洗白的好不
我觉得没有那么差
我感觉这部电影不错,希望赵文卓能多拍黄飞鸿,赵文卓演技也不错。配角们也非常棒
赵文卓典型的晚节不保作品。除了赵文卓很努力以外,剩下所有人都演的很笨拙,很生硬,这个片曾用名叫《黄飞鸿之生化人》,其实应该改叫《生化人来演戏之黄飞鸿》。
之生化人特技+1
赵文卓为什么要拍这种烂片。。。
还行吧,片名应该叫黄飞鸿之生化危机,有种看电视剧的感觉
这版十三姨颜值很高啊,和娜扎非常像。
不得不给一颗星…又民粹…又不符合主题……南北英雄…!北方英雄就闪光那么一下?
文卓兄看起来不老啊!鸦片病毒变异,引入时代新元素。
失望。
俗套到看预告片就能猜出全片剧情
剧情到是有点扯,动作还是看的比较舒服的。国产功夫片,还是要赞一个。
打僵尸,通过外部加成VS黄飞鸿,这倒是侧面突出黄飞鸿的武功确实是强。比较接地气的电影,十三姨也有异域风情。如果说李连杰一笑就把自己的逗比本质暴露了,那么赵文卓我觉得是真的有我们的大师风范,这也是李连杰系列第四第五部选他的原因吧。不过这片子商业属性值不高,估计被喷的厉害,在电视上播放倒是可以
央6武侠烂片升级版
还不错,经典武打片,延续经典。题材虽然很类似,但是剧情不错。动作到位。
赵文卓,翻拍没有新意了
很多黄飞鸿的影迷,不管是李连杰还是赵文卓,曾经的黄飞鸿都是经典。超越经典很难,但是赵文卓有胆量,监制加主演。很多人说剧情或者编剧欠火候,的确是欠点,但整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很多经典的内容,至少让我的情怀得到了些许的释放,并且动作设计和场面还是很不错的。即使是抄袭模仿,但我依然很满足。
黄飞鸿嘛 不也是卖情怀 虽然李连杰的黄飞鸿最高 但是赵文卓那几版也是还口以的 换了个外国脸十三姨其余弟子都选的和旧版差不多 开头放歌摆把式 这样就及格了好吧。
赵文卓是实打实的真功夫,几年之后再次看他演的电影,还是蛮兴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