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路放

心花路放,玩命邂逅,玩儿命邂逅,心花怒放,Breakup Buddies

主演:黄渤,徐峥,袁泉,周冬雨,陶慧,岳小军,沈腾,张俪,马苏,刘美含,王砚辉,焦俊艳,郭涛,李晨,熊乃瑾,夏雨,刘仪伟,雷佳音,雍梦婷,梁浩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云南方言年份:2014

《心花路放》剧照

心花路放 剧照 NO.1心花路放 剧照 NO.2心花路放 剧照 NO.3心花路放 剧照 NO.4心花路放 剧照 NO.5心花路放 剧照 NO.6心花路放 剧照 NO.13心花路放 剧照 NO.14心花路放 剧照 NO.15心花路放 剧照 NO.16心花路放 剧照 NO.17心花路放 剧照 NO.18心花路放 剧照 NO.19心花路放 剧照 NO.20

《心花路放》剧情介绍

心花路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手音响商耿浩(黄渤 饰)婚姻失败,他想用锤子爆小三(李晨 饰)的头,却迟迟没有勇气,幸亏在剧组做制片的兄弟郝义(徐峥 饰)及时发现自暴自弃的耿浩,他决定带着耿浩开启一段“治愈之旅”。于是一对好基友带着一只狗上路,邂逅三千公里的“桃花”。“阿凡达女郎”(陶慧 饰)、“杀马特”周丽娟(周冬雨 饰)、“白富美”(张俪 饰),各式各样的女人接连登场,耿浩一路艳遇一路疗伤。时光倒转,5年前的此时,大龄文艺女青年(袁泉 饰)因为听了一首流浪歌手耿浩的歌,毅然前往大理……在经历一连串奇葩遭遇之后,大家都放下了心里的“阴影”,找到了通向幸福的道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爱情而已解忧音声馆银鼠红色通缉令女孩们在那年夏天果戈里·复仇力拔山兮的老婆大人黑暗仪式四个盒子童养媳之谜圣诞夜奇迹百分之十第二季决战丧尸谷足迹家有儿女美国崩溃暗黑第二季坏头发吟唱未来之歌的牛洛克王国3:圣龙的守护神经侠侣铁路劳工你的伤心理师都知道恩情青春直播间玻璃缘请寻找我第四面墙巴啦啦小魔仙长月烬明

《心花路放》长篇影评

 1 ) 轻轻的放下

今天下班看了《心花路放》提前场,散场回来开始码字,等等让我吃口东西,缓一缓。

有剧透。

这部电影原来叫《玩命邂逅》,邂逅本来是未知的,美好的,和玩命起来,多少有些太急功近利,这样整个的剧情就成了,姑娘,约吗?

《心花路放》从以往的“疯狂“路线改走成”治愈系“路线,顺便也搭上今年国内比较火的”公路题材“的顺风车。

我想放在十一这个假期档,票房应该会不错。

因为是提前场,再加上是宁浩的新作,座无虚席。

一些抖包袱的笑点都格外的引人发笑,坐我旁边的姑娘的笑点刷新我了的认知,一度让我有听郭德纲的幻觉。

影片里包含的元素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婚外情、同性恋、杀马特、文青、艳遇、车震、喜羊羊和凤凰传奇,当然少不了这组铁三角中另外两位的基友情。

黄渤所饰演的耿浩是一个过了气的歌手,依靠卖二手音响为生,妻子因为婚外情和他选择了离婚,生性老实的耿浩萌生出打击报复男小三的念头,但在最终没有成功,好友徐峥所饰演的郝义,为了帮耿浩走出心理阴影,接着给剧组送道具的名义,带着耿浩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三千公里外的大理。

一路上,郝义不停搭讪,凭借丰富的泡妞技巧,艳遇不断,秉承着:好兄弟,我吃肉,你喝汤的原则,郝义也会让耿浩吃点骨头。

但一直沉浸在离婚阴影中的耿浩没法打开心扉的去和异性交往,当遇到一个”大眼睛“”大长腿“”他觉的对方还对他有意思“的姑娘后,正要去表白,结果发现这个姑娘是个竟然是个T。

绝望的耿浩开始花钱买”真情“,当和郝义经历了患难之后,他才真正的去敢于面对这段失败的婚姻,当然结局是美好的。

两次和异性的“亲密接触”是耿浩心理变化的拐点,第一次是因为误会,他被当成了小三,当别人叫他小三的时候并扬言要打耿浩的时候,耿浩开始变的狂躁,尽管场面十分的搞笑,但这是耿浩与自己的第一次正面的对话,因为善良,他没有教训抢他老婆的小三。

面对自己成了“小三”,耿浩希望对方可以教训他一顿,表面看上去,耿浩是有意的吓唬,但深层次也是对自己太过于善良导致的懦弱感到悔恨。

最后对方没有敢打耿浩,走的时候,耿浩说了一句:你们真怂。

其实,这个怂也是对他自己说的。

第二次,耿浩试着花钱买”真情“,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尝试用钱让小姐对他说”我爱你“,这次对白可以说是耿浩真正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开始,因为他敢于面对自己的前妻,把自己想对前妻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在引吭高歌了一曲《敢问路在何方》后,耿浩放下了一切包袱回到了原来爱开始的地方。

在笑过之后,故事本身也是在探讨一个比较当下的话题,城市中的人们的如何对待感情、对待婚姻关系、对待一夜情。

黄渤和徐峥代表了两个极端的例子。

感情失败之后,到底相不相信真感情的存在,我想只有试试看才能知道。

不要”一朝被蛇咬“同时也不要”游戏人间“。

最近有朋友失恋了,有人说’时间和新欢是最好的良药’,但失恋就像你的影子,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最好的解药就是勇敢的去面对,然后轻轻的放下。

你们说呢?

 2 ) 宁式喜剧一路向西,欲望公路东方转型

文/梦见乌鸦还记得在几年前《黄金大劫案》公映的时候,宁浩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我知道我应该是那种,不管做什么,我不是那种安于一种状态的人,我总是希望有变化。

”事实也证明,宁浩同学在两部“疯狂喜剧”之后,一部《无人区》风波四起,消失两年之后终得以公映,让观众认识到了中国西部电影、或者说中国cult电影的血性。

《黄金大劫案》虽两年前公映,但论成片时间,还要在《无人区》之前,一出民国夺宝大戏,稍有争议,因为从本片开始,宁浩收敛了之前的气焰,似乎开始向商业妥协了。

然后有了这部《心花路放》,一部公路喜剧,有了《泰囧》的先例,宁浩又开始回归“疯狂”了吗?

其实不然,《心花路放》表面上疯狂,内核其实很平静;宁浩以往的作品,别看有着喜剧片的外衣包裹,但包括主题、角色在内的元素都很黑暗,源于西方黑色电影和cult电影,《心花路放》则是借助国内公路电影火爆的潮流而生,实际上乃是脱胎于西方如《落难见真情》、《预产期》等公路喜剧片。

宁浩的才气实际上就体现在这方面,他不是中国功力最强的导演,却是最善于将西方类型片,用中国本土化的元素进行二次包装的导演,正如《心花怒放》这样,有着西方公路喜剧片的一切元素,一张一弛的主人公、美女艳遇、颠覆人生观的事件,疯狂搞笑的情节,然而内核却是那种感悟人生的平静。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不少美国同类喜剧,很多人也许会用《预产期》、《宿醉》这样的电影举例,但与本片最贴近的却是令一部电影——著名导演亚历山大·佩恩执导的《杯酒人生》,后者也是俺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

《心花路放》与这部电影设置很像,一个失败婚姻的落魄男,一个花心大少,二人结伴狂欢,一个为了找回自我,一个则是寻求艳遇。

该片是一部很温和的作品,但在平静透露着疯狂,电影也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心花路放》照搬了这一设定,将二人的旅程简化为猎艳之旅,而从两人的出发点不同这一噱头上大做文章,夸张了故事中的疯狂搞笑元素,而内核依然与《杯酒人生》保持一致。

徐峥和黄渤,二人戏里戏外多年的搭档,片中黄渤依然饰演耿浩,但性格则内敛了很多,相反徐峥饰演的郝义则大开大合,故事前半段的驱动力在于他,也就有了电影前半段由于角色定位而产生的一出出疯狂搞笑的事件,这一段徐峥很有戏,而黄渤负责给他打下手,顺便帮他擦屁股。

电影后半段,也就是机场送别之后,故事的驱动力变成了耿浩,猎艳的任务强压在后者身上,产生了与性格不相符的扭曲动力,这时则换成了徐峥给黄渤断后,情节还是以疯狂居多,但正如国外很多公路电影那样,主人公的人生观在这一段发生了变化,内容则逐渐趋于平静。

尤其是袁泉那条主线,宁浩用了最擅长的“玩结构”方式,让电影的剧情发生了一次反转,让观众瞬间清晰了脉络,一段猎艳之旅,就在一段史上最美的斗殴中结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名句让世人可知初识之大同美好,但却不要忘了其后面:“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现实。

返回头重看电影的剧情,是一个极其工整的故事。

有着疯狂的外衣,也有着释怀的内涵。

这一切正是西方公路喜剧片的精髓。

宁浩用了大量的本土化元素将其展现出来,疯狂之后的落地,是感怀的一刻。

电影有苦有乐,热闹非凡。

电影更趋于多元化,也并没有显得杂乱无章,群戏人物秉承着一条线索,宁式喜剧在完成了对西方黑色电影的转化之后,开始向更主流的类型片靠拢,《心花路放》可以说是向主流商业靠拢的一次尝试。

电影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人物设定上,袁泉这个角色落点不明。

康小雨这个角色起点很高,但最终却依然拘泥于一个抛弃丈夫的定位上。

电影整个故事是在讲徐峥与黄渤对人生观的释怀,袁泉对增强主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却忽略了自身定位,给人感觉角色前后不一致,实为遗憾之处。

究其原因,在西方,这类以猎艳为主题的电影其实不好拍,拍得好的如《杯酒人生》、《宿醉》这样前后统一,拍得不好就如《互换身体》这样,观众哈哈一乐,但评论家则认为电影搞性别歧视,男人只是用下肢思考问题,女人则往往用身体说话。

深知西方电影规律的宁浩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而且在相对保守的东方,他选择了折中处理,从而有了康小雨和“阿凡达”这样的角色设定,总的来说,一次成功的本土化包装,也对相应的地方进行了委婉的处理,努力在讨好男女观众,从而产生了一些定位不明的地方。

以宁浩的一句话作为开篇,在另一句话作为结束,他曾经说过,“除了《绿草地》以外,我所有的作品都在谈一个东西,就是欲望。

”《心花路放》,宁浩变化,尝试了新的东西,没有丢下的还是自己作品一贯的主题,整部电影就是欲望的一个缩影,旅程百态,鳞次栉比。

 3 ) 人人都爱恶趣味

黄渤被打脸,徐峥事儿妈,卖萌嘟嘴拥抱,一把抓。

我心想,这真是一部恶趣味电影,但接着一想,后面的发展,那恶趣味的面纱之下,还是有一张有情的脸。

爱情故事是电影的永恒主题,但是把爱情观表达好,很难。

太认真正经,腻味。

太标新立异,又触怒人,尤其是骨子里挺传统的国人,会显得三观不正,大家也未必能够在电影院里看见了。

黄渤演一个情伤的男人,丑男深情,最是容易出效果,让人又嘲笑又同情。

而丑男完成了一段失败爱情的告别,就打动了观众。

我们都在红尘里翻滚,干出的那些勾当,自己觉得缠绵悱恻,在别人眼里就是肉麻恶趣味,看一场好戏。

黄渤被安排在一路疗伤的情节里,在徐峥的大力支持下,从痛哭纠结,走到了哀伤道别的尽头。

要人去祝福自己得不到的恋人,去原谅背叛自己的人。

的确太难,但又不难。

关键是当事人有没有完整执行一套仪式。

在路上,就是仪式。

各种搞笑,就是用药。

我们对不起的人,我们被人对不起的倒霉,都放下。

圣严法师的那十二个字,普遍适用世间万事万物。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这不代表不爱了。

这是转化的秘密。

曾经深爱我,使得我们成为更加理解自己和爱情的人。

朝着云南走,走到了百花深处。

艳遇没有新鲜,但电影人为创造出了一对好基友的新概念艳遇,有兄弟和狗,大伙去找美女来上。

结束找女人的旅行,再回来,万般闹腾后,直面自己的心。

世界上哪有什么背叛和伤害,一段关系的诞生和结束,都有本身的生命周期。

恋恋不舍,使劲抓在我们手心的,是自己的执着。

这就是在照哈哈镜,我们自己,这才是最好笑的东西。

换个名字,变成大银幕上的人,就好玩容易接受了。

男人的自我解救,对应的是女人的拨云见月。

袁泉张俪马苏这些漂亮的妹子,不止是传统文艺片里引领男人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爱恨交加,相互折磨,彼此成就。

这些男女扎堆,三管齐下,够二够文青,又够普通世俗,一边讽刺,一边美景,一边烟火气息。

如果只有袁泉那种文艺女青年味,真的受不了。

如果只有黄渤徐峥的疯疯癫癫,又忍不住跟泰囧重复。

毕竟泰囧的观影体验太妙,会比较。

幸好都调和在一起。

又搞笑又温情,是一切故事的必杀技。

彩云之南真美。

当我们的电影足够抓人眼球的时候,中国那么多好地方,终于跟电影水乳交融,勾魂摄魄。

被说成是一夜情圣地的大理,总算有一个故事公然调侃了。

调侃本来就是一种自嘲。

性越烂,心越空。

男的被劈腿,女的被始乱终弃。

人人都爱恶趣味,但一定是撕开假面具,下面还有真心真意的那种。

这个节奏把握的好,票房少不了。

对了,我们还生活在一个警句遍布的年代。

《心花路放》也不例外,影子啊,阴影啊,你人生的一部分啊。

道理很心灵鸡汤,但鸡汤就是人生日常用品,最为实用便捷,慰藉我们。

电影的爱情观,在末尾终于开始城市化,现代化,变得文明内敛,不那么从一而终。

告别,即重生。

 4 ) 你以为更靠谱的改变,只会让她更快离开

我的一个同事酷爱占星,在放假前,她告诉我们说,从现在起,水星开始逆行,我们所有人,在事业、家庭、婚姻、爱情等所有所有事情中,都会状况百出。

我不信,结果,十一这段日子,果然过得糟糕透了。

吃一堑长一智,我决定相信另一个同事的话,在放假前他曾说过,看了《心花路放》预告片,很搞笑,非常棒。

和好基友走进影院时,是抱着被治愈的心情,但电影开播后,我却很难笑出声。

坦白说,如果早知道这是一部以离婚为线索的公路片,打死我我也不会看。

从徐铮饰演的耿浩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感情失败的loser,落魄、屌丝、没脑子、又好走极端。

耿浩无疑满足了一个失恋男人对自己状态的所有幻想,他酗酒,抽烟,拿着锤子要去敲小三的脑壳子……这种种表现,差点把我看哭了,我敢说,此时此刻,整个影院,没有人比我更能体会耿浩的失魂落魄。

你爱一个人,你曾和她幻想过美好未来,但是当你努力改变自己,放下梦想努力生活,打算用双手给她造她想要的生活,却想不到,冷不丁跳出来一个男人,呼拉一下就把她给抢走了,怎么可能不心塞?

有人评价说,这是一部公路片,但耿浩和徐铮的上路动机就是一个大大的bug。

我非常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男人,在失恋的时候,其实是最文艺也最二逼的,他会无比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猎艳就更合情合理了,不说刚从女人那儿受过伤么,现在看全天下女人都是混蛋,恨不得挨个儿伤一遍才好呢,况且,就算你自己不需要女人,你的小弟弟也抗拒不了啊!

耿浩一路上都别别扭扭,见到妞儿不是泡的态度,而是呛的态度,所以好好一个阿凡达美妞就拱手让给了徐铮,而在泡周冬雨这段,才是真正出现了bug,因为一个男人在被小三拐走老婆后,会很乐意拐走别人的老婆,而不会被毛孩子一根棍子就吓得溜号。

我管这种心理叫“戴绿帽也要拉个垫背的”。

至于在机场要向路上遇到的美女表白这段,我认为也未必是发自耿浩真心,他充其量就是想拿一段感情去淹没原有的感情。

只不过,那么漂亮的姑娘居然是蕾丝,好有生活啊!

我不太理解耿浩在花钱玩女人的时候让鸡说我爱你,我错了,这显然不符合常理,一个男人,在这种时候,对女人应该是满腔恨意,对妓女,除了使用各种手段玩弄,不可能再有其他。

但耿浩的种种表现,却又似乎合情合理,他虽然知道要正面面对问题,但始终不能真正放下,所以他才会泡妞泡得如此别扭、挣扎。

他是走在想要堕落却又被心中那纯粹爱情束缚的边缘。

一个男人,要多爱这个女人,才会在路边这么多争奇斗艳的野花面前出现挣扎?

其实,耿浩对前妻的爱,是不用用这段猎艳桥段来展现的,就单从他宁可放弃自己的梦想,为妻子博取踏踏实实的生活,就可以看出他是多爱一个女人。

一个男人爱不爱一个女人,不是看他给予了这个女人什么,而是看他为这个女人放弃了什么,或者说,改变了什么?

耿浩为爱人放弃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梦想。

而生活中更多人,可能为爱人放弃了事业、自我、独立个性等等等等,这种放弃,是最长情的表白,也是最无辜的失败。

但是,你根本不知道,你放弃的东西,会不会是对方最欣赏的东西。

当你决定作出改变,你就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你了,而对方爱的,是原来的你,而不是改变后的你。

所以有时候,这种无谓的改变,只怕会让对方更快离开你!

影片的结尾,耿浩说他放下了,我不信,但如果说他彻悟了,我信,因为他总算又重新开始搞音乐了。

他捡起自己的梦想,就是在寻找原先的那个自己,他也许明白,爱人是会离开你的,但梦想不会。

在茫茫人海,欣赏你的自会欣赏你,爱你的自会爱你,不需要你做任何改变。

如果你总是为一个你爱的人在改变,结果一定没有胜算,因为需要你改变的人,根本就是不适合你的人。

 5 ) 与其念念不忘,不如轻轻地放下

我喜欢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更为喜欢。

这部电影以爱情为表象,却着实将现代中国最普通青年(也就是所谓屌丝)最平凡的生活和情感状态表现了出来。

他们像耿浩和郝义一样,平凡,虚荣,却又充满情感与对爱的憧憬。

我们喜欢一个电影的核心点就在于我们能够被电影里某种人物的刻画所打动,所感动。

而这部电影里耿浩所面临的这种困境在现代中国社会更加成为一个逐渐普遍的社会现象,而本片无疑也为处于这一阶段的普通人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所以,我更喜欢这部电影。

宁浩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一个十分中肯的课题。

与其念念不忘,不如轻轻地放下。

 6 ) 一路向西去大理

看完《一路向西》,我的好朋友仁波切说,大理完了。

噢,不对。

他说的是《心花路放》,反正意思也差不多。

总之,面对宁浩这部新作,你说不清楚,他到底是在埋汰大理,还是变相给大理打了广告——就像《泰囧》出色完成了两国的友好交流任务。

这部电影对中国的现在时进行了一个夸张表现,从人们的出行方式(旅游和自驾),到人们的社交方式(微信和网络流行词汇),再到人们的婚姻情感状况(邂逅和离婚),虽然也有折射和变形处理,却堪称宁浩作品最贴近现实的一次。

只不过,由于对男人性冲动的表现过于极端化,近乎丑陋卑琐,反而会激怒一些女性和中老年观众。

尽管还是黄渤和徐峥两个“丑男”搭档,但不同于《疯狂的石头》时代的脏乱差,《心花路放》的影像变得更加精致,也更像一部熟练的喜剧类型片,混搭了公路片和疗伤电影。

电影最大的疑点,其实不存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当中,而是这场过于荒唐的送道具之旅,谁会开几千公里的车去送道具?!

反过来,这似乎也说明了徐峥的良苦用心和精打细算,他既可完成约炮之旅,同时还可以慰藉好友,把他送去开心地(伤心地):大理。

《心花路放》一路做足了人物性格反差,发情的徐峥口口声声说,黄渤的人生是阴影,是男女感情的失败者。

实际上,黄渤这种痴情离婚男反倒博取了观众同情,这是一个处在阳光底下的人物。

与之相反,徐峥是媾女专家,对待感情粗暴且不负责任,其实是一反面人物。

片中出现了四组女性形象,分别是阿凡达、杀马特、长腿女和东北小姐,加上袁泉饰演的文艺女。

这些女的,要么一蹴而就,要么高不可攀,要么很傻天真,要么痛彻心扉,总之,女性角色基本没有太好的印象,也有人戏称说,这是屌丝心态大爆发,直男癌无可医治。

表面上,这部电影似乎草草而就,没什么操作难度。

然而,从狗的不明状况到婚礼的前后呼应,从防狼喷雾现身到突如其来的基情,《心花路放》的剧本缜密度已经远胜过绝大多数中国院线片。

更不用说还有石头和阿凡达的调侃,那个令很多观众陡然一惊的闭合结构,以及咖啡馆和旅途上随处可见的留言墙。

宁浩将一个充满冲突矛盾的离婚事件,最终安放到了温馨日常的普通场景,完成了虚拟与现实的感受融合,这是《心花路放》的一大妙笔。

相比《亲爱的》人物角色的徐徐展开,黄渤在这部电影的角色不好演,他从一上来就是自暴自弃,对过去却再三吝言。

直到完成了那次仿佛命中注定的相遇,这种被故意屏障、姗姗来迟的真相,似乎才令这个人物的形象得以丰满。

原来玩不起感情的,有时候不只是女人。

与之相比,袁泉的角色仿佛是一张白纸,却负面之至。

显然,宁浩还是不会表现男欢女爱,在他看来,那大概只是变换了体位和主被动关系的车震。

实际上,除了那次简单而短暂的邂逅相遇,作为一部爱情片,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男女角色的真正对手戏,这才是最大的喜剧所在。

联想到作为一个梗出现的“说我爱你”,宁浩对爱情完全是拒绝、嘲笑和不信任的姿态。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宁浩的电影里几乎没有爱情的位置,唯一一次,还是《黄金大劫案》,简直粗暴愚蠢得令人发指。

不懂得表达爱,更不懂得如何释怀爱,甚至沦落到彻底失去时才痛彻心扉(有如电影中的黄渤)。

这是佯装冷酷的少年混混,也是故作纯情的中年流氓,它们正如宁浩的币之双面。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请勿转载】

 7 ) 人生是场游戏,内容就是你当一会儿孙子,我当一会儿孙子,多好玩啊!

看完我非常想吐槽,微信里已经有正常人想对我对此电影的看法拍桌子。

所以还是豆瓣来吧。

我尽量简单明了一点。

因为我只想给给自己分析明确的理由。

宁浩鄙视文艺青年。

袁泉的表演和诠释,恶心了文艺青年。

说真的,现实中就算是装逼的伪文青,也不好意思一副绿茶婊的样子,又随时摸出百圆大钞拍在客栈的吧台上。

再低端的傻逼也知道,这样的水平,连你鄙视的嬉皮青年都会直接想你一唾沫。

到最后袁泉依然抛弃屌丝嫁了高富帅,宁浩想说,你们文青装个屁。

到头来还不是拜在金钱物质下。

恶心嬉皮青年,嬉皮青年你们穷得可耻。

因为七零大叔觉得穷就是可耻。

觉得嬉皮青年就是天天嗨个叶子,穷到无耻的,连姑娘扔了自己的手机都得索赔。

多可耻,我们大叔可是很大方的,请姑娘吃饭,带姑娘消费,可以大把给姑娘花钱。

只要姑娘向大叔们张开大腿。

我不是太能理解为什么这个岁数的大叔,性欲那么旺盛,一年又一年,从来不会老去一样。

和他们的啤酒肚,和他们的心灵相反。

恶心自己。

正常人都觉得电影挺好笑的,尤其在俩小姐带了地痞回来较量的时候,那是一个恶俗,注意不是低俗,是恶俗的 互相剥夺尊严的过程。

这就是大叔们心底里对游戏人生的理解。

你当一会儿孙子,我当一会儿孙子。

多好笑啊!

可惜我笑不出来,因为并不幽默,也无水准。

还附带大叔对老婆的理解。

死乞白赖要跟着自己,甩不掉打不走,这女人的行动告诉自己,谁让我是如此魅力不可挡,又如此威武雄壮呢?

真无奈啊。

这样的脑残才能做老婆啊,多安全啊,不高兴了给她一阵耳光,一边操她一边骂她贱货是有多爽。

甩都甩不掉的拥有你们懂么?

对九零后杀马特式的描述。

我就不说了,九零后应该早就无语了。

电影结构玩得很烂就不说了。

也有可圈之处就是让马苏发挥得认都认不出来,还以为是群众本色演出。

让周冬雨摆脱了偶像包袱。

绿茶婊都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真难得。

这个改造演员的能力。

也是牛逼了。

反正除此之外,此电影确实没啥能表扬的了。

看之前朋友说别看了,不值得看。

跟泰囧一路的。

假日下午,买不到其他电影,带着随便看看的心情,以及对无人区之类电影导演的敬仰,想看看也不为过。

看完有种熟悉的感觉,就像看了非诚勿扰之后的心情,不敢相信,这是冯小刚,那个拍无人区,拍疯狂的石头的导演,是叫宁浩吗?

为何如此分裂,一定是宁浩其实都在开心地吃喝嫖赌,快乐地享受成功大叔拥有的一切。

同时找了个枪手随便拍拍,写上自己的名字吧。

立志要搬石头砸瘸自己的脚。

这样更让我能想通一点。

顺便说,泰囧至少是个真正的喜剧片。

 8 ) 平庸之路

不知是否是《无人区》审核的这四年耗掉了宁浩太多的心血与热情,在那之后的《黄金大劫案》与现在的《心花路放》,总让人觉得没有什么惊喜。

我想我是对宁浩的期待太多了。

《心花路放》这样的电影,有剧情,逻辑基本合理,有人物有个性有表演,还有笑点,整片基本流畅不出戏,在中国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若不是顶着宁浩的名头,这两部电影或许会让人觉得还不错。

但是从宁浩手里出来,总觉得泛着一股平庸的味道。

从《黄》到《心》,这两部电影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准。

我们可以看到宁浩对观众与审批制度的讨巧,里面或许有宁浩的无奈,但是却没再看到他的野心。

倘若两年过后,宁浩手里出来的还是一部类似水准的影片,则难免让人怀疑,宁浩是否要走向平庸了?

电影算是一部合格的喜剧与公路片,但是基本也无太多出彩点,属于看后即忘的类型。

因为啰啰嗦嗦说了一些情感情怀穿插了一些小清新,所以观影过程也难称酣畅过瘾。

搞笑的方式也并不高级。

不像疯狂系列错综复杂的故事行进结构与人物关系造成意想不到的笑料,宁浩在心花路放里开始增添了接地气的屎屁尿,“屌炸了、屌爆了、杀马特”等等悉数登场。

不知道是不是徐峥在其中的影响,在剧情上有一些两部人在囧途的东西,从车坏了三轮车奔向机场一路风光到最后打斗徐峥的狂奔而来。

有人分析罗列了一大堆宁浩在电影中想表达的东西,我没看出太多的深邃道理来。

宁浩在接受采访时候也说,影片的灵感源自于他和朋友的一场旅行。

倒是从这个点来看,这部电影的产生源头本就很感性,并不需要在影片上做到多么牛逼。

徐峥和黄渤这两个其貌不扬的男人,表演还是一如既往的出彩。

在一部公路片里,人物角色鲜明,性格丰满,心理变化也与路途经历相符。

从对角色的塑造,到对影片结构的掌控,三人的功底是摆在那里的。

不需要怀疑这部电影的票房,尽管是在压力山大的十一档,宁浩+黄渤+徐峥,三个名字就足够保证在各个年龄层以及各线城市通吃大卖了。

这部电影的票房或许将超过宁浩之前所有片子的总和,但是在国内,票房很多时候并不能和质量挂钩。

宁浩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让人期待的导演,在国内优秀导演与影片缺失的环境里,这种期待有时候也并不公平。

只因为他是宁浩,就总让人觉得他的作品应该在优秀线以上。

无论如何,还是期待他的下一部影片。

不过,我宁愿看一个被阉割过后仍然牛逼的无人区,也不愿看一部迎合多于野心的黄金大劫案。

 9 ) 其实,她离开你真的不是因为钱……

看完这部片子,圈姐问我,这片子癌不?

我说癌,真癌,特别癌。

好笑不好笑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有人觉得好笑有人就觉得不好笑,但剧情有硬伤很雷很奇葩这个就可以拿来讨论了。

比如徐峥那条线,感觉一股敷衍了事的态度。

阿凡达小妹,一个在旅游区当托坑游客的老江湖,怎么就那么容易动真感情?

两次不辞辛苦千里送逼,徐峥那么明显一夜情的态度,她居然看不出来?

徐峥最后居然就感动了、人物就转变了、就浪子回头了?

敢不敢稍微把他俩的感情线写得感人一点、细腻一点?

更明显的是那条狗果汁儿。

完全就是为了最后那个两条时空线的叙事诡计而存在的东西,在中间一大段剧情里面,狗就凭空消失了。

估计导演把这狗给忘了。

亏我还一直期待怎么拿狗来猎艳呢!

说好的教学片呢?

我狗都买好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徐峥的性格转变莫名其妙,黄渤的性格转变其实也挺莫名其妙的。

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就突然想通了、放下了,还转过头去教育了一番酒吧老板和他的狐朋狗友们。

你要早这么豁达没准儿周冬雨都已经让你拿下了知道不?

大概是导演看影片时长差不多了,黄渤差不多该想通了,于是就安排他想通了。

说实话我就觉得这片子拍得太敷衍、太凑合事,真不用跟宁浩自己比,跟大部分院线里正在上映的、还在认认真真做电影的人写出来的本子比,这都是一个不认真的电影作品。

顺便替张艺谋、冯小刚他们说句话。

他们是属于观点落伍思想跟不上潮流的人而已,说得狠点就是土了。

但他们绝对是认认真真做电影的人,里面人物的动机、人物的性格,都是经得起推敲,一看就是写剧本时花心思想过了的,态度比宁浩端正多了。

我不相信宁浩这个剧本写出来的时间超过两个月。

我也不信宁浩自己看不出来这个剧本漏洞很多。

比起相信这是宁浩能力问题,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他态度问题。

在我看来《心花怒放》的敷衍程度更《分手大师》差不多。

但人家《分手大师》里邓超好歹露肉了啊……一个猎艳的片子你居然不让黄渤徐峥脱一次,是何居心?

我只从这部电影里看到情绪。

后来知道这片子的缘起,是因为编剧岳小军同志被甩了,宁浩带着他一路向西去散心,路途上两弟兄聊出来的故事。

原来是个攒局电影啊……难怪难怪……所以这片子里那种情绪是岳小军用来安慰自己的。

所以阿凡达小妹以这么卑微的态度死缠烂打、两次千里送逼来感化花心的徐峥;所以黄渤拿着一叠钱喝令马苏说“我错了”、“我爱你”,完事了黄渤还要嘲笑说,“你们女人是不是看见钱就能说我爱你啊”;所以虽然是袁泉甩了黄渤,但最后的高潮事件却是黄渤拯救了袁泉,虽然只是拯救一个影像。

实话实说,虽然片子说的是原谅、放下,但看完片子,没觉得岳小军同志放下了,还是怨气颇重。

在电影里发泄情绪没什么,但一是请稍微节制一点;二是能不能同时也把人物行动的合理性做充足一些呢?

最后,完全就事论事、不带人身攻击地说一句话,无论是片子里的黄渤,还是现实中的岳小军,我真的想说:其实吧,女人离开你,真的不是因为钱……也可能是因为丑。

 10 ) 和小雨的1800天

去年冬天,通过在数通越洋电话中假装若无其事的提到自己去电影院看了《无人区》这一事实,我成功拉起了那几个身在国外的爱看电影的基友的仇恨。

对我这样的观众来说,《无人区》是份大礼,但同时也拉高了对宁浩的期待,担心他会由此盛极而衰。

尤其是拿制作晚于《无人区》但却早于它上映的《黄金大劫案》来对比时,就更为宁浩捏一把汗了。

最早知道这部《心花路放》开拍时,感觉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宁浩有新作品了,我也就有盼头了,毕竟就算是《黄金大劫案》,在国产片中也算鹤立鸡群;另一方面,我隐约觉得这部在《无人区》之后最早面世的宁浩新作很可能印证我的不安猜想。

后来的预告片也没缓解我这种不安情绪,我开始担心宁浩是不是也开始学那些山寨喜剧,拿网络词汇和流行元素拼凑电影了。

到了看正片时,我才真正松了口气。

光是开头部分已经让我意识到自己多虑了,而看到最后更是觉得原来自己的杞人忧天实在可笑。

宁浩最出名的是拍喜剧,视觉特效从来都不是他电影的卖点,但是他电影里为数不多却恰到好处的特效总能把一些冰冷甚至土气的物品最美的一面凸显出来,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这一次开场的“电锯惊魂”,《疯狂的石头》里的弩箭发射,《疯狂的赛车》里的煤气爆炸,更不要提打了鸡血一样的半部动作大片《黄金大劫案》。

之所以会有人把宁浩的电影跟一些抠抠哧哧的小成本喜剧片混为一谈并对其视觉效果视而不见,主要还是因为这些特效太过本份、太不喧宾夺主了。

宁浩用特效去打磨那些不起眼的物件,往往能让特效与真实无缝连接;反倒是目前国内那些主打视觉特效的“大片”,特别是古装片,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却越看越假。

之前宁浩说接下来要拍外星人的电影,我觉得绝不是戏言。

接下来的几年中国要出像样的科幻商业片,恐怕真的要指望他。

锋利酷炫的电锯之后,一片狼藉的财产分割遗迹把我们拉回了熟悉的宁式喜剧风格里。

紧接着的是在宁浩电影里总是与黄渤纠缠不清的一个元素——锤子。

《疯狂的石头》里他坚信怪盗的奥义就在于“咣啷一锤子砸开拿了跑行了”;《无人区》里他不幸被人用锤子开了瓢;这次本以为风水轮流转该他拿锤子开别人了,结果关键时刻又怂了,你说他腰里别着锤子有个锤子用。

随着贱萌的徐峥的登场,两人的寻炮之旅正式展开。

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有同感,觉得脸上被套上了内裤的徐峥看上去很像《黑暗骑士崛起》里的贝恩。

同样是两个男人加条狗开辆车,而且组合形式也都是一个迟钝一个精明,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两个月前的《后会无期》,何况两部电影还有个共同的女主演袁泉。

相比之下,《后》应该算是文艺小青年在向大叔过度,有点老男人的坏笑,但终归还是显得青涩;而本片则是真正的大叔在炫耀着“我没节操我自豪”的粉碎性骨折的三观。

两个都是我的菜,但对我这种废柴大叔观众来说,毫无疑问后者的味儿更正,这酸爽。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里,人们会觉得陈柏霖+冯绍峰这样的基友组合才能称得上是王道。

但对我来说,还是本片里的这一对更能当得起“基情四射”这样的评价,不但是因为黄渤和徐峥早已是银幕上的老夫老妻了,更因为这次的角色设定就让二人之间充满火花。

除了对女性表现的比较渣(但是最后也浪子回头了),徐峥这次的角色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美了,至少是宁浩电影里少有的完美。

事业有成但又不至于像《泰囧》里那样成了事业的奴隶,有勇有谋,讲义气,有幽默感,耿浩上辈子一定是奥特曼,才修来这么好的基友。

中间耿浩被误认为基佬时,曾说了句加深对方误解的话,“现在也都出来了”,影片最后这俩糙老爷们也差点就真出来了,那个未完成的吻应该是宁浩给我们这些追看了这一对基友多年的观众的一点福利。

这铁三角越来越有点埃德加赖特他们几人的意思了,未来也许会弄个“锤子与烤串儿N部曲”之类的。

刚开始看不久对这电影的期望就是半部《泰囧》+半部文艺小清新,最后两条线一并,主角的问题迎刃而解。

像我一样的愚蠢的人类在那一刻被导演狠狠的打脸了。

生疼的不只是脸,还有那颗因为带入主角耿浩而一直悬着的、本以为终于可以放下了的心。

我觉得这里的处理简直比《黄金大劫案》最后女主角的罹难更加残忍。

观众们在袁泉这个角色身上寄托了拯救主角的希望,结果却发现他才是主角一切痛苦的根源,那个万众期待的邂逅最后成了不幸的序曲。

康小雨这个角色前面一直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甚至她在观众心目中都算不上一个角色,因此我们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耿浩会为了这个虚无缥缈的存在而如此悲痛欲绝。

直到两条线并在一起,我们惊讶的发现原来是她啊,耿浩的深情也就不再显得没来由了。

这次的被导演耍弄的体验跟当年看《和Summer的500天》很像:故事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男女主角坐在长椅上亲切的交谈,让我相信这就是结局,Happy Ending,结果最后也是被打脸了。

所幸,跟那部电影最后囧瑟夫从夏天走到了秋天一样,被雨淋的找不着北的耿浩最后也重新获得了方向感。

(补充一点:我经常因为剧透这件事挨骂,所以也没什么立场教训别人,但是那些在短评里恶意剧透影片时间线、叙事手法来刷存在感的货们,还是适可而止吧)黄渤这次终于独自唱了首插曲,一展歌喉的他唱的还是文艺调调的歌,可惜那张被好不容易从CD海洋里打捞起来的绝版CD就那么被扔掉了。

这次宁浩给了“去西藏/云南/巴黎/威尼斯/维也纳/阿尔巴尼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索马里/巴格达净化心灵”党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所以对于那张CD的处理也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大浪淘沙真正撸下来的,还得是我们的广场舞神曲们。

我最在意的还是天门山那首歌,我想知道那是否真是天门山当地的旅游宣传曲,还是这电影专门为天门山创作的。

那首歌的歌词简直就是片中徐峥借给黄渤的那个网名,屌爆了。

最后再开个脑洞:耿浩办登机牌时给前妻去电话那里我开了会儿小差,没怎么听到他俩的对话,就知道大概意思是女的要结婚了,耿浩伤心不已。

所以我脑子里自动补完的对话是这样的:耿浩:我能最后再问你一个问题吗?

康小雨:蓝翔。

《心花路放》短评

三星半,前半段疯狂情节搞笑不断,后半段大彻大悟开始走情感路线,结尾宁浩玩结构反转是亮点,宁浩用西方性喜剧的路线拍了一部中国版的《杯酒人生》,但整体还是收敛了一点锋芒,依然讲述的是有关欲望的主题,故事不再黑色,而是向商业靠拢

7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宁浩创作越来越敷衍了 比黄金大劫案还不如的水平 笑点倒是有 笑完什么都忘了

11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较差

失望,别去电影院

16分钟前
  • 天赋一般
  • 很差

丽江至大理的大巴上观看

18分钟前
  • muran
  • 还行

很搞笑很污,我还是喜欢比较正常的喜剧,也不想看泰囧了。叙事方式很棒。

2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你以为是一段缘分的开始,其实是一段感情的终结。心情不好的人一定不要去看,这部片只会让你更难受。

22分钟前
  • 推荐

可好看了呀怎么还会有一星两星的!周冬雨太他妈可爱了我再也不黑她的丑蠢了 再 为啥杀马特的英文名是cosplayer哈哈哈哈我真是太喜欢这一段了

25分钟前
  • 筷喜旺
  • 推荐

公路片,为什么现在的喜剧分都不高,你说是喜剧片没有内涵,其实不是,只是你一意孤行的觉得只有周星驰和葛优的喜剧才好,试着看看徐峥和黄渤的喜剧吧,那也叫喜剧

28分钟前
  • 别人老公
  • 推荐

前半段笑点一般,以为是俗套电影,后半段渐入佳境,有几段戏真的让我笑到肚子疼,回家后发现脸上的笑肌也有点疼,可能是因为很久没这样开怀大笑了?最难得的是,作为商业片,本片亦探讨了一些直击现代人内心深处的问题,例如男人怎样才能有种。比同类题材的《后会无期》好看一百倍……

32分钟前
  • 丁小云
  • 力荐

蕾丝的世界棒棒哒

35分钟前
  • 雨前羽街
  • 还行

此部影片最终的意思就是告诉广大的观众朋友,你们看,像男二搞的那种姑娘虽然第一面就车震,但真爱男二。像袁泉这种姑娘,玩旅行,玩捡狗,玩纯情,在酒吧喝多了还洁身自好的这种姑娘最后就把黄勃给踹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发人深思!

39分钟前
  • 杨三恨
  • 还行

挺好笑,故事也完整,算是不错了

44分钟前
  • 志大无胸
  • 推荐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热烈地生活着,带着阴影这人生的一部分,去邂逅另一段美好。

47分钟前
  • 花样年华
  • 推荐

给两星吧,一星给周冬雨

48分钟前
  • Leon
  • 较差

广告乱入得太生硬 “你知道这是哪儿吗? 不知道吧? 这是梧桐客栈!” 我去 真带感 整个笑点可有可无 ,面对个神经病真是笑不出来 不过徐峥对自己的神经病friend仍然不离不弃,确实值得表扬…?忍了又忍 把这电影看完的

49分钟前
  • 露晴天_Luna
  • 很差

公路电影,两线并行,搞笑,但是黄段子实在太多了。

52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还行

最后20多分钟好提气,本来都打算给不及格了。PS想等等看美国到时候会拍成什么样...PPS徐峥戏路真宽,演这种禽兽太适合了

56分钟前
  • 🎄🎄🎄=.=
  • 推荐

居然想把中国中年男人的猥琐油腻性压抑拿出来炫耀?

58分钟前
  • 【Hector】
  • 很差

我靠啊,约莫精致只能形容包皮了(以后还能不能跟包皮愉快玩耍了),嗷嗷都嵌我爱你里了,最炫民族风跟车震合上拍子了,喜羊羊和黑社会混一路子了……各种好丽友好基友整了出公路片,大理把人心给挖得空落落的,挠得哥啊,死痒死痒滴,好想找个道具组赞助,咯噔咯噔去耍流氓哟。(3弯1直看得超嗨森)

1小时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全片的大梗还是很动人的。2017.9.10再刷感到非常治愈,前任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1小时前
  • 衿小羊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