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周年

45 Years,缘来他不够爱我(港),45年(台),四十五周年,四十五年

主演:夏洛特·兰普林,汤姆·康特奈,杰拉丁妮·詹姆斯,多莉·韦尔斯,大卫·西布利,山姆·亚历山大,理查德·坎宁汉姆,汉娜·查尔莫斯,卡米尔·乌坎,鲁弗斯·赖特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45周年》剧照

45周年 剧照 NO.145周年 剧照 NO.245周年 剧照 NO.345周年 剧照 NO.445周年 剧照 NO.545周年 剧照 NO.645周年 剧照 NO.1345周年 剧照 NO.1445周年 剧照 NO.1545周年 剧照 NO.1645周年 剧照 NO.1745周年 剧照 NO.1845周年 剧照 NO.1945周年 剧照 NO.20

《45周年》剧情介绍

45周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就在凯特(Kate)忙于筹备45周年的结婚纪念日之时,她丈夫杰夫(Geoff)突然接到了一条把他的思绪带回过去的消息,他50年前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因意外丧生的女友的遗体被找到了。 凯特和杰夫的内心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却无法交流彼此深藏的不安。杰夫把自己封闭在回忆的世界里,而凯特则竭力压抑自己的嫉妒和焦虑,她还需要专心为聚会做准备,安排音乐、菜单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 表面看来,一切如常,但摄影机却敏锐地捕捉了原本和谐的共存逐渐走向失衡的过程。不论是和杰夫共进早餐还是在镇子里独自漫步,凯特都感觉自己越像是一个陌生人。《45周年》中的夫妇二人被意想不到的情绪攫住,被迫面对自己不熟悉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曾经的好时光仿佛一去不返。在共同生活了45年之后,在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上究竟哪种情绪会占上风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足球大师世界奇妙物语2013年春之特别篇爱情真善美今天的侦探取消关注检法男女2太阳的女人安迪·沃霍尔:时代日记瞒天计划少年歌行血染天启篇憨豆特工2一个好爸爸大商道决战紫禁之巅多力特的奇幻冒险皇后镇球王亚特兰大第三季孤女梦痕沉睡谷第四季不朽危机直播通灵王FLOWRS一一穹途漠路小孩飞鱼新撰组异闻录铁后篇友命痞子英雄2:黎明升起喵喵博物館

《45周年》长篇影评

 1 ) 你离开了,却散落四周

故事的内核其实并不算新鲜。

从未出场,在故事开始之前的五十年就已经去世了的前女友,却奠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影响了整个故事的情感轨迹,硬生生如幽灵一般,把亲密无间相伴45载的夫妇变成了三人行。

对于男主角杰夫来说,她的存在大概是“你离开了,却散落四周”,而对于女主角来说,前女友简直是“共产主义的幽灵,飘荡在欧洲的上空”【不好意思脑洞开的有点儿大这个开头其实很好。

张怡微在《小说里的死亡率》里写,“作为前提的死亡,在小说中出现,往往比作为结局的死亡要高级一些。

这似乎缘于,好的巧合制造矛盾、坏的巧合解决矛盾的普遍原则。

” 但又其实,即便是作为前提的死亡,在文艺作品中也并不鲜见。

如《雷雨》里从未正式出场的周朴园的二太太,她的出现,导致了侍萍的出走,她的死亡导致了蘩漪的到来——十八岁初嫁人的蘩漪,要面对的是两度丧妻,内心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的中年周朴园,两人之间的情感张力与艰难处境,便因着这位二太太的死而奠定。

而在爱尔兰当代小说家威廉·特雷弗的小说《钢琴调音师的妻子们》里,其实基本讲的是与《45周年》一样的故事。

一出场就死去的第一任妻子,她的喜好、她的生活习惯、她的世界观、乃至她描述颜色时候用的句式,都留在了男主角身上,也因此,她一直有力地存在于男主和第二任妻子之间,任凭第二任妻子如何尽力去毁坏第一任妻子曾经构筑的世界,都显得徒劳。

爱人之间建立起的连接,至宏又至微,是一整个看世界的眼光。

但《45周年》与《钢琴调音师的妻子们》的不同之处——大概也是很多人看了以后对婚姻怀疑的原因——则在于,《钢》中男主角已经和第一任妻子相伴走过了四十载之后,才娶的第二任妻子,四十载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自然建立起了牢不可破自成一体的世界,旁人不得进出也无力破坏,第二任妻子的嫉妒与无奈,都非常合情合理。

而在《45周年》中,杰夫的前女友只和他走过了很短暂的一段青春岁月,此后大半生常伴他身边的都是他的现任妻子。

按常理来说,虽然出场有先后,但是毕竟扎扎实实的岁月摆在那里,现任妻子应该与杰夫建立更亲密、更牢靠、更真实的伴侣关系,可真实情况却是,前女友卡佳与杰夫之间建立起的那个世界,仿佛更牢固,而且有生命,随着他一起成长,一起衰老,而这个世界却依然闪闪发亮。

更致命的是,杰夫与前女友一起看世界的眼光,竟也是他与现任妻子看世界的眼光。

——根本不是前女友存在于他们45年的夫妻生活中,而是,45年来,凯特,男主角的妻子,才是他和前女友世界的闯入者与分享者。

影片在揭示这个事实的时候,用了非常含蓄的手法。

现任妻子和前女友的区别,首先是阶级差异——不要小瞧阶级差异,阶级的差异不等于贫富差异,而是一整套世界观与行为方式的不同。

政治观、生活观、消费观、感情观,处处不一样。

杰夫年轻的时候是非常激进的红色左派(到老了也是),非常的反布尔乔亚,是典型的波西米亚式生活方式,——60年代的欧洲文艺激进青年,有不少这样的,游荡在不同的人家里借宿,浪迹各国,登山看海,向往共产主义和游击队。

显然杰夫的前女友也是这样的角色,俩人有着一拍即合的政治观与生活观。

而男主角的妻子凯特呢,则是蛮典型的中产,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非常中产阶级式的家教,到老来显得非常明显,杰夫就是任性的、老了的大男孩,而凯特则温柔、明理、井井有条。

可以想象,两个人多年的夫妻生活里,凯特一定是用了很多的爱与温柔来忍耐这种阶级差异。

可是这种温柔与体谅,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认同与共鸣。

当杰夫向她追忆自己和前女友年轻时候的游荡生活,说他们当年毫无目的、又极有目标,真是一段勇敢无畏的青春岁月,凯特的反应则很冷淡,她说,你们做了什么吗?

你们什么也没有做啊?

你们勇敢在哪里?

——从常理来看,她这话挺对的,而且也不排除男主角说这话就只是在回忆自己牛逼闪闪的青春岁月,觉得自己当年犯的傻逼也都是牛逼,但是从这里依然能看出,其实这对夫妇,并不算志同道合。

其次是前女友、男主角、现任妻子分别的年龄设置,前女友卡佳比男主角杰夫大两岁,现任妻子凯特则比他小了近十岁。

卡佳与男主角的关系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与一起嬉戏的玩伴,两个人互相塑造、互相影响,甚至卡佳对男主角的影响还能更多一些——他为了她才学的德语。

而现任妻子遇到杰夫时,不到二十岁,只是一个小女孩,在当时的她看来,杰夫真是酷极了——非常典型的因崇拜、仰慕而产生的爱,是小女生对大男人的爱,可以想象,两人此后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相处模式,都是“大哥哥带我看世界”。

当凯特一点点地翻检自己丈夫和他前女友的旧日时光,就对两人的差异认识的越来越明显,而与此同时,刺目的是,他和前女友曾经的志同道合也显得尤其明显。

已活了大半辈子的凯特当然不再是当年什么都不懂的少女,她清楚地看到,杰夫的世界观,很大一部分都是和卡佳一起时两人共同塑造的,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审美品位,都是与前女友爱的结晶。

两个人相处的时光随着卡佳的意外死亡不会再延长了,两个人之间的回忆也就只有那么多,并不会再生长,然而曾经相爱时一起塑造的看世界的眼光,却与杰夫一起,随他同生共死,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杰夫和卡佳——他的前女友,已经是合二为一的共同体,早在凯特遇见杰夫时,他的身上就已经携带了卡佳的印记,如影随形。

而之后,凯特一定也是被杰夫带着完成精神上的成长——这成长,自然也带了卡佳的印记。

他们一起听的歌、说的话、看的风景、走的路,全都有卡佳的身影。

——这才是最令女主角崩溃的缘由吧,她终于清楚地意识到,她看待世界的角度、她的审美、她的精神世界里,也有卡佳的影子。

那些都是杰夫带给她的,而杰夫所拥有的,亦是他和卡佳的共同财富。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爱一个人,本来就是爱上一个人的世界观,爱上一个人的审美,爱上一个人存在的方式,即便爱情消逝了,爱人不见了,这种看世界的眼光,也依然顽固地留在你的世界里,一旦习得,再难关闭。

而我们本来就活在无处不在的引语的世界里,也不必那么意难平。

你离开了,却散落四周。

这才是绝对占有。

 2 ) 这是场赌博,赢了是幸。

原作与电影区别挺大:原作侧重男主,电影侧重女主;原作的结尾半开放,电影的结尾完全开放;原作主要是夫妻二人的生活,电影则增加了更多冲突,例如即将举行结婚纪念仪式、与朋友交流等。

两者各有所长:喜欢原作对男主在得知前女友遗体被发现消息后的心理斗争的描写;喜欢电影中女主擅自翻看丈夫在阁楼中的物品得知那些秘密的情节设置;喜欢片中兰普林诠释的惊诧、失落、愤懑等等的百感交集。

婚姻要建立在即便随着时间的流逝,两者的身体和精神依旧保持忠贞的前提下,否则,众目睽睽,婚姻只是一个名节牌坊,其中隐忍的苦涩,只有当事人可知。

这是场赌博,赢了是幸。

 3 ) 爱的火焰熄灭时

当我看完这一部尴尬压抑的电影,写影评的时候,想起消失的爱人,那会我谈过婚姻和爱情,现在,依然。

打从一开始,就喜欢这慢慢的节奏,步调,两个年迈的老人相知相依,在乡下过着与世无争 的生活。

没有孩子,没有外孙,只有彼此。

水龙头直接接出的水,刀叉和盘子碰撞的声音,以及四下无人的野外。

我简直觉得这是一部温情简单的爱情片。

直到那封信,开始转换步调,我开始发现kate似乎孤独地活着,而杰夫更是活在另一个世界。

他们彼此生活了45年,在将要举办纪念日的时候,kate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对于杰夫,对于家,对于这场婚姻。

我甚至讽刺的觉得,kate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第三者,她所有的爱并比不上屋子里的另一个不存在的女人。

房间里,杰夫心里都是她,她甚至是45年婚姻的一部分。

爱是什么,是杰夫酷爱爬山,现在却不去散步;是杰夫有过宝宝想要结婚,现在年迈却膝下无子;是杰夫有一部相机,阁楼上都是她的照片,家里却几乎没有一张照片。

那么婚姻呢,当kate说睁开眼睛的时候我以为我不理解,直到后半夜杰夫去阁楼。

爱可以穿越时间吗,原来是可以的。

那婚姻可以抵挡时间吗,不可以的。

kate用四十五年都没能赢过一个冰冻在阿尔卑斯山下的27岁女孩,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婚姻在衰老,而女孩的容颜气息却一直保存着,直到被别人发现,kate才发现,自己才是局外人。

我以为我不理解,为什么中间那么长一段讽刺,到后面却顺利纪念,落泪,亲吻,跳第一支舞。

直到看到第一只舞的歌词:如今我的爱人离我而去 ,我终于失去了意中人 ,我饱受了朋友的讥笑,伤心的泪水再也隐藏不住了,我只能强颜欢笑地说,当爱情的火焰熄灭时,烟雾弥漫你的眼。

杰夫失去了意中人,在朋友的讥笑中虚伪着扮演着这场婚姻,在说I LOVE U的时候泪水夺眶。

这四十五年,并不是今天才突然闪现前女友的,而是贯穿始终,以前,现在,以后。

这爱很长,长过婚姻。

这不是一部简单质朴的电影,它让人心里冷,看似平静美好的表面,到底有多少真的呢。

只是我不懂,如果前女友依然始终永远存在,那么为什么要让kate来亲眼亲身经历着一场悲剧,她的代价是一生,当kate回头看过去,这场婚姻到底有什么。

而这一周,已经足以抹去,这些年蒙在她眼睛上的重重迷雾。

 4 ) 前女友,心中永远的刺

会想看这部电影其实是因为女主,看过她在Broadchurch第二季的表演,相当惊艳。

发现男女主分别拿了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主后就决定一定要去电影院看。

故事其实很简单。

从丈夫收到前女友遗体在瑞士冰川被发现的来信,到45周年纪念宴会,不过短短六天。

然而两人的生活在这六天里被彻底颠覆,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

有意思的是这六天的天气变化,完全是女主内心世界的反映:除了第一天艳阳高照之外,后面不是狂风暴雨就是阴云密布。

她瞬间惊悉,他爱的从来就不是自己。

意识到这点后,所有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忽然都有了别的解释:他的烟味代表了她的香水味,他读或未读的书,他旅行过的地方,他不再使用的相机,都是因为她。

当她看到前女友的照片时,她一定是意识到她们相似的不仅仅是发色。

那两张抚着肚子微笑的幻灯片,也许甚至解释了为什么他们没有子女……两个老戏骨演得特别赞,也把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巧妙地表现出来。

她那边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他这边还是懵懵懂懂,甚至仍然在床上喋喋不休地述说关于另一个女人的事。

星期六,丈夫忽然像变了一个人。

早起,修厕所,送到床边的热茶,完全不是之前对周年宴会安排不闻不问的样子,甚至如同好友猜测的那样在演讲后热泪盈眶。

但是她已经不在乎了。

电影在宴会后的第一支舞后戛然而止,但她用最后的动作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绝对没完。

 5 ) 前女友的50道阴影

男人是这样的,不知道是天真还是太傻。

你问什么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眼神诚恳,滔滔不绝。

他从不考虑你能不能接受,只是巴拉巴拉,像诉说别人的故事一样和你分享着自己和别的女人的故事。

女人是这样的,不知道是太傻还是天真。

明知道自己消化不了,还要装作是一个好听众。

刨根问底,一探究竟。

最终看着照片上怀了孕的女人彻底傻了眼。

影片的冷色调从头至尾让人联想着长眠于冰川之下的卡蒂亚。

这女人从没露过脸,仅凭一个名字就搅扰着杰夫日日思绪不宁。

正是因为她死了,才永远地活在了凯特和杰夫的生活里,凯特连个愤怒的理由攻击的目标都没有。

结尾看似是个Happy Ending,男人放下往事,回归家庭,纪念日party如期举行。

但是我们都知道凯特内心的os:WTF,我在这儿干什么呢!

看看这老头儿,衰老肥胖,还爱着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和他还有孩子,我和他都没有孩子!

他还给她拍了那么多照片,我和他的照片都是朋友捐的!

WTF,我特么在这儿干嘛呢!

就像杰夫说的,未来的日子你还要陪着我,很久很久。

但只有凯特自己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来消化前女友的阴影。

所以在一段婚姻里,要不就让男人放弃这该死的诚实,要不就让女人放弃害死猫的好奇,要不就让前女友别死了。

 6 ) 《45周年》

我们总是说因为时间原因、习惯使然,爱情终会变成亲情。

谁告诉你的?

爱情和亲情一直就是两码事,好吗。

这就是本片告诉我们的......安德鲁·海格 Andrew Haigh将自己可能老年后的忧虑和期待都投射到了夏洛特·兰普林 Charlotte Rampling身上,我只是猜想而已。

两位演员通过表演都将角色延伸了。

 7 ) 爱情,责任?

每一帧画面把我的思绪都带回了英国。

他遇到她时25岁,她死于27岁,于是她又在20岁时披星戴月的出现在了他的世界。

这一陪伴,即是45年。

而45年来,他从未抹掉心里永远定格在27岁的她的样子。

为了再去看她一眼,连走路都气喘吁吁的糟老头可以半夜爬上阁楼去找她的旧照,平时连溜狗都嫌麻烦一大早却能乘巴士去downtown咨询如何去瑞士的路线,还笃定的直面回答了陪伴他半辈子的夫人的silly question:如果她没死你是否会娶她。

当他说“会”之后,45年的陪伴似乎也只能像床头灯一样熄灭了。

演讲是虚伪的,每一个结巴的停顿都掩饰了内心无数的谎言和心虚。

而在场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在一旁如坐针毡的女主心里此刻翻涌的抗拒情绪似乎已冲破最后一道虚假的防线。

再说,她还怀过他的孩子。

他也在垂暮之年只因一点点关于她的消息而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就是爱情咯,是outsider都能看出来和感受到的东西,是世上无法用理性思考的东西。

可惜,女主在45年后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是个局外人。

男人还真懂得如何伤女人的心。

 8 ) 还以为是恒久的爱情,却原来只是庸常的生活

看电影的前半部分,我的感觉是很新奇,因为老年人的爱情在我的认知里是一个盲区。

倒也见过结婚几十年的夫妇,但却很难把他们跟爱情联系起来。

我姥姥姥爷如今七十多岁,算下来结婚应该不止45年了,可是从没见过他们交流。

平常去他们家,看到两个人各自坐着,姥爷有时在劈竹篾编竹篓,姥姥有时在和邻居老太太们唠嗑,两人各不相关。

近几年姥姥身体越发弱了,做饭洗衣的事需要姥爷来做,可是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姥爷都不知道姥姥爱吃什么能吃什么,做菜都按着自己的喜好来,而且能简则简,有时候姥姥吃不下他都注意不到。

姥姥又有着极好的忍劲儿,心有不满也不愿意说,实在忍不下去才会说几句,可是姥爷常常记不住,到了下次同样的错误还是会犯……精神上的交流更是没有,偶尔需要两个人打个商量的事儿通常是亲族中有红白喜事需要送礼随份——姥爷去送,怎么送,送多少,还需要向姥姥讨个主意。

别人家的内部情况我不了解,但想来这个年纪的老年人情况大抵相似。

在他们的青年时代几乎没有自由恋爱,结婚是因为时候到了,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个劳动力,多一个人挣公分。

后来有了子女,有了旁的牵绊,历过风雨,也走过平顺,一晃眼,大半辈子就过去了。

只要性格稍微没有那么叛逆,那么剩下的小半辈子也就这样的。

所以一开始看到电影中的老夫妻亲切地问候,认真地交谈,言语中提及看过的书,讲一些不用承担实用功能的话,我心中是带着一丝羡慕的新奇。

原来真的有恒久的爱情,原来两个人在一起四十多年还有话可说,原来老年人的爱情也可以这么美。

更关键的是,他们两个没有子女后代,也就是说,我可以理解成这段45年的婚姻纯粹是因两个人的爱而维系,与其它原因无关。

可是当剧情一点点展开,当45年前的故事一点点浮出水面,当男主角一次次在夜深人静时起床去那个神秘的阁楼,当男主终于向女主坦承那个长眠于瑞士冰川中的前女友其实是自己的“近亲”并且在女主问到时,毫不犹豫地说如果对方没有死,他会和她结婚……看到兰普林那明显不豫的表情时,我开始有点失望。

这个时候的失望是对女主的——都45年过去了,你还要跟一个死了几十年的前女友计较吗?

你们两个人的感情还抵不过一个虚幻的影子吗?

只要你爱他他爱你有些事情就不要追究,有些过去就不要过问了嘛。

可是我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马上我们就知道,那个前女友与女主年轻时长相相似,发色相同,连名字的发音,口齿之间的摩擦都那么像。

当女主问起那个前女友的死因时,男主几乎不需要回忆就能还原当时的每一个细节,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在说的是近50年前的事。

他还有一个秘密阁楼,从后来女主偷偷上去时的生涩动作来看,这几十年来,她从来都没有上去过。

在一个个不眠的夜晚,男主待在阁楼里干什么呢?

那里有他年轻时的日记,有和前女友相处的点点滴滴,有她的照片,有她去世那一天的全部细节……多少个午夜梦回,他都来到这里独自沉浸在回忆和思念里。

40多年里,这儿从来都不是一个普通的阁楼,而是他的秘密花园,是女主给他的自由地,当最后女主踏上楼梯的踏板,按下投影仪的按钮时,一个最大的秘密也被揭开了。

男主对女主说不喜欢照相,两个人也没有一张单独的合影,可是男主完好保存着前女友的所有照片,每一个场景中都有不止一张。

女主看的最后一张照片,画面中心位置是前女友的手,我认真看了看,手指上没有戒指,这一点男主没有欺骗女主。

可是目光一转时,我才注意到,那只手下面,是一个隆起的腹部!

两个人没有子女,是因为在男主的心中,他唯一的孩子已经死了吧。

看到这里,冷意从脚底升起。

45年的婚姻,看起来和谐美满爱意融融,却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

这个时候女主接到礼仪公司的电话,让她确定结婚45周年纪念日上的歌曲。

在刚刚受到这样的心灵冲击之后,她还要心平气和地筹备结婚纪念日,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终于到了纪念日当天,男主难得地早起,为女主端来热饮,在宴会上发表了一通教科书式的演讲,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列席的亲友们一个个感动不已。

可是我想坐在旁边的女主一定和我一样尴尬症都犯了吧——口口声声说着初见时的惊艳,拥有时的幸运,可是一封信就让他夜不能寐;骗女主说是去镇上买修水阀的塞子,结果是去旅行社咨询了去瑞士的旅程……这45年里,这样的谎言又有多少?

宴席上的这个演讲又有几分是真?

音乐响起的时候,一切答案都揭晓了。

第一支舞的音乐,同时也是45年前那场婚礼上的音乐,是这样唱的:They asked me how I knew my true love was true. Oh, I of course replied"something here inside cannot be denied."They said "someday you'll find all who love are blind."Oh,When your heart's on fire,you must realize smoke gets in your eyesSo I chaffed themand I gaily laughed to think they could doubt my love.Yet today my love has flown away, I am without my love.结婚的时候,他选的歌曲,I am without my love.我都要笑了。

由此也可见,女主显然不是生性多疑斤斤计较的人,45年里,她没有细想过那谶语一样的歌词,没有登上过那间阁楼,没有过问过那个前女友,没有……如果没有那封信,没有那具被冰川完整保存下来的尸体,没有男主的频频失态,我想继续往后,她也不会问的。

毕竟在这份爱里,她是真的认真过的——即使在知道真相之后,她还在关心男主吃药的事儿。

女人不是不能接受男人骗她的,尤其是女主这样的白富美,如果会对一个幽灵耿耿于怀的话,也就不会有45周年了。

女人不能接受的是你半途而废,都骗了45年了,就不能一直骗下去,骗一辈子,直骗到死吗?

一封远方来信,一具尸体就让你破了功,就让你魂不守舍,让你的谎言变得拙劣,表演破绽百出,那这45年里我甘心受的骗算什么?

再想想开头,融洽的相处,简单的谈话,那像极了爱情的画面,却原来也不过是庸常的生活罢了。

和所有难看的生活一样,充斥着虚伪、谎言、背叛,丑陋不堪。

有一个让人忍不住会想的问题是,如果那个前女友没有死,他和她会幸福地生活一辈子吗?

他会像现在这样爱她吗?

我想他也不会,他念念不忘的不过是曾经热血的青春和那个青春中的自己。

我甚至不怀好意地推测,那个可怜的前女友就是被他推下冰河去的。

按照他在45年后的描述中仍然不减的醋意,和他最后在车上重回热血时的愤世嫉俗和慷慨激昂,再结合几十年的友人的评价“他很有侵略性”,我觉得这样的情况不无可能。

从最后他在宴席上那番声泪俱下却毫无诚意的演讲就可以看出他是标准的表演型人格。

所以,在回忆前女友去世时的描述中,他故意隐去的坠崖瞬间的细节,也许正是他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当然我这样想是有点阴谋论了,通常情况下,我都愿意为一个人的恶行寻找善意的借口,可是这一次,面对一个可以面不改色撒45年的谎的人,我只觉得恶心。

痴情于他,是一场漫长的行为艺术,而那背后, 只有一个自私的灵魂。

首发微信:mzybhs豆瓣为完整版

 9 ) 爱我,还是她?

文/鬼脚七有段时间,在各种电影类论坛和帖子下面,每当有人提问请大家推荐适合情侣一起观看的电影时,总有腹黑的影迷“不怀好意”地回答《蓝色情人节》《革命之路》和《消失的爱人》之类的影片,在今年之后,这个名单上又可以加上这部《45周年》。

作为一部讲述婚姻和情感的影片,《45周年》虽然还不至于真的酿成“看完就分手”的惨剧,但是也足以对电影中始终歌颂和赞美的爱情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至少,在擅于营造“真爱战胜一切”的好莱坞电影逻辑当中,《45周年》无不讽刺和尖锐地展示了其中往往被讲故事的人们所刻意隐藏起来的阴暗一面。

正如前面几部影片那样,这部独立制作的小成本影片并不热衷于营造和谐前进的美丽幻梦,而是直面人类情感的脆弱和生活的无常,甚至,比起那些情侣之间她嫌弃他没出息,他发现她出轨的“小打小闹”。

《45周年》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或许,真的应该在封面上贴上标签,上书“情侣不宜”。

回到影片本身,凯特和杰夫是一对看上去幸福美满的老年夫妇,他们即将迎来结婚45周年的纪念日。

但是这种幸福的生活被一封信打破了,杰夫得知她50年前登山遇难的初恋女友的尸体终于找到了。

从这个消息传来的那一刻起,这对本来生活亲密无间的夫妻便走上了越来越陌生的道路,一方面,杰夫越发地魂不守舍,还试图想去瑞士看看自己前女友因为冻在冰层下面而未曾衰老的尸体;另一边,凯特则在独自隐忍失落和痛苦的同时,努力想要把丈夫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却不断遭遇到更大的挫败和失望。

其实,《45周年》讲述的仍然是爱情故事中亘古不变的“前度”故事,只不过,当故事的主角变成一对年至古稀的老人时,年轻情侣间撕心裂肺的争风吃醋则变成了老年人的羸弱和隐忍。

对于他们,爱情不再是激情和轰烈的代名词,而更多时候是密不透风的生活本身,对于身在其中的人来说,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根本无力反抗,只能承受。

这使得影片有一种罕见的观感,消失了50年的前女友的空位突然再现,凯特蓦然发现相伴半生的丈夫回忆中那个隐秘的角落,她要一次次面对丈夫怅然若失的眼神,经历他在对话中突然陷入沉默的尴尬,接受他半夜起床翻找旧照片的冲动。

凯特的痛苦充斥在整部影片当中,即便它是以一种人之暮年特有的温吞和迟缓的状态存在的,但是仍然能刺痛年轻观众的神经。

当然,对于哪怕人生资历最浅的观众来说,他们也知道这错并不在杰夫。

是的,这正是《45周年》难以言说的伤感的根源,我们无法像责备一个普通男人那样责备杰夫花心和不负责任(影片也并没有这样做),我们甚至无法让凯特张嘴问丈夫一句“你还爱我吗”,杰夫木讷呆滞,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分不清他是陷入回忆还是仅仅由于年纪增长而行动迟缓,凯特要怪谁呢?

在45周年结婚纪念日即将到来的前一个星期,她突然发现丈夫的毕生挚爱或许根本不是她,这难道不是生活中最大的反讽吗?

《45周年》采用最为冷静朴素的语调,来讲述这个蕴藏着极大痛苦的故事,当凯特在日常生活当中一步步发现丈夫的一切,喜欢什么书,爱养什么狗,常听的某首歌曲,都影影绰绰地带上了那个前女友的印记,这种感觉无疑是浸入骨肉的寒意。

一夜之间,仿佛身边相伴45年的丈夫,变成了“前女友的人”,一切如鲠在喉,吞吐弃咽都不是滋味。

最终,凯特终于发现丈夫竟然偷偷去旅行社打听了去瑞士的航班信息,此前她或许还能装作视而不见的自欺终于轰然倒塌,然而回到家之后,她却还要在电话里安排纪念日的种种细枝末节的事宜。

苦痛酸涩独自暗尝,毕竟对于凯特来说,她早已过了遭遇命运不公可以甩手走开,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年纪,而她能做的,或许只能是向生活妥协,接受它所带来的无论悲喜的一切。

这种相似的处境我们此前或许在其他影片中曾经看到,比如迈克·李2010年的《又一年》或者2001年那部独立小片《你可以信赖我》,但是从来没有像在《45周年》当中表现的那么深刻和饱满,这种面对生活无常的束手无力感或许正是因为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而更显得难以摆脱。

“前度的故事”像一根毒针,不碰不挖不好奇,它就永远封存在回忆当中,而如果让它重见天日,就或许总有人会受伤。

这大概是每一个深谙情场规则的男女所要懂得的第一个道理。

但是凯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算不去碰,往事也会寻上门来。

她和同床异梦的杰夫比肩并躺,无不惋惜地说:“我以为我可以接受你提起她,但是我不能。

”如此凄凉,如此无奈。

就算在纪念日派对上,杰夫一度涕泪交横地表达着对凯特的感情和眷恋,但是这也远不足以抚慰她心上留下的伤痕。

相濡以沫同渡半生是一种爱;在记忆中熠熠生辉青春永驻的是另一种爱,前尘往事就算作了古,却就凯特在阁楼中发现的那些当年的幻灯片一样,永远带着一张不老的面容挑衅地看着你。

让你的伴侣忘记前度要多久?

一周?

一个月?

还是一年?

《45周年》告诉你,或许半辈子都不够。

而就算这样,你还愿意相信爱吗?

原载于《电影世界》2016年02-03期,有删改。

 10 ) 光阴里的爱情和爱情里的岁月

后来发生了什么?

早上起床B先生问我。

昨晚电影看到一半他睡着了。

老太太从市区回来,跟老头说,我觉得她就在房间的某个角落站着。

我们的一切都跟她有关系。

房间里是她喜欢的香水味儿,看的书听的音乐都是按照她的喜好,所有的大事件,特别是大事件,都是由她来决定的。

老头说,当然不是。

她跟这一切毫无关系。

老太太说,我希望你明天能去爬梯。

老头说,我当然会去。

老太太说,我希望你想去。

老头说我当然想去。

说到这里,我的眼晴溢满了温热的液体。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流泪。

在黑暗中,悄无声息的,毫无防备的,几滴眼泪夺眶而出。

我喜欢那个女人,那个投影片里面目模糊的德国女人。

她并不算漂亮,没有精致的五官,也没有纤细的腰身和大长腿。

粗糙的头帘大概是自己修剪的吧,朴素的运动服衬出强壮的身体,棱角分明的脸过于有些硬朗。

然而,她的眼神透着动人心魄的野性和不羁,散发着自由原始真实的气息。

就像山谷间的一阵风。

最后一张照片里,她宽松的运动服已经遮盖不住隆起的腹部,她微笑的侧脸呈现出女人特有的柔软和坚毅。

他是爱她的,这个大他两岁的女人。

用灵魂在爱着。

老太太说,真是不可思议你竟然不再做那些你热爱的事情。

然而,或许这样,他才会假装忘记她。

才能假装一切从未发生那样跟另一个美丽知性优雅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女孩结婚生活,一起走过45年的婚姻。

或许唯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记住她,记住那些在荒山野岭连绵群山中寻觅目标和意义的日子,寂静却富足的内心,疲惫疼痛却鲜活的生命。

才能记住爱情,并将其在余下的日子里延续。

45结婚周年之际,可怜的老太太知道了这一切。

她深爱着这个愤世嫉俗的老文青。

这个倔强的老男人用一种不讨人欢喜的执拗守卫着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价值体系,而这正是她爱了他45年的原因。

当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一切还能回到过去吗?

而我流下的几滴眼泪,不知道到底是为她,他,还是,她。

或许只是为了爱情,光阴里的爱情和爱情里的岁月。

《45周年》短评

真是初婚有革命之路,中婚有消失爱人,老婚有45周年,齐啦~原来是打望的导演,失敬失敬

6分钟前
  • Clarke
  • 推荐

我觉得我现在这个年龄就不会这么作了,再过个45年应该更不会作。夏洛特奶奶演得好,也就这样。

8分钟前
  • Enjoy🌈Rachel
  • 较差

沉闷了一些

11分钟前
  • 沉默的导航
  • 还行

两尊银熊。

15分钟前
  • 宅拾叁
  • 较差

如果我身处女主的境况简直杀了男主的心都有,婚姻的重要选择都是被欺骗作出的,婚姻可以是你settle for the second best,但是不能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而且45年不早说,还有多少时间给女主修补旧伤开启新人生啊

17分钟前
  • Aloysius
  • 推荐

和特雷弗的一部短篇异曲同工。内核用来做短篇紧凑和警醒,且留有足够空间。但是做成电影,抻长反而不美,节奏显得太慢,信息量又没有那么丰富,感情本身也没有那么复杂。开头从未出场的死者奠定整部作品的基调,如幽灵般存在着,并不是新鲜的材料。表演很好。此外,男主这种人,可恋爱,不可嫁。

19分钟前
  • 曼仔
  • 还行

过于文艺,看不懂

24分钟前
  • Chrno
  • 很差

静不下心来看

28分钟前
  • 尤素夫
  • 较差

两个人能在一起生活,并不是因为对方爱过的所有人都不够好啊。为什么那个老太不取消派对陪老头去瑞士认领他早年女友的尸体呢?不能理解。

32分钟前
  • 不是过去
  • 很差

往昔的封印解开之后,现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掩埋。掩埋45年的空无一物。他们的婚姻只是一个替代逝者的仪式。海格对于细节的处理(天气、钟声、歌词、画外音 etc)依然exquisite,兰普林和康特奈的表演滴水不漏,完全不让人有情感宣泄的余地,会久久地在你的心里游荡。

35分钟前
  • Rottwitz
  • 力荐

早逝故人20多岁的面庞,要是我第二天就飞瑞士去了

40分钟前
  • 凉风羽
  • 较差

我付出的一切,包括时间,都没有流进我所期望的那个瓶子里,而是通过某根漏斗,进入了另一个我无法触及,也不得而见的容器中。

42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这么无聊的两个人,这么低端的话题,两星不能再多。

43分钟前
  • 偷不到年糕跳舞
  • 较差

安德鲁·海格的风格一如既往的小清新,平平淡淡的故事,总能在小细节上击中人心,而且演员们到了他手里,表演都会变得比以往更加细腻,这次夏洛特·兰普林的演技就直接逆天了,一丝一毫的纤小情绪,即使是像最后跳舞时的全景镜头,即使她面无表情,你都能感受到她的气场,看到什么叫不平等的夫妻关系。

4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星表演,一星给冰山里的女友。

45分钟前
  • 的确良少
  • 较差

好精彩的恐怖片

46分钟前
  • 天雨粟
  • 还行

柏林一贯的口吻,胜在乏味的日常命题。

49分钟前
  • 刘小黛
  • 还行

前任真他妈恐怖

50分钟前
  • 巨星泡饭
  • 还行

#SIFF 克制冷静,如同在显微镜下放大来讲一个内心微小的疙瘩如何酝酿成一场毁灭女人对婚姻全部热望的无声风暴。我自己家老一辈就有几乎一模一样的事,可能真的因为太过理解反倒难以被打动吧。兰普林奶奶演技已入化境,歌选得也是非常好。

54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1.如此「摄影化」的镜头画面实在深得我心,空镜头下的郊区风景,清雅淡然、宁静优美;2.在年老之际,无法选择结束也来不及重新开始,当年是别人的第二选择,无奈和忧伤;3.在本应最幸福的时刻却对这份爱充满迷惘和疑惑,对过往45年的每时每刻感到不完整和不真实,无法挽回的残忍,是爱是时间。

5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