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如今这个炎凉的社会,小青年们尚且嘴皮子滑的很,今日看片,终于看到了上一辈人高尚的人性,感动的泪流满面.故事情节真是紧张刺激,扣人心弦,按常理应该吃闭门羹的郭富城,在第一位叔叔那里问到了第二位叔叔的下落,又在第二位那里问到了第三位,这种抽丝剥茧一般的剧情岂是美帝烂片可比的?我感觉以我的智商很难跟得上编剧的节奏,又让我回忆起了童年的往事:隔壁吴老二丢了一只鸡,去问黑土,黑土说不知道,你问问白云吧?告诉了他白云的下落,他找到了白云.........依此类推,吴老二终于找到了他丢的鸡.早些年就是民风淳朴啊.一番对话后,又有叔叔辈将关键证据送出,不费吹灰之力,每一位叔叔辈都是苦心相劝,欲拒还迎,包您满意,我被东南亚华人感动的真是狗眼哭瞎,而最终boss找都不用找,主动来电,安排约会,解答疑惑,这深邃的剧情让我风中凌乱,苦思良久,年轻一辈辉仔仗义疏财,亲自给boss买了便当,也是我们年轻人道德的楷模,police更是老谋深算,足智多谋,下了一盘很大的棋.编剧真是太牛b了,我等草民的智商怎么能够看懂这等剧情悬疑犯罪的大片.
三星全給張家輝的幽默喜劇演出,他耍詠春打功夫為本片最精彩及最搞笑場面。
劇情十分鬆散,單調乏味,結局缺乏高潮,懸疑感為三部曲中最平淡不足的。
江一燕在《消失的子彈》及《消失的凶手》中有亮眼演出,無奈於本片受劇本所限只能淪為花瓶。
郭富城角色亦已再毫無驚喜,而他於本片幾乎全程心不在焉,完全不在狀態,與張家輝的對手戲明顯被比下去,徹底被對方的光芒蓋過。
彭氏兄弟自從《見鬼》三部曲及《C+偵探》後再無佳作,《童眼》在特效過度虛假情況下令人失笑,《B+偵探》及《逃出生天》亦僅屬合格作品,尤其後者可謂遠遜於杜sir 的《十萬火急》。
來到本片,由於郭富城的故事線已經沒有足夠題材再發展下去,所以硬加張家輝與其一齊查出父母死因的故事線以及張家輝的親兄弟情,結果導致節奏失衡,劇情鬆散,查案場面東拼西湊,令觀眾完全摸不著頭腦,往往只能單靠張家輝的幽默搞笑令觀眾從身投入觀看本片。
故此,張家輝的幽默搞笑演出為本片唯一亮點。
50/100
影片的整体格局已经从窄巷中走出来,彭顺将自己原有的对于人物情感的把握,转化为更成熟的导演手法处理,在最后一场高潮戏中,交叉剪辑被清爷毒打的郭富城、张家辉以及三十年前被毒打的陈探的父母,不仅延宕了高潮,更将人物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在动作戏的处理上,彭顺的处理手法甚至有一些林超贤的影子,力度和落点都拿捏得较好,实属不易。
作为侦探三部曲的最终篇,最难的是对于结尾的处理。
片中,陈探静静看着已经放完胶片的白墙,老照片版的复古构图,唯有放映机“吱嘎”声的静默片段,是从一部规整悬疑片到“好片”的飞跃。
留出一点空间给观众,仿佛人人都成为了局中的一份子。
其实一部悬疑故事要引人入胜,必须有丰富和环环紧扣的细节,导演这次集中火力讲述陈探如何查出杀父母仇人的下落,当中不乏故弄玄虚的情节。
可惜,除了无声录音带和神秘菲林之间的联系有点心思之外,在陈探来来回回查问追踪的情节上,累赘又重复,难以引起人对真相的兴趣。
千呼万唤等到真凶出现,亦未能掀起全片高潮,反倒有点泄气。
一星给江一燕 一星给张家辉 其他都是个鸡毛啊,故事情节无,逻辑漏洞百出,特别是找到的磁带里面隐藏了清爷三十多年来的犯罪证据,我丢你老母啊,保留证据的那一对璧人三十年前就让清爷搞死了。
保存个鸡毛,难道清爷自己定期还更新一下犯罪证据?
还有那个鸡吧结尾,拍的跟禁毒宣传片一样,俩主角都被搞成那副样子了,我当时心里默默想着,怕是阿辉或者马sir要出现(但是我想得是俩人好歹要有一个为正道殉葬吧),结果皆大欢喜,能不能行了?
我就问你:导演,你知道残缺才美吗?
李玖哲都唱了:完美并不美,是你太虚伪。
而且故事完整性太差了,真的。
多余的我也就不吐槽了,大家自己感受。
仔细一看才发现,《同谋》又名《A+侦探》,从《C+侦探》、《B+侦探》再到《同谋》,三部曲总算是走完了。
电影名字倒是逐级上升,可惜观感依旧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导演是在讲虾米,唐突的剧情发展,粗糙的铺梗,无味的结局,整个系列虎头蛇尾,就像其首部曲的名称一样:C+(甚至还不如C+呢)!
之所以有点喜欢《C+侦探》,是因为影片有着怪怪的味道,没有一味的探究在传统侦探片里,而是拍了一个性格上有缺陷的小人物,再加上故弄玄虚的故事情节和异国他乡的特殊环境,所以能够在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
这一系列拍到了第三部,这部《A+》就完全没有了前作的味道,风格大变,简单的案件故意去弄复杂,而且找来的配角越来越不给力,江一燕的感情戏估计让郭富城都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去对接了,在的士中那一段尤其明显,江一燕突然深情款款的开始说着台词,眼里还泛起了泪花,郭富城就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表情去接了。。。
除了张家辉,本片中其他都没什么看的。。。
看之前,已经看过一些相关评论,看的过程中大都一一验证,但某些缺点也没评论说的那么严重。
比如评论里提到的单线发展的情节,电影主线的内容,确实是查杀死陈探父母的主谋,而这条线索确实是一个人牵出另一个人的发展方式。
还有评论说电影就是重复又重复的找人,然后别人再重复又重复地劝陈探不要再查下去。
确实是这样的,连陈探给出的反应都是相似的。
其实这样的情节应该是总共出现了两次。
但刚开场的半小时就已经出现这样的重复情节已经可叫观众感到厌倦和失望了,一个好的剧本难道不应该在一开头就吸引观众注意,把握节奏,以免流失观众兴趣吗?
虽然它也有些打斗追车,可是镜头观感不佳,而且现在电影观众因为电影票价的缘故,很少没事就随便买票进影院的,观影者大多是影院的熟客,这样小儿科的追车戏,还会对观众有什么新鲜感吗?
电影在一系列单线发展以后,在最后部分有个小转折,其实也算不上多大惊喜,也就是陈探设的局,但这个局的揭露显得太简短,之前睡着了的观众可能一翻身又睡过去了,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局。
就算是这个局有一定的惊喜,总得先保持观众的兴趣,直到解释这个局为止吧?
而之前很多情节、人物的行为和对话,是没有什么铺垫、行为逻辑和情绪积累的。
比如陈探和芷慧去广州时在飞机上的谈话,之前缺乏两人真正的互动,也没有芷慧的感情的描写,他们的对话其实很突兀和零碎,当然回过头,这段对话是很关键的,是陈探设局解开谜团的一个重要铺设。
可是陈探能设这个局,就是因为芷慧跟父亲的感情,可这一点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强调,其实在电影前半段在陈探与芷慧父亲接触的时候顺便把父女感情刻画出来绝不是什么难事,这样也可以呼应陈探与父母的感情,可是本片中缺乏这样的人物情感描写。
导演在最后还专门给了陈探一个长镜头,可是在之前的电影中缺乏陈探父子情感铺垫的情况下,实在也没有太多让人共鸣之处。
再比如波叔的儿子在陈探见面的时候也伏笔了下,还有辉仔,可是他们最后“机械降神”般的出现还是颇突兀的。
陈探所追查的柴哥波叔一班人,不知是剧本塑造的随便还是导演和演员要求的马虎,本来是可以把他们复杂的心态表现出来,以加强这部戏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的,但是他们与陈探的对手戏平平淡淡,看起来也重复。
像在广州陈探与父亲前同事见面,对方态度的转变也很突然,虽然后面有解释,但在双方交锋过程中的转折就显牵强。
所以如果把这些细节通过编演交代清楚,就不会是现在这种情节和人物被剧本硬拽着向前跑的感觉,而本来应该是人物自身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内心情感还是利益盘算——导致的复杂关系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郑风喜这条线,其实是生生地贴合上主线的,如果没有这条线,主线仍然可以成立和发展。
现在反倒是这条线比较合理有趣些,虽然这条线的兄弟情的刻画也并没有多深刻,但至少是有自我推进的动力的。
张家辉一人分饰二角,虽然在演技上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发挥空间,但胜在轻松有趣。
看的时候其实一直觉得没什么意思作为一部悬疑片就没有那种案情奇妙匪夷所思的感觉也就张家辉的咏春稍微让我扶了下眼镜框不过嘛,结尾倒是让我有点意外一点一点来说第一,柴哥并不是清爷做掉的,是郭富城为了引出幕后老大其中的一步,绑架了柴哥藏起来,让外界误以为柴哥死了,这样波叔辉仔鹏哥就会紧张。
第二点,结尾的时候郭富城又看了一遍录像带,可是在录像带的最后并没有出现A2H的字样,为什么第一次跟江一燕一起看的时候,会出现A2H,难道这个密码是江一燕早就知道的,故意在看录像的时候告诉郭富城,郭富城盯着录像带结尾的空屏幕发呆了很久究竟有什么寓意。
总感觉没有理顺,四星吧
追了该剧好多年了,没想到会以《同谋》这个抬头出现,连“A+侦探”的半点影子都没有。
从第一部的超现实风格,到第二部的恐怖片逻辑,本作始终保持了一种神秘型,一种只属于侦探的黑暗世界。
但是在这里,又变成了写实风格,还带有部分纪录片的影子。
仿佛电影的世界都在眼前。
三部风格迥异的电影居然都是彭顺的作品,很难搞明白他究竟想要什么。
接下来的发展中规中矩,线索条理都很清晰,但是真的就是缺少了些什么。
就这样完结了。
虎头蛇尾得厉害了。
唯一的高潮在于阿牛拿机关枪的那一刻,多年了,胖了,但魅力不减当年。
我是一个十足的懒人,并且文笔不佳,不过在看过了这个片子之后,我决定写下我的第一个影评,以告诫所有想看这个片子的豆友们,导演很重要!
并得出了如下结论:以后坚决在看电影前先看一下豆瓣的影评!
之前刚刚看过几部近期的港片,觉得还不错,搜到这个片子后就直接看了,我耐着性子一直看到结尾,希望能看到哪怕一丁点儿闪光的地方,结果我失望了,浪费的不仅仅是近两个小时的睡眠,还有我对这个导演的一切信心,当我百度了之后,惊奇地发现该片竟然是三部曲其中之一,让我不禁对导演和投资方肃然起敬,是什么样的意志力能让导演顶住各种吐槽坚持不懈的将其不清醒的幼稚的拍摄手法呈现在大家面前!
又是什么样的意志力让投资方顶住损失惨重的压力一而再再而三地烧钱玩儿!
而是什么样的意志力让郭富城不仅仅参演了这3部烂剧,还把张家辉给一并招了进来!
最后,很庆幸的是,我不像另一个豆友那样悲催,看完这一部后果断豆瓣,以明确不是我的脑袋被驴踢了看不懂而是它的评分就是低(我还真没有看过5.9分以下的电影,一部都没有啊),我就立志写下这段文字以提醒后来者,原本以为我看了这个烂片后会被噎得睡不着觉,当看到那个豆友竟然连续看了3部!
我心满意足的洗洗睡了。
谢天谢地!
一对患难同行双宿双飞的故事,同谋一名再贴切不过。张家辉果然是老少咸宜。
不至于分这么低吧。
系列最差
一般般般。
张家辉真心不错,很喜欢的演员。就这个系列真是越来越差,越来越不悬疑。
跟第一部当然没得比,不过还是有点失望
彭顺和彭发两兄弟泰国呆久了,连香港片的精髓都丢失殆尽了。
最近几年郭富城和张家辉的片子一下多了不少,而且演的都还不错,只是这片子的本子不行,影响了质量。至于郭富城的侦探系列,其实我都没怎么看啊!
可以作为能看的一部电影
豆瓣的文青们是怎么回事,难看的片子有的分数高的离谱,不错的片子分数打的非常的低。。。。文青的世界我们理解不了
我倒是觉得起码是比上一部B+强点
一对患难同行双宿双飞的故事,同谋一名再贴切不过。张家辉果然是老少咸宜
看豆瓣才发现果然是叫《A+侦探》!郭富城的这系列路线不错啊~这才是港产警匪片的节奏,结尾有惊喜!不过张家辉的伏笔没想象多,倒是映了同谋这个名。江一燕真是无论去哪部片都很酱油= =
江一燕太丑了,特别是近看。
C+、B+侦探的续集,30年的执念也终于得到了答案,之后呢?还有无望的回忆和悲伤。
气氛掌握和配乐都很出彩,结尾的处理也很有余味,当三十年的执着烟消云散,仍然带上帽子,继续私家侦探这个职业,三部曲的结尾我最喜欢这部,少了故弄玄虚的生硬,多了些光明与希望
老套--
本来只有三星,第四星给我偏爱的东南亚色调和说不清的画面亲切感
C+最精彩,B+最扯淡,A+最正常。彭导的陈探系列算是个好的收尾,看C+时上大二,A+时已物是人非。4星里有感情。
难道是怪品味。不像大家说的那么差啊。张家辉真是太会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