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看那种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电影,讲讲身边的犯罪,生活黑暗什么的,这片子好像就是那样的,没有那么的太扯,让人觉得脱离现实。
那个曹县长一开始我真的以为他是一个好人了,以为幕后黑手另有高人,毕竟导演这么刻画他,就是让观众局的他是自己人,结果到反转的时候,让人心中不免多了一些惋惜。
这样的好官终究还是堕落了,就觉得蛮遗憾的。
前半段让人感觉愤怒又无力,后半段有逆转的惊喜,以及正义最终到来的酣畅淋漓之感,很符合主旋律,“坏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姜武演饰的宋一锐,说出这样的话,就代表了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与黑恶势力抗争到底的信念,就算中间经历了很多波折,就算遇到了很多暗算,就算会有很多黑恶势力在背地里千方百计地阻挠,正义,或许终究还是会有来的一天,这世上没有什么地方会永远乌云密布,总有阳光能把这些阴暗驱散。
电影前半段是真的挺让人愤怒的,把下层小人物的遭遇刻画地淋漓尽致,真相被扭曲,无辜的性命被残害,一层隐瞒一层,官商势相互勾结,曹志远,外表看似仁厚,实则只手遮天,玩弄阴谋诡计,只为自己利益,将公务员应尽的职责通通忘到脑后,电影虽然包裹着主旋律的外壳,但是在该现实的地方还是现实了 ,懂的人都懂,或许就像曹志远在最后说的那样 ,“你抓了我,你就能保证下一个在这当官的是好官吗。
”故事采用了一点点倒叙,上来,是某犯人,作为案件重要证人,被警察带走,警车走到半路 ,警察命令给那个人打开手铐,说让那人注意,便放了那人,魏河县政商勾结这一潭水 ,已经初现端倪。
电影一开头,就是在魏河县赵家村一片玉米地上,穷凶极恶的赵家父子,正带着一群人强制征地,大伙儿虽然也都极力反抗,却奈何不是黑社会打手的对手,罗老大爷气不过,拿了汽油要来自焚,汽油都已经浇到了身上,阻碍征地的人,忙过来劝阻罗老大爷,这其中就有罗大爷的儿子,也许是看征地的人太穷凶极恶,罗儿子气不过,把汽油倒入玉米地中点了火,罗老大爷在同赵家父子的争执中,被推入火中,活活烧死。
按理来说,这根本就不是意外,但是当地的警察局局长魏大勇,跟赵家父子串通一气,将案件定为意外,赵家儿子赵勇过去给罗老大也上了香,顺便给了一点点少的可怜的抚恤金,罗儿子,气不过去打赵勇,反被赵勇收拾,赵勇痛扁其一顿,并没打死,罗家母子深感绝望。
另一边,中央调查组开始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领导下令,让夏主任全权负责此事,夏主任派出调查组以宋一锐为组长的调查组一行人,调查组成员还有老郑、方舟、周全,几人前往魏河县调查罗大爷一案。
再说魏河县,县长曹志远召开会议,表示一定要严加调查此事,罗儿子被收押调查,旁边有副手,问他要不要请示高书记,曹志远表示,现在是我在主持会议,随即,曹志远又高调表示,一定严家调查此事,绝不姑息。
检查组来到魏河县,宋跟方舟,周全,还有老郑,对反征地的村民进行了走访,已经察觉到了此案中内藏的隐情,回到宾馆,几人又在房间中搜出几个窃听器,宋立刻警觉地要求,把住的地方换成宾馆仓库,次日,检查组对赵家父子进行了审问,赵家父子百般抵赖,赵父表示,征地是政府的事,至于为什么给赵家的钱多,给罗家的钱少,赵父的解释也很简单,因为罗家是后来的,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宋让赵父闻一闻做账本上的油墨味,表示这个账根本就是临时才做出来,赵父却表示你可不能凭想象抓人,审问赵勇罗老爷子的死亡事件,赵勇更是一口咬定就是意外,检查组的审讯毫无进展。
不过很快宋就找到了突破口,一方面他知道了一个叫刘大军的工地包工头,此人曾经承建过一栋大楼,把大楼项目接下来的是女老板林巧儿,宋等一行人前去大楼的工棚查看,工人们因为迟迟没有发工资,已经停工,刘大军因为之前找某放贷公司借过一笔高利贷,现在已不知所踪,这笔放贷公司,还有赵家父子所承建的项目,背后是同一个集团,这个集团的老板还有一个娱乐公司,此人名叫孙志彪。
通过对原来规划项目的地图和后来更改的地图进行对比,宋发现了不对劲,而这一边,一直在逃匿的刘大军被赵勇找到了,刘大军想要逃跑,却被赵勇痛扁,看到别人在制服猪,赵勇突然有了想法,他把刘大军捆到了洗猪血的池子上,等到孙志彪来了,又是把刘大军一顿痛扁,再说另一边,宋等一行人,紧急审讯了赵父,面对规划图的改动,赵父只得承认确实是收了贿赂,财务做账也确实有问题,老郑在这个时候暗示了赵父,这也是一个伏笔,在这直接抖包袱也没什么关系,老郑其实也是,黑恶势力在检查组的卧底,赵父表示五百多万的贿赂都给了项目负责人齐,这个齐是曹志远最得力的下属,专门负责这个项目,赵勇之前涉嫌伤人的一些罪证也被找了出来,他曾逼过一个人跳楼,因为某女之父还不上债,就将其女逼良为娼,这样一来,赵家父子罪证就已经齐全了 ,二人也被收监。
另一边,曹志远和齐在办公室吃外卖,二人吃东西的时候聊了些什么,这是个伏笔,后面有逆转,等到宋带着人去抓齐的时候,本来还在加班的齐却已经在办公室消失,去他家看了,他也没回家,等到次日凌晨的时候,齐从检查组所住的大楼楼上一跃而下,跳楼身亡,齐妻闻得此讯,悲伤万分,去丈夫跳楼的地方看,想一个人待会,被宋拒绝,就在齐妻无比悲伤之时,两个人不成器的、在外留学的儿子,却还打电话过来要钱,在齐的办公室,搜查员从天花板上搜出了一大堆钱,天花板被掀开,无数纸币从上落下的那一刻,真可谓是这个电影的名场面。
在刘大军承包的工地上,一个晚上,一位巡夜的人的一条狗发现了水泥中的尸体,经过检查,尸体是被打碎混合水泥搅拌,然后筑了一个地基,如果不是工程停工,再加上偶然巧合 ,这具尸体根本不可能被发现,经过调查,这具尸体的真实身份是一位叫杨蕊的女性,此女因为父亲欠债,被孙志彪强行征收到自己的夜总会公司上班,后来,一年前,孙志彪说她不上了,不想竟陈尸于此,杨蕊在孙志彪的公司上班的时候,有一个好姐妹叫杜娟,这个叫杜鹃的女孩子在后面会提到,她是案件的关键人物之一,方舟和周全跑去问魏大勇关于案件的处理情况,魏大勇却再三推辞,身为一个警察,能如此不作为,着实可憎。
再说刘大军,他被孙志彪控制,给他的手下做饭,刘大军趁着孙志彪的手下不注意,打晕了他的那几个手下,逃了出去,刘大军逃到外面,刚好碰到了林巧儿的车,刘大军让林巧儿给自己钱,林巧儿说自己也没有办法,回头您巧儿就跑到了孙志彪的夜总会,还遇上了一个在那玩的曹志远的手下,林巧儿质问孙志彪抓了刘大军一事,孙志彪却表现得很不在乎,林巧儿说他幼稚,孙志彪对林巧儿动手动脚,林巧儿说他没大没小,这也是一个伏笔,后面也会提到。
(未完待续)
千呼万唤、千盼万盼,五一黄金周,终于来了!
电影院硝烟四起,十多部影片扎堆来袭!
群雄争霸,大片云集,有部新片知难而上。
作为最后一部空降“史上最挤五一档”的作品,这部电影究竟什么来头?
到底哪来的勇气?
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
一通电话打到扫黑调查办公室,来电人声嘶力竭,实名举报!
指控孙志彪(金世佳 饰)是黑社会,并桩桩件件细数几大罪状:放高利贷、暴力催债、草菅人命、持有毒品、组织卖淫……每一个,都是足矣下大狱的重罪。
而这一切,只因江州市魏河县赵家村的一桩“征地纠纷”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背后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也浮出水面,扫黑调查组组长宋一锐(姜武 饰)奉命出击,收集线索,侦破案件。
但侦办过程却遭遇从上到下的层层阻力。
公安局长,拒不配合。
黑恶头目孙志彪,气焰嚣张。
碍于嫌疑人的特殊身份,专案组却没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行径猖獗的背后,真像触目惊心!
官商勾结,狼狈为奸。
政府办公室的天花板,移开一块。
雪片般的百元大钞倾泻而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黑恶势力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很多社会组织,都已套上了合法的外衣,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甚至在将手伸到官场,在组织内安插人马……孙志彪有恃无恐——
黑恶势力犯罪背后必然依托着保护伞和关系网,在“大伞”和“大网”的庇护下,黑恶势力长期盘踞一方,逍遥法外。
这些黑伞黑网往往与腐败相伴相生,“伞”不除,“网”不破,黑恶势力就扫不净,打不绝。
动员大会上,领导曹志远(张颂文 饰)慷慨激昂,
但一切真的像表面上那样?
主海报上,姜武、张颂文“一文一武”分列海报两侧,目光冷峻,激烈对峙,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息扑面而来,也暗示着这次扫黑调查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宋一锐带领的调查组步步紧逼,接近事实真相,幕后黑手按捺不住,恶势力发起猛烈反扑。
发动舆论,抵制调查。
关键证人,相继被害。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吓退宋一锐。
他立场坚定,突破重重阻挠,与幕后的黑恶势力展开激烈斗争!
打黑不易,打伞更难。
但保护伞终究只能苟且不能蔽日,宋一锐重返黑恶之地,便是“打伞破网”的决战之时,铁腕正义必将一举清除黑恶之源。
这是一场力度前所未有,大扫除、大净化,从打黑到扫黑,一字之变,意义深远。
这也彰显着组织从强大声势到压倒性态势的持续挺进。
题材够硬,挖的够深,拍得够狠,本片的来头自然也不简单,出品方里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小明一查,这家公司可不得了,它是国务院出资创建的国有独资公司,由中央政法委领导,是国字当头的外宣机构。
官家坐镇,自然敢想敢干,故事直接根据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真实案例改编。
这种银幕上罕见的题材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揭露了地方黑恶势力的真实面目,在突破题材桎梏的同时,更真实展现扫黑除恶行动中的诸多细节和真相。
作为扫黑除恶三周年首部电影,这不仅仅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化作品,更是这次以“打伞破网”为重点的国家行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扫黑·决战》在创作上,进行了类型化叙事拓展和商业化元素创新。
从剧本打磨、演员选择到动作场景设计,都兼顾商业类型片标准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题材类型体验。
单从预告的观感来看,影片完成度、节奏、一众卡司的状态都让人惊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本片堪称奢华的演员阵容。
硬汉派的实力代表姜武,将政法干警身上那果敢坚毅的凛然正气展现得淋漓尽致,台词霸气侧漏、掷地有声,打戏更是亲自上阵,拳拳到肉,跟每一位搭档都能碰撞出火花四射的演技高光。
“行走的演技教科书”张颂文,无论是平庸油腻还是斯文干练都可以完美消化,本片中他演出了基层干部的坚决态度,但我真心感觉他分分钟要反水,这种亦正亦邪的气质被他拿捏得死死的。
青年演员金世佳的转型更是让人惊艳,吆五喝六、狠厉诡谲的反派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
此外,还有赵毅、焦刚、尤勇智、刘琳、李倩等实力派演员加盟,期待一众戏骨飙到飞起的演技。
打伞破网,正风肃纪。
治乱清源,强基固本。
罪恶无法掩盖,正义不会沉默。
从决断,决战到决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推进力度之大、触及链条之深、涉及范围之广、社会反响之好,前所未有。
数据无言,但最有说服力。
三年来,全国共依法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黑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数量超过前十年的总和。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扫黑除恶、民心所向,公平正义、民之所望。
这是一场国家行动,举全国之力,下决胜之心,爆发出雷霆之势!
“你敢横行霸道,我必斩草除根”。
作为反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周年阶段成果的大银幕作品,看完《扫黑·决战》只觉得超级解气,这才是国朝“爽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戳【有用】,为了我们都相信的公理正义。
不怪你不火啊,找到问题所在了,你这演技是初中生期末作业的水平,而且是用力过猛,不及格!
看看包贝尔演的,至少让人眼前一亮啊。
《爱情公寓》是你的巅峰对吗?
之后默默无闻这些年你怎么就不进步啊?
每天在家重播看《爱情公寓》回味自己的演技?
说实话看你演戏真的跳戏,陆展博黑化版?
不不不,是陆展博没断奶版。
这么好的题材,剧本也不错,就是不会找演员。
任何电影,好人大家都能演,坏蛋最难演,看金世佳演坏蛋我都尴尬。
希望金世佳再沉寂几年多多打磨自己,别接戏了,多演点话剧吧,过几年出来接个好剧本让大伙刮目相看。
实在不行金世佳你就找个班上吧。
一般吧,感觉这种题材对电影来说难度比较大,受限于电影时长限制,无法把细节交代清楚,要么是一笔带过,要么就漏洞百出,要么就虽有细节但显得乱七八糟,挺考验导演功底。
编剧想要一个把黑恶势力做得很大,有很大的大老虎,保护伞的剧情,却得不偿失,很多点显得很突兀。
看下来有种很西方套路的个人英雄向的感觉,这个英雄就是宋。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音乐,很违和,特别是最后,打架戏就离谱,一个人就赤手空拳跟持枪危险分子近战搏斗,音乐还配的出一点悲壮的感觉,极其违和。
音乐就不说了,就这一打架戏就感觉很不尊重警察这一光荣的职业。
离谱,离大谱!!!
台词很无语。
不想说了,总之,这电影,不太行。。。
优点也有,张颂文姜武等几位演员不错(有几位很僵硬,有种说教风),有展现底层劳动人民的苦,有展现国家扫黑除恶的不容易的。
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一开始,听说吕聿来要导演一部犯罪类型片,还是和上级部门合作,我是很难去想象的。
一个入行16年的演员,参与的大多是文艺片,怎么转身一变,走上了这么一条路。
吕聿来不仅我不信,其实主创们一开始心里也都没底。
但这个项目就是这么做出来了,从去年疫情时期接手,一年内火速完工,差一点就在今年1月上映。
虽说换了档期,宣传上也没敢过于张扬,但在这个五一档里,除了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就只有这部电影口碑在及格以上,票房和排片也是一天比一天高。
《扫黑·决战》,一听片名,就知道是埋了料。
而我更好奇的是,这一系列过程,这前前后后的周折,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节前,在朝阳SOHO见到了吕聿来,现在,要称呼他吕导。
但他并没有因为拍了一部这样规格的电影,性格就变得张扬,金句频出,咄咄逼人。
相反,他仍然是我认识的那样,腼腆,内向,从头到脚的书生气。
谈起这部戏,他是紧张中夹杂了一点兴奋,他渴望看到结果,也担心不可知的降临。
无论怎样,我们把话都聊开了。
对。
能聊的干货,都在这儿。
01.领旨时刻第一导演:第一次听到《扫黑》这个项目,是在什么时候?
是亚宁跟你说的吗?
(亚宁,现任爱奇艺影业总裁,《扫黑·决战》由爱奇艺影业、恒业影业等公司联合出品)吕聿来:是亚宁总,去年刚过完年,疫情爆发的时候。
本来我当时是接了《平原上的摩西》,演一个角色,因为疫情就延期了。
这时亚宁说有一个电影项目,目前连完整的剧本都没有,问我看看有没有兴趣,能不能一起做。
其实我觉得他们当时心里也没底,他跟我说的时候,我也没底,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
第一导演:理解,做这种项目谁能那么有底。
吕聿来:但说心里话,我又很想做,因为我觉得除了他们也不会有别人再来找我做这样的题材。
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先一起做剧本,看看剧本能做到什么样。
第一导演:为什么他不去找一个擅长拍类型片导演,香港导演什么的。
吕聿来: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找过,说实话,可能也有找过,但没跟我讲,不然显得好像对我不太信任,哈哈哈。
所以我也就不会去问他们还找过谁,因为他能找我就已经很开心了。
其实亚宁总后来也跟我讲了,最后决定拍板让我来拍,不仅仅是资方,他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毕竟我是一个新导演,没这方面经历,也没有这样的作品。
投资老板肯定也会问他啊,为什么找吕聿来做导演?
吕聿来第一导演:亚宁怎么帮你说话呢?
吕聿来:挺感动的,他就说四个字,“我相信他”,就很简单。
既然这么相信我,我就觉得什么都不用说了。
第一导演:其实,不仅仅是我好奇,所有人都好奇,你之前一直偏向文艺片,书生气多一些,对于这样一部要起猛劲的片子,还是跟上级部门合作,你的导演念想是什么呢?
吕聿来:念想也说不上吧,毕竟我还是北电导演研究生毕业,还是希望能有一个职业导演的状态,我从没局限自己要去拍什么片子的。
第一导演:当时你会想要是接了这戏,对自己今后导演方向有什么影响吗?
吕聿来:根本想不了那么多,因为周期很紧张,领导和资方希望我们能在去年年底或今年1月份的时候上映,筹备时间很短。
第一导演:跟《中国机长》似的,从决定拍,到上映,一年完成。
吕聿来:对,所以就是一门心思想把这个片子拍好,拍得好看,就这样。
第一导演:有没有参考什么同类型题材的电影?
吕聿来:人物设置上没什么参考,但在拍摄方法、镜头设计上,有借鉴一些类型片,韩国的好莱坞的都有。
我确实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拍之前有看很多这样的电影。
第一导演:有设想过自己得要一个什么样的风格呢?
吕聿来:最基本的原则还是真实性,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再去跟摄影师一起做分镜,跟美术老师去沟通场景,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流程。
02.热血燃起第一导演:咱们编剧有四个,樊菁、蒋丽华、你还有岳小军,没有一个做过这种纯政治犯罪片,那文本上是个怎样的创作过程?
吕聿来:一开始是爱奇艺找到另外三人,他们比我更先介入,更早去做调研。
岳小军应该是最早的,之前他有写过一稿剧本大纲,我有看过,后来我们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岳小军就没有再参与,但还会用到一点他的内容,至少角色名字是一样的。
其实亚宁总,还有我们的制片人,都很深度地参与这个剧本的创作。
亚宁总在大方向上给我们把控,其实电影剧本里有些台词也都是他最后审核,甚至有些台词是他想出来的。
第一导演:举个例子,厉害的台词。
吕聿来:就比如说最后姜武对张颂文说的那句台词,“说白了,你们家吃肉,让老百姓喝汤”。
第一导演:赶本子的时候,你们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也是三四个人猫在屋子里,一黑板的人物脉络图吗?
吕聿来:没有,因为那时疫情还挺严重,我们更多是通过语音视频开会,完了之后大家各自分头在家写。
后来4月的时候,我就进《平原上的摩西》组里了,我是一边演戏一边写剧本,一边跟大家讨论。
因为戏份没那么重,所以有很多自己的时间。
我最后写了一个分场,分场之后就交给我们几个编剧,大家各自写,写完之后我们再在一起讨论,再统筹。
第一导演:之前调研的工作是怎么展开的?
吕聿来:调研我就没参与了,那是在疫情之前,也就是前年,他们去一些案件发生地做采访。
但是这个情况也很复杂,因为在当时,很多特别大的案子都还没有结案。
第一导演:我记得去年9月还是10月,开始有一批重点的案子结案了。
吕聿来:对,所以很多案子我们也没法看到细节,更多的是去看新闻,看一些大家能看到的信息。
第一导演:允许采访一些当时没判死刑的犯人吗?
吕聿来:不允许。
涉及到机密、审案的东西,我们也不能越过去。
第一导演:那不采访犯人,采访一些当地的受害者行吗?
吕聿来:凡是跟案子有关的,我们都不太好去做,做这种事的后果可大可小,但我们有去了解督导组的这些人,真实办过案的警察,跟他们交流了一些。
当然我们也会去看相关的纪录片,包括小说,我当时就看了很多周梅森的官场小说,还有吕铮的刑侦小说,反正就是各方面信息都拿来,帮我们去做《扫黑》。
第一导演:在做这些素材收集的过程中,有没有被这些事情震到,找到自己的high点?
吕聿来:这在看资料的过程中一直在发生。
第一导演:匪夷所思是吧?
吕聿来:说实话,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没想过这些事,也不会觉得这个离我们很近,就觉得那可能只是个新闻报道。
但是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坏人也太嚣张了!
那些受害者也太惨了!
这种感慨特别多,基本上每天都是。
第一导演:有没有刺激到你,想把这部戏往狠往猛里整?
吕聿来:肯定有啊,但也有另一个感触,除了想给大家看到这种强刺激的东西,你更想让大家了解真相。
第一导演:不仅仅是猎奇?
吕聿来:对,就是想让大家能了解背后隐藏的事,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是什么样。
另外触动我的,是我们在跟相关领导沟通剧本的时候,领导就讲国家为什么要做扫黑除恶这个行动,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希望通过这个行动,给所有的百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生活环境。
这种公平公正的环境体现在什么地方?
可能大家公众意识里,已经形成一种概念——当我们遇到一个困难,想要办一个事,比如说去看一个病,或者孩子上学,大家都会想说有没有认识的什么有权的人,或者有钱的人。
特别是在小地方,这种生态挺多的。
我也是从一个小县城出来的,你身边的人,亲朋好友同学什么的,都会这么想。
第一导演:它天然地,越过了法制化的进程。
吕聿来:对,它造成了一个危害,好像只要我认识有权的人、有钱的人,我就可以走个捷径。
但是对于更普通的百姓来说,他们谁也不认识,这就是不平等。
问题在于,大家从没把它当成一回事,就觉得这很正常。
所以细想一下,这真的就跟扫黑除恶的斗争有很大关系。
再说深一点,我觉得这些犯罪保护伞也好,黑恶势力本身也好,有时候也是利用了老百姓认知上的弱点,其实是我们给他们创造了犯罪的机会。
第一导演:这就是官僚思维下的PUA。
吕聿来:对,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都在一个公平环境下,做一个事就走正常渠道,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那腐败官僚和黑恶势力就没生存空间了。
这些是我做这个项目后特别感同身受的地方,如果给《扫黑》上一点价值观,这就是它的意义。
03.恶胆丛生第一导演:你觉得,起初,恶是怎么出现的?
比方说孙志彪(金世佳 饰)这个角色,他是怎么变成电影里这样的?
吕聿来:其实我们在写剧本的时候,也想多挖掘人背后的东西,但一部电影的容量有限,所以这个诉求,我们更多是放到张颂文扮演的曹志远身上。
而孙志彪这个角色可能就是一个纯粹的黑势力,其实有一场戏大家可以看到,就是金世佳跟张颂文那场对手戏。
第一导演:掐脖子?
吕聿来:对,唯一一场有讲到人物背景的戏。
第一导演:其实是一个原生家庭的问题。
吕聿来:对,这跟孙志彪的成长有关系,从他的角度出发,他还有一点委屈,家族里所有的脏活、累活、坏的事情,都让他去做了。
但他的哥哥曹志远,就是一个“好县长”,人人爱戴。
那么,曹志远的恶从哪里来呢?
其实有些人在一开始真的不是这样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们是很有理想、有抱负的,真想为老百姓谋福利,想把这个地方发展起来。
我们电影里也说,曹志远这个县长也不是无所作为的一个人。
但是就是在中间的某一个环节,某一个点上,他走上岔路了。
可能是跟某个商人吃了一顿饭,吃完那顿饭,突然局势就变了。
第一导演:在钱的面前,自卑了,有虚荣心了,有享乐感了。
吕聿来:是的,这些基层的工作人员真的也很辛苦,拿着不高的薪水,做着极其重要的事。
一顿饭可能真的会影响到他们,看那些商人赚那么多钱,自己还在默默无闻地奉献,心里肯定会有巨大落差。
第一导演:所以都是在那个时刻一松懈,从此就完了。
吕聿来:就是这样的,一旦步入这个深渊,很难有回头路,我们其实也想去表达这个观点。
第一导演:那孙志彪是曹志远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个关系,是一开始就这么写,还是慢慢想出来的?
吕聿来:也讨论过很多方案。
第一导演:有没有想过再往上拔一层,去讲兄弟俩的父亲,前县委书记?
吕聿来:这部电影你也看到了,人物有点多,观众看的时候认人都有点困难,原本还有另外几位官员的戏份,后来都拿掉了。
毕竟《扫黑》是一部剧情电影,不能说真的把它完全当纪录片去做,还得从创作者的角度去找到表达的这个点。
04.尺度拿捏第一导演:很多观众都是来看这部电影的尺度的,看能走到哪里,你作为导演怎么平衡这件事啊?
吕聿来:就一个原则,只要是真实的。
还有一点,也希望观众朋友能够有代入感,不是说我们在电影院里就什么都不能给大家看。
但我们也不想拿这个做噱头,没有真的去拍那种特别暴露、色情的情节,我们一直在规避这个东西。
第一导演:其实“卖火柴”的拍法就是规避,对吧,真的要拍“卖火柴”那得拍成啥样了。
吕聿来:对,就把这个元素放在里面就好。
第一导演:我觉得你用得挺巧的,孙志彪在偷窥嫖客们选小姐,也说明这个人物心理变态。
吕聿来:这是在剧本创作阶段想的,我们怎么去实现这种情节,让大家看到,但又不要真的说透。
第一导演:我好奇一件事,全片绝大部分女性都是被男权碾压的,咱们有两位主力编剧也都是女编剧,她们面对这种现实素材是否有很大情绪?
吕聿来:这方面的任务可能就更多由我在导演工作上去完成了,我觉得现在的观众都是很聪明的,他们看电影也不会为此而困扰,毕竟它只是一部电影。
那天做首映,有观众说她作为一个女性,特别能理解李倩演的林巧儿。
我觉得她们也是很厉害的,她不光看到这个角色是个坏人,她能够去体会林巧儿这个人物,同样作为一个女人,她的选择,她背后的这些动机。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互动。
林巧儿(李倩 饰)05.地处一方第一导演:咱们说回尺度,有很多场景很猎奇,像孙志彪那个色情娱乐会所,以前从没见过。
吕聿来:你没见过这样的会所吗?
第一导演:在大银幕上没见过,《天注定》当时也没公映啊,那现实中就更没见过了。
吕聿来:那个娱乐会所其实是一个KTV,暗藏的游泳池是另外一个地方拍的,我们把两个地方凑了起来。
第一导演:游泳池就是当地的游泳运动馆吧。
吕聿来:不是,是一个宾馆的泳池,美术老师把它加工成现在看到的这样。
第一导演:调查组下榻的那个大楼,贪污官员在这里自杀跳楼,它原本是政府办公的地方吗?
吕聿来:那本身也是一个宾馆,我们看了很多,选了一个很老的当地政府接待的宾馆。
它还在运作,里面的陈设,什么东西都有,但可能就不专门用于政府接待了。
其实它作为拍官员自杀跳楼的地方不是最合适的,因为它就三层。
第一导演:不一定能摔死是吧?
吕聿来:对,就怕观众到时候看了不相信,觉得不够高。
第一导演:我记得没有给这个楼一个特别明确的全景。
吕聿来:全景镜头我们后来删掉了,怕观众不信。
细心的观众可以看出来,当死者妻子刘琳走进来的时候,那个破碎窗户外面有很多蜻蜓在飞,因为当地特别湿,老下雨,蜻蜓都是飞不高的,说明楼很矮。
第一导演:艾玛,我以为你们故意放出来很多蜻蜓,象征着地方官僚对调查组宣战呢。
吕聿来:哈哈,不是的,那反倒成意外收获了。
他们最后还说要不把蜻蜓用特效擦掉,我说也不用吧。
第一导演:上任书记,那个老爷子的宅子,是在郊区吗?
吕聿来:不是,是惠州市区里一个特别老的餐馆改的,我比较喜欢那种质感。
美术老师很厉害,一天就改好了。
其实在选景这方面,我们当时没时间看那么多地方,本来就计划去惠州和重庆看看,所以惠州是我们看景的第一个地方,去了惠州就选定在这拍了。
第一导演:还好你们没去重庆。
吕聿来:是,按理应该去看很多地方的。
但我们后来就想,给到我们就是一个县城的故事,没让我们去拍很大的地方,有些观众觉得这阵仗不够大,但现实就这样,我们只能讲一个县城的事。
第一导演:当时到惠州是几月份了?
吕聿来:5月份,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北京突然开始有病例。
第一导演:新发地菜市场吧。
吕聿来:对,刚好是那时候,特别紧张。
相当于北京的筹备工作还没做完,我们第一批就提前先下去了,啥也别弄了,赶紧先出去再说,因为怕后面你出不了京,当时大家心里面都也没底。
也就是说,第一次去惠州看景的时候,我们剧本完成了两三成、三四成那样子,有些地方是确定要找的,很多都是我们去之后重新去找,整个惠州,包括周边,还去了深圳。
第一导演:你以前在那生活过吗?
吕聿来:没有,大家都是第一次去。
06.把戏演爽第一导演:我知道你性格比较腼腆,你在片场是什么样子,会情绪化,会暴怒吗?
吕聿来:有,但不多。
我现在能想起来的,都是因为拍摄上的问题。
我们拍摄的时候特别热,有很多外景,一直在转场,环境特别艰苦。
还有就是那边天气特别不稳定,记得拍开场玉米地闹事的那场打斗,大概去了五次,拍一会就下雨,拍一会就下雨,我当时特别焦虑。
《扫黑·决战》剧照,该片原定档2021年1月15日第一导演:天气预报也不管用。
吕聿来:不管用,真的不管用,突然雨就来了。
所以在那种紧张的状况下,哪个工作人员出现一点失误,耽误了一点时间,你会特别生气,特别暴躁。
另外还有一次,拍王佳佳,她扮演赵毅那个角色的老婆,拍一场她的情绪戏,要哭,我本身就是演员,比较注意要保护好演员的情绪。
那个镜头里,她演得特别特别好,但是,道具给她弄错了,她手里拿的照片不对,导致那个镜头用不了。
我当时就炸了!
第一导演:后期把照片再修一下呢?
吕聿来:不是后期不后期的问题,一是你耽误了时间,还有一个就是你对演员特别不尊重,演员会对自己有挫败感的,我好不容易有个好的表演,就因为道具的疏忽,还得花时间重新去酝酿。
像张颂文老师他们有很多临场发挥的东西,那种即兴的,灵光一现的表演,你摄影机没抓到,再补,你补不来的,演员不可能再给你来一个一模一样的,张颂文老师他也不喜欢这样演。
第一导演:我猜张颂文老师应该给了你很多东西,多到不知道怎么选了。
吕聿来:对,他一直在挑战你,我们放出来的花絮里也说了,姜武老师给他的表演,他一定得能接住,其实有时候对我来讲也有那种感觉,他给你的表演,导演你也得接住。
第一导演:明白,刚才咱们聊的,张颂文掐金世佳脖子那场戏。
吕聿来:那场戏吧,应该这么说,金世佳其实不知道他是要被张颂文打的。
第一导演:是这样啊?
吕聿来:但没有说故意这么操作。
剧本里有写,会扇一个巴掌,就一个。
我说不想规定死他们一定要怎么怎么演,所以拍之前,我也没有说死到底打不打,就按现场的感觉来。
然后张颂文老师私底下跟金世佳沟通了一下,金世佳可能也明白,因为那场戏是孙志彪这个人物唯一一次“低下来”的状态,和之前一定是不一样的。
第一导演:那场处理成了一个长镜头,但我感觉上好像也可以剪开,多分几个镜头出来。
吕聿来:对,其实现场也不止一个机位,但最后觉得长镜头力量感会更好一些。
那场戏金世佳可能挨了十几个巴掌吧,不但扇巴掌,还有掐脖子,张颂文老师真的掐到金世佳说不出话,说不出台词了。
拍完张老师还过来道歉。
但问题又来了,张颂文老师的手吧,肉肉的,有点胖,他明明很使劲很使劲了,但看回放的时候就觉得没用力,连他自己也说,刚才真的很用劲了啊。
那我们就说只能再来一下试试了,最后数不清拍了多少条,一直拍到天没有光。
反正那天金世佳真的很受伤,晚上我还请他吃了顿饭,第二天他见到张颂文老师跟他打招呼,他都没有说出话来。
张老师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金世佳生他的气,不理他了,后来知道是嗓子根本说不出话。
演员就是那样子,真的演到投入,什么都忘了。
你可以留意这个镜头最后,张颂文离场时,金世佳有一个用后脑勺撞铁门的动作,那是他自己即兴来的,如果我知道他要撞一下,我肯定得先确保那个场地的状态,我当时是有点害怕的,因为他撞的那个铁门上有一个生锈的铁丝支棱出来。
我之前没意识到他的表演会用到这个东西,当时就挺紧张,还好没扎上,眼看着那铁丝在旁边。
第一导演:金世佳这次啊,我感觉啊,他就想做到《老手》里刘亚仁那个程度,是不是?
吕聿来:你说得对,他看到这个角色后,最早想到的就是《老手》里的刘亚仁。
《老手》剧照,刘亚仁饰演生性乖张跋扈的富家公子赵泰晤第一导演:他是不是自己也想过一把这种表演的瘾?
吕聿来:我觉得有这个成分,因为我给到他剧本的时候,他特别开心,太想演了。
不像我们把剧本给张老师跟姜武老师,他们都觉得还是有很多不满足和不完善,只有金世佳直接说,我喜欢!
我和他第一次对剧本,他就很认真,拿了一个笔记本出来,写了20条意见,但其实在剧本里他一共也就20场戏,他把自己每场戏都做了标注。
我们开机第一天拍的戏,就是拍金世佳在会所游泳池那里和姜武对着干上了。
那是我拍金世佳的第一个镜头,结果他演出来的那个风格,真的有点把我吓到了,我觉得他有点太过了。
拍完第一条,我就跟他说,这个调起的会不会有点太高,太夸张,毕竟这场戏是调查组来你的娱乐会所抓你,你是不是稍微收敛点,要不然后边那么多戏,你怎么往上拔?
他没有回答,说我想想吧。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可能他不太认同我的观点。
直到第二次、第三次拍摄的时候,我就觉得其实我好像也不用太去限定他了,我感觉到他有一种他自己理解的孙志彪的那种东西了。
第一导演:这个认同点在哪?
吕聿来:我觉得有一点可贵的,这个可能大家不一定能那么直观地感受到,有好几场戏让我就有了一种感觉,他其实在演嚣张的时候,又隐藏了一些东西,掩饰了他心里面的那种不安、脆弱和对自己的怀疑,甚至有些时候我会觉得他有点可怜。
第一导演:电影有一些逻辑问题,比方说孙志彪撞死女孩,还有最后的狙击枪射杀,为什么他不让马仔去做,非要亲自上手。
吕聿来:这个问题我也看到了。
在剧情里面,他撞死那个女孩,前后剧情连接起来,他没有办法找别人去做。
因为他也不是说真的想把女孩撞死,而且那个时候他头是晕的,是吸了毒的状态。
他下车那一瞬间,看到满地是血,他先看了看周围,那个状态是有恐惧感的,他也不是到了那种毫无人性的程度,好像撞死一个人不害怕似的,没有。
第一导演:那最后狙击射杀呢?
吕聿来:我们真的有考虑过让别人去射击,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个事情跟他哥哥曹志远有关系,最后能跟哥哥站一起的人,肯定只有孙志彪了,所以当时就按这个逻辑去拍的。
07.表达之路第一导演:现在电影拍完了,上映了,你自己心态如何?
吕聿来:心态很复杂。
第一导演:但这个事情早晚会来的,哪怕不改档期,今年一月上映,它也会来。
吕聿来:对,我觉得,好像各种情绪都会有,这几天我是又紧张又很期待,不知道观众的反馈是什么,虽然之前的首映有一些观众反馈,但还是有更多未知,大家会不会喜欢这个东西,会不会去看这个东西。
还有我们的演员,也都没看过这部电影,因为时间太紧张了。
第一导演:首映那天也没看?
吕聿来:没来得及啊,我现在还不知道演员们对片子的反馈是什么,很希望听到他们的反馈。
第一导演:武哥是不是在别的组里呢?
吕聿来:对,我就是操心,永远没办法完全放下心。
因为一部电影真的还是一个团队的东西,集合了太多人的工作。
看到字幕写着这是谁谁导演的作品,就感觉,所有的东西都放到你身上去了,其实我就觉得我对这个团队,对所有的主创,也都有这个责任,真的做了努力。
导演吕聿来工作照第一导演:现在有想过自己将来导演的路往哪个方向走吗?
吕聿来:也说不好。
第一导演:觉得会不会有更多类型的剧本找过来?
吕聿来:大家看到你做了这样一个作品,如果认可的话,肯定就有更多类似这样的东西来找你,这个是一定的。
但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我真的也没有这么期望。
如果作为一个导演,我首先没有确定一定要拍什么样类型,虽说《扫黑》是一部这样性质的作品,但是我在这里面也找到了我喜欢的点,就是我有认同感的东西。
我更愿意从一个作品里面去找这种相关性,自己感兴趣的点,带着情感去做它。
第一导演:会不会想趁着这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接下来把一直藏在心里的那种私人的表达,一直没做出来的,把它做出来?
吕聿来:说白了,我不是一个太有规划的人,没有什么一部两部三部这种计划。
第一导演:必须得有一个东西,强压推着你,你才能把它给完成出来?
吕聿来:对,比较随缘一点。
第一导演:这个东西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吗?
吕聿来:其实,我没有那种就是我必须拍,非拍不可的东西,或者说,我一定一定要做出来的这种东西,至少目前还没有,但是,不排除以后会有。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欢迎关注。
看完狂飙之后再来看这部电影的,很好奇关于扫黑电影是怎么演绎的。
在张颂文老师以及之前这部影片的热度的影响下来选择的这部电影。
整体感觉一般。
整体剧情前期铺垫很多后期节奏很快,让人感觉就像吃饭三十分钟前二十五分钟都在细嚼慢咽到了后五分钟狼吞虎咽的感觉。
仓促的同时感觉没讲清楚。
这部影片看下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刘大军这条线。
刘大军这个人物像极了很多遭遇黑势力欺负的小人物,在被欺负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寻求帮助无果,家破人亡之后,只能通过违法犯罪的途径,让欠钱的人还钱,解决自己拖欠工友工资的问题。
他有勇有谋,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人,一个负责的包工头,一个爱护妻子的好丈夫,一个配合警察调查的好公民,但还是黑社会逼上了绝路,让人心酸。
说几个小细节,透露了很多细思极恐的东西,不知道会被会被删。
1、片中的魏河县县委书记明明是地方主政一把手,但是却没见这个人露面。
魏河县委书记姓高,简称高书记,本应该是地方一把手,权力最大,但是却始终没有露面。
最后结案的时候,高书记并没有被判刑,而是被免职了,这就很值得玩味。
可以从一个细节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魏河县展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会的时候,曹县长直接宣布了一项决议。
高书记并没有出席现场会议,主席台上的另一个县委常委提醒曹县长,这件事是不是应该请示高书记,让他来做决定。
曹县长回了一句,现在是我在主持工作,一切我说了算。
再结合曹县长的父亲是魏河县所属的地级市的原市委书记,当地的政治生态就逐渐清晰了。
原市委书记曹顺华其家族及附属的政治派系,已经牢牢掌控了魏河县的政治生态。
公安局局长陪同调查组到娱乐城调查的时候,当时正在花天酒地的财政局范局长对着公安局长来了一句“你怎么才来啊?
”说明这个公安局局长也是娱乐城的常客,可以想见,魏河当地的不少官员应该都光顾过娱乐城。
而娱乐城又是曹顺华的私生子孙志彪的生意,这就很有意思了。
由此猜测,魏河县当地的大部分干部都是曹顺华的旧部,当初能够当上各个局长的人,也都是到曹顺华家里跑过很多次的。
可以说曹家掌控了整个魏河县的大部分权力部门,是事实上的“土皇帝”。
这就能明白为什么县委书记高书记没有露面,最后给了一个免职处分了。
县委书记属于省管干部,任用调派由省委组织部安排。
魏河县委高书记,当初应该是带着省委的政治任务到魏河清理地方势力,夺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的,结果被曹顺华扶植的地方势力“架空”了。
曹县长是原市委书记曹顺华的儿子,各个局长又是曹顺华提携上来的门生旧部,所以这些局长只听县长的,不听县委书记的。
而调查组由省委牵头,公安厅异地用警配合,大概率也是高书记知道自己被架空之后,向省委反映的情况后,省委商量决议的结果。
这应该就是这部《扫黑:决战》所反应的政治背景。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仅是铲除地方黑恶势力,也含有清理过去几十年逐渐把控地方政权的保护伞的意味,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还地方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
2、魏河县规划局局长齐宇飞受贿500万,最后因儿子在国外欠债而被逼跳楼自杀齐飞宇的跳楼自杀,是一起标准的围猎官员案件。
从孙志彪在国外开公司借钱给齐飞宇的儿子赌博开始,齐飞宇就已经被安排上了替罪羊的角色。
这两年新闻上不断爆出因为长期抑郁而跳楼的官员,大家应该能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了,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人抑郁了。
其实从齐飞宇的这个案件,也能大致明白官员到底是怎么被围猎的了。
也能明白,为什么有些官员被围猎、被陷害之后,没有去纪检监察部门举报,而是选择自我了断了。
这其中的水,太深!
2023年6月10日09:30:55《扫黑·决战》是爱奇艺影业(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黄志明监制,吕聿来执导,姜武、张颂文、金世佳、李倩领衔主演,赵毅、焦刚特别出演的犯罪动作电影。
影片讲述扫黑除恶专案组组长宋一锐带领组员由一起强拆案深入调查,突破层层阻挠,与幕后的黑恶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最终揭开腐败官员利用公职权力充当犯罪保护伞的虚伪面具,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该片于2021年5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扫黑·决战》是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影片中无辜群众投诉无门、包工头讨薪不成反而家破人亡的桥段,再现黑恶势力对普通百姓的摧残,真实的细节激起观众对黑恶势力的痛恨。
扫黑专案组遭遇的重重陷阱,也让观众了解当前扫黑工作的凶险,从而产生共情。
(一)蟒村李宏伟也成了受害者了!
(二)反派怎么这么low啊,不能用点上档次的手段吗,非得通过暴力来实现目的。
(三)县长这招就是把水搞浑,把合理化诉求变得不合理,使调查组成为众矢之的的!
县长可谓深谙扛着红旗反红旗这种的!
(四)市委书记的儿子是县长,另一个儿子是大公司老板。
最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这一点让人挑不出毛病。
(五)即便是有权有势拥有亿万金钱,也还是难逃人性规律。
财色名利、占有欲、繁殖欲、食欲,这些东西是怎么也磨灭不掉的!
(六)大部分人遇到问题只会狗叫,而狗叫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七)这孙志彪没想到还有祁同伟神枪手的本领!
(八)人情世故的事情谁也不能违背,人家帮了你肯定得有所表示吧!
而贪官对这种帮助下属的事情特备上心,下面的人得到了好处,那肯定对贪官言听计从。
(九)曹县长真狠,连自己女人都杀!
看完电影有点感悟:1.法律有一定的滞后性。
法律总是要到事情闹大后,案发很久后就会才会对违法分子进行有效制裁!
2.法律有一定的无补偿性。
那些受到侵害的受害者,他们在结案后也不会收到任何的补偿,他们的损失通常就真是一辈子的都这样了,比如那些失去亲人家破人亡的!
3.法律有一定的局限性。
整个魏河县的一曹县长为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肯定是收受了好处的,最后不能把他们全部都查处了。
他们的好处是真真实实的得到了的,曹县长最后那一句你能保证下一任领导不贪吗?
这句话真是细思极恐!
因为整个影片的启示出发点是黑恶势力杀人导致的,如果他们只贪不黑,或者只是小贪而不引起任何事件那就很难搞了。
剧情感觉有点顺,反派人物有点愣头愣脑的,瑕不掩瑜吧,现实主义题材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要不然,是真麻木了呀。县长有两个身份,对百姓说,我是你们的父母官,心里想的是,我是你们的县太爷。太辛辣和讽刺了。
比预想得要好看 指导单位中央政法委宣教局 倒没像最高检在人民名义里那样给本系统疯狂贴金 相对比较真实
感觉还不错。这种题材的电影,只要拍出来不尴尬,体现正能量,符合现有的社会价值观,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别指望剧情和拍摄技巧啥得了,还要啥自行车?
哎呀张颂文把这种两面派官员演得真好,你可以说这个角色设计上有漏洞,但不得不承认他的表演是相当具有观赏价值的,这种题材还能再拍二十部,不过也希望能尽快看到他演一次正派领导是怎样的感觉。姜武也不错,倒是金世佳竟有些退步,还不如《沐浴之王》里的表现。情节上场景上艺术化的地方很多,但还好没有过分削弱剧情合理性与连贯性,尖锐性和现实性都有很不错的展现,只要不较真整体还是个不错的故事。观毕跟父亲讨论,父亲说“别的电影都得往夸张表现,唯独这类题材得收敛着拍。”
7分,挺写实,不过我相信,很多的现实案件只能比电影更血腥和更触目惊心。
换我就把剪辑师往死里打
扫了个寂寞
倒也不能说是完全一无是处,大概也就是电视台里那种普法剧的级别,还是最无聊的那一种,到结尾还直接秒变宣传片了,最后那篇小论文闪那么快到底是想让人看还是不想让人看呢,也蛮好笑的。赵家村到底姓什么,“魏”河县不属于“曹”家又能属于谁,这种纯靠口嗨的幼稚字谜,基本上也就唬唬不明就里的普通观众。另外,真的没看出来这片子尺度有多大,全员工具人罢了,属于一种“我就蹭蹭我不进去”的类型,也没法指望真的拍出来什么不得了的东西,甚至这个情节我已经觉得很侮辱观众智商了。看完之后,对于“吕聿来的导演能力”和“金世佳的表演天赋”究竟哪个更弱一点,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星半。
虽然这个题材比较难得,但拍出来的质感也太像电视剧了……(我可是给李焕英打五星的人啊)张颂文演的这个县长很有意思,一脉相承风雨云
主题电影中规中矩,好坏角色到一半剧情时都能看出来。张颂文演技了得,反而姜武非常一般角色代入很差,私认为两人互换下角色会合适。再次感谢不散电影的免费票~
最可怕的始终是敌在内部,最惨的是刘立军,左右受夹击,被迫犯罪,真的过得最苦最难,老婆也死了,一无所有,谁能补偿他呢?心中比较易难平的一个节点!如此现实,这也不过是一小片缩影。孙志彪与曹志远,就是死上一百回,也挽回不了那些伤痛,但这种恶人从古至今都无法除尽的,扫黑之路千难万阻啊!希望正义者永保初心,坚定反黑信念不动揺!
展博演得好像包贝尔!
爱奇艺有拍扫黑反腐的特权,想靠尺度上的特权在院线制作上洗白自己那么多年在制作上的失败吗?金世佳的浮夸无脑暂先不说,全片无论是视听和剧作都非常敷衍,还不如人几个网剧做的用心,我所期待的吕聿来导演也并没有发挥出在叙事上的优势,感觉是在拍定时作业,毫无技法新意,也受审查所限,好人都是好人坏人一眼看出就是坏人的反黑片实在太难受了 @2021-04-27 20:43:59
前半段黑恶势力打击专案组看起来还是蛮过瘾的,但揭露真相有些狗血,就好像你倒着看电影,把好看的放在了前面,后面越来越差劲,打个比喻,看悬疑片先知道了反转的结局,看动作特效大片先把大决战看了,看恐怖片也把恐怖看了再看铺垫,就是这种感觉。
金世佳的表演就是全片的缩影,虚假浮夸空泛到底。
张颂文一出来我就知道是他了……
“你应该知道在古代,县长别人叫县太爷。在当地那权力像皇帝一样,所以县长还真是拥有绝对的权力”
魏大勇舍身为组长挡了一枪,表彰会上给了组长个人二等功,但是没提到魏大勇。
金老师演坏蛋了啊啊啊啊我馋了……他的角色也蛮可怜的🥺诶大家都去看呀,片子还是不错的,演员都很在线,剧情也比较有突破的。
国内的电影啊,太多短的剪切的镜头,配合快速切换不同的视角,以此来遮盖自身功力和拍摄技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