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

The Favourite,争宠(港),真宠(台),宠姬,挚爱

主演:奥利维娅·科尔曼,艾玛·斯通,蕾切尔·薇兹,尼古拉斯·霍尔特,乔·阿尔文,马克·加蒂斯,蒂莫西·英纳斯,珍妮·莱恩斯福德,詹姆斯·史密斯,詹姆斯·梅尔维

类型:电影地区:爱尔兰,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宠儿》剧照

宠儿 剧照 NO.1宠儿 剧照 NO.2宠儿 剧照 NO.3宠儿 剧照 NO.4宠儿 剧照 NO.5宠儿 剧照 NO.6宠儿 剧照 NO.13宠儿 剧照 NO.14宠儿 剧照 NO.15宠儿 剧照 NO.16宠儿 剧照 NO.17宠儿 剧照 NO.18宠儿 剧照 NO.19宠儿 剧照 NO.20

《宠儿》剧情介绍

宠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安妮(奥莉薇娅·柯尔曼 Olivia Colman 饰)是大不列颠王国的女王,她和自己的青梅竹马莎拉公爵夫人(蕾切尔·薇兹 Rachel Weisz 饰)一直保持着秘密的情人关系。阿比盖尔(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是莎拉的远方亲戚,一直渴望融入以皇室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她来到了莎拉身边,想要谋得一份职务,哪知道莎拉对她十分冷淡。 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计谋,阿比盖尔吸引了安妮女王的注意,得以在她的身边侍奉。很快,阿比盖尔便得知了安妮女王和莎拉之间的“小秘密”,对权谋充满了欲望的阿比盖尔开始希望自己能够取代莎拉的位置,得到女王的宠幸。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灰姑娘旺角的天空3之终极边缘一盘大棋咖啡桌预科生的贩毒网络零四年夏天亲吻亭2流浪的尤莱克生死一线粘在一起的隔离世代高兴遇见你蝙蝠侠大战忍者神龟东方角斗士秦岭密窟群鸟东径红色天空你还活着卡尔巴拉目隐都市的演绎者梦魇三成人世界菲利波鬼屋告别前的30分钟天呐,太棒了除暴六道的恶女们高处营救社内相亲无处寻觅

《宠儿》长篇影评

 1 ) 权力的悲哀

初看电影,说不出来有些异常的感觉在里面,一部历史宫廷剧,但却充满着怪诞的氛围。

诡异如鱼眼办的窥探视角,窥视着皇宫中的秘闻。

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个女仆上位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所谓的宠儿即受宠的人。

但兰斯莫斯想要表达的可能远不止是安妮女王,马歇尔夫人和阿比盖尔的三角情的故事,电影同时讨论了位居高位者所面临的权力和情感归宿的问题。

权力是位居高位者所拥有着最大的武器,权力强大的,却又是可怕的,绝对的权力所带来的孤寂感和落寞感充斥着整部电影。

似乎想要靠近女王的人都是觊觎她的权力,马歇尔夫人如此,阿比盖尔亦是如此,在获得了想要的权力后对于女王的关心都逐步减少,而这样的故事不知道在多少个时代都同样发生着。

安妮女王明白但面对自己的情感寄托却无从下手,电影的最后一幕中阿比盖尔被女王按住头,仿佛暗示着她的命运死死的把握在女王的手里,而她的眼神也从屈辱,痛苦到麻木和女王悲痛的眼神相叠加,而随后所叠加的兔子的画面,仿佛是女王对自己去世孩子的缅怀。

电影中女主角们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如:骑马,打猎,传长筒袜等都是18世纪基本都为男性贵族的专利,而这些事情在电影中都被导演安排成了女性的运动,而电影中的男性大多处于被支配的角色。

所以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历史的,也正是此我认为它的反历史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电影的女性主义思维。

电影的视听表演无疑是极其优秀的,兰斯莫斯精妙的安排使得整部电影的视听表现都是精品。

在配乐上才用了大量的管弦乐,凸显了皇家的雍容华贵的同时不时也恰如其分的表现了角色的心态。

结尾的两分半钟,兰斯莫斯采用了环境音来结束这部电影,似乎是使用了猫头鹰和风声描绘了一个孤独寂寞的夜。

视觉表现上,兰斯莫斯大量运用了烛火来表示角色的心情,如内阁拉阿比盖尔入伙的场景中,阿比盖尔一侧是伴随着火把而男士身边却是一片黑暗,随后在火炬的尽头将阿比盖尔推入黑暗中,暗示着将其拉入了自己的阵营。

而两幕马歇尔夫人拖着烛火的去找安妮女王的戏也场景中,兰斯莫斯将整体光影压制的极暗,仿佛马歇尔夫人在独自前行,在发现阿比盖尔和安妮女王的情愫后,独自离去时摇曳的烛火同样也预示着她惶恐不安的内心。

而在祈求安妮女王开门时,门外的黑暗和门内的光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马歇尔夫人在从地狱中祈求安妮女王的宽恕,而女王的拒绝也使得她落入无限的黑暗中。

 2 ) #The Favourite OST# 《宠儿》的配乐

最近在网易云音乐上整理了一个《宠儿》配乐的歌单,但是在评论区梳理配乐和场景的时候有一段话发了好几遍都发不出来(也就是下面的20,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词有问题,网易云的评论审查真是莫名其妙),像我这种强迫症患者最受不了这种事,所以决定在这儿把我梳理的配乐和相对应的场景发一遍,如果有人看电影时碰到感兴趣的音乐直接去搜就行了,有些曲子还是相当冷门的。

影片中配乐出场的场景及顺序(注1:有几首配乐是多次出现的;注2:没找到的曲子标为“未知”):1. 开场曲:Oliver von Dohnanyi&Handel&Slovak Ohilharmonic Orchestra-Concerto Grosso in B Flat Major, Op.6, No.7: I. Largo2. 鸭子赛跑:Brigitte Haudebourg-Concerto No.5 en la mineur: Allegro ma non molto,Falk.453. 女王深夜腿疼:Vincent Royer et Jean- Philippe Collard-Neven-Didascalies(该曲网易云暂未收录)4. Sarah提拔Abigail到自己身边:Rachel Barton Pine/Ars Antigua-Viola d’amour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 I. Vivace5. 舞会:未知6. Sarah不让女王喝热巧克力,女王生气了:Henry Purcell&John Eliot Gardiner-Trumpet Sonata in D Major Z 850: II. Adagio7. 女王感到孤独,乱吃蛋糕、找Sarah:未知8. 女王耍性子要跳楼:Olivier Latry-La Nativite du Seigneur: 7. Jesus accepte la Souffrance9. Abigail第一次被Sarah派去陪女王:Rachel Barton Pine/Ars Antigua-Viola d’amour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 I. Vivace10. Abigail和女王喂兔子:Olivier Latry-La Nativite du Seigneur: 2. Les Berges11. Sarah给女王换骑装:Michel Chapuis&J. S. Bach-Pastorale in F Major, BWV 590: III12. Abigail和女王听到窗外有人演奏:Henry Purcell&Gustav Leonhardt-Fantasia “Three Parts upon a Ground”13. 女王赶走窗外演奏的人后再次感到孤独,在走廊里伤心地乱走:Rachel Barton Pine/Ars Antigua-Viola d’amore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 II. Largo 14. Abigail射鸽子溅了Sarah一脸血:Olivier Latry-La Nativite du Seigneur: 7. Jesus accepte la Souffrance15. Abigail趁女王不在时私闯女王寝室、睡在女王床上、夜晚被女王叫去侍寝:Vincent Royer et Jean- Philippe Collard-Neven-Didascalies(和女王腿疼那段是同一首曲子,该曲网易云暂未收录)16. Sarah发现Abigail在女王床上:Leonard Bernstein&Juilliard String Quartet-Piano Quintet in E-Flat Major, Op.44: II. In modo d’una marcia. Un poco largamente-Agitato17. Sarah解雇Abigail后发现Abigail被提拔为女王的仆人:Leonard Bernstein&Juilliard String Quartet-Piano Quintet in E-Flat Major, Op.44: II. In modo d’una marcia. Un poco largamente-Agitato18. Sarah开始争宠,和女王洗完泥浴回宫:未知(一段极其诡异的弦乐)19. Abigail给Sarah的茶放呕吐药:未知(和女王乱吃蛋糕那段好像是同一首)20. Sarah喝完被下药的茶骑马离开,途中药效发作摔下马背:Peter Hurford-J. S. Bach: Fantasia in C Minor, BWV 56221. 夜晚的树林里,某特殊工种从业人士发现被马拖着的Sarah:Olivier Latry-La Nativite du Seigneur: 7. Jesus accepte la Souffrance22. Abigail结婚,女王证婚:Rachel Barton Pine/Ars Antigua-Viola d’amour Concerto in A Minor, RV 397: I. Vivace23. Sarah获救回宫,当时Abigail正在和一群贵族女性听音乐:Henry Purcell-Music for a While(不是影片里那首,但这是我能找到的最接近的一版)24. Sarah用女王的信要挟女王,女王从Sarah手里收回了自己卧室的钥匙:Brigitte Haudebourg-Concerto No.1 en re majeur: Andante, Falk.4125. Sarah隔着门向女王坦承自己的爱和真诚,但女王拒绝见她:Giuliano Carmignola-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11, No.2, RV 277, “Il favorito”: II. Andante26. Sarah被逐出宫,Abigail开始花天酒地:Trevor Pinnock&The English Concert-Water Music Suite No.1 in F HWV 348: 2. Adagio e staccato27. Sarah给女王写信道歉:Leonard Bernstein&Juilliard String Quartet-Piano Quintet in E-Flat Major, Op.44: II. In modo d’una marcia. Un poco largamente-Agitato28. 女王下令将Sarah夫妇逐出英国,Abigail踩女王的兔子被女王发现:Franz Schubert&Arthur Schnabel-Piano Sonata No.21 in B-Flat Major, D 960: II. Andante sostenuto29. 片尾曲:Elton John-Skyline Pigeon (Harpsichord Version)

 3 ) 你不会以为你真的赢了吧,我们玩的可不是同一个游戏——说说结局

全文发于:你不会以为你真的赢了吧,我们玩的可不是同一个游戏发在这里,省掉前面若干字,直接说结局。

要来说结局,少不了几点内容背景。

1 女王有17只兔子,代表她失去的17个孩子。

2 莎拉对政治和权力有极大的欲望,同时她也真爱女王。

她对女王的爱,和阿比盖尔的假,最大区别表现在说真话上:你这个妆真难 看,跟獾一样。

/甜食你不能吃,你胃扛不住。

3 阿比盖尔对女王没有爱,她舔女王只有一个目的,爬到上流社会。

她会说女王你真美。

会说小兔兔们真可爱。

4 莎拉离开前跟女王说过这一切都是阿比盖尔搞的鬼。

女王不为所动。

5 莎拉后来写给女王的信,都被阿比盖尔烧了。

现在可以说结局了。

结局是阿比盖尔取代了堂姐的位置后,得意忘形,有天女王在睡觉,阿比盖尔在窗边看书,下意识就暴露了她本来的面貌——穿着皮鞋踩其中一只兔子踩得唧唧叫。

刚好女王醒来看到这一幕。

接下来的台词,动作和表情,对结局的理解十分关键。

女王瞥见阿比盖尔在虐待她的宝贝兔子后,从床上跌下,爬向椅子,疾呼:莎拉!!!

阿比盖尔赶过来扶女王:安妮,我扶你到椅子上去。

女王怒斥:你怎敢这样对女王!

(另一译:你怎敢这样碰女王!

)阿比盖尔:对不起。

女王:我没让你说话!

女王站起来:给我揉揉腿!

(女王有痛风)阿比盖尔眼白往上翻——这种活儿她很久没有亲自动手了,所以这个命令对她的击打很突然。

阿比盖尔一脸心不甘情不愿蹲下来给女王揉腿,没揉几下便说:您应该躺下来。

女王怒斥:我没让你说话就闭嘴!

阿比盖尔不满地抬头看了一眼女王,又没办法,低下头继续揉腿。

女王恶狠狠地:我感觉有些晕,需要扶点什么。

然后一把揪住阿比盖尔的头发,阿比盖尔显然很疼,下意识就去推女王的手,然后只能放开,继续揉腿。

这里,在翻文章时看到有人说结局在女王在爱抚阿比盖尔的镜头中结束,这个说法直接促使了我决定自己写一篇来说结局。

怎么会是爱抚呢?

见过揪着头发,被揪得脸都变形了的爱抚吗?

继续说,然后在女王传递数种思绪的眼神(个人觉得这一段表演大概最能让评委们齐刷刷地投票),和阿比盖尔传递数种思绪的眼神,叠加兔子们的镜头里结束。

女王的眼神变化传递了什么呢。

我想,最开始是思念的眼神,对莎拉的无比思念,那个最爱她的人,被她驱逐了,一道无法弥合的伤口,如今就是想召她回来,大概率是回不到从前了。

然后有恶狠狠的眼神,显然莎拉说得没错,这个不择手段上位的阿比盖尔就是个婊子,对我的赞美,对兔兔们的疼爱都是装的。

想到这,揪着阿比盖尔头发的手想必又加大了力道。

然后是懊恼的暴躁的眼神,真爱失去了,假情也暴露了,都失去了。

最后是寂寞孤独的眼神,叠加着兔子们(失去的孩子们)的影像,什么都没有,只有女王这个头衔,以前莎拉在,国事可以扔给她,如今莎拉不在了,自己虽然很吃力,也不得不扛起这个帝国,女王,看上去什么都有,其实什么都没有。

孤独...阿比盖尔的眼神变化传递了什么呢,首先:完了。

然后:有没有可能再次控制女王。

再然后:显然没可能了。

再然后:会不会杀我?

会不会把我扔回街上——应该不会,我已经嫁给了上校。

会不会失宠——应该没悬念了。

再然后:她会怎么对我,大概率是像今天这样,经常蹂躏我羞辱我了——生不如死了。

最后:莎拉说得没错,我以为我赢了,其实我们玩的根本不是同一个游戏。

权力顶层的游戏,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当然,莎拉也没玩明白这游戏,她以为有真诚就可以,但真诚和虚假的赞美,两个面,才能组成英镑硬币。

以上,是我对《宠儿》这片的结局的看法。

 4 ) 《宠儿》:三个女人一台好戏 ,兰斯莫斯的全面升级

首发于“不散”公众号就当我们以为希腊导演兰斯莫斯用《狗牙》、《龙虾》、《圣鹿之死》接连演绎怪鸡奇谈且自成一派、创作风格已经定型之时,他带着新作《宠儿》杀进了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让观众大跌眼镜,叹为观止。

这部《宠儿》完全走出了他以往的安全区,另辟蹊径地升级成了一部笑点密集的喜剧片。

无怪乎电影口碑极佳,在Metacritic上评分高达91分,烂番茄新鲜度100%。

卫报对其给出四星半的高分,Indiewire则打分A-,还直呼是“兰斯莫斯的登顶之作”,这或许是兰斯莫斯继《狗牙》以来得到的最好评价。

以往的兰斯莫斯,可谓怪得有点离谱。

在《狗牙》里,兰斯莫斯解构了一个极权主义家庭里的错乱关系,电影充满了暴力扭曲的情节。

在《龙虾》里,兰斯莫斯设置了“单身久变动物”的诡异未来,他试图剖析亲密关系,让电影呈现出一派末世的反乌托邦图景。

在《圣鹿之死》里,兰斯莫斯用“医闹”诅咒一个家庭,如宗教隐喻般的同态复仇让电影充满了惊悚氛围。

可以说,这几部作品中兰斯莫斯都概念先行,把电影的设定玩到了极致,这也导致电影的评价十分两极分化。

无怪乎有时候,兰斯莫斯给人一种年轻温柔版拉斯·冯·提尔的感觉。

过分风格化的导演容易走入极端,比如笔者就不喜欢设定虽优却在后半部玩脱了的《龙虾》,也不喜欢拉斯·冯·提尔的某些作品。

然而在《宠儿》里,兰斯莫斯不再为自己的电影担任编剧,《宠儿》剧本终于跳出了“兰斯莫斯“宇宙,不再生涩难懂、佶屈聱牙,而十分娱乐、接地气,变得“人”味十足起来。

一脸嫌弃的表情注意:以下有关键情节内容剧透《宠儿》是根据马尔博公爵夫人莎拉·丘吉尔(蕾切尔·薇姿饰)与安妮女王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一部宫廷喜剧。

马尔博公爵约翰·丘吉尔是英国军事家、政治家,在英法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而他的夫人马尔博公爵夫人莎拉·丘吉尔聪明果敢但暴躁易怒,是詹姆斯二世之女安妮女王(奥利维亚·科尔曼饰)的亲密好友,也是她最有影响力的顾问和女官。

可以说,马尔博公爵夫人长期支配着女王的决策,更实际控制了宫廷事务。

在她得宠期间,一年薪俸高达五千一百英镑,她还极力地推动女王去支持自己丈夫的战事,直至另外一位女官阿比盖尔(艾玛·斯通饰)趁虚而入革退了公爵夫人的女官职位,她和女王的情谊才正式破裂,落得和丈夫下台流亡的悲惨命运。

为了突出历史上马尔博公爵夫人和阿比盖尔之间的这段权势斗争关系,《宠儿》把电影的格局圈定在皇宫之内,成了名副其实的“宫斗”电影。

说起“宫斗”,我们中国观众实在太熟悉不过了。

且不说经典宫斗剧《金枝欲孽》、《宫心计》、《甄嬛传》等,刚刚收尾的《延禧攻略》、正在热播的《如懿传》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兰斯莫斯去拍这样一个宫斗题材,或许会让中国观众觉得小儿科,试问我们看过的宫斗伎俩还少吗?

的确,在《宠儿》里,女人宫斗的手段也不过只是自残栽赃、下下毒而已,并没有什么稀奇。

《宠儿》真正的颠覆,是天马行空地将马尔博公爵夫人与阿比盖尔争宠安妮女王之史实,改成了一场女同三角恋。

从剧作上来说,《宠儿》让人想到库布里克《巴里·林顿》,同样是通过手段上位,《宠儿》又因为有女同情节,让人想到法国凡尔赛宫廷蕾丝片《再见,我的王后》。

然而《宠儿》显然比《再见,我的王后》走的更远。

《宠儿》的基调是一部喜剧片,随处可见的幽默梗,让威尼斯电影节观影席上时不时爆出大笑。

《再见,我的王后》剧照且不说它为了讽刺宫廷的荒淫,给了女王热爱养兔子、皇室热爱玩鸭子赛跑,裸体投掷西红柿,以及跳现代舞等奇葩设定,还在语言上辛辣刺激,煞费苦心:马尔博公爵夫人居然呵斥女王说她睡相丑得像一只被射杀的狼獾;阿比盖尔诱惑乔·阿尔文饰演的马斯汉姆,说是绅士就应该“强奸“她。

口无遮拦的粗鄙言语和毫无下限的行为艺术让电影的幽默感显得既廉价,却又格外痛快。

三个女人一台戏,《宠儿》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优秀的剧作,更与三位女主角的精彩绝伦的表演分不开。

蕾切尔·薇姿(《不朽的园丁》)在电影里饰演马尔博公爵夫人,她不仅演出了公爵夫人的英武果决,还把失宠前后的情绪变化诠释得极其细腻。

被驱逐流放前的那一幕她的表演则令人心酸。

艾玛·斯通的表演更是令人惊叹。

她刚凭借《爱乐之城》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就在《宠儿》里毫无违和地飙起了英音,而且她的宫斗表情层次分明变化多端简直可以用来做表情包。

她从一个刚入皇宫看似人畜无害的“宫女”到王后面前阳奉阴违却丧失人格的“宠妃”,递进式的演出终于在最后一幕给女王的爱抚戏中达到高潮。

而奥利维亚·科尔曼的表演或许比前两位更有难度,要饰演一个看似与世无争,却又深陷肉欲,被人操纵不辨忠佞的皇后,科尔曼似乎信手拈来。

三位女主角的表演相辅相成,又互相激发,给《宠儿》带来了绝无仅有的观影体验,这比《牡丹花下》里看似豪华,却实则空洞的表演,简直高出了几个档次。

此外还不得不提到片中的两位年轻男演员,尼古拉斯·霍尔特(《单身男子》、《皮囊》)在电影里扮相十分风骚,还演了个非常有意思的角色,表演也大有长进。

而乔·阿尔文(《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则奉献了全片最高颜值,他和石头姐的各种相爱相杀尽展其忠犬属性,还献上了全片唯一一段异性恋性爱戏码,不容错过。

由于大部分是室内戏,环境空间有限,兰斯莫斯用了不少鱼眼镜头。

此外他还偏爱自然光,不少夜景拍摄兰斯莫斯只用了烛光,这让电影充满了一种奇谲神秘的气氛。

而在电影节奏和情绪的把握上,兰斯莫斯已经臻入化境,特别是新老宠儿更迭后,几人的心态变化,兰斯莫斯拿捏得恰到好处。

女王的试图用高潮去弥补的虚空,以及新宠臣自以为鸡犬升天实则灵魂被奴役的挫败,兰斯莫斯把握得如此精准,成为大师计日可期。

在完成五部长片电影后,兰斯莫斯还敢挑战自己拍喜剧片,这本身就是一次大胆且新鲜的尝试。

况且《宠儿》的娱乐性极佳,从文本影像到表演,都是兰斯莫斯的一次成功升级,他终于不再醉心于艺术电影的偏执与疯狂,亲切地跳下神坛试图和观众击掌。

所幸这一掌击得漂亮且响亮,或许它开拓了兰斯莫斯探索商业片的新路,也打开了他与广大观众沟通的心门。

兰导这么年轻就已经开始尝试突破和转型

 5 ) 人人都杀心爱之人——为什么天降总能赢过竹马?

人人都杀心爱之人。

有人是用难看的脸色。

有人是用蜜语和甜言。

懦夫大多是用亲吻。

勇敢的人才用刀剑。

虽然具备了宫廷年代片的一切熟悉符号,雕栏画壁烛光摇曳,巴赫和维瓦尔第的音乐伴随着影像流动,如云的连衣裙和胸衣闪过,希腊怪才导演兰斯莫斯的新作《宠儿》,却并不是一部刻板印象中的宫廷片。

Anne女王 (Olivia Colman)的荒诞宫廷,充斥着赛跑的鸭子,和赛道旁浓妆艳抹假发高耸的朝臣。

而她自己,臃肿肥胖阴晴不定,坐在轮椅和十七只兔子中间发号施令,生活上无法自理,朝堂上也连发表一篇演讲都做不到。

无能女王处理不了的国家大事(或者说每一件事),都落在了她的闺中密友Sarah(Rachel Weisz)身上。

相识多年的默契让女王对Sarah有着无条件的信任和依赖,而Sarah回报给女王的是自我怀疑时的坚定鼓励和偶尔心直口快的毒舌吐槽。

作为军队主帅的妻子和辉格党首相的盟友,Sarah利用自己和女王的关系全力推动着英法战争,引来财政大臣Harley(Nicholaus Hoult)的虎视眈眈。

女王与好友(爱人)Sarah傀儡一样的巨婴女王,权势遮天的女官,剑拔弩张的两方派系,构成了暗流涌动的权力图景。

这一盘胶着的棋局,被小女仆Abigail(Emma Stone)的到来打破。

权力开始流动,而Anne与Sarah之间似乎牢不可破的羁绊,在Abigail的加入后变成了一个不等边的直角三角形。

争夺女王宠爱的角力正式开始。

作为曾经的贵族小姐,家道没落后的Abigail坚定地想要重回上层社会。

她有着一切成功的条件,纤弱美丽的身体,旺盛的求知欲,忍辱负重的精神,和不择手段的野心,勾引男人时危险妖娆不可得,面对女王时温顺可爱无所求。

她在几方势力中游走,把玩人心,自残下毒无所不用其极,在洞悉了女王真正的需求之后,在她面前扮演出她刚好需要的姿态,一步一步把住了女王的轮椅,爬上了女王华贵的四柱床。

(表面上)乖巧温顺的Abigail拥有二重性的角色不止心机满满的Abigail一人。

在Anne女王痴傻无能,喜怒无常的外表下,是敏感而纤细的悲剧内核。

她病痛缠身,无法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

她对自己女王的身份充满怀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她曾有过十七个孩子,却又陆续失去,“每失去一个孩子,就像你的身体有一部分跟着死去”。

这样的悲痛经历了十七次之后,她再也没有继续生活的勇气,只能把仅剩的温情留给象征着孩子们的兔子,把焦虑和暴躁毫无保留地投掷给世界。

随着女王内心世界的展示,Sarah与Anne之间真实的关系也慢慢揭开。

掌控着女王的Sarah,似乎是个狡猾的投机主义者,然而推着Anne回自己房间时的欢快,欢爱之后的满足,吃醋时一怒之下掐住女王的脖子,乃至故事的最后写下“我梦见我用刀子插进你的眼睛”的信件又撕毁,都在证明Sarah对女王真实而坚定的爱情。

然而Sarah不知道的是,自己的率真与直言不讳,(甚至会批评女王看起来像一只獾),虽然确实是一种真爱的证明,在急需肯定的Anne面前却是另一种伤害。

Anne当然知道Sarah是真正地爱她,但她需要的不是Sarah的鞭策与指责,不是Sarah的大包大揽,那些行为只会一天天地加深自己的无力感。

她需要有人和她一起抱着那些在Sarah眼中无用的兔子享受安宁,需要有机会站上朝堂证明自己才是大英的女王,需要服从,需要在感情和性爱中都掌握主动权。

这些东西,心系朝野的野心家Sarah不可能给得了,而突然出现的乖巧女仆Abigail却能满足。

从在Sarah身下享受欢愉,到勒令Abigail给自己揉腿,Anne第一次在情爱关系中找到控制力。

Sarah认真地点评女王“看上去像一只獾”《宠儿》的这段三个女人之间的爱情争夺战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真情和假爱你选哪一个?

似乎所有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要真实的感情。

但残酷的事实却是,真实的爱情往往充满缺陷,它有关嫉妒,有关占有,有关利益,也有关欲望。

真实往往丑陋,所以人们学会了粉饰。

这便是情爱的可悲之处。

真挚的情感漏洞百出让人痛苦,而矫饰的爱意却因为刻意的迎合正中红心。

然而假的毕竟是假的。

影片的最后,放逐了Sarah的Anne在苦等Sarah音讯中日益消瘦。

她似乎掌控了自己的人生,开始真正以女王的身份处理政务,然而只是落入了以Harley为首的另一帮人的操纵。

没有了真正爱自己的Sarah,她显得更无助更局促。

Abigail的本性渐渐显露,她沉溺于自己用心机获得的贵族小姐身份,对女王疏于关心。

当Anne从又一日痛苦的午睡中醒来,她看见当时装作很喜欢兔子的Abigail正在用鞋跟将他们踩在脚下。

无助的女王又一次勒令Abigail给自己揉腿,企图以征服者的姿态羞辱她。

在这段虚假的爱中,看似各取所需的两人,到最后都一败涂地。

暂时的获胜背后,只有无尽的空虚。

《宠儿》用八段章节串起,在重点刻画三位女主的情感三角之外,点缀了政治斗争和宫廷日常。

向裸体男人丢西红柿的荒诞游戏,奇特的像现代舞一般的社交舞蹈,创新的烟熏妆,Sarah落难时停留的小妓院,都为悲剧的主线故事增添了喜剧色彩。

在八幕剧中,有几个有趣的意象作为符号意义反复出现。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出现在预告片中的猎鸟活动。

Abigail和Sarah日常的射鸟游戏,成为她们在感情游戏中胜负身份的映射。

开局时,Abigail用枪生涩,体现出她还未进入三角关系,对Sarah毫无威胁。

在Abigail用采药的小心机接近女王之后,Sarah在猎鸟开始试图前用走火的猎枪恐吓她。

而当Abigail开始游刃有余,稳操胜券后,在第三次的猎鸟活动中,她故意近距离开枪将鸟血泼了Sarah一脸。

影片中Abigail与女王,Sarah与女王之间关系的变化都是通过正面的活动和事件进行描写,而三角形中的两极,两位争宠的宠儿之间的互动,几乎都是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游戏形式体现。

剑拔弩张的猎鸟游戏泥淖。

入宫前的Abigail,重重摔下马车,裹着一身污泥走进了华丽的宫殿。

在她勾引小官Masham (Joe Alwyn)的那场诱人追逐戏里,两人在泥土与落叶中翻滚,Abigail占尽上风,却也得知Masham不可能娶女仆,她必须另做计划。

而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就是直截了当地爬上了女王的床。

当Abigail利用自残和嫁祸晋升女王贴身女仆后,Sarah和女王来了一场泥浴和解,Sarah用手指沾着泥浆为自己画上两撇小胡子,成功逗笑了女王,直接催生出Abigail的下一步计划:下毒。

毒发的Sarah摔下马来被马在泥淖中拖行,美貌尽毁,从此两人身份互换,Abigail从满身污泥的小女仆变身女王的宠儿,而Sarah成了身在泥土中的那一个。

泥淖与Abigail的步步攀升形成互文,她从泥淖中崛起,也在泥淖中宣布胜利。

三位女主演的表演太令人印象深刻。

Emma Stone的肤白特质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女王怀中半露酥胸的她显得天真无邪。

将Abigail的温柔顺从表演出来并不难,难的是演出那份即使在伪装的时候也清晰可见的蠢蠢欲动的欲望。

Emma Stone做得非常好,自残后四脚朝天的假哭,怀抱兔子时假装关爱又略带游离的眼神,和那场令人哭笑不得的新婚之夜,鲜嫩可口的Masham(这可是Joe Alwyn啊)躺在身边,Abigail却根本不看,只伸出一只手毫无感情地为他解决生理需求,大大的眼睛里闪着对未来的盘算。

华丽墙纸映衬下的美貌石头姐Rachel Weisz应当是导演和造型师的宠儿。

她有非常多潇洒的裤装,配上英气的帽饰,猎枪和佩剑,像性感的海盗。

她毁容之后不得不用蕾丝遮脸时,海盗的形象进一步加深。

而Sarah不光具有男性的英气和政治才能,她的角色层次感鲜明,有性感和示弱,有心碎和冷淡。

影片最后,执行驱逐的军队逼近那座女王送给自己的宫殿,Sarah临窗一瞥,给了丈夫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我有点厌烦英国了,我们去国外旅游吧”。

Rachel Weisz的表演完满了Sarah,填补上了她的聪明和可贵的尊严感。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Anne女王的表演。

Olivia Colman赋予了这个角色多面性,时而是满地打滚毫不讲理的婴儿,时而是失去孩子的心碎母亲,时而是易怒易躁的无理君王。

在一场舞会戏上,Sarah和男人跳起复杂的现代舞。

轮椅上的Anne看着爱人和别人在眼前跳跃,表情渐渐变得迷茫,又变得患得患失,最后暴怒。

Olivia非常擅长把Anne的所有特质分散到不同的戏中,又在情绪爆发的场景中全部收拢,让Anne女王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物。

在舞会中无所适从的女王人人都杀心爱之人,用真挚而伤人的话语,用控制欲,用挑剔,用操纵。

爱情和权力一样,都是角力与互相伤害。

到最后,我们也不能责怪Anne选择虚假,因为那是更容易的一条路,也是更简单的一个终局。

 6 ) 再爱都曲终人散了——漫谈女王与Sarah的故事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龙虾》导演的新作,难怪整部电影都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怪异的感觉。

一起去看电影的小伙伴在电影结束之后问的第一句话是:所以,Abigail真的爱女王吗?

我有点惊讶这个问题,因为我还以为所有人都会跟我一样觉得整个电影里唯一也许有疑问的是Sarah是否真的爱女王。

至于Abigail,头上悬着一柄关系生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我看来感情这种东西对电影里的她来说恐怕过于遥远。

看完电影以后回去查了历史资料,所有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

当然导演为了方便这一届想象能力匮乏无法理解第四类感情的观众,简单粗暴的把女王与Sarah Churchill之间的第四类感情演绎成了同性恋情。

(其实也不只是这一届观众,Sarah自己在发现从小对她言听计从的女王慢慢转向Abigail之后,也不知自省,反而试图影射女王与Abigail之间有奸情,让女王震惊不已。

)事实上,18岁结婚与丈夫两情忠贞在不到40岁时已经怀孕十七次却一个活着的孩子都没能留下(活得最长的一个孩子也只活了11岁,在女王35岁还没当上女王的时候就去世了)还严重痛风半残疾的女王需要的大概纯粹是精神上的理解支持陪伴安慰吧。

电影里的女王与历史上的女王女王与Sarah从小相识,感情亲厚。

Sarah比女王大五岁,且聪明美丽开朗外向,我想那时候和王位还没啥关系的小女孩Anne对Sarah必然是喜欢羡慕依赖仰望兼而有之。

电影里的Sarah与历史上的Sarah光荣革命之后,女王的姐姐玛丽女王和丈夫威廉当上英国的国君。

玛丽与威廉没有孩子,所以当时Anne成为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一半因为权力之争,一半因为维护Sarah Churchill夫妇,Anne与一起长大的唯一的亲姐姐玛丽最后情断义绝至死不见。

女王与Sarah如此堪称同过窗扛过枪分过赃的深情厚谊,却也不免还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政治的分歧渐行渐远,最后因为Abigail,同样是情断义绝至死不见的结局。

历史上的Abigail与电影里的Abigail据说女王和姐姐玛丽女王最后一次见面时,玛丽攻击了女王和Sarah之间的关系,要求女王把Sarah赶走,女王坚决拒绝,于是两人就此决裂,此后两年直到玛丽去世再也没有见过面。

十八年后,女王和Sarah最后一次见面,据说Sarah是想修复与女王的关系,但结果还是大肆攻击了女王与Abigail之间的关系,要求女王把Abigail赶走,女王同样坚决拒绝,两人彻底决裂,Sarah和丈夫被解除所有职务赶出宫廷去了欧洲,此后三年多直到女王去世再也不曾见面。

多么讽刺而唏嘘。

本来看完电影并没有太多想法,但读完真实的历史之后反而觉得很伤。

女王与Sarah的性格、感情和反目经过有太多让人探索的空间,所以多年来似乎有很多聚焦她们俩的传记、小说和戏剧。

这部电影算是其中的一种解读方式吧。

然而,无论怎么解读或想象,唯一明确的事实是:贵如女王,其实在强势的Sarah面前只怕也是一直憋屈无奈到内伤,所以女王最后选择温和的Abigail做自己的朋友,虽然再也不会像曾经对Sarah那样的毫无保留。

女人之间的感情无比脆弱,纵然有女王与公爵夫人的光环加持,塑料姐妹花终究还是逃不过塑料姐妹花的宿命。

或者与女人无关,任何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利益与人性面前其实都很脆弱,如果双方不懂得好好维护,最后都难逃啥啥的小船说翻就翻的结局。

歌里是这么唱的:那就这样吧,再爱都曲终人散了;那就分手吧,再爱都无需挣扎。

送给女王与Sarah。

 7 ) A Trio of Twisted Historical Farce

Sarah Churchill and Queen Anne华丽腐朽的巴洛克式宫闱三重奏,就像“Barry Lyndon” 和“All About Eve”的集合体,揭露束胸衣和马裤等华丽虚饰下的不道德和非人性。

印象最深刻是贯穿全片各章节的病态与荒诞感。

大量快速摇摄、广角镜头下,宫廷空间巨大的荒诞感,充斥着阴郁却鲜艳色调的廊道;Upper-crust 男女贵族脸上夸张妆容、行为(Duck racing + Pelting a naked man with tomatoes) 带来的荒诞感;尊贵高雅的女性开口却是 “Would you like a bite of my new maid before you leave?”;内阁政治议题的博弈交锋,荒诞得像一出堕落的露天舞台剧中的讽刺短诗。

所有人都试图操纵其他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和 Yorgos Lanthimos 以往的作品一样,性、爱情、友情以及家庭羁绊都只存在于他们能够赋予相互的权力之间;在扭曲的视野里,用人物形象和观影者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这部电影中女性是绝对主角,男性角色要么是无脑愚昧的 Masham,和 Abigail 结婚以后就知道他对于她究竟意味着什么;善于搬弄是非的两面派花花公子 Harley,他们或多或少起着点缀人物角色的作用,对情节发展没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本片叙事也是靠人物关系转变驱动的。

绝大多数笔墨在于描绘了Abigail,Queen Anne和 Lady Sarah 混杂着情色、政治的三角关系。

其中 Abigail 和 Lady Sarah。

就像简·奥斯汀笔下描绘的角色,在宫廷权谋斗争的基调之中,Abigail 不断向上攀爬的野心逐渐转化为杀戮本能,即使是面对和她有血缘关系的人。

Lady Sarah 作为女王的情人兼左膀右臂把持着朝政。

她精明强势,和 Godolphin 合作,试图说服女王向土地所有者征税以资助英国对法国的战争。

整个宫廷都笼罩在通俗影视文学中所刻画的贵族癔病之中,而 Queen Anne 则是罹患程度最严重的存在:时而暴怒,时而忧郁,时而多疑,时而焦躁,健康问题让她在生理心理双重意义上蹒跚前行,长久地散发着绝望的味道,但也是这畸形三角的支撑点。

Queen Anne 处于一种病态的矛盾状态:她的形象是在不断凋萎衰老的,但同时她的肉体却在发胖浮肿(边呕吐边大快朵颐)。

三位女性主演的表现确实精彩,是和严格的,人物的心理活动都掩藏在翘起的眉毛,一次侧视或别有深意的凝视中。

但个人感觉Queen才是三人中最出彩的角色。

这部电影令人喜欢的地方在于,虽然人物关系不断在波折中转变,但真正意义上的绝对胜出者却没有揭示,反而在一次次转变中人物角色的形象更加清晰、立体。

导演从男性视角给观众带来了令人惊喜的观影愉悦感。

 8 ) 这部欧洲宫廷片,不但入围威尼斯主竞赛,还在奥斯卡上狂揽10项提名

文/changer宫斗戏相信大家指导得不少,无论是宫斗始祖《金枝欲孽》,鼎盛时期的《美人心计》、《甄嬛传》,还是去年又带起一阵宫斗热潮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哪怕你没看过,也一定听过了解过。

以清宫为代表的宫斗戏,一直是最能代表中国影视的独特风景线之一,同时,宫斗戏一拍就一定要拍成电视剧,而且动辄七八十集才好看也几乎是行业共识了。

然而,就有一个欧洲导演要打破这种常态,曾执导《龙虾》《圣鹿之死》的欧格斯·兰斯莫斯的这部欧洲宫廷片,不但入围了威尼斯主竞赛,还在奥斯卡上狂揽10项提名——《宠儿》

大不列颠王国的安妮女王与公爵夫人萨拉·马尔博罗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后者不但是她最信任的知己、顾问,更是她的秘密情人。

然而,随着萨拉的远房亲戚阿比盖尔到来,两人之间的关系被搅得翻天地覆,王国内部也面临着一场权力重组。

阿比盖尔的出场极其狼狈,身为一名贵族淑女,她曾被父亲送给一个短小的法国人抵债,在父亲死后来到王宫,打算在表亲萨拉夫人处找份杂工。

高贵的萨拉自然瞧不起这位满脸是泥的远房亲戚,第一次见面便将阿比盖尔全家老小嘲讽了一遍,还让她去陪小孩们扮怪兽玩。

阿比盖尔的命运很快便迎来了转折,女王痛风的老毛病犯了,整个宫里都束手无策,只能看着女王痛得发出哀嚎。

善良的阿比盖尔冒着被抓的风险采来草药偷偷给女王敷上,帮女王缓解了不少疼痛,也因此得到了萨拉的赏识,成了她的贴身侍女。

与此同时,不列颠与法兰西战事正酣,辉格党和托利党因对战争的分歧而争论不休。

激进的辉格党要求女王趁热打铁,一举击溃法军,并且提高税率以支撑军费。

而温和的托利党则以国内民众的抱怨为由,请求女王停止战争,与法军议和。

作为辉格党领袖马尔博罗勋爵的妻子,萨拉自然是站在辉格党这边,她经常给女王吹耳边风,劝她听从辉格党的建议,有时候甚至伪造女王的口令。

托利党领袖哈利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找来阿比盖尔,试图从她口中得到女王和萨拉的情报。

阿比盖尔将此事如实汇报给了萨拉,却遭到萨拉的讥讽,认为她可能只是假装忠诚,实际两边讨好。

为了拉拢阿比盖尔,哈利找来了帅气的马萨罗对她实施“美男计”,在萨拉处获取不到信任的阿比盖尔决心嫁给马萨罗,重新当上贵族。

黑化的阿比盖尔与哈利串通,通过透露情报的方式成功阻止了萨拉提高税率的意图。

忙于处理政务的萨拉对安妮的态度也越来越放肆,而阿比盖尔则趁虚而入,成功博取女王的欢心,渐渐成为了女王的新宠。

欲望越来越大的阿比盖尔显然并不满足,她筹划着对萨拉的最终打击……

与国内大部分宫斗戏缓慢的节奏和压抑的氛围不同,《宠儿》在兰斯莫斯的执导下拥有了极端诡异的风格。

在古怪的配乐和三位女主滑稽表演的共同配合之下,催生出了一部挣脱压抑,甚至还带上不少趣味性的宫廷片。

影片高潮处的一段交叉蒙太奇,更是将这种怪奇风格表现到了极致。

前去寻找哈利的阿比盖尔、中毒后的萨拉和正在拿小丑取乐的哈利被快速地拼接在一起,配合上旋律感极强的音乐,带来一种古怪的节奏感,还带有一点目睹悲剧发生的残忍快感。

尤其是那名供贵族们取乐的裸体小丑,与身后沾满血色液体的屏风一起构成了一幅风格诡异的画面,甚至带给人一种在看惊悚片的错觉。

兰斯莫斯用这种极端的影像风格,展示出欲望无限膨胀的病态,在欢快之余留下细思极恐的惊悚感,迫使观众重新审视这场宫廷的权欲争斗。

站在阿比盖尔的视角来看,《宠儿》无疑是一部大爽片,观众看着这个没落的贵族淑女一路“打怪”晋升,争宠上位,最终挤掉萨拉,成为女王身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宠儿。

然而影片只是用喜感和快感掩盖了残忍,拨开《宠儿》的喜剧外壳,其依然是一场悲剧。

原本善良自爱的阿比盖尔掉进了欲望的无底洞,眼看就要成为下一个萨拉夫人,在权贵的反噬和没日没夜的提心吊胆中生活。

恃宠而骄、肆意妄为的萨拉被一个自己瞧不起的远房亲戚赶下了台,甚至被迫离开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祖国。

而被争宠的对象——安妮女王虽然得到了阿比盖尔的百依百顺,也在政治上取得了成就,却也失去了自己的真爱萨拉。

无论是中国宫廷还是西方宫廷,都是一场在欲望驱使下争斗不休,最终被欲望反噬的悲剧罢了。

 9 ) 真爱不会撒谎(杂谈)

1. 说这部电影是宫斗的朋友们真的是认真的吗?

从头到尾大概只有石头姐忠实地沿着黑化,勾引,经营的套路在走,婊里婊气地各种算计。

其他两个当事人完全是佛了吧,不说女王,就连马夫人也是遇到问题就无比敷衍地讨好两句,聊聊竹马情谊,反而是党争渗透的无比严重。

2. 女王和马夫人的第一场戏完全惊到我了,这浓浓的武则天x李治即视感是什么情况?

3. 女王与马夫人的矛盾点整好就在这种反差巨大的身份定位上。

女王是矛盾的,一方面想要马夫人带来的依赖感与安全感,一方面又因为身为女王的自尊想要摆脱这种弱势的地位。

于是本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相处模式在阿比盖尔的闯入下让女王发现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

4. 其实女王一直想要的只是马夫人的服软。

马夫人每一次随意的讨好都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她毕竟还是最了解女王的人。

然而最后的那句“真爱不会欺骗”才是马夫人真正的风格。

女王对信件的执着也不过是想看到马夫人的谦卑态度吧。

5. 不光是爱情,有时真实的会让人感到疲惫,而虚假才能带来轻松。

所以总会有那么多自欺欺人。

然而结尾镜头也在警醒我们,为了现状的安逸而留下内心的空虚,真的会是一种美好吗?

6. 非常喜欢这种戏剧一般的叙事方式以及张力十足的镜头与音乐。

黑白色调感觉十分舒适,简约而怪诞,分明又模糊。

(虽然听说只是因为剧组缺钱....)

 10 ) 终于等到女神这部活色生香的姬片!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微博:影探探长作者:香蕉姐转载请注明出处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如果再加上宫廷、权力、阴谋、同性、争宠等元素……那还真是一出香艳的撕逼大戏。

最近的一部新片,就做足了以上所有噱头。

说的就是这部让香蕉姐苦等好几个月,看后意外惊喜的:《宠儿》The favourite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欧洲版[甄嬛传].不不不!

香蕉姐要实名抵制这种把某部外片(剧)说成中国版XX的类比方式。

[我的天才女友]不叫意大利版[七月与安生],[冷战]也不叫波兰版[芳华],谢谢!

不是说中国电影不好,而是这样的类比方式会抹杀掉被推介电影的独特性。

就拿[宠儿]来说吧。

[宠儿]虽然涉及到宫斗,却不是女人们争夺男人宠爱那种带点封建不平等关系的电影;而是两大女神争夺女王宠爱的隐秘姬情电影。

再加上欧洲宫廷的背景,对中国人多少有点神秘的异域风情。

再者,这部电影有着鲜明的导演风格。

本片导演正是执导过[狗牙]、[龙虾]、[圣鹿之死]的欧格斯·兰斯莫斯。

兰斯莫斯凭借怪诞、奇特、诡冶的风格,早已自成一派。

[宠儿]虽然也打上了鲜明的导演烙印,但却不再生涩难懂;而是兼具商业与艺术,娱乐与深刻,给人有趣且独特的观影体验。

再加上三大女神同场飙戏,那种观影的爽感,更像是去年的金马最佳影片[血观音]带给我的。

奥斯卡影后石头姐(艾玛·斯通)又婊又腹黑,为上位不择手段;

奥斯卡最佳女配蕾切尔·薇兹帅气强势,与女王的爱情令人惋惜。

老戏骨奥利维娅·科尔曼则完全豁出形象。

将一个阴郁又疯狂、脆弱又决绝、喜怒无常又情感炙热的英国女王演绎得令人心疼又心碎。

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尔曼在刚刚结束的第76届金球奖上斩获了音乐/喜剧电影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她在获奖感言里还感谢了片中她的两个bitches.

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电影除了高口碑佳作所具备的质感、逼格外。

IMDb 8.1分尺度还相当感人。

只是没想到,石头姐竟然成了本片的尺度担当!

这部电影将时光倒流至18世纪初叶的英国。

那时正值西拔牙王位继承战争,执掌英国政权的是大不列颠王国安妮女王。

跟很多正统英国宫廷剧不同的是,电影以清奇荒唐的女女三角恋为核心;来管窥英国当时的政治斗争、宫廷生活;乃至生存的荒诞和人的困兽之斗。

本片故事改编自安妮女王与马尔巴罗公爵夫人之间的真实事件。

安妮女王(奥利维娅·科尔曼饰演)一生命途多舛,与丈夫乔治先后生了17个子女,但都不幸离开了人世。

电影中,女王养了17只兔子,代替她死去的子女。

安妮女王登基时就患有痛风,加上身体肥胖,行动十分不便,常常需要乘坐轮椅或者拖车。

这一点正好被导演利用并艺术化地放大。

片中的女王像獾一样臃肿、丑陋。

常常因为疼痛而呻吟,因为腿脚不便而满地打滚。

这种病态、半身不遂的状态;恰好影射她在爱情上的卑微,和政治上由于孤立无援,不得不仰仗别人的姿态。

这种状态在与马尔巴罗公爵夫人莎拉(蕾切尔·薇兹饰演)的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幼年起就担负着女王保护者的莎拉, 是女王的知己、顾问,兼秘密情人。

或许是因为长期孤独、缺乏关爱,女王对莎拉宠溺和依恋,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为了取悦莎拉,送给她一座宫殿。

政治上听命于莎拉。

因为要承担继续征战的费用,听莎拉的话,向民众加税。

莎拉忙于政事,没空关心她时,女王甚至用跳窗来赢得关注。

被拦下来后,又像小孩子一样失控大哭。

在这段关系中,莎拉是绝对的掌控者。

她对女王的爱是理智的,有限度的。

她照顾女王的起居,但不宠溺她,不许她喝高热量的热巧克力。

取悦她,满足她的性欲,但不刻意逢迎她。

甚至当面说她像只獾。

其实,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注定会破裂。

很快,莎拉表妹阿尔盖比(“石头姐”艾玛·斯通饰演)的到来把她们搅得天翻地覆。

阿尔盖比,一个觊觎权力和荣华的上位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委曲求全的心机婊。

其不要脸程度堪比[如懿传]里的卫嬿婉。

但阿尔盖比可比卫嬿婉讨喜多了。

香蕉姐真心觉得,把不讨喜的人设,演得讨喜,还真得看表演者的魅力。

凭借歌舞片[爱乐之城],从于佩尔阿姨手中,截获奥斯卡影后的石头姐,一直被人质疑演技不够格。

但香蕉姐摸着良心说,石头姐在[宠儿]里演技真的有突破。

要不是她幽默、恰到好处的表演,香蕉姐还真看不出来这是一部喜剧片。

阿尔盖比作为宫廷中爱情与政治的搅局者,实力演绎了一把从低处到高处的触底反弹。

刚来宫廷的时候,低贱、狼狈。

因为父亲赌博输光了家产,她不得不投奔远房亲戚莎拉,到宫廷谋个奴仆的差事。

在见到光鲜亮丽的公爵夫人之前,还从马车上摔个狗吃屎,整得满身污泥。

当女仆被人粗暴对待。

但一心想重新做回贵族小姐的阿尔盖比,怎么会甘于如此低贱的命运。

为了上位,她找准了两个机会。

一是抓住女王这个权力施与者,二是依靠女王的宠爱,与大臣政治联姻。

先说第一个,一次偶然的机会,阿尔盖比撞见女王与公爵夫人的私情。

正常人都应该是震惊、害臊,或者非礼勿视,赶紧躲开……我们的阿尔盖比却马上从吃惊转化为欣喜。

香蕉姐脑补她的心理活动应该是这样的:卧槽!

我是撞见什么活春宫,竟然还能这样玩!

我要好好学学!

果然,她开始一步一步接近女王,勾引女王。

对女王的兔子表达善意。

“真情实感”地赞美女王。

“您真美”、“您头发真漂亮”……

大白天,故意光着身上睡在女王床上,假其名曰:床太美,我情不自禁。

然后,半夜就被女王叫去“揉脚”,实则暖床。

获得女王宠爱后的阿尔盖比,下毒手赶走一直阻挠她的莎拉;并开始实施她的第二个计划——跟Masham上校结婚,一步登上贵妇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Masham上校是由李安导演作品中“比利·林恩”的扮演者;霉霉的现任男友乔·阿尔文饰演。

看他这风骚、阴柔的扮相,香蕉姐一时无法把他与硬汉比利·林恩对应起来。

悄悄说一句,他在电影里与石头姐有几段有意思、带颜色的对手戏。

话说回来,阿尔盖比与Masham的这桩政治联姻,反映了当时的党派斗争。

莎拉的丈夫马尔巴罗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也是无党派人士。

他在对法战争中担任英格兰统帅。

所以,莎拉极力撺掇女王继续发动战争,是想增强丈夫的权力和地位。

而阿尔盖比则嫁给了托利党大臣Masham,与莎拉等分庭抗礼。

在阿尔盖比的协助下,托利党重臣哈利,得以频繁觐见女王并对女王施加影响。

电影正是将党派更迭等政治因素,具象化在女王、莎拉与阿尔盖比之间此起彼伏的关系上。

除此之外,整部电影融怪诞、幽默、闹剧于一体。

华贵的宫廷里充斥着人的粗鄙与滑稽。

宫廷荒淫,贵族们空虚无聊,热衷于玩赶鸭子的游戏。

与人的赤裸裸的欲望相称的是,本片台词的粗鄙。

大臣的权力欲,女王填不满的性欲,阿尔盖比想上位的野心都在或明或暗的进行……活脱脱一出权欲大戏。

在这其中,女王的表演更是提升了整部电影的气质。

没有科尔曼的女王,这部电影的剧情就是普通的宫斗+政斗。

因为她癫狂不失细腻的表演,整部片子的荒诞不经才有了实实在在的说服力。

金球奖音乐/喜剧电影最佳女主后,奥斯卡影后期待一下!

文/香蕉姐(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宠儿》短评

欣赏无能

5分钟前
  • seszhu
  • 很差

最对胃口的一部!没办法,就是喜欢奇异的邪恶趣味。和Emma Stone的脸蛋。

10分钟前
  • 闻人林
  • 推荐

女人啊,都是戏。

11分钟前
  • 放开那个浪味仙
  • 还行

这个女王好眼熟,后来想起来,感觉是危情十日的女主啊。或者是相像吧。

16分钟前
  • 耀空
  • 推荐

这两个女人快笑死我了 艾玛斯通单凭这部戏稳坐同辈女演员实力派 相比【龙虾】artsy fartsy不知道剧情到底想说什么 这部片子相当值得一看

18分钟前
  • 里拉
  • 推荐

6.8 前期格局给人感觉很大,人民,战争的字眼频繁出现,但这仅仅是表面,宫斗的故事并不会说有多差,但是在本身的格局面前一切给人的感觉就是儿戏,勾心斗角的争宠和大格局的战争背景给人一种很强的割裂感,没有更深层次的讨论,如同几个泼妇一样骂街,只是有了英伦格调的优雅,优雅归优雅,煞笔归煞笔,全片完全是靠三个优秀女主撑着,而且片中每次都会突然出现一个鱼眼镜头,这是何必呢,看着难受又尴尬,完全没有必要。(但是服装设计是真的棒啊)

21分钟前
  • 老滚
  • 还行

英格兰宫廷争宠小战,三个女人的一台争爱&厌爱表演戏,大量的广角运用颇显夸张与戏谑意味。

23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还行

兰斯莫斯如果说前几部电影还有一个概念在先行,或者说有个寓言藏在故事里,那这部可真是啥都没有,沦为不知是啥了。他实在是太痴迷库布里克了:上一部学闪灵,这部从年代剧、贵族撕逼、墙头草的人物性格、甚至到音乐、自然光摄影都在学巴里林登。这也就算了,还请大家擦亮眼:如果宫斗剧里有什么“权”,那也只有皇权、贵族权、地主权。真的不是女权。

24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英国版宫斗,虽然比起国产片多了情欲,但韩国人也拍过《小姐》啊,要不是Olivia Colman把痛风的傀儡女王演得出神入化(总觉得眉眼间有点像麦瑟尔夫人里拿皮搋子的Alex Borstein),我真的完全要睡着,已经困得大流眼泪了!

27分钟前
  • 地铁姑娘札姬
  • 较差

前面一小部分原以为兰斯莫斯突然进步了呢,《爱情与友谊》一般幽默自如。大概从撕逼开始,森林戏前后,后边一盘散沙了...没有精力再雕琢人物的语气与剪辑节奏。

32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较差

传记类,英国女王先后经历闺蜜霸道的爱和女仆阴谋的爱,从而成长成熟起来,但这么神经质,皇室同意吗?景物很精致漂亮,镜头视觉变幻很特别,背景音乐很难听,有些镜头很尴尬。

37分钟前
  • 龙皇
  • 还行

画面好漂亮衣服也好漂亮,想到很多年轻keira的dutches。演得也不错可是真的不喜欢宫斗剧啊

40分钟前
  • 3.1415926
  • 较差

RACHEL WEISZ可以把我掰弯真的

44分钟前
  • 我要去玩
  • 推荐

[Hulu]因为不喜欢这部电影,但营销过剩,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看到Emma Stone的片子都会逃(la la land也是)。

46分钟前
  • 血浆爱好者
  • 较差

一切都是浅尝辄止,像立体绘本,这么好的阵容演了这样一个……的故事,生气。不过还是会期待兰斯下一部。

51分钟前
  • 张天翼
  • 还行

很闹。和甄嬛传比起来差了不知道多少个延禧攻略。兰比莫斯的视听能力很强,广角镜头可以称为一种风格化。但是对小标题无感,刻意割裂叙事线索,其片段间又没什么循环联系,不过是小学生写作文不停要点题罢了。古典主义音乐好评,能看出来导演是有想法的,但明显没有布达佩斯那样合时宜。最后emma stone很会选剧本,这个作品虽然我无感,但应该算是大制作了。

52分钟前
  • 加斯珀哥哥
  • 还行

有趣比有意义还重要。古怪的配乐,华美的服装,滑稽的表演,人设就已经秒杀。一个撒泼打滚的女王,荒淫地就想睡妹子。一个铁t,吃醋的时候拎起脖子就把人往墙上怼。一个小妖精,管你们多大权势,我都能爬上床得到我想要的。同人文都不敢这么写啊。好赤姬啊。

57分钟前
  • 姜不停
  • 推荐

宫斗哪家强,还得看中国

1小时前
  • 青木瓜之味
  • 较差

看似高深,兜圈子讲话,结果无疾而终?迷失在画面中的小心思,比起아가씨差了几个档次。

1小时前
  • 直泣优胜劣汰
  • 较差

既然有女魔头在先,科尔曼改塞隆考虑一下?

1小时前
  • 苏乏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