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说这部片子恶心死我了!
这也能算电影么?
几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之间没有关怀友爱,每天傻乎乎的见面就乐,朋友有了不开心的事情也根本不管最搞的是去闹灵堂的时候,香港导演都是烧饼么?
人家奶奶死了,虽然和你没关系,你去灵堂里面有说有笑?
这种烂剧情也能拍出来缺乏对人起码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烂仔一堆我是在坐长途巴士上不小心看到的,当时的感觉就是。。。
想马上下车!
剧情弱智,对话无聊,表演生硬,最重要的是缺乏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的道德底线真是怀疑给2星以上的评论是不是托
夜里面。
一个人。
看《六楼后座》,喜欢,喜欢得不行,比《吉屋出租》还喜欢。
是近期看到的一部非常合胃口的作品。
黄真真试图用100分钟探讨,或者说是展现青春。
她干得很漂亮。
细腻。
正面交锋。
六楼后座,六位年轻人,六个愿望,六样失落,六种挣扎,六瓣青春。
Leo 带着超大近视镜的男生 头发凌乱 有时羞涩 锻炼身体 年纪最小 暗恋Karena Candy 用塔罗牌算命为生的神婆 生意惨淡 渴望把自己嫁掉 找不到真正喜欢又或喜欢自己的人Karena 抽烟的女孩子 写手 迟到专长 迷恋只问其声不见其人的出版商Jason 用一年的时间写一本叫做《六楼后座》的书阿宝 小时候受初恋情人打击后自称同性恋 职业小丑和布偶人 给小孩子变蹩脚的魔术Wing 吉他手 因为热爱音乐从美国逃学回香港 渴望出一张自己的唱片专辑 唯一的支持者是房东阿婆SusieJean 经常做些小生意 梦想发大财就是这样平凡。
平凡,又青春飞扬。
六个人,在六楼后座,合住一年,在他们最青春的时光。
所有悲伤、欢乐、放荡、晦涩、疯狂、难过、甜蜜、糜乱、激扬、寂寞,都是青春的狂欢。
在每个人的记忆当中,一定留下最真切最难以磨灭的印记。
如他们所忠诚的游戏一般:Truth OR Dare一年中,有人梦想成真,有人一事无成。
那又怎样?
青春本来就是用来挥霍的财富——与其为它的流逝提心吊胆,倒不如图个一时痛快。
反正一直也不否认自己是个即时享乐主义者。
也要有梦想。
趁年少,为梦想再挣扎努力一番。
或成或败,都是英雄。
多说一句。
格外喜欢,Karena,理所当然。
影片开头写到:本片故事 纯属真实 如有雷同 不是巧合影片结尾,Jason在为Karena的《六楼后座》所写的序中这样说:青春犹如方糖,对吧?
有棱角的、易碎的、荒唐的、甜蜜的。
这种甜蜜时要亲身用舌尖的热量才能融化,才能品尝。
你总不能隔岸观火。
人生总有这么一个阶段,一个做什么也快乐的阶段,一个做什么也真诚的阶段。
他们可笑,也可爱。
笑他们,皆因我们曾经荒唐过;爱他们,因为我们亦曾甜蜜过。
用尽全部热量,融化我口中的方糖。
用尽全身力量,品尝我舌尖的青春。
义无反顾地热爱着,无论甜蜜,还是荒唐。
我写在前面的话,电影里写在最后的话。
青春犹如方糖,对吧?
有棱角的、易碎的、荒唐的、甜蜜的。
这种甜蜜是要亲身用舌尖的热量,才能融化、才能品尝。
你总不能隔岸观火。
人生总有这么一个阶段,一个做什么也快乐的阶段,一个说什么也真诚的阶段。
他们可笑,也可爱。
笑他们,皆因我们曾经荒唐过;爱他们,因为我们亦曾甜蜜过……六楼后座。
一群青年。
一栋唐楼。
六楼天台,这群活力青年的乐园。
Truth or Dare。
这群颓废青年的一切。
一部青春的电影。
也有人说这是黄真真的一部烂片,但是我并不觉得。
因为这部片里的青春,或许就是你的青春。
懒惰,幻想,扎堆……你青春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
这部电影是关于六个青年Candy、Karena、梁Wing、Jean、Leo、美颜宝的故事。
为了一年前的打赌,他们打算转变,但是青春的惰性如此,除了为了爱情而工作的Karena,另外的5个,一事无成。
Candy(卢巧音)在一个理性和科学的年代,仍然执意立足的占卜师。
说起来也奇怪,Candy的性格在影片中完全是一个假小子。
但是心思却完全是一个女孩子般相信占卜。
她相信只要她面对着一个男孩,能抽到塔罗中的恋人牌,那么不仅那个男生会幸运,而且会是Candy的真命天子。
在用Truth or Dare打赌的那天,她在愿望纸条里写上“要和爱人一起去巴黎”不过,天意弄人。
要么就20多年都抽不到一张,抽到了,一次就抽两个。
两个警察——Edwin(萧正楠)和康Sir(苏永康)虽然Candy并没有把打赌的事情放在心上,但是她依然渴望爱情,取舍不定,结果就是一脚踏两船。
这样的事情当然会有一天败露的,不过这两个警察也并不是真正喜欢Candy,只是想借助Candy的运气上位罢了。
爱情,不是占卜得来的。
在Candy眼里,青春就是占卜的直觉。
Karena(林嘉欣)人见人爱的青春女孩。
在电影中的职业事一位作家。
可能事作家的天性吧。
天性追求浪漫与幻想。
爱上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出版人,原因只是她觉得那位出版人的行为很浪漫。
Karena很执着,不听另外5位舍友劝告,执意要一心栽入那位出版人的怀抱。
那位出版人虽然素未谋面,但是总是不断地鼓励Karena出书。
不断地告诉Karena很有希望很有前途,很希望Karena能把她的新作品《六楼后座》写好,并且答应她帮她出版。
Karena听着出版人的不断鼓励和对自己的关心,Karena更加明确出版人是爱着她的。
就在这份执意下,她断然拒绝了舍友Leo对她的示爱。
说是青春,就自然没有一帆风顺。
当Karena知道出版人事有妇之夫的时候,Karena整个心都碎了。
Karena依然爱着那位出版人,为了这份爱,她将答应出版人写好《六楼后座》的事情她一点也不含糊。
而且同时,“能出一本书”也是Karena在此之前的那个打赌上写下的愿望。
凭借着执着和努力,Karena成为了唯一一个完成愿望的六楼后座的成员。
在Karena眼里,青春就是写作的执着。
梁Wing(周俊伟)音乐,几乎是每个年轻人的爱好。
而成为音乐人,更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
片中的梁Wing更不例外。
梁Wing出生在一个可以说是中产阶级的家庭里吧。
在家里的一切,都有规有矩。
爸爸妈妈一直都希望他去美国读书,而不是留在香港搞什么他满心向往的音乐。
因为他的母亲认为他根本不懂什么事音乐。
当然,每个年轻人都会那么做,梁Wing自然会觉得母亲才是不懂得音乐的人,才不将母亲的话放在心上。
当然,他的音乐在整个香港也没有出路,这么多年下来,只有一个FANS,那就是六楼后座的主人,一个老婆婆Susie。
当梁Wing的母亲来到六楼后座找他时,六楼后座的全部舍友们自然时对梁Wing的母亲退避三舍。
聊着聊着就将梁Wing的母亲一个人晾在了客厅。
一个人待在客厅,梁Wing的母亲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台电子琴,便坐下来,弹唱了一首Beyond的歌曲。
听着母亲纯属的弹唱,这个时候的梁Wing才明白其实母亲才是最懂音乐的人。
虽然在一年前的打赌中,梁Wing写的愿望是“出一张专辑”,但是梁Wing并不遗憾自己没能完成愿望,因为他知道他的母亲真正地了解他,而他也来时了解自己的母亲。
在梁Wing眼里,青春就是不断地了解自己的亲人。
Jean(邓健泓)整天抱着发财梦的年轻人。
其实年轻的你,何尝不想着自己有天能成为有钱的小资呢?
青春、金钱你一个都不少。
别说事年轻人,就算事中年或者老年人,都会幻想着自己年轻的时候会有这么一天吧。
年轻气盛的Jean又怎么可能放弃任何一个发财的机会呢?
在一年前的打赌中写下“要赚10万”的他,想着一些一本万利,不正经的发财道路。
比如买水货。
本想通过之花3万成本而赚到10万的他,最后血本无归。
发财,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是青春给他的忠告。
在Jean眼里,青春就是漫无边际的梦想。
Leo(周永恒)害羞腼腆的年轻人,总觉得他的性格在六楼后座的成员中,与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
他是为了什么而加入六楼后座?
可能是为了追求一段爱情。
在影片中,他的害羞使他不怎么引人注意。
但是他也有大胆的一次,就是他想告诉Karena不要在接近那个出版人,而且大胆地对Karena示爱。
当然,沉溺在爱河里的Karena没有接受,但是Leo还是会守护着Karena和六楼后座里的所有人。
在影片的最后,大家都没能完成愿望,为了不让大家受罚,Leo居然偷偷改了舍友写下的愿望。
看得出来,他在六楼后座里担任的是一个守护者的职位。
整部电影中始终没有提到Leo的愿望,不过估计他写的是“追求Karena”吧。
在Leo眼里,青春就是为自己爱的人付出。
美颜宝(森美)一看到演员,就应该知道美颜宝应该是一个无比开朗的六楼后座的成员。
他的开朗也符合了他的职业——小丑。
美颜宝在影片中的戏份并不多,但是也是一个青春的代表。
青春事热血的,青春事痴情的。
所以只到这一刻,美颜宝还是心里想着他的初恋情人。
当年,他的初恋情人因为嫌弃他肥而抛弃了他。
借着打赌的机会,美颜宝在愿望中写下“要hurt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
说是无巧不成书,他的初恋情人真的出现了,而他实现愿望的机会也悄然到来。
都说是痴情的青春,美颜宝又哪里舍得伤害他的初恋情人呢?
在他和他的初恋情人玩Truth or Dare时,他的初恋情人选择了Dare,美颜宝本想出道难题来难倒她,于是便说“那就随便在那么多个男人中找一个跟他KISS吧”。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HURT到初恋情人的他,没想到那位女生KISS的人正是美颜宝他自己。
美颜宝的愿望就这样没有实现。
而他也才知道其实自己这么多年来也都思念着他的初恋情人。
在美颜宝眼里,青春是对自己喜欢的人的痴情。
这就是六楼后座里的青春,没人敢说这些不是真实的青春,因为当你看着这部影片的时候,你一定会想着自己的青春是不是也是这样。
是不是向他们这样颓废,挥霍和迷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每个人对于青春的定义都不一样,就想也有人会说其实包租婆Susie也是青春一样。
那么你呢?
你觉得你青春么?
你觉得青春是什么?
——————————————————————————接下来的一段话是引用自电影中林嘉欣的《六楼后座》小说里的话“青春犹如方糖,有棱角的、易碎的、荒唐的、甜蜜的,这种甜蜜是要亲身用舌尖的热量才能融化、才能品尝,你总不能够隔望观火。
”“人生总会有这样一个阶段,一个做什么都快乐的阶段,一个说什么都真诚的阶段。
他们可笑、也可爱,笑他们皆因我们也曾经荒唐过,爱他们因为我们也曾甜蜜过。
”——题记青春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唯一共同的是,面对青春我们无悔。
在六楼后座中有6位年轻的屋主,他们挥霍着青春,疯狂着青春,享受着青春……但这一切在大人们眼中只会归结为堕落,可是,他们不在乎,因为它们叫青春。
当他们将各自一年内要实现的愿望塞进汽水瓶里的时候,周围的人都笑了,他们不管,各自的奋斗中,他们自大过、彷徨过,但还是走到了打开汽水瓶时胆怯的这一步,因为面对吃屎,他们都不敢说无悔,毕竟这是一次青春的承诺,青春意味着面对。
阿Wing的妈和房东Susie算是对代沟的最好诠释了,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和爹娘之间最大的鸿沟了,虽说我们知道,虽然我们平时也整天把这个名词挂在嘴边,但实际上我们又有多少人真地读懂这样东西呢?
这次,对代沟一词终于开始清晰了。
人总是这样,只有经历才会成长,他们挥霍过、疯狂过、享受过,才会懂得把握、懂得珍惜。
在这时,回头看看,那挥霍、那疯狂、那享受,依然会再次引领我们走上这条不悔的青春路。
这应该是一种福气。
——————————————————————————想了解什么是青春么?
看看《六楼后座》吧。
青春犹如方糖。
青春昨晚看了港剧《六楼后座1》, 整部片都几搞笑, 讲一群青年聚在六楼后座玩“Turth or dare”,传说中的真心话大冒险, 游戏开始,他们便要卸下面具,勇敢面对问题,青春的荷尔蒙使然,让他们敢于面对这一切。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6个人立志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年后无法达成的就要面临吃屎的惩罚。
但是由于每个人各忙个, 都没实现自己的理想,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最后电影的质问。
“青春是什么???
”青春犹如方糖, 是有棱角,易碎,荒唐, 甜蜜, 这种甜蜜是要用舌尖的热量 ,才能融化和品尝。
青春是夜夜能通宵。
青春是做什么都快乐, 说什么都真诚的时间。
青春就是青年人拿来浪费的东西, 等到浪费完了,青春也就结束了。
其实青春和年龄无关, 你看那个和小孩玩游戏的阿婆, 青春是一种心态。
青春就是那个连面都不用见的爱情, 还很认真的说“我是真的啊”, 放肆的去爱, 不怕受伤, 虽然最后发现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 一个有老婆有孩子的人 ,一个人生旅途的匆匆过客。
理想,是为青春插上天使的翅膀, 没有翅膀的天使注定孤独, 无法腾飞。
青春最重要是, 有目标有梦想, 并愿意付诸行动。
片中的几个主角, 只是有了个目标,但是没有真正去认真努力去实现目标, 除了那个出书的Karena。
青春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一场无关输赢的游戏,只是梦醒时分给你留下无数难以割舍的回忆。
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港式幽默。
平凡的琐碎的细小事物中,总能融入现实的真切的感情,而又以调侃的方式呈现。
有一段时间以为这部片子是彭浩翔的,黄真真可能不及彭浩翔犀利露骨,却也是和他一样,有着同样的黑色冷幽默风格。
Susie这个角色甚是喜欢,她是老一辈的勤奋努力的香港人的代表,看着这些后生仔长大,在周遭四处都是否认他们的声音的时候,Susie选择了相信。
Susie虽然年纪已大,但就像片尾的那个问题所说的“什么是青春”,一个老人家说,觉得自己很青春,Susie也是一样。
她有着难以磨灭的那种热情,和年轻人一起玩truth or dare,却又很较真地为大家准备了一盘性感撩人的便便。
Susie话,你们都没有做到自己的承诺,所以全部都要食屎啊多么可爱的较真的小老太太啊看六楼后座2的时候,片尾Susie已经走了,那一刻我哭得稀里哗啦的,其实也不一定是因为Susie的死吧,是因为另一群人的生。
那时候,蹦蹦问我,你有必要哭成这样吗,我说,你不知道人都是会联想的么?
联想,不只是情节,还有,感情!
对青春的感情!
看艋舺的时候,同样在感叹青春。
艋舺里的青春是热血的、义气的,充满干劲的。
六楼后座的青春,是迷茫困惑玩乐不知所措之后的重新获得。
什么是青春呢?
想起来,当年在成都做的幸福指数的调查,一接到电话,成都人并没有那么反感与充满敌意,相反,他们大多数都会耐心地听你讲话。
石头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听到这种访问的电话都特别反感,特别不愿意接受的。
而我很幸运,我看到了成都人的热情和友好。
当许多人听到“你是否觉得幸福”时,第一反应是很乐呵地笑两声,然后很肯定地回答:幸福,当然幸福啦!
你知道吗,那种肯定的语气,不是那种为了自己情面而勉强肯定的语气,那语气里,是真的充满了对自己生活的满足。
成都人的乐天知命,是多么的达观、通透,一如他们那耿直爽快的个性。
所以,青春,大概是和幸福一样,无关年龄、无关金钱、无关面容,只与心态有染。
我跟美眉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也来一个一年的约定呢?
因为,我忽然觉得,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一年后的自己,要收获些什么呢?
我又问她,如果是你,会不会吃那盘便便,美眉说不会。
我告诉自己说:我会!
前几日坐大巴回家,早早到了车站,却发现只有中午得车票,在麦麦吃了早餐,百无聊赖,坐在候车大厅穷等。
一干老少众生,逗小孩的,嗑瓜子的,聊天的,倒是我这样拿着书捧着笔的,算是异类。
我们对异类总是有莫名奇妙的抵触感。
我们在新闻里看到歧视华人的白种人,心里是愤愤不平的,叫嚣的,厌恶的。
我从小住在离上海很近很近的城市,也从小就知道上海人如何轻视外地人,于是,说起上海人的时候,也是充满鄙夷的。
在大学里,我们不喜欢和男生处的特别好的女生,疏远她,孤立她,说起她的时候满是不屑,那是女生里的叛徒。
而事实上呢,老妈看到黑人的时候总说很脏,即使是洗的很干净的黑人;看到土土的小孩,打扮不入流的女生,拖家带口邋里邋图的民工,我们总是要皱眉头,虽然电视里看到农民工的报道会陪着流眼泪;嘴里再怎么叫嚣男人是废物,勾引男人的女人是贱人的女生们,心里对爱情对男人,仍然是充满期待,坠入爱河,立马心甘情愿的变白痴。
年轻的时候,喜欢鹤立鸡群,热爱与众不同,不愿被社会同化,标新立异,新鲜热辣。
成熟一点以后,开始趋于主流,跟着大众口味走,美其名曰“低调”,丢掉的,除了青春的躁动,还有其他。
看黄真真的《六楼后座》。
一群人的dare or truth。
青春的离经叛道,看似荒唐的生活,充斥着的却是青春的追逐与无奈。
对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产生柏拉图式的爱恋;为了喜欢的人改了所有人瓶中的愿望,即使最后“吃屎”;厌倦传统的沉闷琐碎,从最初只为赚钱的念头,到最后一个真正的“笑得葬礼”,每个人的成长与顿悟,于是青春变得很“敢”,而正因为很“敢”,所以很“真”。
剥离掉所有的面具与谎言,生活,就是一场“dare or truth”。
大学的时候,很少玩dare or truth。
即使是很好的姐妹在一起,也有不敢的尴尬。
唯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文岑生日,在上海故事。
我一路选truth,对与BB的感情供认不讳。
小银一路选dare,可惜我们却想不出狠招。
最厉害的不过是和陌生男人合影一张,被小银一句“我觉得你和我高中同学很像”轻松搞定。
少了说做就做得dare,于是,好多美妙的想法便在反反复复的思考里蒸发,不过,庆幸的是,我们的大学还算“真”。
现在,很少人谈青春。
觉得这个词矫情。
70年代的青春是羞涩的,是《幸福像花儿一样》的欲言又止;80年代的青春是纯情的,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样的简单单纯;90年代的青春是浪漫的,是《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坚持不懈;新世纪的青春,却成了躁动与浮夸的代名词,是不屑的眼神,夸张地装束,是反叛是悸动是不甘心。
可在我看来,任何年代的青春,无论透过什么颜色的太阳眼镜,总能看到纯真的眼神,还有,敏感柔弱的心。
“青春犹如一块方糖,它是有棱角的、易粹的、荒唐的、甜蜜的……这种甜蜜是要亲自用舌尖的热量才能融化,才能品尝……你总不能够隔岸观火。
人生总有这么一个阶段,一个做什么都快乐的阶段,一个说什么都真诚的阶段。
他们可笑也可爱,笑他们因为我们也曾经荒唐过,爱他们因为我们也曾经甜蜜过……”
他叫鞋带,只有这个圈子的人这样称呼他。
在华堂商厦对面的巷子里有一家台球社,门脸很不打眼,里面摆着很多破旧的大型电子游戏机和七八张桌球案,我们进去的时候没人在玩台球,只有一群很小的孩子在玩着很老的电子游戏。
在很多年前我也曾经像那群孩子一样痴迷电子游戏,那个时候对于电脑根本没有概念,在那家很烂很红火的游戏厅,我经历了所有类似古惑仔的遭遇,被人打劫、与人斗殴、砍人、帮派争斗等等很多的故事,只是当时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回顾这段过去的时候,残酷到只能用“青春”两个字衡量。
最近看到最好的一部香港片,不是《无间道II》,也不是《暗战之大丈夫》,而是黄真真导演的《六楼后座》。
那两部影片很棒,但是《六楼后座》却让我动容,还是因为两个字——青春。
片后花絮看采访所有摄制组成员对于青春的看法,有一个人,应该是中年人,说了一句:青春就是年轻人正在挥霍的东西。
一瞬间,我被击中,半天无法回神。
桌子上放了六个小红星二锅头和一瓶燕京啤酒,我和鞋带每个人解决了一半,忽然无来由的谈起歌手,谈起鞋带在BEYOND北京演唱会《真的爱你》音乐想起一瞬间的泪流满面,也忽然间谈起汪峰写给筠子的那首《青春》,也忽然间忘却了我们的年龄,也忽然间我们找不到我们所谓的年少青春了。
理想飞来飞去,现实总有距离。
肉串的味道很香,我们都闻的快醉了,是不是我们今天挥霍的青春,明天也只能用缅怀来残酷的衡量。
在北京还残留着雪迹的大街上,我们唱着青春的尾音:“继续走,继续失去,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青春……”
青春犹如方糖,对吧?
有棱角的、易碎的、荒唐的、甜蜜的。
这种甜蜜是要亲身用舌尖的热量才能融化,才能品尝…你总不能隔岸观火。
人生总会有这么一个阶段,一个做什么也快乐的阶段、一个说什么也真诚的阶段。
他们可笑也很可爱。
笑他们,皆因我们曾经荒唐过。
爱他们,因为我们依曾甜蜜过。
——JASON<序>整个片子都围绕"TRUTH OR DARE"的游戏展开,一群年轻人在六楼后座玩得昏天暗地一片狼藉。
想要遇到爱情的神婆Candy,想要组Band的Wing,想要赚10万的Jean,想要出书的Karena,暗恋K的Leo,因为被初恋女友伤害过而想要报复一次的gay美颜宝。
随着sexy Susie的加入dare越玩越大,最后六个人答应一年内没有做到一件事的话,就吃屎。
接下来的一年,每个人都经历了各种喜悦失败。
Candy因为脚踏两只船被两个警察双双抛弃,Wing决定先出国完成学业,Jean做生意赔了三万,美颜宝重逢了初恋,Karena爱上了错误的人。
按照约定,每个人都是要吃屎的,Susie端来的盘子和屎,几个年轻人最终回想自己一年一事无成决定履行诺言正要吃,Karena接到彩信说自己的书已经出版,大家不用吃屎了。
于是一群年轻人疯了一样开心地奔去书店。
故事在大家一片欢腾的气氛中,和Jason娓娓道来的序言中结束。
先说说我喜欢的几个片段:1.美颜宝和大家讲述初恋女友如何伤害他如何分手的那段。
本以为是怎样的悲惨经历,出现的画面竟是一个大胖男生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逛商场,小女孩因为男孩太胖嫌弃他又因他电玩打不到娃娃无奈地说我们是不可能在一起。
这一段虽是喜剧色彩了,但却让我觉得很真实。
无论是小男孩伤心的大哭,还是长大后的美颜宝认真严肃甚至带着气愤的讲述。
是付出过真心的,那么不论年纪和成熟程度,都是应该被珍惜的感情。
再后来朋友邀来了当年的初恋,虽让别人瞠目结舌,但在dare中勇敢了亲吻了美颜宝。
接下来并不是温情戏,初恋的扭头走开,美颜宝的惊讶以及最后的嘴硬。
都让我觉得很真实很青春很可爱。
2.两个警察上来质问Candy,一屋子人闹哄哄使得Karena听不见Jason的电话而发脾气。
Candy说的那段气话“我是一脚踏两船,又怎样?
我被揭穿了又怎样?
大不了不吃牛排,不划龙舟。
做回神婆,大不了去死。
我玩得起,你呢?
”这段话从Candy口中说出,口气真是恰当无比,同时也让我喜欢得不得了。
青春不就是这样吗,看谁玩得起。
大不了重新来过。
3.Susie是不得不说的亮点,这么有趣的老太太给影片增色不少。
开始给Candy送水果对Party的垂涎,后又不请自来并玩得很High,最后执拗地端出一盆屎要大家履行承诺,正经地说不可以骗老婆婆。
真的是非常可爱。
其实她端来的金盆里,我一直以为有悬念,比如装的是方糖,或者别的什么,然后慢慢讲述人生道理。
想来我也是俗气了。
另外,Wing和Susie在天台的告别,符合了我的想象,Susie终于说了道理,快乐是不需要买的,多少钱都是贵了。
Leo偷出酒瓶里的纸条,给大家换了愿望。
但是没有说自己的。
大家坐在一起说自己没有完成的时候,他脑中浮现的是那一次吻了Karena的画面,然后笑着说,自己也没有做到。
令我突然想到开头写纸条的时候,Karena偷看他未遂,说了句,你不要乱写啊,做不到是要吃屎的。
想来真是觉得有趣。
可是青春是什么呢,这一秒要求自己的事没有做到要接受处罚,下一秒就得知其实做到了。
这就是青春的无限可能性吧,我们想要做的,梦想过的事情,总会在一个时候做到,只要我们不曾忘记。
这一次是Karena完成了出书的冤枉,然后呢?
Candy遇到真爱,Wing回国后组band,Jean发了财,美颜宝和初恋冰释前嫌,Leo抱得美人归。
谁说这些是不可能的呢,谁又说青春的短暂的呢。
虽然最后大家纷纷搬出了六楼后座,奔向了各自新的生活。
谁也不会忘记喧闹玩乐的那些夜晚,都是青春里牢牢固固的印记。
还没有完成的梦想怎么办?
大不了重来。
我玩得起,你呢?
什么是青春?
青春是,每一年,我们都雄心勃勃地给自己定下目标,每一年都期待自己会“努力做好呢份工”,每一年都相信自己会过得很精彩。
然而,每一年,我们都感慨又是一年过去了,这一年,什么都没有。
依然是空白。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
我妈的至理名言——年纪越大,越觉得时间快过。
小时候,我问我妈,建一幢楼要多长时间。
我妈说,要一年左右吧。
我感叹:“哗!
要那么久啊?
”2006到来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说是2004年朋友送的年历我还没打开来用,转眼间2005年的台历又可以扔掉了。
现在2007了,又怎么了呢?
我依稀记得的,依然只是那几个镜头。
跨年的镜头。
就这么一跨,一年又过去了。
一年啊!
不是一天啊!
真的是转眼就过了。
总的来说2006这一年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有价值的一年。
因为我真的为自己做了一件事,总算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
这一年里,总算达成了自己的承诺。
我要我这一年里怎么样怎么样,结果我真的做到了。
然后,2007了。
我还能这样子吗?
2007.1.2,我给自己买了个精致的记事本。
我说,我想看着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我想记录下来自己这一年里自己怎么变化,我想知道一年后,我能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一年前的这一天定下的目标,一年前的这一天期待看到的自己有没有塑造成。
不想日子如流水,不知不觉,只剩下一句“又一年了”。
年青人。
哪一个不似《六楼后座》里的那班年青人,玩得,颠得。
有什么玩不起?
又有什么颠不起?
最青春便是一班人在一起疯疯颠颠,没有顾虑。
有的是雄心,有的是勇气,也有的是时间。
然而哪一个又不似《六楼后座》那班年青人,一年之后,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一年又没有达成目标,迷迷糊糊,恍恍惚惚又过了一年。
毫无建树的一年。
只是空度青春!
浪费青春!
青春有的是时间。
也正因为我们有的是时候,所以我们浪费。
“青春是什么?
就是给他们浪费的东西咯!
”如果,一开始就告诉你,倘若一年之后你没有完成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你就要吃屎。
那么,你这一年还会不会虚度呢?
正因为就算我们没有达成目标,我们也不用吃屎,所以我们才碌碌无为。
其实屎可以是任何东西。
供不起的房,养不起的宠物,泡不起的spa,买不起的名牌,开不起的好车,出不成的国,游不成的旅。
只是,年轻,感受不到或者淡化了这些压力。
没有谁逼着我们去吃屎,也没有谁逼着我们去承受这些压力。
所以我们就忘了,忘了岁月易逝,最输不起的其实就是青春。
总有盘新鲜热辣还冒着烟的屎在前方等着我们。
如果这一年,你又虚度了,你又没能完成自己的目标,那么,把它吃下去。
《六楼后座》是一部青春剧,所有导演拍青春剧都爱用漂亮面孔打动观众,其余的,无非是用梦想、现实、恋情、生活几种矛盾来撞击人人都有过的时光。
我老了,除了漂亮脸蛋令我开怀外,复杂的故事只会让我怀疑人生。
看六楼后座,被片头几行字吸引“本故事纯属真实,如有雷同不是巧合”,这典型的港剧外表下,藏着怎样的纯属真实,我的好奇心总希望得到满足,就慢慢看下去。
故事很简单,主角是一个总体,合租在六楼后座的六个人,他们聚在一起开party玩“诚实或大胆”的游戏,如果不说实话,不做大胆行为,父母断双脚。
游戏玩起来就无边无界(当众打飞机啊,模仿强奸啊什么的),但这只是玩乐的借口,聚众的目的我是这样想的,他们只有在别人的“诚实或大胆”中,得到一点属于自己的欢乐,没有什么比一脸正经的在众人面前做想像中的坏事更刺激的。
但如果这样推断,接下去很有可能会变成蛊惑仔两肋插刀系列,导演当然不愿意,她很聪明的把“刺激”定义游戏上,用诚实和大胆做线索,让六个人许下愿望,一年后若实现不了,就吃房东老太的屎。
然后,故事慢慢讲,这样欲擒故纵,你喜欢么?
总之我很喜欢。
六个人中,除了扮演karena的林嘉欣外,其余演员的面孔不突出,唯一让爱抹鲜红口红的房东老太sex Susie有性冲动吻一下的靓仔,也只是路人甲。
但镜头晃过,六个人在满屋乱窜时并没有故作表演的姿态,神情亢奋直来直去讲话对我来说简直是情投意合。
卢巧音演算塔罗牌的神婆candy,永远先偷偷为自己与男顾客算一张爱情牌;karena为专栏写小说,但总是迟到,灵感由一个声音激发,便爱上了声音背后的人(我却感觉那种腔调像一个咸湿佬);wing像个摇滚青年,爱唱歌想出专辑,他到唱片公司送样带,在天台上大喊no music on live;美颜宝对过去的感情过不去,jean想赚大钱,而leo只想得到一个吻。
没有吓唬人的理想,在他们算起来,这是排在日程上马上会实现的,吃屎远比父母断双脚更让他们心惊肉跳,六个人在天台上玩乐的真实感扑面而来,让我感觉这种场景真的存在过,在声色犬马的都市,在交错乏味的空气中,六楼后座的天台上一串小彩灯,几个张牙舞爪的年轻人,像镜子映射出来的自己。
我热切的期待故事会坦荡的讲下去,仿佛预示所有美梦成真,可积极进取的态度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多会先选逃避。
就像wing妈妈说的,音乐不是用来逃避的,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杜丽莎扮演的wing妈妈,在画面冲突过后铿锵有力的唱到“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把这群孩子的脸抹成恍然大悟状,我更是被煽动到了,你以为你的心境爹妈不懂么,他们比你更懂你。
爱听帝女花的Susie对唱歌的wing说快乐是不需要用钱买的,认真的表情让我觉得,这个婆婆年轻的时候,一定更美吧。
后来,他们修成正果没有,自己看喽,我不青春很久了,但所谓的青春,我还是没有明白,是一种可以任意浪费的东西,还是不怕地心引力?
karena说青春是方糖,我基本上同意。
真是羡慕
敢不敢吃屎
成年人對青年的偏見──還要是最俗套的那一種
truth or dare 一伙人的放纵青春
什么是青春?
颓废(无目的)的青春吧。
食屎
最后的葬礼还是很精彩的。
这么烂的剧为什么会7.5?????不就是讲述了一群人怎么走向吃屎的过程...大概主演都比较有名?黄真真导演就一部剧是我最爱啊
怎么扯都不好看
完全get不到点,尤其最后那段关于青春的总结,强加在这群看着至少二十好几的人身上太违和了。
True or Dare。
那种青春应该每个人都有,只是枯竭的时刻不同,有人如同昙花,有人可以过上大半生。没有哪种更好。没有经历过倒是中遗憾吧
···
真是感死个人了。
我很少给一部电影打这么低的分儿的,但是我真的对里面所谓的港式生活欣赏不来,认同不来,看完之后,吃屎的情节和那个吓死人的热情老奶奶让我的鸡皮疙瘩争先恐后地往地上掉,虽然是初中时候看的,但是对我神经的摧残至今仍然印记鲜明,Oh,我真是自作自受,为什么要跟妹妹一起看这部片子?
冲着林嘉欣第一次看黄真真的电影,却意外发现最出彩的是貌不惊人的卢巧音和某某妈自弹自唱的海阔天空。我的青春因没有这样的六楼后座,而未有机会如此疯狂,truth or dare, who cares?! enjoy it. 照我体会有艺术夸张,但仍可以感受到只属于那个年纪的生命的活力。
唯一感觉不错的就是骗两个朋友去撞墙那个梗~
我真的很爱林嘉欣。
郑丹瑞的声音啊,单为Karena部分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