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在学西班牙语,而又找不到好的学习资料,所以这部动画电影看过多遍。
记得小时候住在农村,晚上满天繁星,树影摇曳……那时并不像现在大城市里到了晚上一样灯火通明,出了大门外的院子便已经一片黑暗,充满未知的恐惧,让人不敢涉足。
而出了家门便需要带上手电筒。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束婆娑朦胧甚至可以称得上虚弱的光线从远处照过来的,我便惊喜的大喊“月亮下来了,月亮下来了……”然后我就踩进了一条阴沟里,从此在额头上留下一道疤痕,可那其实只是某人举着手电筒赶路而已,我小时可能也是浪漫主义的呢。
哈哈……这部电影便幻想了一个在小孩子睡去以后在外面的无边黑暗里发生的种种事情,为什么猫晚上不睡觉,因为它们要负责用叫声让小孩们睡觉、为什么会做梦?
为什么入睡前还躺在床头,醒时却在床尾……还有那晚上的交响曲,这就像一个狂欢的派对,告诉你黑暗其实很美也很快乐。
抹去对黑暗的恐惧,你才能真正享受并拥有它。
一开始看还以为是法国的动画片,光影的处理非常讲究,绝对不是什么拙劣的画功,立体画派的功底还是欧洲那边比较厉害的。
当然剧情在类型上会让人想起宫奇竣,不过,老宫那厮跟这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战胜心中的恐惧”,比起什么地球环保、正义与泛爱,我还比较乐意这个主题。
人家没那么幼稚,但绝对有一个孩子真正的想象力!
卡通能做到这点就是非常强大了!
代入就不好,不够冲击,或温馨,或暖心,或,童真。
这两年补过许多动漫电影(番剧不算),高分有,低分也多。
怎样评价动漫电影?
这条路我仍在探索。
小时看迪斯尼,看日漫,看国漫,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各善所长。
现在看千禧年后的动画长片,pixar赛高,迪斯尼老套,日漫长片热血或温情,国漫长片商业化远大过价值,欧美走原创风。
但也不能这样说,我也不愿这样讲,Pixar应该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丰富且富于活力的社会,不应被一种价值观支配。
Pixar哪一天不再带来惊喜,这个公司就不再拥有意义。
它可以通过继续扩张、垄断比如成为下一个迪士尼,继续存活,但是在以产品说话的圈子,首先拿得出优秀作品,这个衡量,是毫无争议的。
动漫电影也是电影,评价体系也应是想通的。
节奏、平衡,核心是讲述,编剧或轻松或明快或深沉或凝重,一定要有良好的把握,演技(这里基本可以换作配音)变得单纯但一定要注意传达情绪。
对于动画电影,我认为,多一分少一毫都是不易接受的。
这其中可以立作标杆、教材的佳片太多太多,让人失望失落的产品(甚至无法称为作品)更多。
故事是好故事,但成片质量没有达到同等高度,作品的期望太掉。
记得几年前,阅片量还未过千时有过一次(瞬间的)思考,将电影制作者(导演啊编剧啊演员啊这一票人)同学校里面的学生放在一起比较,成绩、活跃度、能力,校内校外似乎都会有一些衡量标准。
于是,在那仅有的一次比较中(应该是没有记录的),我仿佛认识到为何许多电影用心却无法出力,功率低下。
——忽然发觉,刷片日增,标准也越来越高,是这样么?
不,是越来越清晰。
以前模糊可以带过去的,现在能够察觉到哪里不舒服哪里不顺畅,节奏差讲述乱平衡偏颇内容油腻价值无良野心冲冲,太多太多的制造瑕疵,毁了一个又一个好的点子好的创意。
打磨一个作品,制作一个佳片,真是不易。
很多电影看着看着,就是一部敷衍塞责的流水线制造产品,气味儿重,口感差。
要不要点名几部好片子,亮堂亮堂心情,我看,不要了吧。
宫崎骏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龙猫的痕迹,风声里隐约听到它们奔跑的声音。
《夜曲》也是一样呢,也许你会说,角色不够有个性,故事没什么起伏,笑点也不够有力……但就算是这样,我还是跟着小小的蒂姆同学一起经历着夜晚的探险,跟他一起笑得好开心又害怕地缩起身子。
不知为什么,只有动画片能让我忘记自己全然放松。
清晨醒来的蒂姆,不一定相信夜间发生的一切,但是我相信。
这是一部适合在晚上看的动画片,一个一个的惊喜像一个又一个胀破的气球,在寂静中发出那一声令人愉快的“啵”的声音。
你以为夜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吗?
不,树枝的摇动,窗扇的开合,夜里的声响都听从于“低语者”的指挥棒;每一个小孩子都有一只猫守护着,它喵喵叫着让孩子入眠;做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梦,是由文笔蹩脚的小精灵写在纸上;有三个美发师姑娘,在床边叽叽喳喳讨论给孩子换一个什么样的发型;雾精灵屁股上的钨丝发出亮光,它们爬进高高的路灯里;星星的背后有一个开关,可是它们自己够不着;坏家伙“皮”在孩子们耳边发出嘘声,全城的孩子都发现自己尿床了于是一起哭起来……夜曲星球的领导者,叫做摩卡,是不是因为他一到晚上就开始吃咖啡豆呢。
总之这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比起平淡无奇的白天,夜的世界多有趣,虽然不能被人们发现。
我们的小男孩蒂姆,是个胖乎乎但眯眯眼的小家伙。
他很怕黑,总是等到孤儿院的其他小孩子都熄灯以后,把床移到窗边,看着弧矢七星的光芒才能睡着。
可有一天,他的星星不见了,他爬上天台,发现了管理孩子睡眠的猫倌和他的猫群。
猫倌身形庞大,跑起来却像猫一样敏捷。
猫倌拿这个不睡觉的孩子没办法,带着他和汤波莫利一只贪睡的懒猫一起去找摩卡。
摩卡不管星星消失的事情,他们决定自己去星星守护者的灯塔查明原因。
一路上经历各种曲折但都有惊无险,但是北极星告诉蒂姆,没有星星守护者,这时候,黑影吞噬了城里所有的灯光和天上的星星,又开始吃月亮……摩卡对夜曲星球的公民说,黑影是蒂姆带来的,是他对黑夜的恐惧。
当黑影迫近,伤害了猫倌和雾精灵的时候,蒂姆终于勇敢地举着北极星站出来对它说,如果你要的是这个,就来吧,如果我不怕你,你就不存在……这时候黑影消失了,弧矢七星又开始闪烁。
夜曲星球经历了漫长的一夜,黎明时,孩子回到小床上微笑着睡去,没有人知道他是拯救了世界的小英雄。
早上刷知乎日报的时候,看到一篇《千与千寻》的影评,说,外表是非主流的胜利,骨子里依然是主流。
夜曲星球的故事,也不过如此,是一个战胜自己的故事,说它是小男孩的幻想也可以,但它又是如此动人。
恐惧谁都会有,这并不可耻,小男孩的执着和倔强,还有最后关头的勇气却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看的第一部西班牙电影。
人物设定没有往漂亮或可爱靠拢,甚至猫倌丑丑的有些吓人,但是画面很细腻,尤其是夜晚的各种光,真美。
蒂姆想要学猫倌一样爬上栏杆坐着,因为个子矮扑腾了半天,猫倌伸手像抓一只猫那样从后领提溜起小男孩把他放在栏杆上……哈哈我都替他郁闷。
还有,小男孩一个人赌气地坐在墙角,小小的眉眼皱着嘟着嘴,这时候大懒猫走过去蹭蹭他的脸,他就又笑起来抱着猫说谢谢你,汤波莫利……按照猫倌说的,“一个不睡觉的娃加一只懒猫简直是绝配”,可这时候他俩都太可爱了。
还是用一句诗来结尾吧,卡瓦菲斯《但愿你的旅途漫长》: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是的,我们还在爱着彼得潘,我们来自B-612星球,我们希望听到龙猫奔跑的声音。
《星星大作战/夜曲》我向来是对文艺电影没有什么好感的。
没办法,总觉得意象太多,内涵太多,背景太多,致使我这种肤浅的俗人摸不着头脑,体会不到导演背后的深意。
总结下来就是第三青年完全搞不懂你们文青的思路。
所以,咳,这部动画就简单从表面说下感受吧。
类似孤儿院的背景,小男孩不算可爱,也不算特别,只是单纯地守着自己的星星,靠着那点微薄的亮光才能入睡。
有那么一点熟悉感。
想起自己小时候半夜醒来,一室星光,驻足良久。
或许每个小孩子天生就是喜欢星星的吧。
哪怕那么一丁点儿,只要觉得那是自己的星星,都会无比温暖。
可是如果有一天,那颗星星不见了呢?
诡异的开场,然后一场华丽的夜色便铺展了开来。
为什么一觉醒来世界都不一样?
——睡前总会听见猫叫?
——头发总会乱掉?
——袜子总会找不到另一只?
——被子总会以不同的角度掀开?
——玻璃总会出现雾气?
——梦境有时甜蜜有时垃圾?
啊,原来如此。
无比温暖又童真的设定,让人会心一笑,却又希望这些都是真的。
为什么我童年没有看过这部动画!
——如果看了我想大概就不会问老爸老妈这么多问题啦。
最最惊艳的还是那首夜曲。
咕噜咕噜的烟囱声,哐啷哐啷的管道声,咯兹咯兹的开窗声,噼里啪啦的路灯闪烁声,呼哧呼哧的晚风声,悉悉索索的搓墙声,晃晃悠悠的落叶拂地声,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屏住呼吸,一动不动,生怕惊扰到这首无比和谐的夜曲。
最美不过如此。
[以下是花痴时段]小灯泡们如萤火虫一样跑来跑去,最喜欢那种灯泡坠地的声音,通透质感,十分悦耳去找Star Keeper时的那间小房子也好喜欢,星星挂在灯塔上,虽然灭掉的星星像尸体一样有点可怕啦,但亮起来的那只北极星好像小仙女哟>< 声音也超好听。
猫大大就不用说啦,刀子嘴豆腐心,傲娇又霸气又好照顾小孩子,萌死了嗷嗷最后没有死掉最开心啦。
永远照顾着小男孩哈哈。
头发造型狂热爱好者也很萌,手指像剪刀一样,卡尺卡尺的,摸着小男孩头发的时候温暖死了。
当然啦,我一直期待的Moka是这种造型我还是蛮不能接受的,但让我说应该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 = 本以为这个咖啡豆狂人是最终BOSS,结果其实不过是一个城市夜晚的奶爸而已。
还有还有,那个pee的小丑,开始在说“那个”的时候,我还以为会发生什么事,结果是能让小孩子尿床的利器,实在是太太太太帅了好吗另外,在众多服务者奔波之际,觉得最辛苦的就是替每个小朋友写梦的,噗哈哈哈哈每天写一个梦这种生活好苦呀但无疑也很幸福哟。
总之,这部片子最后想要表达的就是小朋友不要怕黑,要战胜自己心中的黑暗才能获得光明。
太特么适合教育怕黑的孩子了。
以后要我家女儿不肯一个人睡我就给她看这片子哈哈哈哈哈哈。
咦,回头一看,这部片子原来很治愈嘛。
啦啦啦,今天看到这样的童话,十分开心。
看了这部动画片,我才知道为什么大仲马说:“自古以来欧洲最骄傲的三大贵族是英国贵族,德国贵族和西班牙贵族。
”真真是船破有底,无论是构图,色调,光线,音乐还是情节都体现出了文艺片才有的气质。
带有细腻质感的人文主义情怀,以及轻巧从容的欧洲贵族特质。
这种类型的动画片也许受众圈子较小,但必坚定不移。
这是一部西班牙的手绘动画片,无意之间在优酷上看到,为什么被他所吸引呢,因为当时他标注的是非常好看的多次获奖的的手绘动画片,看着这个长串的标注,不禁想让我看看他的内容。
动画片自然是讲给孩子听,也就是从一个孩子开始讲起来的,小主人公TIM 从小生活在孤儿院,也许是因为如此他害怕黑夜的孤寂,所以每每个夜晚他都会拉着自己的床铺到窗下睡觉,用他独有的钥匙打开窗户,因为在那里他能看见属于自己的星星,他妈妈告诉他:每个人都属于一颗星星,自己选一颗,抬头仰望天空,就会看到光芒。。。
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有时也会仰望天空找寻一个属于我的星星,偷偷的看他嘿嘿。。。
后来他的星星不见了,这也就展开整个的故事。。。
他遇见照顾小孩子的猫群和他们的首领,我很喜欢中文中对这个像气球一样的首领的称呼,叫做猫大大,很可爱的名字。
这个执拗的小孩坚持找寻那颗丢失的星星,于是猫大大带领他进入了一个黑夜制造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有分工,而且让我了解了好多好多以前所无法解释的东西,当让这些也许只有孩子才关心。
你知道梦是怎么来的吗?
那是因为有专门写梦的作家在那里编剧,哈哈。。。
(写的真的很差劲)。。。
最后再有一个寄送者送到每一个孩子的身边,念给他们听,这就是梦的过程,原来每个人都是演员,哈哈。。。
为什么早上会有露珠,那是因为有辛勤的搬运工人在夜里默默的工作。。
为什么在寂静的夜里会有沙沙的美妙动静,那因为有一支庞大的乐队,在有秩序的演奏,还有指挥家呢。。。
为什么早上起来之后你的发型会变,那是因为有三个木偶阿姨超级喜欢争先恐后的给孩子做头发,谁也不想让,不过他们真的做的超赞为什么会有雾呢?
那是因为晚上有雾精灵晚上在夜里飞舞为什么会尿床?
嘿嘿那是因为有一个使坏小不点在作怪哈哈。。。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让我明白真的会有这样的世界存在,任何的存在都是有理由的,可以解释的,而且还是这般样子,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又深信不疑。。。
当整座城市已经被黑夜吞噬,只剩下一盏倔强的不怕死的灯和唯一的一颗星星(北极星)时,这是考验小主人公的时候,因为他恐惧黑夜,(我也恐惧黑色)那是我完全可以体会他的恐惧之感,那是出自于骨子里的一种感受,但当他看着猫大大死去的时候,他不得不自己出来战胜恐惧,面对黑夜,当他抱着北极星突破黑夜时,换来了整个世界的光明,也完全突破了自我,不再惧怕黑夜。
原来我们需要的是面对。
我为什么会怕黑夜呢?
因为曾经听大孩子说晚上会有妖魔鬼怪出没,(其实就像大人们常常对小孩子说你要是不听话,会有大黑脸把你抱走一样)嘿嘿。。。。
所以从来不去地下室,也从不敢一个人在黑色的空旷的夜里走路,生怕一个不留意出现妖魔鬼怪。。。
所以当看这个动画片时我算是很投入了,有可能是因为我也想去揭开黑夜的谜团,看一看我不曾发现的美好。。。
还有错过的。。。
这是一部西班牙的手绘动画片,《夜之曲》(Nocturna),2007年。
只要心中没有恐惧,那么黑暗就不存在。
虽然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小孩子战胜恐惧心理的故事,表达方式和过程却异常精彩。
充满幻想世界很,让人觉得很奇妙。
Tim从小生活在一所古老的孤儿院,他害怕黑夜的孤寂,所以他每个夜晚将自己的床铺移到窗下睡觉,打开窗户,这样他便能看见属于自己的星星。
因为他曾妈妈告诉他:每个人都属于一颗星星,自己选一颗,抬头仰望天空,就会看到光芒…可是有一天,Tim发现一直以来为他驱除恐惧的星星不见了…他走上楼顶,发现了很多猫。
突然出现了一个圆滚滚的家伙,他说他是猫牧师,是负责管理猫咪的,每一只猫都要守护一个孩子的睡眠,而Tim那么晚了还不去睡觉,他就有责任要守护他安睡了。
原来,夜晚的世界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由摩卡大人掌管大权。
他手下的动物和精灵各司其职,维持着夜晚的正常运行也为迎接清晨的到来忙碌奔波着。
为什么早晨起床睡眼惺忪时发现头发总是乱糟糟的?
因为有三个梳头精灵为你设计发型;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袜子?
是因为有拣袜精灵将它们悄悄地收走;夜晚的树枝要沙、外面窗户砰砰作响、管道发出嘭嘭的声音,这些吓得你不敢入睡?
那是精灵们的交响音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什么会做梦?
因为有专门写梦的作家在那里编剧,然后读梦精灵在你耳边诵读梦境;为什么会尿床?
因为尿床精灵念着咒语令第二天的城市中充斥着大人们的呵斥声和挂起的“地图”;为什么会有雾呢?
那是因为晚上有雾精灵晚上在夜里飞舞…街道上的路灯的玻璃罩子里都住着发光的小精灵,它们好像萤火虫一般。
因为看到星星逐渐消失,Tim坚持不睡觉要找到原因,他骑在猫大大身上,他带着他穿过这个熟睡的城市去问夜晚的掌管者摩卡大人。
他要拯救去那些不断消失的星星。
见到摩卡后,却没有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摩卡以“不能让我掌控的黑夜出现差错”而拒绝听从蒂姆的建议,所以蒂姆,只能依靠自己去拯救黑夜世界。
这时候黑暗慢慢吞噬夜晚中的所有光明——路灯、星星甚至月亮。
它迅速移动着寻找城市中的光亮… 原来星星们背后有一个类似挂钩的东西,可以让它们悬挂在天际闪烁…而它们也都和电灯一样有个开关可以控制。
但是Tim发现星星们不是因为开关没有打开而失去光明的。
为拯救消失的星星, Tim失去了猫大大,他一直都保护着Tim,“你总是同那些爱你相信你的人在一起,即使他们不在了”,“是的,他走了,但他永远和我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Tim发现消灭光明的恶魔“阴影”其实是自己内心恐惧的产物,他最终战胜了恐惧,拯救了夜和星星的世界。
小孩子为什么要怕黑?
关掉灯以后听着窗外窸窸窣窣的声响,黑暗里会不会有妖魔鬼怪?
人对黑暗的本性是好奇和探索,因为战胜了内心的恐惧,Tim最终迎来了第二天的阳光!
这是成长,也是每个孩子必须去面对的和经历的。
这部动画片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去教育孩子,而是用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孩子的思维去让我们鉴证了一个孩子的成长。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星星。
这是个很好的说法,在看过这部电影后,我还看了另一部关于孩子和星星的欧洲电影《劳拉的星星》。
同样是自我认知和突破自己的故事。
很喜欢这样简单又有想象力的电影,诚意推荐给大家!
(芷宁写于2008年5月22日)这部又名《暗夜》的西班牙手绘动画,曾获得过2008年戈雅奖、2007年巴塞罗那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整体结构也简捷明朗,叙事方式又十分舒缓,并无出人意表之举,然而,其手绘动画的风格清新自然,画面色彩迷人丰饶,不论渐变的天光还是城市的夜景,动画角色的外型设计更是充满了纯真的童趣,如孤儿院里小孩的模样不见得有多漂亮,但被绘制得十分卡通有趣,有点丑丑的可爱,大多是大脑袋小手脚,身体仿佛布袋子,而手脚又似扎口,收于末端。
再如,主人公小Tim出场时是在对镜刷牙,大门牙不齐的特写,透露出一种说不出的可爱。
这类童话的内容原本不算新鲜,讲的是小男孩Tim如何获得勇气,克服对黑暗恐惧的故事,但其呈现方式令人欣喜,仿佛打开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夜世界,营造出新鲜可人的童话氛围,司职不同工作黑夜精灵们的个性也被塑造得颇有想象力,如专门负责人们做梦内容的精灵,爱摆弄熟睡中小孩头发的“发型姑娘”,还有喜欢恶作剧的Pee,该小屁孩专门负责诱使梦中的小孩尿床……在片中,每个小孩都有他们的睡眠守候猫,每当入夜,猫咪们通过叫声哄孩子们安然入眠,小男孩Tim的守护猫咪是一只超级瞌睡虫,而Tim却是个失眠大王,真是一对奇妙的组合!
每当夜深人静,Tim喜欢独自仰望天空中的星星,并对各个星座了如指掌,俨然小小天文学家,且将各星座画在孤儿院的楼顶上。
一日,Tim因害怕黑暗,无法把被自己踢入地下室的皮球捡回来,而被其他小孩孤立,入夜,他来到顶楼平台上,遇到了一群猫咪和他们中的教父级人物“猫大大”(这个译法十分有趣)。
猫大大的职责是监督猫咪们的工作,即让所有的小孩乖乖入眠,Tim因发现夜空中的星星在不断的消失,而拒绝入睡,这让猫大大十分抓狂。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猫大大同意将Tim送到夜世界的头儿摩卡那里去寻个究竟,殊不知星星消失之谜居然和Tim的胆识有关,而这段寻找谜底之旅还伴随着不间断的“新麻烦”,最终,Tim克服了心理阴影,战胜了可怕的黑雾,让所有的街灯再次点亮,星星再度发光……该动画片的一大特点是,对每个角色形象的生动描绘,如肥硕的猫大大看上去笨笨,身体庞大四肢短小,实则动如脱兔,攀爬跳跃、飞檐走壁无所不能,长途奔袭更不在话下;而街灯灯泡的卡通形象又似改良版的萤火虫,只是比萤火虫笨重一些,只见他们各个头戴头盔,屁股会发光,还十分团结;星星们的造型则轻灵小巧,背后有一个类似挂钩的东西,可以让它们悬挂在天际闪烁……该片的另一特点是,角色性格构成饱满而丰富,如猫大大的尽忠职守、勇敢顽强、坦诚待人,再如所有灯泡中资质最弱的那个,因先天不足,他的屁股时亮时不亮,然而“天生我才必有用”,它的这份先天不足,却在最危难的时候成为了救命优势,而它于关键时刻的贫嘴又有着搞笑的元素。
具有“小恶魔”潜质的Pee,其破坏夜世界宁静的恶作剧,也使得Tim的解谜之旅多了些波折,美中不足的是夜之主人摩卡被塑造得较为潦草。
该动画还有一个亮点,那便是其中的配乐,特别是夜间精灵们的“器乐合奏”,只见入夜的城市里,精灵们或立在烟囱边上,或站在窗户旁,在指挥的统一引领下,或以吹烟囱为发声方式,或以树枝敲击窗户玻璃为节奏,更有以自身为乐器的,一时间,空气里充斥着美妙的音乐,欢快流畅而节奏清晰,和静谧的夜景相映成趣。
另外,角色对白被设计的既风趣幽默又浅显易懂,让这些可爱形象愈发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可以说,这部气息新鲜的手绘动画获得戈雅大奖等奖项,属实至名归,只是最后猫大大的牺牲有点没必要,或许主创们这样做是为了告知孩子们,不懈努力战胜黑暗的过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各个小人物在关键时刻都有着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了他人的安危,宁可让自己涉险,而每个看似有缺点的角色,都会有他闪光的一面,如天分不足的灯泡,再如那只大懒猫……所有这些在孩童们的成长教育中是很关键的环节。
由此想起了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在危难之际所表现出的坚强和坚持,大人们往往低估了孩子性格中坚毅的一面,而在关键时刻,孩子们的勇气并不输于任何人……在此,再次为灾区的孩子们祈福。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9397612_d.html)
在我记忆中的这些年里,我从来没有思考过黑夜除了是黑夜还会是什么别的东西,我想大概是因为守护我的那只黑猫格外勤奋,总让我错过与黑夜独处的机会。
原来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城市,每当夜幕降临,白天喧嚣的一切都重归平静,工业的噪音被酣睡的呼声所代替,我们沉沉地睡着,所以在我们的思想缺席的这一片黑暗中,我们谁也无法见证另一个忙碌运转的世界。
那里有一群勤劳可爱的精灵,他们在占据着我们生命三分之一时间的睡梦时分守护着我们,他们用微薄淳朴的力量,静静地为我们缔造着“夜”,让黑夜不再仅仅是黑夜。
每一只黑猫都是一个孩子的守护神,为了孩子的美梦却总是要花去他们做梦的时间;露水并不是大自然湿润的空气赐予花草的礼物,而是精灵们背负水箱一点一点洒在叶子上的水珠;蟋蟀的叫声不再是静夜里那一丝恼人的聒噪,而是一场美妙和谐的奏鸣曲;而我们在睡梦中乱掉的发丝,那是美发精灵们精心为我们打造的发型。。。
这么多甜美而生动的想象,瞬间让我感到我的童年因不知道这一切而仿佛失去了意义。
所以现在的我多想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认真地失眠,把安详的美梦交换给为我守夜的黑猫;或者如果可以的话,在早上醒来的时候不必梳头就走出家门,让夜的精灵为我梳理的发型可以在阳光下肆无忌惮地飘曳。
有时候活得孩子气一点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只要生活不再强加给我们种种摆脱不掉的顾虑,那我们的罗曼蒂克便可以充斥每分每秒。
我宁愿像一个孩童一样去相信Nocturna的存在,他们在另一个维度,他们昼夜与我们颠倒,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我们和他们无法相遇,但是他们的确存在,而我们只需要去相信,黑夜因他们而有了生机和力量,那么又会有几个人还惧怕黑夜呢?
我多想象Tim一样,拥有自己的守护星座,还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屋顶,我可以在那里静静地待着,思考,逃避或者寻找缺失的安全感。
我们的孩童时代都是孤独寂寞的,在爸爸妈妈无法陪伴我们的时候,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我们自己,挣扎着去寻找生活的平衡点。
我们在脑海里编造各种各样的小故事,我们想象自己去扮演不一样的角色,爸爸,妈妈,医生或是老师,我们总在温暖的小床上,静悄悄地和我们真正的朋友对话,即使那个“真正的朋友”其实并不存在。
因为这一切仅仅只会发生在我们生命最早的年岁里,所以这一个虚构的世界被打上了孩童的烙印,人们叫它“童真”。
我们在长大,这个可爱的充满妖魔鬼怪和超能力人类的世界在离我们远去,直到有一天我们看不见它了,我们也漫漫习惯应付一个更加实在和理性的世界,没有时间再去想念它了。
从我们看破爸爸妈妈的谎言,不再相信我们是从垃圾桶里检来的那一刻起,这个世界就变得模糊了,暗淡了,直到后来我们把它放进黑匣子里锁起来,再也不去理会它了。
可是有一天,当你从电影里看到你曾经经历过却又冷血地告别的这一切时,你有没有觉得被你锁起来的那个小世界正在急速地膨胀,它充满了力量并最终夺匣而出,迅速地侵占了你的内心,那一刻你还会不感动吗?
我感谢Nocturna,让我可以在这100分钟的时间里,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像Tim一样,在漫天的繁星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星,然后在她的光芒下静静入睡。
有一天那颗星星消失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一点安全感也没有了。
可是我相信上帝总是奖赏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于是牧猫使者出现了并带他进入了夜的世界,让他在Nocturna作着别的孩子无法奢求的小旅行,去结识那些长着奇怪的样子但是内心善良的精灵,更重要的是他要自己去寻找星星不亮的秘密。
热心负责的Pastor帮不了他,爱喝咖啡的Moka也帮不了他,在这些可爱的精灵正一个个面临可怕危机的关键时刻,他终于知道了黑暗之魔的存在和壮大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对于黑暗的恐惧,恐惧滋生了魔鬼,而魔鬼正在消灭一切可以战胜恐惧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我们和Tim一同知道了其实黑暗里原本有无数精灵与你同行,但是恐惧会将他们一一杀死,最后你不得不在无边的黑暗中独自前行,当你用恐惧包裹了自己的内心,又怎么可能看见任何一丝光明?
所以当Tim不再害怕黑暗的时候,他拯救了整个Nocturna,也跨越了自己心中长久以来无法逾越的障碍。
当星星再一次亮起来的时候,她对于Tim的意义已经不同往常了,即使她依然在夜空的一隅闪耀光芒,但她的存在也只剩下在白昼和黑夜的交替轮回中完成她点缀夜空的使命了。
我想现在的Tim不需要她也可以睡得很甜,很香,当他抱着从黑暗的地下室捡回的皮球出现在门口的时候,我就满含眼泪地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如果说告别对黑暗的恐惧是我们长大的标志,那么长大也同时激活了更多对于其他事物的恐惧。
小时侯害怕黑暗是因为我们坚信鬼魂的存在,而现在我们不再害怕了则是因为我们足够大到过了信鬼的年龄。
不管这种勇敢是大人教导我们的还是随着生活自然而来的,可悲的是,在这个改变过程中,我们很少有人会用一种浪漫的孩童式思维去创造一种奇异的观点来说服自己。
在必要的时候做一个孩童,这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抛弃的,也永远不应该屈服于生活的本质。
这个夜晚睡觉的时候,记得把袜子抛得远远的,然后明天起来的时候,不要再歇斯底里地叫嚷着找不到另一只袜子,因为你知道昨夜有人来收走了你的袜子,为了惩罚你不懂得收拾——像个孩子一样。
虽然看着看着你好像懂了小男孩的心理路程并理解了,但还是喜欢不起来。
结尾可看性骤降
有些设定想到了宫崎骏的龙猫和千与千寻,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童真的故事,男孩寻找星星的理解也很让感动,就是这个剧本在技巧上稍微差了一点,做不到好莱坞动画的故事层次,也达不到宫崎骏电影的深度,情节展开的有点简单粗暴了。
夜里的井然有序,孩子内心的黑暗恶魔很好的描写。
黑暗面前,光明如此脆弱
任务的造型…………完全不是我的审美………………
夜晚设定很美好~不过实在不喜欢主旋律了一下
很有幻想力的动画,描述了夜~~夜晚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工作中,猫大大和灯泡还有星星的幻想好神奇,配乐也是美妙,只是结尾收的不够清晰啊~
三星半吧 如果我看的不是中文配音的话应该会给4星。。。。。灯泡们的屁股大萌 哈啦哈啦~
造型不错
反正我讨厌死Tim了!“你心里就只有莫卡给你的任务和你的猫!都不听我讲星星的事!”我理解他人之常情的恐惧和自私,可凭什么让别人陷入不幸呢?是孩子就得被原谅吗?
3星半。
剧情迷惑 还是大boss有些反派感,后面突然消失的黑影,就因为一句你不害怕他就不存在,三颗星给画风
抵有直接面对黑暗的模样才能真实的面对自己,也才能撑开一片星空..
画风不好看。一个胆小的男孩战胜黑暗的奇幻动画。
不怎么是我喜欢的风格,太单调了
总觉得哪里很熟悉却又说不上来,看完评论,原来是龙猫
pee~
越来越喜欢动画片了。。。。可以任意的想象~
两倍速。丧心病狂,为了教育孩子不要害怕黑暗居然做了部动画,与怪兽大学有些许相似。男孩竟然如此执着的寻找星星,牧猫人居然愿意为了男孩牺牲性命,太过理想化,人物动机牵强导致说教意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