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好久,终于又能在大荧幕上看见成龙大哥。
作为中国动作片当仁不让的代表人物,‘成龙’这两个字本身就是质量保障。
本来观影之前是奔着大哥流畅痛快的打戏、紧密刺激的剧情去看的,没想到看完以后,却被成龙和一匹马的真挚情感戳中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电影前半段的氛围轻松愉快,成龙饰演的老罗即使生活不那么如意,也是乐观积极的态度,赤兔马则更是像一个孩子,有点顽皮,有自己的小脾气,还很聪明。
它会在老罗赖床睡觉的时候不由分说就把他叫醒,遇到不想做的练习就瞪大双眼,任老罗也无可奈何,也会在被人追债的紧急时刻混入道具马之中,成功逃过一劫。
这个阶段老罗和赤兔有着最朴素的幸福,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温馨,是在一日一日互相陪伴里累积出来的信赖与呵护。
感情的递进是再次回到剧组拍戏。
虽然现在的老罗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拉着赤兔供游客合影留念,但老罗的心中一直有把火焰,他对于龙虎武师的精神有着始终如一的追求。
但这些赤兔并不了解,他并不懂为什么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各种反应,于是它懵懵懂懂的放弃,好像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直到别人换掉老罗,老罗的辉煌与荣誉在别人不屑的表情中终于偃旗息鼓,似乎连他自己也认命了。
但在这一刻,赤兔却懂了。
他不懂人类的世界,不懂剧组的环境,但它懂老罗。
赤兔与老罗第一面的缘分,是在赤兔出生不久,因为先天畸形和肺部问题要被放弃的时候,老罗看着他湿漉漉的眼睛,试着说“只要你能站起来,我就带你走”,于是赤兔用尽了全身力气,为自己争取到活下来的机会。
在一天天成长、塑形、蜕变的过程中,赤兔与老罗已经超越了人与动物的情感,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也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老罗不舍得为难赤兔,赤兔也不舍得让老罗难过,于是它一次次重振旗鼓,穿过人群,跳过沟壑,努力去完成好每一个艰难的任务。
而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一举一动也被老罗深深牵动着。
在一场战争戏中,赤兔英姿飒爽,从战火中奔袭,所有人都在为他的精彩表现赞叹不已的时候,只有老罗满心满眼都是担心和牵挂。
这样双向奔赴的爱,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羁绊。
所以在最后因意外要分开的时候,老罗和赤兔贡献了本片的最大泪点。
老罗坐在车里双手掩面不敢回头,痛不欲生,只想快快逃离,赤兔却挣脱束缚,坚定的奔向老罗的车而去,哪怕一次次摔进泥里,也依然倔强的站起,直到看到老罗双眼含泪的说“你走吧,我不要你了”。
赤兔不懂什么叫分开,他只知道如果不能再见到老罗,那它宁愿也不活着。
老罗疯狂压抑自己的情感,直到失而复得以后才敢把一颗心展示给赤兔看。
真正的爱莫过于此,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可以跨越语言,跨域种族,是爱与爱的回馈,心与心的交流。
影片的最后,老罗在赤兔身上终于领略到,真正的龙马精神从来都不是硬碰硬,而是柔软和保护,而作为观众,在爱里浸润的两个小时过得很快,而等灯亮起,似乎也有什么重要的等着我们去奔赴。
互联网还有记忆么,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龙女了,这么多年不闻不问就算了,还要在电影里强行洗白,演绎父女情深,十二生肖靠老婆,龙马精神靠私生女,靠着情怀赚钱,把荧幕形象cue了个遍,这些年欠成龙的电影票,我都还完了,再也不会为这种商业电影买单了,要不老公想看,我是绝对不会花钱买票的,给我退钱!
第一感觉就是成龙老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面容和武术动作,我一直觉得《英伦对决》算得上是一部为自己动作生涯的画上句号的合格作品。
但是感觉他还是不服老,后面还规划了很多经典IP的第2部第3部等。
我是不太支持他在做这些,感觉应了电影里面的一句话:“你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国内这些导演手里面走剧情流可能不太适合。
其次,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有很多细节,在致敬除了那些非常直白的经典片段一遍又一遍的回放之外,一些经典影片的元素也可以清楚的感受。
比如 :《A计划》《新警察故事》《飞鹰计划》《我是谁》等等,包括戴帽子和吃口香糖的经典动作,在剧情和花絮都有表现。
还是挺能勾起人们的回忆。
第三,说说演员吧,刘浩存在观感上来说确实是不错的,但是她的演技有待提升。
包括郭麒麟也说上,相声出身演电影和舞台剧出身演电影的演员们,都有同一个小缺点,就是肢体动作或者是面部表情的表现张力太强了。
电影不是舞台剧更不是相声,不需要那么强的表现力,这一点我建议和本山大叔学一学,参考影片《落叶归根》。
感觉他们两个有点接不住成龙的戏,反观于光荣老师,虽然镜头不多,但是真的每次他当反派出现我都害怕成龙打不过他。
还好没有动作戏,发挥依旧稳定,老戏骨确实不一样。
然后,在这部电影里面处处体现出武行的不容易,也确实如此,电影中一句台词,开机,跳,然后医院,印象非常的深刻,包括脑袋里面有钢板的台词等。
戏中戏也不错,后面的感情升华,包括各种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有一点冗杂,不过也算中规中矩了。
最后,我建议成龙大叔还是提早做准备,做一下自己个人传记类的记录片了,我相信这个工作肯定是有人做的,但是我不希望国内有些导演指导拍摄记录,因为有很大概率会成为一种卖弄情怀,吸血式的烂片。
如果实在不行找不到合适的导演,《龙虎武师》的导演魏君子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他就算了吧。
再或者可以自己做作为主打,邀请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导演辅助也不错。
总体来说挺不错的,喜欢成龙的可以去看看。
看到成龙大哥的动作肉眼可见的迟缓,突然觉得香港打片走向了迟暮。
想当年七小福随便拎出两个都足以撑起一部经典的打片。
再看如今,影片里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从影,从拼了命的各项动作到最后不得不亲口在剧中承认自己做不到了。
晚年的电影一部不如一部,与资本的合作,带着景甜,刘浩存等毫无演技的演员,演着不明所以的电影。
最后只想说,龙马精神刘浩存的演技都不如那匹马😒
第一,电影中各种武打场景还是成龙大哥的风格,喜剧热血第二,除了一贯的成龙武打喜剧,本片唯二的亮点就是赤兔马和郭麒麟的出演,赤兔马与成龙大哥的互动,他们之间的感情,他们一起在片场呈现危险的特技真诚的打动着观众,还有郭麒麟令人赞叹的演技,让观众发自内心的感到郭麒麟的表演浑然天成第三,本片最大的失败就是父女情的情节设计太老套,刘浩存选角的失败,电影中成龙与刘浩存见第一面时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台词和表演就让我尴尬的脚趾扣地,多老套的情节设计啊,多年未见的关系恶化的父女俩,一见面就开始恶语相向,在后面又慢慢解开误会,重归于好,真的是……第四,父女关系失败的原因很尬,在后面电影解释道是成龙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导致破产,在医院躺了一年,然后忘了很多事,很久没和老婆孩子联系,然后就家庭破裂了,甚至夫妻俩有没有离婚都没解释,卧槽,那主角受伤时不应该是家人在旁边照顾吗?
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很久没和老婆孩子联系,老婆不会赶到医院吗?
需要我给她打个车,然后告诉她医院在哪,然后避免你们家庭破裂吗,真的是……第五,刘浩存很青春,符合片中人设,但表演太过稚嫩,和郭麒麟无法相比,有点尬,真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从小是看成龙的动作电影长大的~小时候超爱他的《A计划》和《醉拳》~他的电影是火到每年都能在各个频道重温一遍的程度。
这些年他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有很多享誉国内外的电影作品,直到现在也经常能看到他的电影上映,足以证明成龙大哥是常青树般的存在,感恩我的童年偶像一直陪伴在他的影迷身边~很高兴今年又有一部成龙的电影要和大家见面啦~《龙马精神》我去替大家先看啦!
一句话:超出预期!
这部电影对成龙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为了纪念他从影60周年而用心打造的一部电影。
导演杨子曾透露:剧本初创阶段,成龙就是他这部电影的唯一人选。
成龙在影片中饰演一个落魄潦倒的龙虎武师老罗,和与他相依为命的爱马赤兔以在片场拍摄惊险的动作戏为生。
成龙与赤兔“一人一马”的新鲜组合不但有笑点,泪点也真的很戳我~一人一马相守的戏份演绎的特别棒,情感扎实、弧线完整,最后也非常催泪,感动到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这部电影就是成龙的本色出演,老罗仿佛是平行世界的成龙本人,一辈子坚守自己的初心,没有停下过拼搏的脚步,身体力行地坚守着龙虎武师精神。
难怪有观众会感慨,“在大银幕看到年近七旬的大哥依旧真打真摔,是熟悉的味道,却是新的感动”。
没想到成龙会用这种方式完成和动作片时代的双向奔赴,我是真的泪目了~ 《龙马精神》中展现了很多龙虎武师动作演员的现状与困境,这也让一直致力于动作电影的成龙大哥在看到剧本时就特别感动,更是为了能及时进组而打了九针封闭。
正如电影中老罗那句“致敬就得来真的”,在拍摄现场,大大小小的动作戏,成龙全都亲身上阵,坚持真打真摔,使得本应有半年止痛效果的封闭在二十天内就消耗完。
不得不说成龙大哥的敬业精神是业内公认的高,他的谦虚与敬业令人敬佩,也值得每一位新生代演员去学习~ 之前看成龙电影更多的是追求动作戏的刺激,而《龙马精神》有了一种沉淀和思考。
现在武行演员在技术的加持下不被要求以命相拼,新一代武术指导也不会一味地为了肾上激素飙升去让演员冒生命危险。
虽然拍戏的方式变了,但是龙虎武师的精神会传承下来。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想表达的初衷吧~这是一部笑中带泪,不一样的成龙电影,推荐大家都能走进影院看一看,每个人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感动~
手痒了,不敲几句,难受。
明明一副清一色的豪七,你到给打成屁胡了?!
短评写了一句:如果,一龙一马,会更有精神吧?
导演,致敬成龙,理解。
拍电影谁不想跟成龙合作呢?!
太多的细节,太多的片段,很好很情怀,没问题。
这“精神”,用龙虎武师来呈现,也可以,说的通。
导演之前《宠爱》的动物拍摄经验,在这次龙马之间就只有武行、父子、陪伴,实在太煽情了,煽情到跳戏。
安志杰和释彦能的角色在干嘛?
有啥精神或者传承吗?
容祖儿和余皑磊的角色后来呢?
这对夫妻多有点啊?
然后,“父女”这条线,又很尴尬。
刘浩存其实还好,郭麒麟也还好,但加在一起这条线就没有很好,实打实“工具人”。
印象深刻有两场,飞跃峡谷前女儿被导演训斥的懵逼,以及亲家想见后父女上头对轰。。
这也实在太懵了。
忍不住出声说了一句:为啥啊?
这俩人物,成长啥了????
还有,于荣光这个角色在干嘛。。。
小沈阳和贾冰的角色更是瞎捣乱呢吧。。。
特别是于荣光的角色作为一个象征性“反派”,中间居然消失了。
他嗜马如命的劲儿在哪呢?
小结一句:有点子PPT那味了。
就是说,这电影要说是给成龙送的生日礼物,那挺到位的,看着很半自传了。
但,作为一部面相市场的商业作品,真就,差点意思。
想到一个词,“自嗨”。
《A计划》《我是谁》《飞鹰计划》《警察故事》《燕尾服》《天将雄师》等等的致敬都有,但,我甚至会觉得,电影的抖音视频比正片好看的多的多。
因为,我想看的,是这位老人家真真正正的“精神”。
我毫不怀疑,成龙新片《龙马精神》在情怀部分的表达是真诚的,片子以成龙所饰演的迟暮龙虎武师形象,暗合了一代香港电影人曾经的峥嵘岁月,如今的江河日下,终归是让人唏嘘的。
所谓龙虎武师,指的是香港电影圈里曾经不可或缺的一项工种,在那个电脑特技和工业体系不健全的草莽年代里,他们是银幕英雄背后的影子,替他们完成高难度动作,跳车跳楼,入江入海。
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往前,他们便是代价。
只是这部片子,真的好难看啊。
在电影里,成龙是一个曾经叱咤片场的幕后特技人,跌入谷底又重新爬起,最后为了女儿,放下过去的荣光,也放下残存的信念,走进生活里去。
故事的核心表达没问题,我也相信成龙在片子里的眼泪是真的。
但片子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超出观众预料以外的东西。
所有情绪表达都靠硬来,电影随处可见那种毫无征兆的掏心窝子对白,烂俗的煽情大戏,演员们演得越认真,观众看得便是越想笑。
音乐垫得有多厚,尴尬癌犯得就有多重。
不得不提一嘴的是,由刘浩存所饰演的女儿,完全没在角色里。
成龙与刘浩存几乎所有单独互动,不像一对父女,更像是某种忘年交,让人难以直视。
我很怀疑,这个片子的立项过程,最初或可能来自成龙某部分的个人执着表达,然后在创作过程里,为了商业上的考量不断做加法,设置刘浩存、郭麒麟等年轻演员的角色,邀请吴京来客串,安排一些不重要游离于主线外只是为了增加一些动作或搞笑元素的配角,最后烹调出一部满屏尴尬又自我感动、乱糟糟四不像的东西。
哪怕是片子里,对龙虎武师这部分情怀的关照,真切归真切,但也过于狭隘过于私人。
成龙作为中国电影史上icon一般的时代偶像,如今将进入古稀之年,打不动了还想要打,他以《龙马精神》明志,倒不是不可以,从如日中天到日薄西山,光辉岁月已逝,龙马精神犹存之类云云。
但假借关照龙虎武师之名,最后将这些表达完全拍成成龙戏里戏外的个人回望史,多少还是显得有些自恋和错位。
比如片子里有这么一幕戏,吴京客串的角色出场,大哥前大哥后地喊着成龙,他对成龙说:“我从前在香港拍戏,多亏你罩着。
“这种恍惚分不清电影内外的戏份,片子里有许多。
事实归事实,但在电影里这么演出来实在尴尬。
好比脱口秀里的内部梗,自己说得起劲,观众满脸嫌弃。
其次,从十几二十年前开始,有关成龙电影内外的形象,以及围绕在其身上不曾消停过的类似情怀营销,不断重复,且每次重复又很拙劣、烂俗,即使再宽容的人,也有扛不住的一天啊。
在豆瓣《龙马精神》的条目页,有这样一条热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除了表彰大哥以前的辛苦和贡献,也是让他别再拍了,想打就打给自己看,咱就行行好,别让观众买单了。
”很恶毒,但我点了赞。
题图:《龙马精神》海报你还可以:《宇宙探索编辑部》真好啊我们曾相爱,想到也不会心酸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付突突,你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我的个人主页。
🌇夕阳自由计划://去年7月初,建了个叫做“让我看看你那里的夕阳”的群(后台回复“加群”)//今日份,来自@三七。
拍摄于4月11日。
(更多可查看“夕阳包”)
在进入点映场的影厅前,对影片信息的唯一的了解只有演员阵容,说实话期待值并不高。
未曾想看完发现,我的期待值还是太高了。
- 先说说为数不多的优点 -一是打戏还是有些成龙功夫喜剧的熟悉配方,尽管无论是场面上还是难度上跟他的巅峰期相去甚远,但是成龙在这个年纪还能坚持已是不易。
二是马的戏份大部分都拍的很不错,前段时间看了刚上映的《忠犬八公》,有些惊讶于如今对动物演员的成熟程度。
三是有还算合格的喜剧桥段,也可能是郭麒麟自带“笑果”吧。
- 关于演员 -说到这部影片的演员,刘浩存的讨论热度恐怕会盖过作为主角的成龙。
即便抛开她自身的争议,她在影片中的表演也只能用灾难形容,特别是缓慢且毫无波澜的台词配合半夹半沙哑的音色,仿佛跟其他演员不在一个世界。
郭麒麟还是演了郭麒麟。
成龙的表演也难称得上优秀,大多数时候他还是会露出他标志性的笑容,仿佛回到了过去。
其他无论是面临困境、或是内心挣扎的时刻,很多都是公式化的反应式表演,没有张力可言。
- 只有重点没有细节的剧情(剧透) -影片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复杂,一个落魄的老武行带着自己的马重新去当特技演员,找回或者说重新认识自我,认识龙虎武师精神,同时修复亲情,学会珍惜。
看完影片这些点都讲到了,但呈现的效果像是在这个大纲之下随意塞进了一些煽情桥段、武打桥段、喜剧桥段,生硬混乱,人物的塑造彻底失败,也导致主旨的表达缺失了基础。
首先是主角被混混追债的剧情设置,只是为了让成龙展示他的功夫喜剧。
一番嬉笑打闹过后,主角顺利脱险,过程的轻松反而削弱了欠债的窘迫。
整部作品除了一两场带着马去街上拍照挣钱的戏外,主角似乎就没有欠着一屁股债的紧迫感。
而主角欠债的原因却在影片后半部分才交代,让人难以在一开篇对他产生共情。
他甚至在影视城里有一个超大的院子,也没明确交代为什么不能卖了还钱,那这说难听了不是老赖吗?
亲情线方面,父女俩的关系飘忽不定。
一开头还是绝不原谅,转头看到他挣钱辛苦,马上父慈子孝,“绝不原谅”就抛在脑后仿佛从不存在。
这种关系的瞬息万变在双方家长见面那场戏更是离谱到极致,饭桌上女儿和父亲刚刚通过倾诉升华,气氛和乐融融,一出饭店立马闹翻。
作为主线的赤兔马的归属问题,除了一开始作为父女相见的动机,后续在最后庭审前几乎都只存在在郭麒麟的台词里,主角更是一如既往的没有紧迫感,不禁让人怀疑他到底是真的这么没心没肺,还是根本不在意他的马。
赤兔这条线承载了影片一半的煽情戏份,自然也带来了不少烂俗桥段。
结尾马追车、老板还马都是意料之中,虽俗不可耐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赤兔在腿被治好后,给主角下跪这种烂戏真是给我看呆了。
- 你在致敬谁?
-电影与其说是对龙虎武师的致敬,在我看来更像是成龙作为一个功夫巨星的自我感动。
前面提到观影前没做什么功课,导致我一度把“龙虎武师”空耳成了“龙虎舞狮”(恰巧放映前的海报上还有个舞龙的)。
看了一会儿才明白其实指的便是功夫特技演员,或者更宽泛讲就是各种类型的特技演员。
电影在主角的人物身份设定和人物的具体行为上存在极大的偏差。
片中插入了很多成龙过去作品中的许多经典镜头,让我一度疑惑主角拍了这么多厉害的片子,应该像现实里的成龙那样成功,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结果后面才说他是替身,拍戏受伤导致公司破产。
但如果从作为武替这个身份出发,他的很多行为可谓是非常不尊重武替这个职业,甚至像一个耍大牌的主演。
比如第一次带赤兔进片场,赤兔因为害怕失败了(这里斧头帮群演竟然乱扔斧头也是离谱,哪有这样的群演)。
男主坐在场边竟然不看好自己的马,任由它去干扰拍摄,这是什么行为?
包括后面吴京邀请他,到了片场硬要真跳,最后“醒悟”了又拍拍屁股走人。。
而且好几场戏中戏,都展现了完整的“成片”而非拍摄过程,让男主更像戏中戏的主角而非替身。
这也导致影片对普通特技演员的辛苦、危险是不足的,对他们在拍摄中起到的作用的描绘也是不足的。
影片中还数次强调龙虎武师就是要真打、真跳、真摔,可是在中间一场骑马跳崖的戏中,虽然剧情是“真跳”,但实际却用了大量完成度一般CG镜头来完成,让主旨表达显得割裂,显得“不诚实”。
在看完之后搜索龙虎武师,发现前几年有一部纪录片《龙虎武师》讲的便是香港功夫影人的故事。
新时代的龙虎武师精神到底是什么,可能得由新时代的“龙虎武师”们书写答案。
英雄迟暮,影片开头还是成龙一惯的杂耍式打斗场面,但已经只能靠蒙太奇来实现了。
没啥美感也不精彩。
动作不精彩,剧情补救也行?
但剧情确实难登大雅之堂。
整部电影剧情都是玄幻式的,成龙跟刘浩存的感情毫无理由地时好时坏,反复横跳,过家家似的,完全没有说服力以及不符合逻辑。
一个普通的龙虎武师完成了一场戏,整个片场的人围着他欢呼,拍掌,我都怀疑他才是主角的,太玄幻了吧?
成龙拍吴京的戏,根本不用排练的,一句直接来就马上开拍了。
一部说致敬龙虎武师的电影,居然用电脑合成来拍危险镜头,我想不到是要怎样致敬。
刘浩存一直说让成龙和赤兔别做龙虎武师,但没说不做怎样解决生活问题啊?
就这么理想主义?
于荣光一党伪造证据赢官司,最后又肯将赤兔无条件还回去,这角色性格太分裂了吧?
算了,不说剧情了,这剧情说不下去了!
我们说一下存存的演技吧。
呃……要不我们还是说剧情吧!!!!
三星全给成龙,没想到致敬成龙的龙虎武师身份要靠这么一部电影….
成龙的演绎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一举一动都特别真实接地气,我深深被成龙的演技感染到了,后半场一直在哭谁懂……
其实在片尾字幕里“所有涉及动物的动作均为特技CGI完成”这句话就已经说明龙虎武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龙虎武师作为一个给电影史带来过震撼和快乐,给新时代大中华的形象塑造起了巨大的助推力的群体,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总结和传承的。用命和身体去拼,没有比这个更实体的实体了吧。时代的发展应该给予人更多的保障,让人没必要去做损人不利己的卷。可是现在卷的比以前更卷了,卷的还是些虚头八脑的事情。人们过得不开心,获得的也是一堆垃圾,这才是我们真正怀念龙虎武师以及那个百舸争流的时代的原因。可是成龙在片中只是草草地将龙虎武师的精神总结为讲亲情,保护家人和兄弟,这是比较遗憾的。不过现在成龙电影的水准,不尴尬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这部影片也一如既往地败在了尴尬的故事编排和混乱的情感表达上,他是真的还没长大而且老了,泪目。
赤兔马追车那段我真的绷不住了,打了一星。
赤兔和成龙的打戏好评,如果仅仅只是一个功夫喜剧片我绝对五星,偏偏导演想不开要加什么乱七八糟、自认为煽情的亲情戏,搞得不伦不类。最想骂的就是含存量过高,咱就是直接一个快跑!!!抛去其他的不说,究竟是谁教lhc这么做作的演戏和讲话的?还说像章子怡,人章子怡演戏的时候身上那种孤傲与坚韧劲哪有这么装?
刚看完出来,和想象中一样好难看,真的早就不欠成龙电影票了,也求你别再忽悠观众了。
跳下来容易,走下来难
没有那么差,打个四分拉高一点。
我想了想,打了三星,但确实不值。
年轻人有未来,老年人只有回忆啊,成龙大哥是真的老了,开始在电影里面玩自己的梗了,借着拍电影的由头,把自己许多经典的装束都来了一遍,有印象的,有飞鹰计划,天将雄师,我是谁。电影的前十分钟是相当不错的,也许有一些当年成龙电影的样子,后面的就及格线吧。
成龙老了,还是莫名亲切。
致敬是没问题的,就是电影实在有点一言难尽,当然差生也可以致敬,没啥问题。打戏挺好,但父女情的部分时常是尬住的,谁能想到全片演技最好最稳定发挥的竟是那匹马。
强行温情,像是我哭不出来他们猛给我滴眼药水一样。成龙一出来真的是老了,片中看到了昔日duang duang的他,一般般吧,带我妈看的,掐准是她那个时代的,大概能有些共鸣。我都快二十年没见过于荣光了吧…
全片堪称对成龙本人的大型打脸现场,就是他越没有什么这片越吹什么,而他全程高喊龙虎武师精神,可电影却照样使用了替身和各种的CGI,可纵然是如此的虚假,片尾字幕里对龙虎武师的致敬却是真的,只因为这片里出现了唐季礼,这一点懂的都懂
致敬龙虎武师,缅怀成龙影涯,想法都还是不错,甚至还有些真挚。可惜手艺不行,活干的太差了,致敬成尴尬,缅怀变可笑。看成龙冲着“晚节不保”的道一路狂奔,还蛮感慨。
成龙真的是不把自己最后的脸丢完都不罢休
看的是超前点映 都说戏如人生 看电影的时候 数次被成龙于马儿于女儿的情感感动到落泪 but戏外成龙是如何处理小龙女事件的大众都知道 对照现实又觉得有些许讽刺 刘浩存怎么哪儿都有你 厌恶至极!最后还是要向那些曾经为电影事业一直默默付出的人们致敬。
你永远可以相信赤兔,就算会因为众人围堵而害怕,仍会为了老罗冲破重围,养宠物的真的遭不住呜呜呜
一部讲动作演员实拍真摔的电影,却用了大量的拙劣CG,不知道是种怎样的讽刺。人是不用摔了,马每次摔看着挺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