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 血溅脏话身体各部位狂飙的镜头充斥整部电影 不能接受这种类型的直接pass 感觉晚上要做噩梦了ㅜㅜ 回到电影内容主要还是讲末日的时候人的恶和混乱 不合理的地方多的数不胜数 沿袭了马东锡在罪恶都市里的人设 感觉就是马东锡电影惯用套路之上简单的故事叙述加入更加粗旷更加血腥的成分 剧情起伏不大 故事线单一 粉丝向严重的一步十九禁韩国电影 以上
快速过水泥乌托邦和荒野是同一个世界架构。
荒野算是水泥2——————————————————————————————————————————关于水泥乌托邦:水泥算是正经的灾难片,着力点是人性的挣扎和坚强。
水泥的主线故事是公寓党的崛起与破灭(公寓党排外,不愿意吸收外部幸存者,注定了要走向湮灭。
虽然起初确实是因为团结而繁荣了一波。
)水泥的男女主,象征着现实主义和圣母主义的对立和最终统一。
男主,虽然行动上加入了拾荒小队(现实派),但是其内心依然是倾向于圣母派。
为了生存,而选择了妥协,是男主的坚强。
女主,虽然是正经的圣母派,但是客观上,在故事线的早期,包容了公寓党。
即使面对残酷的现实,依然不向现实世界妥协,这是女主的坚强。
大结局里,圣母派击碎了住户代表的谎言,导致公寓党丧失了抵抗外部幸存者集团入侵的能力,最终走向覆灭。
男主的退场,象征着公寓时代的终结。
女主在曙光中与男主的遗骸告别,并加入了新的幸存者社区,宣告着圣母派的崛起和新的希望(圣母时代开启)。
—————————————————————————————————————————— 关于荒野:故事背景沿用了水泥乌托邦。
整体上算是动作片(带一点韩系小型生化危机的味道。
灾难元素被大幅度削弱,世界架构接近无政府主义的废土世界)。
着力点是打戏,但是吧,略微有些乏力。
虽然对特定类型的动作片爱好者来说,也许仍是不错的。
公寓时代结束后,天选公寓开启了医学时代(杨医生在公寓部署了实验室,开始研究生化人)剧情线可以简单概括为拯救苏娜。
这部电影有点暴力,不适合小孩子观看。
剧情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一部比较平庸的作品。
本片的亮点就是特效做的还可以,断头,断脚都做得比较真,没有什么太大的漏洞。
影片由于投资的问题,表现世界末日的取景太少了,好像只有韩,所以只是韩一个位置的灾难。
马东锡继续自己无敌的打斗,他出演的每部电影都这样,力大无比,格斗无敌。
首先,其实只要是马东锡主演的片子基本调子已经确定了刚脸就完了其次,这个片子的剧情设计也很平庸:末日人性,资源匮乏,乌托邦,异类,英雄。
就这几个关键词几乎可以套用到所有末日灾难题材电影中,说好听的点就是中规中矩,说不好听点就是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
尽管如此,依旧不可否认韩国的电影工业以及审查制度确实是远超我们。
先不说我们不可能去拍这样的题材,即便拍了也会因为各种不可描述的因素被迫剪成四不像,咱们假如我们能拍也能过审,那拍出来的一定是“伟光正”熠熠生辉,说实话在没有信仰的情况下那东西感动不了人,因为看电影的观众大多数都是已经接触社会的成年人了,发生在生活中的人和事早就让普通人深深的体会到什么叫“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得人们不再相信被高喊口号而塑造出来的英雄。
为什么当初米国的英雄主义电影能够席卷全球,因为他们塑造的每个英雄形象都有着自己的性格,有的满嘴脏话却能在关键时刻舍己为人,有的贪财好色也能在千钧一发之际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有的把条条框框丢到九霄云外但却恪守着自己的准则。
英雄的形象应该是多样化的,零门槛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感染到别人的,是最直观也最容易让人接受的。
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不足,我们是时时刻刻严防死守,他们是不断找寻机会破茧而出,这不是说要没有规矩的彻底放飞自我,而是要学会突破与前进。
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做卷子全世界第一,却没有社会常识,为什么我们中学生的文化程度远超他国却毫无生活技能?
高分低能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电影工业上也是如此,我们没有一流的拍摄设备么?
我们没有高水平的导演么?
我们没有脑洞大开的编剧大神么?
我们没有眼神里都是戏的专业演员么?
我们都有!
可为什么拍不出这种电影?
这就是个流水线的网飞啊,这就像超市里卖的面包片一样,是成批量生产出来的日销品啊,可我们做不到,我们只会标榜自己是精品烘焙商,然而拿出来售卖的面包全是大窟窿小眼,人家卖奥利奥,我们就卖奥利给,扭头还得说更适合我们的体质,从电影娱乐到衣食住行,到底是谁在一直砸我们的锅?
是万恶的敌人么?
不是吧,是制定标准的人么?
也不全是吧?
从容的下一盘大棋,我们都是筹码……也许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基数还是太低,所以很多话都不让说,就好像汉字是收费的一样,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说破无毒”,忠言逆耳啊,现如今网络上还有几个能踏踏实实提建议和意见的地方……本片的动作设计确实很有诚意,马东锡的动作依然够生猛,可能是为了调剂一下,所以给女特种兵设计了更华丽的动作套招,其实代入到电影情节里,一个特种兵不应该使用这么花哨的动作,尤其是大量的腿法动作,严谨一点的话反而应该是简单高效的一击必杀,就像马东锡拿着大砍刀,而女特种兵用的匕首一样,特种兵也好军人也罢,追求的就是秒人,动作好看与否从来都不是他们关注的东西剧情整体稍显薄弱,女老师这个角色雷同与《雪国列车》里的龅牙女,同样是为虎作伥,最终种瓜得瓜求锤得锤,甚至扮相都有着相似之处。
一辆车就能突进军营大杀四方,这还是跟被改造过的丧彪士兵对刚,公寓楼门口站桩式的拉枪栓对刚太蛋疼了,躲都不躲的么,而且看样子也不是每一枪都爆头,那样对丧彪士兵根本没有什么实质伤害,顶多的迟滞一段时间罢了。
地牢惊喜闹了半天就是一群分叉舌二货,切瓜砍菜一般毫无意义,真不如在地牢里埋个炸弹呢。
片中出现的武器也是个迷,一会儿是M16一会儿又变成了M4。
老虎的扮演者好评,这哥们儿无论出现在哪部电影中,都一直活在马东锡的阴影之下。
马东锡的几处调侃挺有意思,插科打诨并没有太多,否则就惹人厌烦了,这个毛病普遍存在于近些年的美国动作片中,尤其是郭达斯坦森和巨石强森,这俩几乎是重症了女主的演技……咋说呢,还行?
强行降低了其他人的智商和警惕性而凸显了她的高智商和警惕性,全靠同行衬托啊,有她没她其实不耽误剧情推进,用她的奶奶去拉仇恨就足以了。
总的来说挺不错的一个爆米花电影,虽然丧尸的压迫感不足,主角团也没有遇到太过棘手的问题,但好在动作够爽,节奏也快,所以没有太多尿点
军队的人呆着弟弟妹妹们到公寓楼的时候,画面一转,我去这公寓跟混凝土乌托邦简直一毛一样啊,感觉都看串场了哈哈。。。
一开始杀奶奶的时候一个变异人呗陷阱吊了起来,为啥掏出刀不割绳子非要锯自己的脚呢,几个片段都奇奇怪怪没啥正常人逻辑。。。
(坏人怎么都这么闲啊,有空不出去找吃的,在这儿搞什么百姓无限制格斗)要不然马哥演的我才不会点开看嘞。。。
故事感觉还有点《混凝土乌托邦》番外的意思。
世界末日再次来临,医生和一帮特种兵找到了公寓求生,而马社会一帮人在野外也找到了生存下去的办法。
本来可以相安无事的,人也没想着冲进公寓,即便在外头生活的相当艰难。
但是,这次,是公寓想着忽悠外头的人进来了。
故事其实有点拉胯,感觉半岛国拍科幻片是个短板,和“社会片”比起来,差距有点大。
所以,基本只能看看马社会在里头如何施展他强大的拳法了。
故事开场,马社会就单挑了一只大鳄,不知道是不是周冬雨在《热搜》里头想认识的,反正被马社会给劈了。
紧接着,这祖孙俩就被公寓里头派来的人给忽悠了。
干净的水源,这在末世成了最重要的资源。
少女也属于是个文艺青年,做梦都想着能洗个澡。
这些梦想,到了公寓就能实现。
平时是没看什么“反诈”宣传啊,就这么华丽丽的上了当。
马社会虽然是社会人,但人家拿着大道理一摆,马社会也得掂量掂量啊。
他能凭着自己的双手在荒野求生,但人家小姑娘只是弱女子一个,马社会也不能保证她一辈子的平安不是。
公寓里头的领头人,是个医生。
这医生掌握的技能,在开场就做过介绍。
在世界末日,人类如何在缺少资源的情况下生存?
这个课题,医生有“相关”的技术。
但是,技术自然是不成熟的,需要拿大量的年轻人做试验。
这种事儿,医生没有明着来,虽然他“掌握”着力量,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甚至还捏造出一种“考核制度”,让这些孩子的家长信以为真的“开心生活”。
我去,这特么的是世界末日才应该干的事儿么,怎么这么眼熟。
可是,另一方面,马社会已经杀了过来。
这一路上,马社会还是“降服”了好多社会组织的。
人家不要睡觉,但马社会表示,你非得睡,不睡不行。
于是,这光头,说了一番“不合时宜”的话之后,还是听话的睡了。
故事还是感觉太敷衍了,大概是期待值太高的缘故,如果换个环境,说不定已经是“大作”,至少比《上海堡垒》强吧。
最大的惊喜,大概是可以见识一下马社会也有害怕的人呢。
作为一部感官动作片,一部爽片,本片不,可谓不精彩,当然也有几个瑕疵,如攻进公寓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士兵展现重生能力,女主能从翻倒的实验床上脱身而另一个女孩一碰就没了。
但最遗憾的是本片触及了一个更为严肃的话题却未能充分展开,即在人类群体生死存亡的关头精英与普罗大众的选择差异。
对精英来说,担负拯救人类的使命就意味着背叛俗世道德甚至对至高无上的生命作功利主义的算计——当然片中的杨医生出发点还是他的女儿,拯救人类只是副产品。
对普罗大众来说,其人生目的就是家庭圆满和养孩子传递DNA,世界灭不灭亡不干自己的事,同时有便宜则占无便宜立马翻脸,因此才有了奶奶和孩子重于一切,救世主转眼变恶魔,世界要灭亡了,快点回去找爸爸妈妈。
相比精英的过度理性,普罗大众不变的自私本性更为可憎。
前几天写了个韩国灾难片《混凝土乌托邦》,没想到很快就看到它的续集《荒野》。
说是续集,只是共享世界观,主题从灾难求生转成正邪打斗,主演也相应换成也许是韩国最出圈的动作明星马东锡。
作为老马的半个影迷,我觉得这片挺能说明一件事:动作片打得好、打得多、打得卖力,不等于整个片就爽。
在马东锡作品里横向比较,单论动作设计和演员投入,《荒野》都不输阵。
不但男配女配反派都能打,光说老马自己,比起《釜山行》,《犯罪都市》系列,《恶人传》等,招式花样只多不少,有单挑有群殴,打活人也打死人,除了拳脚还有不少漂亮的枪斗。
但论全片的观赏效果,却不如那几部酣畅。
看网络口碑,分数也比它们低一大截。
这并不冤枉,也很科学。
一个重要原因是,开打之前,没有把对手的战力建立好。
马东锡是个什么银幕形象,怎么个肌肉规格,拳头几百斤力,有哪些火爆战绩,大家都印象深刻。
能跟这样的家伙较量的,势必也得是同样令人生畏的对手才行,而且得提前让观众感受这一点。
前面说的那几部,这方面都铺垫到位。
《釜山行》是大批僵尸如潮奔涌见人就啃,军队也阻止不能,远比老马的血肉之躯强大。
《犯罪都市》系列的反派都是杀人不眨眼、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狠人,动辄灭一个帮派。
《恶人传》的对手不但心理变态恶名远播,还上来就把大意的老马一刀子捅进了医院。
早在最终对决前,已经展示对手强悍实力,形成心理压迫,这样观众才会为正邪终将一战兴奋不已。
遵循同样的规律,货比货《荒野》做的就不尽人意。
公平地讲,那烂脸军官反派算是够打,跟老马激斗几十回合,诚意绝对足。
但他算是白能打了,因为电影之前从不给你这种“强者即将相遇”的预期。
既没有让这家伙干掉个把厉害角色,也没有展示一下他强悍的生命力,我们咋知道他实力如何呢。
而另一边老马还是习惯性见人就揍干翻一批流氓,更让我们觉得,你这反派也没见多壮实,估计最后给面子也就是两拳的份儿吧。
同样的,无论是大厦里盘踞的武装士兵,还是出其不意的活死人囚徒,都没在开打前给出更多视觉上的预示,本来能很好地提振终场闯关的气氛,都浪费了。
问题摆在这里,其实也是有机会修整的,而且很方便。
只要在老马初次对付两个杂兵时,让他们显得更难缠一些,怎么也搞不死且攻击性逆天,让老马遭遇真正的致命危险。
如此强调一番不死药剂的厉害,后面再交代反派军官严重依赖这药剂,他的压迫感便油然而生了。
可惜在影片安排下,马东锡遇见死而复活这种事也就是嘟囔几句,上去再加几招直接断头,气势上还跟大巴掌扇流氓没区别。
而且这段还冒出来一个很能打的女兵,腿功相当了得,更加让局面单方面碾压。
本来能做气氛的重头戏,沦为不功不过的马式过场了。
不光这场戏,马东锡似乎整个就被编剧坑了,明明是主演,整个电影他这个角色却薄弱无比,反倒是被拐少女和女军人两个配角,各自都有佳句。
一个性格顽强头脑敏锐,早早察觉组织的疑点,屡当刺头跟老师叫板,深夜潜入惊觉秘密,身陷险境,是传统的弱女+阴谋套路,悬疑惊悚感不弱。
一个是跟昔日团体理念不合反目,死里逃生后成孤狼,结识新队友后再闯狼穴,既是出于良善也是为了复仇,跟匪首单挑也是一波三折。
而老马这边,文戏没有发挥,搞笑不算出彩。
你要说他块头太大不好写戏,那可不算理由。
看隔壁《犯罪都市》系列怎么编的,除了出拳头,各种怒怨笑骂一应俱全,大块头完全可以有血有肉。
看老马这几年的戏路,有点像美国老牌动作演员斯蒂文·西格后期作品——老子出手全都趴下,所以我尽量忍到最后才大打,好让电影凑时长。
熟悉动作片的知道,西格后来从一线明星沦落到只能拍录像带。
目前看马哥还是香饽饽,没有星途下滑的风险,但这很大一部分靠的是他亦庄亦谐混不吝无惧出糗的宜人性格,能打也能演,才是他的巨星之道。
所以像《荒野》这种片,换个呆板肌肉男来演演得了,马哥年纪也上去了,身为有演技的大块头,他值得更配得上他的剧本。
👹:这两年来,韩国出了太多的丧尸、怪物、鬼怪、末日。
最近新上的《荒野》里的末日感,也让我想起了之前的《混凝土乌托邦》。
先说一下《荒野》,末日与人体实验,发疯的父亲与无法解救的女儿残体,数百人的人体实验。
在这里面,有一种隐约的寓意。
医生是真的爱女儿吗?
我想不是的。
或许他只是接受不了失去女儿的痛苦。
否则谁会留着只有上半身的女儿。
想象一下,如果女儿的实验成功,人体实验的结果可能变成的类似蜥蜴的动物,看到成为怪物的自己,女儿不会发疯吗?
在更深的层次里,有点点像什么呢?
像韩国的现状与精神上残破的人们。
🧑🏻🎓学生是未来的希望。
靠着子女的学习排名而住进好的公寓的父母们。
不关心孩子的情况,这是一则非常非常好的、有意思的隐喻。
当无法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财富的积累和阶级的跨越时,孩子是一个投资的工具。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现在韩国家庭在教育投资上会花费家庭收入的60%。
更有钱和权力的家庭则投入的更多,实际上是为了保存财富与财产。
那么孩子们到底是什么呢?
可能大部分家长只将其作为阶级跨越的梯子(而我们则是养老的保障)。
💪🏻剧情也就那样,就是很普通的剧情。
可大家喜欢,喜欢的是马叔一拳一个。
似乎在绝望的时候,人们总希望更有力量的超人出现,人们将其作为希望,带领人们冲出黑暗。
但是现实世界里,我们都知道。
🥀最后,我会觉得在这几年里,韩国的影视中的死亡焦虑很重。
经济下滑,房价暴跌,生育率的下降,大环境让人很绝望。
其实我们也一样。
深夜,韩国城郊的一处废墟中。
马东锡带着小跟班和两个黑衣哥打得不可开交。
小跟班身背一篓箭,马东锡手持大砍刀。
再看对方,人均手持一把枪。
就在对方放枪之际,马东锡挥手飞砍刀。
不仅用刀背挡下了子弹,还把对方扎了个透心凉。
然而被扎的黑衣哥下一秒原地复活,继续投入战斗。
小跟班一把抓住黑衣哥头部,用力撞向石头。
黑衣哥短暂死机一秒,再次原地复活。
紧接着,黑衣哥意外踏入陷阱,被钢索吊在空中。
本以为战斗就此结束,结果黑衣哥当场开始给自己截肢。
离奇的是黑衣哥竟然毫无痛觉,脱困后继续打架……相信经常看韩国电影的朋友已经猜到了。
马东锡遇到了韩国下一个准备申遗的特产——变异人。
以上这场离奇的打斗场面,出自前段时间上线的韩国电影《荒野》。
《荒野》是去年上映的末世灾难片《混凝土乌托邦》续作。
不过,两者在剧情上属于两部独立的作品。
沿用同一世界观和拍摄场地,是两部电影唯一的联系。
马东锡的加入,直接把续作的风格、主题来了个彻底颠覆。
《荒野》的时间线发生在《混凝土乌托邦》之后。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韩国卷入末世灾难。
不论是城市还是城郊,都成了一片废墟。
而在市中心,却有一栋公寓楼却屹立不倒。
(《混凝土乌托邦》公寓楼再上岗)为啥地震把末世都震出来了,却震不倒一座大楼?
不为啥,编剧让的。
公寓楼成了资源聚集地,还有军队驻守。
老马就生活在远离公寓楼的公交车区。
他凭借强健的体格和“一拳超人”的实力,在末世活得并不艰辛。
经常用随手猎来的鳄鱼啥的,与其他平民交换资源。
但普通平民和老马不一样,他们只能坐吃山空。
在灾难刚刚发生的《混凝土乌托邦》,一块儿手表还能换个黄桃罐头。
但在灾后求生难度骤升的《荒野》,首饰手表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连一顶毛线帽的价值都比不上。
眼看可交换的资源越来越少,资源聚集的公寓楼成了平民可望不可求的地方。
不过,想进去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公寓楼对外宣称要同平民一起“共创美好未来”。
只要家里有儿童和青少年,就有机会进入公寓楼生活。
生活在公交车区的苏娜和奶奶,就成了被选中的“幸运家庭”。
然而进入公寓楼的苏娜却发现这里很不对劲。
所有的孩子一旦进来就要和家人分开,被集中管理。
大人们被分派到不同地方工作,想见孩子还要打报告。
而孩子们则要学习人体知识,并定期参加考核。
成绩靠前的孩子,家人就能被分配到最好的房间。
学习课程的同时,还要参加公寓负责人杨贵苏的研究项目。
苏娜无心学习,她只想见到奶奶。
当初她先行一步,年迈的奶奶由公寓楼的人单独护送,如今却迟迟不来。
她不知道的是,奶奶在和苏娜分开的当晚,就被公寓楼的人杀了。
而带着小跟班出去打猎的老马刚好撞上杀人现场。
苏娜长得像老马死去的女儿,老马曾多次出手搭救。
看到奶奶被杀,老马当场就和公寓楼的黑衣哥打了起来。
不料黑衣哥怎么杀都杀不死。
此时一个女人从天而降,两刀砍掉了黑衣哥的头颅,彻底结束了战斗。
女人来自驻守公寓楼的军队。
她的到来,让老马知道了公寓楼的秘密。
驻守公寓的军队领导人与杨贵苏狼狈为奸,进行人体实验。
变异的黑衣人,就是现阶段的实验成果。
杨贵苏美其名曰改造人类体质,让人类在末世中得以生存。
实则是用人体做研究,为他女儿续命。
那些进入公寓的孩子们,就是杨贵苏提取研究材料的对象。
得知真相后,老马和女军人达成合作,去公寓楼营救苏娜。
后面的剧情就不用说了,有马东锡在,那必然是打遍公寓无敌手。
自从韩影崛起之后,挖掘人性黑暗面、公然辱骂韩国社会、讨论现实敏感议题,已然成了长盛不衰的制胜法则。
不管是现实题材、喜剧题材还是末世题材作品或多或少都有涉及。
《雪国列车》《寄生虫》的寓言体电影创作成为主流。
《荒野》的前作《混凝土乌托邦》也是走的这个路子。
影片上映之初将片中对于阶级和人性的探讨作为主要卖点。
韩联社去年八月报道过《混凝土乌托邦》参选96届奥斯卡的新闻。
报道中称韩国振兴委员会认为,影片选用的“公寓”题材独具韩国特色,和奉俊昊的《寄生虫》均以“阶级”为主题。
由此获得送选资格。
但无论是从主题深度还是呈现方式来说,《混凝土乌托邦》远远比不上《寄生虫》。
而影片基于末世背景下的人性探讨,也不如《釜山行》震撼。
再加上配角演技拉胯,女主三观迷惑,让影片引发的争议大于好评。
《荒野》作为《混凝土乌托邦》的续作,果断放弃了这个套路。
从上面简陋的剧情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末世背景下的马东锡动作片。
离开都市,来到末世的马东锡,打起架来比以往更狠、更血腥。
同时也给了马东锡更强的能力,和更大的光环。
一般动作片中的主角,最后一般都是拼尽全力浑身挂彩,才能打败BOSS。
马东锡一路打到最后,除了脸上有点伤之外,战损几乎为零。
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偷偷练过金钟罩铁布衫。
而且打戏的操作,一场比一场逆天。
电影刚开头,一条鳄鱼就用自己的生命告诉观众这个男人有多强。
导演先让不要命的小喽啰出来挑衅,结果差点被吃。
而马东锡一出场,就单手把鳄鱼按在原地。
紧接着手起刀落,砍鳄鱼就跟砍白菜一样,两刀下去尸首分离。
怪兽片中的常胜将军,在老马手下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和持枪黑衣人打起架来,也是相当猛。
虽说七步之内枪又快又准,但在马东锡面前,一切定律都能逆转。
看到刀背挡子弹,砍刀变飞镖的那一刻,我甚至以为自己在看国产武侠片。
既然是在末世打架,导演当然不可能只让马东锡耍大刀。
于是马东锡杀入公寓楼之后,武器装备就从大刀变成了长枪。
不得不说,导演为了提升爽感,真的无所不用其极。
给马东锡配的枪都比别人高级。
别人用枪打死的尸体原地倒下。
马东锡用枪打死的尸体要原地飞出几米再倒下。
可能导演觉得枪战戏要想爽,光飞尸体还不够。
于是安排一群卡拉米拿着手榴弹前来送人头。
老马隔门预判,一枪引爆手榴弹,轰死一群。
当然作为“一拳超人”,马东锡和反派的肉搏戏也不能少。
顺便还贡献了全片最血腥的镜头。
军队头领在杨贵苏药剂加持下,已经成了战斗力最强的变种。
马东锡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因地制宜。
借助玻璃墙上的碎片,徒手掰下了对方的头。
这一幕对我的冲击程度,不亚于手撕鬼子。
要不是因为主角是马东锡,这种操作搁谁来做都免不了被喷。
马东锡在《荒野》中发挥稳定,打戏狠、猛、血腥。
可整体看下来的感觉是有爽到,但不够爽。
影片大大小小的打戏加起来五六场。
对手涵盖了普通人、变种人和野兽。
然而不管对手是谁,都能被马东锡光速解决。
观众刚燃起来还没两分钟,就结束了。
为了突出主角有多强,这种操作可以理解。
既然单次时长短,那就多来几次也行啊。
可导演偏偏要用三分之二的时长去走剧情。
关键剧情也没走好,走得既离谱又俗套还多余。
从《混凝土乌托邦》中继承的世界观设定,没派上多大用场。
唯一的作用就是让马东锡在不犯法的情况下打架。
另外,片中还设计了一段跟帮派相关的剧情。
然而这段戏除了复刻《犯罪都市》“一拳超人”名场面之外,啥用没有。
为了加这段戏,还给剧情拐了好几个弯儿,纯纯浪费时间。
伪生化危机的设定就更离谱了。
正常人只有注射药物才能成为变种人。
不能像丧尸一样通过咬脖子来感染同类。
变种人的数量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完全没有丧尸片中,病毒失控带来的紧张感。
变种人出现的作用,一是增加马东锡能打的物种。
二就是贡献大尺度画面。
比如黑衣哥给自己截肢;变种人生吞带药剂的小白鼠;军队头子被毁容后现场撕脸皮;以及贡献各种砍头姿势……
此外,片中的很多剧情不仅无用还无脑。
水资源需要人工再生的公寓楼,一打开水龙头,水哗哗往外流。
武器装备的数量就更离谱了。
军队原本是空军部队,地震发生时正待在天上所以逃过一劫。
然而他们飞机上的武器装备却足足用了三年。
其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剧情是反派杨贵苏的支线。
影片刚开始就交待了人物的身份。
中间又利用女军人,给观众预设这个反派研究的东西多可怕。
后来通过苏娜的视角,强调杨贵苏不仅有生化武器还会宣教式洗脑,邪教头子味儿一下就有了。
然而这个反派的战斗力还不如最开头的鳄鱼。
结尾带着女儿半个身子逃跑,开枪扫射平民的过程中,误把女儿一枪爆头。
费那么大劲,害了那么多人要救活的女儿,就这么死在了他自己手里。
没想到,这还不够离谱。
紧接着他给自己注射了一针药剂,准备恶化之后嘎了所有人。
结果针刚打下去,就被马东锡一枪毙了。
这一个接一个的迷惑操作看得我如鲠在喉。
终极反派死的那么草率,让我一度怀疑前面搞那么大阵仗是为了水时长。
当然如果不考虑剧情,不在乎逻辑,只论尺度和动作戏的话,那这个片也能一看。
毕竟在韩国本土影片式微的情况下,马东锡是为数不多能保住票房的男人。
但我由衷祈祷,接下来《犯罪都市4》的质量,千万别拿《荒野》当参考。
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梅子
大块头不需要智慧
爽片,但硬要加个变异,我就想不明白了。
一直在等孔刘上线,可惜没等到
长这么大了还跟陌生人走
要不是为了看看结局还能有多离谱 然后看看地表最强马东锡 这狗屁电影真的浪费2个小时…
开挂的马叔,连变异人都不是对手!
看到那个被吊起来的哥们儿用刀不割绳子把自己脚割了的时候我都tmd惊呆了。。。
有马东锡就行
要不是有马东锡!谁会看那!!!
打就行
马东锡的右拳与胳膊短哈哈哈哈
三星全给动作戏。导演很懂得用低机位和长镜头拍摄来凸显动作效果,出来的废土风《犯罪都市》效果蛮不错的。科幻背景挺不走心的,楼内部分的隐喻也是浅尝辄止,让这部本身非常昂贵的科幻电影成为了一个笑柄。几个人端掉一栋楼的剧情可看作对《突袭》的致敬,大楼广播的桥段加强了这种既视感。
没有任何新鲜感,都是似曾相识的套路剧情。
科学怪医的蜥蜴人也打不过马胖子
编剧脑子大概被马东锡砸过。。
“就算是世界末日,我也不能放弃人生。”“人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唯一一个能扛马叔一拳的反派。
你们这剧是不是直接用了《混凝土乌托邦》的布景啊?韩国某影视拍摄基地是吧,以后干脆用作末日题材专用取景地好了……有了马东锡的片子一般都不用动脑子,反正爆米花片,爽就完事了。
還行吧,但是生物進化部分演的有點少都在打打殺殺,感覺可以針對演化跟為什麼要年輕人做實驗展開來講。
宁愿看马老师全程砍鳄鱼
场景太少,浓浓的摄影棚味。PS:怪不得眼熟,《混凝土乌托邦》的公寓楼重新上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