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密室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哈利波特2:消失的密室(港/台),哈2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汤姆·费尔顿,理查德·格雷弗斯,费奥纳·肖,托比·琼斯,朱丽·沃特斯,邦妮·怀特,詹森·艾萨克,肯尼思·布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2

《哈利·波特与密室》剧照

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1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2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3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4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5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6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13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14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15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16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17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18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19哈利·波特与密室 剧照 NO.20

《哈利·波特与密室》剧情介绍

哈利·波特与密室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 饰)结束了假期,即将回到霍格沃兹继续学习魔法。一个叫多比的家养小精灵警告哈利不要回到霍格沃兹,否则会陷入极大的危险。哈利没有听从多比的劝告,回到了霍格沃兹。很快,霍格沃兹发生了一连窜怪事:接二连三出现学生被石化,一直找不出原因。而哈利总能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从墙壁里传出来。 传说,霍格沃兹有一个密室,里面记录着伏地魔年轻时的秘密,只有斯莱特林的人才能打开密室。哈利偶然发现自己能听懂蛇说话,一时传闻是哈利打开了密室。难道多比所指的危险就隐藏在密室?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性福结局珍妮特星球夜花火血色迷雾鹰眼传奇皇帝朱元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穿过月亮的旅行蟑潮刘易斯探案第三季修女艾达甜蜜计划唐顿庄园哆啦A梦:新·大雄的宇宙开拓史边城风云异类侵袭命运/冠位指定终局特异点冠位时间神殿所罗门午夜怪谈龙年档案飞虎路德灵异侦探社我在等你回家恋爱与友情之间大数据时代夏家三千金出于爱谜厄庄园不确定谁动了青春这根弦泰壹

《哈利·波特与密室》长篇影评

 1 ) 罗恩

前几天看哈利波特第一部的时候还说要看完这一系列,现在想想,还是算了吧······就看到密室这一部为止吧,觉得太幼稚了,剧情也不连贯,个别情节真的只适合小朋友看吧(笑哭),我还是更喜欢权利的游戏,行尸走肉啊这种类型的。

然后看第一部的时候特别迷赫敏,现在觉得罗恩才是无可替代的存在,想说说他。

罗恩的爸爸是魔法部禁止滥用麻瓜物品司的员工,薪金不高,孩子又多,所以罗恩大多数的东西都是二手的,他也因此对这方面的事情比较敏感。

可是他呀,贫穷却也真诚,窘迫但不卑微,我记得罗恩和哈利在火车上初遇的时候,列车员问他和哈利要不要点买零食吃,罗恩攥着爸妈给他准备的吃的小心翼翼说不用。

哈利被姨夫关在房间,罗恩开着家里的小车来救他,到了自己家,说,虽然小但是温馨,惊讶也心疼他的成熟懂事。

尽管时常被马尔福嘲笑,尽管也会因为家境而苦恼,可是他仍然乐观幽默,豁达坚定,是全剧的开心果呀。

吼叫信那里,看一次笑一次,罗恩小表情太丰富了。

还有在密林中被大蜘蛛包围,明明怕的要死,还不敢乱动乱叫,可爱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段哈利完全被罗恩抢戏 ,至少我的关注点一直在罗恩身上。

也是,三小只中演技最好的一直是罗恩,把人物展现的立体丰富有层次,那么小就演的那么好了,小戏骨呀。

还有,他一直生活在朋友哈利的光环下,他的平凡就是为了衬托哈利的不平凡,大家都知道哈利是戏里戏外的主角,而他陪着英雄出生入死,他的优秀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呢。

仔细想想,罗恩不也最像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吗。

生活拮据,有一个比你优秀比你聪明的朋友,走在哪她都是最大的亮点,没有人关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生活,自己却一直是配角。

还好,罗恩成长为了一个善良乐观温和果敢有担当的男子汉。

要相信,每个人都有最好的结局。

 2 ) 6集短剧制作的典范

至于《哈利波特与密室》,我在重温时确实感受到了其长度的“压迫感”。

与儿时观影体验不同,如今看来,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六集短剧合集,每一段都充满了细节与伏笔。

这种结构上的独特之处,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这也清晰地揭示了电视剧与电影行业在2024年的一个显著趋势:随着短视频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观众愈发倾向于将时间投入到手机屏幕上。

记得我曾与母亲讨论,我已不再依赖电视直播,转而使用投影仪点播心仪的内容。

母亲则认为那是年轻人的偏好,直播依旧占据她的生活。

然而,最终吸引并占据他们时间的,竟是互联网上的短视频与直播购物,这一变化令人始料未及。

如今,家中的直播电视观看频率明显下降,每当我提及点播新剧,父母甚至会向我请教如何操作。

这一转变映射出从《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至今,电影制作思路的重大调整。

电影开始追求更为紧凑、一气呵成的故事叙述,如《哈利波特与密室》便极度忠实于原著,详尽展现每个情节,这样的模式更贴近现代短剧的风格。

因为许多点播观众,正是从电影观众转化而来,而传统电视直播的观众则转向了直播领域。

英国的2个平行宇宙=魔法+工业革命《哈利波特》全系列影评1/4_哔哩哔哩_bilibili1. 电影的瘦身问题近年来,电视剧领域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剧集篇幅缩短,制作愈发精良。

以近期热门的《繁花》为例,其高品质促使观众在点播时更加专注投入。

相比电视台直播时可能因收视率波动而失去观众,点播模式让剧集得以更完整地展现其魅力。

回顾《哈利波特与密室》,它仿佛代表了2000年代初期的电影制作手法,即在电影中堆砌大量信息。

或许是因为第一部时成本所限,导演在续集中得以更充分地展现其创意与构想。

然而,这种通过扩展世界观和引入新奇元素的方式,已不再完全契合现代电影的快节奏。

相反,它更适合于电视剧,尤其是短剧的形式,正如哈利波特系列现正筹备的剧集版,其承载的信息量将更为丰富。

此外,哈利波特作为一种轻度魔幻题材,相较于重特效的科幻大片,其故事性和人物塑造更为突出,这也为其剧集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转变,恰如影视行业近年来的一大显著变化,哈利波特的这次“变身”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

在重温《哈利波特与密室》时,我曾设想,若能将影片精简至一个半小时,效果或许更佳。

例如,片中某些关于冒牌老师的镜头,其情节与主线关联不强,或许可以适当删减。

同样,马尔福探索密室的情节过于冗长,悬念铺设虽足,但频繁出现的石化事件(共计四人)使得节奏略显拖沓,这部分亦可考虑精简。

2. 多比的自我认同此外,回顾第二部,我对多比这一角色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儿时观影,多比不过是个小精灵角色,并未过多思考。

而今看来,多比实则象征了社会中一群在观念转变与自我认同中挣扎的个体。

原著中,赫敏与多比携手创立小精灵联盟的情节未能完整呈现于银幕,实为一大遗憾。

多比的角色因此显得更为工具化,其背后蕴含的少数群体争取独立与自由的深刻寓意被削弱。

如今的我,更能体会到这一设定的深远意义,而当年的我,或许因年龄与阅历所限,未能深刻理解其背后的复杂情感与社会议题。

 3 ) 读者·哈利·波特与密室

书在八月底那天看完,虽然后半部分差不多一天看完了,但是跟前半部分中间隔了好长时间,各种各样的事情,到格尔木出差,有单位的检查,在家也没多少时间看书,导致中间隔了有一个多月时间。

好在,书最后还是看完了,按照当时的速度,其实两天时间看完绰绰有余的,但终究不能如愿,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真的是太少读书时间了,没办法长时间痛快的读一本书。

这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和小伙伴们已经升到二年级了,但是哈利在姨父家不受待见,又因为家养小精灵多比的使坏被禁锢在了房子里,幸好罗恩开着飞天汽车来接他了,要不然他可能都去不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了。

多比为了哈利着想,不愿他身陷险境,一直在背后阻挠哈利回到学校,哈利也因此经历各种磨难,甚至在学校里被人冤枉,被同学疏远。

在哈利二年级的时候,他再次遭遇了险境,再次与伏地魔相遇,虽然是伏地魔五十年前留下的日记本,但就算仅仅是一段记忆,也搅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人心惶惶的,甚至将邓布利多校长驱离了学校,海格也被冤枉关进了阿兹卡班监狱里。

神秘的密室里究竟有什么怪物,它的入口到底在哪里,五十年前又是谁打开了密室的入口,究竟是谁在背后制造恐慌,谁才是斯莱特林的继承者?

虽然哈利波特系列一直都属于儿童文学,但它的剧情和人物可能一点都不儿童,第一部里的半人马,长在别人后脑勺的伏地魔,第二部的大蜘蛛,大蛇怪,还有鲜血淋漓的日记本,有太多少儿不宜的情节和画面,但为什么它会是儿童文学呢?

我想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小朋友们跟随着主人公哈利,罗恩,赫敏一起在这个奇幻的魔法世界里成长。

全世界有多少人喜欢哈利波特呢?

看看它的小说在全世界的销售量吧,当年有多少小朋友进了这个魔法世界就再也出不来,他们跟随主人公一起冒险,一起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一起成长,如今小说早已完结,电影也拍完了,曾经的哈迷们也早已长大成人,但我想,就算他们已经变成了大人,可内心深处还是做着一个关于魔法世界的梦,梦想着能够拥有一支魔杖,说着拗口的咒语,和黑暗世界里的坏人决斗。

我当年第一次接触哈利波特的是电影,具体时间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家里买了VCD播放机,然后我在音像店买了几盘盗版VCD碟,其中就有哈利波特的前两部电影,虽然是盗版碟,但画质清晰,还是中文配音,当我把碟片插进机子开始播放后,一个神奇的世界就展现在我眼前,从此无法自拔,这两部电影也被我翻来覆去的看了无数遍。

后来才知道了原来电影还有小说原著,等我知道时,小说已经写到了第五部,而姐姐正好买了这部书,后来追完了哈利波特的八部电影,但小说一直只看了第五部,其他的一直都没能相遇。

2016年生日时获得了苗苗给我的生日礼物,全套哈利波特的原著小说,但直到最近才开始看书,前段时间看完了第一部,这两天刚看完第二部,在看完一部小说后,我都会回顾一遍电影,然后才写这些感想。

相比较而言,我还是觉得小说更好看一些,虽然电影把那个奇幻的魔法世界展现在屏幕上了,但毕竟电影无法将小说内容面面俱到,所以看小说就会有一种看到了彩蛋般的欣喜,有些电影没有拍到的内容也很精彩的,况且小说更让人有遐想的空间,能更好的去想象那个神奇的世界,电影的话就那些具象化的内容,甚至看小说的时候,每当出现一个人物时我就会想起电影来,那一个个活临活现的人物仿佛就在身边,而这也正好说明了电影同样很精彩,只不过我比较喜欢小说而已。

电影当然是经典的,尤其是三个小演员的表演更让人赞叹,当年拍前两部的时候,他们三个真的好可爱,虽然之后岁月的杀猪刀在哈利和罗恩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的表演不容置疑,小小年纪就展现出如此让人赞赏的表演,就好像他们天生为这部系列电影而生,一生只有一个经典角色也是值得骄傲的事。

第二部和第一部的演员年纪相差不大,所以看起来变化很小,在第二部里他们继续展现出自己的魅力,赫敏作为一个学霸依旧是那么的耀眼夺目,关于密室的重要提示也是她留给哈利的,罗恩算是三人中的学渣,在第二部里还弄断了自己的魔杖,导致多次出丑,但他一直站在哈利和赫敏身边,在赫敏被石化后和哈利一起找到了密室的入口进入密室去救金妮,他从始至终就没有丝毫退却,和哈利在禁林里就算再害怕也没有退缩。

三人行里,赫敏可以说是大脑,哈利是挥舞魔杖的手,而罗恩就是支撑他们的脚,三人合力,其利断金,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

哈利在这一部中最大的困惑就是关于自己的归属问题,一年级分班时,分院帽一开始想把他分到斯莱特林,是他一直要求不要分到斯莱特林,分院帽才把他分到了格莱芬多,但在第二部时,因为密室的出现让哈利陷入同学的冤枉与孤立中,他被怀疑是斯莱特林的继承人,密室的开启者,恐慌的制造者,加上分院帽的再一次确认,就连哈利也开始觉得自己似乎应该被分到斯莱特林学院,但最后的决战之后,邓布利多告诉他,使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我们本身具有的能力来决定,所以哈利才能在最后决战时召唤来凤凰,才能从分院帽中抽出格莱芬多之剑,战胜里德尔,也就是伏地魔五十年前的日记本记忆。

再一次战胜伏地魔,哈利凭借的是自己对能力的选择,在他小时候与伏地魔初相遇时,哈利的妈妈用爱的魔法保护了哈利,第一部时哈利正是利用这力量战胜伏地魔,到了第二部,哈利正视自己的能力,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表现我们真正的自我,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这比我们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

在第二部里,金妮的戏份明显增多,密室的开启者是她,最后哈利他们去营救的也是她,可能罗琳在这时候就已经设定好了哈利他们最后的归属,开头哈利在罗恩家,他妹妹金妮一见到哈利时的反应,还有中间金妮给哈利的情人节贺礼,一个小迷妹的形象立马呈现在书中,她崇拜着自己的英雄,幻想着哈利能够注意到自己,能够喜欢自己,可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小迷妹的幻想,可看着她,我不禁想起自己,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幻想着喜欢的女神能够注意到自己,青春懵懂时,大家都对那份真诚的感情格外珍惜。

就像罗恩和赫敏,罗琳一开始也就定好了他们的结局,虽然一直不太感冒他们俩的CP,反而想着赫敏应该和哈利在一起,但就像罗琳所说,她一早就在书中定好了他们的未来。

中间因为马尔福对赫敏的侮辱,罗恩暴跳如雷的想要惩罚马尔福,却因为魔杖断了而使魔法反噬到了自己身上,当赫敏被石化,罗恩更是心急如焚,书中多次写到罗恩对赫敏的关注和关心,只是可能我们读者选择性忽略了这些,才想着哈利和赫敏在一起。

其实想来是因为长大后罗恩有点长残了吧,而赫敏却是越来越漂亮,大家选择性的觉得美女应该配帅哥,其实小时候哈利和罗恩真的很可爱的,要是大家都长不大就好了。

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二部小说和电影都已看完,接下来就是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书从第三部之后就慢慢变厚了,读书的速度想来也会变慢了,不知道今年能不能看完七部小说呢?

但愿时间长久,但愿随时都是读书好时间。

2019年9月4日晚19:40于西安。

阴天。

 4 ) 哈利·波特与密室

《哈利·波特与密室》主角是由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饰演的哈利·波特,有一个多比的精灵警告哈利不要回到霍格沃兹,否则会陷入极大的危险。

哈利没有听从多比的劝告,回到了霍格沃兹。

很快,霍格沃兹发生了一连窜怪事:接二连三出现学生被石化,一直找不出原因。

而哈利总能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从墙壁里传出来。

精灵多比 传说,霍格沃兹有一个密室,里面记录着伏地魔年轻时的秘密,只有斯莱特林的人才能打开密室。

哈利偶然发现自己能听懂蛇说话,一时传闻是哈利打开了密室。

赫敏、罗恩及哈利 虽然整部影片都是围绕密室所展开,而哈利则能听懂蛇语【部分原因在于伏地魔】,还有就是哈利能拔出精灵之剑消灭密室中的年轻伏地魔及巨蛇。

密室 对于精彩的是前期密室的铺垫,出现的血色字样,都是引导年轻伏地魔出现的原因,作为《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三篇章,也表现出了哈利对抗邪恶魔法的勇气,也是使用正义的魔法维护魔法世界,人人都需要勇气。

 5 ) 二刷

一刷写于2019.2开启了一段青春的十年里程,不过当时还不有点不屑于什么哈利波特,觉得是小孩子的东西(自己也就初三吧),电影好像也是在圣诞节教室里通过大约20寸的小电视看的学校功放盗版。

直到用爷爷的西单购书卡(图书大厦还在么?

)买完原著后,才发现是打开了怎样的一个世界。

又直到看完七的下半集,才知道这就是整个贯穿我的青春啊。

希望以后会和宝宝一起重温吧。

第一次写是19年2月,儿子四月来到这个世界,2024年10月跟他一起电影院重温了这部电影,才想起来记忆的错误,当时看电影的时间其实是高中而不是初三。

本来是想先去看魔法石,进了影院发现怎么上来才有猫头鹰才发现买错了票,不过应该也不算影响体验。

没想到第二部居然是八部曲里最长的,从最开始开车到蜘蛛精再到最后的蟒蛇大战都足够刺激,儿子自然也不敢看完全程,但一定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下周补二,然后看完整个八部曲!

不知不觉中,自己居然到了怀旧的年纪。

豆瓣是个好平台,看到06年的评论,真的是很奇妙的体验。

btw,最后多比重获自由那一幕,看着还是很暖心的。

 6 ) 魔法之剑出鞘

终于时隔多年,乐色华纳终于想起把后续几部也拿出来重映了。

首先,这一部拍摄的是相当中规中矩,基本完全照着原著来叙事,比较全面但却有些乏味,之所以能打倒四星全是因为讨厌的大椰子的功劳,将其它几部的分数给抬了上来。

其次,在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在大银幕观看此片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Fawks the Phoenix这首Theme,再次在大银幕上聆听到这首配乐时,满满的回忆顷刻袭来。

然后,从这部暖色调风格之后,HP系列便进入到了暗黑冷色风格之中,而且基本上是一部比一部更“黑”,所以影迷常年打趣说:后面几部得打着手电筒才能看,嘿嘿。

另外,本片在全系列电影中存在感有些低,估计只比《混血王子》高一点,但在小说中,这部的悬疑惊悚感是整个系列最出色的,记得当年晚上看小说时真的是有被吓到。

最后,还是那句话,经典的电影就应该时不时拿出来重映,不然怎么能打脸到现在那些烂到令人发指的破电影呢。

 7 ) 关于哈利,关于过去的十年

我还记得,最开始知道哈利波特的时候,JK罗琳已经出了前四部,并且因此跃居成为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女人之一。

被其中稀奇古怪的咒语、那个未知而新奇的魔幻世界吸引,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的我,13岁,初二。

然后带着期待,看着火焰杯、混血王子与死亡圣器的到来。

不得不说越往后,剧情越不再适合小孩子,并且有些落入俗套,但是伴随着小哈利的成长,我们这些最初的读者,也在成长。

当哈利波特第一次变成真实的形象出现在大荧幕上,我还记得看到哈利骑着扫帚追赶金色飞贼时候的兴奋心情,就像一个期盼已久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其实整体看来,魔法石应该是整个哈利波特已出电影系列中最好的一部。

抛开剧情不说,单就是原书是整个系列里最薄的一本、而在之后各部中电影时长也没有特别延长的角度来看,起码第一部的时间是相对充裕的。

只是随着书越来越厚越来越充斥着暴力与血腥、死亡与离别,大片大片的黑色笼罩着霍格沃兹也笼罩着荧幕,想来也是无法的编剧与导演删去了太多书中我们所期待的经典场景。

于是电影变得充满了神秘色彩——因为如果没有看过原书就进电影院基本上就是在看天方夜谭。

但是我还是不会忘记,2009年的7月21日,我的22岁生日,独自一人专门去影院看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散场后默默感慨,十年,和哈利一样,我也长大了……

 8 ) 再次重温,发现纳威真是美人坯子!

天惹!!!

看这眼睛!!!

谁能猜到这个小胖子居然这么能长!!!!!!!!!!

??

妈呀这个合照太绝了马修真是太争气了,我小时候怎么没发现呢!!!

第三部肯定更帅,2019继续重温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

 9 ) 不定期更新观后感

there‘s no Hogwarts without you(Hagrid)又一次泪目啊 为什么每次看到这里都会忍不住流泪——20241020到BJIFF 2022 不知道几刷了,这一版还是删减了一些:Harry发现Filch是哑炮的片段、Justin被petrified前跟Harry聊天的片段、Harry发现Tom的日记后在common room 跟一个女ghost坐在一张桌子,然后要求她离开的片段、Ginny被带进密室,一众教授要求Lockhart前去营救,Lockhart跑回办公室收拾行李准备逃走的片段(只发现了这么多),或许是对主剧情没什么影响,但是还是会觉得少了点儿,少了点儿。

想让老邓要开除R&H时,斯教指着H&R的直勾勾小手真的是太可爱了叭!

字幕组把parseltongue翻成“芝麻开门”是我见过的最接地气的翻译了。

IMAX跟投影仪相比,是真香啊!!!

 10 ) 《选角难以匹敌—编、导难以下咽》

作为原著的忠实读者,我打心底里觉得——电影剧本改的很屎。

当然,一小部分原因当然是受时长所限。

但是,把无能全部推卸给时长的导演不是好导演。

编剧也不是好编剧。

演员、美术、特效、配乐、依旧上乘,但是我对编剧的唾弃已经不可抑制。

该仔细交代的地方一笔带过,该草草了事的地方又显得拖沓乏味。

再加上导演没有很强的叙事功底,也就是说,好好的一个,故事先是被改烂了,然后又被人没头没脑乱拍一通,大家自然就难以看得懂、看得舒畅。

比如:1、 前面哈利躲在斜角巷店铺的柜子还是什么东西(姑且称做柜子)里偷看马尔福父子的那一段, 既完全没有交代哈利躲在柜中扒缝偷看的视角,也没有哪怕循规蹈矩的给马尔福离柜子越来越近的手、越敞越大的柜子的门缝一个特写。

简单地说:没有营造出任何紧张气氛。

导致原作中马尔福伸手要打开柜子,而差一点发现躲在里面的哈利的那一段惊险场景,在本片观者的眼中完全成了没头没脑并且十分拖沓的剧情。

2、 最后终极大决战的部分更是败笔大连环。

邓布利多让凤凰给哈利送来学院帽,然后伏地魔对帽子嗤之以鼻。

原作中是写到:哈利在与巨蛇对决中,在命悬一线、无计可施之际,抓起帽子扣在头上,闭着眼睛默默祈祷,让帽子帮帮他。

这时,有一个东西砸到了他头上,正是那把格兰芬多之剑,而后才有了哈利用那把剑击败巨蛇的情节。

而电影中改成了:那个帽子被哈利随手丢到了地上,然后过了一会儿哈利再瞟它一眼,里面莫名其妙就多了一把剑。

  这两种叙事方式的差距简直不是毫厘,更甚千里。

原作的叙事不仅更多了一些奇幻性,而且更强调了哈利与邓布利多间一种强烈的信任关系,哈利在保命时刻愿意相信邓布利多给他的这顶破帽子能够救他一命,邓布利多更是坚信哈利是有资格得到宝剑的人。

并且,根据后面邓布利多的叙述,这把剑是一把流淌着传奇的格兰芬多学院创始人血统的更加传奇剑。

它不仅一颗恒久远,世代永流传,而且只有真正的格兰芬多传人才有资格得它在手。

那么我们就要纳闷了,这么仙气儿十足的一把剑怎么跟变戏法的帽子里的兔子似的,说冒就冒出来了呢?

兔子还要等人家召唤一下才肯出来,这把仙剑却一点儿沉不住气,不请自来,如此不自重的一把剑,我表示看不上它。

  3、 再就是那只凤凰 起先伏地魔嘲讽道:“这就是你敬爱的邓布利多派来保护你的东西?

一只笨鸟?!

”(类似这种台词 记不清了)进而原著中凤凰是在哈利中蛇毒后,即将死亡之际,在伏地魔的面前用眼泪医好了哈利,而且是以哈利的第一视角叙述。

大概是说,就在哈利觉得眼前的世界越来越模糊时 突然一切又变得慢慢清晰起来, 然后他发现原来是凤凰把头靠在他的手臂上,流下眼泪,看到这个场景的伏地魔冷笑道:“你看,这只笨鸟也知道你快死了,为你哭泣呢。

”然而凤凰却用眼泪替他疗好了伤口,看到这一幕的伏地魔吃惊道:“我早该想到的!

凤凰的眼泪能够疗伤!

”然后叫嚷着:“滚开你这只死鸟!

”一脚踢开了凤凰。

(大约是类似这样的台词 也记不清了)因而,先抑后扬的,这只笨鸟先是被伏地魔不齿 接着又发光发热救活了哈利,令伏地魔碰了一鼻子灰。

这戏剧化的效果当然也被草包编剧毁了个干净。

  如此考量,这两种叙事方式就更是大相径庭。

相比原作中体现出的凤凰当着伏地魔的面医好哈利,导致伏地魔又一次被邓布利多当面挫败,还有踢开凤凰的举动体现出的伏地魔的暴戾,电影简直淡的没味儿。

4、 还有,本片中金妮是从哪冒出来的?

原著中她是在这一部中才进入霍格沃兹的一年级新生,并且在进入霍格沃兹前就很崇拜哈利,入学后更是对哈利始终爱慕。

依稀记得还有一段剧情,金妮想要跟哈利坦白有关伏地魔(汤姆里德尔)的日记的事情。

却在正要开口时被人打断。

而电影前半段完全没提到这码事,不如说是从始至终没提到金妮一个字,除了在罗恩家匆匆一见。

但这样就更显得怪异了,前半段一个出现了不到十秒的人物,在最后半小时内仓促出现,突然她就冒出来了,比打地鼠里的地鼠还突然,而且一出场就已经被人劫持。

并且一举成名,跃然成为这一部哈利波特的第二号幕后黑手,而且前情中基本上所有的案件都是她搞出来的。

铺垫呢?

叙事完整度呢?

前因后果呢?

悬疑气氛的营造呢??

都喂狗了吗?

( 原著中还有伏地魔洋洋得意的讲述他如何骗取金妮的信任的一段,说金妮把他当成了朋友,还对他哭诉自己喜欢哈利但又爱在心底口难开的情节。

好像是因为如果持有那本日记的人不能完全的信任它,伏地魔就不能通过日记控制其心智、吸取其生命力。

如果省略这些是为了时长,姑且就算了,虽然这情节是伏地魔的诡计的核心部分,个人认为并不能省去。

)  电影中还有众多类似的自以为是的败笔,无一不暴露导演、编剧叫人捉急的叙事能力和镜头调度能力。

不一一赘述,相信通过这几个例子,已经可以看出电影与原作的硕大差距。

当然,本片其他方面依然是可取的。

但作为原著党,看了第一部我觉得我能再看六部,也就是看完七部。

而看了第二部后,我觉得我又高估自己了。

《哈利·波特与密室》短评

【D+】It's not our abilities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 It's our choices. 还是没啥感觉,看完反倒喜欢那个铁憨憨老师,这样看下去是要批量三星的节奏。

8分钟前
  • Cardinal
  • 较差

【B-】可能得益于第一部的“献祭”,让观众对该系列的互动模式有了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在课堂、魔法走廊与校园传说的间隙中慢慢构建主题乐园电影的标志建筑,主线故事的悬疑和推理也相当愚蠢,但主创似乎已经有自知之明,可能心照不宣的互动表演才是观看乐趣所在。好在结尾最终把高光放在从阿兹卡班回归的海格身上,众人的掌声化作羁绊的证明,观众与霍格沃兹的友情终于被正式构建。/10-18观影补标

9分钟前
  • 思路乐
  • 还行

女性创作者如果有想象力 会所向披靡

13分钟前
  • 李荒原
  • 力荐

本来能3星的,最后的战斗场面尬出天际,一个最大的反派竟然全程在旁边观战!莫名其妙进入密室,莫名其妙飞来一只凤凰,莫名其妙多了一把剑,刚好凤凰把蛇最厉害的眼睛弄瞎了,剑砍半天蛇毫发无伤,最后随便一插就一击毙命。但我最想吐槽的是:喂!你们不是会魔法吗?一场战斗就是全程逃跑,加最后运气打赢,还是没有用一点魔法。让我震惊。打完蛇还装备“蛇牙”,然后反派就在那里站着,眼睁睁看着主角把自己的真身搞死?后面全程老人,地铁,手机

14分钟前
  • 时间的轴
  • 较差

怎么搞得有点恐怖片的感觉?窗外北风在呼呼地吹啊……

15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额,那个汽车不错的说...中规中矩吧

16分钟前
  • shalimar520
  • 还行

无独有偶,和《指环王》一样都有大蜘蛛还有咕噜(多比),不过蜘蛛有点多得恶心了;能石化别人的一般第一就会想到美杜莎;既然是和魔法有关,剧情怎么样都能所得通;演技全看Ron~·~

18分钟前
  • 鱼耳朵
  • 较差

都不是小鱼小虾来给主角练级,大反派的分身直接出手!另外,鄙视那个弱智的球类游戏!!!!

23分钟前
  • 皇家四九
  • 较差

“哈利·波特”系列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原来看小说的时候,感觉这第二部是系列小说中最薄的一本了,没想到这部电影却是系列电影中最长的一部(撇开最后一集分上下两部不谈),长达2小时40分钟。但看的时候也不觉得冗长,而且相比第一部很多前戏,这部电影很早就进入了主题

28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snape越看越可爱。这部好多梗哈哈。

33分钟前
  • 友邻广播
  • 力荐

重温。第二部最大的细节就是在一切结束后,赫敏回归时和哈利拥抱,和罗恩握手。小时候并不觉得什么,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对于心中的认定的好朋友不会在意自己的行为,没有过多的想法,而对于心中在意的人却极力克制自己的行为。也是为后续赫敏和罗恩在一起埋下伏笔。

37分钟前
  • 026后勤仓库
  • 力荐

本来金妮第一眼印象还行,现在再看还是各种一言难尽,起码选个初恋脸吧,嘤……从小大概是从这开始第一次警告自己先看片再读原著……汤姆里德尔演员一般邪性吧,吓小孩是够了,老阿姨表示波澜不惊,反倒当年的邓不列多略油腻。马尔福最靓时刻。

42分钟前
  • 我不在这
  • 还行

不知道为啥,第二部的印象明显比第一部深刻,大概是因为当年跑去电影院看了吧。四星因为不喜欢小怪物。

44分钟前
  • S for Sheila
  • 推荐

大银幕重看/罗恩好可爱!多比好讨厌。除了一个个新据点解锁(对魔法世界的拓展)后所带来的满足感与趣味之外,结尾部分真的有够打动人,全体师生将掌声送给了海格(此刻他不仅被信任着,也拥有着真正的朋友),三小只的关系处理:热情相拥/拘谨握手。而其间的部分则让我感到些许无聊,尤其再次深刻的感受到哈利的主角光环多么强大甚至让我有些反感,不仅仅是天选之子的身份,这次着重体现在戏份的安排上,无论复方药剂的变身段落还是密室里的惊险争斗,罗恩与赫敏都被排除在外,存在感过低了,最后还要深情的说上一句:“没你不行”,真的感觉假惺惺的…

49分钟前
  • 1900
  • 还行

好长……好闷……多比、金妮、哭泣的桃金娘、蛇佬腔、汤姆•里德尔、蛇妖、凤凰

53分钟前
  • 七黛.
  • 较差

蜘蛛与巨蛇,生物的阴影恐惧。/2024重映,如今看来还蛮惊悚的,但又不会过分吓人,用了很多小笑点、小趣味来调剂,整体是萌版“校园怪谈”的风格。打人柳车祸、从墙壁里听到神秘幽灵般的声音、学生和猫被陆续石化,威胁层层升级,惊悚效果也逐渐递进。体感它能排到整个系列的TOP4。多个有效的惊悚场景,成功营造出了电影的气质。而且也不只是单纯为了吓人,也推动故事的发展(伏地魔主线危机的揭示)和角色的成长(这一部聚焦哈利&罗恩),战胜内心的恐惧。

5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这反派也死得太容易了啵,而且餐桌上的那么多好吃的都木有人吃……

57分钟前
  • 龙如今
  • 还行

比第一部剧情清晰整洁了很多,是好的方向,不过故事的叙事模式太过繁冗,让一个偏向解密的故事讲出来了三个小时。

58分钟前
  • 伏眠
  • 还行

小时候看的了,记得不是很清楚,好吧,我承认我不是正宗的哈迷,重温才发现这一部赫敏就和罗恩眉来眼去了,我可怜的小哈利

1小时前
  • 嘿朱丽叶
  • 推荐

虽然长达两个多小时,但内容充实,并不会觉得拖沓。

1小时前
  • sosovipp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