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夜

绿夜,Green Night,녹야

主演:范冰冰,李珠英,金英浩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韩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绿夜》剧照

绿夜 剧照 NO.1绿夜 剧照 NO.2绿夜 剧照 NO.3绿夜 剧照 NO.4绿夜 剧照 NO.5绿夜 剧照 NO.6绿夜 剧照 NO.13绿夜 剧照 NO.14绿夜 剧照 NO.15绿夜 剧照 NO.16绿夜 剧照 NO.17绿夜 剧照 NO.18绿夜 剧照 NO.19绿夜 剧照 NO.20

《绿夜》剧情介绍

绿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中国移民静霞在首尔机场安检处工作,某天一个绿发女孩闯入了她的视线。这个对搜身检查毫不在乎的女孩让静霞着迷。为了摆脱各自无用的丈夫,她们冒险走进韩国黑帮的领地,与试图支配和占有她们的人抗争——她们学会了只依靠自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青春皇家恋曲一千滴眼泪血谜拼图妮基塔第三季城邦护卫队利用我生死30分孤独的美食家第三季明日方舟:冬隐归路特种兵归来1:血狼之怒偷书贼陆军一号家在铁西护国大将军墓道曙光寒单超级大英雄2099缘路终点站紧急追踪失踪谜案杀戮本性我知道你会在未来等我救命卡特乐活家庭在劫难逃亚当悲泣之地乔和贝莉

《绿夜》长篇影评

 1 ) 射一支刻奇箭,接着画一个缝合靶子

《绿夜》宣传方面很到位。

范冰冰久违露面,大尺度,张力拉满,讨论女性困境,诸如此类。

太期待了,太期待了。

终于上资源了,狠狠看一波。

搞笑呢,李周映的角色跟什么似的,油腻,前半一脸“姐,被我拿捏住了吧”,范冰冰就被这迷住了,莫名其妙地迷住了,几个棉絮一样轻飘飘的镜头和对话试图表现所谓困境,反显出情愫的开端,效果还不如没有呢。

编剧和导演对犯罪的想象力几乎为零,避免更深的描绘以免露馅,然而只描画水面涟漪也能让人感到其下暗流的功夫,他们没有。

想到fk patriarchy,好,杀老公,杀男朋友,杀老爸,一个背后勒脖子,一个拿东西敲头,能有点新意吗?

想到还能更全面地提一嘴性少数群体,找一失恋喝醉的queer,偷偷进他房间里做一个莫名其妙的爱,说一句“他为什么想当女人?

当女人活着真没意思。

”,好好好,好好好。

台本更是幽默,廉价无比的互文看得我皱眉头,围绕人物的碎台词没什么,可是人物的密度轻薄还不如棉花,想致痛,碎东西至少也得是玻璃吧。

结尾很逆天,我高考作文也是这么点题的,哈哈,表扬。

有一个短评说对韩国基督教的探讨如同隔靴搔痒,何止是这个呢。

最失望的点当然是那贫乏的一分钟,气气气😡

 2 ) 「绿夜」一个的绿色隐喻

掐着最后几天去了柏林电影节,也不知道这部片子后续会不会公映,自己还蛮喜欢的,所以趁还没忘之前记录一下。

绿发女子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女同爱情电影,虽然与浪漫相关的,包括“试探”、“拉扯”、“暧昧”、“亲吻”在内的所有元素,这部电影里都具有,但最终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让女主金夏做出让很多观众都觉得不解的极端行为的情感基础,并不是爱情。

或者并不只是爱情。

电影里作为最大情感支持,却没有表现得很明白的一条暗线是金夏的母亲。

从女主讲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她的母亲也和她一样,遭遇了家庭暴力。

与她不同的是,她的母亲采取了反抗,以某种方式杀死了她的父亲,但在调查的时候,年幼的金夏经不住警察的夸赞还有口香糖的诱惑,出卖了自己的母亲,使得自己的母亲只能出逃。

“回到家的时候,看到妈妈把鞋子整整齐齐地摆在门口,”女主说,“我就想,妈妈没有穿鞋吗,不穿鞋能跑多远呢?

”(台词是我的回忆,不一定百分百准确)而绿头发的女孩,一开始就是以金夏“害”她没有鞋穿为借口,去到了她家,翻出了她母亲的照片,然后阴差阳错同她的母亲一样,被金夏告发,最后帮金夏杀死了困住她的丈夫。

两人最后一次告别时,金夏蹲下身为绿发女孩系上鞋带,而绿发女孩抬手,像母亲一样摸了摸金夏的头。

以此为情感基础,就很能理解为什么金夏在绿发女子不见,丈夫的死被警察“妥善处理”,警察又和童年记忆中一样,递给她一盒安慰的口香糖之后,情绪上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因为这就是她童年创伤的再次演出,是她忘不掉的心魔在再次提醒她:她再一次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了“母亲”,再一次让别人为自己牺牲,再一次孤立无援。

但这一次,命运留下一瓶绿色的染发剂,给了她一个可以纠正的机会。

可惜的是导演没能把这条关于母亲的情感线路刻画得再明显,再清晰一点,导致两个人过快的感情进展,过于容易的信任建立,和后续情感的大爆发,都因为缺少内部逻辑支撑显得多少有些莫名其妙。

这条线里还有一个很妙的点在于,导演前期有意识地把绿发女生塑造成一个表面“黏人小狗”的角色,使前中期很多剧情看起来都像一个标准的《姐狗爱情故事》(笑),最后甚至用小狗当作绿发女子的一个替身,来回应之前台词中绿发女子说过的那句:“我宁愿当一条狗。

” 但这里所谓“姐狗”身份,就像导演不断在剧情中给的暗示 (比如:绿发女子在不同情景下,多次抬手像安抚小狗一样,揉金夏头发的镜头)一样,其实是错位的。

表面上是金夏在照顾她,在安抚她,而仔细查看剧情就会发现,金夏虽然看似一路都在主导和善后,但她实际上犹豫、摇摆、瞻前顾后且自我规训。

真正自由,有魄力下定决心,逼着金夏反抗,逼着金夏正视自己的恐惧的人,从来都是绿发女子。

虽然金夏驾驶着摩托车一路在首尔飞驰,但真正给这个飞驰方向,或者让这个飞驰发生的人,是在她身后抱着她的绿发女子。

我能理解导演想把绿发女子拍成一个意象的意图(她甚至都没给她起名字),虽然最后因为想表达的元素过多,导致故事线太乱,前期给的逻辑又无法很好的支撑,没拍成《搏击俱乐部》的效果,反而像致敬《二次曝光》(笑)。

但这也是我并不认为《绿夜》是一部标签化女同爱情电影的原因。

她是反抗暴力的勇气,是离开压迫的决心,是美丽又让人恐惧的,自由的荧光。

金夏拥抱她,如同拥抱自由。

红色与绿色导演选择这两个圣诞节专属配色来做画面区分的意图其实很明显,也很好理解。

红是罪恶,是压迫,是暴力。

绿是生机,是自由,是解脱。

两场色彩完全不同,情感极端冲突的床戏,把色彩和心理上的对比做到了极致:红是无间炼狱,绿是在炼狱中被劈出的小小避风港。

这里顺便提一下导演对床戏的处理。

很多反应性暴力或者体现爱欲的电影,都会以床戏作为一个情感爆发的突破口,电影中的一个奇观,所以都会把这类内容,拍到极致。

这样当然会增大情节的感染力度(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宣传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规避,因为露骨的拍摄,最不应该被男凝的情节反而在大众传播中成为男凝的素材。

就像《阿黛尔的生活》、就像《色戒》或者说近一点,就像《苹果》。

在绿夜里,导演用了一种(至少让我)没有不适的方式,完成了这两个情感点的爆发。

能感觉到,导演并没有把其实算这部戏最大噱头的“范冰冰女同床戏”当一个卖点来拍。

这段戏自然、流畅、里面有欲望,有渴求,也有女生相互间的尊重和珍惜,更像是一种灵魂上的共振。

最后一幕金夏的手虚扣在绿发女子的胸口,像是要把那簇绿色花火收束进自己的心里。

非常美。

不知道导演是先有的宗教方向的想法,特意选了红和绿作为两个对立面的主色,还是反之。

但我个人的感觉是,没有必要。

太多只能露个像,无法深入探究的元素,只会让片子的内容变得混乱。

我猜测导演也许可能是想借此展示“主原谅我,我原谅你,我就是你的主。

”或者暗示,男权社会结构性的压迫,男性也难以幸免。

(做这个猜测是因为映后问答环节,导演特别说,她觉得男性也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影片中的男性也受到了压迫…… 我理解她的观点,但我实在不明白在这个时间点强调东亚顺性别男的苦难有什么必要,有什么意义?

男 LIVES MATTER?

)关于范冰冰范冰冰从来都是一个很丰富的人。

她浓烈,自信,长袖善舞,享受聚光灯和名利带来的荣光。

但她同时自卑,孤独,渴望认可,害怕露怯,非常想要证明自己以至于常常用力得很笨拙。

我没想到范冰冰能演到这种程度。

前期放出的预告片段说实话并没有特别好。

范冰冰这几年日常在社媒上对网红滤镜的偏爱,以及很不自然的修图,让我其实已经不太确定她到底长什么样了(笑)。

加上演技这个东西确实是需要在不断练习中积累精进的。

不是说演的越多就越好,但你不演,就很难更好。

4年无法在片场演戏,对任何演员来说,都是非常残忍的事。

但范冰冰这次,是出人意料的好。

好到很多时候,我甚至不觉得她在电影里是“漂亮”的。

许多对范冰冰演技的诟病都为围绕着“范冰冰演什么都是范冰冰”。

在绿夜里,金夏这个角色的内核,其实是很“范冰冰”的:不够正当的居留身份,无法反抗的暴力压迫,瞻前顾后的自我怀疑,对认可和“原谅”的需求。

但范冰冰演金夏,就是金夏,不是范冰冰。

她让这个角色靠近她但脱离她,成为一个独立的,带着现实隐喻的侧写。

就像电影中已经展现的:你在怕什么呢?

在等什么呢?

你不需要那些可笑而廉价的“forgiveness”,放开双手去拥抱风吧,路在前面,花火也在前面。

 3 ) 整部电影就像冰冰姐的脸,空洞无物

冲着范冰冰“复出”之作去看的,结果大失所望。

个人感觉整部电影就像冰冰姐的脸,空洞无物。

能理解导演想反映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提倡女性之间的互帮互助,但人设完全没立起来、各种硬伤不断、故事又全面拉胯,导致冰冰姐在片中被虐得越惨,观众越是一脸懵逼,想同情都不知该从哪里同情起啊。

真·脚趾扣地。

随便举个例子,双女主对话一会儿用普通话,一会用韩国话,先不考虑观众的感受,她俩真能听懂对方的话?

不要说观众出戏,你们自己也难入戏吧?

看得出影片想往现实主义方面靠,但两主角活得太漂浮了,犯起罪来就跟玩似的,偷钱、运毒、恶意伤人甚至反复杀人那是说来就来,而且一而再再而三。

你说社会虐她们,我说反过来还差不多。

想往文艺片和LGBT方向靠吧,又遮遮掩掩、隔靴搔痒、要啥没啥,最终落得个四不像。

可惜了我的时间。

 4 ) 《绿夜》一些自己的理解

小狗是她留给自己的遗物,是自己最后唯一能对她表达的念想。

“做女人没意思”,她笑了笑,“是啊,我想当狗”。

她死后,自己已经将小狗当做她了吧。

看到“绿夜”,一下子联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绿光”是希望的光的意思。

我想“绿夜”,大概是希望的夜的吧。

都说她们的感情突兀,可我不觉得,我觉得一切都有迹可循,在床戏前,就已经对对方有了情愫。

从一开始自己觉得对方是傻逼,到发现对方贩毒举报,再到准备和对方分赃上一条船。

这时候还是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可以逃离丈夫的魔爪。

第一次准备交易时提前藏的刀,是为了保护自己,下意识阻止毒贩不让他动手,一来是不想事情闹大,二来是同作为女性间下意识的互帮互助,不想对方受伤。

在她晕倒,迫不得已寻求恶魔丈夫的帮助。

在她吐到自己身上,明明嫌弃却还是先给她擦嘴,再擦自己的衣服,最后又把毛巾丢给她。

在她心疼的抚摸自己被恶魔家暴的伤,又怜惜的为她捻去后背的头发,这一刻是同情与惺惺相惜。

在自己被侵犯,她毫不犹豫救自己对恶魔下杀手的时候,是错愕,感激,恐惧,救赎。

在自己载着她时的五味杂陈。

在她坐在摩托后座,试探的靠在自己肩膀,到安心靠在自己肩膀。

在自己丢下她终究不忍心又回去,在她看见自己回来,先是赌气不说话,又傲娇,小脾气,却不是单纯的被丢下的愤怒。

这一刻,情愫已显露出来。

当自己为她擦鞋,她得意,傲娇,脚摸脚的那一刻,那一刻她已经伸出脚准备回应了,但突然闯入了醉酒的男人,打断了她。

这些都是床戏前,微妙的感情变化。

她想吻自己却克制,自己便主动吻了上去。

说句题外话,我看见是范冰冰演的角色主动吻上去的时候还挺兴奋的。

回到正题,有人说她们床戏是被伤过后的慰藉,有冲动的因素导致。

可我不这么觉得,床戏时,自己吻她时眼里是带情欲和怜惜的。

一边吻着,一边轻抚她的脸,眼角缓缓滑落一滴泪,那一滴泪,一定是包含幸福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最后放在她胸口的手,有一个特写,是想要最后却克制没有继续。

这要和后面,她濒死时,想到她胸口的印记联系起来,就很好明白了。

自己一定是爱她的,爱也克制,因为杀了人啊,不可能有结果的,而且自己一直都很不安。

后面自己忍着眼泪,看她时不舍又心疼的眼神。

两人一口一口的抽烟,《燃冬》里两个男的互相喜欢,也是这样你一口我一口的抽烟的。

帮她擦嘴,帮她系鞋带。

在市场听到姐姐下意识的转身回头,以为是她。

在警察说都帮自己处理好了,疯狂吃口香糖差点噎死自己又拼命自救活下来的时候,那一刹那,自己可能觉得获得新生了吧。

于是便将头发染成她喜欢的绿色,毫不犹豫去找她。

在此之前,自己也为她担心,忐忑不安过,安检时看到一个男人拎着一样的包,她追着男人时的呼吸急促就知道了。

还是不敢想她遇害了。

在看见那个男的拿出保龄球打火机的一瞬间,确定她真的遇害了,便毫不犹豫要杀了人渣为她报仇。

前面不难看出,她本身是善良又比较胆小,懦弱的,但是这一刻,她毫不犹豫。

开始是她为自己杀人,现在是自己为她杀人。

最后啊,自己对小狗说别怕,就像她当初对自己这么说一样。

此时,我想在她心中小狗就是她,或者说新生后的她。

珍惜的把小狗放在怀里带走。

是新生后,自己珍惜的带着心爱的她走了。

有一点啊,我看不懂那个手语,但是呢,从几句话里也大概可以推断出来。

自己恶魔丈夫说过一句“你自己做过的那些事……”“神父说了,只要你真心忏悔奉献,都能被原谅”还有那个人渣也是说“我原谅你了”。

那么他们说的忏悔和原谅是什么呢?

忏悔自己是同性恋,原谅自己和她发生关系了。

基督教里面,同性恋是有罪的。

“灵魂在囚禁中长眠,被罪恶夜晚牢牢束缚,你的眼睛发出复活之光,我醒来时已灯火通明,枷锁掉落,心也自由,起身向前”自己听到这个,犹豫后又回头找她。

这几句词就很有含义啊,灵魂被囚禁长眠是明明自己只是爱着相同性别的人,什么都没做错却被指认有罪,被要求忏悔,逼迫自己违背自己的性取向。

被自己杀人的罪恶感束缚捆绑。

自己在她的眼里找到了重生的希望,终于可以不再逼迫自己,正视自己的灵魂与性取向。

这一刻自己仿佛通透,身上的枷锁好像掉落,心也自由了。

起身向前,奔赴最真实的自己。

她呢,早就表现出反抗的意识,自己是在遇到她后。

其实也是两个人的相互救赎与觉醒反抗。

但是啊,还是太惨了,终究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自己也一定会被抓住啊,毕竟身后的警车鸣笛。

能在逃命中让你又放不下,又担心回头去找的人。

你觉得能是什么关系呢?

还有些细节没写出来,只记得这么多。

想打4星来着,3星改不了了。

比较细腻,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微妙的感情变化。

主要还是长发的角色本来就是同性恋,她当然可以知道自己爱不爱。

也看得出她不愿意让她的恶魔丈夫碰,她不爱他。

 5 ) 绿夜:一首关于女性的童谣

《绿夜》是讲述女性“离开”的故事。

1主人公金夏是移民到异乡的底层女性,她在当地没有任何的支持,一切都要仰赖丈夫的安排,亦要承受丈夫的对自己身体和杏的暴力,她几乎是像奴隶一样被摆布、被虐待。

她当然会反抗,她尽可能地远离丈夫,不接他的电话,自己搬出去住,但这些不痛不痒的反抗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把出租屋的水断掉,就能让她乖乖回家。

其实这部电影和李玉导演范冰冰主演的《苹果》有着微妙的联系,很巧,当初《苹果》也来了柏林,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两部电影的女主角有着相似的背景:都是底层女性,都遭遇了对身体的侵犯,一个被自己的老板,一个被自己的丈夫。

面对这样的迫害,她们的第一选择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忍”,这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不是因为软弱,而是无可奈何。

正如很多遭遇家暴和婚内侵犯的女性没有选择离开,她们被太多枷锁禁锢着。

比如《苹果》里的主人公刘苹果,她当然反抗了,她要去堕胎。

丈夫不允许,她还是走到了小诊所门口,可是母职禁锢了她,婴儿无辜,她无奈接受了命运。

《苹果》里的女主角就像一个行走的子宫,被丈夫、老板、老板娘抢夺和讨价还价。

《绿夜》剧照

《苹果》剧照其实金夏的人生本来也是在一个困局里很难逃脱,但绿夜来了。

这一天,有一个绿头发的小姑娘闯进了她的生活。

这小姑娘虽然是本地人,但也算是社会边缘人,她身上病态的亲密关系,更像是被毒贩控制住的奴隶,可爱又跳脱,一只绿色的小精灵。

她们偶遇后,彼此迅速理解了对方面对的困境。

金夏又如往常一样被丈夫侵犯,原本她会和以前一样,在丈夫发泄完之后慢慢自我消化,接受命运,继续重复这样的生活。

但是今天很特殊,在暴力发生的时候,这个小姑娘冲进来死死勒住魔鬼丈夫的脖子。

她救了她。

这种勇气是可以传递下去的,于是金夏做出了最“叛逆”的一个举动,她抓起台灯就往魔鬼丈夫的头上砸过去。

她实现了一次肢体上对暴力的反抗。

但是这种勇气又是被不断打击的,所以金夏在最后发现丈夫没死的时候,说“我走不了了”。

她又一次接受了同魔鬼的交易,她选择息事宁人,继续忍受。

2其实整个故事中金夏在不断逃离:她不断回来,又不断离开。

娜拉出走后该怎么办?

要走到哪里?

也许最后又回去了。

但可能娜拉还会继续出走,这样不断拉锯自己,直到血肉模糊。

电影给出了比较童话的安排,绿发小姑娘再次杀死没有死透的丈夫,强行把金夏拉到了出走的轨道里。

丈夫要杀死两次,才能逃得开。

在她们逃难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则社会新闻,非常简短的播报了本地一处房屋着火了,有人被烧死。

最后孩子和母亲活了下来,丈夫没有了,家也没有了。

她们讨论这则新闻,都觉得是妻子放的火。

这则新闻就像一个寓言故事,女性要出走,该怎么办呢,无路可去唯有毁灭一切,毁灭自己的家。

金夏这时候补充了自己家庭的故事,原来她的母亲也完成过一次类似的“毁灭”。

她的母亲有多么决绝呢,她毁灭自己的家,连女儿都抛下了。

这就是女性要出走的代价。

至此,所有女性的命运被紧紧联系到一起,这不只是金夏的故事,也是金夏母亲的故事,是新闻里女性的故事,是所有被压迫的女性的故事,包括观众自己。

从此开始,我作为一名女性亦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我深切感受到女性的绝望困顿、对自身软弱的挣扎。

3她们俩的关系并不是典型的同性之爱,这不是一见钟情戏码的偶像剧。

金夏应该是一位异性恋直女,而绿发女孩可能是双性恋。

她们在酒店发生关系的一幕是在金夏被丈夫侵犯后不久。

这两场床戏形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金夏面部朝下,神情极度痛苦,脸埋进枕头里,几乎窒息;后者金夏完全享受了愉悦。

一个长期被压抑的女性终于有了一次对自己身体的主动权,从被动的摆弄变成了主动的愉悦。

看到她很享受的样子,我甚至觉得十分欣慰。

用平常的浪漫爱的关系去理解她们,会觉得感情是不是来得太快太莫名。

她们之间的相依为命超越了浪漫爱的追求与占有,绿发女孩帮她实现了一次对身体愉悦的自主选择。

她们的这次杏,是 Girls Help Girls 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之前的浴室的桥段里已经有展现。

沐浴后的金夏裹着浴巾,湿漉漉的发梢还在滴水,绿发小姑娘蹲坐在小板凳上望着她。

原以为会是情欲流转的一幕,但金夏满身被家暴后的淤青,让一切都变得很沉重。

绿发小姑娘慢慢凑近,轻轻摘下她肩头的一根掉落的湿发。

4口香糖的一幕太动人。

当她开始吃口香糖的时候,那些最痛苦的回忆全部漫上来,几乎把她溺毙,于是她吞下口香糖自杀。

其实看的时候,已经隐隐觉得她会吞下去,那种逐渐失控的绝望,演员表达得很到位。

而且故事总要收尾,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如果不是死亡或者堕落,女性还有选择吗?

朴赞郁导演《分手的决心》有类似的情节。

汤唯饰演的女主人公同样是来到韩国的可怜中国女人,遭遇家暴,无处可逃,她杀死了丈夫。

然后再次陷入一样的困境,换了一个丈夫,但是依然对她家暴。

她出走,又回来。

她再次杀死了丈夫。

丈夫真的要杀死两次。

最终她选择自杀。

无论如何,现实主义题材里妻子杀死了丈夫,总归要有个交待。

所以会有死亡的结局。

金夏也一样嚼着口香糖准备赴死了。

但是窒息后本能的求生欲开始救她,这一段惊心动魄,我原本以为她会有一段挣扎的表演然后奄奄一息,但是她那种对生的渴望像爆炸一样迸发,我想着,呀,再试一次就吐出来了,再努力一点!

真的吐出来了。

碰巧在去柏林的飞机上读到了班宇的《安妮》,很适合拿来形容这一幕:“我感到眼前一阵白光扫过去,鼻尖发凉,水雾萦绕,空气甘甜,然后一切又暗下来,我睁开眼睛,周围寂静,抬头望天空,什么都没有,闪电、彗星或者光束,全不存在,但我又感觉得到,刚才确实有什么东西穿过我的身体,为我注入一种新的精神。

”5后来,绿发女孩的肉体死了,但是她的精神没有消亡。

重生后金夏勇敢地拿起油喷、抓起剪刀,利落得见血封喉。

她还留下了一只小狗,这只可爱可怜的小狗是一切美好特质具像化的体现,小狗舔舐着她的眼泪和伤口,从此啊,只有自己了。

那绿色的一夜,如梦一般,给了金夏觉醒的勇气。

很多时候女性不是没有从结构性的性别规训中觉醒,是没有勇气面对觉醒后的新困境。

这次她的重生,是完全独立发生的对自我的超越。

这个结尾在鼓励所有的女性:勇敢啊。

整个故事比较概念化,除了两位女主人公,其他的人物关系较简单,很像一个童话故事,可以被吟唱出来,成为一首哀伤又振奋人心的歌谣。

6导演韩帅在之前的采访中提到自己上一部长片《汉南夏日》套用了达内兄弟《罗赛塔》的叙事模版。

《绿夜》也是类似的风格,叙事比较概念化,也没有什么背景音乐。

吕克·达内曾经这样解释过极简主义电影:在物质上做的减法越多,精神上的杂乱性才可以更多地呈现出来。

例如,他认为《两天一夜》故事中最重要的是对杀或者不杀的怀疑、犹豫和摇摆不定,这是电影中的根本问题,因而其他的内容则尽可能简化。

《绿夜》女主角离开了她原本的市场,导演的第一部长片虽然拿了几个奖,却完全没有机会在院线上映,一直到现在才有了第二部电影,还是女主角自己投资的,可以说她们都是华语电影圈的边缘人。

翻看了一些新闻,电影在香港立项,韩国拍摄,当时正值韩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整个项目从剧本到拍摄都非常匆忙非常快。

可以想像,应该没有资金和资源去反复打磨,电影也有诸多不如意之处。

但还是很感谢韩帅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给观众们提供了一个公共讨论的空间。

首映的映后交流环节,仿佛一个女权论坛,有人戏称说导演好像在博士论文答辩,质量非常高。

印象最深的是导演说,在故事中她们一直在逃难,但是大部分时候,她们甚至不知道是谁在追她们,也没有人正在追她们。

这就如同很多时候,女性的压力并不是来自一个明显的外部,这种压迫是无形的、广泛的,甚至是从内部产生的。

听了难过。

导演还说,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有故事中这样的女性,能帮助支持自己,但其实没有,所以她很想创作出这样的角色和故事。

可以说是导演的一个美好愿望。

听了更难过。

当天,冰冰从上台开始眼睛就亮晶晶的,一直含着眼泪,提问的问题主要是围绕女性寻求的外部、女性间的关系等电影立意上的问题展开,冰冰们一度转过身流泪,导演也哽咽,提问的观众也都在哭,场面甚至可以说有些悲壮,大家好像是借着电影的葬礼哭自己。

图/美零子

 6 ) 好消息:范冰冰出演大尺度姬片!坏消息:扑街了

谁能想到范冰冰有一天也能西化了,看来为了复出也是煞费苦心。

早在年初,范冰冰出演的同性电影《绿夜》参展柏林电影节时,就掀起过一番讨论。

毕竟从释出的几张剧照来看,还挺文艺挺有电影感的。

上个月电影在韩国上映后,内地观众就在等着网盘见了。

终于等来了熟肉,也等来了某瓣开分,电影评分5.6分,彻底扑街。

真就只有那几张剧照能看了,整个电影槽点太多了。

即便我对文艺片接受度很高,这部电影也让我觉得不知所云。

范冰冰饰演一位润到韩国首尔的机场安检员,为了拿永居,嫁给了一个韩国男人。

有一天她在工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韩国绿发女孩,她检查出了女孩的鞋子有问题,绿发女孩索性不要鞋子,光脚走了出去。

范冰冰下班回家时,绿发女孩又找了上来,说范冰冰欠她一双鞋,于是跟着范冰冰回家了。

两个人就这样认识了,绿发女孩一直在帮男友走私毒品,这一次在机场她临时改了主意,把这批毒品自己吞下。

范冰冰帮绿发女孩处理毒品,绿发女孩和范冰冰一起杀了一直家暴范冰冰的丈夫。

杀完丈夫也不着急逃跑,两个人还跑去保龄球馆玩,遇上了一个想变成女人的男人。

她们拿走了这个烂醉如泥的男人的钱和房卡,跑到男人的酒店房间里,发生了关系,就是网上流传的两分钟激情片段。

两个人都到这份上了,范冰冰又告别了绿发女孩,继续回到机场上班。

正上班着,被警察找上门了,丈夫的死暴露了。

范冰冰被警察带到现场,却发现作案现场被清理了,丈夫的死因变成了心脏病发作自己从楼梯摔死的。

范冰冰洗脱嫌疑了,回到家发现了绿发女孩的染发膏,给自己也染了几撮绿发,然后顺着染发膏上贴的标签找到了绿发女孩前男友的理发店。

在理发店看到了她给绿发女孩的白鞋,认为是前男友杀了绿发女孩,于是把前男友杀了。

这剧情到底是谁想的,哪跟哪都不挨着。

就像片段式电影,或者MV拼接,这块需要床戏,这块需要杀夫,这块需要骑摩托车兜风。

一段一段地拍,最后剪辑在一起,却连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导演在采访中说这个故事的时间周期是两个日夜,两个陌生女孩要在两个日夜中完成这么多大事,是不可信的。

尤其是情感的推进明显不够,两个直女,咋就突然转了性向,爱上了对方,对女同的描述也太浅薄了。

从机场初见的时候,绿发女孩就演得像个流氓,演了一出乘客调戏安检员,还是在正当工作场合,真的很冒昧,女同也少有这么油腻的。

女同也是正常人,正常人之间产生感情也需要过程,不是关在一间房里就得上个床,不是上了床就代表情感升温。

人物关系没立住,两个人本来就是弱关系,要走到一起,需要有强有力的理由。

当人物关系没有立起来时,她们所做的一切事都是浮在半空的。

少有人把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带回家,还帮对方贩毒,帮对方杀夫。

导演说她想拍的是女性的处境和挣扎,女性的互助和救赎,但电影里完全看不出来。

整个电影最终呈现的就是一个大杂烩。

娄烨的摄影风格,《阿黛尔的生活》中的头发颜色,《分手的决心》中的韩国杀夫,《末路狂花》中的公路片设定,《末路狂花》的结局。

但这些来源都是好的,电影却只借到了一个粗糙的壳子,内里还差十万八千里。

范冰冰5年没演戏了,最后拿出这样一个作品怕是难以翻身。

 7 ) 爱是温和的毁灭 恨是痛苦的新生

正如韩帅说的:一个人如果能走到毁灭感的情境中,那么让她毁灭是一个很好的祝福,和让她重生是一样的。

两个软弱的人,软弱的女人。

斗争是在限制范围内开展的,也就是说,真正的罪人根本也无关痛痒,她只是毁去了自己的镣铐,还要以燃烧自己作为代价。

新生和毁灭同时到来,宏观看,在这场赎罪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被救了。

但是她终于知道爱的感觉,那么死,也就是有价值的了。

她喷上绿色的染发剂,然后走进那个绿色的夜晚,第一次成为了加害者。

 8 ) 空洞的绿夜,触达不了夜本身的深邃

从题材的角度看,《绿夜》所表达的层次其实是很丰富的。

中韩移民、人肉贩毒、家庭暴力、黑帮势力、LGBT,等等。

但是,电影实际表现出来的效果却异常单薄,与其丰富的故事元素极为不符。

透过镜头的轨迹,你能意识到导演想在范冰冰素净的美貌中挖掘一些意义。

你也能感受到,范冰冰用她清冷的演技,试图塑造更多的人物内涵。

可这一切并没有在影像上形成确切的说服力,电影似乎讲了很多,又好像啥都没讲明白。

就仿佛电影结尾中,绿发女的白色球鞋,镜头给了一个特写,这是表达危险的信号,可到底是什么危险,电影转眼以一个语焉不详的姿态给观众一个“留白”。

电影中,这种刻意的留白随处可见,极大降低了电影的表现力和意义指向。

留白在艺术表达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点”的精髓是恰到好处,绝不冗余。

当龙的主体尚未画好,就企图玩留白的意涵,那只会将这条龙大卸八块,七零八碎。

《绿夜》的差和导演、编剧的功力有很大关系。

虽然范冰冰个人的演技在片中并不惊艳,但整体符合电影对角色的要求。

静霞(范冰冰饰)这个角色在设定上就是个能量不断下沉的角色。

这就像,一个厨子拿到一堆高端食材,可自己手艺不过关,最终只能搞出一个毫无特色的大锅炖。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与之相对的,去年汤唯主演的《分手的决心》就是个很好的正面例子。

汤唯的演技算不上拔尖,尤其是看了《大明风华》后,我对汤唯的角色塑造能力是持疑的(糟糕的台词表现力)。

但是,《分手的决心》最终呈现出来的质感却韵味十足。

观众能明晰地感受到宋瑞莱(汤唯饰)身上散发出的谨小慎微,以及玻璃般的碎片感,这和她的角色身份是相符的。

朴赞郁非常善于挖掘女性演员本身具有的特质,使其融入到自己所创造的角色中,丰富电影整体的表达效果。

这是大导演的手笔,普通导演学不来。

事实上,汤唯的演技本身也不具有统治力。

什么是统治力,极端的例子可参考近期电影《五月十二月》中的朱丽安·摩尔。

其个人的角色塑造力完全超脱了剧本框架,令一旁的波特曼失色不少。

回到电影。

显然,《绿夜》在其创作上就有着巨大的问题。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这个锅,也不是范冰冰一个人能背的。

 9 ) 绿夜|小刚冰冰都复出了,什么时候轮到小崔呢

其实《绿夜》的宣传噱头还是蛮大的,范冰冰的复出,大尺度的表演都能吸引一大波流量。

不过,小编可能看的是删减版,所谓的“大尺度”基本没见着,好像也没太大的兴趣专门去找。

全程其实在想一个问题,当年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小刚也出来“非诚勿扰”了,冰冰也出来“庸人自扰”了,就是小崔憋着,啥时候能再看到小崔,这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冰冰估计也是憋坏了,这么多年的“委屈”,让她在电影里头直接开了国粹。

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在骂谁呢。

说起来,这次冰冰又是在踩钢丝了啊。

既想着出去,又想着守身如玉。

和当年既疯狂捞金,又不想交税有一拼。

这事儿,落在其他人身上,多少也是个“苦难”的人设啊,但落在冰冰身上,怎么感觉还是不够惨呢。

故事里头,冰冰还是比较“冲”的,基本上啥话都能往外蹦。

但是这台词是在说谁还是在自省,总感觉有点模糊。

不知道所谓的尺度,是不是这段“洗澡”的镜头,这对曾经的“范爷”来说实在太小儿科了吧,压根就不能凑成宣传的噱头。

剧情没什么好说的,大概就是俩“苦命”的女人,因为“剧本要求”凑合到了一起,准备干一票大的。

反正,在她们眼里,男人是“罪无可赦”的,尤其是小崔。

不管最后归宿如何,反正冰冰在电影里头是开心了,“手刃”了仇人,享受了报仇的快意。

 10 ) 娇柔造作的平庸之作

《绿夜》其实可以作为一个切入角度,来观察豆瓣作为一个电影评分平台的主观性,情绪化以及不理性。

以我个人的标准来说,它顶多是一部5分的电影(满分10分):同性题材的蹭热度、文艺的外壳、俊美的主角、碎片式的情节拼贴、逻辑缺失的情节推进、学生作业般的视听语言,再加上导演试图涵盖却无法驾驭的社会热点,形成了一种杂乱的表达。

这种“文艺外壳”虽然迎合了一部分观众的期待,却难掩影片在叙事上的不成熟和内在逻辑的脆弱。

正如一些豆瓣用户用“矫揉造作”来形容这部影片——确实,这个词非常贴切。

然而,单就“矫揉造作”这一特征来说,同性题材电影中并不乏类似的平庸之作,尤其在一些欧陆小语种国家作品中,这种风格可谓常见,每年都有四五部类似的“冷门电影节一次性文艺片”上映。

男同题材尤为常见,这些影片通常拥有《绿夜》几乎相同的特征:俊美主角、同性之爱、拼贴的社会议题、学生作业般的视听语言、对大师电影的模仿痕迹。

然而,这些作品在豆瓣上的评分却和《绿夜》大相径庭:基本稳定在6到7分之间,有些甚至在IMDb上刚刚及格的电影,在豆瓣上却摇身一变成为高达8分的“文艺佳作”。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评分现象,暴露了豆瓣用户在评价电影时往往受到非电影内容因素的影响。

可能是《绿夜》因范冰冰的参与而吸引了许多平时不看同性题材电影的观众,他们对影片的“文艺”包装和碎片化表达更难接受,因而打出了低分。

而对于那些充斥小语种、观众普遍不熟悉的“文艺片”,反倒能为电影增添一种“高级感”与“文艺感”,似乎越是听不懂的语言和遥远的文化背景,越符合他们对“文艺电影”的刻板印象。

当一部电影能带来一种“陌生的异域文化”时,豆瓣观众往往会给予更高的评价,仿佛这种“不理解”就等同于“艺术价值”。

评分:5.5分/10分

《绿夜》短评

就这么突兀、单薄的同性关系,过时得很的本子,冰冰姐你骗哥们儿可以,别把你自己骗到了就行,虽然你真的美过从前,也带那么点阴郁和韧劲

6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较差

故事通过一场相遇,讲述了女主人公觉醒的过程。没有畅快淋漓,也没有缠绵悱恻,没有惊险离奇,没有跌宕起伏。好奇来看,却没什么意思。

9分钟前
  • 多多洛
  • 还行

冰脸在江山在,剧情一般般,船戏刺激太敷衍,结局略显仓促了。作为拉拉片中等偏上,文艺片一般,应该多拍两女主互动的,还有我至今都想不明白冰那么好看为什么会会找那样的棒子人,后来联想到汤唯在分决里的背景就明白了。导演既想拍出拉拉的不容易,苦中带甜,又想拍得文艺又高级,结果两边都没拍好,时长又不匹配,及格线边缘也是有原因的

1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很喜欢。很微妙的,导演镜头里的首尔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强烈的异乡感、不融入感、无归属感。与其说是女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不如说是相互给予对方把那隐秘的、暗无天日的、密不透风的四面撕开一个出口的勇气。烟花在天空绽放的时候是最美的,不属于任何人,也不需要被任何人接纳、包容、谅解。

16分钟前
  • 圻七
  • 推荐

在verdi music hall的大屏上看见范冰冰说实话第一次让我觉得她有那种含蓄的气质。但是后来她一直皱着眉头以至于我开始觉得自己的额头很累老怀疑是不是自己也跟着她皱眉头。而且我其实挺不喜欢绿头发女孩这个角色的,感觉她对姐姐的那种玩味的姿态、冒犯边界的举动、嘴部的表情都让我觉得好像在看一个男性的小流氓,以至于后面激情戏开始的时候我都感到别扭,当然也可能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总之在柏林读书的第一个学期、参加的第一个电影节,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17分钟前
  • Tarknotalk
  • 还行

不懂为什么国内各个省都有来打一星二星的,难道大家的平均消费水平已经到了可以随随便便花往返一万多机票去德国看一部berlinale panorama的影片吗?而且品味现在也都如此之高。

19分钟前
  • 高大大
  • 力荐

悬浮,空洞,尴尬,剧情丧失逻辑,但最大的问题是包装漂亮的外壳下并无导演意识。导演两部作品都是仿佛在拍一个什么,细究起来又没有真的在拍什么。演员、摄影、剪辑等各环节都没问题,只说导演。釜山这么好的大荧幕,真想看一遍阿黛尔的生活。

21分钟前
  • ann宁
  • 较差

范冰冰的演技真的被低估了,本拉拉太馋冰冰的身体了!

26分钟前
  • 夜空飞行
  • 力荐

中国文艺片的僵尸调调再加点韩国类型片的地沟油油。

27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还行

典型先设大体概念再往里填充内容和商业元素,完全不具备合理叙事脉络将情境串联。女同不是呈现女性主义的时尚单品,如果从物理出逃到精神弑夫才算真正摆脱道德困境,那么把“绿”看作本体的分身符号更好。文本与执行的僵硬直接拖累母题构建,情绪是飘忽的、游离的、暧昧的,却唯独不是落地的。李周映浮于表面的勾引和调笑,令人想立刻打开《阿黛尔的生活》重温蕾老师;范的某几场演得还行,但跟电影整体气质还是不太搭。

29分钟前
  • 张苑希
  • 较差

两星半,有句讲句,刻意了,实在刻意了。

34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还行

#柏林电影节2023 故事我喜欢,很带感,冰冰在某些场景皱眉用力过猛。范冰冰真人实在是太美了!!!!!但Q&A时明显感觉她包袱还是很重,不像导演韩帅和另一位主演李珠英,冰冰只说“拍摄艰苦”“我五年没拍戏了”,同性爱,性别压迫什么的一个敏感词都没碰,甚至在听到李珠英的回答翻译“我们生活在一个男性压迫女性的社会”时还仰天尴尬一笑。拍都拍了,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大概还是想在国内复出的吧。现场中英传译不大行,观众提问说到“逃离原生家庭”,他翻成了”…she escapes even though she was brought up, cared for and loved by her family” ???

35分钟前
  • megalopsuchia
  • 推荐

Berlinale2023/Cubix/2.5全是好技巧,毫无真感情…

4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剧情单薄的还不如金锁脸上的粉厚

41分钟前
  • 是蟒蛇不是帽子
  • 较差

三星电影,剧情和韩国演员演的很差,只是在单纯的模仿男流氓的油腻行为….给四星完全因为范冰冰。范冰冰的演技在对比之下自然,容貌也在对比之下非常美丽。绿色的头发给人印象在模仿阿黛尔的生活。。。

44分钟前
  • 夏洛特养鸟中
  • 推荐

系鞋带??????

49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劇本真的有在認真寫嗎,全都是尬穿地心的套路加上fbb的演技,最後把頭髮染成綠色我差點笑出聲,阿黛爾有被蹭到,災難到無法因為你亞les片少就寬容的程度。加多一星給小狗李周映

50分钟前
  • sleepwalker
  • 较差

模糊背景,悬浮人设,所以情感会变得非常缺乏根基,只有一堆硬塞进去的元素和符号。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为冰姐的颜值加一星好了,唉,搞不懂钕铜电影为啥不如南通,我真的恨。。。咋都拍成这样,要不就是古典阴郁风,不是很喜欢

56分钟前
  • 借我点钱开女团
  • 还行

范冰冰确实太好看了,李周映的表演仿佛得了油腻男演员的真传。总之本片主创没有一个是女同吧,太典的顺直看女同叙事……这都2023(2024)了,咱们的性少数群体叙事就不能与时俱进一下?

57分钟前
  • Seneca Ep77.14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