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嗣治
FOUJITA,藤田嗣治与乳白色的裸女(台)
导演:小栗康平
主演:小田切让,中谷美纪,安娜·吉拉多特,玛丽·克雷默,加濑亮,镰田小惠子,岸部一德,青木崇高,福士诚治,井川比佐志,风间杜夫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日语,法语年份:2015
简介:在1920年代的巴黎,日本艺术家藤田嗣治为这城市所爱,他对于裸体女人的独特诠释折服了整个蒙帕尔纳斯艺术圈,他与凡东根、奇斯林、毕加索、蒙迪里阿尼等艺术大师私交甚笃,他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在二战的时候,他回到了祖国日本,他的生活与信仰被战争击碎了,他与自己的妻子隐居在日本北部小城青森,在乡下躲避战争,他也发现一个他..详细 >
中世纪的“蒙娜丽莎”美绝,相形之下Kiki de Montparnasse就神韵稍欠了
可能对有些人来说,异乡才能是故乡吧。看了电影最后,倒是想去法国Reims看看他80岁最后的作品,那座安放他“八十年来的罪”小教堂。
这片子格调有点高,日本部分跟巴黎部分都不错,那种去了繁华回到土地相当的有震撼。男主本人当时的傲气退去,也有反差。三年不为了画好低头的下巴。也是厉害。
小栗康平电影艺术水准已经登峰造极,而藤田嗣治的“静”和他是那么的合拍。”西洋画家“藤田嗣治,一个被”日本“舍弃的”法国人“。以”文化的冲突“为主题,把战前-战争-战后,巴黎-故乡-”故乡“都串联到了一起。年度推荐!
流于形式。
散,太散,几乎快拍成画家生平了。同样是画家传记片,这和《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一比,就看出差距来了。感觉连《写乐》也不如。
还行,很平淡的传记
杰作
幾處對話實在太冗長,打了幾下瞌睡,但那構圖、曖昧的心理、以景抒情的美,在當代日本電影失落好久好久了,2016.04.17@光點
刻在我裆下的法国女人,跃于我心田的日本妖狐
闹得可以+静的可怕…
风格很像Bonello的圣罗兰传,摄影和布景极好
这世间没小田hold不住的造型!第一次发现汉奸头和汉奸胡子还能辣么可爱!
6/10。在歌舞升平的巴黎,藤田嗣治活得疯狂,认为越是行事乖张的活着越能接近热爱的艺术,回到日本被军部要求作画的时候,《阿图岛玉碎》展览画令来访者均双手合十哭泣,相信绘画无关画的内容而成为艺术的永恒。他和妻子的生活对话充满童趣,妻子挑选布料一直拿不定注意,藤田劝说都买下因为砸钱越多女人越美丽,引起了妻子醋意让他以布料种类形容曾经的女人,此刻藤田从巴黎的糜烂中转变为战时物资不足的平凡丈夫,也预示他将漫步山林中逃避战争,坐到河边听见诡异的笑声,转头看见木板搭起的地方,出现一个白皮肤的洋装娃娃和一个娇小的和服娃娃,两个玩偶娃娃是他暂离现实喧嚣的心灵归属。灰黑的山间烟雾与结尾夏天绿得发亮的古树形成鲜明对比,片尾的教堂壁画都是藤田这时期的作品,借宗教达成自我藉慰,那副画沉坠于泛着波光的流水,从此淡忘苦难。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好评
很有野心的画面试图制造油画般的效果 但最后却被画幅与画面限制,只是觉得像是一幕一幕的舞台剧
捕捉的并非艺家生平,而是较劲般的用光影构图的极致考究去与之一比高下;或是向其致敬?反正看时的感受真的很是舒服。特别是空镜的美几欲使人沉醉。片尾的梦幻与奇诡一点不显突兀,那是导演的美学力道。他拍的是别人,然拍电影的,却是他。3+
非常喜欢电影的后半段:画面场景让我想起 黑木和雄的 我的广岛父亲
画面极美,精心设计构建而来的美,看起来妥帖端正。旁观一段传奇,饮酒纵情,或是幽居彳亍,很足够了。
精致如画,节奏如诗。极有功底的叙事气韵,大多数故事发生在纯净的凝视状态下,文本从目标对象的心理到复杂的隐喻意义都能有情绪归属。战争时代漂泊人的内心,如片子里大多场景低调的影调一般,愿徜徉在诗与画的自我世界里,避开动荡与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