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吉尔莫的匹诺曹,被定格动画如今能达到的水准深深震撼。
画面做得太美了。
无论是匹诺曹潘神迷宫还是水形物语,吉尔莫的电影总让我感觉有点别扭:故事永远带着浪漫主义的童话色彩,你说它天真烂漫适合给小孩看吧,电影的一些场景和怪物设计又相当惊悚可怖暗黑掉san;你说这是给大人看的吧,故事剧情深度也就那样,二战背景历史浅尝辄止,结局都是童话风he。
以纯真无邪的心看会被吓得半死,以饱经沧桑的心看觉得“就这?
”,总觉得缺点儿啥。
以二战为背景、将童真和残酷融合得最巧妙的,我觉得还是Jojo Rabbitanyway,画面真美啊
尽管还是匹诺曹的故事尽管还是讲得爱与成长但故事并不老套也不俗套,它有恰如其分点到为止的幽默,也有值得思考回味深长的内涵。。。
孩子总是要长大,谁又没有说过谎话,没关系的,动画片里匹诺曹用谎言救了爸爸和朋友们,所以初衷很重要,宽容包容很重要;亲近的人总会离开,谁也无法阻止,没关系的,动画片里匹诺曹平静的送走了爸爸和朋友们,所以过程很重要,坦然面对很重要;温情暖心的电影,尤其是给匹诺曹配音的小演员声音太治愈了,你会感受到匹诺曹从刚开始的什么都喜欢什么都爱,甚至在连个概念都没有的情况下草率又孩子气的随便说出爱到后来他愿意用永生用生命去救爸爸用行动去付诸于爱的蜕变与成长,不牵强也不矫情。。。
更值得称道的是电影并没有让匹诺曹从外形上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他那滑稽的外貌逐渐不再好笑,他也慢慢从草率幼稚渐渐变得勇敢坚强富有责任感。
匹诺曹就是匹诺曹,完全不用以外表证明自己的成人,真正蜕变是内心充满了爱与成熟。。。
另动画片的风格统一光影交错制作精良镜头灵动,谁能想到看一部动画片我会咔咔截图不停,因为真心拍的很美!
很久没写顺口溜了,于是胡诌一首。。。
非要有一个理由:就是动画片里的歌很好听。。。
我爱锤子我爱斧头我甚至爱不知何用的夜壶我爱书本我爱上学我甚至模仿十字架上的木头人但是爸爸什么是书什么又是上学?
为什么大家都爱十字架上的木头人而我却是木头的恶魔。。。
爸爸告诉我我爱着“爱”,可什么又是爱呢?
爸爸告诉我我看过旋转木马爆米花秃尾的狒狒敲大锣看过长长的鼻子结松果飞奔的汽车从我身上碾过我活了又死死了又活看过四只兔子打扑克蓝色的沙漏和满地的粉末看过墨索里尼像大便一坨飞速的子弹从我身体穿过我活了又死死了又活看过伙伴对抗其实也可以求和绑在十字架上的我被人当柴火看过如岛的怪鱼满是尖牙的下颌飞快的鱼雷把我身体炸落我不想活了又死死了又活我想用这无限的循环去换爸爸活着的快乐爸爸,什么是爱呢?
你不用再告诉我。
我在你的墓前放了花朵我虽然不是卡洛但我对你的爱就像每年墓碑旁松树结出的完美无缺的松果。
以上
匹诺曹的亲情救赎,充满了悲情,众人以为的温情,从家庭治疗的观点看却是悲情。
悲在何处?
悲在匹诺曹的诞生和死亡,都是为了让爸爸开心、或者拯救爸爸,匹诺曹自己的爱玩的儿童天性,在与爸爸争吵后被连根拔起,主动放弃童年,为了爸爸去流浪、去谋生,匹诺曹一直在为爸爸的情绪困扰负责,他的存在就是为了纾解爸爸的痛苦,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让爸爸开心,待爸爸逝去,他的人生变得空白而迷茫,毕竟他不曾为自己而活,不曾思考过自己的人生…… 更可悲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匹诺曹的孩子,孩子们自幼仰仗父母照料,视父母为天,无条件忠诚于父母,以父母的喜乐界定自己行为的对错,如果父母能体察好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并且给予充分的尊重、关注、支持、鼓励、陪伴,孩子自然会在安全的氛围中成长,发展出自己的独立人格,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毫无尊重、过度干涉、情绪化管教、缺席陪伴与成长,那么孩子就容易发展出依附人格或讨好人格,失去自己的人生,成为环境或别人的附庸,乃至罹患心理疾病。
所幸的是,木雕师的确被匹诺曹治愈了,在幸福中逝去,而且作为父亲,他也是深深的爱着匹诺曹,这种父子情,感人至深。
但在现实生活中,匹诺曹式的孩子,往往没有木雕师这样悉心陪伴、无条件支持与关注的父亲,毕竟,如果有这样的父母,匹诺曹式孩子出现的几率就很小了。
华人文化圈的孝顺文化,以顺为孝、以消解边界为孝、以接纳侵入为孝,才会导致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冲突或矛盾关系,世间少一个匹诺曹式的悲剧,就增加一点家庭幸福的可能性,但是对于浸染了几千年的家族文化,路阻且长。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确值得将大名署在这个经典童话之前,相比同年隐入尘烟的迪士尼真人版,托罗的怪诞巧思不仅为匹诺曹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造型,也在影片的各个层面上烙上了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
在托罗的摆弄下,匹诺曹看上去不再是一个小男孩的仿造品,他更像是托罗以往作品中那些游走于边界地带的奇妙生物,树精一般的头部雕刻风格似乎在强调他的“非人”属性,在我看来也是反衬其人性纯粹的绝佳手段。
(当然,也非常符合这是老爷爷喝多了的作品这一故事设定)尽管外形相差甚远,影片在呈现其作为一个小男孩儿的成长上还是下足了功夫,在一段段足够浓缩的冒险中,一个初来乍到的纯洁灵魂带着对周遭一切的疑问快速成长,也许他始终无法彻底融入这个复杂的人类世界,会被外人视作背弃上帝的存在、赚钱的工具或是帝国的战争机器,但他却比许多所谓的人类更有人类最美好的天性。
除了匹诺曹,托罗特有的艺术风格也弥漫在影片的每一帧定格画面当中,从场景到角色的雕琢,有时闪现着《潘神的迷宫》甚至是《鬼童院》的影子,也只有托罗会敢把蓝仙女打造成片中异界生物的模样,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异样感,但与此同时它的神秘感背后却也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
托罗的“暗黑”一如既往,总会为残酷涂上一抹温情,匹诺曹的每一段冒险都是探索人性不同位面的旅程,但其主线其实是对死亡的探讨,托罗着重构建的是生与死的关系,他在片中将其表述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自然过程,也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关乎着每个人的每一次决定。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没有选择落回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欢喜大结局,最终所有人都会离去,也正因如此才应当倍加珍惜。
况且,创造定格动画本身就是一个“赋予生命”的过程不是吗。
(《环球银幕》存档+1)
故事讲述了雕刻师的儿子因为战争死亡后,他拿儿子生前的一颗松子种出了一颗松树,但是一次雕刻师喝多酒后,将松树砍了,也因此有了匹诺曹,救赎之神(自己编的名字),给予了匹诺曹声明,同时让蟋蟀大树教导他人生信条,拥有了生命的匹诺曹,先是收到了村里人的厌弃,为了让村里人认可他,所以雕刻师让他去上学,可就在学校的门口匹诺曹遇到了杂戏团的团长,团长跟匹诺曹签署了不平等的条约,让匹诺曹为他表演,为了不连累父亲雕刻师,匹诺曹决定和杂戏团团长继续旅行表演,再杂戏团看到团长真是面目的匹诺曹和猴子废废一起搞砸了团长最重要的表演,匹诺曹因此参军,军队受到袭击,匹诺曹意外离开后,终于在海上大鱼的肚子里,见到了雕刻师,为了能够救雕刻师,匹诺曹放弃了不死之身,成为了凡人。
故事的最后,蟋蟀用自己的愿望换回了匹诺曹的永生,而体验到凡人情感的匹诺曹,也再送走所有的亲人后,开始了自己的旅程。
如果只从影片来看,无论是救赎之神的出现,还是死亡之神(自己编的名字)的出现,人物的功能性远大于人物的故事性,同时故事通过了很多偶然来推进,雕刻师儿子的死亡、匹诺曹拥有生命、匹诺曹的第一次死亡、雕刻师进入鱼肚子等等,都是偶然的事件,从故事讲述的角度,这样的写法并不是很高明。
但是匹诺曹作为一个童话故事,这次的改编却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影片不再执着于讲述匹诺曹的谎言,而是讲述匹诺曹是否真正能成为凡人,也就是拥有凡人的情感。
整个影片就像是一场发生在小时候的故事,因为父母的嫌弃,离家出走的孩子,再经历了困苦后,明白了父母的苦心。
所以如果以童话的角度来讲,匹诺曹的改编也是很成功的。
在2023年美国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
匹诺曹的故事已经被改编了多个版本的动画片和真人剧,最近几年就有意大利和迪士尼两部匹诺曹真人电影上映。
为什么这一部匹诺曹可以获得奥斯卡奖?
以往的匹诺曹往往是表现这样一些主题,比如要诚实。
匹诺曹的鼻子撒谎会变长,意大利的匹诺曹电影就说不要撒谎。
再比如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匹诺曹是老木匠做的木偶,当他发现自己和别人都不同时,就会想要更好地融入世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孩。
迪士尼的电影就以这个为主题,匹诺曹要寻找到良心,因为良心能使他变成一个真正的人。
吉尔莫的匹诺曹和它们都不同。
它更加多元。
首先,关注亲情。
老木匠因为丧失了孩子才做了匹诺曹,影片少有地把这段悲伤历史表现出来,就给后面的影片奠定了一个带有沉痛感的亲情的基调。
怎样去做一个父亲,怎样去做一个儿子,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怎样去关爱,为对方着想。
亲情的伟大就在于,即使是一个木偶也可以拥有,而且蟋蟀、马戏团的猴子一个个都成为匹诺曹的家庭成员。
第二,关注成长。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白纸上染色的经典模式。
匹诺曹来到世界时是一张白纸,家庭、社会将在他身上侵染什么样的色彩,他自己又将对自己涂染怎样的颜色。
影片诚然有很多黑暗的元素,比如法西斯战争的背景,比如唯利是图的马戏团主,但是小小的匹诺曹每次总是摒弃了那些负能量的颜色,而将正能量的颜色涂抹在自己身上。
以德报怨救助猴子,与共同参军的孩子形成友情等等,这是影片带给我们最大的宽慰。
第三,关注每个人独特的价值。
匹诺曹本来是木匠为了纪念儿子而做的,实际是个替代品。
但是影片却为他找到了他自身独特的价值。
他并没有想去成为谁,也没有想拥有其他人一样的样貌和内心,他一直就在做着自己。
而这也让老木匠和周围的人都认可了他。
这部匹诺曹是一部真正用木偶去呈现的木偶奇遇记,可以说把偶动画的那种艺术质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是第二次有偶动画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上一次还是18年前的《超级无敌掌门狗》。
匹诺曹没有上过一天学。
但是他却从生活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他本来是不死之身,对死亡毫无畏惧,面对战争的残酷毫无知觉。
但逐渐地,他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能剥夺人的生命,巨大的海怪、冰冷的炸弹,甚至是残酷的人心。
他从生活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生命的宝贵。
当他用失去无限的生命去换回解救父亲的机会的时候,他完成了在自身上最亮丽的一抹颜色。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部匹诺曹可以获得奥斯卡奖,它让我们在一个很黑暗的世界中找到了光明。
宋天师聊动漫:202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不一样的《匹诺曹》
推荐指数:⭐⭐⭐⭐⭐ 类型:动画 奇幻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马克·古斯塔夫森 上映日期:2022.10.15 时长:116分钟 语种:英语 ---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暗黑童话了。
一开始是为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的名头看的,看着看着觉得......这怎么还往《潘神的迷宫》方向走了呢。
果然有种浓浓的意大利的讽刺风格。
我总感觉法意西英的电影风格都太强了了。
法国的幽默是那种黑色幽默,不是一言一颦的那种幽默,跟中国的电影似的,净整言语包袱,而是那种情节和氛围的幽默,还是讽刺暗黑的。
看完之后觉得心里郁结之气得不到抒发,梗在嗓子眼。
意大利的电影和西班牙的是暗黑风格,什么都能暗黑,童话也是,悬疑电影也是,我深刻怀疑说这两种类似语言的人脑回路都是如此奔放,不仅仅是西班牙,拉美那边的电影也是这种感觉——超现实主义。
现实得过了头的感觉。
英国电影可以是温馨的,像是《帕丁顿熊》这种合家欢,也可以是言语幽默,就感觉有点打嘴仗了,阿婆的一些作品就是唇枪舌剑挺有趣的,但是节奏太快了,东方人的脑回路容易跟不上。
说回电影。
这个的特别之处在于——好家伙,两个小时的定格动画吗?
真的是厉害啊。
上一次这么惊叹应该是看《玛丽和马克思》,制作比起现在这种大荧幕的电影来说真的是粗糙,但是内容可是了不得。
皮诺曹的故事就算是现在有些遗忘了,至少会记得是说谎鼻子会变长,以及这个故事里肯定没有墨索里尼和海上大怪兽。
我都怀疑是不是串台了之前看的无限流小说。
以及两位女神的样貌真的跟“神”挂不上钩啊,这是潘神的迷宫里的角色来跑龙套了吧。
说实话,蟋蟀出场的那一刻,我是想关掉的,太不养眼了实在是,给我丑到了。
不过内容是非常棒的。
这是一部现代版的童话,是给成人看的童话。
皮诺曹不是为了做别人,而是真的做自己,他也成为了自己。
他学会了爱,知道了生与死。
这是多么令人动容的事情。
我们一生如此长的时间,又如此短暂,不可以重来。
他为了救人而选择成为一个普通的人。
舍弃与得到也是种抉择,而他真的学会并成长了。
里面对于墨索里尼的嘲讽,对于纳粹的嘲讽真的是挺敢的。
中国就不行,之前的领导人哪容得别人置喙。
给成人的动画不过如是而已。
我们一生都在学着相遇和告别,有的人来不及告别,而有的时候留给我们告别的时间。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来不及或者是没有告别的。
说出再见如此之难,学会成长如此之难,就算已经过了法定年龄8年的我,内心深处也是个小孩子。
一直以来都是被迫成长,而不是选择长大。
我还不如皮诺曹的【笑】 感触良多的一部电影,也很有趣。
给成人的童话可以是宫崎骏那种,也可以是这种暗黑风格。
是不错的改编。
我记得匹诺曹原著就是个教育小孩子的故事,毕竟说谎鼻子变长这种故事就是完全针对孩童的告诫,而这部德尔托罗的片子则让匹诺曹变成了一个顽皮但是很真诚的孩子,使得全片匹诺曹很少故意说谎,片子里鼻子变长的情节也不是太多,也设计成了变成能分叉的树枝而非简单的棍子,所以本片基本上是把匹诺曹的原著主旨给换掉了,从一个教育小孩的童话故事,变成了一个天真浪漫的孩子来给身边的人带来救赎的故事,“变成人类小孩”这个目的也从原著里的“奖励”变成了匹诺曹舍弃掉“特殊力量”之后带来的“惩罚”,这个改编也算是见仁见智吧。
这次德尔托罗又熟练的把童话放进了战争之下的世界观,所以大概故事走向也不难猜,匹诺曹对于教堂雕塑的疑问算是给故事上升了一个小高度,但也因为本片把匹诺曹扔进了现实,导致后期冒险就不像原著那么魔幻了,我记得匹诺曹还被变过驴子,可惜本片没有类似的桥段。
本片也像迪斯尼一样放了几首歌,好玩的是蟋蟀欧比旺的歌好几次被打断,直到最后才完整唱了一首歌。
说到配音,匹诺曹的声音是非常好听的童声,不过配音演员的原音其实很粗,不过考虑到后面纪录片说本片制作周期很长,很可能是早期配的吧,而老木匠则是熟悉的哈利波特的门卫,不过我看的时候除了欧比旺之外其他人的声音一开始没听出来,还好影片播放之后会连着播放幕后纪录片,看完纪录片才发现本片配音也是众星云集,尤其是发现还有凯特布兰切特的时候,让这片子在我心里一下子就增加了一颗星(还没看的请不要去查凯特布兰切特给谁配的,试试看自己能不能听出来233。
马戏团长则是解放姜哥里的姜哥师傅,而死神和精灵神则是古一法师,这两个神的设计算是最有德尔托罗味儿的设计。
最后真的推荐本片的纪录片,要不是因为纪录片,我真的以为这片子是电脑3D动画而非定格,很有意思,比如有的镜头其实是用比人还要大的木偶匹诺曹道具拍摄的。
陀螺导演有点像克苏鲁版本的宫崎骏,在暗黑童话的背景里加入反战元素(克苏鲁可能过于硬核,介于克苏鲁和伊藤润二之间?
我乱说的不要打我)故事是基于原作设定的同人二次创作但大的方向基调没有ooc。
我很喜欢陀螺的改编。
蟋蟀很可爱,金句频出,虽然经常被剧中人物无视。
可能是因为它说话的真正对象是荧幕前观众吧。
原生家庭出来的看这片真的痛,太痛了!
黑暗里,眼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每个人被戳的地方可能不一样。
匹诺曹一开始真的很熊孩子,烦得令人牙痒痒。
但他的本性并不坏,他只是需要人去引导需要经历长大。
“papa why people like him not me. He is also made of wood.” “Because people are afraid of the unknown. give them some time. once they know more about you, they will like you.” “wow i love it! love it! love it! what is this papa?” 天真无邪,本能喜爱一切的匹诺曹真的很令人动容。
特别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这样包容的爱格外珍贵。
感谢陀螺导演相信性本善。
突然想到不知是不是因为陀螺的墨西哥出身,片子里也有对生死的探究。
死后世界的沙漏设定有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味。
我非常非常喜欢结局 可以说是一整个升华 很开心故事没有在一个一般会停下的地方停下。
要说今年最忙的童话IP,那必须是“匹诺曹”莫属。
前有财大气粗的迪士尼,斥资1.5亿美元,依据1940年动画版本的《匹诺曹》进行了真人翻拍。
尽管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并且有影帝汤姆·汉克斯作为加持,但是上映一段时间后,并没有什么巨大的反响。
而后最近又有消息称PTA也将加入一版《匹诺曹》,并在其中承担编剧工作。
不仅如此,官宣的主人公还是由小罗伯特·唐尼来出演。
由此看来,“匹诺曹”最近可谓是星光熠熠。
但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可与上述明星加持的真人版有所不同——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 (2022)7.82022 / 美国 墨西哥 / 动画 奇幻 / 吉尔莫·德尔·托罗 马克·古斯塔夫森 / 格利高里·曼恩 大卫·布拉德利
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是一部带有浓浓“陀螺味”的定格动画。
匹诺曹的故事,大家小时候都听过。
即便是记不清楚具体的细节,我们也都能记得故事的核心思想是告诫小朋友不要说谎。
然而《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就像片名一样,不是我们印象中原来的“匹诺曹”的样子了,而是充满了陀罗的个人印记。
故事发生在墨索里尼执政时期的意大利,主人公依旧是那位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木匠老人。
木匠有一个儿子,聪明伶俐,希望成为和爸爸一样的优秀的木匠。
二人相依为命,自在快活,周围邻居也对这对父子评价颇高。
一日木匠的儿子在野外找到了一颗松果,希望将这枚松果种成松树,日后好作为雕刻的木材使用。
木匠老人告诉儿子要想种出可供作为木材的松树,必须要找到完美无瑕的松果。
一天,木匠老人带着儿子去教堂,给褪色的耶稣木像上色。
儿子欣喜的从怀中掏出自己珍藏许久的“完美”松果。
木匠接过儿子的松果,上下打量。
就在此时,教堂忽然震动。
木匠老人知道这是炮火的到来,他赶紧拉着儿子逃离教堂。
两人刚刚走出教堂的大门,儿子突然发现忘记了拿松果,于是折回去取松果。
然而就在此时,一声巨响,教堂被炸得粉碎。
儿子也随着炮火而离去。
但神奇的是,这颗完美的松果却毫发无损的保留了下来。
于是老人为了纪念儿子,将这颗松果埋在了儿子的坟旁。
日复一日,这颗松果在泥土中悄然发芽,渐渐长大,最终长成了一棵参天的松树。
作家蟋蟀先生看到这颗长势茂盛的松树,便决定把家安到这里。
住在松树里的蟋蟀先生,每天看着老人向松树祈祷,希望儿子起死回生,但祈祷始终没有回应。
一气之下,老人拿起斧头砍断了松树。
心灵手巧的木匠,由于思念儿子,于是将这棵松树照着儿子的模样雕刻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木偶。
夜晚,目睹了这一切的精灵守护者降临。
家被老人砍断了的蟋蟀先生,跑了出来,像精灵守护者哭诉。
守护者被可怜的木匠所感动,于心不忍,决定赐予小木偶生命,陪伴木匠。
因为蟋蟀的家正好位于小木偶的心脏。
守护者便委托蟋蟀先生,让他陪伴小木偶成长,引他向善。
小木偶被起名叫做匹诺曹。
第二天,老木匠醒来,惊讶地发现匹诺曹居然一个劲的喊他爸爸。
匹诺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毛手毛脚地打坏了许多老木匠工作室中的东西。
为此,老木匠不太喜欢匹诺曹。
但是在匹诺曹声声“爸爸”的呼唤下,老人还是心软了。
老木匠去教堂,匹诺曹跟了上去,大摇大摆的走进了教堂,吓坏了教堂的众人。
一个纳粹长官的儿子跳了出来,指着匹诺曹问是谁控制着你?
老木匠赶忙上前说是他。
匹诺曹也不甘示弱的回应,那是谁控制着你?
匹诺曹说自己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说罢,自己的鼻子就长了好几公分,还长出了一颗新鲜的小绿叶。
纳粹长官在白天被匹诺曹所吸引了以后,晚上带着他调皮的儿子来到了老木匠的家。
那个纳粹长官的儿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坏蛋。
他发现匹诺曹的身体可以被点燃之后,蒙骗匹诺曹说,可以去炉火旁取暖,结果匹诺曹的脚都被烧掉了。
纳粹长官命令老人带匹诺曹去上学,同自己的儿子一样接受法西斯教育。
面对着教堂里面受人敬仰的耶稣木像,匹诺曹疑惑的问老木匠,为什么同样都是木头做的,自己却人人喊打?
老人对匹诺曹说,或许你读过书就会受人尊敬了。
说罢,老人还教将儿子生前留下的书送给了匹诺曹,匹诺曹答应老人会像他儿子一样听话懂事。
一日,马戏团的猴子盯上了匹诺曹。
一直生意不太景气的马戏团老板发现,匹诺曹是一个来钱快的好宝贝。
于是,马戏团老板诱骗匹诺曹,告诉他自己可以让他摆脱枯燥无味的上学生活,带他去看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
匹诺曹听后很是心动,他在马戏团里吃饱喝足。
然而,他逃学的事情很快就被纳粹长官知道了。
纳粹长官威胁老木匠,叫他命令匹诺曹赶紧回去上学。
老人在昏暗的路灯下不停地寻找着匹诺曹,直到发现了被匹诺曹扔掉的儿子的课本。
找到了匹诺曹后的老人勃然大怒,他质问匹诺曹为什么逃学,还扔掉了自己儿子的书。
匹诺曹挣扎着不想回去,一路上不断撒谎,鼻子也越变越长。
马戏团当然不舍得放开这颗摇钱树,便与老人争夺起来。
在争执之间,匹诺曹被一辆疾驰的汽车撞倒了。
被撞死的匹诺曹被抬到了黄泉路上,抬棺员工发现了匹诺曹仍然活蹦乱跳的,但也并不惊奇,直接把他安排到了孟婆那里。
孟婆是精灵守护者的姐姐,孟婆见到匹诺曹以后,便开始抱怨自己愚蠢妹妹。
她向匹诺曹解释道,因为它是借逝者的魂魄而生,所以并不会真正的死去。
这里有一个沙漏,每当沙漏里的沙子流完,匹诺曹便会重返人间,但是每一次死亡都会延长沙漏的流动时间。
因为匹诺曹是第一次死亡,于是话还没说完,匹诺曹便复活了。
复活了的匹诺曹发现这里依然在争执。
马戏团老板拿出合同叫他回去工作,不然就要赔付高额的违约金。
而此时的纳粹长官也发现了匹诺曹的“不死之身”,想要叫他上前线打仗。
老木匠进退两难。
此时的老木匠变得心烦意乱,他开始抱怨匹诺曹被他添了如此诸多的麻烦,数落他是一个大包袱。
晚上,匹诺曹回想着老木匠白天说的话。
在他的世界观里,说谎鼻子就会变长;而老木匠说讨厌他的时候,鼻子并没有变长,所以他认为爸爸是在讨厌自己。
想着想着他越来越难过,这个时候蟋蟀先生跑了出来安慰他:“父亲总是这个样子,口是心非,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气话。
”为了不让爸爸为难,匹诺曹决定去马戏团打工。
很快,木匠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连忙去追,可是匹诺曹所在的马戏团一路巡演,而他总是和演出相差一步。
挣得盆满钵满的马戏团老板,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心企业家。
他本来答应好了将所挣得的钱五五分成,寄给老木匠,可是他从来没有做到。
同时,原来马戏团的团宠小猴子,因为匹诺曹的到来而备受冷落。
于是他决定挑拨离间,将马戏团老板克扣工资的事情告诉匹诺曹。
但是很快小猴子拨离间的事情,被马戏团老板知道了。
他责罚小猴子,匹诺曹跳出来保护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却没有什么作用。
老人为了找匹诺曹需要渡船,船夫却对老人说湍急的水中有吃人的狗鲨。
但老人不顾危险,执意要前往。
果然,最后老人和蟋蟀先生都双双落入了狗鲨的口中。
另一边,马戏团的表演迎来了贵客墨索里尼。
匹诺曹不满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在表演中大骂墨索里尼是大便。
气得墨索里尼一枪崩了匹诺曹。
可惜匹诺曹具有不死之身,等他再度醒来,便出现在了法西斯长官的车上。
法西斯长官将匹诺曹送到了军营里,同行的还有他的儿子。
长官的儿子有一些胆小,但他仍然不断告诉自己,自己会成为一名勇猛的士兵。
然而长官的儿子参加战争,并不是因为真正喜欢,而是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匹诺曹搬出来之前蟋蟀先生安慰他的话,告诉告诉长官的儿子说,父亲永远都会爱儿子。
几番相处下来匹诺曹和军官的儿子相处下来变成了好朋友。
在一次任务中,长官的儿子和匹诺曹被分为了两队,在拉扯中他们相互得到了对方的旗子。
他们两个人相视一笑,共同将对方的旗子插到了旗杆上。
两人一同过来领赏,说他们打成了平局。
但长官却让儿子开枪杀了匹诺曹。
长官的儿子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男孩儿,他拒绝了父亲。
长官气急败坏,自己决定开枪动手,而此时长官的儿子却用彩蛋枪射中了长官。
然而空投的战机却误将长官脸上的彩色当做射击的目标,一个炸弹下来,长官被炸飞了。
与此同时,马戏团老板也赶了过来,因为墨索里尼的勃然大怒,马戏团被烧毁了。
马戏团老板指使小猴子烧了匹诺曹,小猴子不肯,在一番争执下,小猴子和匹诺曹落入海中,掉到了狗鲨的肚子里。
在狗鲨的肚子中,老人和匹诺曹终于重聚了。
他们通过狗鲨的气孔逃了出来,但着激怒了狗鲨,它朝着老人追过去,情急之下,匹诺曹引爆了在狗鲨身上的炸弹。
匹诺曹又被炸死了,老人也被拍入了海底。
来到孟婆这里的匹诺曹,着急的想要再次复活回去救老人。
可是由于他一次又一次的复活,他这次等的时间相当的漫长,他焦急的对孟婆说,可不可以快一点?
孟婆说当然可以,但代价是它必须做只有一条命的凡人了。
匹诺曹表示自己不在乎,复活之后的匹诺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老木匠拖上了岸。
这一次筋疲力尽的匹诺操瘫倒在岸边,老木将醒来之后抱着匹诺曹,不断呼唤着,我的儿子,我的儿子。
可是匹诺曹却再也没有醒来。
精灵守护者再度出现,老人祈求他让匹诺曹复活。
这时蟋蟀先生说守护者还差他一个愿望,他不要做什么作家了。
他也想让匹诺曹活过来。
面对着醒来的匹诺曹,老人向他道歉,说自己不该把它当作儿子的替代品。
匹诺曹就是匹诺曹,做自己就好。
和所有童话的完美结局一样,蟋蟀先生继续着他的写作生活,时不时和小猴下下象棋,老人和匹诺曹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老人日复一日的衰老,最终离去。
一个冬天的早晨,蟋蟀先生也离开了匹诺曹。
把它放到了一个火柴盒里,又将它重新放回了自己心脏的位置。
拿着花束去祭拜老人的路上也从匹诺曹和小猴两人,变成了只剩匹诺曹一个人。
大家都离开了匹诺曹,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匹诺曹也会离开这个世界吗?
或许等到他能够死去的时候,他就可以变成一个真正的小男孩儿了。
《匹诺曹》的童话故事之于意大利是堪比《神曲》一般国宝级的存在。
传统的故事里,匹诺曹是一个会说谎的小孩,故事简单通俗,莫不过是教育人们要讲诚信。
而陀罗的动画中,除了在画面上延续了他怪诞、黑暗的美学风格,一反传统童话故事的温馨气氛。
更重要的是他将故事置于墨索里尼统治的法西斯政权下的意大利,片中匹诺曹高喊着“我爱战争”时,鼻子并没有变长,这也是一处耐人寻味的细节。
匹诺曹在教堂中质问纳粹长官,是谁控制的你?
以及纳粹长官始终想要匹诺曹和儿子接受法西斯意识形态的教育,是对二战期间法西斯思想独裁的影射。
同时,这部《匹诺曹》将主题更加指向父子亲情。
孩子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是父母心中的完美小孩?
还是做好独一无二的自己?
都是陀罗带给我们的新思考。
*本文作者:浅浅
陀螺是准备把自己未来所有作品的片名都加上自己的名字吗
无聊至极
吉尔莫托罗2022年的第二部作品,改编自耳熟能详的故事《匹诺曹》,放在了二战的故事背景下,让匹诺曹成为一个父亲思念和一个家庭的纽带,从不解世事到做出牺牲再到告别家人,从马戏团到战场,引人入胜的定格动画画风和复古弦乐让这个故事更有代入感。评分:7.5/10。
好恐怖救命
最差的托罗。网飞最擅长的无掣肘灾难,早已在炫耀的贪婪中丧失影像的锐度;泛滥的伤感里托罗式趣味全然消隐无踪
这个怪咖近几年拍的恶俗怪奇剧集电影都相当烂,人物丑陋,情节拧巴。真是时无英雄使这种竖子成名。
一个字,学,好吧,远远好于今年迪士尼的狗屁垃圾玩意,即便是一个老套的八十年的故事重新改编,耗子好好学怎么把这种故事改编成现代作品。核心本质还是儿童向,即便加入了些黑暗压抑的东西,然后战争观,善恶,生死,家庭,爱etc这些探究觉得对孩子还是很friendly的,毕竟世界不会是童话那么美好,(那些指望挖深度的就没考虑儿童视角吗?!),至少我感觉从小孩到青少年YA到成人都有能看到的东西,而不是低幼弱智,成人不宜。。。另外就是这个stop motion做的实在是精致,流畅顺畅的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可能这就是技术高而且用心去做吧。(迪士尼那种像是学生赶作业的garbage,完全看不出诚意)
对原著的大胆颠覆,采用3D定格形式融合了陀螺的暗黑美学和怪力乱神,给人十足的视觉享受,反战主题的融入巧妙不生硬,最后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匹诺曹的成长线做的非常扎实,从顽劣不化到敢于牺牲自己拯救亲人,意识到了生命的真谛,结尾处理的很有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之感,非常值得回味,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必有一提。(9/10)
故事或者搞笑都提不上,无限夸张父与子,一星多余
个人非常喜欢,甚至可以说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动画片之一。故事自然没说的,有童话的蓝本为依托,加之陀螺浓厚个人风格的润色,使这个老故事焕发了新魅力。三段式的故事,让匹诺曹这个人物逐渐丰满,并在字里行间很好的呼应着前后的桥段。这个男孩的成长,他人格的圆润,他最后的“枯木逢春”,以及最后他陪伴着每一个人离去,都感人至深。
制作精良音乐好听,情节儿戏最后走向神秘主义。四只手的歌舞片演员蟋蟀在A级制作的下唱着向上的歌曲邪典感略弱,奇观!又是一个从台词到细节借鉴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新片
阿方索·卡隆有《罗马》,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有《诗人》,而《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是他那颗所有鳞片都在的完美的松果。
不是我的菜
和潘神的迷宫完全没法比,这里的意大利纯粹就是背景板
在这样的时期出现这样一部五脏俱全的作品,真是创作者应运而生的必然,这部动画的完成度足矣在影史上留下属于它的印记。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比肩《公民凯恩》那样的巨擎。无论是作品的拍摄手段、技术运用,还是剧本构建,亦或对现实及历史的映射、对人类价值本源的哲思,它的随便一个创作切面都可以引起观众的深思,激起各方观点的热烈讨论。
说到底也只是加了些自己的元素,美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并不喜欢,最主要的是故事的呈现老套又拖沓
You can tell if the filmmaker has a heart by if the story has a heart. Guillermo is the most genuine and warmest filmmaker in these days.
陀螺费了老鼻子劲儿重拍,还是只拍出了一个适合小朋友看的低幼童话
全方位地戳中我!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就是你了!!动画配乐配音都非常好,中间有一些为了冒险而加进去的段落,但最后一幕台词写得也太美了。Cricket这个角色有点像95版花木兰里的木须,迪士尼你快学学啥叫有效的搞笑。映后qa陀螺和几位主创太可爱了哈哈哈哈—动画是给所有人看的,不要试图忽悠孩子,讨论死亡和消逝并不是什么too dark for kids(此处有哔掉脏话的哔声)据说在波特兰拍了三年,同时段恶魔兄弟也在那拍,真帮助Laika员工再就业。Laika你也学学,定格动画也能讲个好故事。
迪士尼动画片的角色总是笑眯眯的,因此在此之前我从未真正意识到木匠是一个痛失爱子的可怜老人。用木偶动画的形式讲了个实则非常残酷的故事,目睹着一切逝去徒留自己孤身一人的可怜木偶,谎言不再是这部作品的主题,谎言是它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