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半夜听着Eason的《The Line-up》这张专辑,发现《1874》也在其中,而且是《魂魄唔齐》的主题曲,讲真突然十分想看,就上B站找资源了。
看完电影,惆怅之余想写点东西。
对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香港电影,无论认真如《无间道》、《暗战》,还是娱乐如《身娇肉贵》,每一部我都觉得是有深意的作品。
虽然剧情或许让人吐槽,但是里面表达的思想,却让人在看完电影之后,久久回味。
这是一部鬼片吗?
只是披着鬼片的外衣,告诉你感情的意义而已。
就像周星星的《逃学威龙:龙过鸡年》,也是一部披着周氏喜剧,通过梅艳芳与周星驰的互动,展现梅艳芳饰演的名媛的哀愁。
英皇出的娱乐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剧情跳动,人物语言、动作特点鲜明,而且很多都是大大咧咧的感觉,在大大咧咧之中,却藏着他们细腻的感情心思。
这种电影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对白前后没有太大的逻辑性,也没什么文采,甚至演技粗放,但是就是可以告诉你现在发生了什么,剧情进行到哪里了,角色现在的心理是怎样的,接下来就是观众自己的回味。
是不是很粗暴很流氓,但是比国产烂片的无意义的呻吟,我更愿意被这样粗暴。
无论生者还是亡魂,做好最后一场戏,才能好好地送走亡者/走向归宿,然后继续生活/重新开始。
电影的剧情线有两个,一个是云飞(鬼)完成自己的夙愿,放下执念走向最后的归宿,是明线;另一个是Miko(生者)完成最后一次见父亲的愿望,送走父亲,这是副线,两条线最终的关键都是初八的最后一场戏。
虽然道理很有来头,但是导演对于副线的处理真的是简单粗暴,一开始我看伍咏薇和黄秋生偷情,觉得这是用来增加娱乐性的一条桥段;后来看到黄秋生不愿初八被杀,觉得好像情况有点不简单啊,最后Miko她爹出现讲了一通道理,然后一戏送两魂。
才知道导演想说的是啥。
结尾处堪称是混搭典型,唱完戏的二人,被一群不明就里的rappers和郑希怡包围,Miko破涕为笑(意味着继续生活),Eason目光坚毅。
一个场面,想表达的东西很多,结果成了大乱炖。
要不是观众有心去回味,恐怕很多人就这么草草地结束了观影。
在感情上,Eason和郑希怡的对比就是六十年前的云飞和二少的复刻。
其实导演的安排,已经明显地透露出郑希怡就是二少转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郑希怡一生下来逢赌必赢,逢赌必吐,而且为人很man,在各种事情上都是处于一个带领者的角色,处处彰显她的男性本色。
相反,Eason是紫云飞的转世,他害羞,怯场,怂,在有其他伙伴陪伴的情况下依旧不敢主动去“捉鬼”,在观众面前秀技也放不开,面对喜欢的人也不敢说出口。
虽然最后明话告诉你初八和环彩的表现都是装的,但是冥冥之中紫云飞的愿望已经在初八身上实现了,这就是本片的妙处。
哎影评真麻烦,不能上传截图!
只能一点一点说啦!
本来看完电影好怅然若失的(/Д`)゚但是当人家再看一遍的时候,发现好多地方都有梗哎!
翻了翻影评,好像还没有大神把这些细节分析过,就献丑说说看啦+++++++++++++++我是姿势优美的分界线++++++++++++++++++1.紫云飞最后去了哪里?
还记得片中紫云飞对路初八讲:“我的半个魂魄还在你那里。
”吗?
咦?
不是说三魂七魄的吗?
半个魂魄是什么东西?
要注意的是,在这部戏里是没有三魂七魄的概念的,魂魄就是一个完整的东西。
路初八是拥有半个紫云飞魂魄的,是半个紫云飞。
但继续深究下去,这样的思路也是值得商榷的,半个紫云飞投胎了,剩下的半个紫云飞怎么办?
了却心愿后,再次投胎吗?
不——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路初八看成完完整整的紫云飞,那个鬼魂紫云飞只不过是她的一缕忧愁和执念,这不能说是一种拥有完整人格的东西,而只是一种痴痴怨念,一个未完的心愿,一份前世留下的债。
但是为了电影的表现,将这种情绪具像为人格。
所以到后来,心满意足的鬼魂紫云飞就理所当然地消失了。
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心愿。
真正的她就是路初八。
她单凭自己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这也是本片出彩的地方,你以为是鬼寻人帮忙,实际上是自己完成自己的心愿。
2.陆环彩为什么就是二少爷?
其实线索不是藏得很深……甚至可以说导演在非常用力地暗示观众。
首先,我们想一下,二少爷是做什么的?
回到紫云飞和二少爷初次见面的场景:紫云飞说:“我不过是个戏子。
”二少爷回:“我何尝也不过是个烂赌三呢?
”可见,二少爷即便不是什么赌圣,也是赌场老手。
而陆环彩呢?
(1)她出生时,父亲中了六合彩。
(2)天生会赌牌,逢赌必赢。
两者的联系是不是很明显呢?
不信的话,我们反过来想,如果陆环彩不是二少爷,这些设定有意思吗?
编剧不会那么无聊。
3.为什么陆环彩赌完就呕吐?
当我回去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发现“陆环彩天生赌完就呕吐”这是一个很突兀的设定。
若是仅仅是为了让陆环彩在楼梯口吐了路初八一脸,让他们两个有机会在厕所里聊天,随即有机会初次尝试接吻,完全可以换个更有趣,更直接的情节推进。
根本不需要那么绕。
显然,这是编剧的又一个提示,一个伏笔,甚至可以说是解决全片最重要的问题的答案!
如果陆环彩逢赌必赢是因为前世是二少爷,那么赌完必吐也必然是因为二少爷。
赌完感到恶心是一种惩罚,这让天赋异禀的陆环彩非常厌恶赌博,为什么要惩罚自己呢?
嘿嘿,想到了吗?
因为二少爷没去听紫云飞唱戏就是因为自己赌博!
而正因为赌博,让他连爱人的最后一面都没看见。
有人说,这可能性不大。
如果他真的深爱紫云飞,怎么会因赌博而不去赴约呢?
大家还记得二少爷有一次赌博,赌光了全部身家吧?
虽说正是这次机缘,让这两人的情愫更深了。
但可以看出,二少爷的赌博是随时拼了性命的,他是以此为生的,每场赌博都是战争,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可以想象得到,二少爷原本是要赴约的,但是因赌局出了意外状况,导致他无法抽身赴约。
最后因痛失所爱,伤心欲绝而自杀(或者像《楼台会》中的梁山伯一样郁郁寡欢而病死,总之是因爱而死)。
为什么那么说?
因为在紫云飞与路初八去墓地看望二少爷的坟地的时候,我们看见二人合葬的墓碑上写着两人的卒于:一九三六年。
(86:16处)另外在74分处,当路初八问老人:“你是蒋家二少爷?
”的时候,老人回望照片说:“这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路初八将此误认为这是老人对自己是二少爷的默认,但实际上老人是在说六十年前,二少爷就死了。
但是结局有情人还是终成眷属了。
虽然说我们今生无缘,但来世,我们还是在一起了。
还记得紫云飞找算命先生算自己和二少爷的姻缘吗?
算命先生说,要来世才行。
《1874》这首歌。
情浓。
那位与你绝配的恋人,怎么一直没有出现。
他究竟是出现在什么年代,这今生啊,就这样错过你。
《魂魄唔齐》讲的故事其实很有意思。
它有些像早年的《胭脂扣》,却没有《胭脂扣》那样浓重的文艺悲重味道。
电影里面六十年后的路初八在设定和故事情节上,充满了喜剧效果,仿佛是在讲一个并不恐怖的鬼故事。
这个故事,本来就不恐怖。
它依靠着年代而建。
鬼一直逃不开转世轮回,紫云飞就是那个不肯转世的魂魄。
她在等她魂牵梦萦的二少爷,和胭脂扣里面多么相似,都是在等尘世的爱人。
只是胭脂扣里面,他们是有约的,紫云飞和二少爷,是没约的。
前一世充斥着暧昧也只能是暧昧,紫云飞是个女子,唱的不是旦角儿是小生,第一次与二少见面,她就是穿着西装一副男装模样。
当她被遮住眼睛的二少玩的捉人游戏抱住的那时候,她却有了小女子的神态,二少爷摘下面纱,两两相对,气氛萌动。
二少眼神里面有种纯然,这是他之后一直都有的眼神。
这种眼神,就是心动的最开始。
所以紫云飞往二少的眼中落下。
路初八也唱戏,但是却没有紫云飞唱的那么好。
大概因为他只有一半的魂魄,所以也没有紫云飞的光华。
然后路初八和紫云飞碰见了一个女孩子。
那个女孩子逢赌必赢、一赌就想吐。
路初八和这个女孩子相遇大概是必然。
毕竟二少好赌成性,他的赌应该每每赌的全部身家了。
紫云飞救下他,于是两个人黄包车,二少挑着烟杆,听着紫云飞说“以身相许”。
紫云飞说得多么轻佻,以至于被二少勾起下巴的时候情怯。
这样又很好玩了。
她以小生出名,爱上了二少于是又要去唱那旦角儿。
正如戏班老板说“你别砸了我招牌”大家只想看这个亦男亦女的紫云飞,台上要是花旦了,谁还有兴趣?
吸引二少的,大约也是她那种气质。
二少没去,紫云飞仓皇而死。
整整六十年,她等待二少。
紫云飞没有等到二少,所以她等到了路初八。
《魂魄唔齐》的故事,一部分表达着一个身体两个灵魂的结合,两个灵魂,寻找的都是那一个人。
戏唱了起来,女孩也来了,甚至连二少身边的小海六十年后一一出场。
导演恐怕只怕我们短短几幕不知道二少的好,于是又借着小海的口说温柔完美的二少谁不爱。
是啊,我一个男人在二少面前都会爱上他,更何况那些徘徊在二少身边的莺莺燕燕。
于是设定的小海的人物出场,好像只是为了告诉你二少怎么好,他又怎么对紫云飞。
怎么把紫云飞的满腔痴恋,变成了一个凄苦两不得的林中鸟。
影片主线一直是完成紫云飞的心愿。
于是最后一幕也落在这里,当下面一个人都没有冷冷清清,站在台上的路初八和倚在幕前的紫云飞仍然还在期待最后一场戏唱完,好像二少就能来一样。
所以这个不恐怖的鬼故事,最后收尾,那个女孩来了。
明明是为了完成紫云飞所以扮的一场戏,但当1874这首歌蓦然响起的时候,那深情一吻,将六十年的岁月抵消,这一吻跨越了时间,想起紫云飞和二少对戏,两人姿势定住,她轻轻巧巧扯下二少的玉,里面浮动着的有几分情色暗示,紫云飞眼神大胆放纵,二少像是入了蛊。
最后只能叹息一声,他们是该在一起的。
这世不行,下世也要在一起,就算生生世世也要在一起。
就算你为女来我为男。
“神功戏”,是香港重要的民俗传统。
搭台唱戏不仅是给人听的,也是用给鬼神一起欣赏。
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便是戏班里发生的鬼故事。
同样是神功题材,相比这部电影二十年前的那部著名的《撞到正》,和十几年后张家辉首部导演作品《盂兰神功》,这部电影是把人鬼温情做到极致的。
影片末尾,高潮迭起:两个紫金飞在台上做戏,等来了二少爷的转世;两人做戏,送走了真紫金飞;老班主的灵魂回来后,交待一番后,安心上路。
虽然影片有着轻重不分的小瑕疵,比如感情戏被弱化,以及女主是二少爷转世一事没有交待清楚,但影片总体的感人效果相当好。
影片启用了年轻歌手作为主演,陈奕迅,容祖儿。
此外,作为这个时期香港电影的习惯做法,请来的都是年轻偶像作为主演,用来吸引年轻观众。
2000年后几年,港台的偶像经济大行其道,重演员,而不重故事,甚至为了某个演员去量身打造一个故事,只顾市场而不管艺术价值,是常有的事。
而这部电影虽然启用的也大多是年轻演员,却依然能讲好一个感人的故事。
陈奕迅和容祖儿的表演够有年轻的张力,很到位。
再加上他们本身都是实力歌手,算不上是顶级的俊男靓女,身上也就不会带有偶像包袱,演戏便是认真演戏,而唱歌也就认真唱歌。
片尾,老班主听到女儿唱戏之后,安然上路。
上路时摆出几个唱戏的造型,别有味道。
后来搜索才得知客串老班主的是饰演电影已年过六十的粤剧大师文千岁。
回想《撞到正》中,除了钟镇涛外,几位主演:刘克宣、萧芳芳都是粤剧大师。
两部电影里虽然由他们唱粤剧的桥段不多,但唱念做打、一颦一笑还是引人神醉。
这是传统戏曲的魅力。
片中紫金飞常在唱,最后作为与人鬼共赏的压轴曲目来自经典粤剧《凤阁恩仇情未了》。
这部戏讲的是离别。
一叶轻舟去,人隔万重山,旦:鸟南飞,鸟南返,鸟儿比翼何日再归还,生:哀我何孤单。
旦: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何处无离散,今宵人惜别,相会梦魂间,我低语慰檀郎 轻拭流泪眼,君莫嗟,君莫叹,终有日春风吹渡玉门关。
以前家中爱看京剧的是太爷太奶,他们是母亲的爷爷奶奶,而小时候家中常放CCTV12的京剧节目。
到我的姥爷姥姥那一辈,欣赏京剧的就没有那么多了。
戏曲在消逝,是因为欣赏戏曲的人在消逝。
与戏台有关故事往往是讲时光匆匆。
喜欢老班主离去前对女儿讲的几句话,是人生如戏,不必执着的道理,摘录于此:“其实人生就像一台戏,又开场,也有完场。
有台柱,也有下拦(配角)。
有的从头带到尾,也有人一场戏演完就走了。
”
原本是打算载《暮光之城4:破晓(下) 》,谁知载下来的影片名字是《下》,但内容却是《魂魄唔齐》,也OK喇,其实都想翻看一次,以前看是从中间开始的,“其实我只是一个戏子”“我何尝又不是一个烂赌二”,也比较小,没什么感觉。
但这次,完整看了,最后十五分钟,莫名地感动了,情绪被带到最高点,高潮了!
整部片一个多小时,有香港式鬼片的画面和音乐,有Eason和郑希怡的“暧昧”对白,Eason和Joey的鬼马演出……当然,中间也插了一段颇动人的紫云飞和二少爷的耍花枪【真系耍花枪=。
=最后,十五分钟,吉叔的出现,并不是俗套的冤鬼回魂复仇夺命,而是对妻子的宽容。
初八的身体,紫云飞的魂魄,唱出了《楼台会》。
初八和陆环彩在舞台上耍花枪。
“情人若 寂寥地 出生在 1874刚刚早 一百年 一个世纪是否终身 都这样 顽强地等”魂魄唔齐,前世情,今世续,一半魂魄与另一半魂魄在六十年后的舞台上结合。
《凤阁恩仇未了情》,“别哭,你不是一直都好想见到鬼的咩”,Miko以曲送父亲上路。
“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何处无离散,今宵人惜别,相会梦魂间,我低语慰檀郎,轻拭流泪眼”。
破音破的巧到好处,Miko唱的时候,完全没有配乐,但却能带动了你的情绪。
整部戏其实跳开来看,也不过一部普通不过的港片,只是某些东西能感动到你,是因为有些地方能与你产生共鸣。
话说,剧中Eason和Joey的戏唱得不错,应该不是假唱吧。
Miko这个小女生演技也很好,恰到好处。
突然想起了也是颇想翻看的戏,情节什么的也差不多,《胭脂扣》:梅艳芳也是在前世香消玉殒,在今世变成鬼魂寻找哥哥张国荣,而张国荣也是一个什么什么少爷。
今晚载来翻看吧。
看这部电影完全是为了陈奕迅的一首歌:《1874》喜欢陈奕迅这么多年,这也始终是最喜欢的一首。
记得是在某个深更半夜随机播放歌曲、跳到这首以前从来没注意的歌然后渐渐听懂歌词、陈奕迅出生在1974年、 而100年前 即是《1874》其实是不是1874都不重要。
这首歌想表达的是 【错过】。
“仍然没有遇到那位跟我绝配的恋人你根本也未有出现还是已然逝去怀疑在某一个国度里的某一年还未带我到世上那天存在过一位等到我爱的某人夜夜为我失眠从来未相识已不在这个人极其实在却像个虚构角色莫非今生原定陪我来却去了错误时代情人若寂寥地出生在1874刚刚早一百年一个世纪是否终身都这样顽强地等雨季会降临赤地为何未及时地出生在1874邂逅你看守你一起老死互不相识身处在同年代中仍可同生共死为何未及时地出生在1874挽著你的手臂彻夜逃避漫天烽火失散在同年代中仍可同生共死 ”是写自己的情人比自己早出生了100年 终生都在等待自己的另一半出现可是事实却是,错过、错过、再错过。
错措错、莫莫莫。
唉,只得一声叹息,一世遗憾!
男子一遍一遍的问“是否终生都这样顽强的等?
”可能女子是给了回答的,即女子说,你是生在1974,而我却生于1874, 无论怎样相爱,我们永远相距100年,我在你身边,原来就是最远的距离。
在结局时、陈奕迅的1874响起的瞬间、看容祖儿心满意足的笑容抑制不住地掉下了眼泪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为何未及时地出生在1874 邂逅你看守你一起老死 互不相识身处在同年代中 仍可同生共死第一次聽『1874』呢首歌就係『魂魄唔齊』呢一幕…每次重溫,仍然會為蔣浩風默默陪伴即使死後也要像梁山伯與祝英台一樣與紫雲飛合葬既深情而感動~『突然間覺得謝霆鋒好靚仔~
因为先听了1874这首歌,才会去关注这部电影。
可能因为先入为主,歌对我的震撼真的太大了,所以看完电影之后,还没有歌带给我的感触多。
首先没感觉到二少和紫云飞之间的感情有多深,更有种知己间惺惺相惜的感觉而非恋人。
一个戏子,一个赌鬼,意外相识,可以看出紫云飞是对二少一见钟情了,就像老年的小海说的那样,二少的眼真的是太迷人了,所以才让这个一直扮演文武生的运费,一眼误终身,从此心中再无他人。
但是二少是什么时候爱少紫云飞的呢,又是怎么死的呢,他当初到底为什么会失约呢,死后和紫云飞葬在一起又是出自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深爱还是感激?
爱情还是友情?
只剩下半个魂魄的紫云飞真的甘心了吗,这半个魂魄的宿命又何去何从呢?
很喜欢里面的小谢,超有味道喔,嘿嘿真的还可以啦,里面的小谢把那个味道演出来了。
题材还可以啦,只是有点像胭脂扣,其实可以拍的很感伤,但却搞笑过头了。
哎`
莫名其妙的想看老片,结果翻出一套《魂魄唔齐》,遥想当年对这套戏的钟爱程度,使的接下来连续一年在BBS的名字都叫《魂魄唔齐》。
隔了好多年,再次重温,虽然感动依旧,却因为某些细节的处理上,我完全当成了喜剧来看。
关导的《胭脂扣》太唯美,梅姐和哥哥的表现太细腻,如今找来JOEY和EASON,导演的突破口,居然是搞笑。
不喜欢EASON和JOEY神经质的在里面乱蹦,太夸张了,夸张到我立刻把它从文艺片划分到了商业片。
很喜欢JOEY演的紫云飞和NIC演的二少爷的那段感情戏。
只是最精彩的,还是结束时文千岁对妻子和黄秋生私奔的无限体谅和对杨淇的那段父女间的感情戏,那年的杨淇看上去好小,却演技很棒。
最后紫云飞以为二少来看她,带着微笑离开的那刻,也很感动。
PS:哈,看完后,最大的感想是,挖,前世今生WOR,挖,梁祝的《楼台会》WOR,挖,JOEY穿西装好MAN 啊…… 不知道C大小姐的《梁祝》有没有一点点受这个戏影响呢,哈哈
好基友难得一起拍电影哦
冲着1874去看的,电影很一般,谢霆锋当年是个可人儿
新胭脂扣
蹩脚生硬的剧情设计再次证明,你光堆砌吓人的名字,往往拍不出好电影。戏班红粉与富家阔少的苦情戏反而成为全片为数不多的亮点所在,其余两星,打给小谢曾经的清灵俊逸,和比本片更出名的1874
歌手演戏纯属玩票,演员唱歌纯属胡闹,这部电影纯属贻笑。
打五星是因为有我喜欢的演员
为何未及时地出生在1883 邂逅你看守你一起老死 互不相识身处在同年代中 仍可同生共死
太吓人了
我崩溃了,果然胖子的电影是不能看的
开头还以为是真鬼片,美术也不错,中后就不知道在演些什么玩意儿,太俗套了
其實還是值得一看的。如果刨開搞笑成份,認認真真拍下去,不定是另一番別致的胭脂扣。題外話,JY的武生與男裝扮相風流俏皮,完勝花旦與女相;倒不如Eason的花旦更嫵媚婉轉。
前面到撞鬼那里都好看,后面就不太行了,本来这种融合进戏曲的前世今生,会有一种凄美哀怨的感觉,但几个人都没啥cp感啊。
戲裝扮相還真不是人人都能嘗試的……戲唱得不怎么樣。
是听到1874之后再来看电影的 结果看完觉得情节一般 但是无可救药地爱这种跟戏院有关的电影。
这么深情的剧本拍的这么分裂呢,我祖男装扮相还蛮俊俏的,循环上《1874》
1874
我居然看过系列
可以为演员睇完出戏,剧情真的是虎头蛇尾了…
看完我整个人是懵的
情人若寂寥的出生在1874,刚刚差一百年,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