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平庸的一部阿根廷恐怖片,优点是前大半部分的恐怖氛围渲染得很好,比如妻子凌空撞墙,小孩腐尸被母亲挖出,摄像机拍到的鬼影在现实中却看不到。
缺点是作为恐怖片,产生的惊吓效果几乎全部来自jump scare,异次元生物看着在远处,突然就跑到前面了,这种jump scare太低级,还多次使用。
估计主创人员只琢磨惊吓点了,以致影片的人物塑造很糟糕,几乎看不出谁是主角。
还有些情节莫名其妙,比如副警长犯心脏病了,突然心脏病又好了。。
不用过度解读,这只是一部平庸的恐怖片,为了吓人而吓人。
故事大致是这样,社区连续出现前述灵异事件,业主、警察与研究超自然的博士一起调查。
结果是除了业主,警察和博士一起消失。
此前据博士讲,这些灵异事件是异次元生物所致,它以水等液体为通道,能够寄生在人体。
结尾是,换了一批调查者,只有业主能看见异次元生物。
私信+++qun:
作为一个恐怖电影,单就吓人方面,它是优秀的。
没有比较突然的惊吓,情绪是慢慢调起来的,但剧情方面,难免过于zz。
电影里面的主要矛盾冲突场景在于探鬼三人团带警察一起去探鬼屋,但这三人团可谓是毫无准备,也毫无目的。
女博士作为一个探鬼人,在事先知道这个鬼屋有鬼且出现了“死人复生”、“活人自杀”、“离奇失踪”事件后,物理准备监控摄像头热成像仪几乎一无所有,就更加是“怪”,中途有段对话,大意:男博士说:“我们发现鬼了,那该怎么办。
”女博士:“那就如实记录下来发生了什么吧。
”最后男博士只拿出了一个小巧玲珑的摄影仪,我是想不明白他们有什么能记录的……魔法装备黄符十字架也一样都无,却异常淡定,拉了个男博士和法医凑数,创造性的提出,有三个鬼屋,不如我们一人一个鬼屋?
警察先和男博士在一起,想走,男博士始终淡定不让走。
去医生那看到医生要g了,想找女博士帮忙,女博士说你看到的都是假的,然后女博士转眼就g……至于警察,考虑到警察放火时被直接吓到了,还有最后鬼来找丈夫茬,估计警察大概率是g了,毕竟鬼都能往外面跑了,说明放火并没达到高温杀鬼的目的,这种情况下警察怎么跑得了
不是说不恐怖,基本的恐怖点算是到了。
衣柜、床底、窗外、头顶、身后、录像、骚灵、活死人……所以只能算基本。
剧情相当没逻辑,或者说到底有什么剧情?
三个装逼犯拖着一个警察去捉鬼,一个说:“它在吸血!
你别打它!
我找到它了!
”一个说:“好奇怪啊,我看到它了,又看不到了,又看到它了。
”一个说:“这些都是假的,它们来自其他次元。
阻止?
我们阻止不了它们。
”然后排队领便当。
关键是他们表现得一脸“我不害怕”、“我有B数”、“我还能苟”的表情,全局就倒霉的警察被吓……要!
你!
们!
有!
什!
么!
用!!
唯一一个胆小的正常警察嘴里说着“我要离开”“我要离开”的,结果硬是被那三个拖进去。
看最后不知道死没死,反正是背锅了没错。
上面就是剧情上的莫名其妙。
再说说逻辑问题吧……其实到几个砖家研究怪物身份的时候还是有些逻辑的,所谓另一个视角的解释倒是很好地把鬼怪的神出鬼没解释到位了……但是鬼怪的吸铁属性是个什么鬼?
死者苏生呢?
复活的小孩自己爬回家最后还把老妈搞了又是什么意思?
盲眼老头到底是逃出来了还是也被次元鬼怪同化了?
结尾长脸老头怎么离开那个区域的?
吃自己设定么?
其他意味不明的点还有很多,比如慢吞吞开柜门——你以为是开房门呢怕里面不知道你来了啊?
鬼怪慢吞吞爬行——平时刷刷地瞬移到抓人了就各种放水是么?
砖家慢吞吞研究——我好像研究出了什么但就是没什么卵用只是为了领!
便!
当!
总体来说,这就是部完全不考虑前因后果,除了震你一下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看点的无解鬼片。
Less is more首发于公众号“影探”作者:女神的秋裤转载请注明出处“看恐怖片每次能燃烧将近200卡路里”。
这是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实验得出的结论。
探长天天久坐刷电影,但依旧保持着姣好身材,就是这个结论最好的佐证。
新闻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telegraph.co.uk2012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们发现,看恐怖片的人消耗的热量,比光看屏幕的人多出三分之一。
由于人的心跳呼吸加速,肾上腺素释放、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一部90分钟的恐怖片能消耗掉平均113卡路里,相当于步行30分钟的效果。
新闻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telegraph.co.uk这简直就是懒癌晚期和减肥抗体们的福音。
想坐着减肥?
原来看恐怖片就可以!
最近探长淘到一部减肥神片。
但即使是恐怖片老司机,探长还是被吓成一只“看见黄瓜的猫”。
这部片子在多项专业的电影节提名获奖。
在今年的美国奥斯特奇幻电影节(Austin Fantastic Fest,诞生过《兽餐》《彗星来的那一夜》)上,这片子拿下最佳影片。
它就是《诡怪疑云》。
比起阵容强大、宣发威猛的《昆池岩》《寂静之地》《遗传厄运》之类,《诡怪疑云》低调但不简单。
它完成度极高,老套的恐怖桥段应用地不仅娴熟,而且充满新意。
在豆瓣它拿下7.0的高分(恐怖片7分以上都是佳片),在烂番茄也有着80%的高新鲜度。
这部电影出自阿根廷,导演和演员都名不见经传(豆瓣上导演的头像和照片资料还都是探长上传)。
在这个国家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拍电影。
但片子在Shudder上线后引起不小轰动(Shudder又被称作恐怖片界的网飞),人们这才知道德米安·鲁格纳(Demian Rugna)这个名字。
好莱坞奇幻大师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亲自和德米安交谈,并确定翻拍《诡怪疑云》。
德米安·鲁格纳和托罗图片来自letrasyceluloide.blogspot.com《诡怪疑云》片名Aterrados是西班牙语,相当于英语中的phenomenon,意为“现象”,尤其是指诡异的不寻常的现象。
这片子就是由几个诡异的故事组成,短小精悍又十分有趣。
但它又不是简单的段落式拼接,而是通过非线性叙事,在恐怖的基础上制造悬疑,更让故事完美的交织。
《诡怪疑云》的成本不高,但它的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秉承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原则,片中诡异生物的镜头不多,甚至不全,却让观众能够“看到”最吓人的东西。
因为最吓人的,并不是观众眼睛看到的东西,而是观众自己的想象力。
Less is more是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金句。
Less意味着简单和节制,More则是指丰富和高效。
在电影中,是指用最简洁、最重要的镜头语言来传达最核心、最直观的信息。
比如男孩的死,全程不见一滴血,却能让人感受到男孩死相的凄惨:
全片其实都没有一幕诡异生物的完整清晰的镜头。
多是一只匪夷所思的手或是那些生物身体的某个部分。
比如沃特扒开床底什么都没看到,那个东西却在他背后神不知鬼不觉的逃跑。
这个镜头观众看到只有一双人脚。
但观众通过想象力“看”到的却是形态各异、不可描述的可怕东西。
再比如老头看不清对面房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忽然之间,那个生物出现在他窗前。
这个镜头1秒不到,却是影片最吓人的镜头之一。
但实际上,这个生物的正面镜头,焦都没对上,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搞不好一个手抖的妹子拿手机对着光头徐峥都能拍出这效果。
但这个模糊的镜头足以吓出观众一身冷汗。
这个时候观众其实不会盯着屏幕去看,而是去“想”。
说白了,吓人的最高境界,是调动观众丰富的想象力,让观众自己吓自己。
恐惧来源于未知,但未知的东西并不一定就会引起恐惧。
真正引起恐惧的,是那些超出人类认知,又威胁生命的东西。
对于那些诡异的生物,片中提到:“我们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侵入人类身体,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有时有攻击性。
”
也就是说。
你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而这些未知的东西,随时都有可能要了你的命。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而且,《诡怪疑云》更进一步,它不仅将这种极度危险的未知呈现在你眼前,还告诉你一个可怕的真相:它不仅会给你带来生命危险,而你对它又无能为力。
恐怖片中许多的Jump scare(一惊一乍)都令人反感。
比如门突然关上,东西掉到地上制造毫无意义的咋呼。
《诡怪疑云》中jump scare却都很精彩。
而且,非常过瘾。
它摒弃了“风吹jj有点凉”的不疼不痒的烂俗桥段,直接把冰块放在jj上。
《诡怪疑云》中每个jump scare都货真价实。
每次的jump scare,都有形态各异的鬼东西出现。
声音和jump scare是恐怖片的命脉,但它也有好有坏。
《诡怪疑云》就高明在,每次的jump scare都是小高潮,恐怖片粉不会反感。
许多人喜欢看恐怖片,是因为恐怖片不仅能带来生活中少有的刺激体验,它还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一种能让人兴奋和快乐的化学物质)。
《诡怪疑云》抓准了人们的恐怖心理,它能刺激你产生大量多巴胺,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快感。
《诡怪疑云》不像《遗传厄运》,它没有魔鬼,不涉及宗教。
《诡怪疑云》也不像《寂静之地》,它没有外星人,不用高概念。
《诡怪疑云》就是一部简简单单、纯粹的恐怖片。
而喜欢看恐怖片的人,多是快乐的。
而且他们想象力丰富,心理承受能力也强。
最重要的是。
爱看恐怖片的人,身材都不会差。
文/女神的秋裤(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我理解的全剧情: 这些异次元生物主要通过自来水作为媒介存活,单身男用自来水服药的时候遇到了第一个异次元生物,这个生物平时躲在床底下,晚上出来探索世界(砸墙),弄的单身男失眠。
单身男找了很多人都没得到帮助,只能找女专家,可女专家必须要看到证据才愿意帮忙,单身男只好录像保留证据,而这天异次元生物把单身男杀了。
这种杀不知道如何理解,我认为这种异次元生物没有自己的肉体,只能占据别人的肉体(类似夺舍),而这个过程不是立刻完成的,所以单身男活到了第二天早上,把证据发给了女专家,还遇到了把球踢飞的对门小孩,从此单身男消失,因为已经变成异次元生物隐身了。
小孩捡球顺便喝了一口他家草地的自来水,被单身男恐吓离远一点,然后被车创死。
四天后小孩诈尸回到家中吃早餐,亲爹身为副局长赶紧找局里负责灵异事件的男专家A哈诺,哈诺正好遇到大名鼎鼎的女专家奥尔布莱克,原来是她看到了证据前来调查。
男专家A和女专家觉得事情需要深入调查,找来女专家的同事男专家B一起,三个人分别去三家人调查。
女专家莫拉-奥尔布莱克,来的是死掉女主人的房子;男专家B罗森托克和警长佛内丝,来的是隔壁死掉单身男的房子;男专家A马里奥-哈诺来的是死掉小孩的房子。
单身男的洗手间里面有荧光材料画满了奇怪的符号,厨房的部分餐具被吸在了橱柜上。
男专家B和警长进展最大,不仅知道了这种生物吸血,还知道了通过光暗变化视角能看到看不见的这种生物后半段内容比较多,单独把时间轴写出来方便梳理58:04男专家A看到对面单身男的房子里有个人,随后瞬间出现在他窗外。
第一个遇害01:00:31男专家B兴奋的叫警长来看自己的发现:床底有两个生物,警长被吓一跳夺门而出01:01:21男专家B打电话给女专家报喜,调查有所进展01:01:46警长佛内丝来找男专家A,想知道刚刚专家说的人影是什么回事,打开柜子看到已经遇害的男专家A,此时男专家A双眼被玻璃扎伤,不能出柜,男专家A此时还是人类的意识向警长求救。
警长救不出来,回头找女专家请求停止调查01:04:06女专家对着墙壁缝隙问卡拉巴哈先生,她以为失踪的单身男在缝隙对面。
01:05:23女专家呼叫刚刚的男专家B却无人应答01:05:32女专家被墙里的生物杀死,警长心脏病发作01:08:08男专家B身后的门被打开,遇害(这一段应该发生在女专家死之前,可能是导演安排的倒序。
也有可能女专家才是第二个死的,男专家这里无人应答是因为通讯设备被异次元生物的磁场干扰)01:09:30警长醒来发现女专家的身体消失01:11:43警长遇到小孩的妈妈,注意屏幕右边,小孩妈妈的手上是湿的!
很有可能她也碰了自来水即将遇害或者已经遇害01:13:48警长看到小孩的尸体在车上,想开自己的车,正好遇见扭曲变形的女专家追出来,告诉他还有时间,他们在忍受痛苦,希望他能救救01:17:18警官恩德瑞克跑到小孩家门口,看到男专家A行为怪异,已经彻底变成异次元生物。
随后警长返回,看到前妻自杀,小孩呆在自己房间,一把火烧掉房子(29:59警长说他们关系非常好,4天前还参加了孩子的葬礼。
52:55透露她前夫是警察。
可以推出警长是她前夫)01:24:10坐牢的男主人看到被烧伤的男专家B隐身跟着古兹曼警官一起进来了,而古兹曼目睹了警长放火的一系列过程(暗示异次元生物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其他伏笔:开头单身男和隔壁的夫妇听到敲墙壁的声音,异次元生物在做什么?
女主人家里墙壁的缝隙是什么时候有的?
跑来敲门还录了视频,最后书包忘拿走的那个小孩怎么了警官恩德瑞克为了找警长跑到了现场,还看到了已经被附身的男专家A,他没死吗?
设定与其他恐怖片不一样,这部电影没有把对方设定为鬼灵或者病毒,而是异次元生物或者说外星人。
这种生物有几种特点: 1.以水为媒介进行移动。
第一个死的单身男卡拉巴哈,喜欢在洗手间吃药,直接喝自来水。
第二个死的对家小孩,踢完球直接来草地喝自来水。
第三个死的女主人洗碗听到异次元生物讨论说要杀掉她,凌晨去上厕所的时候被杀。
2.喜欢血液(可能是能量来源?),男专家玩餐具的时候看到橱柜在吸血。
3.能通过光暗的变换藏匿身形(看不见摸得着),画面可以被摄像机捕捉。
4.会产生磁场:可以吸附铁质餐具、可以吸引女专家的那个仪器、警察局副局长的耳麦在靠近柜子的时候被干扰发出杂音。
5.它们可以聚集,筑巢和繁殖。
从女专家得知的研究结果,而单身男的家就是巢穴。
6.宿主并不会立刻死亡。
单身男会叫小孩离远点,专家A会呼救说自己眼睛被扎了,女专家会拍车窗喊救命 后续的故事也挺简单的,小孩的血冲进下水道所以这片区饮用水和污水全都被污染,很快全世界都会被这种异次元生物入侵。
解决办法也简单,自带摄像头就一览无遗,而且影片中没有任何人对这种生物作出反抗,警官第一次想要开枪被专家B阻止,第二次开枪是点燃汽油,不知道子弹。
用混凝土把尸体封起来可能也是一种办法
这部片子最可贵的,是一种深层的真实性。
87分钟的篇幅里,恐怖气氛渲染的十分到位,同时又充满可贵的真实性,无论是科学与灵异,还是人物的塑造。
对科学的误解从评价中,能看到几个误解常见的:一是科学和灵异一定是对立的;二是科学和专家,意味着必然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解释和解决方案。
这部片子恰恰是没有顺从这些误解,更接近真实的科学研究。
灵异是一种现象,科学是一种手段,两者并非同一层面的事物,并不存在矛盾。
片中的灵异现象,完全是作为一种科学现象被对待的。
很多人诟病三位专家看起来十分权威、自信、装备精良,却对事情既无完整的解释,又无法驱除,还把自己搭了在里面。
但事实上,科学就是这样的。
我们日常见到,很多专家发布的著作里,有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有一套对事物完全的解释、定理,甚至完整的技术方案。
比如牛顿的三大定律,这形成了很多人对“科学”和“专家”的观感。
然而三大定律,是经过无数观测、推演、实验之后,包括在前人基础上(巨人的肩膀)前进的结果。
在牛顿发表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之前,力学研究经过漫长的过程。
比起三大定律的(对某些状态下的)完美解释,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试验丢大小铁球、哥白尼和开普勒几十年对行星轨迹的观察,才是“科学”更常见的状态。
20世纪后科学分工更细、更加专业,这一点就更明显。
专家、博士,虽然很多时候确实是拿出一套权威方案的人。
但跟多的时候,是迈入全人类都知之甚少的领域,从零开始观察、积累、假设、总结,终其一生也只能把对自然的认识推进一点点的人。
回到这部片子,三位年迈的博士,就是这样的科学家。
他们并不是除灵者,从来没有任何“驱赶、消灭这些灵异现象”的意思。
他们要做的和在做的,始终是“观察”、“记录”,获取观测数据,甚至在这一晚,并没有做任何推论(女科学家向副警长介绍的,是之前研究的结论,或者说假说)。
因为正常科研在现场就是记录观测,而后续的事情——整理、数据拟合、理论构建等等,需要深思熟虑、不断论证、和其他理论比较、计算机等辅助等等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不可能和现场观测重合。
至于解决方案,则普遍又在理论研究之后很久。
医学上一种新药的上市,常常需要数十年时间——而在其起点,背后的基本科学原理大体已经是明晰的。
地震的基本理论也早已具备,但仍然不可预测,更不要提提前消除。
回到这部片子里,就算三位博士将这些有生物了一个总体的理论解释,距离可以除灵,仍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灵异:科学与神秘的两种解释这部片子里,对待灵异现象,完全是按照科学的方式去研究。
灵异现象是人类对世界认知最少的领域,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灵异”了。
很多观众诟病片子没有“一个完整的设定解释”。
事实上这个「完整的设定解释」,就是传统的 「灵异」「神秘主义」的思路,也就是一种 「神话」思维——我(认为自己)事先已经知晓一切真理,只要按照古书上记载的传统仪式去除灵——解决问题——即可。
或手持圣水称呼耶稣名号驱鬼,或在地上画所罗门72魔神的Sigil念诵咒语召唤别西卜压制下级恶魔,或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手持桃木剑斩除邪灵。
总之,「神话思维」就是认为已经知晓世界的完整体系和真理(从创世、人类存在的目的论、道德伦理)。
于是那些(在科学角度上认为)尚不知晓的事情,也必然「知道完整的设定」,因为终极真理已然在握。
而终极真理的来源一般是「天启」,即认为某位古代贤人的著作是受到神灵、超验力量启发而得到的,因此我们只要更「正确的」理解即可。
最典型的,比如后世宗教和神秘主义流派普遍对《圣经》《道德经》的看法。
而科学则相反,是不预设这个体系已知的,只能从观测到的现象、数据开始,一点一点向前推进。
片中的三位博士,就处于对这个现在研究最为初始的阶段,仅有一点假说提出,一部分在片中那一夜验证是对(比如以水来传播),一部分则是错的(不要相信你看到的,很多都是幻觉,不会影响到你)。
这是合理的,理论的成长就是在不断被观测证实和证伪、然后不断调整修正的过程。
至于解决方案,还是那句话,还远得很呢。
饱满的人物片中的人物塑造是很饱满的。
主要人物有三位:三位科学家(三博士)和一位普通人(副警长)。
首先行为方式的对照,就在这两组人物中展开。
大部分普通人,遇到问题,要的就是一个完整解释和解决方案——就像大多观众期待的那样——而副警长也是同样的表现。
而科学家,则要的是观测、积累数据,解决方案还很远。
如果没有解决方案,那么这么做有意义吗?
在普通人眼里,大多是没有的,副警长听到“对它们也没什么办法”时的态度,就体现了这一点。
而女科学家的表现,包括十分冷静平常的说出这句话,意味着这是很正常的。
这是科学家的态度。
在对待这种灵异事物的态度上也体现了两者的差异。
副警长代表的普通人,要求的是解决——驱除,如果能够杀死它们,他毫无疑问会赶紧去做。
而科学家则不然,罗森托克的态度尤为明显——发现、观察到才是第一位的,要尽可能的不惊动它们,更不希望杀死它们。
比如,如果在某处发现一种新的会伤人的大型动物,哪怕自己有生命危险,一位真正的动物学家都会反对开枪。
然后三位博士之间,也有鲜明的差异。
女科学家阿尔布雷克博士地位最高,是官方权威,最为冷静,比较高傲,态度和手段都最科学、最理论化。
法医哈诺,偏实用技术向,有理论知识,但更侧重用现实感的方案,是三人中最偏重“解决方案”的人。
而罗森托克则有些狂热,而且明显在观测过程中,情绪已经逐步受到被观测者的影响(这一点很克苏鲁)。
科学研究者,在研究中以身涉险,是非常常见的。
有些领域会更加危险,比如地质研究和细菌研究。
在对其所知甚少的时候,危险就越大。
比如,直到到20世纪80年代末,HIV的传播途径都是不确知的,研究者担负的风险可想而知。
最后特别说明一下,我並沒有「科学优于神话思维」的意思,这是理解世界的两种思路,我对两者是比较中立的。
只不过要指出,本片的拍摄思路,使用的是科学思维。
最后,如果要给片中的现象一个神秘学(神话)的解释,就是这句吧「如果你理解了, 就告诉我: 死亡之中的人为何该当死亡?
因为最初产生每个人的身体的,是可憎的黑暗,水质的事物由之而来,身体在可感知的秩序宇宙 中 由其构成, 死亡从中啜饮。
」—— 赫尔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赫尔墨斯教对话残篇·珀伊曼德热斯》
向来喜欢阿根廷电影的生猛,又听说是口碑很不错的恐怖片,满怀期待,然后大失所望。
以分钟计的小段落倒也有点新意,快速营造氛围+jump scare+戛然而止,恐怖短片向来屡试不爽。
拍起长片满脑子还这套,是下乘。
可信自洽的世界观有没有?
哦,这个好像要求太高。
人物呢?
不求丰富,好歹立得住的人物有没有?
故事呢?
不说有头有尾有逻辑,好歹说得通么?
都没有。
「拍电影竟然还需要完整的故事剧情?
竟然还需要塑造人物?
」导演肯定因此伤透脑筋。
难为你了。
20190406
不想剧透,尤其不应该添加图片动图,个人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在晚上关灯看看,重温一下多年不曾有的“惊恐”感觉。
如果说优秀的恐怖片应该是有理有据有人有戏,我同意,这部片子目前看确实剧情有点乱七八糟,有点像《招魂》,人物描述不细致,也或许需要好几集才能说清楚,时间线也看得我晕乎乎的,但是真的不妨碍它成为我急切这下影评的重点推荐的恐怖片之一!
因为它就是“硬核”吓人!!!
😂😂😂别把它装进有理有据的条条框框,这年头,能有一个可以真正吓到我们的恐怖片就已经太不容易了。。。
恐怖片所有的吓人手段都已经被大家用过了,这个片子已经可以说是“标新立异”了吧!
别把它当做电影节大奖影片来要求,就是纯粹的感官刺激我觉得也够得上我给它打五星!
😆😆😆毕竟,从小时候看《红蝙蝠公寓》做噩梦之后,已经很多年没有真正被吓到过了。
还是比较推荐这部片子!
看完之后的感觉就两个字,很乱现在是0:36,刚看完这部电影看了那么多好评,但这部电影让我个人有些失望从电影的情节上来讲,逻辑缺失严重,剧情进展缓慢讲述故事的时间线也十分的唐突没有一点提示,突然跳转到几周前但确实是一部很纯粹的恐怖片不附带任何的宗教和政治色彩,就是单纯的吓人可是导演吓人的方式依旧是恐吓式,突然一个人影冒出,任谁都会被吓一激灵明明片中异世界生物的设定十分吸引人,完全可以将其作为延伸口进行故事的主要发展,以剧情推动恐怖的氛围,这样的紧张感会让恐惧氛围更上一层楼,可导演对此偏偏没有过多的解释电影几名主演的突然暴毙,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逻辑,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它是一部纯粹的恐怖片,因为他只有最单纯的恐怖元素在里面而且电影中很多的细节都需要观众自己体会,要不然真的看的不明所以
好看啊,怪物/鬼做得很恐怖很真实,特效不错。
恐怖的场面也做得足够吓人,开篇没多久就进入小高潮,浴室里的场景很合我心。
不知是啥原因,反正诡异血腥恐怖就对了。
有人说这电影没头没尾,而我不会太在意前因后果,我看恐怖片就追求恐怖的感觉,还有那种让人因为好奇而想要看下去的感觉。
答案的话,要不就在电影之中找,要不就等下一部,要不就看网友解释呗。
看完浴室那里,我就觉得,嗯,真不错!
让我意料之外的剧情有很多,没想到鬼怪会那么光明正大就出现了。
我很喜欢那种警察遇上鬼怪的情节,可惜这里面高大的警察大叔病痛太多,又心脏病,又戴助听器,又有凝血症,弱小又可怜,看得我都想帮他一把。
对我来说唯一的bug就是两个所谓的研究超自然的博士协同法医作死,那么有经验的人,死得如此草率……明知道有危险,偏偏要搞一堆没用的仪器去检测,一点防备都没有地去送死,还要单独行动。
你们都混到博士了,两个小跟班都没有吗?
wtf?!
这部电影全程高能,直到最后都会有惊喜。
好看的恐怖片真的很少,难得有一部这样的,真的要好好珍惜啊。
抛开剧情不谈,这个恐怖氛围营造真是挺不错的,放在今年算是很成功的片子了
电视电影既视感,几处鬼怪出没的营造氛围不错,但处处显现制作上面的粗糙,恐怖形象很吸引人,比如说腐败的小孩,比如床底的光头男,但全程黑漆漆的观感和难入戏的西班牙语境还是减分不少,后半小时看了两遍还是拿起手机来刷,可见吸引程度,纯属个人观影体验
北上广租房小提示:深夜慎开柜门,勿紧盯窗外,餐桌上的牛奶渍及时擦,墙上的裂缝记得补,尤其是厨房卫生间的水槽,懒得打扫会遭跨次元生物天谴。
就一般情况下这类恐怖片顶多就在及格线边缘徘徊了,恐怖有余剧情不足,特别是那几位专家,看这老奶奶那么淡定地坐在墙裂痕旁研究小怪物还以为是《潜伏》系列 Elise老奶奶的存在,结果猝不及防被秒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剧情分有点低,但最近慢节奏,隐晦的主打剧情的恐怖片看多了,突然看到一部拳拳到肉吓死你不偿命的恐怖片反而觉得意外地好看了。
《老弱病残大冒险》
我这个恐怖片老司机看的时候都感到处处阴风阵阵了,你说厉害不厉害。电影里多处留白,很多问题点到即止,犹如布了一个很大的迷局,以至于让人期待之后导演将会如何演绎。当然,最出彩的是导演将恐怖片的老套桥段玩出了新花样。3.7
众所周知,把自己埋在被子底下,可以驱散80%的恐惧,亲测实用!—— 1 —— 🔴 2017 🔵 阿根廷【1月【🟢】【➊】】【2021 ▲ 41】【≈ 87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
密集的恐怖要素,从头到尾,很出彩,可惜裁剪不当,有欠剧情完整性。
小成本恐怖片,着力于吓人,还可以。
观感十分不错的恐怖片了,可以排在今年的恐怖片top5内。复活的小男孩,窗边的鬼影,床下的鬼怪,裂缝中的男人,柜子里的伤者,移动的家具,跑动求救的尸体,每一个都是惊吓点十足。全程诡异,全程高能,几乎没多少喘息的机会。鬼怪的造型也挺不错,车外跑动的尸体虽不太吓人,但那个场景着实诡异惊悚,回想着会起一身鸡皮疙瘩。复活的小孩的戏份也是怪异到了极点,总觉得下一秒就会动起来,吓得屏住呼吸。不过最吓人的还是窗边鬼影,做好了心理准备也还是被吓一跳。片尾依旧高能,虽然对比前面的有点弱。影片创意“Two different realities sharing same place and same time”特别不错,有想法,就是没有深挖下去有点遗憾。
有点意思,晚上看还是怕怕的。
其实吐槽的和赞扬的都是同一个点:几个事件的叠加,貌似散乱无序,最终也并无“结局”——但其实也恰是本片的有趣之处:人类无法探知的其他次元,即使以某种表象出现,但确实无法真正了解,更遑论驱逐异类。
全程无逻辑,只为吓人而吓人。
莫名其妙,除了前后高能,中间拖沓啰嗦,最后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bd造型挺恐怖
无需太多的人文内核,做最纯粹的恐怖惊悚,毛孔战栗的感觉仿佛回到儿时录像厅
剧情很薄弱,叙事很混乱,吓人桥段没什么新意,效果差强人意。感觉光暗世界并存的设定都没讲清楚,全是故弄玄虚。
吓人的~
能够看恐怖片是很幸福的。
质感像短片合辑,逻辑不连贯 @2019-07-07 1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