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讲道时提及了这部片子,看过以后,明白做为基督徒的我有多喜欢,非基督就会有多厌恶。
做为一个8岁孩子的妈妈,可以想像的最大痛苦,莫过于孩子的丢失或死亡,所以男主在智慧面前说的那句Take me,几乎是每个身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的事情,这也恰恰验证了耶稣亲自代替我们死,而免于让我们被judge掉。
自从亚当夏娃犯了罪,一切的痛苦都是罪的结果,我们只能承担,但在这所有的幽暗当中,神却亲自陪伴,苦难不是来自神,但是因为有祂,我们在苦难中也有了盼望和甘甜。
恰恰我也有一个类似男主父亲的爸爸,对他曾带来的伤害难以饶恕,成为我人生中很难越过的障碍,就算道理上知道他有他的不得以,可是内心深处,原谅谈何容易,可是当我们都以罪人的身份站在上帝面前,我与他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耶稣已经为了我们上了十字架,除了感恩,我怎能再以上帝的角度去施行对他与对自己的审判?
所以judge不仅仅是我们如何对待别人,也包括如何看待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们或许犯了错,不可爱,但是在上帝眼里,我们是值得祂用生命赎回的那个。
因为祂,我们可以饶恕,得到释放。
而我们流过的每一滴泪,都被祂珍藏了。
任何一个人,都是祂的孩子,不管你的罪是说一个小谎,还是绑架杀害了一个孩子,救赎,是神工作的第一步,而不是judge.这就是上帝,祂不带来苦难,但是在苦难中,祂与你同在,与你一同承受,说白了就是一个最烂俗又最深刻的字:爱。
神爱每一个人。
祂不仅仅是男主一家的上帝,不仅仅是Missy的上帝,也是那个杀人犯的上帝,在祂的公义面前,仍然有智慧在为你的行为的Mercy与辩护。
所以,没有人是来渡你的,供你成长的,所有的人都有尊贵的被造的位格。
做为人,我们或许难以接受发生在Missy身上的不幸,但是同样做为一个人,我们或许能够借着这部电影,以另一个角度看到救赎,恩典,与牺牲,这个角度也许还没有来到我们的视野,但是如果你愿意,它就会成为你新的人生观。
就像祂说的,你随时可以背对祂,你随时可以不理,不听,不信,随时可以恨祂,你的车就在外面,你随时可以离开。
但,要是你选择留下来呢?
感谢这部电影。
本人一向不喜爱苦情戏,但有朋友约电影,除非鬼片、血腥变态的犯罪片,其他向来不拒。
看完觉得虽然不太大众,但还算感人,演员画面还不错,但豆瓣评分才5点多,低到及格以下,违背了大部分认为的豆瓣高分不一定好看,低分一定是烂片的看法,至少比我看过的刺客聂隐娘好看多了,忍不住写几句。
一个失去女儿在过去悲伤悔恨和愤怒绝望中挣扎的父亲,一段心碎不愿回首的过去。
是沉浸悲伤一蹶不振,还是治愈创伤拥抱现在,如何才能走出心灵的泥沼实现自我救赎?
影片从宗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对话,使男主最终回到现在,这段如心理治疗的过程画面唯美、梦幻、伤感。
即使不信教,从人生阅历、心理治疗方面看,也对自我救赎有启迪。
特别是放下执念,爱当下自己的爱人,孩子。
看到男主老婆说我已经失去女儿不愿再失去你,还有男主抱着大女儿说爸爸没有关心你的心灵创伤,还是很催泪的,埋葬小女儿,泪水催开鲜花的画面拍的很美,很感人,男主Sam Worthington演的也不错。
我本人是无神论者,不是教民,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且好奇心比较重,浅尝辄止的接触了解了些宗教、禅修、冥想、瑜伽、心理治疗的方法书籍包括实践什么的,看自己认为合理的一些地方和演员的表演,而且这些心理救赎方法抛开一些神秘的东西,有一些触类旁通,其实可以启迪和借鉴…感叹一下而已,影片不太大众,但心理问题大众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的有。
生活中或有很多人因为一些事情不能释怀,沉浸在过去的心灵创伤,忽视了现在的爱人和孩子。
因此,感动于拥抱当下,爱现在的爱人和孩子是这个片子最大的收获和启迪。
或许国人不信教,或许国人也难以理解心理健康治疗,不接触禅修、冥想等,其实很多东西有触类旁通的地方。
心理的创伤,除了时间,还有自我暗示、外部引导等很多救赎和自愈的方式,敞开心扉,也是一种洗涤,未必信教,才可以看的一部电影。
上帝一家这次住在森林里……1.以为又要来《超新约全书》的桥段……好吧,这真的是一部大烂片!
萨姆沃辛顿还是那副谁欠我800万的样子,奥克塔维娅是来为给人角色充数的,拉丹米歇尔又是苦大仇深……非要政治正确才开拍?
2.所以这都是车祸中的强烈幻觉?
那如果无神论者就直接死翘翘?
还是要信点啥的说?
出发点很好,让人放下仇恨,可是过程嘛,满满的圣母洗脑。
首先信基督教的国家主动几百年袭来造的杀戮加起来不下于一次世界大战死的人数把。
不说过去就现在,这些国家想发动的战争可是毫不含糊,哪里管别人国家老百姓的死活,误炸了平民说声技术错误就OK。
他们自己的国家高层都不信这一套,也就糊糊老百信,孩子死了也别惹事,安安心心过日子,你好我好大家好。。。。。。。
诚然,信徒看这部电影,会比非信徒容易理解得多。
人若只把宗教看作一种迷惑人的幻觉,一种想象,或者一种心灵寄托(讲真的我一直不理解寄托一词的确切意思),一种古早心理治疗手段,那真的会错过很多关于对自身灵魂的认识。
当然,去认识灵魂,不是非得以信教作为起点,但我得说,当你对宗教的认识超越了与神做交易的层面——就是说,我拜你,你赐我好处,你赐给了我好处,我再谢你这样的层面,宗教是我们认识灵魂的捷径。
比如说,非信徒是不是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宇宙万物产生的目的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
如何定义善与恶?
为什么要为善?
为善有什么回报?
恶是怎么来的?
对恶应该如何审判和惩罚?
为什么好人和无辜的人会遭受苦难呢?
人经受苦难如何活下去?
为什么坏人可以任意为非作歹而不受惩罚,甚至有的还大享亨通呢?
……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你会发现都是大哲学家们在思考的。
基督教里对这些问题都有全备的答案。
所以,神学,也可以说是最为高深的一门哲学。
信徒信仰上帝,是相信上帝的全能、公义、良善、慈爱的属性,基于此,宇宙、灵魂、今生、善恶、苦难都有了完美的解释。
但是,就如电影中的男主角一样,当他无辜的小女儿惨遭杀人魔之手死于非命,痛失爱女,动摇了他的信仰,他怀疑,上帝是否全能,否则,为什么不能救他的女儿?
上帝是否公义,否则,为什么无辜孩子死于恶魔之手?
他难以想象这样的上帝是良善和慈爱的。
这部电影,以及其依据改编的书籍(电影很忠实于原著,只有一些小的改编),以这种现代的视角和语言阐述了信仰中的根本问题和难题。
关于神创世的目的关于善恶,恶的来源,以及对恶的审判和惩罚关于好人和无辜之人的受难关于上帝利用恶达成善的目的关于制度和宗教本身关于原谅关于关系,关于爱电影和书都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当然,神学问题本身就是高深奥妙的,人试着去理解上帝,但仍不能够全然理解。
书中关于三位一体和耶稣的神性的理解,我并不大赞同。
但这并不影响这仍然是一部寻求神和救赎的好电影和好书。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你每原谅一次,世界就有改变;你每伸手去触摸一个心灵或一个生命,世界就有改变;伴随着每一次的善意和奉献,有形的或无形的,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世界上的一切就不再是原来的模样。
只有爱能救赎一个痛苦的灵魂。
而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神就是爱。
那些经历过极大痛苦,沉沦过又得到救赎的人来说,他们的救赎都离不开来自他人的爱。
包括我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 所以我确信这一点。
彼此相爱吧。
这是我们存在的目的,也是意义。
1. 为什么主角就能受到祝福,能够见到上帝?
经历过伤痛的家庭,之所以没法放下,因为他们可能没法埋葬自己的亲人,或是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最后有没有受苦,另一个世界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在那里的人又过得怎么样?
怎么主角就能经历这么具体的一个过程,虽然不能减轻太多伤痛,但能让他在放下的路上迈出一步,如果是其他人,要怎么做才能迈出这一步呢?
2. 居然让主角宽恕杀人凶手,这也太强人所难了!
这样的事大概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拿枪突突死凶手,第二,让时间抚平一切,最终能够渐渐放下。
宽恕,那都到达什么境界了,不敢想象。
3. 提出的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解答。
一方面,这些问题根本回答不了,另一方面,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答案,怎么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让所有人满意呢?
也不要尝试去回答了,像一个类似题材的电影Collateral Beauty,大家进去哭个稀里哗啦,感慨一下威尔·史密斯的演技,就完事了。
你要问Collateral Beauty到底是啥玩意?
电影早就结束了,回家自己琢磨吧!
怎么去原谅一个人呢?
说出来就好了。
“我原谅你!
” 说出来的同时也原谅了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从悲伤里走出来,是因为我们潜意识层面不原谅自己,所以意识层面没办法原谅别人,需要抓着别人的错误才能为自己的不完美开脱。
对于我们怨恨的人来说,他们的行为本身就已经是对他们的惩罚。
在错误的行为中不断偏离正轨,本身就是一种惩罚。
我们无需再浪费时间和情绪去怨恨一个人。
这种怨恨也会让我们偏离正轨,变成因为别人的愚蠢而愚蠢。
如果实在放不下,还有一个方便法门:想象对方是自己的孩子。
对待自己的孩子,总会偏爱,就算他们犯了错,也不愿意让他们下地狱,宁愿自己替他们下地狱。
这对外人而言,何尝不是另一种不公平。
我们所谓的对错,看似公正,实则都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
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就是不好的,有利益可得的时候,就又是好的。
好坏的评判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不仁即是另一种仁,没有评判心,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如不动,方得始终。
看完感触良多。
第一,看到最后的最后才知道是说教电影,如果是说教电影,请麻烦你前面就别说得这么悬疑。
这是相对于想看悬疑片的人来说这部片没有看头,没有反转,喜欢看悬疑片的可以点击退出了。
第二,强制性歪理太多,首先不说男主原不原谅杀人凶手,作为一个平常人,都不会原谅他还有这件事,片中用类似于"原谅他就等于原谅你自己,你会得到快乐"的字眼真的让我觉得恶心,记得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算了没有原不原谅之说,事情过去三四年之久,结是没有真正打开的,你只能"算了"。
所以片中的说教类似于一概而论,无论怎么解说都十分模糊,歪理就是歪理,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解决办法,是真正的解决办法,它不是祈祷上帝,它是寻找一个十分专业的心理医生,它是抓到那名杀人犯,它是杀人犯的认罪,但它是"算了"吗?
第三,别把自我救赎归功到上帝身上。
片中男主其实也相当于在他女儿连环杀人犯被杀几年以后在发生车祸以后昏迷发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上帝一直在说教,说自己没有做错,并说杀人犯也有父母,父母影响他成了连环杀人犯,然后一步一步追踪到杀人犯的祖先,也就是亚当,脑子能正常一点吗编剧,这样的话也说得出来?
上帝明明就是无能还不承认,信仰终归是信仰,只能信一信,仰一仰。
男主在车祸之后痛改前非,珍惜眼前人,是正确的,但是要归功于上帝,这上帝也特么太会抢功劳了吧,说自己没错不单还要感谢他,可不可以别把现实中的惨案与自己的信仰两件毫无关系的事情混在里面谈?
第四,总结。
作为美国尚有一大部分某教徒来说,这部电影在美国评分应该算高,里面也有我真的觉得感动的场景,但作为无神论观赏者来说,感动的不是上帝,而是男主的善良,信仰可能还是信仰,这部电影也传达了并不算坏的三观,总的来说也算了符合广电局要求的电影吧。
两分是我打的,还有一分(很差)是给上帝的。
表达的内容没有什么,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
问题在于把太profound的内容表现的过于浅白,就像台湾流行的很多身心灵书籍一样,因为讲的太直白,所以丢失了内容。
推荐生命之树,相同的主题,那个表现的更直接。
表达语言不可表达之物,应该那样。
原谅杀死自己女儿的凶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电影1.即使有时候知道答案,但是为了对方的感受,还是选择去回应2.爱,在关系中产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中产生,关系是为了让我们体验到爱。
在每一次争吵中,都隐藏着自我内心对对方的期待和渴望3.如果心中没有正念,很容易受到其它的影响,心中追随一个“正念”(宗教信仰)4.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磁场,每个人身上携带的能量和光都是不一样的,提升自我意识,和频率 提升“亮度”5.内心如果有伤痛,便没有空间接纳新的发生~疗愈让内心有更多的空间6.“我沉浸在自己的悲伤,没能帮你化解你的悲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痛,如果无法影响父母接纳从上一辈承接的伤痛,那就体验,感受并接纳父母传递给我们的伤痛,进而疗愈它
除了略僵硬的说教以外,还是非常好的电影,触动人心
阿门
所以说这只是一部传教片了?
所谓的“恶人”要经历什么,是上帝的事,我们要做的只有相信。
还可以
???
画面挺美的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当你遇到了信仰危机的时候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TA了,笑~
感动又震撼
里面与上帝的对话挺有意思的
找不到凶手也要继续生活吧,不能一直生活在悲伤与仇恨中,要学会看得开,学会解脱出来,重新融入到家庭中。凶手之所以成为凶手,难道不是家庭和社会扭曲的结果吗,抑或他自己性格问题吧……
虽然不认同电影里关于宗教的逻辑(其实是狗屁不通),但演员演技都在线,尤其男主真想说辛苦你了。。。Missy太可爱了加1星~
这是一部说教片吧 黑人上帝在林中小屋里呼唤爱
看简介以为是他女儿回来了才看的电影。没想到一直在讨论善恶。谁告诉我,他把女儿抱回开时那首插曲叫什么名字???
深刻,感动,一切源于爱
God is good
宗教代溝
这么长的片长……如坐针毡 还好我没有真的买票去影院看 可是浪费了两个多小时去看一部光是看介绍就不靠谱的宗教宣传片 我觉得自己简直有病了 看来不能再进行这种只想看男主角的盲目观影活动了……
上帝教你做圣母
本以为,这是一部奇幻惊悚片,男主是因为童年阴影毒杀父亲长大后变成了绑架儿童的双重人格杀人魔,结果发现我想多了,原来只是在宗教环境和暴力家庭里长大的人,思想扭曲迷失自我,不得不把自己泡浸在虚幻的宗教思想里享受着精神的自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