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新年档都有这么几部照全百姓口味的片子。
而这部片子就是《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诺贝尔文学奖+中外神曲+破镜重圆+梅开二度+屌丝逆袭+山村流水席+玛雅末日。
杂了点。
不过新年图热闹,大家就看个开心。
“我帮你圆了梦。
以后你要做什么梦,有我陪着。
”“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生命做长度。
”
出场演员各个都大牌,剪辑烂到让人莫名其妙,好多梗已经用烂了放在这里咯吱人还笑不出来。
比如吴君如和吴刚的那些秒秒钟穿越各种剧,看出来导演是真的很想让观众笑,我也笑了,呵呵一笑,分分钟尴尬症要发作,特别是郭天王和钟丽缇放在一起简直是巅峰,佩服二位演员的敬业精神,往事放一边……宝强依然傻根,珞丹仍旧小样,静蕾照旧文艺,富城还是跳舞……唯一安慰的还是几个戏精的演技。
梁家辉演技没得说,一个眼神,嘴角挑一下满满都是戏。
还有几场戏简直让人觉得这不是走错片场了吧?
那个骑马舞和民族风的混搭,看不出搞笑,看不出好看,看不出热闹,只有闹心。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不能代表什么,勿喷 我是一个农村人,这里面写的是农村的故事,整部电影的画面和背景音乐都是十分温馨和朴实,我觉得很好。
里面的各个人物的经历都是我们农村出身的孩子经常经历的,在外面努力拼搏,受苦受累,但是乡亲们都认为我们在城市里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有时候甚至会碰到像二蛋一样令人十分尴尬的经历,而且现实中一般很难像电影中让乡亲们谅解。
但是每一个农村孩子也都像电影中一样,希望能为家乡父老做些什么,以报答乡亲们的照顾。
这是一部乡村喜剧电影,并不是科幻大片,也不是什么有思想内涵的文艺片,它没有顶级的特效,没有所谓的思想深度。
它的制作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它能让我还有其他的人感同身受,让我们笑和感动。
另外——电影中的场景是理想化的,也是我们向往的,如果我的家乡有一天能像电影里这样多好哇,我觉得这样是大部分人的感受吧!
但是缺点也不得不说,牵强附会一些网络流行语,让人哭笑不得。
我觉得这部电影定位应该是中年人,这个流行语实在没有必要,只会成为大家批评的理由。
如果这部电影你看了,笑了,感动了,就不要一味的否定它。
第一次写影评,谢谢,水平有限,不要批评。
实在受不了唢呐一遍遍在那吹的最炫民族风啊,还他妈拿来和江南死呆PK ——导演这是要宣扬民族文化吗???
如果不是这些演员阵容我估计不会看完的,山寨的有些不伦不类!!!
本来还想给个二星,结果看到郭富城带一群人跳江南那段终于忍不住来刷低了,完全挑战我的底线啊!!!!!
想不明白了,这么多明星怎么那么愿意跟张一白混!!
白瞎了这么强大的阵容了!!!!!
PS,看预告片时我怎么就把景甜那货看成迅哥啦!!!
躺在VIP厅的躺椅上看电影是我第一次的经历,本来应该是效果加倍的!
可是,只有无尽的失望吧!
全片充斥着2012年的流行词汇和事件,无论雷不雷人都收入其中,恶搞式的嵌入那些内容,让习惯了这些网络上疯传的东西的我们,完全笑不起来,可能剩下的只有议论和叹息吧!
看完电影没有任何感觉,我发现全场甚至都没有一次笑声!
贺岁喜剧的标签,颜色鲜艳的预告片,吸引了大部分像我这样的只是想在过年的时候笑一笑的观众,可电影带给我的只有失望!
“再也不信中国内地全明星的贺岁了!
”这是我离场的第一句话。
我相信也有很多的观众和我的想法一样!
不是那么容易失望的人,其实我的抗击打能力还蛮强的说,只是真的被伤透了!
即使是黄百鸣式的贺岁喜剧都再也找不回90年代的《家有喜事》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喜悦了!
那么多部《新家有喜事》,《新花田喜事》,都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即使吴君如还在,黄百鸣还在,古天乐,杜汶泽.。。。。
大牌加盟都还是欠缺了点什么!
哥哥不在了,毛舜筠不在。。。。。
感觉就是不对!
无论电视上播多少遍以前的版,我都不厌其烦的看着,笑着。。。。
也许这就是经典的意义吧!
致敬经典!
想必导演也是一个在农村生活过很久的人吧!
出于对故乡的思念有所触动。
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把不愿带回家当它很珍爱的物品藏起来的洞穴?
是否还记得和小伙伴们出去放牛经常玩纸板、打弹子、揪纤的地方?
松林里打柴可以酣睡的松针地毯?
夏天泡在那里的河塘和河塘边上经常打滚的秧苗田?
常去躲猫藏得最隐蔽的地方?
那块经常和父母去种植庄稼最远的土地?
是否还记得伞把菇生长的地方?
而今不知道哪块地还符合当初的原藐。
当然我们现在也不可能故意去找。
现在的农村大变了,那个洞穴再也找不到了,打弹的地方也石漠化了,松树林里长满了灌木,河塘也干涸,躲猫猫的石岩穿洞住进了好多小虫子也张满了蜘蛛网,没有旅游开发的资源的农村可以说是落破凄凉,生活垃圾被乱倒在河塘边上,村里都只剩下一些老人小孩和生存能力低的人了。
土地荒废不再种植庄稼了,回乡的路上总能看到“种庄稼是穷思维”的教条横幅。
人们都说着等到不工作了返乡养老,而这样的生活怕是会受罪的,我们再回不去了,只是等到归天之后这里最终才是我们灵魂安息的最佳选址。
虽然该影片充斥着广告,2012年流行的主要元素,但是它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电影,里面有一些启迪大家的东西。
虽然剧情老套,但是却事事突显现实,大家都是脚踏实地的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没有人一步登天。
农村人的质朴和包容在多处显现。
还有一个比较引人深思的是剧中一位作家在城市没能取得什么成绩,但当众乡亲和自己父亲劝说他留下写作,感受乡村,贴近生活,写他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大家都夸他写的真好,这也暗示了接地气的写作更能打动人。
1一直只觉得张一白这个名字很耳熟,但也想不起他都干了些什么。
《将爱》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
《将爱》电影上映的时候,在电影院里被散发浓浓山寨风味的特效动画恶心的吐了一阵,一度以为打开了自己在读小学的侄女的QQ空间。
矫情的剧情配上大段大段的音乐,如同任静付笛生那对璧人的《知心爱人》MV一般,总觉得下个镜头徐静蕾就会手拿相框站在风雨中,李亚鹏踩着树叶吹着长笛从远方飘来。
而在看完《越来越好》后,张一白在我心中终于有了明确的定位,就是一烂片导演。
2整个片子最让人恶心的地方就是硬塞的所谓“年度热点”,其实就是一堆过气的烂梗大杂烩。
就好像把已经馊了的米饭剩菜通通搅在一起,抬起泔水桶往大银幕上一泼,说,来看看你们今年都吃了些什么吧!
吴刚每说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我就好像喉咙堵住了一样难过,世界上有正常的人类会时不时冒出句“你怎么看”吗。
我还在恶心这个点的时候,他们又瞬间不知道怎么变成了古装,扮作太监的吴刚搂着带着旗头的吴君如说”你幸福吗”,吴君如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说“臣妾姓元”。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我实在不懂这些台词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和故事有关系吗?
好笑吗?
我也同样不懂为什么要放个石雕马在场景里,也不懂为什么吴君如会随身携带一只崭新的平底锅,我也不懂郭富城哪找来那么多群演骑跳骑马舞,也不懂吴莫愁的出现意义到底在什么,更不懂为什么大雪天还有那么多阿姨穿着薄衣在小区广场跳舞,她们是有多爱跳舞?
我想如果问导演为什么会出现骑马舞,他应该会回答这是和剧情设计:郭富城曾经是个骑兵。
这种为了迎合热点去生搬硬套真的是最傻逼的事。
如果火起来的是刘欢的《喂鸡》,导演应该会设计郭富城曾经在养鸡场工作,常常模仿公鸡为母鸡催情。
3我真不知道硬塞这堆过时烂梗是要讨谁喜欢,年轻人不稀罕,年长的听不懂,顶多增加了一个老少沟通的机会。
但我估计也没多少人能讲清楚那些热点火起来的来龙去脉,基本就是解释一句“总之微博上火过一段时间”,然后长辈继续盘问你的成绩月薪婚姻生育。
如果我真的带着我爸妈去看了这部所谓合家欢电影,他们应该会觉得这几年没进电影院是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说,贺岁嘛,笑一笑就好了,但是这部真的有人笑的出来吗。
央视春晚组委会真的应该去电影院搜寻那些看这部电影笑出来的观众,作为来年央视春晚的现场观众——他们肯定是流落民间的全国笑点低排行榜前五十。
在电影院里真觉得正在看前一天央视春晚的重播,还没有微博吐槽可以搭配着看。
基本就是几个努力想赶上潮流的小品一直在说着过时的微博段子,由几句晚会串词般的台词连在一起,中间还插了吴莫愁的歌舞节目。
4不论电影是俗是雅,有意思最重要。
这部电影真的俗都配不上,它根本是和生活完全没关系的异想天开想当然的童话,导演也和不经事的小学生一样,以为自己想的东西就是现实。
自己是傻逼也把观众当傻逼。
而且《越来越好》不但烂,还毫无诚意。
刨开那些乱七八糟的过气热点来说,故事本身也是无趣的可以。
剧本粗糙又无趣。
张译演的暴富农村土大款应该已经在各省春晚和自制农村爱情剧里出现了无数次,黄觉张译死对头阻止父母在一起的故事央视一套应该已经重播了二十遍,爱赌博的包工头郭富城追回前妻小保姆徐静蕾的故事应该作为《知音》封面故事,岳父梁家辉嫌弃穷光蛋王宝强就该直接去请柏万青阿姨调解,章子怡打电话给黄觉这种屌丝追上女神的故事也完全似曾相识。
故事平淡成这样,演员也完全不尽心力。
完全不懂景甜和王珞丹当初是怎么开始演戏的,王宝强所有电影演的都是同一个角色,吴刚在喜剧片里也还在演他的《白鹿原》,吴君如在乡土味的《越来越好》里,还在演她的香港贺岁,根本就不在一个世界里。
吴莫愁和剧情毫无关系也就连演员都算不上,徐静蕾年老色衰成那个样子也就不忍心说什么了。
郭富城还是很帅,就原谅他.....章子怡2013上映的电影已经参演了两部,一部是《一代宗师》演宫二,一部是《越来越好》演她自己.....也就张译梁家辉还算在戏里,佟大为倪大红根本过目即忘。
也不知道服装美术是在干什么,所有演员都过新年般穿着崭新的衣服,场景里也是各种穿帮。
整个就是电视剧的制作水准,演员直接对镜头说心理活动根本就是《武林外传》会用的手法吧?
徐静蕾掏出钱往郭富城脸上甩是当自己在演CCTV八套吗。
这种烂片可不可以就不要拍出来了,就算要拍也不要请这么多演员来可以吗。
把好料搅进了他的泔水桶里,是比把泔水桶端上来给大家做年夜饭更傻逼的事。
5虽然不得不承认片尾曲《稳稳的幸福》不赖,但能给电影加分多少?
顶多也就是给这桶泔水加了个好看的盖子,揭开来依旧臭味扑鼻。
真想把张一白塞到这个泔水桶里——“傻逼!
这鸡巴玩意你自己吃”。
6但他太胖了,塞不下。
久闻本片之烂,昨日特一睹风姿。
觉得还真烂,但也没那么烂。
郭富城是全片最辛苦的一个了,跳了那么多舞,而且扮土扮丑,真不容易。
大概是觉得自己够帅,所以无所谓?
我想说,你真的够帅,即使化妆成怎样,也还是很帅!
第二看点是梁家辉,老戏骨就是老戏骨,戏份不多,但很吸引眼球。
第三看点是黄觉的出场,开篇时他那眼神,真够活的。
不喜欢章子怡、王珞丹、徐静蕾,这仨太做作。
不喜欢王宝强、吴君如、佟大为,这仨没进步。
不喜欢吴刚,不会演喜剧。
张译和倪大红,一半一半,没有出彩,也不至于中差评。
剧情简直稀碎,是末日级别的烂,一种过期且有害的蠢。
然而有些片段也动人。
作为一个粉丝,郭富城的part还是有点萌的。
提着斧头指哪砍哪,一款《农村精神病人》。
躺在自顾自按照前妻的喜好装修了一半的毛坯房里,窝在小小的帐篷里,在心形石头上写某某我爱你。
在昏暗房间里起舞,随音乐推开门,身影沐浴在光里的那一刹,特别漂亮。
所以前妻回心转意的原因是看见他跳舞,我觉得这点非常合理。
就像三流作家儿时的作文也会有人珍藏。
可能无论何时,人最本质的追求都相似,比如对大家喊“我爱你们”并听到“我们也爱你“,再比如看郭富城跳舞。
在“导演也是人”这样的基础上,台词竟偶尔也能蠢出一种浪漫感。
“不挨紧一点能化在一块石头上吗?
”“那咱俩拉手吧。
”在末日般夹杂许多偏见和低俗玩笑的剧情中,这些片段也还足够“抵挡末日的残酷”。
(果然烂片出神曲。
以及看了这部才意识到原来“抵挡末日的残酷”不仅是一句形容,而真的是在指末日……)
剧情的缺乏是硬伤,但众多明星一起谱写了什么是春节,什么是爱情、亲情,什么是自己根的所在!很有共鸣的一点是最好吃的菜,是家乡的菜!
就是一锅粥的搅合。。。明星大腕的罗列。。。大家一起完了一场cosplay,当一回村里人。。。过年嘛,图个喜气儿。这么多明星,怎么也值个三星。看个热闹。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段子不错。
我就不希望有这种片出现。
你奶奶的脚后跟
打4星完全是因为这是和你看过的第一部电影..我认识10年的小男朋友.至于电影本身就是一盘子狗屎。
老家电影院看的,竟然满座,明星大杂烩,将2012的主要元素都融了进去,成成的骑马舞和最炫民族风的混搭印象很深,绝对的贺岁搞笑片。
国产片真敢走极端啊
这种片子看了五分钟就想给一星。张一白原来就这种素质……
有个人去打点滴,忽然开始大笑不止。旁边人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在笑什么。他回答说,我笑点滴……
图个热闹
片尾曲就值两颗星。看到评论那么苛刻真是不懂,有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些微小平凡的感动。
超多明星的贺岁片儿!
哎哟喂,有些电影是只能在电影院看的,因为没有暂停键。。不过带着家人去热闹一下的意义,大概与影片质量是无关的。。
过年就是图一乐呵,幽美的《春节组曲》,没想到吴刚也演喜剧片了
网络评价巨差,但是冲着郭先森去看这部片的脑残粉认为,这片比寒战看着舒坦,没有绞着的肠子,没有落空的结尾,没有揪心的迷雾,看得很欢畅。这是贺岁片都应该遵循的法则。
“挑战笑神经”?我看是挑战脑残烂片底限吧!比春晚还烂俗的各种元素无节操拼凑,用那么多的演员有神马用!!!
看的热热闹闹的,挺好
就意思意思得了,吴君如的梗和章子怡的梗都还行,可为啥每年贺岁都要拍成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呢
HNB!
多颗星给郭天王的骑马舞