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时看了这部电影,当时总体感觉还不错。
虽然整部电影比较平淡,但也有所起伏。
看了电影的相关资料,电影所描述的故事得到了叶问儿子叶准的肯定。
这才发现,这部电影因为更加接近真实,所以才没有《叶问1》和《叶问2》的精彩刺激。
这部电影帮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叶问。
在经济萧条时刻,他也有很多无奈,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确实不是很好。
最让人惊讶的是叶问与“外省婆”的那段感情故事。
人无完人,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所看重的东西都不同。
也许他是被“外省婆”的痴情所感动,也许是另有顾虑。
当然,选择了和“外省婆”在一起,叶问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陈小春所扮演的警察,由刚开始的正直,慢慢的也学会了收黑钱,甚至与九龙城的老大勾结在一起,但他对师父叶问一直非常尊敬,最后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守住了自己的良心。
这个世界并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好事和坏事也没有绝对的划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电影有夸张的,也有写实的,有多种不同的风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吧。
当商业电影的浪潮汹涌而来之时,好的电影题材的标准就变得简单,只要能够赚到钱,肯定会被制作人盯上,都打算分一杯羹。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电影题材的匮乏,以及从制作人到观影群体急功近利的心态。
纵观叶问系列电影,从08年的第一部至今已有五部上映,甄子丹两部,杜宇航一部,梁朝伟一部,黄秋生一部。
从青年一直到叶问去世让人不禁感叹,这回总没得拍了吧。
本片名为《终极一战》,看完后发觉导演是个标题党,几场打戏下来没觉得哪里称得上所谓终极一战。
整片可以说是一部人物传记,由叶问及身边人的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按时间顺序从叶问初来香港谋生一直到晚年铺展开来,同时为观众呈现了同时期香港平民社会的景观。
故事并不十分精彩却在某些细节上显得格外真实。
人物众多,情节平淡,镜头运用自然纯熟。
没有了前几部的国仇家恨,视角也从咏春更多的转移到了叶问本人身上。
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
作为功夫片的爱好者,我们见证了香港功夫电影的发展与辉煌,怀念那一部部让人激动人心的经典电影。
其实叶问也好,黄飞鸿也好,我们所欣赏的不仅仅是中国武术的精湛与传奇,更多的是历代武人身上所传承的武德与精神,豪情与担当,辨是非重然诺轻生死,善者不欺恶者不惧。
叶问虽逝,咏春仍在,功夫是电影的主题,更是每代人不懈的追求。
作为一个伪叶问迷,至今看过了4部叶问电影。
看完这部,想为叶问系列作个小结。
甄子丹的《叶问》1、2部:让大家非常过瘾的功夫片,加上爱国元素,不大卖才怪。
从甄子丹开始,已经稍显叶问老先生的儒雅作风。
剧情紧凑,打斗精彩,内涵尚可,优秀的功夫片啊。
卖点是真功夫!
梁朝伟的《一代宗师》:不要把这部片当功夫片看,虽然打斗也非常精彩,梁朝伟练到断手的演出,虽然不及甄子丹凌厉,但也十分不错。
把这部片当做文艺片看,那可大有看头。
虽然内容不一定完全是真实写照,但把那个年代的武林情怀刻画得如此浪漫,每个镜头与每句对白都值得细细品味,当属精品!
卖点是宗师范儿与情怀!
黄秋生的《终极一战》:没有甄子丹版的凌厉真功夫,没有梁朝伟版的浪漫情怀。
这个叶问正如黄秋生那个人头马广告所说“就系咁真。
”一切都来得自然真切,叶问老先生本人的形象,黄秋生版是最相像的。
打斗不是不精彩,但相对现实。
内涵不是没有,但平淡真切,没有肆意绽放。
这个版本卖点是真切形象!
《终极一战》之后,希望别再拍叶问电影了,因为叶问的各种性格与态度都已经被各编剧导演或光辉塑造或真实重现了。
这个经典的题材已经到达一定高度了,再拍下去,恐怕会烂。
所以请放过叶先生吧!
作完小结,开始给《终极一战》胡乱的吐槽和称赞了。
黄秋生版叶问,几乎是本片唯一的亮点,但的确足够亮了。
儒雅谦虚有礼的老先生,对待徒弟除了教授武功,还注重授之于德。
遇到大师有礼数,遇到恶徒也出得狠手。
对老婆是深爱的,但对情人也是有情有义,本来就是个性情中人,为何弟子们就不明白呢?
人老了就希望能找个伴,而且那些年作为一个富家子弟,谁没有个三妻四妾。
这也是我喜欢这部片的原因,没有刻意塑造一个完美形象。
其他角色与剧情基本都烂了,但对那个年代的香港风貌和民情还是还原得不错,有善良的人情味。
还有我最爱的碟头饭!
^_^特别说一说钟欣桐,以前我喜欢她的姐妹阿sa多一点,而且经历了艳照门事件,她的形象真是一落千丈。
今年开始看到她又渐渐回到荧幕上了,而且慢慢觉得她越来越漂亮了,演技也摆脱了以前装可爱的作风,开始成熟起来。
也许经历过低谷,重新振作的人更有味道。
阿娇,那件事不是你的错,时间会冲刷掉不堪回首之事,也会证明一些东西。
我支持你!
加油!!
搞笑对白来自曾志伟:“你以为当掌门人那么容易啊?
整天嘻嘻哈哈的。
”喂喂喂!
貌似只有你是嘻嘻哈哈的掌门人啊!
最后以叶师傅的对联结尾:处世树为模 本固任从枝叶动。
立身钱作样 内方还要外边圆。
本人甚是认同叶先生儒雅谦厚的人生态度。
2013-4-10
5年5部“叶问系列”电影的上映,也许会成为你跳过这第5部叶问电影的理由。
何况电影竟然以“终极一战”这样廉价的字句作为标题,加上影片由拍出让叶问系列走向低谷的《叶问前传》的导演邱礼涛执导,近些年烂片又重新多起来的影帝黄秋生饰演叶问……综合来看,除了铁杆功夫片影迷,这部电影一副十足的“炮灰本色”。
不过如果你是了解叶问宗师生平的人,或者你是第一次知道“咏春叶问”,本片都会给你极大的满足。
这种满足感,让我可以很有底气地说:“下一届金像奖影帝,我挺黄秋生!
” 和之前的三任叶问饰演者相比,不管是人物性格、咏春身手还是精神气质,黄秋生是最独一无二的。
作为电影形象的叶问,前5部和本片一样都是虚构为多,不过在本片之前,叶问宗师在香港传武的这段岁月,全都给观众留下一个误会,那就是——香江岁月的叶问,正当壮年,在甄子丹版的第二部,叶问不仅又打倒了一位帝国主义拳霸,还有娇妻与一对儿子相伴,虽已不再是富家子弟,也说得上是逍遥自在。
然而事实是,1950年叶问孤身一人前往香港,已是57岁高龄。
这位不爱多说话,行事儒雅低调,为人外圆内方的武术家,在香港的生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据他的儿子叶准和几位还在世的徒弟回忆,叶问虽然谈吐简洁幽默,每天都有一群徒弟相伴,但他经常会一个人发呆,很少和谁吐露心事。
后半生,因为时代风云,叶问再也没见到过发妻张永成,只有一位没有名分的“上海婆”照顾过他,并和他有了第三个儿子叶少华。
而这一段不被认可的感情,也曾令叶问和一众徒弟出现过感情危机。
太多的不快、沉重,加上从云端跌落红尘的人生经历,让晚年的叶问更不爱说话。
这种沉默,对于人到中晚年的武术家,其实是深妙不下于武学真谛的气质。
一代宗师,和名人大腕一样,被人看到的永远是成就、辉煌,不过提升他们成就的,更多的是身后的牺牲与隐忍。
某种程度上,正是跌宕起伏的历练,才为宗师的武学修为和处世哲学添了臻入炉火纯青、返璞归真之境的火候。
因此,直面宗师个人史的本片,“传记片”的质感压过了“传奇片”的想象。
这些,绝对都是黄秋生的功劳。
尽管他比真实的叶问要高出两个头不止,混血儿的血统也让他的五官大异于叶问。
但当他拎着两个竹箱,身穿一袭长衫,孤身一人略显迷茫地站在香港的街头,一位落魄风尘身怀绝技的大师形象,就此将黄版叶问和前三版叶问划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本片的黄秋生,会让人失忆,忘了他在《人肉叉烧包》、《野兽刑警》、《古惑仔》、《无间道》等等精彩的电影中存在过。
他能于瞬间制服暴徒,但不会让你觉得暴力;他和人对话,无论是情人、儿子等亲人,还是蛮横的武林同道抑或地痞流氓,总是言简意赅,一针见血,还让人有回味的余地。
他演出了武学大师的气节与气量,也捕捉到了一个老先生乐观、圆融、细腻的神韵。
你可以感觉到黄秋生和梁朝伟一样,是在叶问这个角色上下了功夫的,但和梁朝伟的个人特色相比,黄版叶问更真实,更立体,更有逝去的年代的味道。
但黄秋生的贡献,无法掩盖影片剧本孱弱的硬伤。
除了精彩的咏春动作,琐碎而没有重心的叙事,没有呈现出晚年叶问的精彩。
看完电影,更同意黄秋生对自己的评价:“我演过烂片,但从没演过烂角色。
”
还不错,很平实的刻画了一个功夫大师的生活,比较起来,更喜欢《一代宗师》里面的打斗以及其他门派人物的刻画,可更喜欢本片中关于生活细节的描述,总觉得《一代宗师》里面那种完全脱离生活,脱离真实,看上去挺玄乎,可看完之后根本没太大感觉,除了那些矫情的台词和画面,在心里还真的会留下些印记。。。
陈小春已经沦落到在要在一部低成本影片里当配角的份,这么些年来,他真的浪费了最好状态的时期。。。
自从甄子丹版的《叶问》走红之后,一大推的关于叶问的影视作品问世,但是纵使这么多的跟风者,在人们记忆的深处却只对甄子丹的版本印象深刻,不过在这之中黄秋生版的《叶问终极一战》貌似却显得另有一番风味。
对于没有功夫底子的老牌演技派的黄秋生来说出演叶问这一角色,也着实令本人吃了一惊,不过当看到导演是邱礼涛的时候,这种不解便瞬间释然了原因在于俩人的私交甚好。
其实就《终极一战》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出彩夺目的剧情设计,可以说基本上就靠黄秋生那炉火纯青的演技就撑起了整部影片。
在黄秋生的演绎下,相较于甄子丹的版本,显得一代宗师的气派更加的足,而且举手投足间更能展现叶问的那种情怀和气质。
不得不说黄秋生演技一直受很多人追捧,因为在一部本很普通的影片里面,也能被他演绎的出类拔萃,这就是演技。
叶问题材虽被消费了很多。
但这是一部完全有别于甄子丹和文艺范的。
反而回归生活的平实,细微处感人。
且重点评价黄秋生,是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什么角色都能演,而且属于那种能镇住场的演员,换句话说,这个人物非常有戏。
老年叶问在香港的晚年生活,经过黄秋生演绎,还真是那个味儿。
不能说老黄版叶问器宇不凡,但叶问那种“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那种高手在民间的风格,属于那种市井名家的风格,功夫人上人,也会谆谆教导,但离不开柴米油盐,离不开儿女情肠。
可以说,黄秋生演活了这个角色,要没有他本片不会如此到位。
实在难以明白豆瓣的低分到底被谁黑了。
我认为,邱礼涛这是做了“叶问”系列电影的“终极一战”,叶问和他的咏春在之前,甚至没有蔡李佛在中国名气大,更不要提霍元甲和黄飞鸿,能提取的娱乐价值,也就在这里做个完结,好似《黑暗骑士崛起》。
更像是对从《叶问前传》到《一代宗师》的补白,在这部片子中,动作戏只是添头,仿佛在诉说一个宗师的下半生,如何被世事人情弄到内伤。
没说叶问的关门弟子,却讽刺了徒弟中的风光人物,没给珍妮个具体的交代,却以拍摄木人桩结尾,没说跟英国人打擂台,却扫平了九龙城寨,没说洪金宝的洪拳,却招惹了白鹤门。
珍妮小姐的命运,倒是让人想起梅艳芳来,要是唱《女人花》就到位了。
不知道为什么片子里徒弟们对她敌意很深,即使在张永成去世后也如此,可能一个人太好了,影响力就是这么大,又或者当时风气就是看不起街头歌女。
估计能扫平九龙城寨的话,邓声怎么说也该坐总华探长雷诺的位子才对,所以实际上,英国小混混和九龙城小混混应该是教训过,但是没搞那么大。
白鹤国术总会不知道花了多少公关费,才捞到这个角色。
袁咏仪现在是大妈专业户了,不过演的还挺到位的,有《一代宗师》中的影子,也可能实际就是这样。
邓声这个角色挺复杂的。
然而世道如此,便是强如叶问,也是点到即止。
“你天下无敌,也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学武功有什么用,朋友有难都帮不上”,其实中国的事情,李耀华的事,到现在又有几人能帮上。
中国乱了一个世纪,各条路都试过了,幸好底子厚,折腾得起。
社保体系建立多年,我们现在能做什么,真出事还是只能靠亲戚朋友,也不过是救急不救穷。
几部片子里的武术宗师们,不是肺痨就是胃病,大概因为迷踪、咏春、洪拳、蔡李佛、截拳道这些都是外家拳,如果不是钟鸣鼎食之家,常常进补,仅仅练来健身还好,勤练不辍,恐怕确实对身体负担太大,一上年纪,就容易脏腑不调,不知道练柔道和空手道的人是不是也是这样。
其实总体来说,我觉得追的上《黄飞鸿》的水准了,但现在不是十几年前了,片子掌声寥寥,也是因为珠玉在前吧。
这部电影没有拍好,不在于演员的问题,也不在于对叶问过度消费的说法,而是这个故事不知从何说起,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叫《叶问的后半生》。
邱礼涛一直是我喜欢的导演,但有两面性,这位什么片都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导演也需要养家糊口,不拍电影就吃不上饭,他是一个非常向商业妥协的人,同时也能不丢掉自己赖以成名的吃饭家伙,我喜欢的是他有风格的那一面,也就是B级片,《人肉叉烧包》、《的士判官》、《阴阳路》、《头七》、《等候董建华发落》这些,剑走偏锋,这些领域总能给人惊喜,但这些片票房没有保障,因为小众。
相反他一头扎入商业片中,水平就没有保障,像是《战神再生》、《黄金岛历险记》、《爱情梦幻号》还有《花田喜事2010》,就变得跟二流导演没什么区别。
他甚至在不拍电影时还担任很多电影的摄像,像是好友罗守耀的片子全都是邱生章镜。
所以对于《叶问:最终一战》,属于邱礼涛水平没有保障的那一类,没指望本片有多么强大,至多也就是个《叶问前传》的水平,电影拍的中规中矩,但放到叶问大环境下,横向一比,也就砸锅了。
《叶问》系列通常被称为传记片,但本片之前的四个没有一个像传记,而像传奇片,玄玄幻幻的那种飞,反倒是《最终一战》这才是传记片。
这并不是夸它,传记片你得分怎么拍,像是《林肯》这样的将大总统一生的几个剪影和关键事件侧重表面,拍的很好。
像是某些主旋律传记片(不点名了,近期一堆以人名为主的国产电影),几乎是选取一生或者半生作为故事,顺着拍,人生中的某某环节都要展示,胡子眉毛一把抓,这种片怎么拍也拍不好。
《叶问:最终一战》从片名上看还以为展示叶问晚年最后一次打斗的精华,实际上讲了叶问的后半生,就像溥仪那本书一样,但人家是皇帝,后半生大有文章,你叶问的文章就没什么内容了。
上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风貌,罢工风云,旧时街市,九龙城寨,还有几首经典老歌,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所有说本片在氛围塑造上很有特点,很吸引人,但仅此而已。
本片也不是没有主题,主要是突出时代印记,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的生活气息,宗师的普通人生活,与当地地头龙的征战,所展现的太多,没有一个侧重,流水账般的叙事太散,电影结束后不知道这片到底在讲什么,或者说什么都讲了,但没意思。
能看出本片努力再向《岁月神偷》靠拢,都是突出情怀和时代质感,但不要忘了《岁月神偷》的隐藏主题就是生活,而与之类似的就是《浮城大亨》,展现蜑家人生存与精神。
但《叶问:最终一战》就没有这种感觉,主要也是生活艰辛,其中穿插了几个历史大事记,其下的港人生活状态,但本片给人的感觉却是什么都想讲,什么也想包括进去,但篇幅有限,每件事都擦了一下水面,都不深,让人觉得这片呼啦啦讲了一堆,画面转黑次数过多,像是电视剧剪辑出来的一样。
本片的打斗还算精彩,李忠志与冼国林的动作设计没新意但很好看,港产片的味道,也是老生常谈,这种片的卖点就是动作戏,自然会有看头。
但个人认为,本片的另一个卖点是黄秋生版叶问。
我没有看过有关叶问的任何影像记录,不知道叶问真正的举止和行为如何,但我觉得黄秋生饰演的老年叶问,确实是叶问去香港之后的那种形态。
黄秋生是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什么角色都能演,而且属于那种能镇住场的演员,换句话说,这个人物非常有戏。
老年叶问在香港的晚年生活,经过黄秋生演绎,还真是那个味儿。
不能说老黄版叶问器宇不凡,但叶问那种“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那种高手在民间的风格,属于那种市井名家的风格,功夫人上人,也会谆谆教导,但离不开柴米油盐,离不开儿女情肠。
可以说,黄秋生演活了这个角色,要没有他,这部电影更没看头。
黄秋生演叶问,可说非常成功,但问题在于,近几年叶问被严重过度消费,目前为止一共拍了五部相关题材的电影,除了造成观众厌倦的感觉,也让叶问这个人物从清晰变得模糊起来。
一般而言,拍摄一部人物传记哪怕是演义,人物角色都固定在个别演员身上,这才能让观众有所接受,像是说起黄飞鸿,首先想到的就是李连杰,也是几年内拍了好几部。
或者是老一代的关德兴,拍的更多。
相反短短几年中,叶问的演员换了四个,谁是叶问的代言人,恐怕每个人说法都不尽相同。
甄子丹演了两部,但也只是数量居多而已,梁朝伟版票房最高,黄秋生版我个人认为晚年的表现非常棒,但也不能成为代言,至于杜宇航,早就被人淡忘了。
因此,叶问这个角色,最大的问题就像片中展示的叶问不挂招牌开拳馆一样,咏春威力十足,但没有自己招牌。
好多人都演过这个角色,但真正代言叶问的人物反倒没了。
PS:论黄秋生与曾志伟的功夫 有人说黄秋生演叶问,他会功夫吗?
当然会,黄秋生以演技闻名,但他也是习武之人,大圣劈挂门的传人(网上说他是大圣劈挂门的掌门人,这个小弟不清楚)。
什么是大圣劈挂?
是结合了大圣和劈挂两种门派的武术流派,大圣门,也就是猴拳,劈挂门,是中国北方一种长桥大马之拳法。
黄秋生师承陈秀中,后者人称“猴王”,他师父就是大圣劈挂门创始人耿德海。
陈秀中的徒弟包括很多香港明星,陈观泰,黄秋生,钱小豪,钱嘉乐,高雄,白彪,冼灏英等人,所以论起来,黄秋生是大圣劈挂门的第三代传人,陈观泰的师弟,功夫自然不在话下,只不过进入圈子,以演技为名,基本上不打了。
片中另一位打斗的就是曾志伟,同样会功夫,只不过是草台班子。
曾志伟是龙虎武师出身,行内话叫“红裤子”,在刘家班(刘家良,当年很器重曾志伟)和洪家班(洪金宝,当年一度和曾志伟闹翻,但后来不得不亲自打电话找回曾志伟)手下都呆过。
当年并不是个小胖子,而是个小矮子,经常戴上假发演女角色的替身,另外还担任动作指导,并一度升任副武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70年代的老片《黄飞鸿与陆阿采》、《哪吒》等片,里面有曾志伟开打的镜头。
后来曾志伟就不干这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龙虎武师的工作一方面比较危险,另一方面很多龙虎武师都没什么文化,当时这行业报酬很高,很多武师拿了钱就花天酒地,打架泡妞,晚年都混得很惨。
所以曾志伟改行学编剧学制作,武打也成了旧事。
片子不错,只是名字没起好,让浮想不经意联翩,其实与战无关系,影片核心只是在讲述一个生活版本的叶问,更加真实的,为生计操劳,因岁月蹉跎的那个宗师。
这样的叶问少了一分甄氏版的传奇,多了一分平民,这样的叶问不好看难道超人好看?
黄秋生演的非常之好,击垮了甄和梁版的假大空,索性像散文一样东一笔西一笔描述了风尘浮世绘里孤独的叶问,这样的叶问无疑更令人感动。
宗师也好,掌门也罢,逃不了生老病死,改不了人世悲戚,武功再强,修为再深,也敌不过时间,往生后,能有那么一段打木桩的视频流传于世,已经足矣。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叶问,黄秋生神也。
记最后一段对联:立身树为模,本固任由枝叶动;处事钱作样,内方还需外边圆。
不如没有这个结局
好复古啊,不看演员我以为是20年前拍的,真像《无敌鸳鸯腿》
电影只是想表达淡淡的哀愁么
剧情太琐碎了,真正跟叶问有关的地方刻画地像白开水一样。打戏也就那样吧,好像咏春是无敌拳法,别的门派统统不敌,只有用下药等阴招才能赢,结果还被叶问打出了呈寨。陈小春那个警督的故事有发掘空间。对于出源速度表示叹服,3.18 香港首映,30 号就流出国语 720P 了。
弱,但琐碎也不会不好看。我可是黄秋生脑残粉啊,佛山腔(?)很有感觉
小邱的电影永远不会让我失望,拍得好看是意料之中,拍得麻麻啲更不会觉得意外。。这是我看过叶问电影里最靠近普通人的一部,单冲这一点,就不枉我等小邱这老长时间了。。大黄比吴志强后劲绵延太多了。。太多。。小邱对大黄确实是真爱啊。。真爱。。。。
两星半吧 居然有妯娌三国时代里的丑小三儿
说句实话 看的我还真是无聊
就像当下太多的其他港片,拍了不多,不拍也不少。
这样的叙述比劈头盖脸的动作片来的文艺多了!
支持秋生。黑子们去死
雖然黃大叔看起來怪怪的,可是他的形神竟然有點葉問的味道,尤其是那個寸頭,一身白汗衫,完全是老照片裏葉師父的樣子,除此之外這片就沒啥可稱讚了。混亂的敘事,連旁白也能有多重身份,人物的刻畫無頭無尾莫名其妙。哎,何必去拾這個牙慧。
其实是叶问版《岁月神偷》,借叶问招牌强行怀旧老香港风物,平淡讲述一位会武功的儒雅老人在五六十年代香港市井过完后半生的故事。然而抱着看功夫片预期的观众不免会失望,是故评分甚低。
看在最后好歹有叶问打木桩的镜头就给多加一星吧…电影拍成纪录片,还是散得不得了的三流纪录片,比起叶问的传记更像香港的发展史…人物方面,虽然是晚年了但是这个叶问不管是眼神还是说话还是走路还是打斗都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就连几场打戏都有气无力,几个徒弟就更不行了,连李小龙都半点没有神韵…
全给秋生,不是看剧情,不是看武打,只是看一个老戏骨如何演绎一个接近真实的宗师
快进看的还行,黄秋生还真有那么点宗师范,不过叶问都拍滥大街了吧,谁都来拍。。。
叶问的一生都拍完了,该结束了吧。
朴实无华,润物细无声。
过度了
看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