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恋

鮀·恋,鱼和它之恋,鮀恋,Love & Swatow

主演:杨婕,吴启垒,朱海彬,张楚芝,林蔚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潮汕话,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2

《鮀·恋》剧照

鮀·恋 剧照 NO.1鮀·恋 剧照 NO.2鮀·恋 剧照 NO.3鮀·恋 剧照 NO.4鮀·恋 剧照 NO.5鮀·恋 剧照 NO.6鮀·恋 剧照 NO.13鮀·恋 剧照 NO.14鮀·恋 剧照 NO.15鮀·恋 剧照 NO.16鮀·恋 剧照 NO.17鮀·恋 剧照 NO.18鮀·恋 剧照 NO.19鮀·恋 剧照 NO.20

《鮀·恋》剧情介绍

鮀·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林奕新(朱海彬 饰)一家在汕头经营一家小杂货店,他和妹妹都在读中学。他在汕头金山中学就读,和同学梁梦洁(卢倩 饰)青梅竹马,互有好感。本来梦洁准备大学考中山大学的,奕新也跟着报了中大。谁料后来梦洁反而去了杭州一所大学,只有奕新上了中大。在大学里,两人仍有书信往来,虽然梦洁也有了男朋友。奕新(吴启垒 饰)被选去演话剧《暗恋桃花源》,和他搭档的是可爱的女生,来自苏州的苏心蕊(杨婕 饰)。日复一日的排练中,心蕊对奕新情愫暗生。然而奕新却对梦洁念念不忘,他无法接受心蕊的爱也有因为心蕊是外省女生的缘故。于是心蕊狠下心来到了汕头,准备了解奕新的成长环境,更好的接近他。奕新和心蕊偶然在汕头重逢,两人回到了广州,正式成了恋人。然而有一天梦洁的突然出现,又扰乱了奕新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冰蓝遇见暖黄咖啡屋完美独裁双花镜暗夜之魂反恐特警组第一季苍穹浩瀚第五季光明底线特笑训练营想我就要告诉我星空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魔镜:致命前任绿色香水法兰基,我的爱外推美女与猎犬虽然不是英雄魔法使光之美少女!!~MIRAIDAYS~执念如影她将会一骑当千WesternWolves战队长悠哉游哉的一天我和我的时光少年我的战争珈百璃的堕落特殊病人后天大陆向南漂移上童村之异蛇古事

《鮀·恋》长篇影评

 1 ) 鮀·恋:潮汕和潮汕的年轻人

《鮀·恋》,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潮汕电影。

“鮀”,意指鮀城,也就是汕头。

《鮀·恋》海报很早以前就想说一说这部电影了,一直没动笔,它折射出来的,是汕头的年轻人与汕头这个没落特区的现实困境,对应的主题自然就是抗争与突围,是年轻人的抗争,是汕头的突围。

影片展现的潮汕元素

影片展现的潮汕元素

影片展现的潮汕元素

影片展现的潮汕元素奕新在学业、事业、婚姻等方面都面临着来自家庭的压力。

奕新的父亲生病做手术,奕新的母亲为了送多少钱给医生而烦恼,生活的变故让她希望儿子能够读医科,毕业后从医。

在学业上,奕新对母亲的抗争取得了胜利,他没有选择读医科。

奕新与母亲奕新毕业后,母亲又希望奕新能留在汕头当个公务员。

爷爷则指望奕新能够光耀宗族门楣。

“在潮汕,宗族亲戚间互相帮衬关心,是一种温暖,可是有时候,也是一种困扰。

”这是奕新的话。

在心蕊返回苏州后,奕新想要背着家人跑到苏州,恰好这时爷爷中风,奕新最终选择了妥协,顺从了母亲的心意,留在汕头当公务员。

奕新与爷爷苏心蕊两次质问奕新:“一起长大真的那么重要吗?

”她尝试过融入,去寻找奕新生活过的每一个足迹,然而正如梦洁所说,一切早已改变。

梦洁在给奕新的信中写道:“你还记得南生百货不?

听说要拆了,这样的消息无论真假,听起来不免有些伤感。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一过年全家就去南生买东西。

奕新,我很难过。

假如所有的老街都消失了,我们上哪儿去找回我们的回忆呢?

奕新与梦洁

这座小城已经不是奕新少年时候的那一座小城。

这也是很多城市的发展困境,汕头人将“汕头”揶揄为“省尾国角”,年轻人大多出外谋求发展,汕头自身的发展则破坏了年青一代的记忆。

拿潮汕人特别信奉的“营老爷”来说,当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元素加入到其中,“老爷”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潮汕营老爷心蕊说:“萦绕耳边的潮汕话,让我感觉置身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我多么希望他突然出现在这城市的街角,喊我的名字,让我不再感到这么无助。

”这里还有一点必须提到的是,影片为了突出心蕊融入潮汕文化的艰难,刻意突出了潮汕人对她这个外地人的排斥,这种“胶几人”的自我抹黑是极其可怕的,写再多澄清的文章也难以洗白。

心蕊 奕新与苏心蕊的矛盾更多地缘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与梦洁的隔阂则是由时间造成的。

奕新曾在信中对梦洁说:“每天忙东忙西,忙到最后,几乎忘却了忙碌的意义,唯一期待的是你的来信。

后来,他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和梦洁的默契,似乎停留在了高中时代。

也许横亘在我和梦洁之间的不是距离,而是不再共鸣的世界,世俗吞噬了我的内心,而她却好像一直孤零零地坚守自我的样子。

”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座城市,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帮奕新传递情书的陈晓楠在奕新的同学录中写道:“反正我是不会嫁给你的,你别瞎操心了。

”但是后来她还是让奕新“操心”了。

奕新与陈晓楠心蕊对奕新说:“忽然有一天,我发现,早已忘记了你的样子。

”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2 ) 从前初识这世间

很多事情跟情绪在不知不觉间就忘了,被这部片子重新唤醒了。

很多很多,明明不过十年,有时候恍惚间觉得似是已经隔了一世那般遥远,平时刻意去想怎么也想不出,毫无头绪的人和事与情,都慢慢从记忆的心湖中重新浮起,泛起涟漪。

原来我已经走了这么远。

原来我是如此惦念着那时候。

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不止一次地有过这个疑问,但一直没法找到答案。

于是我找了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我想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经历更多的人与事。

有一段时间,我的豆瓣签名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遇所未遇,得所未得”。

我想,等经历足够多了,或许我自然能得到那个答案。

这是从属于我想法中“未来”的一侧,这部片子唤醒的,是属于被忽略的,想法中“从前”的一侧。

或许我该把目光往回看。

或许答案并不在未来。

不在遥远的空间,渺远的时间。

而在于近在咫尺却又总是视而不见的“过去”。

或许我不该求诸于外,而该求诸于内。

我喜欢读经典的旧书,听经典的旧歌,看经典的旧片。

我知道,这部片子对许多人来说远远不足与那些经典片子相比,但它对我的意义却是如此的不同。

如此得拨动心弦。

如此得唤起那些苦涩而又不舍的情绪。

就像一杯青涩的青梅酒。

博尔赫斯曾经评价《红楼梦》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

那么,这部《鮀·恋》于我而言,就是一部关于时间的电影。

庚子年润四月初十五点五十三分无名无姓同日八点三十九分第一次修改

 3 ) 上映十年再看的电影

看了前三十分钟觉得还是打四星吧,看到后三十分钟略显抓马的剧情还是打三星好了。

十年前这片子上映的时候还在读小学,今日视线上看到了这片,后来读了金中上了大学,想起来还有这片,看一看以此回忆一下高中的岁月。

高中我们一般也不会穿礼服上课,不过的确比较好看。

片中赋予主角的悲剧色彩以唤起观众同理心,这是正常的,但用的是整个潮汕大环境的影响,我担心这会造成文化误读,问题虽然存在,但没有上升到这个层面,有时候我想,刺痛我的可能不是具有攻击性的概括,而是某些被点破的现实。

导演确实是非常有想法,有些安排有炫技之嫌,但无可厚非,但整体影片的节奏并没有把握得很好,呈现先松后紧,看起来比较奇怪。

剧本写作显得有些仓促,有点为了拍片而赶路的样子,本身有些bugs,但还是过去了,主要是结尾关乎大走向的抓马剧情实在是难以忍受(为此必须要降一星)。

台词的写作尴尬得很成问题。

演员的表演其实才是全片的最大问题,让许多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剧情显得更没有说服力,念白时也经常有棒读感。

但影片的整体看下来,大概还是够格的。

零片酬的情况下,可以想象到拍片是多么困难了。

必须要进行鼓励。

整个故事的脉络,以奕新展开,主题我还是喜欢,这种情感逐渐成熟的过程,故事驱动的几次情节本来也还好,但也有刚才说过几次的抓马,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怀念那一段还不够成熟的岁月。

电影其实还是显得小清新的,这也是区别于现在新出的潮语电影的重要表现。

上映十年了,真想知道当初那些演员和幕后工作者们现在怎么样了。

 4 ) 不管拍得怎么样,为潮汕影人喝彩

很早就听说过《鮀恋》,应该也是12年的时候,我的书法老师朱海彬告诉我最近上了一部潮语电影,片名就是他写的,让我们去看。

当时我才12岁,对这种节奏缓慢的残酷青春电影根本看不下去,所以就搁置了。

没想到多年后,我居然自己读了电影,自己也想为汕头拍部片。

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回头来再看一下《鮀恋》,为什么第一部潮汕本土电影就这样扑得无声无息。

开头的海湾拍得还行,但从场景转入金中开始我就倒吸一口凉气。

我也是金中的,对那里太熟悉了。

哥姐们这个拍法好像就没有打光也没有做美术,直接扛着机器带着演员就去拍了。

诚然画质也很不太行,但这不是画面缺少电影感的关键。

个人认为电影感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灯光和美术,这两者做好了,画面不会拉到哪里去。

很多镜头是没有信息的,愿称之为废镜头,对叙事完全没有帮助。

感觉分镜就没有磨好,不过第一部长片,经验不足情有可原,我在这里也是说风凉话了。

声音也是大问题。

电影是一门视听的艺术,录音的讲究不必摄影少。

它不是把对白录下来就完事,这片子里很多声音听不出空间关系,音色也“不实”。

所以听起来就会让人不适。

调色!

太糟心了!

好像直接套了个黄色的阴间滤镜!

来中传动院找找人,五千块绝对能调一版更好的!

演员的台词功底太差了,尬到让我很害怕,潮汕没有好演员可怎么办呢?

当然了,我知道这些问题哥姐们肯定都努力想要避免过,肯定是没有办法才留下的遗憾。

但是我写下来,是想提醒自己如果要拍的话,可以做得更好。

不知为何,潮汕地区的电影人很少。

我在学院读书,很羡慕他们那些“长沙帮”、“河南帮”之类,一个地区的同学总是互帮互助,可以拍自己的家乡。

但我好像真的是整个学院唯一一个潮汕人,想要回家拍片,也知道汕头当地没有影视资源,困难重重。

所以不管《鮀恋》拍得怎么样,我钦佩哥姐们的勇气和毅力,为你们喝彩!

希望未来潮汕的电影人可以越来越多!

 5 ) 一起成长的人,真的很重要。

.今晚在汕大的礼堂里看完了《鮀恋》。

虽说是电影,但是面对这样的作品,去考究镜头剪辑配音等细节已经没什么意义,心里满满的是感谢,感谢有人记录下这个时代的一些情景。

起先想看这部电影,原因很简单,想看关于金中的一切。

后来听爸爸说,入读金中的第一天晚上,妈妈在家里哭了。

她担心我去到那里吃不好睡不好,甚至还总叮嘱我要多跟同学去吃饭,不要一个人独来独往太自闭。

我笑她太多虑,她笑我太年轻。

后来报考志愿的时候一心想报北京,叔伯们都鼓励我出去闯世界,妈妈却没说一个“不”字,而是努力压抑着满脸的不快,奶奶也旁敲侧击地劝说我,语气淡淡却又字字心长,她们仿佛就等着我“幡然醒悟”。

后来妈妈又希望我去广州,离家近一点,可是我对广州无感,妈妈叹了口气,转身走进厨房。

后来第一志愿组全都落空,补录的时候来了汕大,怎么说也没掉到二批去。

全家人都很高兴,除了我。

三年的时间里,能发生很多事。

为了社团利益和团委老师吵过架,顶撞过自己很尊敬的师兄,在别人洗澡的时候盛凉水冲他,把暗恋的女生名字写在上铺的床板下被室友揭发,晚自修巡查阴暗的宿舍时互相讲鬼故事,晚上和同学探秘学校幽暗少人的角落,在他借地小便的时候为他放风,帮别人写情书,偷偷录下别人夜谈会时候的真心话,同桌瞪着我语文课上左手诗集右手情书很无语,晚上躲在没开灯的社办里听庄XX的脚步滑过,在角落里心惊胆战地交往过密,为了劝一个人别退社写了几张纸的长信,也因为月考考得奇差坐在床上哭,为了一个政治问题争得脸红耳赤,时而澄海腔时而潮阳腔众乐乐着……还有很多很多为了应试而学习是件乏味的事情,我们成了能不断为自己找乐子的人。

还蛮喜欢影片讲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不是那句盛传的“只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女生,才能融入你的生活”,反而是那句“一起长大的人有那么重要吗。

”是的,一起长大的那些人,早上叫我起床读英语的人,睡不着的时候窝在一起听歌的人,在社办里互相击掌鼓励互相指责斗嘴的人,在成绩榜前嘲笑我的人,拿着相机一起在校园里发现美的人,一起坐在图书馆天井的玻璃上看脚下人来人往的人,偷偷爬上宿舍天台喝酒的人,互相沉默着走过观海平台的人,互相写着长长的信述说近况的人,周末在QQ上聊得火热在校园里装作疏生的人,被我辜负的人,抱成一团一边说不要哭一边哗啦啦地哭的人,读了我的博客后来关心我的人,读了我的意识流长博文然后留言说拜托写直白点好不好的人……很多很多这些人和故事要向谁说呢,曾经模仿李丽丽陈俊才装饰熊滚水弟的模样,用潮汕普通话说“汕金学XXX号”“秀长很yong幸”等经典话语而笑得前俯后仰,这样的场景如昨日之事栩栩如生,但是要和别人谈起,还得费尽一番口舌讲谁是滚水弟。

正是这些人,才有最精彩的文化冲突。

家里有钱的,家里当大官的,家里开工厂的,家里种田的,父辈是小白领的,父辈是官位不大不小的公务员的,父辈是文化人,各色人等,都被压制在这个高密度的空间里。

甚至有一天几个人闲聊打屁的时候有人蹦出一个结论“澄海腔最好听”而且“潮阳人最喜欢说普通话。

”一度有段时间很抗拒周末返校,看着路灯和霓虹招牌在身旁后退,总觉得被人抛弃了。

但是想到还有那些人,想着新一周会有新剧情,心里又有了期盼。

那个奋战如困兽的自己,那个不知道怎么去爱的自己,那个戴着牙套不敢舒心咧嘴笑的自己,那个那时候的自己,在来回的轮渡和公车上,在日日夜夜里,不断刷新着自己。

有一次路过写满高校录取名单的龙虎榜,突然觉得那像个巨大的墓碑,那些相识的人在这个校园里只剩下一个名字,真想献花给他们。

时代在变,金中也在变,也许再过几年学生们已经没有了写BBS的习惯,但不变的是他们还有一群知根知底一起成长的人。

汕头在变,不许找外地媳妇的母亲要问生辰八字的母亲毕竟越来越少,至少我的妈妈不会。

当汕头变得越来越像其他城市,在这个没什么特别的世界里,特别的就只有这一群人了。

高三时一个下午吃饱饭走回课室,看到师妹拿出相机对着晚霞狂拍,心里蓦然感觉“三年里,金中已经被拍完了,似乎没什么好拍了。

”金中是个符号,那些人和事的集合,那群人走进回忆以后,还剩什么呢。

我隔着荧幕寻找过去的自己,只是我不会站在21岁的渡口感伤,拾起记忆的碎片,总会扎伤自己的手。

现在最可惜的是没有在学校里打过架,哈哈。

有故事但是没有剧情,这只是青春的一部分。

回想起来,就像《As time goes by》唱的那样,情感浓烈而语气浅淡地: You must remember this A kiss is still a kiss A sigh is just a sigh.

 6 ) 抉择

字幕升起——献给所有勇敢面对平凡的人。

片头造势说:这片子看哭的多是大老爷们。

的确,潮汕的传统,核心是深深的家庭观念,内外有别,这是一种固守,是一种文化束缚。

肩上的责任太重,长大之后,自己当初的梦想便渐渐越排越后,直到再也找不到了。

影片的基调是沉重,但反映的是一种真实,存在即合理。

 7 ) 这部表面沉静的电影的背后是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

此片感觉是为了拍片而拍。

故事框架其实还可以,但挖掘得太肤浅,编剧台词水平糟糕,剧情硬伤BUG一摞接一摞,叙事节奏混乱不堪,时而生活化,时而文艺范儿,甚至还有几秒的恐怖片风格的镜头。。。

旁白是一部细节缺失的影片最后的避风港。

导演的镜头语言掌握得很多,但更多流于技法的展示,没有好好思考镜头语言的意义,当然,年轻嘛,以后进步空间很大。

配乐是不错的,但与画面的结合很激进,过度煽情或者过度调皮,本应属于学生的清新自然,瞬间变得狗血庸俗。

演员就不说了,都是孩子,重在参与。

总评:野心不小,力有不逮。

如果鮀恋剧组不把此片重点放在后期铺天盖地的宣传上,而是认认真真打磨剧本,雕琢台词,思考这个故事的意义,代入剧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本片会好得多。

感人,不是靠海报上女主脚矫情的注视着海那一边的夕阳就能做到的。

这部表面沉静的电影的背后是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

记住,当你放下名利时,名利不请自来。

PS:年轻人不要听不得批评,赞美的话留给亲朋好友父老相亲去说吧。

 8 ) 关于鮀恋的一些杂感

这部片子刚出来的时候,我正好在大四的毕业季,找完工作比较清闲的时候。

微博上的金中校友各种@,在广州的大学城有好几个放映点,在潮汕大学生的圈子里炒的还是蛮火的;我比较懒,没有到现场看,自己找了个枪版一个人宿舍看了。

观后还是唏嘘了好一阵,并非电影多么感人催泪,只是让人想起中学的青春和潮汕老家的很多事情;感觉这部电影是拍给我们这一代潮汕学生看的,所以我从不推荐周围打工的同龄同乡或者外地的同学去看,——所谓一蜜顶十黑,除了给这部辛苦拍出来的片子制造更多恶评之外别无它用。

现在7.6的评分还是高了点——7.5以上就是佳片的水准了,7.0左右的评分应该是既能照顾主创心情又不致误导不明真相群众的分数。

本来我是没有写影评的习惯的,但是这部片子的设定真的和自己太有缘了,好像不写点什么就对不起这份缘分的感觉:首先我高中是在金中读的,大学在中大,毕业后第一份工又在苏州,电影里的很多取景都曾经印过我的足迹。

看这种电影,虽然技术上有欠缺但是主观上很有诚意,就我个人而言,很难没有代入感。

我对金中的感情比较寡淡,毕业后一直没有回去看过;这部电影还是勾起我很多对中学生活的回忆。

男主角很像我的一些同学:学习很好的乖乖仔,在同学中人缘很好,在社团或学生会混的开,有一些女同学暗恋的那种。

猥琐的男二号有时会爆两句经典的潮汕话对白,让人莞尔,不知道为什么使我想起金中的元旦晚会:整个学年大家最high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一些很有意思的情景剧,带有早期中文互联网的无厘头因子,让人惊异这帮学霸居然也有创造力勃发的时候。

作为观众我比较喜欢电影的前半段,有点潮汕人自己的青春电影的意思,后面渐渐有点虎头蛇尾,好像有点主题先行的羁绊。

男主在剧中的表现不太讨喜,承受太重,前行自然艰难。

这方面我还是有同情的;因为在金中读书的基本就是潮汕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远的不说,中表亲戚的小孩都是看着你成长的,背后很多眼睛盯着你,所以要规行矩步,不能随便出轨。

所以大家压力还是蛮大的,哪次模拟考的分数跌的太厉害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记得当年高考数学比较难,考完去饭堂吃饭发现满屋子的学生家长哭成一团,好像到了追悼会现场一样。

扯远了。。。

说回这部电影。

有段时间我常意淫,如果我来拍这部电影,会把他拍成什么样子:首先要像侯孝贤一样不厌其烦地用长镜头,让人物在金中古树葱郁的校园里或者汕头老市区富于沧桑感的老巷子里自由活动;对白用很地道的潮汕话,男主生硬的普通话对白尽量减少,总之前半段要有侯氏的乡土气息;后面的恩怨情仇要师法杨德昌,表现世道的灰暗和艰辛,苏州女生设定得更加温婉执着,发小女则在堕落中蜕变得奔放而勇敢,这样一来男主虽然还是温吞水一样boring,但是起码的戏剧张力应该有保障了;另外,大妖都的城中村这样后现代的活背景不涉及真是太可惜了,所以可以把康乐园的背景换成神魔乱舞的康乐村——没有岩井俊二的功力,整部片子都是这么干净的色调会显得我们像没走出过校园的书呆子一样。

(MD中花总的毒太深了)毕竟是半年前看的片子,现在来写观感有些隔膜了;脑子里残留的只是人民广场的渡口,金中门口那条阳光灿烂的坡道,康乐园里面的红墙绿树……也不知道哪些是电影里面的,哪些是自己杜撰的;虽然前面说了很多刻薄的话,还是要感谢电影的剧组,为我们这个特定的人群呈献一部深度定制的青春电影,让我们在谋生余暇可以感概下我们的青春——虽然大多时候不像电影里的那么诗意和优雅。

 9 ) 你喜欢的只是初恋的感觉,却误以为是真爱

有很多人看了预告片和mtv后都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片子非常像潮汕版的《那些年》。

不可否认片子很有台湾小清新的风格。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片三年前就开始拍了,那时《那些年》还没出呢。

难道这才是小清新的鼻祖。。!

试映会的版本中,《鮀恋》比《那些年》残酷多了。

《那些年》即使最后两人没有成功,起码回忆总是美好的。

而《鮀恋》试映会版本看完后,我脑海里不停地重复一句话:你喜欢的只是初恋的感觉却误以为是真爱。

让你会不停想到更现实的世界。

片子所讨论的主题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

我想起我一个朋友说起的一件事儿,他初中还是高中喜欢一个女孩子,当然可以说初恋咯。

两人互相写了很多信,后来男的去外地上大学,女的留在本地上大学。

可能是大家后来面对的世界不一样了,见识的东西不一样,导致话题越来越少。

后来我朋友说,最近见到那个女孩子,看到她的谈吐举止,不知道为何觉得那么俗气,那么无聊,甚至有点冲动想删掉她的联系方式。

他一直感叹为何当初还跟对方通了那么多的信。

在片子里,上了大学的林奕新也在努力修复和梦洁那种渐渐缺失的默契。

可是越修复越感觉距离远,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他们价值观世界观变了。

你也许想批判其中某一个人,可是到头来,你会发现其实自己何尝不是这样。

有一些朋友有一些曾经对你很重要的人,当两个人所处在的境遇让两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或者通俗说品味习惯发生了变化。

也许陌生的不是你们之间的关系而是默契,拉开距离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心灵的感觉吧。

我甚至会想,你十几岁喜欢的那个人,也许你喜欢的不是那个具体的谁,而是那种懵懂的爱的感觉。

那时候我们第一次意识到爱是什么的时候,而有一个人很符合你对爱的定义,于是你爱上了对方。

可怕的是有一些人像林奕新一样,固守等待初恋的那个人,却在长大后残酷的意识到,那个人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人。

也许青春的残酷就是这样的直白,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直白的残酷我们才成长了起来。

 10 ) 请别说在传播潮汕文化

听说是第一部潮汕话电影 ,感觉很亲切,也很迫切想看,不知为什么,自从离开潮汕,当了几年外省仔,对潮汕的东西都越发地热爱,也许只需是“潮汕话电影”这几个字,我都会去支持一下。。

对于拍电影的胶几人,很欣赏他们的才华和热情。。

不过看完影片,感觉这影片的要表达的东西跟我是多么不一样,没有多少共鸣。

在我看来,潮汕人的观点和一些精华被拍得一无是处,那个男主角没有多少特别能代表之处啊,那个梦洁的形象也体现不出潮汕女孩的特点。

片中那个爷爷的形象塑造挺不错的,但是描述出来的潮汕父母辈的观念也不是很有代表性。

就像是影片中那台window95系统的电脑和那个“传真”公务员一样,都是很过去的东西啊,看到这些,感觉是20年前的潮汕可能会贴切一些吧。

实在没能从这些古董中找到共鸣。

很不喜欢那个宣传片里面说的传播潮汕文化。

在我看来,这个直接就是让别人来误解潮汕吧。

影片中男主角的态度,表达出来的更多是对这些传统更多的只是反感,或许你们想表达潮汕孩子的无奈和责任、对拜妈祖、潮剧、算命更多的是否定。

就你们那个“七星伴月”、“以为是弟弟吧?

”,这些都是潮汕的传统,你们不能只是用来让人嘲笑的。

偶是越来越觉得这些传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男主这么孬种,那苏州女主这么好都受不了,以后哪里的女孩子还敢嫁潮汕啊。

请别再说你们在传播潮汕文化,它不具代表性。。

《鮀·恋》短评

一部拿腔捏调的独立文艺片。故事很老土,但故事中的潮汕因素算是亮点。演员的表演水平在业余中还算过得去吧。配乐不好,苏心蕊的旁白很雷人。作品质量虽然嘛嘛,但三年的坚持,给一颗鼓励的星(本来只想给两颗星的)。

5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这是一个发生在潮汕地区的故事,变的是人,不变的是这里的一城一水。细节很好,有本土特色,男主角他妈演得很好!

9分钟前
  • ╮(╯▽╰)╭
  • 力荐

单初明明就多把人家当女神 还刘亦菲巴拉巴拉 然后就那不是爱 我的感情很单纯 不能犯错巴拉巴拉 男主真烦,不过片尾字幕真是很感人 鼓励一下

12分钟前
  • 杀手欧阳短手
  • 还行

配音做作了点,情节一般。不过,一颗送给音乐,一颗送给画面,一颗送给团队,一颗送给方言背景。一起长大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16分钟前
  • Horizon
  • 推荐

好久之前看的剧情有些遗忘了,记得这个题材还是挺贴切的,也让我对潮汕那个地方多了一些认识

17分钟前
  • 🌸
  • 推荐

再见,过往,你我。

19分钟前
  • Leo
  • 力荐

嗯。。进苏州少女线之前觉得蛮不错。剧团钢琴什么的,不新鲜啊。抽掉潮汕人这个身份之后完全可以解释为青梅竹马斗新欢的老故事模型。所以还是不会说很喜欢。

23分钟前
  • 我与我周旋久
  • 较差

维纳斯

25分钟前
  • 退役小偷
  • 力荐

友情赠送一颗星~

27分钟前
  • 苏菲
  • 还行

居然是在投毒事件知道这部电影的- -问老爷、八字、圣杯、金中、对父母的听从、排外、潮剧、牛肉丸粿条汤、薄壳等等这些传统的潮汕东西,外人是无法理解的。尽管剧情不足、剪辑混乱、演技生涩,但我还是被它的诚意打动。

30分钟前
  • 灃湮。紀。南城
  • 力荐

还是不要评论我不懂的世界的好:1.我不懂电影剪辑手法,但是我觉得好多角度都很美。2.我不懂潮州,不懂汕头,所以还是不评价为好。本片再一次证明女生跟着男生去别的地方都是BE。

34分钟前
  • 洋酒豆豆
  • 还行

纯粹处于对片名中那个奇怪的字的好奇才在腾讯视频上看的这个所谓的首部潮汕本土电影,基本上也就是学生作业的水平,但真的挺有地方特色也很小清新,特别是前半段学生时代的小爱情很有80后的代表性,另外摄影很棒,把汕头拍的很美。

35分钟前
  • 正能量小圆头🔒
  • 还行

所以是想说家人让他失去追求爱情的勇气吗?

40分钟前
  • 旗帜
  • 还行

真的只能给到这里了。。。。。。。。。。。。。。

41分钟前
  • momo
  • 较差

至少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在本土电影中还是第一部。

42分钟前
  • 魂不守舍
  • 还行

分数这么搞????高?

43分钟前
  • 大龙猫
  • 较差

这是Alice推荐给我看的。这是金山中学校友们历时几年拍出来的,其实汕头没这么美,也没有那样富有情趣。喜欢一个陌生的城市,大概是喜欢的人在这个城市。

46分钟前
  • 怀瑾
  • 推荐

得失 或许那些失的本来就不该拥有

50分钟前
  • 洛罹
  • 还行

我还记得高中时见到剧组在学校里取景。故事情节记不得了,大概还有一两句台词“guã条?是什么~”、“潮汕资源很少,一个家族付出了所有资源培养,很久才能出一个人才,所以他会被迫负担起整个家族的责任”

5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我的天呐。。。。你拍个微电影就行了吧!

54分钟前
  • Elvis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