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拉
Yella,耶莱(台)
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主演:尼娜·霍斯,大卫·史崔梭德,辛纳克·勋纳曼,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巴尔巴拉·奥尔,克里斯蒂安·雷德尔,Selin Bademsoy,Wanja Mues,米夏埃尔·维滕博恩,马丁·布拉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07
简介:女会计师耶拉(Nina Hoss 尼娜·霍斯 饰)遭遇生活危机,与具有暴力倾向的丈夫本(Hinnerk Schönemann 饰)离婚后,她在汉诺威阿尔法飞机厂找到一份新工作。在启程的当天,渴望赢回前妻的本上门纠缠,坚持送耶拉前往火车站。路上,两人发生激烈争吵,激动的本撞断桥栏,将车开进河里。 爬上岸的耶拉不顾湿..详细 >
佩措尔德的匠气剧作已有初形,尼娜霍斯的演技气质无人可比
佩措尔德是今年看片最大的收获之一,如果只推荐一两部的话,这部Yella一定会是其中之一。Nina Hoss自然是很大看点不必说,她冷峻的外形和气质非常搭导演,难怪演了那么多部各种角色都感觉很合适。但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还是佩措尔德把自己对希区柯克的喜爱和理解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用女人的衣物、形象、动作,加上一些场景中不太说得通但回想起来原来很有所指的细节来说明亡魂与环境的联系,每一场戏都非常值得玩味;更别提电影本身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德国传统城镇冲击的刻画也非常聪明了。这一切竟然都包裹在一个“女主挣脱家暴前任”的情节剧里!太神奇了
首位布局和一些超自然元素很像《灵魂狂欢节》,其实是让已经死了的"活人"去重现来自现实的社会压力并预见到自己的悲惨结局,这种封闭的结构似乎阻断了对未来的想象,就像片子里的男主,他对自己追求的事业并不感兴趣,但当女主问他你想要什么的时候,他的回答就只能是"反正不是那样子"
原来佩措尔德从这么早之前就开始用这么神神叨叨的方式隐喻社会关系了。短小精悍,有点意思,情绪渲染到位,惊悚元素也恰到好处。妮娜·霍斯值得这个影后,把这个敏感神经质又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女性形象演活了。
EE-D9 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等(意外结局)
get到了尼娜·霍斯身上那股不尴不尬又神秘的气质。
是想表达女主活着还不如亖了嘛。。。
有些意象还是太明显,或者结局去掉我觉得也挺好的
3.5+ 在幽灵三部曲的末尾彻底进入社会话题,环绕着钱构建的死亡叙事已经完全是批判的样式了,结尾依然惊艳,虚实的处理很好。
结尾处耶拉醒来时刻的抽离感和宿命感真的太飞了。日复一日,梦复一梦,欺骗与不真实才是女性世界的真实。
一不感冒经济,二对德国社会丝毫不熟悉,与至于在我看来,影片就是一个女性不仅在现实中,甚至在幻境中都被不同身份的男人欺骗,又一部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消解了对影片的理解与喜爱。
實在找不到高清版。程航和我一起看的,本來還說說笑笑,後來她就慢慢看睡著了,她說此片適合給失眠的她媽媽看。佩措爾德早期真的挺喜歡表現「沒有錢,就沒有愛」這一直接而無趣的現實,不過真的猜不中故事走向。
Undine的前奏。尼娜霍斯是葆拉贝尔无法取代的… #补标#
莫名。无助。累。
3.5;可窥见日后创作的主旨与手法,极其冰冷的影像基调契合残酷资本世界的诉求,鬼魅森森,一股悬疑的推动力始终处于漩涡中心,不适合看剧透的结尾。从结尾倒推可发现:1、音效的使用,其实当噪音/环境音作为某种内心提示出现时,时空的场域便发生微妙迁移/流动,从与前夫对峙时巨大飞机声音暗指的撕裂序幕肇始,到风吹树叶的折射的物质世界异样感,“现实”世界越到后来越失控;2、时间感的模糊,尤其是与菲利普在车上争执后下车那段对话,几乎能感到被折叠/压缩的时间,处理得相当巧妙。从头再来并不能开启新世界大门,人生所能踏进的河流只有那么一条,人人拥堵在通往金钱帝国的桥上,最终或许只能沦为资本游戏的幽灵。
挺悲伤的结局
太德国了。。。
原来这组合这么厉害👍
大量的商业谈判,听不懂,感觉好无聊!
爱情母题,超现实段落,电影作者风格贯穿后续作品。佩措尔德前有Nina Hoss,后有Paula Beer,完全不担心编导才华发挥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