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还对它有一点点的期待。
那时透过朦胧的宣传,还以为这是一部文艺片。
看了才知道,这是一部类似偶像片加蹩脚情欲片的东西。
说它是偶像片,是因为它具有那种偶像片傻乎乎的气质,不管剧情多么单薄,人物总是白白净净的。
说它是蹩脚情欲片是因为里面不断出现的欲言又止的情欲片段,关之琳生硬的呻吟更像是矫揉造作的干呕。
女主人公再做了嫁给一个平庸的丈夫的决定后,又下定决心离开了他去投奔那所谓的真情。
当然最后她什么也没得到。
如果这里就结尾我可能还对这片子有点好感,但是它竟然还多了一个狗尾巴。
两个人深陷情欲漩涡的人最后竟然能够释怀……而且都事业有成。
这是在歌颂啥吗?
可以说,《做头》是一部看了之后觉得堵得慌的烂片。
end
半夜随意点开App上推荐列表上的片子。
“做头”这个词本身就蛮过时的叫法,不奇怪是2005年的电影,扫了一眼豆瓣5.3的评分,心里打底就当口水片看看,毕竟那可是关大小姐啊。
片头在窗子上晒手绢的镜头,纤长洁白的小臂、手指就已经美得移不开眼了。
后面还有一系列颈部、小腿、玉足的特写。
(造型部分是张叔平出马,美丽了得)吴镇宇和关之琳故事发生在两千年初的上海淮海路闹市区,稍微有点违和,他们一开口就想听她们说粤语,关的普通话还是有些拗口。
101分钟的电影,前95分钟我心里已经打了1星低分,剧情台词老套且滑稽——养尊处优的白富美下嫁无能下岗软男,不甘寂寞与理发店Tony激情四射。
而且滑稽的点在于露露这个角色,如果是为了衬托霍建华在片中的魅力,大可不必这样制造一个神经质的花痴。
要说霍建华Tony阿华这个角色,也是够装的,前期各种表现对爱妮的偏爱与界限,以及对追求者的“避嫌”态度,还以为会是个有个性有理想的Tony。
结果,结果!
也只是个临门被富婆诱惑包养的软饭男,还对爱妮隐瞒欺骗,最后还不忘还愿“生日礼物”(仅仅是洗一次头)打响最后一炮。
不过这个情节估计是导演要的重头戏,不论是镜头、打光,两个人物复杂的心理且渴望的肉体表现得都还是到位的。
(这一处角度仿佛在提醒观众这是个爱情文艺片)弹幕里有说这部影片关之琳出演时是43岁,霍建华26岁,差不多对应了角色年龄。
关之琳的沙宣短发太适配的,所以怪不得剧情里国营理发店会把她的照片作为发型模特。
(说个题外话,才知道以前的理发店也有国营的,片中也阐述了因为国营理发店没有随市场变化而创新,导致营收亏损,最终倒闭。
摊手,似乎铁饭碗就是这样的定律)
(当时Tony给泡的袋装速溶咖啡也能喝的如此优雅)再说回为什么看完结局我爽了,五年前阿华因为另一个美女富婆说能给他开美发店,他马上屁颠屁颠追随了。
结局镜头是个有多位理发小哥颇具规模的美发沙龙大店,店长出现是已经换了发型的爱妮。
之前数十年她都不曾更换她的沙宣头,一来她觉得能做美发店的模特发型,是非常适合她自己且有一些荣誉性的,二来便是十年间都是阿华帮她打理这款发型,有情结。
留长了飘逸黑长直,证明开启了新生活。
有提到说她的挚友姐妹帮她开了美发店,其实当时就是为了阿华开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他就跑了。
好在这一行为也让爱妮看清了他,阿华这种人根本不值得。
所以最后看了看阿华的美发店,笑笑了之了。
不过我觉得爱妮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差,因为在2005年(或许应该更早)的上海(没有手机的时候),在淮海路(剧中有台词透露她是淮海一枝花),有两套老破小,二十年后可就是天价啊。
一间是她跟老公女儿一家三口的,一间是她移民美国哥哥留下的。
别看那时候老公下岗了,说不定二十年后拆迁安置,另一套出租或售卖都能过上滋润了🚬其实爱妮跟着吴镇宇扮演的软男老公也没有过特别苦的日子,结婚后一直不用外出工作,老公的钱都上交百依百顺。
还特别设置了一些情节体现吴镇宇对她的付出。
比如上班期间,爱妮说一双鞋子找不到了,他就立刻是跑着回到家钻床底下帮找出鞋子并亲手给爱妮穿上,这双鞋子是他好几个月的工资。
后期爱妮想离开这个家,就给吴镇宇倒了一次热水,还受宠若惊般让她放下水壶。
但是这些种种行为是感动不了美女的,因为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想起了《纸醉金迷》里民国女主也是个大美女下嫁穷酸公务员的故事,太像了太像了,结局都是一样不圆满,因为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片中黄浦江的场景,这是我太熟悉的了,右侧的邮政大楼,红十字架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咖啡厅了,以前有段时间就住在飞利浦亚明照明这个大楼的左侧的第二栋)再说片中关于上海触动我的一些小细节吧:理发店原始的喷头居然是用半个网球包裹的。
当时允许室内抽烟。
老房子的公共浴缸。
书报亭的公共电话与绿箭口香糖架子。
黄浦江边的轮渡。
片中最后一幕升格运镜下的梧桐树。
读书时候看这电影会觉得什么破玩意,而结婚几年后会发现片中许多都这么真实。。。
不同于大多影片中的单纯爱情,婚姻之后男女的情感,或远或近、可爱、可怜、甚至可悲的复杂混合。
正如女主所说:我嫁得不好但我不甘心。
正如她老公所说:我取了个大美女,但我活的很累。
多数人看这片会觉得关之琳傻逼,但真的很多人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不甘心、不满足,最后连已经拥有的也丢弃了。
社会周边的影响折射出我们婚姻的脆弱,我们到底怎么生活下去?
还是已经像女主那样看到了人生绝望的尽头。
许是有些太喜欢这部电影的味道,以至于在离开学校这么多年后,又再提笔为一部电影而写点什么了,喜欢这部电影中的上海味道,老爵士,复兴路,篱笆墙,法国梧桐,当然还有“经典的蘑菇头”,精致的女人,老房子,公用浴室,雅致的家具,和老建筑外浓密的绿色。
记得小的时候在淮海路和建国路都住过一段时间,唯独所缺的只是那个吹奏着爵士风格萨克斯的人,看到画面中,关之琳走在法国梧桐的街道,似乎在那一刻,我闻到了那夏日独特的树香。
故事的开场凌乱而烦躁,女儿不耐烦的小飞眼,丈夫细数着每个月辛苦的爬格子只有1500元的微薄收入却要负担全家人的生活,但开场的凌乱与悲伤却被一阵悠然的爵士乐包容,原本绝不融合的配合,却被关之琳在镜子前无奈的那句“女儿是要宠的”联系起来。
最喜欢的是当关之琳从凌乱的家中走出来的那一刻,不造作的步伐,在阳光下,随意漫步的姿态,闲适优雅。
她的身份是一位大家闺秀,她理想中的生活绝不是一个人在梳妆台前静静思考着属于自己的世界,而身旁的丈夫却唠叨着完全在她内心世界之外的现实话题,相对贫寒的日子其实对她来说并不是不能忍受,这么多年的过往,早已经习惯,是的,可怕的习惯,不能忍受的是在身边自己为之付出半生的人,在思想与心灵上和自己的差距。
失去了曾经的骄傲,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唯独留下的家庭,似乎也因为现实在渐渐的远离自己,拿什么留住“自己”什么才是自己的,她一直在寻找。
上海有句老话,噱头噱头看的是头,蹩脚蹩脚看的是脚,即是说,看一个人品味,看他头梳的如何,脚上的鞋穿的怎么样,所以头和脚对老上海人来说是无比的至关重要,而片中,女主角每天都要做头,并且有一双ferragamo的鞋,这份独到必然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可以理解。
那只是一个理发店,而且是那种很老式的风格,现在的上海唯有南京路上国际饭店旁边的华安理发店依旧是那个模样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去那里看看,那才是上海)。
在窗前细数着时钟的指针,只等着去理发店的时间,其实,在剧中理发店对于关之琳来说并不是做头,在理发店,从进门开始,从阿福对她的态度,(也许,在进门时阿福所做的手势和动作,在现在所谓的发廊里,恐怕已很难见到)只有理发店的人依旧把她当做当年的自己,所以,那是存放所有骄傲和过去,尊严与光华的所在,作为女人,她失去了所有,难道只蜷缩在这小小的地方体会一份卑微的过往,难道不可怜吗? 在穿上了那双像新的却已经好多年的ferragamo参加了舞会后,她终于选择了离开,不再忍受,在她打乒乓球时努力和她迎合到大汗淋漓仿佛高潮的邻居,不再忍受每次从浴室出来都在她身后意淫到需要深呼吸的目光。
从表面看来好像是因为她和阿华有了“实质”的发展而无情的抛弃了为她操劳到以生白发的懦弱老公,和可爱的女儿。
离开的根本不于所谓的“实质”进展,而是她想去享受那句“我喜欢我和你这样静静的呆着,没有人烦我们,什么都不想”的状态,遇到这样的人,一生都未必有一个,所以她珍惜,当关之琳闭着眼睛享受着午后的闲适,阿华递上一杯自己想要的咖啡,那种心里被触碰的感觉,也许在丈夫的身上从没有体会,这是一种心灵的孤独,与现实的贫富无关,与现实无关。
丈夫在她离开的时候,说:“不要告诉我你要去哪里,我不想知道,嫁给我你什么都没得到,我心里很不好过。
”这句话是自责,也包含着无限的辛酸,细细的品味这句话,其实是作为男人最不应该说的……。
影片中,爱妮最终并没有和阿华走到一起,很不明白看到那么多的人都说这是一部关于出轨的电影,很迷茫这个评价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其实在影片中爱妮离开家以前,根本没有所谓“实质”性的肉体关系,哪怕是在最终,爱妮也并没有和阿华走到一起,所以这部电影说的不是出轨,而是情怀,一份女人一生追求的情怀。
当然,女人该放弃一切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情怀,还是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人生哲理过完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和选择,不论选择哪一种,都和对错没有关系,这只是选择而已,所以毫无必要抱着别人的道德标准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这难道不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全片的调子都是比较压抑的,而能在结尾处让我有心情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让我很难忘。
爱妮最终开了自己的发廊,放弃了坚持10年的蘑菇头,抛开了以往,在走过阿华的发廊也只是轻笑而对,继而轻松的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喜欢,真的很喜欢。
影片在颜色上是以原色呈现的,而放弃很多同类电影以颜色暗喻内心的影片不同,也正因为此,演员的表演才更为重要,不过要说的是,让香港人来演上海的影片,只能说有些可惜而已影片的节奏,整部影片的节奏都和爵士乐的风格相符,节奏舒缓而明快,在爱妮和阿华关系的处理上很是恰到好处,爱妮在理发店寻找自己的过往与逝去的年华,逐渐的,从内心缓缓的释放着自己,其实爱妮释放自己的过程和阿华是无关的,而只是和理发店息息相关。
当露露5年后再来理发店的时候,爱妮感觉到了时代对她的威胁,所以有了第一次释放。
当理发店把她引以为傲的照片换掉的时候,她第二次释放了自己,最后到理发店关闭,爱妮才最终在已经破败的理发店里最终释放了自己,而释放是需要对象的,所以阿华只不过是一个必然而已。
在结尾的部分,爱妮终于达到了高潮,并且这高潮并不是做爱获得,而是在洗头的过程中,享受到的,那么她的对象其实不是所谓的阿华,而是那个地方,那个能让她证明自己,回忆自己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将随之而去,不复存在,她能享受的,和回忆的地方从此不再。
今天偶然在东方卫视看到了这部片子,于是上来搜搜。
评论不少,差评居多。
平心而论我觉得除去个别场景的作秀和摆酷,这部片子还是有值得圈点之处的。
从影片的剧情组织猜想,原作应该是非常细腻、婉转、富有上海味道的 。
一个已婚的生活并不富裕的过气的小资美女,十年如一日的在一家理发店,由同一个理发师做头。
她的婚姻来源也很简单,当年她的老妈希望她能够钓一个金龟婿——这个确确实实是很多上海家庭嫁女的非常现实的考虑——能够移民,能够过上富裕生活。
不过令女主人公遗憾的是,这份计划使用美貌来换取物质的赌博运气太差,移民没有成功,生活并不富裕,曾经骄傲的容颜却在日益老去。
这时女主人公开始否定,否定过去十年的生活,否定由婚姻通往财富的计划,追逐另一种生活,她的爱情。
但这种追逐,作者在结尾并没有点评它是成功抑或是失败。
整个故事的生活逻辑是非常上海味道的,看上去很像我所理解的上海传统婚姻逻辑。
尽管有些朋友非常反感片中的这种婚姻态度,不过这个确实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体现,片子就这点而言是非常写实的。
如果需要对影片主要角色的演技排序,个人理解应该是吴镇宇、关之琳、霍建华。
“我知道我捡了个大便宜,娶了一个美女做老婆。
娶了美女就要有更多的付出……但我就这点本事……这些年来,我虽然不曾说过,但不代表我心里没有怨”——这个娶美女老婆与奋斗强度的论断逻辑,异常熟悉,完全是一个典型的标准上海居家好男人。
关之琳饰演的美貌上海女人,很像那么回事情。
讲求生活的情调,对呵护自己的容貌非常精心,懂得精致的生活……当然,最后也能够通过过去对精致生活的理解来养家糊口。
有一些细节表演的还算可以,不过不知道怎么就总是腿部的细节,不知道是原作就对膝盖以下的部位非常关注,还是关美人的上肢表现力度有限。
霍建华对于角色的理解,个人感觉比较差劲,很多时候都是在当花瓶。
需要批评的是,场景和人物服饰年代有错位。
从剧情推测,故事发生的背景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不知道怎么的,演员的服装、发型,以及背景怎么看都很现代,弄的人弄不明白这到底是青春偶像片还是老上海风情片。
再有就是故事的结尾太差强人意了,有点虎头蛇尾的嫌疑。
不知道是原作就这样还是改编的有问题。
香港人,用他的想像,拍出了一部上海的不老不新的电影里面的对白真够恶心的,演技之差,前所未见!
不过,如果你把关,看作香港,她对于老时光的怀念,类似香港对于老上海的怀念,而这份怀念,是在上海看不到的了!
2010.8.30这部片子好早了哦看评分不高就一直没看海报也搞的像风月片一样不过内容也是小三啦05年应该还不流行叫小三关之琳的大眼睛确实好看啊但是也老了,双下巴都出来了不过按她这个年龄来说,还是美女啊!
片子里有句话,不安分的女人才打扮。
呵呵感觉是那么回事哦!
安分了,也就没期待了不安分,也就是希望大家多关注自己所以才打扮的……安妮说她不喜欢过生日,怕老胜过怕死。
我觉得,那是因为她都这个年龄了还没有得到她想要的,所以不甘心就这么老去,上天给了自己一副好容颜,却在她手里白白浪费了!
无人赏识所以很苦恼!
……看完了,看了豆瓣,有个MM说的很合我心思确实,如果你能感悟这段感情,那你就会觉得这是个好电影;如果你的思想没有经历过这些,那你肯定会觉得不好。
也有人说,这是美女才能看懂的电影,丑女们是不会动她的心思的!
我也同意,一个美女没有嫁好,每天的怨天尤人,可以攀比,自哀自怜,是多么闹心的一件事!
不过结局还是好的,认清了事实,也勇敢的面对了一切!
从新再起,不需要老公卑微的稿费,不需要阿华的怜悯同情,靠自己过好日子。
這個不承認自己是小白臉的男主角。
著實是很迷人的。
當他說出這句話時,我險些竟哭了出來。
“我還欠你一份生日禮物。
”上海這個外來文化的接納窗口,總是有特有的味道。
也有很多是外來地區無法接受和品味的。
當安妮拿出家當亂噴香水開門時,當恩維亞軟軟的聲調給HUA擦汗時,當吳鎮宇拍拍身上的灰塵和給安妮穿鞋時,……,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不是上海人,不懂,是上海人,也不愿意承認。
有人說,上海人不怕家被火燒,但怕掉進水溝。
她們把家當都穿在身上顯擺而已。
但是這些只是片面。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文化底蘊。
有它的拼搏,有它的奮鬥,有它的情調,也有它的無奈。
——————————————————————————女人的婚姻,難道不是賭博么。
當吳鎮宇改口說到,人生短暫,該做什麽就去做吧。
的時候,安妮也會心酸的。
很多事情是那樣無可奈何。
每個地域的怨念,都是耐得住琢磨的。
慢慢品。
甘辛自賞芳華獨占。
——————————————————————————安妮呻吟和掩面哭泣的戲份的確很不到偽,我感覺,那種心痛,應該是是表面靜如止水的痛徹心扉。
難道想說因為她老了所以容易溢于言表?
不像成熟女人的作風……——————————————————————————霍建華蠻帥的。
我從來對有MAN氣質的會說話的帥哥無可抗拒。
安妮是一个上海小资产的女子,一辈子都是仿佛生活在云端的,不为柴米油盐操劳.家里装点艺术画,漂亮的锡器茶壶,精致的茶杯,瓷器杯托,银色的小茶勺,桌上干净的桌布,一个水晶花瓶插着新鲜的玫瑰花,在木板铺设的房间里精致的摆放着五斗橱,书桌,床,还有大衣橱.这就是典型的上海小资的生活格调.房间虽小,但是该有的浪漫情调还是有的.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所以安妮是不会去关心外面是否下雨了,以至于下雨了也不会想着去收衣服.因为雨在浪漫主义者眼里,那是很诗意的场景.可惜安妮嫁的老公不好,是一个普通的居家上海男人,工资上交,努力赚钱,拼死拼活就为了哄老婆高兴.给老婆打洗澡水,帮老婆照顾孩子,就是外界对上海男人的印象.对这样的男人,安妮是有委屈的,但是她也说不出来,因为老公没偷没抢,除了赚的钱不够多,也没什么毛病,男人不浪漫,真的不算是一个缺点.安妮就只能在理发店里幻想和阿华的暧昧,也算是一种浪漫.而阿华也是对安妮暗生情愫的.大家都不愿意去捅破那层窗户纸.而露露和金平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西方的主动热情,搅动着安妮和阿华的内心,让他们也开始动摇了.阿华接受了露露的建议,开始尝试新的发式,而安妮也接受了金平的建议,开始尝试穿蕾丝内衣给老公看.但是老公不解风情(因为老公真不懂浪漫),安妮更是憋屈,想和阿华叙旧,结果发现阿华变了,而且阿华也建议安妮换个发型.郁郁不得志的安妮更不知该何去何从,这个时候阿华的理发店要关门了,安妮这回想要紧紧抓住这个最后的小资幻想,就说要帮阿华开一家理发店.其实就是想和阿华在一起.但是阿华说,他不是没想过,而是他不敢想,因为他学历低,除了剪头发,什么都不会,他不知道和安妮在一起之后还能干什么?阿华不是小资家里出来的,他不敢想那些虚幻的东西,他需要脚踏实地的赚钱.中年女性在老公那边得不到爱的呼应,她就只能在外面寻找.我感觉安妮的老公和女儿瑶瑶能感觉出安妮精神出轨了,所以女儿对妈妈每天花枝招展的出门感到生气,并叫她妖女,而老公看到老婆穿很昂贵的蕾丝内衣,更多的感觉是安妮为别人而穿的.所以安妮离开家的时候,老公先是努力挽留,因为他也知道,作为普通人,娶了一个大美女,他必定要接受老婆会出轨的可能性(不一定说漂亮老婆一定要身体出轨,也可能会精神出轨,但是也不一定绝对的,大美女老婆也有不出轨的),但是离婚了,女儿就少了一个人来照顾她了,这个房子也是安妮娘家的,自己就被扫地出门了.当安妮坚决要独自出门,她老公也知道了,她的心已不在家了,留不住了,所以就说,你也不用告诉我,你去哪里了,我不想知道.你只要不会后悔,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离开了家庭的禁锢,安妮还想过少女般的生活,想和自己爱的阿华生活在一起,但是阿华却选择了和艾维亚在一起,失望的安妮搬离了爱的小巢(安妮哥哥家,幻想和阿华住在一起的家),独自住在了工人新村的老居民楼里.自己也重新找起了工作.阿华因为马上要去巴黎学习了,他想和安妮说清楚自己的心意,所以就答应给安妮最后洗一次头.在原来的老理发店,房子里全是灰尘,就好像他们之前的过往,也好像蒙上了一层灰.当热水打开,空气中弥漫着烟雾,让两个人产生了朦胧感,看不清对方的脸,两个人都可以放下一些隔阂,靠着身体的触摸来完成洗头.随着身体的靠近,蒸汽的催发,两个人都让荷尔蒙肆意散发,激情一触即发,天雷勾动地火,火花四射,水根本就浇不没两团火,反而让两个人更水乳交融.安妮终于完成了从精神出轨,到肉体出轨的完美转变.而阿华也如愿以偿的和自己的女神交融了.他也得到了圆满.安妮从幻想中终于清醒过来,得不到的时候才最骚动,最撩人.得到之后,才明白,女人追求爱,不廉价,不用委屈自己.她让阿华先离开,不要让阿华看到自己放下防备,暴露真实的自己一面.出了这个门,她还是一个精致的女性.放下了阿华,安妮也开了自己的理发店.店里全是年轻帅气的男理发师,安妮已经彻底放开了,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让自己开心起来,想要爱情就勇敢的去说.这个时候已经不是靠外在的化妆和漂亮的衣服来堆砌了,而是从内向外的散发出的自信才是最美的,发型不一定固定的蘑菇头.偶遇过阿华开的设计造型发屋,也只是笑笑,自己曾经喜欢过这样一个帅哥,真好,没浪费.P.S 片子里阿福宣读上头文件,说不允许在发廊搞卖淫嫖娼,这个段子,大概是想说明,不要消费美色吧,也是暗示这个电影,就是讲了一个中年女性消费了年轻小帅哥理发师的美色而已.题外话,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
我为啥会给“还行”呢?
我的心理是这样滴,我喜欢关之琳,这么说吧,我喜欢老一点儿的美女,要想从老美女身上看出她年轻时的美来,是需要功力的。
我恰巧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这个功力我有!
但这不是我给“还行”的原因,我给“还行”的原因是,是啥呢,纯粹是因为剧情太......太那啥了,本来题目我起的是<做小>,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小的料,我不敢说导演,虽然我很怀疑他的居心。
引人高兴的剧情是这样滴,关之琳这个美女,嫁了一个记者老公,她嫌老公挣得不够多,就天天想红杏出墙,跟做头发的男青年眉来眼去,跟其他女顾客争风吃醋。
如果这是一个喜剧,我还不会乐的这么厉害,关键是这是一个正剧,关大小姐很卖力地演出,她穿着性感内衣诱惑她老公,那时她老公正在赶稿子挣钱啊。
这个没眼力价儿的姑娘于是很受伤,冲进浴室用冷水冲走该死的欲望。
——那时候我猛然想,如果这是一部三级片该多好。
情色电影里很有些拍得好的。
我跟其他观众一样,沉浸在意淫的情绪里不能自拔,这是否也是这部搞笑片还能得5分的原因呢?!
跨越世俗和年龄的爱
不好看
真是烂片,看了一点,根本看不下去。关之琳实在谈不上演技,当个花瓶当让人不舒服。
无聊。。。
烂
哦,姐弟,好耶。
整个一老少配...关之琳真的老了...
看了传说中关之琳阿姨最“暴露”的戏 小清晰中隐藏着小小的悸动 质量确实算不了上乘 没想到男一号是霍建华 电眼啊有没有
啊~HOT~
读书时候看这电影会觉得什么破玩意,而结婚几年后会发现片中许多都这么真实。。。不同于大多影片中的单纯爱情,婚姻之后男女的情感,或远或近、可爱、可怜、甚至可悲的复杂混合。正如女主所说:我嫁得不好但我不甘心。正如她老公所说:我取了个大美女,但我活的很累。我已经尽力了。
无语凝噎
有些混乱。前面的章法很好,不甘寂寞的女人找寻一份她根本要不起的爱,到头来也只能是一场空梦,倘若故事只讲到这里该有多好,何必偏生什么所谓的女人独立自主云云,太过于杂的一锅煮,不伦不类了。PS,小霍 真是相当的青涩啊。
看半天没看明白电影表达什么,关大美女的国语太差了应该用配音
一个人不管多没落,都要自持,那种属于自己的品质绝不能丢弃。
好骚啊。
关美人将迟暮献给了这部片子,想必她也会觉得爱尼就是她吧
为关之琳给了三星。她真美。
关之琳真性感!
给那段激情戏的,音乐很恢宏有木有?!
上海的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