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

Ammonite,默爱(台)

主演:凯特·温斯莱特,西尔莎·罗南,费奥纳·肖,杰玛·琼斯,詹姆斯·麦卡德尔,亚力克·塞克雷亚努,克莱尔·拉什布鲁克,哈维·斯克林肖,温迪·诺丁汉,利亚姆·托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0

《菊石》剧照

菊石 剧照 NO.1菊石 剧照 NO.2菊石 剧照 NO.3菊石 剧照 NO.4菊石 剧照 NO.5菊石 剧照 NO.6菊石 剧照 NO.13菊石 剧照 NO.14菊石 剧照 NO.15菊石 剧照 NO.16菊石 剧照 NO.17菊石 剧照 NO.18菊石 剧照 NO.19菊石 剧照 NO.20

《菊石》剧情介绍

菊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玛丽(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是一名古生物学家,然而,这个行当显然无法让她过上优渥的生活,所以玛丽至今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为了给病重的母亲治病,玛丽靠着在沙滩上捡化石卖给游客来维生。 某日,一个名叫罗德里克(詹姆斯·麦卡德尔 James McArdle 饰)的男人找到了玛丽,开出了很高的薪酬,希望玛丽能够去照料他病重的妻子夏洛特(西尔莎·罗南 Saoirse Ronan 饰),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玛丽答应了。可是,就在玛丽刚刚见到夏洛特没多久,两人之间差异巨大的思想就碰撞出了火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都在彼此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平行世界之门红色冲浪板快乐飞行龙泉路237号青春轶事情妇孤国春秋第一季不许向上看浪漫暴风圈王子的圈套思春少妇魔女娇妃盲钻遗留搜查2速度与激情2手稿不会燃烧救命解药夜叉新娘灰姑娘与四骑士本·霍尔传奇葵德川三代模型姐妹齐天大圣娘道被称为废物的原英雄、被家里流放后随心所欲地活下去尘网曦光小姑子神秘博士:红宝石路教堂幸福还会来敲门杀死爱人明治开化新十郎侦探帖

《菊石》长篇影评

 1 ) 此片炸出众多伪女权、伪百合,看不懂请不要伤害

此片炸出众多伪女权、伪百合。

口口声声说女权,遇到以事业为生命的传奇真女权,又无法接受经济独立带来的清贫拮据和户外工作的粗粝感。

只喜欢真空无尘化处理的爱情,一旦爱情与泥土、冷洌、呼啸的海浪、欲望的肉体等不可回避的现实相碰撞,就纷纷叫嚷感受不到爱情。

如同网络上叫嚣同性真爱的人,在网上撩天撩地却不愿主动追求现实中有好感的人,甚至在生活里根本没有尝试过付出一切,更有甚者以社会的不接受为理由拒绝对爱情做出承诺或兑现承诺;如同网络上叫嚣不结婚要自由要真爱的异性恋一样,生活里他们从不耽误相亲结婚生子。

真•矫情、怯懦、虚伪。

还有一类,根本就是厌女症,嘲笑、讽刺成熟独立的女性,压迫、玩弄不谙世事的女性。

这些人,他们很难看懂,甚至永远不会看懂电影中众多的细节处理。

到本片讨论区逛一圈,你会发现,很多自称是姬的女网友,对女演员body shame,看不起本片的情感处理和c戏。

对,就是一副我年轻,老女人都是“老胖丑”,我高雅、我洁白,我只看得上烧女图,看不上菊石的自恋、浅薄、愚昧、庸俗甚至恶毒的姿态。

与其说看不上,不如说是看不懂、装不懂。

真实的拉拉群体,其实质量并不是很高的,经济能力、学识都很一般,许多都没有稳定生活。

很客观,没办法就是这样子。

大多数条件略好的女人都比较矫情,而且最后都会通过结婚获得安稳生活(形婚也是结婚,法律可没考虑你形婚不形婚)。

女权落后于男权,带来的结果就是男同的经济能力和知识经验,都比女同整体要好,面对爱情更愿意尝试和付出,更开放,也更懂得维护男权。

社会很现实。

————————————————————肥温所饰演的安宁,用她独特的目光注视着罗南的夏洛特,用她沉默的方式爱着夏洛特。

她观察她,知道了她喜欢音乐、需要交际,一改自己的孤僻帮夏洛特争取音乐会邀请函,并陪同参加。

她照顾她,用听起来幼稚的小小黄段子逗她笑,她的衣着从丈夫在侧的深黑逐渐变成轻快的浅色调,脸上有了笑容,重新变得风趣开朗。

她迁就她,把自己的小床让给本可以住在旅馆的夏洛特,忍受着劳动后的疲倦睡在椅子上。

她给她安全感,知道夏洛特海浴疗养失败后,安宁主动下到海水中,引导夏洛特在海中嬉戏,让她享受海浴,完成此行的疗养目的。

她接受她身体的一切,性爱才会有如此的激情和野性(其实很正常)。

夏洛特不再一口一个my husband,她放下娇贵,极力想融入安宁的生活、内心和工作中,帮她做家务,与她分享小床,读她的日记,摘下戒指徒手挖泥为她寻找化石,在伦敦买下公寓(真实的历史人物是用自己继承的遗产购买的)制造惊喜想要给安宁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并诉说着她再也不想回到没有她的生活,做出共享余生的承诺和行动。

各尽所能,毫无保留。

这是女人之间最不虚情假意的惺惺相惜。

她爱你,自然会流露出女性独有的母性特征,不管她是否生育过。

她爱你,自然会竭尽所能与你余生相伴。

如果没有,再多的借口也只说明爱得不够。

反观卡罗尔、阿黛尔、烧女图,全然理想化、真空化,仅靠一见钟情支撑的爱情,到底哪个更虚空?

你可以喜欢,但拜托不要奉为圭臬。

那些说感受不到爱情的人,真的看懂了吗?

你们真的体会过全然接受对方,同时被对方全然接受的真实爱情吗?

有几个人尽心竭力放下工作不顾家人反对照顾生病的爱人,又有几个人尝试过买房子供爱人居住或者共同买房度过余生?

爱情需要表达,但终究要看行动的。

为了爱情,能付出行动的人,还会要求爱人在每次欢愉前必定要刷好牙、洗好澡吗?

洁癖成了病症,还要什么性爱,性冷淡就挺好嘛,何必恶心了自己还伤害别人。

爱情没有定式,但一定要有亲密、激情和承诺。

现实中的爱情,还需要兑现承诺和忠诚坚持。

阿黛尔中一见钟情后偷腥以致分手,才叫爱情?

(对爱不忠)卡罗尔里一见钟情后旅行途中抛下你让你伤到呕吐,才叫爱情?

(霸道总裁爱上我,拉片偶像剧封顶之作)烧女图中一见钟情后哲思一下婚姻与爱情与死亡后果断结婚去,才叫爱情?

(恐婚症婚前挣扎)人性真有够浅薄、够贱的呢。

影片结尾处,安宁站在博物馆男性科学家相框前的那一幕,多么典型的女性维护和女权表达。

即使不是百合,也不应嘲笑菊石。

至少这名男导演把女人首先当做一个人来看待,生活里却有太多女人自身都做不到男女平等,甚至les群体中有些自称T的女人,觉得贴上T的标签就可以不尊重其他女性,可以对她们评头品足、随意撩拨,真的很low,很不尊重女性。

有感于安宁对科学事业的伟大坚守,每个女性在做女人之前,先做个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的人吧。

有感于本片中爱情的真实感和真挚感,谈情说爱时拿出勇气和决心,多付出有意义的行动吧。

这个世界对女人压迫很久很久了,请公正、温柔对待女性。

我永远不忍心用“老胖丑”形容任何一个女性,太不善良,也太愚蠢。

谁不会老?

不会老,那就只能死得早。

聪明、善良的女性,才最美好。

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人格的同时,懂得有效抗争,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菊石的意义不是爱情爆米花,而是通过一段爱情讲述一名女性古生物学家一生的坚守和抉择,以及女性成就不被承认的不公和无奈。

无奈但坚持。

————————————————————修行千年还是没忍住,开喷了。

罪过。

豆瓣玩的少,因为热爱本片,被营销号带着两条追随金针菇的伪百合狗围攻了。

(果然是假女权、假百合)后悔3秒钟,举报。

- ̗̀(๑ᵔ⌔ᵔ๑)

 2 ) 《菊石》——爱的基石

在看《菊石》之前,我上一部认真仔细看的姬片是《花香》,让我沉醉了好一会那种女性导演和摄影师才能带来的视觉享受,连拍一花一草都能让观众闻到恋爱的味道。

所以《菊石》一开始给我带来明显的感觉是画风的凛冽感,无论是英伦特有的阴天天气以及海边冷酷的风浪,还是Mary人物设定的缘故家里成堆的石头导致本来就简陋的室内更添冷清。

除了这种冷感,还有很多故意为之的强烈对比。

Mary和妈妈借着蜡烛灯光擦拭动物雕像,下一秒Charlotte和丈夫出现在灯光明亮装饰豪华的高档场所里。

Mary第一次带Charlotte去海边工作,她在沙滩上小便后,擦了擦手就去掰馅饼吃,而Charlotte好像不吃人间烟火的仙女,只是静静看着大海。

Mary拥有挖掘、手工等动手能力buff,Charlotte则是一个削胡萝卜皮都不会的贵妇。

当然还有剧中名场面之一,Charlotte把手搭在了Mary的手上,Charlotte手的纤细与白皙,与Mary手的粗壮与黝黑,跟她们的背景阶层一样,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敲击着我提醒着我。

手部一黑一白的对比一般看姬片我可能会偏爱某一个主角。

但是《菊石》似乎例外。

一开始Charlotte展示她的内心/脆弱的场面会比较多,像她对丈夫心生不满,把气撒在服务员身上,躺在床上突然翻身扔东西的那幕,那种内心的愤怒伴随着大小姐的脾气一起迸发,罗南的表演让我看了心里没有一点责怪Charlotte任性的意思,反而觉得她情感丰富惹人怜爱。

她因为生病受Mary照顾而心生感激,病渐渐好转以后就开始想融入Mary的生活,例如帮她分担家务,帮不到忙还哭唧唧,看到Mary在做镜子工艺品还跃跃欲试的样子。

虽然Charlotte因为搬煤摔跟头突然爆哭这件事来得有点突然,但是这种突兀在Mary眼里可能反而更激发她的保护欲,“look after me like your child”正是点睛之句。

女女的感情照理应该是两个女生之间平等的、相互付出的爱,但又多少起源于保护欲,像Mary这种有着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内心骄傲得连前女友给的一小罐药膏都坚持要付钱的人,正常来说是不会主动对高于自己社会阶层的、又是有夫之妇的Charlotte动心的,但Charlotte在她面前尽显脆弱,那苍白的脸色、哀伤的表情(我当时脑子里浮现了“病娇“这个词,罗南的表演让我感受到魅力),根本没有哪个女本子能抵挡得住,即便知道彼此的社会身份隔着鸿沟。

病娇少妇我个人感觉Charlotte在她们俩第一次睡一张床的那个晚上就对Mary产生了特别的情愫。

第一,她看着Mary做贝壳镜子说这看起来很难,她对Mary的工作是抱有尊重甚至仰慕的态度的;第二,Mary嘴贱说你问题真多我还是宁愿你昏迷了,然后Charlotte的眼神(救命好迷人),既不是把Mary这句调侃的话当真的样子(没有表露难过),也不是想回应她这句玩笑话(没有笑),我的理解是她当时在联想Mary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I might have preferred it when you were unconscious,她更喜欢……?

如果不是喜欢这个人,怎么会对着她说的某句话发怔呢。

然后Mary的回应也很可爱,她看Charlotte没反应,以为玩笑开过了,赶紧找补:我没有孩子;第三,Charlotte邀请Mary一起睡床上后,她看到Mary背对着她,她才转过身去,并且没有马上合上眼,其实她俩那会都想着同一件事。

而Mary动心应该要在更早之前。

看得出她长久以来一直寄情于工作。

她为Charlotte涂药膏的时候肯定有异样的想法,但那应该只是因为她年轻漂亮的胴体。

在她偷偷为Charlotte画画的时候这种想法扎根得更深一些。

经过后续Charlotte一系列可爱的操作。

到了她俩同床的那一晚,Mary的内心其实已经很喜欢Charlotte了。

到了音乐会那晚这种感情就已经呼之欲出。

但在出发去音乐会之前,当Charlotte打扮好出现在Mary面前的时候,Mary当时的眼神,从惊喜、目不转睛到自豪,内心的欢喜百转千折,光从温斯莱特的表演里就足够领略到Charlotte究竟有多美,我看的时候心里真的忍不住跟她一起欢呼。

但除了年轻貌美,Mary被Charlotte所吸引的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她自己所不具备的社交能力。

Charlotte能迅速和邻里打好交道,能在社交场合跟别人谈笑风生,而Mary总是独来独往沉默寡言。

她不一定不喜欢自己这种性格,但是如果对方恰好拥有自己所没有的,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从她后来也学着Charlotte开心时会在沙滩上把袜子脱掉,也尽量让自己话多一点逗Charlotte开心就可以知道,Charlotte身上,确实有着很多她很喜欢的品质,但究竟是这些品质让Mary喜欢上Charlotte还是因为Charlotte有着这些品质才喜欢的她,这就不得而知了。

“Is it that I am all alone? Yet in my dreams, a form I view that thinks on me and loves me, tooI start, and when the vision’s flown, I weep and I am all alone.”从音乐会和这首诗开始,尤其是这首诗,可以很深刻地让观众感受到Mary对爱的胆怯、敏感与渴求。

她需要有人thinks on her and loves her,她才慢慢敢回应,并且总是闪躲眼神,只会默默付出,然后独自伤心。

所以她需要Charlotte的直接、任性和坚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打开她的内心,也只有像Charlotte这样的人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把躲起来的Mary找回来。

当晚的这段对话,Mary的眼神依然躲闪,而Charlotte的眼神已经愈发坚定。

这之间的爱意已然浮现。

虽然故事里Mary被设定为一个为生计劳累的贫困科学家,双手粗糙举止大妈,但在感情上却表现得像个少女,她所剩无几的生活里化石等同于生命,感情对她来说是奢侈品,尤其对象还是Charlotte的时候。

在剧中,在和Charlotte真正袒露心意之前,她很少直视Charlotte,更多的是错开眼神之后再偷偷看。

她趁Charlotte睡着的时候偷偷画她的背,肆无忌惮地看着她,想把她的倩影永远留下,但当Charlotte醒了以后,她反而垂下头来,不敢再看。

音乐会后面对Charlotte主动的摸手,她也闪躲,收起手,眼神更是躲得远远的。

即便被Charlotte看到了自己的日记,看到了自己心底的话语,她也习惯性地躲藏。

因为除了化石,她对别的一切并没有太多信心。

而Charlotte都知道。

Charlotte明白Mary对化石的热爱与坚持,她尊重Mary的工作和成果,即便只是简单的一个贝壳装饰的镜子,她都认真地把它挂在了家里显眼的位置,甚至比Mary自己更珍惜。

在她眼里,专心工作的Mary是有光环的,她懂很多知识,她有很多技能,这些都吸引着Charlotte。

同时,Mary也非常渴望有人能理解她、尊重她。

而Charlotte在很多细节上都表现出这点,她跟Mary一起去挖那个大石头,陪着Mary清理挖出来的化石,Mary说鱼龙那幅画画得很幼稚,Charlotte说I like it,还说了一句I’m pleased my rock was worth the work. 这句话把Mary的工作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她是发自真心这么说,而Mary听到了以后也是发自真心的开心。

专注于同一件事那一刻,这两个女人的灵魂是契合的。

菊石,就是那个契合点。

可以说,这两个女人能够相爱,是因为对待菊石的态度让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正因为如此,当她们一起挖出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化石后,两个人满心的愉悦。

Mary话多了一些,Charlotte心情更是轻快。

在这么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两个人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波澜。

在我看来,她俩的感情早已喷薄欲出,要不是Mary那闷闷的性格,要让Charlotte一吻再吻才能解锁,她俩可能更早就发生点什么。

不过可能正因为这种压抑的性格,好不容易才吻在一起的感觉才有了天雷勾地火的味道。

一点就燃的爱情是不需要理会环境的杂质的。

一个对感情有着炽热需求的贵妇,一个压抑自己情感多年的科学家,我看不出有什么慢慢来的必要。

她们互相亲吻之后有过短暂的伏在对方肩头的瞬间,Mary对Charlotte肩头那种溢出屏幕的留恋,让我看到了情欲以外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奋不顾身的爱。

虽然后来Mary因为Charlotte没跟她商量就为她安排一切的原因冲着Charlotte发火,但是大部分时间,Mary对Charlotte都是很包容的。

包括她们doi的位置,包括事后Mary还给Charlotte讲黄段子,都能感觉到Mary爱着这个女人,会为她迁就许多事情。

而一开始笨手笨脚的Charlotte,后来居然亲手绣了手帕送给Mary,也证明她愿意为对方改变。

她后来为Mary安排的一切,都是她太爱这个女人而自作主张做了一些决定,但尊重对方、愿意为对方作出改变的心意从来没变。

(是的,我认为是HE。

激情与唯美我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好电影,我能从两个人的身上分别看出什么是爱,以及爱的不同形态,导演把这个感情放在了一个极端环境下做了一次实验,但菊石催生出了爱的产物。

电影有为女性平权的意思,描述了两位女性之间的爱情,但是又不完全为她俩感情辩护,如果要浓缩成一个词,我会选择“尊重”二字。

我爱你,但首先是我尊重你。

 3 ) 闪电过后的暴风雨

看的影展场,以下影评全是个人主观意志。

首先必须得说,作为Les,这片光是罗南就美得足以让我忽略电影的所有缺点直接打上十星。

关于此前口碑一直在诟病的化学反应,我完全不同意。

温斯莱特比我想象中得更富有表现力,直白点讲人话就是真的Gay。

冷淡寡言又毒舌的考古学家,每个表情都恨不得直接把“I am Lesbian”打上公屏;罗南的角色有点类似绅士杰克里的安沃克,年轻漂亮又自带忧郁的富家小姐,世界在大病初愈后被对方点燃,从此再也分不开。

电影中段开始她们的眼神交流就一路火花带闪电,就像金属钠直接碰到水。

罗南演得太甜了,是完全不收敛的那种温柔如水世界唯有你我的甜,而温斯莱特的隐忍又饱含欲望的演出更加清楚地传达了这个讯息:我寂寞,我孤独,我馋的就是罗南的肉体(妈的谁不馋呢)——是那种最原始的、非常激烈的性张力。

摄影又相当好,调色很舒适。

清冷的色调搭配温斯莱特眼神克制的特写,反差感在床戏时得到释放。

最后那一场尺度是很大,但氛围间完全没有不适,反而是一次很好的爆发。

在我看来问题根本不是没有化学反应,而是化学反应不连贯。

电影可以切割成好几组镜头和场景,拆分来看很美妙,且极富感情张力;但拼凑成电影时,中间毫无过渡。

她们的感情线索确实存在,也能牵着人一路往下走,只是本来应当是平滑的曲线变成了带着折点的折线,转场时便会让人觉得生硬和突兀。

感情节奏是这电影最大的硬伤了,除此之外没什么好挑的。

题外话,我其实觉得被人批评的吻戏爆发得恰到好处,再之后温斯莱特牵着罗南下水的那一幕也相当动人,情绪有被调动起来,我很喜欢。

剧本的结构设置上很单纯,基本所有的爱情片都依循这种套路,实在也没期待有什么荡气回肠的狗血。

虽说做比较挺没意思的,但难免还是会有所对比。

简单说一下,我觉得这片不该对标烧女图,而更像卡罗尔,无论年龄差还是阶级差(这里与卡罗尔微妙地对调了),最后一幕对视的部分我甚至觉得李导是在致敬托导。

烧女图整体的完成度是很高,美是极美的,意象用得神乎其神,感情递进的程度却很克制,到最后甚至让我觉得有些太克制了。

菊石则截然相反,甚至连爱情的模样描绘得都完全不同。

烧女图是温水煮青蛙,菊石是一场闪电后的暴雨。

菊石到底比卡罗尔要更奔放更肉欲,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CB和鲁妮真的不如温斯莱特和罗南来得Gay——菊石这电影因为感情节奏上的致命伤还能这么戳我,她俩的表演真的功不可没。

即使去掉对罗南的美貌滤镜我也会给这电影打五星。

每一幕的张力都完美击中我的心脏,目前为止是我看过Les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

最后,罗南真的他妈太美了。

 4 ) 这段感情,不过是她找到的另一块化石

可能因为罗南名气太大了,大家都集中关注这段感情的进展。

合理,或者不合理感情其实没什么不合理的,人类如此多样,感情当然怎样展开都合理,这取决于当事人自己对感情的定义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里感情戏算不上最重要的事,因为这个故事里凯特是绝对主角,跟烧女里面所描述的,两个人之间的爱情的发生和缔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这个故事更多是在讲述一个女人,挖石头,石头被陈列博物馆,被挂上别人的名字,而她本人却生活拮据,忍饥挨饿,与此同时,她还得不到爱情这个人挖石头,得不到名,得不到利,还得不到爱情,但她就是一个人默默在做这件事 可能因为大家对男性剥削女性劳动成果这件事的恶心程度已经免疫了,如果拍这样一部电影未免显得老生常谈(当然也可能因为懒惰,因为在一个众所周知的观点上挖深度总是很难的),总之,导演选了一个更新,也更容易接受的角度,女主感情上的苦闷用女主感情上的苦闷,展现她处境的艰辛 这段感情甚至拍的并不浪漫,罗南被丈夫抛弃,凯特被世俗抛弃,这简直是一直被诟病的,同是两个被无视的女人才不得不走到一起的翻版还有被争论的肉欲的表现,拍的如此狂野而俗气,那个在永不沉没的邮轮上,即使裸体也高贵优雅的贵妇,此时像个村野农妇,脸颊通红,双膝跪地,真真切切地渴望片刻情欲我想这就是很多人不舒服的原因,两个女人,真真切切地渴望情欲我们都知道有些姬片会把做爱的女性拍的极具观赏性,以至于能清晰感到摄影机的存在;更有一些姬片,拼命靠近色情,甚至能感到摄影机后边有个意淫百合男……忽然从这种观赏两个做爱女性的表演,到直视女性欲望的汹涌,这种陌生的感觉,当然是有些冲击力的再加上这个镜头本身,就是很有冲击力的,因为女性情欲的镜头总被赋予别的乱七八糟的意义,而很少就这样赤裸裸地,单纯地,只是展示女性自己的情欲大多数人对女性真实的情欲其实是很陌生的但这里的欲望展示远不至于无法接受,远没有展示男性欲望的兽性的令人不安,更没有展示男性欲望的毁灭性的毫无节制这只是两个女人的正常的欲望而已,只是有些露骨而已她们沉溺自己的情欲里面,她们顾不上美,她们只是在热烈地绽放,她们在释放自己的情欲我宁愿相信,有些人只是不愿意看到女人如此不美的一面的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大多数女人并不赞同这样没有感情基础的肉欲总的来说,女人还是感情的动物,而不是欲望的动物凯特和罗南相互了解,但了解的并不深刻,就开始沉溺情欲这并不美好,也不符合大多数女性之间的爱情本人赞同这种观点,女性之间的爱情,当然是感情作为基础的,而不是以肉欲开始只是,但是,对彼时的主角来说,这是她少有的,能抓住的,片刻的美好她是没办法拥有长久的爱情的,那个年代,也没有女人能做到,长久地跟另一个女人相爱她只来得及抓住这片刻的美好她只能拥有这短暂的绽放热情的机会这只是她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已 她比罗南的丈夫更愿意照顾罗南,她比罗南的丈夫更温柔,但她什么都给不了罗南。

就像她能挖到各种化石,分辨各种化石,却没办法留下一点痕迹,证明自己跟化石的关系。

化石终将写上一个男人的名字,一个分不出化石不同种类,更不愿意被风吹雨打的男人的名字。

她比那些花钱买石头的人付出的更多,她风餐露宿,日复一日,得到的报酬却微乎其微。

那些男人却只要来看一眼,花一点钱,就能把这些石头放在博物馆里,标上自己的名字。

她决定不了化石的展出,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甚至决定不了爱情的结局。

她被那个旧世界裹挟着,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即使她发现了很多很多的重要的化石,但她是一个女人,那个旧世界不会承认她的伟大。

她爱罗南吗?

显然她在罗南面前显然更加鲜活,热情,甚至是少有柔软的时候,所以肯定有爱。

但是有多爱呢?

这甚至根本不重要,因为她们甚至没办法经常见面,更没办法真正在一起生活。

爱不爱的又能怎么样呢?

无论如何,这感情注定是悲剧的。

而这悲剧的感情,是她能拥有的,少有的热情,和浪漫。

就像她在挖到的价值连城的化石上,付出热情和时间,但她所能得到的回报也非常少就像那个不愿提起的老相好,女主看见老相好也是心跳加速的,会在见她的时候慌张地整理衣服,虽然她们的爱情早就烟消云散了,但那也是她曾经拥有的美好。

罗南也一样,是她终会逝去的美好,但石头不是,石头历经千年留下来,还会继续留下去 所以她不能跟罗南一起住在伦敦,委曲求全求得一点在男人屋檐下的怜悯似的感情。

她宁愿专心去挖石头,挖那些只有自己能发现的石头 没人懂她为什么非得挖石头,父母不懂,收石头的不懂,跟她做爱的人也不懂挖石头报酬低微,食不果腹,不够取暖,而如果她愿意嫁人,显然会过得更好但是她不,她就挖石头,不管自己的忍饥挨饿,不管别人的不理解,她挖她自己的她把冰冷海滩上,被海风侵蚀,被海水冲刷,被巨石掩埋的化石,搬进博物馆,这是真切发生的事实即使那些窃取她成果的男人不会承认让这些化石重见天日,让生物历史更加完整,正是她真真切切在做的事即使她不能用这些赚钱,即使那些石头上挂着别人的名字她去博物馆看着石头,内心的平静,比一杯柔软沙发上下午茶的甜腻,比背着情人老公偷情的刺激,重要多了时间会抹去自己,抹去感情,但这些石头会一直在,这些自己忍饥挨饿挖出来的石头,会一直在甚至最后罗南气呼呼地来挽回凯特,两人之间,依然隔着那块被挂上别人名字的石头 所以这个电影充满冷色调,充满冷冰冰的背景音,凯特也总是看起来很冷,总是瑟缩着,还有大量的对主角的俯视镜头,甚至台词都是偏少的…… 这全都在表现女主面临的困境,和困境中无声的坚持 命运让女人无法获得她应得的报酬,声誉,感情,甚至一切……但她无声地抗争命运她来过,她存在过,她甚至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这世界到底何时才会承认?

这世界到底会不会承认?

(博物馆里,迎面一座男性雕像,先是生殖器,然后镜头上移,俯视凯特,凯特无声地直视回去。

按理说欧美导演放个雕像一般都有寓意,可惜本人不认识雕像,但即使是无名雕像也足够展现凯特被男人踩在脚下的处境。

凯特此刻的直视即是坚持,而且他的坚持从来都是不外露的,不张扬的那种,都是默默的,甚至她的坚持总是伴随着一些麻木,因为她女性的处境,因为她风吹雨打的工作环境,因为她一直忍饥挨饿的日常生活,她身上不可避免地,一定会带着一丝麻木,而凯特真的演出了这种粗糙生活带来的麻木,以及来自灵魂深处最坚定的坚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同时出现在女主的身上,就是说凯特演技真的很神)

 5 ) 《菊石》短评

凯特温斯莱特和西尔莎罗南接吻……这是真正的艺术……整体结构有点像《燃烧女子的肖像》,有心理疾病的富家女遇上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但《燃烧女子的肖像》把女性环境做得更纯净,这部的男性元素还是稍多了些。

很喜欢结尾的处理,算是《燃烧女子的肖像》的if线,如果她们偏要在一起,在不能包容的时代和大环境之下,也只能让一方放弃或妥协,不如就让故事停留在那片海域,回忆里都是美好与留恋。

这段太过深刻的感情,其发生的时间与环境都太过独特,在能够假装忽略阶级差异的海岛,两个只需要相爱的女人。

当夏洛特回到伦敦,她又变回了被封在瓶子里观赏的漂亮蝴蝶,此时的夏洛特邀请玛丽来伦敦,既是爱她,也是想让她陪伴自己一起囚禁在玻璃瓶中。

玛丽对两人差距的清楚认识,在夏洛特说她所热爱的工作是穷苦的活计时已大彻大悟,她们从未真正理解彼此。

最后一个镜头,她们隔着玻璃橱窗对望,不为世俗所容的边缘情感在男性霸权的空间流动。

罗南演得好好啊,苍白虚弱情绪崩溃的抑郁症患者……又因为心理疾病表现出孩子一样的天真和偏执。

凯特完全在我的性癖上跳舞……寡言冷面聪明强壮专注细心的姐姐……我也要姐姐擦药姐姐抱抱🥺

 6 ) Ammonite

期待了整整一年的电影 但是后来刷到一些负面影评便对其逐渐放低了期待。

可是今天看完真的觉得菊石完完全全达到甚至高于了我当时心目中的标准。

我不想和烧女比,但硬比的话我个人会说更喜欢菊石,因为菊石更能让人“看得下去”,除了视觉上两位女性一眼万年的凝视 还有比较容易看懂的 也是电影最想表达的 她们真正的差异是阶级。

静谧感是文艺片的特点,菊石在这点上当然做的很好,而且我看完并没有感觉到很多网友所说的“毫无化学反应”,她们在一起与分开都那么合情合理,结局看似有些突兀但实际上电影在开头就开始做铺垫,所以总体我觉得菊石是有剧情感的文艺片,真的是我超喜欢且会反复看的电影类型。

凯特温斯莱特和罗南的床戏有把我惊到,我没想到她们可以把文艺片的床戏演的这么激烈,两代影后直接全裸上镜我看的时候都呆住了。

看完不觉得遗憾,最后的对视很有感觉,不愧是凯特和罗南,演技不用多说吧,绝了。

(啊我最后想说我太喜欢罗南了。。。

但实话实说和凯特温斯莱特比起来她还逊色一些些。

 7 ) 安从一开始就投入了

其实安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并且非常热烈。

其实安与char的第一次见面包括第一次接触并没有任何火花,安甚至觉得:这人怎么这么烦,打扰我干活。

但安真正对char产生兴趣是从她照顾因发烧而昏迷不醒的char开始的。

这一个是根据安看char的眼神看出来的。

之后的感情线拍得很好:安宁看到穿着礼服的Charlotte的眼神,音乐会上的吃醋,写的日记:“Is it that i am all alone?Yet in my dream, a form I view That thinks on me and loves me, too.I start, and when the vision's flown, I weep and i all alone"对于安的感情来说,是有足够的铺垫了。

而对于char,安更多是她的一个玩物。

首先,她并没有经历安在照顾她期间的安的那种产生兴趣的过程,在音乐会晚看到安日记之前,她对安的感情很纯粹,甚至在音乐会那晚,她和肖姨谈笑风生撇下了安一个人在后面暗搓搓地嫉妒都没发现,还反问安:“YOU LEFT ME?

”直至在看到安的日记之后,我想她已经感受得出安所写的“that thinks(那个幻想)”是她自己了。

再有在第一次接吻时是音乐会第二天晚char看到深夜的安还在洗工具时忍不住亲了一口,然后安当然回应了(这里安的回应显得理所当然了)对于char为什么亲安,我认为第一个是欲望,第二个是她对自身优越感的巩固。

欲望体现在她的老公一心沉迷于科研,不想和char继续生孩子(有一晚上char看着裸体的老公想要make love,被他委婉拒绝);在char方面看起来她很喜欢小孩子(也许她和老公所生的孩子经历过夭折,这里后面再对她作解释)对于自身优越感的巩固是,假设她真的读懂了安日记的含义,那么她已经在玩弄安了。

她想要得到她(对于char的优越感电影后面有暗示) 继续说安的从一而一。

她喜欢char,从看见她说梦话开始。

char真的很像一个小孩子,是真的忍不住爱惜那类。

对于安这个人物,我深有体会。

特别是在音乐会时的嫉妒和对对方的想象,这大概是每位姬圈小伙伴的共同特征勒。

然后想插个话题,关于安的忧郁症成因的推测。

第一:char是一个十足的公主气的贵族少女,第一次下海,需要佣人帮她把马车推到浪打得到的海边,下水不过几次浪的袭击就把她完全拍倒了,她也因此发高烧,差点die;第一次拿煤炭,拿不动,最后好像费了很久的功夫才送到安手上,然后放声大哭。

从这两个事例可以大体推断出她的忧郁症成因,应该是生不了孩子或者孩子都早年夭折而使char感受到了无力感长期压抑的原因。

对于char的优越感,体现在她最后企图把安据为已有,成为自己的玩物上,(从女仆看char对安的反应来看,char说“it's just a maid(不过是个女仆)”来说,char经常将她喜欢的东西当做玩物,也许就是蛮多女性成为她的玩物的。

最后再add一些个人感受:在char不得不离开安回London时,肯定很多人会wonder,留下不就好了?

如果留下就可以的话,那么烧女,cmbyn和断背山就不会是悲剧了。

char在安那里最多待了6周,烧女大概2周,Oliver待了6周它们都是一段旅行,都是人生轨迹上一个闪光点,在experience过后一定得get back to life才是真正的生活,因为没有人能真正地生活在伊甸园里。

JUST KEEP ALL THE MEMORIES AND GO.2020.12.18补充:第一次写影评,其中包含很多个人解读,有不同意见的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看过这个电影后就没有完整地重复看了(除了船戏lsp)这部电影的后劲远远没有烧女大,但anning的那种在爱情中所处的地位我感同身受,所以这部电影非物,而是人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8 ) 你真的看懂了嘛,人物篇

电影表达的是电影之外的含义,人物几次被揭开,导演从来没讲明白过一件事儿,但其实人性塑造的很深刻,除了做爱的部分有点多显得刻意。

1, 母亲,开场各种嫌弃安宁,嫌弃她不赚钱,使唤她干这个干那个,觉得母亲是个杨白劳;中间,安宁跟夏洛特说出,母亲的孩子相继去世,每失去一个孩子,就失去一部分自我,开始对母亲的遭遇同情且怜悯她;最后,母亲擦摆件当做孩子,把挂镜贴标签卖掉,藏着信很晚才给夏洛特,其实她内心有点嫉妒安宁对夏洛特的好,但是得病却没有让安宁知道,母亲内心是有一股倔强和坚强的,从邻居夫人的对话也说到了,是因为生活所迫也不能丢了自尊变得自怨自艾,用坚强和不友善的方式对抗爱人对抗世界,以说明自我的不屈服。

这种性格继承给了安宁,可能她自己都不自知。

2, 邻居夫人,一共出现3场,充满了隐藏的故事线。

第一次安宁为了夏洛特高烧去买药,邻居大婶说任何时候我都愿意帮你,安宁执意把钱给大婶,透露出二人有过往,第二次,音乐会上,安宁看见夏洛特和大婶聊得格外投缘,失落暗生嫉妒,没等夏洛特冒雨回家,到此我都没看出来这是爱情的嫉妒,我以为是友情,原谅我肤浅了,第三次,母亲去世后,大婶来找安宁,告诉她自己有多不勇敢,不是那个能够义无反顾的人,而夏洛特是,她是一道光,可以无条件爱你包容你,虽然大婶很含蓄,但就是这个意思,不要错过。

至此,我们通过潜台词勾勒出,大婶和安宁曾经也是一对恋人,大婶并不勇敢,也不坚强,所以她选择了常规的生活,抛弃了安宁,在爱情中当了逃兵,所以安宁用各种方式逃避她,其实是怕自己会受伤,而故事结尾,安宁愿意接受大婶的抚摸,证明安宁已经不爱大婶, 原谅了大婶,她听大婶的劝告,去爱夏洛特。

3, 夏洛特,结尾知道拉拉这回事再返回头看明白了,为什么丈夫带着她出门百般不乐意,原来性取向问题。

开始,夏洛特其实是在对抗丈夫,所以不愿意服从安宁,安宁也没好脸色,于是自己跑去海水浴场逞能,高烧不退,安宁帮她擦拭身体,病好后,夏洛特带着歉意开始做家务,提出同床;音乐会,男医生疯狂示好安宁却不为所动,要求带 夏洛特一同出席,可是结局却因为夏洛特和大婶相谈甚欢而扫兴;再回来他们挖了一块大石头,二人感情升温,OOXX好开心,再到夏洛特收到信回家。

最后,夏洛特邀请安宁进城,给安宁惊喜。

夏洛特拥有年轻的身体和冲动的爱,她不带任何自卑和怜悯的爱,主动的包容安宁,融化安宁,最终追去博物馆,隔着玻璃橱窗相望的二人,爱得深沉。

4, 安宁,骄傲、倔强、像刺猬一样对接近她的每一个人放出利剑,用这种方式保护着自己,内心却千疮百孔,母亲的嫌弃和指责,爱情的失望和背叛,活着只是因为不能死去。

母亲对她说,你要是照顾她谁赚钱谁照顾家,安宁没有反抗却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了。

这是现实教给她的对抗方式,而夏洛特打破了这份宁静之后,安宁学会了反抗,因为她有了要坚守的爱人,母亲反而变得很落寞很孤独。

夏洛特走后安宁的生活是恢复如常的,她内心也不认为夏洛特还会回来,或者说更愿意接受那段相遇只是偶然,所以结尾的时候安宁并不是真心要拒绝夏洛特,内心的深处其实很感动只是害怕失去,是因为内心从来没被爱过,没被认可,没被融化过,最后夏洛特追到博物馆,没有解释,就静静的守候着安宁,望着她,那一刻安宁应该是感动,爱的刻骨铭心每个人物都极其丰富的层次和内心世界,凯特太爱她了,一脸倔强和饱经沧桑磨难

 9 ) 相遇的美好,不仅在于对的人,更在于对的情境

两个女人,一富一贫,在海边简陋的房间里,渐渐发展了一段贯穿灵肉、灵魂触电的感情。

阴霾的天空,呼呼的海风,以及电影空间中永远不消失的某种带有象征隐喻式的噪音,都揭示出生活的无所适从,以及它的忧郁本质。

但两个身体互相拥抱、热烈纠缠,两颗心灵互相看见的那一刻,犹如贫瘠土地上的鲜花燃放。

纵使只是短暂的,暗暗的一段滋生,却也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这阳光,可以升起于两个完全不同背景的人之间,温暖彼此。

说到底,人都是需要拥抱的。

在最渴望之际,有一个人张开了臂膀,带着无限的真诚,看见了你的渴望。

于是尘封的心终于打开。

但这段爱,这个相遇,纵使美好,也并不意味着更多。

后来,那个富家女邀请贫女去了伦敦,并想在自己的豪宅里将其长期圈养起来。

事情就变了性质。

遭致了贫女的厌恶,和愤怒。

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富家女,误会了生活本身,把旅途中一段美好风景,希望变成可以移栽至自家庭院的观赏盆景。

这个结局走向也说明,二人即便有着电光石火的热情和美好,也未必是心性上真能互相理解和欣赏的一对。

美好,更多是出于相遇本身,以及每个人潜藏在深处的孤独,和打破孤独的需要。

那份美好和遗憾本身就是圆满,增之一分则太多,减之一分则太少。

世俗的智慧,一般不是对这种美好增一分,而是妄图增十分、百分,固化为婚姻,长期捆绑,于是,美好也随之消退,甚至彼此消磨成互相的憎恨和怨念对象。

这个片中,富家女试图增一分——对她来说,从物质条件上这不是多难的事,然而,也迅速地令事情变了味。

美好与遗憾往往相伴而生。

而美好的诞生,也正因为此前人承受着足够多的不美好,在生活中压抑煎熬,这样才让美好具备了绽放的条件。

当美好来临时,敞开胸怀迎接吧,当美好走时,我们会留有一份遗憾,心头多一份怀念。

但千万不要试图为了消除遗憾、留住美好而多做什么。

不会有美好的下一步的。

 10 ) 未完待续的故事

电影在两人的对视中结束。

片尾音乐是钢琴曲,伴着轻柔的海浪声。

钢琴停了,海浪声更大,我闭上眼睛,仍在回味。

海浪离我越来越近,似MaryAnning低声倾诉。

我继续想那对视。

《燃烧女子的画像》,《卡罗尔》也有过这样的对视,但Mary和 Charlotte的对视有其不同的含义。

以二人的对视作为结局,我认为是导演明确告诉了我们Mary会像之前几次那样,接受Charlotte的安排,也许不会一直住在伦敦,但她们的关系必然会长期保持。

这是理想的美好结局。

我很俗地永远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一套。

我对《菊石》抱了很大的期待,昨晚出了资源便熬夜看了,今天晚上又细细品味了一遍。

自十月份知道《菊石》即将上映的消息,我每天都在关注什么时候可以在线观看。

十一月份在微博上看到了海外的网友的观后反馈,赞也有,嘲也有,但我绝对相信两位主角的演技,所以期待虽有减少,但仍是期望早日上线。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也要盛赞两位主演的演技。

Kate 的确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的每一个动作,表情,我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要表达的情绪,人物心理。

神奇的是,我完完全全可以体会她表现出的所有。

因为不喜交际,经营不善,日子过得艰难。

与Charlotte第一次海边工作,讨厌她命令的口气,直接气走了对方。

后来却终究太善良,尽心照顾生病的Charlotte。

转折也从这里开始。

爱情在她们之间发生得似乎很快,很多观众也因此否定《菊石》。

在我这里,感情进展却是非常合适的,依托于二位的细腻表演。

海边散步,对视。

因为音乐会Charlotte没有收到邀请,Mary和医生争论,坚持要带她去,Charlotte笑着看为自己争取音乐会的Mary。

音乐会前的准备,没有对白,情愫悄悄流淌。

帮忙穿紧身衣,涂香水,对视。

门口悄悄牵手,回握。

音乐会上Mary因为Charlotte和ex坐在一起,还聊得特别开心,她的表情嫉妒又别扭。

冒着大雨独自回家,丢下了Charlotte。

自己坐在家里拿着小本子写诗,好不可怜。

即使面对Charlotte近似表白的话,她也只是稍有动容,挣扎之后仍抽走了自己的手,就像ex说的,Mary总是强硬地推开她身边的人,所以自己不再努力留在她身边。

我不禁想起了《去日留痕》中相似的一幕。

管家在书房看爱情小说,被心怡的女管家发现。

女管家一步步靠近他,问他在看什么书。

她已足够勇敢,可最后还是没能打开对方的心墙,空留遗憾。

(结局虐死我了)幸好,Charlotte足够勇敢,Mary也没有管家那么坚定,她们的故事继续了。

也因为这里二人关系地位的反转,我们看到了更远的以后的故事,Mary永远不能把Charlotte推开。

第一次的亲近顺理成章,面对爱人,谁也不能放弃那个吻,如果这幕场景停留在接吻或许更好。

接下来是我最爱的一幕,海中游泳。

阳光很暖,海浪也不急。

她们玩水,亲吻,沐浴在阳光下。

一切都那么美好。

当然不可能停在这里。

于是,Charlotte收到丈夫的信,她们亲密,分别。

Mary守着Charlotte留下的镜子,母亲突然去世,生活又陷入了更大的孤独。

爱人的信在Mary颓丧数日后突然到来,自然是珍视的不得了,打开前先亲吻,郑重非常。

邀她到伦敦拜访更是天大的喜事,漫长的旅途有了盼头,也许去大城市,交际,拜访也不会是难事。

听到爱人来了,噔噔噔跑下楼,奔向爱人的怀抱。

迫不及待展示自己准备的一切。

Mary说自己不喜欢惊喜,但还是乖乖闭上了眼睛。

却又在这里急转直下。

Mary说Charlotte不懂她,要把她像个金丝雀一样关在这个房子了。

愤然离开。

却又相遇在博物馆,Mary11岁时发现的那个化石前。

还有,Mary在大英博物馆看到墙上全是男人的画像时,会感慨万分吧。

整部电影风格冷峻粗粝,对白不多,情感的流动却丝毫不少。

除了一些地方有男性视角下的怪异之外,其他都很好,完全是我喜欢的风格。

希望所有女性都能得到应得的荣耀,称许。

希望所有爱情都有未完待续的结局。

去年的这个时候下雪了。

今天天气很好,你却要走了。

Mary说出这句话想表达什么呢?

马车渐远,幸好还有重逢。

《菊石》短评

如果罗南最终靠这部摘得奥斯卡,那将是对她以前所有工作的一记耳光。

6分钟前
  • 素素素素素丶
  • 很差

可以把海报里西尔莎罗南和凯特温斯莱特的头像弄得再大一些,这部影片真的也只有她俩。结尾镜头停留在大英博物馆,鱼龙的一侧是玛丽安妮,一侧是夏洛特莫其森,隔着一个玻璃展柜,也隔着一个亿万年时光的化石。

8分钟前
  • AZWayne
  • 还行

当我那富有的拉拉小女友想要把我金屋藏娇,她却不知,在那边僻海边小城市,又湿又暗的老屋里,是我和她肌肤相亲最美好的回忆。

9分钟前
  • picnic
  • 还行

看了三遍,越来越觉得Kate演的好!

11分钟前
  • Dita
  • 推荐

中年老拉人生警告:切勿被年轻深柜茶艺师PUA。

13分钟前
  • B
  • 较差

写的太差了,很久没有看到写不好也导不好竟然找到这么好双主的片子了,不过SR一点也没演好。kw演技不用多说。感情推进和结尾都太太差了。再有历史上的两人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并不真的在一起了。男权的压迫不敢好好拍,全走了歪门邪道。FL完全是冲着les主题走的这部片,哎~另外没有见过英吉利海峡的人肯定会喜欢画面,去过的或者水里泡过的,知道风景可以更美还有海水究竟有多冷.....

18分钟前
  • andarta
  • 较差

看了一半 这两人不来电

19分钟前
  • 時錐
  • 较差

虽然罗南很美,但是凯特温斯莱特也太太太太太美了吧,比泰坦尼克的时候美太多了。两人感情升温个人觉得一点也不突兀,感情本来很多时候就毫无道理

24分钟前
  • koko🌟
  • 推荐

各方面都很平庸

29分钟前
  • metaphor17
  • 还行

你们都好喜欢洗海水浴哦,还是冷的,那个风吹的那么凉,你们不冻的慌吗

34分钟前
  • 一口一个小饼干
  • 还行

真心建议直男导演还是别轻易碰同性爱情题材了——1.“双女主/菊石”这层关系&“(大量)室内戏/(穿插)室外戏”和《烧女图》里“双女主/油画”的关系及室内外戏的分配相似,但剧本结构和对于女性主题的表达上天差地别;2.影片大部分可看作纯爱片,但在情感表现上和《卡罗尔》及cmbyn的细腻也没法比;3.“情不知所起”就算了,但是平静地克制了一整场,不如就浅淡地烟消云散,可能还有些回味的余地,强行制造了戏剧性留下了这么一个“爱而不得”的结尾,其实就如同那“一亲,二埋头,三呻吟”的性爱片段一般尴尬

38分钟前
  • Kieslowski.
  • 较差

对等视线建立得过于轻浮。当玛丽对夏洛特说“我还是更喜欢你昏过去的样子”时,它意味着这段关系存在滑向异质性的可能,夏洛特只有在成为一具海洋的残骸后才有资格被前者触碰。但影片几乎飞快地抛弃了这一可能,转入模板化的情节走秀里。结尾一镜大概内心说了一万次“不会吧不会真就在这里结束吧”,然后真的结束了。如果镜头一开始在两人之间就找不到一个能进入的断层,那她们凝望的动作便失去了重量,海水也丧失了自身的温度。另外,虽然在《小妇人》里就有领教过,但这次罗南的表演实在是太可怕了,这是一个在古装戏里还能随时散发出数码质感的人。

41分钟前
  • 空白岸
  • 较差

影20394:赞凯特演技,既然献身,床戏遮遮掩掩。不自然。在乡下,罗南事后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在伦敦,罗南依旧像一个孩子!

45分钟前
  • Timing
  • 还行

OMG,此片可看出罗南妹子真的太直了,演的是个啥,双眼空洞无爱,肢体木头人。对比之下,凯特真的是太牛逼了,情绪、眼神、小动作等等完全一个感情世界封闭、纯情、暧昧、紧张、退让、专情,专业领域自信、沉迷、固执又顽强的中年微nerd,是可爱的技术姬没错了。虽然她跟罗南的爱情戏来得莫名其妙,但不妨碍她成功演绎出一个中年阿姨姬的生动形象,拿个奥提应该没有疑义吧!(吐槽:如果那场激烈床戏中两人有擦嘴动作,那信服度会跃升好几个level ~_~

50分钟前
  • 变形的文科生
  • 还行

有些莫名其妙

51分钟前
  • 锅里粮多
  • 较差

1. 事实证明 正片不如看预告2. 事实证明 会拍男生gay couple不代表会拍女孩子3. 事实证明 演员之间有无chemistry真是玄学 4. 事实证明 不是是gay就懂女人 (我托德的功力不是谁都能随便复刻的 小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s 温温尽力了 我爱温温

53分钟前
  • Addamsfamily
  • 还行

好题材,好卡斯,糟糕剧本。

57分钟前
  • 好养活
  • 还行

第3072-她转过头成为画像中的人物,只有那一刻定格是挺棒的,其他没什么。

1小时前
  • 黄岛
  • 较差

肉丝啊我的肉丝啊…………海里戏水那部分好像哪个导演都不会拍得难看LGBT的导演好像都有戏水情节呢,尺度确实可以,但剧情………感觉整个故事就像是露水情缘,前期铺垫冗长而且有其他电影情节的影子,整体来说还是燃烧更高级些

1小时前
  • Lee_刁
  • 较差

3.5

1小时前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