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Journal 64,悬案密码:第64号(台),悬案密码4,The Purity of Vengeance

主演:尼古拉·雷·卡斯,法瑞斯·法瑞斯,约翰·路易斯·施密特,索伦·比尔马克,范妮·博内代尔,克拉拉·罗萨杰,路易斯·斯科夫,阿曼达·拉德里亚克,安德斯·霍夫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德国语言:丹麦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年份:2018

《悬案密码4:64号病历》剧照

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1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2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3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4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5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6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13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14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15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16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17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18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19悬案密码4:64号病历 剧照 NO.20

《悬案密码4:64号病历》长篇影评

 1 ) 开膛破肚、干尸虐杀,如今的悬疑片都这么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悬疑片一直是观众比较喜欢的类型片。

凭借扣人心弦的剧情,错综复杂的叙事方式,出人意料的结局虏获一大批忠实粉丝。

通过营造高度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没有鬼也能让你毛骨悚然。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部丹麦悬疑片。

这部影片刷新丹麦国产片票房纪录,也是系列电影《悬案密码》最终章——64号病历Journal 64

《悬案密码》系列改编自丹麦小说家尤西·阿德勒-奥尔森的同名小说。

前面三部分别是《笼中女人》、《野鸡杀手》、《信仰的阴谋》。

流水的导演,铁打的主角,《悬案密码》系列电影的主演一直都是尼古拉·雷·卡斯和法瑞斯·法瑞斯。

作为Q局中两位最得力的干将,这次两人又将齐齐联手破获一宗大案。

在哥本哈根一座老旧的公寓里,一个建筑工人在一堵隔断墙背后发现了三具干尸。

一男两女,死状极其惨烈。

更让人震惊的是,男人的生殖器官和女人的整个腹腔包括卵巢都被切割下来,泡在福尔马林的瓶子里。

凶手如若不是跟这三人有仇,那就一定是个变态杀人狂魔。

经过鉴定,三人死于十二年前;而根据他们身上留下的身份信息,警方也找到三位死者的交集点——一家名为史波约的女子疗养院。

说它是疗养院,但更像是一座“自由派女性的监狱”。

这里关押着国家觉得不正派的女性,美其名曰“管教道德不端的女生”。

看着这些关键词,是不是觉得有些刺眼——不检点、不正派、道德不端…当一个女孩被打上这样的标签,通常就会被大众当做“bad girl”。

而妮特就是这样一个姑娘。

上世纪60年代,还未成年的妮特和自己的表哥相爱。

被父亲发现两人的情愫之后,当机立断将妮特送进了著名的史波约疗养院。

在这里,一举一动都要严格遵循规则,稍有反抗就会遭到虐待,或者关禁闭。

如果不服从安排,就会被医生诊断为精神有问题,然后一直关在这儿…

妮特来的第一天,就受到非人待遇。

之后她小心翼翼地适应着这里的生活,但人心叵测,还是被室友丽塔摆了一道。

丽塔发现妮特怀孕,一面怂恿妮特逃跑,一面向医生告密以获取回家的资格。

逃跑未遂的妮特不仅被关了惩戒室,更过分的是,医生在完全没有征得她同意的前提下就给她实施了流产和绝育手术。

尽管不久之后,疗养中心被政府遣散,妮特也重获自由,但失去做母亲权利的她在心底也埋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

看到这儿,机智如你是不是已经灵机一动猜出谁是真正的凶手?

不过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警察之所以能顺藤摸瓜找到这家疗养院,正是因为他们确认这三个尸体中的其中一具就是妮特。

可如果妮特已经被残忍杀害,那谁还会有更强烈的杀人动机?

悬案密码系列电影虽然导演不同,但影片风格大都以冷峻反思为主,色调灰暗阴郁。

通过耸人听闻的犯罪故事来表现社会暗藏的种种病态心理。

《笼中女人》讲得是受霸凌的孩子长大后对熊孩子的报复。

《野鸡杀手》描绘了一个心灵扭曲的复仇女子。

《信仰的阴谋》用血淋淋的惨案告诉我们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而《64号病例》则以真实事件告诫大众——众生皆平等,没有高贵的种族。

在上世纪60年代丹麦,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生存异常艰难,稍有不慎,就会被男权社会判定为“有病”。

以医生沃特为首的男性坚持奉行“人种优化”方案——人类要想进步,基因就必须优胜劣汰。

据统计,在1943年到1967年,丹麦约有11000名女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非法绝育。

对我们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但于她们而言,却是凄凉又悲惨的一生——她们永远失去了孕育生命和做母亲的权利。

这些对女性实施暴行的背后,不仅仅是性别歧视这么简单,更多的是恃强凌弱、排除异己、强者“灭掉”弱者的社会法则。

在这些人眼里,只要被打上了“劣等人”的标签,就意味着这条血脉已经到了尽头,毕竟留你一命已是大恩。

这种站在上帝视角“为全人类的生存”做谋划的想法,真的是很不要碧莲。

可历史上比这更惨烈的事情比比皆是——当一个种族都被打上“低等”、“劣等”的标签,当权力掌握在暴徒手上,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在二战期间,被德国纳粹杀死的犹太人数量高达600万…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剧照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超过30万…

电影《南京》剧照按照种族、性别、血脉、阶级去划分人群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还拥有一颗强烈的排除异己的心——他们信奉推崇的,就大力宣扬;他们认为“低劣”的,可以随意抹去。

所有的行为都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而被打上标签的民众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成为他们手中的牺牲品。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各种标签下的牺牲品——单身狗、剩女、家庭主妇、蕾丝边、同志…只要被打上这样的烙印,大众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就会一直萦绕着你。

可不管别人如何定义我们,我们还是要遵从内心,做最好的自己。

当我们被别人视为“异己”时,不要妄自菲薄;当别人成为我们的“异己”,不打压嘲讽。

歧视和不公可能永远都无法消除。

但只要有一个人还未屈从于弱肉强食的野蛮逻辑,这个世界就还有希望。

后台回复“64号病历”,有汁源

 2 ) 残忍凶案背后,竟隐藏着男默女泪的暗黑往事?(附汁源)

最近,一部小众的丹麦悬疑犯罪片,成功引起了迷叔兴趣——64号病历Journal 64

该片去年在丹麦上映,成功刷新了丹麦国产片票房记录,IMDb评分7.5,豆瓣评分6.9,是一部被我国观众严重低估了的悬疑片(文底有汁源)。

影片由但曼小说家尤西·阿德勒·奥尔森的《悬疑密码》系列改编而来。

《悬疑密码》系列由4个故事构成,被分别拍成了四部电影——《笼中女人》、《野鸡杀手》、《信仰的阴谋》、《64号病历》。

每部电影,都围绕一个陈年旧案展开。

为了破获这些案件,丹麦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地下机构——Q局。

而警探卡尔和阿萨德,便是Q局中两位最得力的干将。

阿萨德(左),卡尔(右)卡尔沉默寡言,冷静机智,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阿萨德为人随和,善解人意,是常见的老好人。

两人一冷一热,配合默契,虽偶有吵闹,但很快便能言归于好。

和严谨的本格推理不同,《悬疑密码》系列主打社会派推理,善于挖掘罪案背后的动机。

而作为终章的《64号病历》,则将这种挖掘发挥到了极致。

在哥本哈根一个寒冷的清晨,两个装修工人来到了一所老旧的公寓。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这所公寓在布局上的怪异之处。

一所隔断墙,立在了他们面前。

于是,他们破墙而出打算一探究竟。

然而,墙对面呈现出的情景,却让他们不寒而栗。

隔断房间里,被人放置了三具干尸。

桌上陈列着干尸的内部器官。

干尸的身份证件,散落周遭。

在干尸附近,有一张空置的椅子摆设其间。

这张椅子,是凶手为自己所留,还是在为第四人虚位以待?

警探们不得而知。

经过鉴定,三具干尸分别死于2006年。

他们的身份分别为:妮特、丽塔和诺威。

三个名字,不约而同指向了一个地方——史波约女子疗养院。

史波约女子疗养院是一所变相的女子监狱,专门关押自由派女孩,美其名曰“管教道德不端”、“不正派”的女性。

通过调查,他们将凶手嫌疑人锁定为了疗养院的护士吉蒂。

然而不管怎么调查,他们都觉得这名护士,缺少基本的犯罪动机。

直到…64号病历的出现,才最终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而随着探案深入,一件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惨案,也逐渐浮出水面。

惨案主角,名叫妮特,是一位花季少女。

少女与自己的表哥陷入了热恋。

被家人发现后,家人将妮特投入了史波约女子疗养院。

在疗养院,妮特遇到了医生沃特,护士吉蒂,以及室友丽塔。

疗养院戒备森严,妮特的父亲给了疗养院极大的监护权,美其名曰要帮她“恢复尊严”。

在这里,妮特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往事。

为了更好监管这些女孩,沃特医生鼓励大家互相举报。

一旦举报被确认有效,便会给予告密者奖励。

正因如此,疗养院里的友情大多脆弱的不堪一击。

可纵使在这样高压的条件下,妮特还是和室友丽塔成为了朋友。

妮特把自己怀有身孕的事情告诉了丽塔。

丽塔表面上鼓励妮特逃跑,暗地里却将她逃跑的事举报给了沃特医生。

这次逃跑未遂,给妮特带来了致命打击。

没有征得妮特允许,沃特便在其昏迷状态下实施了流产和绝育手术。

当妮特再次醒来,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

她悲痛欲绝但又无能为力,只能任凭恨意在心中滋长。

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的少女,就此被无情扭曲。

后来,政府解散了管教所,而妮特也回归到了本来的生活。

只是,记忆里关于发生在疗养院的噩梦,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

随着妮特的64号病历被揭开,警探卡尔敏锐嗅到了干尸案背后所隐匿的内情,一路追根溯源找到了线索。

据悉,女主妮特的故事由真人事件改编而来。

从1943年到1967年内,有约一万一千名女性遭遇非法绝育。

而妮特,正是其中一员。

到底,妮特能否手刃当年迫害自己的元凶,而干尸案又将怎样作结?

关注【电影迷】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64”,一起去电影中寻找答案吧!

更多福利、电影资讯等你来一起来玩转“电影迷”!

 3 ) 大胆猜想,那个坏医生真的是治疗不孕不育的圣手吗?

看完妮特的遭遇,简直无语了,除了没有完成复仇,她已经没有遗憾了。

关于医生,这种有莫名其妙自我优越感的人,除了肆意除掉他认为“低劣”的基因,很难不让人想他是借行医的机会传播他认为“高贵”的基因,比如他自己的、他妻子的,以及他和妻子的。

那个组织里的人,可能也是“高贵”基因的提供者和传承者,这样大家就能实现“净化”。

真是越想越恶心,道貌岸然的败类。

 4 ) 终于把这个系列看完了

自从第二部起,这个系列已经从悬疑片变成刑侦片了,这次的凶手稍微有些迷惑,不过并不难猜,而且追凶也已经不作为主线了。

最后甚至让真凶逍遥法外了,如果是柯南肯定不能忍,毕竟真相只有一个。

作为目前的最后一部,我只想说主角二人组终成眷属了。

窗户纸捅破了,互相告白了,皆大欢喜。

再来说说剧情,大致上还是类似第二部下克上的安排,这次稍微体现出一些组织的强大了,没有像第二部一样那么简单轻松就拿下BOSS。

这次玩的也是老外最喜欢的项目之一,上次玩信仰,这次玩种族主义,看来这种剧情在国外就是有市场,放在中国真没多少人能感同身受。

其他也没啥好多说了,继子彻底消失了,不知道会不会还有第五部。

PS:话说都2018年的片子了,为啥还在用按键老人机,警察就不配用智能手机?

 5 ) 強制絕育的悲歌下,你的子宮不是你的..!

「我們對於弱勢族群提供無盡的愛與關懷,我們所希冀對方報以回饋的,是禁止他們繁衍下一代。

」-科卡 斯坦恩克,丹麥社會民主黨-

《懸案密碼-第64號》(Journal 64/The Purity of Vengeance)是一部丹麥懸疑犯罪電影,同時也是真實的發生在史葡格島的事件,原著作家猶希‧阿德勒‧歐爾森(Jussi Adler-Oleen)深具道德勇氣,敢於挑戰威權,寫就丹麥過往暗黑歷史。

電影由曾勇奪坎城金攝影機獎的丹麥鬼才克里斯多夫‧波伊(Christoffer Boe)執導,本片在他敏銳全觀的掌控下,以令人震撼的拍攝手法,流暢自在的穿梭在兩個年代不同的時空裡,並運用多線並行的人、事、物,逐漸勾勒出那段發生在史葡格島上,不為人知塵封多年的暗黑歷史輪廓,並深刻描述人性的多種面相。

二十世紀初期,包括納粹在內的西方國家普遍實行優生政策,在丹麥,亦有上千名不見容於社會的女子被隔離、拘禁在史葡格島。

而來到島上的被囚者,終其一生都得在感化院中接受不人道的監視與折磨,即使少數能夠重獲自由,離開前也必須進行絕育手術,以確保她們身體裡低賤的血液沒有機會玷汙國家的下一代。

在史葡格島的制度廢黜多年後,一樁發生於哥本哈根的失蹤案件引起懸案組的注意, 某個經營應召站的老鴇外出離家後音訊全無,二十三年來留下諸多疑點。

更為離奇的是,兩位裝修工人在一棟老舊公寓的假牆後,發現三具木乃伊般乾癟的屍體,圍繞著餐桌,然而還有一個空位存在..,案件馬上就受到Q部門懸案組警探卡爾莫爾克與助理阿薩德的注意,但隨著這幾具屍體所提供的蛛絲馬跡,兩人也逐漸發現背後巨大的陰謀,及多年前早已消失在檔案堆中的歷史傷痕。

電影除了懸疑感依舊做得非常足夠之外,情感方面的起伏更是懸案系列四集之最,令人印象深刻之處為男主角在船上與關鍵人物的對話-「仇恨或許不是人生必須。

」道盡了數十年來的滄海桑田,讓人無限感慨。

電影有別於原著的三線,採用的是雙線敘事進行,一邊跟隨「Q部門」的主角們解謎破案過程,同時揭露當年一位女孩跟表哥相愛,隨後被送至史葡格島收容所後,不見天日的非人道的慘案。

「上帝已死,正義未來,但愛永遠不息,唯有真愛與正義慰藉人心。

」-卡爾-

電影強調了丹麥過去的「種族主義優生學」,便不難想像在史葡格島女子收容所解散後,繼續貫徹此理念的人們,目標都是少數族裔或移民的少女,片中寒冬組織的醫師,主張移民不具有資格繁衍的「寒冬理論」,表示人種往北遷徙的過程中,因為氣候更加險峻,因此高等物種才能在「物競天擇」下存活。

不過,現今社會福利太過優渥,導致「移民劣種」也能正常發展,對他而言這是「錯誤的」。

當他自以為是地聲稱「高等人種建立了民主制度」時,還被中東裔的阿薩德吐槽「民主制度是羅馬與希臘建立的」,足以證明「種族歧視」與「種族主義」者的言論,往往會依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詮釋。

偏執的優生學觀點,其實也存在著動機良善的正當性立論,這迥異於昔日納粹為壯大日耳曼雅利安民族的種族大屠殺動機。

劇中倡導優生學的醫師,背後的立意與初衷,站在國家發展的角度而言,是爲了更加健全北歐社會福利制度所做出的行為。

而社會福利財務的健全化,需要立基在更多稅收資源的投入,以及更少福利份額釋出的二項基礎上。

「不該被賦予生殖能力的,有癲癇症患者、精神病患、變態者、以及酗酒者。

」-約黑 萊恩巴赫,醫師-

觀影前很難想像如丹麥這樣的先進國家,一黨黨魁居然會出現如是的言論,某種程度近似於昔日日本及德國納粹般的優生學立論,希冀遂行一種人為性的物競天擇演化進程。

然而在自由民主、公平開放的選舉制度下,以人權思潮的倡議,讓類似的問題始終無法被突顯,只好任其癥結繼續沉疴下去。

在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前提下,廣大接受社會福利救助的族群,在人海優勢下,往往決定著政治權力誰主浮沉的關鍵角色,試問又有哪個政黨或個人,膽敢挑戰如此難以被顛覆的民主原則呢?

於是優生學醫師只能遂行檯面下的革命,透過免費人工流產的幌子,吸引懷孕的弱勢女子前往,卻在過程當中,同步進行絕育手術,讓弱勢從此喪失生育能力,藉以杜絕其循著生產的手段,來汲取更多社會福利救助的行徑。

縱觀現實社會中的情境,顯然與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更多自身即需要社會福利挹注的弱勢,為了掙得更大分額的福利,往往採取生產的手段,用增產來擴大個人補助的利基,卻將無法養育孩子的責任,悉數又交給了社會集體來承擔,加劇福利體系的負擔,讓社會福利制度屢屢陷入崩解的危機。

撇開電影所想探討的爭議性嚴肅議題,觀看《懸案密碼 第64號》的確如同閱讀《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一般,其精彩之處在於以一樁兇殺案帶出歷史、社會等諸多人文議題的討論,透過角色在面對社會不正義的反應,還有心中所堅持的底線為何,來激發我們對自身行為與想法的反思,這就是一部懸疑電影除了燒腦之外,其背後最重要的根本價值。

本片探討未能尊重人權,走向偏執是非的十字路口,迷失了應有的正道方向的暗黑塵封歷史。

附註1: 強制絕育的優生學並不是納粹發明的,只是1933年7月14日,德國內閣通過「遺傳病病患後代防制法」,後續卻被納粹舉著優生學大旗,進行種族清洗大屠殺。

丹麥在1940年至二戰結束期間被德國佔領,所以國內有如此的觀念與機構是可以理解的,而《懸案密碼 第64號》電影與小說裡的史葡格島女子收容所便是二十世紀初期,以納粹德國為首的優生政策下的產物,主修電影、政治史、社會學與醫學的原著小說作者以丹麥歷史上不堪的真實事件發想的這則懸案故事,也反映了1960年代丹麥對「墮胎」的部分看法。

附註2:日本優生保護法第一條:「為防止優生學上不良之後代出生,同時保護母性之生命健康,特制定本法。

」日本於 1948 到 1996 年間的《優生保護法》,五十年間促成了逾 8 萬件結紮手術。

該法以優生學為基礎廣泛執行結紮手術,但「非遺傳性疾病的智能障礙與精神疾病」卻也被納入規範中。

日本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由,賦予醫師非經當事人同意就能施行手術的權力,其中又以女性佔 70%。

去年12月月初,日本一名六十多歲的婦人公開表示,自己在十五歲時,根據當時的優生保護法,以「遺傳性智能障礙」為由,被強制結紮。

由於失去生育能力,一生無法結婚,將對此提起國賠訴訟。

 6 ) 从丹麦发来的影评

不好看。

七八十年代警匪片或动作片常见的叙事,最后两个好汉握手含泪,在劫后余生后。

演员表演也没什么发挥。

有些情绪生硬。

其实在看到片头里被咬过一口的青苹果这么烂俗的隐喻镜头后就知道是烂片,但是因为是看的第一部丹麦语原声电影,忍着看到最后。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镜阿姐阿姐啊哈哈哈哈哈哈

 7 ) “悬疑”电影存在的理由不是让你玩猜凶手游戏的

很多给低分的,理由一上来就是“看了个开头就猜到凶手了”丝毫不注意影片内容以及细节和想要讲述的东西。

电影想表达的东西除了想表达欧洲40年代-60年代种族歧视以及女性人权的被压迫史,侧面也在跟着主要故事线表达男主与搭档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以及男主的心路历程。

这条线不是很好,个人觉得表现有些牵强。

导致主要故事线没看过瘾,男主的刻画也欠缺那么一些,心路历程也变化的有些许莫名。

个人认为中间组织袭击者袭击警察的戏,以及最后在医生的疗养抓捕医生救女孩所想渲染紧张气氛的戏有点太啰嗦而且并不出彩。

如果拍成一个一气呵成娓娓道来的故事来看会更让人有震撼后的平静,例如《猎风凶河谷》。

那些只因为一下就猜到凶手就给低分的,希区柯克小剧场欢迎你们,或者去刷柯南去吧,让你们猜个爽。

 8 ) 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才是最恐怖的恐怖主义

电影是采用双线的形式展开的,所以刚开始我还是很疑惑的,为什么1961年的丹麦就有那么先进的汽车和那么现代的建筑……所以,字幕组,你有没有考虑下,不要只是在出现1961年的情景的时候打上时间字幕,在2018年的场景也标上时间好吧1961年,封建保守的时代,个人觉得跟我们的旧社会其实有点像,妮特因为爱上了自己的表哥而被自己的父亲送去一所女子疗养院接受治疗,而所谓的女子疗养院都是接收一些所谓“放荡”女子的,为她们矫正他们的思想,其实就像一所女子监狱。

妮特在疗养院里受到了室友、护士、主治医生的猥亵,最后失去自己肚子里面的胎儿以及作为女人最主要的生育能力。

当然,最主要的是,当妮特刚刚失去一切的时候,疗养院解散了,所有女孩都被释放了。

而看似1961年就解放的疗养院,其实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北欧大地上。

一种集白种医生、政府人员、律师等为一体的组织,主要针对的是有色人种的移民女孩,使命是阻止他们的基因遗传下去,因为在这些人不够优秀。

如果是我,我也会恨他们。

他们的组织有医疗人员、有行政人员、有执法人员、有律师,想要通过法律程序搬到他们几乎不可能。

其实妮特在杀掉室友、护士等迫害她的人的时候应该也只是出于仇恨,只是两个不顾一切的警察,在追查这桩陈年命案的时候硬是不顾一切阻力,查到了真相也找到了证据,将所有对弱势女性的迫害公之于天下,而那些所谓的“精英”仍然负隅顽抗,他们自以为他们在完成一项非常伟大的使命,在为自己的国家和整个北欧大地做贡献,为其清除各类不和谐的不优秀的基因,多么恐怖的恐怖主义。

个人觉得,妮特最后放下了仇恨,是我觉得最圆满的结局,当然,两个大老爷们最后医院的一幕也很完美,但作为一个女性,我更释然于妮特最后的释然。

整个电影节奏控制的刚刚好,凶杀案的反转是在男主看了妮特的病例,但前半段也不会像其他悬疑片因为铺垫而显得无聊,我是一鼓作气看完,尤其是还不是英文电影的情况下,还是非常推荐的。

 9 ) 系列最终章,值得一看

《悬案密码4:64号病历》,这部丹麦的性冷淡风格的探案故事片拍到了第4部,在经历了第2和第3部的平淡无奇后,居然这一部还真的是一部精品。

主角卡尔作为Q部门的领导,有一个忠心耿耿的跟班阿萨德,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警察辅助。

一座老房子意外发现了墙壁里的三具干尸,让人不寒而栗。

但是,通过闪回,我们可以了解到20世纪60年代那些被关在所谓疗养院并遭受迫害的年轻女性的过往。

中段的时候,因为上帝视角,观众们应该就可以猜出凶手,但是相比于迫害少数族裔女性的那些幕后组织,你甚至对凶手产生了同情心。

主角三人团分别也遭到不同程度暗害,好在有惊无险,他们揭露了幕后的黑暗,给这个悲凉的故事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

 10 ) 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看完了这部丹麦犯罪悬疑电影:《悬案密码4:64号病历》,还不错,给五星,多一星给和男主角一样的社交恐惧症群体,我现在也越来越讨厌无用社交了,心累!

这部电影告诉大家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个世界上阳光找不到的地方太多了,人性的阴暗和卑劣令人发指,弱势群体被排挤,被虐待一直都存在于身边,而有钱和有权的精英阶层往往是最虚伪狡诈的双标圣母婊,他们一边满嘴跑火车地宣扬着各种仁义道德,为他们自己歌功颂德,另一方面,在背地里,他们卸下华服伪装,显露出丑恶的真实面目,进行着各种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不法勾当,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影片讲述了两个工人在哥本哈根的一个旧公寓里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假墙后面藏着三具木乃伊,坐在餐桌旁,只剩下一个空座位。

案件很快就在警长卡尔·M·洛克和他的助手阿萨德的办公桌上,由他们来解决,木乃伊是谁,第四个座位是谁。

卡尔和阿萨德竭尽全力寻找公寓的房客,最后他们找到了线索,追查到了斯普洛格岛上臭名昭著的“任性”女孩的机构,在那里,极端的忽视和强制绝育的医学实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对斯普洛格的恐惧是丹麦历史上一个封闭的篇章,但现在有人声称实验一直持续到今天。

卡尔和阿萨德开始与时间赛跑,以防止新的谋杀和袭击发生。

《悬案密码4:64号病历》短评

2小时有些过长,很明显45分钟能讲完的要讲这么久。神烦这种开始就告诉你结局的电影,一点悬念都没有,看的非常平淡。如果不是结局女主和男N在一起12年并释怀真得给差评。开头女主和哥哥在一起被抓后送类似精神病院的地方。然后转到装修工砸墙时发现圆桌3具干尸,桌前有瓶子装着器官。后调查发现这些人的身份和被告驳回的案子有关。中间可以省略很多,男j和女主相遇并讲述自己的过程,说他俩在一起时因为自己不能生孩子所以分手,但他喜欢的人也找了别人但一直没有孩子。后来他俩在一起快乐的12年,并将骨灰撒向大海并跳海自杀。男j在车里查案时被2人摩托仍汽油点燃的瓶子导致翻车,拿出案卷并开枪打伤一人。去医院时找失踪女被打伤,男j赶来打伤开枪男并推下楼下摔死,后救下他们,才爆光了这个医生的所作所为,以及几十年的冤案和黑历史。

8分钟前
  • lostmore
  • 还行

哪悬了。。

10分钟前
  • 蕉菴其秦
  • 较差

真正的恐怖片,因为是真的发生过。无论是左是右,都只会拿女性子宫作文章。

13分钟前
  • 魂断香销
  • 推荐

才知道是系列片啊。。。不温不火的。还行吧。

17分钟前
  • 有时间就看电影
  • 还行

挺无聊的

20分钟前
  • 荒淫少女朴赞郁
  • 较差

杀人过程都不拍了,直接用嘴讲出来我也是惊呆(关键也并没讲清楚啊!)...挺好一题材,好几个角度做重点都很有看头...偏偏选了一个最弱的角度,作为一部悬疑片真是失望透了...

24分钟前
  • Yuyii
  • 较差

社恐工作狂男主,悬疑标配,蓝眼睛kswlkswl……

25分钟前
  • 假白勺
  • 推荐

任何为人类自由解放的斗争都那么伟大。

26分钟前
  • 啃木头的虫子
  • 推荐

完全是按电视剧的思路在做电影。和前几部差不多的调性,程式化的剧情组织:设计近似日本“探偵はBARにいる”系列,大约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观众群体,属于粉丝向的商业电影——美其名曰“社会悬疑”,政治影射也仅仅是单纯迎合北欧的“主流”话语,并没有特别深刻的批判性,悬疑感更完全不是叙事的重点。比较受不了Curt Wad初登场无端挑衅Carl与Assad一节,纯粹是为了误导观众;Carl干脆不要证据全凭感觉办案,整个悬案的解锁过程也没有任何推理——用那么大篇幅浓墨重彩的呈现探员的私人生活,正儿八经的作案过程却全凭一张嘴……还不如作成TV mini series把罪案本身影像化。至于非得从个破片影射中国“计划生育”,只能说智商感人——并且大概率没什么文化,看不懂堕胎、移民、生育率、新纳粹、优生学和人口危机这些议题在北欧政治生活中的特殊性。

28分钟前
  • Adnois
  • 较差

杨永信的电击机构倒了,但是怀有同样可怕信念的人,当时机构的工作人员,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也许继续从事着他们认为正确的道德审判。

33分钟前
  • 杳圻
  • 推荐

警察太笨了,还不如平常人。

38分钟前
  • 半夜还是伴夜
  • 较差

優越感是最恐怖的暴力

40分钟前
  • 欸,你想去哪
  • 力荐

社会话题,偶像cp剧

43分钟前
  • littlewine
  • 还行

算是四部中最好一部。

46分钟前
  • Chaos
  • 推荐

同样是摆事实讲道理,北欧冷幽默画风完全不油腻,作为社会批判作品足够打动人,但做为悬疑推理片就很弱鸡。干尸聚会仪式感那么强,吊足了胃口,结果推理全靠回忆视角,犯罪动机和犯罪过程两句带过,只靠主角人品,毫无逻辑细节。

51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还行

别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地在那里乱玩子宫啊喂!

55分钟前
  • 真绪
  • 还行

感觉把主角戏份都去掉,故事会更完整

57分钟前
  • 作风
  • 较差

所以 老太太是怎么把大伙骗到一桌杀死的 真就惊悚的一幕只用口述啊

58分钟前
  • 软红长嘴
  • 较差

悬案密码的第4部,案件本身还可以,原来男主男二之间爱得深沉

1小时前
  • 不羁的天空
  • 推荐

突然感觉默克的丧气变得不真实了

1小时前
  • обломов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