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这部电影我只给了3分。
李宗伟我是很喜欢的,从懵懵懂懂的15岁,到现在将近而立之年,我看他打球看了十几年,我自己打球也打了十几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羽毛球迷。
没有他,世界羽坛真的没有那么精彩。
但是对于我们羽毛球迷来说,李宗伟最精彩的不是电影内容里他的成长经历,而是他成长后成名后的经历,长期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横扫多国名将,却连续三届在奥运会只拿到银牌,两次输林丹,一次输谌龙,无论多努力,却成为一个悲情英雄。
李宗伟个子不高,身体条件并不好,但是凭借自己对羽毛球的热爱与刻苦努力的练习,成为羽坛的一颗明星,成为林丹的一个强劲对手。
没有羽毛球没有李宗伟,那我的少年时代该会少了多少激情与乐趣。
这个导演是真心没有拍好这部电影。
李宗伟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他的坚持不懈,努力成才,第一次奥运决赛,输给气势磅礴的林丹,他遗憾但是没有多大失落,因为他还年轻,奥运赛场后继续拼搏,继续成熟;第二次奥运决赛他再遇林丹,一直打到决胜局(尤记得那次我是上班请了几小时假看的决赛),2分憾负,就差那么一点点。
千万球迷都还记得他输了那一分后坐在场边低着头的情景,刺痛多少人的心。
下场后继续拼搏,一拼又是四年,四年后再来,这次是半决赛遇到林丹,看得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终于在奥运赛场上赢了林丹,却在决赛输给了谌龙,仍然是银牌。
三届奥运会,十几年,期间他对阵陶菲克,战盖德,克朴成焕,每一场都是那么精彩,每一场都带着我们多少喝彩。
羽球四大天王中,我想,只有他是和其他三大天王打过最多次的。
一步步从大马一哥走到世界排名第一。
也许,不是羽毛球迷真的是很难懂。
他背负着整个国家的期望,因为马来西亚国家在所有奥运会上至今仍然没有拿到过一面金牌,他是最大的希望,破零的希望。
他背负千万世界羽毛球迷的期望,因为我们希望这一位给羽坛带来无数精彩的李宗伟能够完成他自己一生的愿望。
因为他值得。
导演把这部电影的重心放在了他的成长经历,只是把最后一场胜了林丹的球放在结尾,来了个皆大欢喜的大结局。
这是完全没有拍到李宗伟一生的精髓啊。
无疑,李宗伟对于马来西亚人和对于世界羽毛球迷来说,都是一种精神。
但是这种精神,电影并没有拍出来。
整部电影脉络只是流于一种烂大街式的流水式的套路:兴趣——努力——成功。
李宗伟那么真实那么精彩的羽坛故事那么悲情式的期望甚至负担你却不拍出来?
那么感人励志的球技与心灵磨炼你却不拍出来?
羽坛那么多激动人心的精彩大赛下的李宗伟你却不拍出来?
无可奈何的既生瑜何生亮情怀与林丹亦敌亦友你却不拍出来?
你真是巧妙地避开了所有的精彩点。
听说这部电影要上映,我早早就买好了票,第一天上映就去了看,没有约女孩子,没有约好基友,独自一个人,因为这是我青春的情怀,也算是我青春的告别,我只是想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看。
但是,它却成了我最期望却又最失望的电影。
我很喜欢李宗伟,但是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不喜欢这个导演。
李宗伟,真的很励志呀。
虽然在新一季的单打还是没有获得冠军,但一直对羽毛球的热爱从未减少,多么美好的事情。
有多少人已经放弃了自己坚持热爱的东西。
剧情老套得来又很新奇,独特的文化氛围,马来真是个包容的国家,我喜欢,希望以后可以去定居。
很喜欢!
剧情最难忘的一段还是李宗伟在伦敦的那场比赛!
冠军站上领奖台,接受大众鲜花和掌声的礼赞时,很少有人会去想象,通向冠军的道路上流淌着无数汗水、泪水、甚至血水。
亚军、季军则更加少人关注,他们的付出一点不比冠军少,然而大量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在冠军的阴影中销声匿迹,直至无人问津....
中国的林丹,马来西亚的李宗伟,两位闪耀世界羽坛的同时代名将,一对充满话题,宿命中的对手良才!
林丹之于国人,无非是在邓亚萍,田亮,姚明,刘翔....那些成就非凡的中国体坛名人堂里新增个名字。
而李宗伟之于马来西亚人民,是国家英雄般存在的骄傲。
奥运会期间,马国首相曾发出“如果李宗伟拿到金牌,全国庆祝,放假一天”的言论。
从未拿过奥运金牌的马来西亚人民,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李宗伟身上。
遗憾的是,竞技比赛残酷规则决定,冠军只能存在一位。
马来西亚羽毛球一哥代表国家参加的四次奥运会比赛,最好成绩均止步于银牌。
如果说拿到金牌才算胜利,那么李宗伟,确实有些失败。
电影镜头从李宗伟的童年时代追随他的成长历程,我们看见,一个马来西亚再普通不过的贫寒家庭中,一枚闪亮的羽毛球天才少年,仿佛掩埋在沙砾中的金子,努力放射自己的光芒。
他酷爱打羽毛球,却屡屡遭到父亲的阻挠;他从小没受过正规训练,最初打羽毛球全靠野路子自学;他买不起球拍,于是帮球拍店家绑拍线,换来自己第一个球拍;他请不起教练上不起羽毛球课,幸运的是被启蒙教练伯乐相中,免费授课.... 各种不利条件带来的重重障碍,都无法阻挡少年拼尽全力,顽强走向国家队的脚步!
片中有两段最振奋人心:由于家境贫寒,少年李宗伟营养不良,个头明显比同龄人矮,第一次选拔因此错失进国家训练队的机会,小宗伟难过的躲在家里哭。
内疚的妈妈天天给他做据说能长个儿的土豆根汤喝,小宗伟自己更是每晚刻苦锻炼,跳高击打家里的横梁。
划在墙上量身高的粉笔线、持续不断拍打在横梁上的手掌,激昂励志的音乐声中,二者镜头交互切换,最后定格在长大成人的李宗伟脸上!
2006年马来西亚锦标赛,李宗伟再度面对林丹————那个屡次对战自己负多胜少的宿敌。
终场比赛的每个得分都被镜头展现出来,技术和体能方面,二人早已难分仲伯,拼的就是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
主场作战的李宗伟在决胜局落后7分、几乎已经输定的境地下咬牙追赶。
沐浴着全体马来西亚国人的巨大鼓舞(压力),他一分一分艰苦赶上,最终战胜心魔,击败林丹!
弱者受挫,弃拍,黯然离场!
强者受挫,奋起,挥拍向更强者!
制作方面,这部马来西亚电影中规中矩,谈不上多么优秀,但胜在人物和故事朴实无华。
难得的是,主演的外型、神情、打球动作都像极了李宗伟本人,故事中间主角一段感情戏也不失细腻有看头。
虽然林丹的扮演者外型与本人相去甚远,但无损电影的观赏度。
李宗伟虽然从未拿到奥运会金牌,“败者”如电影标题,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比运动场上其他“败者”幸运很多。
马来西亚对李宗伟仍保有极高的尊重,他受封“拿督威拉”称号(国家终身荣誉的象征),并赢得了为他度身定制的个人传记电影。
《败者为王》讴歌的,是那些虽未摘下冠军奖牌,却仍在不断拼搏的运动员。
屡败屡战,虽败犹荣,马来西亚人称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为————李宗伟!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去了一趟新加坡,在那边闲暇的时候跟同事去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就是这一部《败者为王》。
要是说对李宗伟有多少了解呢,那也是没有的;要说我对羽毛球有多少了解呢,那可能就止步于中小学时期跟父母吃完晚饭之后的运动吧。
电影散场之后,我拿起手机查询起了“李宗伟”这个运动员,在此之前我跟大部分国人一样,只知道这个人是林丹的对手,但却经常在国际赛场上输给林丹。
查到李宗伟的真实故事,跟电影中其实差不了多少:
真·李宗伟李宗伟,1982年10月2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州,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是优秀的华裔没错了)。
马来西亚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
被誉为马来西亚羽球一哥,世界羽毛球界四大天王之一。
2008、2012、2016年奥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连续三届奥运会打进羽毛球男单决赛的运动员。
2006年1月,李宗伟首次登上羽毛球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保持了825天。
2008年初,李宗伟首次获得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10年成为史上首个在世界羽联总决赛实现三连冠的球员。
12月,李宗伟在该年度获得六个超级赛冠军,创造单赛季超级赛夺冠次数纪录。
在这些经历里,最让我在意的是李宗伟在06年西班牙世锦赛爆冷被鲍春来淘汰以后,状态跌入谷底,接着又毫无预警的遇上了车祸,头部受创。
直到07年他在印尼公开赛上击败了鲍春来,成绩才开始回弹。
其实单单这一段话,在我脑海里已经百转千回,这一年他遭遇了什么,又是如何重塑自己的,如何从巅峰跌到谷底,再如何重回巅峰。
如果单独挑这一段人生来拍李宗伟的传记,我觉得也会很好看。
像《社交网络》这种类型的传记片一样,取人物生涯中标志性的段落,来展现人物本人的坚持、信仰和成长。
社交网络 (2010)8.22010 / 美国 / 剧情 传记 / 大卫·芬奇 / 杰西·艾森伯格 安德鲁·加菲尔德像这种取被讲述者的人生段落所拍的传记,会让我们明白这个人在他人生的重大事件之前他所思所想,会让我们理解他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
但这部影片更注重在李宗伟的成长上,他如何爱上羽毛球、如何开始专业学习羽毛球、如何进入国家队。
对于观众来说,这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人,明白他的每个重要抉择做在什么时候,是什么使他一步一步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就影片质量来说,绝对可以算是传记片中值得一看的作品了,导演将故事节奏把握得很好,电影从李宗伟童年时期开始讲起,讲述了他的羽毛球生涯,以06年和林丹的一场比赛收尾。
中间还加入了很多元素,亲情、恩师情,最让我惊喜的是竟然还有李宗伟和妻子黄妙珠的爱情故事在里面,加之两个人目前已经结婚,让我莫名感到有点幸福
夫妻局 也太甜了吧!!!
整部影片的气质总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能真实的从李宗伟的经历中感受他的坚持:永不言弃,不忘初心。
我自己是完全无法抵挡这种走向梦想之感动的,看的时候热泪盈眶,你从小就想要代表马来西亚打球,终于有天你成功了,并且做得更好。
另外还有特别想说的就是电影里饰演童年李宗伟和青年李宗伟的两位演员,跟李宗伟本人也太像了吧!
简直想为本片负责casting的导演疯狂打电话!
童年李宗伟青年李宗伟这位演员据说是半职业羽毛球运动员,也不是专业演员,但两位演员真的很传神了,有一恍然间我以为自己看的是李宗伟的纪录片,不过里面的专业演员都演得很好,饰演李宗伟父母的都是马来西亚的著名演员,要我看起来也是很眼熟的演员,饰演母亲的那位演员还拿过金马奖。
青年李宗伟影片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里面有讲到李宗伟的宿敌——林丹,讲李宗伟第一次跟林丹相遇(怎么感觉这么基),讲他如何调整自己,成长自己来变得更好。
林丹在电影里被处理成了凌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李宗伟和林丹相爱相杀十余载,谁会不知道呢?
上了球场就是上了战场,两个人为各自的国家而战;但私底下两人关系也是很好的,李宗伟还参加了林丹的婚礼。
什么都比不过一个优秀的对手啊。
“为梦想一起奋斗,分享每一道彩虹;你是我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好的朋友。
”影片里李宗伟进入国家羽毛球学校之后,有同学欺辱他叫他“大山脚的瘦猴子”,他也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强壮,从这些都能看出来李宗伟其实对自己是有些自卑的,这也导致他在世界排名第一的情况下,在大赛事中总是输给林丹的结果,从根源上对自己的不自信。
但能看出来他已经从各方面想解决这个问题,他面对强敌,也不再心悸,像真正的王者,用尽全力,隐忍孤独。
李宗伟在马来西亚收获“拿督”的荣誉称号,可以看出李宗伟是马来西亚英雄般的人物,短评里也有人说“在马来西亚,每个男生都想变成李宗伟。
”
Thank U for uniting Malaysia.从这张图上就能看出羽毛球对于马来西亚的重要性,何况李宗伟又是一位为国家带来三块奥运会银牌的人,可以想见每届奥运会决赛的时候,整个马来西亚都在为李宗伟摇旗呐喊。
这么说来,李宗伟为马来西亚的团结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不然他也不会跟首相保持友好的关系,首相还出席了他和妻子黄妙珠的婚礼。
也在这里希望马来西亚早日斩获国家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左一为马来西亚首相人如果有梦想,有想要达到的目标,最好的方法不是藏在心里,当信仰供养起来,而是自己拼命去争取,get the goal。
道理其实都说烂了,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更多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也就平淡安于自己的现状;所以有梦想而不去追求只知道打嘴炮,只知道遗憾后悔,这种人最可悲。
能不能做到另说了,只有做了才不会后悔。
你想当作家,那就从现在起,多读多写;想做运动员,就要努力学习技巧,面对失败仍不低头;哪怕你是想嫁富二代,你也要学学穿衣搭配,学学品酒插花吧。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努力去实现的人更加了不起。
PS:本人可以说是拖延症中期患者了,拖了三个月才动笔。
PPS:据说会在国内上映,刚看新闻说是暑期档。
不过暑期档都是国产片保护月,不知道这片票房会怎么样,私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电影院观看,私心也希望有人能跟我一样受到感染,毕竟电影本身,非常值得一看。
本以为可以看到很多看不到的拿督,但感觉还是为了剧情的起伏修改了好多,恍惚之间感觉是在看一部电影,而不是李宗伟的传记但是不得不说选角真的很牛逼,真的各个方面都好像,嫂子也是喜欢拿督好些年了,大大小小的比赛也看了许多,再没有谁给过我他给我的感动,我想也再没有谁背负过他肩上的重担每次我都想当我都为他的失败如此惋惜和难受的时候,那他呢,只会更难受吧为他流过太多泪了,以至于到后面真的都不敢再去看他打球了,但是他也还在球场上无畏的战着,他真的是个英雄,就各个方面而言在无数次可以退却的时候,他都毅然的继续挺着,16年奥运会之后我真的以为他会退役了,加上他大婚,我真的觉得快了,但我真的没想到,又是劳模的一年他心中的梦与执着,可能不允许他退下把和他相关的故事真的可以说太多太多了,感觉每一次的成功或失败,我都可以写好多很多……直到,听到他鼻咽癌的消息,我真的蒙了,我甚至想帮他质问老天,为何如此不公,但静下来,也许是老天都心疼他,想让他早点休息了吧现在,每每看到你发和家人的照片,我就无比的开心,希望你平安喜乐,也感谢你过去带给我的一切力量与勇敢
都说成王败寇,可没有人生下来就是王,也没有人一生都是失败,更多的是在两者之中不停的挣扎,向成功一侧攀爬。
我认为在攀爬过程中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要学会不卑不亢,要学会自信自强,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意义,而不是高看胜者一等,低看自己一层。
走的远了,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怀疑自己时,不妨想一想那些相信你能行的人,随后像李宗伟一样,拍拍尘土,再站起来就好了,努力的意义就在于此。
为了做到你所想,为了完成你所愿,并为此经历千番磨炼
片名败者为王指的是李宗伟在对阵林丹的40次比赛中绝大多数失败的事实,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李宗伟曾经保持世界羽联排名第一连续825天。
这部李宗伟的传记电影主要着力于描绘马来西亚全民偶像李宗伟的人生成长历程,是一部非常有诚意的电影。
片中少年李宗伟的扮演者曾冠源可以说长得非常像李宗伟本人。
片头片尾还有拿督李宗伟本人的客串出演,真的帅到爆炸。
最后希望拿督的鼻癌能够早日治愈。
“李宗伟:败者为王”,非常棒的一部体育励志电影。
名字起的好,“败者为王”,马来西亚人丝毫不避讳在中国林丹前难得一胜的尴尬,只是想体现一种叫做“李宗伟”的精神。
我觉得影片水平超出“绝杀慕尼黑”不止一个档次。
体育电影不是把比赛还原,如果想看比赛,看重播就OK了,看电影干吗?
作为一个篮球狂热者,“绝慕”全片居然没有一幕打动我,跟“卡特教练”“荣誉之路”怎么比。
可能是第一部登上影院的篮球励志,可能是大众没怎么看过体育励志,所以…… 再次证明真正好的东西是你自己觉得好,而不是别人说好就是好,人云亦云真的很可怕,可是。
保险,哈哈。
最喜欢“败者为王”里妈妈的表演,好的电影是能改变人的一生的,用“败者为王”的经典台词结尾:“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只有主动放弃的人”“羽毛球的精神不在于胜负,你一定要回想起梦开始的地方,你一定不能忘记,你要打球的初心”“当你怀疑你自己的时候,不妨想想,那些相信你可以的人”
李宗伟:败者为王 失败者的伟大与光荣 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是一部关于马来西亚运动员李宗伟的个人传记片,影片从他童年时期开始,讲述了他对羽毛球运动从热爱与坚持,从对输赢的在意到运动精神的升华,再现了他伟大又传奇的运动生涯,尤其是屡败屡战的勇气和从不言弃的精神,让人敬佩,值得学习。
整体而言,影片励志中有点煽情,热血中带些温暖。
影片分为三个阶段来讲述李宗伟的运动生涯,一是幼年时期对羽毛球的热爱,二是羽毛球学院时期的怀疑与坚持,三是大赛时期的历练与成长。
第一阶段的他依靠天赋脱颖而出,但年纪尚小,缺乏专业指导,因此处于打野球阶段,接下来他进入羽毛球学院,遭到同学的歧视和自我的怀疑,最终靠努力打出一片天下。
大赛时期的他必须学着接受比赛的结果,如何看待输赢,怎样面对失败,这是他对运动的理解和个人精神的升华。
人常说,胜为王败为寇。
而李宗伟或许是某场比赛的失败者,但是他是人生的赢家,他的努力、坚持、不放弃让许多人为他鼓掌,正如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所说“我们是人生里面有乒乓球,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不把输赢看做最终目的,不要过于计较结果。
那些吃过的苦,流过的汗,经历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总是想看他与林丹的比赛呈现,影片再现了2006年马来西亚公开赛上林丹与李宗伟的男单总决赛,李宗伟后来居上,一路打到加球赛,最后险胜林丹,然后举国欢庆,喜大普奔。
虽然这是一部关于“失败者”的电影,但是最终还是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
此时,胜利的意义不只是某场比赛,更是李宗伟精神的成功。
最后,我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影片的翻译,作为一名中国观众,实在不能接受把叱咤羽坛的运动员林丹的名字写错,翻译太不走心了。
(๑‾᷅^‾᷅๑) 嫌弃你
羽毛球史上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两个男单运动员,出生在了同时,但命运缺截然不同,想到了塞纳和普洛斯特;只是这两个人还是互有胜负的。
虽然各有胜负,到奥运会却没实现金牌突破,是李宗伟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很多次为李宗伟感慨,没有林丹也许他将会是突破自身天赋限制,最伟大的羽毛球运动员,只是现实就是现实。
影片明明可以让对于伟大运动员的坚持拍出更好的高度和伟大,过于强调个人初衷导致了煽情有余高度不足,更像是《辛福来敲门》而不是《大军师司马懿》,和题目有些不符。
第二个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在于两个最好的朋友,互相了解最多的人这种友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理解不了,如果从这一条故事线入手,也许能更好的塑造伟大。
第一次写影评,轻喷。
作为电影来说是很不合格的,但是作为运动员自传来说还看得过去。挺喜欢李宗伟的,有幸见证林李时代。影片最后打出“2004-2016,李宗伟代表马来西亚参加了四次奥运会,一共拿到了三块银牌”
跟福原爱那个片子比,简直就是垃圾片
沒想到我是在台北看完這部電影...
比赛场面较为乏善固化,起承转合都过于规矩,原本要贯彻初心的精神内核削弱了不少。原本这种在激烈的冲突中表现出平和态度的人物塑造会较为讨喜,可若是以特意削弱外界对情感世界的冲击来促成,就有点偷懒了。
一开始还以为「林丹」写成「凌丹」是不小心写错别字了,结果整部电影都是写成「凌丹」,我也是醉了。然后在网上搜了一圈也没见到解释具体原因的?呃呃。。至于电影本身,拍得实在是太平庸了,故事就是李宗伟生平事迹的七拼八凑(还和百度百科的介绍有很多出入),很多情节缺乏前因后果、起承转合让我感到突兀和莫名其妙;导演功力也有限,生活部分乏善可陈、差强人意,比赛部分没气氛、平淡无奇、镜头散乱、没有评分、缺乏过程,还不如真实赛事转播来得精彩……蛮多演员的表现也生涩/生硬得时常让我出戏……不过,各种各样的瑕疵不满反倒时常把我逗笑,马来西亚闽南语的发音也挺有意思,所以观影过程还是有些欢乐的。
美化了,还有05年的时候打的是15分……
其实有点假。。。
作为潮汕人应该看这部电影啊,闽南语是非常亲切的语言,闽南家庭的教育也真是如出一辙。电影把马来西亚的人土风情拍得很潮汕,哈哈哈…李宗伟不愧是马来西亚之光,小国寡民承载的民族压力确实很大。失败者总是默默无语的,但李宗伟通过一次次屈居亚军,已经足够诠释他坚持的精神了。
没有人愿意永远第二,他一直在追逐冠军的路上,而这一路走来,竟已过了十几年!致敬李宗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080#李、林的对决一直有耳闻,对羽毛球运动粗浅了解,拿督李宗伟的意志是值得学习的。新闻说他有了病情,希望一切都好。不仅仅是民族荣誉,那份对体育的热爱才让人类不断进化。
电影描述了李宗伟与羽毛球的故事,完成度还可以。夸一下选角,李宗伟年轻的两个演员挑得真好啊,可以说是特别像了hhh然后后部分煽情那里有些俗,而且刻意。李宗伟这个名字对于马来西亚人可能更有意义,但不得不说我也被打动到了的。最后把中国的林丹(电影中模糊成了凌丹)作为最终boss,竟有些小骄傲哈哈
对不起,从水准上智能两星半,不及格
拍得很不像传记片的一部电影。虽然比赛一点都不燃,但整体还不错。男主还行,林丹的选角太失败了。败者为王的李宗伟!没有一座世界大赛冠军的他被称为“无冕之王”。但他却用自己的坚持,赢得了林丹的敬意,也得到了万千球迷的支持。
知道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和林丹几十次大战让人记忆深刻,每次都与冠军插肩而过,不放弃不气馁也确实叫人钦佩。是一部很励志的电影,每个运动员都会有一次不服输,以及相当第一的心。P.S.小演员的表现赞一个,妈妈第一眼很像张艾嘉。
演员选的很棒!很多瞬间你想为之流泪!
竞技体育的最终目标净被活生生被打成了不为胜利不为金牌…林丹真是太残忍了…
没啥意思
可能马来西亚人看了会更有感触吧。
浪費了李宗偉精彩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